房性心律失常概论
(十五)房性心律失常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讲座第三讲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就是一位节律点起源于心房的心律失常。
常见房性心律失常有房性早搏、房速、房颤、房扑等。
但这一节主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房性早搏与各种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房颤、房扑分出另一节介绍。
下面首先讲房性早搏。
1、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概念:房性早搏是指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P`波与窦性P波不同,P`-R大于0.12s,QRS为室上性,偶见宽大畸形(差传),代偿间歇不完全(配对时间+代偿间歇<2P-P)。
房早的概念是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但时有的房早未下传,P`波后面没有QRS。
所以考试时记住:提前出现的P`波是诊断房性早搏的关键鉴别要点。
这点很重要!图2-55房性早搏1本图可见2个提前的P`-QRS-T波群,前一个QRS与窦性下传的基本一致,QRS时限、形态都正常,习惯称为室上性的QRS。
后一个房早下传产生的QRS则宽大畸形,我们称它为室内差异传导。
这幅图的诊断:1、窦性心律。
2、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房性早搏象这样的图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提一下就可以了!通过此图还要求大家理解:如何确认房早的P`波,只有确认了房性早搏的P`波,才能与交界早的鉴别,房性早搏伴差传也才能与室性早搏鉴别。
其次是要理解什么是代偿完全及不完全的产生机理。
如何找出提前出现的P`波?这是诊断房性早搏的关键。
象这份图前一个房早容易看,后一个落在T波顶峰稍前,使T波出现顶切迹畸形,就要注意分析了。
个别落在T波正顶部就更难确认。
这样就看可能埋有P波的T波电压、形态来分析,必要时要结合代偿间歇一起来分析。
图2-56房性早搏2这份图房性早搏的P`波正好落在T波顶峰上,由于正向P与正向T叠加,是T波增高。
这个房早的代偿间歇也是不完全的。
注意,在肢导联还要有个连发的房早P`波别漏诊啊!为什么说图2-55第二个房早起点落在T波顶峰之前?怎么定?图2-57房性早搏3这是图2-55第二个房性早搏部分。
窦性、房性心律失常从中医分型辨治
窦性、房性心律失常从中医分型辨治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6-14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 47 根据窦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特征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从中医诊治窦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分型有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阴虚证,心肾虚热证,心阳虚弱证,阳虚水凌证,痰热扰心证,寒瘀脉络证,热瘀脉络证,气虚郁滞证,气虚寒痰证,气虚痰热证,阴虚气郁证,阴虚血瘀证,阴虚痰热证等。
一、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㈠窦性心动过速频率超过100次/次。
【病因】致病主要原因有如发热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
【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1.心电图检查 P波在Ⅰ、Ⅱ、aVF层联直立,aVR倒置;ST段上斜型下降及T波低平。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方法】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25~100mg,每日2次,缓释片95~190mg,每日1次;或选用阿替洛尔12.5~25mg,每日1次。
2.钙通道阻滞剂可选用口服维拉帕米,开始时1次40~40mg,每日3次;维持剂量为1次40mg,每日3次。
㈡窦性心动过缓频率低于60次/次。
【病因】致病主要原因有如颅内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及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
【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1.体征检查听诊心脏频率在60次以下。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方法】可选用阿托品0.5~2.0mg静脉注射;或选用麻黄碱,或选用异丙肾上腺素。
㈢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
【病因】致病主要原因有如脑血管意外性疾病,窦房结变形与纤维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及应用乙酰胆碱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
心律失常概论2
插入型室性早搏
发生在两次窦性心搏之间而形成。
室性期前收缩
多源性早搏: 在同一导联,室性早搏的QRS波有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形态,且配对间期不等。
早搏的鉴别诊断
房性早搏
P’波
P’-R间期
P’ 波多直立 形态异于窦性P 正常, 延长(干扰)
交界早搏
P’ 波多倒置
室性早搏
多无相关P 波, 如有,必倒置
P`-R<0.12s R-P`<0.20s
室上性 正常 完全
——
QRS波群 T波 代偿间歇
室上性 正常 不完全
宽大畸形 与QRS主波相反 完全
四、异位性心动过速(P 353)
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异 位心律,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三)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最常见的病因是洋地黄中毒。其次为下壁心肌梗 死、心肌炎、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增加,急性风 湿热或心瓣膜术后。 心动过速发作与终止时,心率呈逐渐变化,有别 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70-130次/min,通常规则。 QRS波正常。
称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若P’波后无 QRS波出现,称为房性早搏未下传。 3、代偿间期多不完全。
房早
联律:每个正常窦性搏动后跟一个期前收缩或 每两个正常窦性搏动后跟一个期前收缩,如此连 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
房早伴室内差异传导
(二)交界性期前收缩
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作前向(心室)和 逆向(心房)传导,分别产生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 及逆行P波。 心电图特点: 1、逆行P`波; P`位置不定; 2、QRS波形态无明显异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心律、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纤颤(房颤)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心律逸搏是基本心搏延迟或阻滞,下级潜在起搏点被动地发出冲动产生的心搏。
最常见的是房室交接处逸搏,室性或房性逸搏较少见。
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的逸搏称为逸搏心律。
逸搏和逸搏心律是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理现象。
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较少见,可发生于右房或左房或呈多源性,心电图表现为延迟出现的个别或多个、一种或多种畸形P`波,PR间期>0. 12s,逸搏周期固定于1. 2s左右(多源性时周期不等),Q RS波与基本心律相同。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期前收缩、期外收缩亦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
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异位心律。
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
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是指以为起源点发生在心房的异位期前收缩。
【临床表现】期前收缩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的期前收缩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期前收缩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
期前收缩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多次心搏后有长间歇。
期前收缩插人两次正常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
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心电图表现】期前收缩的共同心电图特征为较基本心律提早的一次或多次P-QRS波群。
房性期前收缩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0.12s。
QRS波大多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稍增宽或畸形,伴ST及T波相应改变者称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期前收缩鉴别。
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时畸形QRS波群前可见提早畸形的P`波。
提早畸形P`波之后也可无相应的QRS波,称为阻滞性房性期前收缩,需与窦性心律不齐或窦性静止鉴别。
房速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房速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房速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指心脏房室传导速度过快,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完成正常的收缩和舒张。
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和相关病症的出现。
房速的诊断标准是判断是否患有房速的重要依据,它旨在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心律异常,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房速的诊断标准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房速,并确定房速的类型和程度。
一般而言,房速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心电图表现、心率、心脏结构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并作出准确的诊断。
在心电图方面,诊断房速通常需要检测到心脏房室传导速度明显增快的特征,如窄QRS波群等。
同时,心率的快慢也是判断房速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房速的心率会显著增加。
此外,心脏结构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更多有关房速的信息,例如心腔扩大或心室功能受损等。
除了上述的客观指标,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是诊断房速的重要考虑因素。
常见的房速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
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以了解病情发展的情况。
综上所述,房速的诊断标准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房速的依据,通过综合考虑心电图表现、心率、心脏结构和临床症状等因素,医生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技术和研究的进展,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房速诊断标准,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概述房速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二、正文:2.1 房速的定义:详细介绍房速的定义,包括房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学界对房速定义的共识。
2.2 房速的临床表现:阐述房速在患者身体上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心率加快、心悸、胸闷、疲劳等,以及各种类型房速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差异。
内科学第四节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第四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一、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premature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beats)简称交界性期前收缩,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前向和逆向传导,分别产生提前发生的QRS波与逆行P波。
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之前(PR间期<0. 12秒)、之中或之后(RP间期<0. 20秒)。
QRS波形态正常,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形态可有变化(图3-3-14)。
图3-3-14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Ⅱ导联第2、4、6个QRS波群提前发生,形态正常,其前有逆行P波,PR间期<0. 12s交界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
二、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房室交界区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自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
下列情况时,潜在起搏点可成为主导起搏点:由于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减慢,低于上述潜在起搏点的固有频率;由于传导障碍,窦房结冲动不能抵达潜在起搏点部位,潜在起搏点除极产生逸搏。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AV junctional escape beats)的频率通常为40~ 60次/分。
心电图表现为在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P波缺失,或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前或之后,此外,亦可见到未下传至心室的窦性P波。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 AV junctional rhythm)指房室交界区性逸搏连续发生形成的节律。
心电图显示正常下传的QRS波,频率为40~ 60次/分。
可有逆行P波或存在独立的缓慢的心房活动,从而形成房室分离。
此时,心室率超过心房率(图3-3-6)。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或心律的出现,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有关,并作为防止心室停搏的生理保护机制。
查体时颈静脉搏动可出现大的a波,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
一般无需治疗。
必要时可起搏治疗。
三、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nonparoxysmal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tachycardia)的发生机制与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
房性心律失常(第二讲)
谢谢
2
下次课再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1.腺苷或ATP (弹丸式注射) *首选 快速静推,起效迅速,半衰期短于6秒
2.维拉帕米(异搏定5-10mg)、地尔硫卓0.25-0.35mg/Kg *如合并心衰、低血压不宜选用
3.洋地黄(西地兰0.2-0.4mg) * 伴有心功能不全首选
4.普罗帕酮(心律平1-2mg/Kg) 5.其他 升压药
⑴ 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f波)频率 350-600次/分
⑵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100-160次/分) ⑶QRS波群形态多正常
Af患者心室率变规则
⑴ 恢复窦性心律 ⑵房 速 ⑶ 房 扑(固定AV传导比率) ⑷ 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⑸ 心室率变为慢而规则(30-60次/分)可能出现
(2)体征:心律绝对规则
3.室上性心动过速ECG特点(AVNRT)
⑴ 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⑵ 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多正常 ⑶ P波为逆行性 ( Ⅱ Ⅲ avF 导联倒置),常埋藏于QRS波
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与QRS恒定 ⑷ 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早触发
4.心电生理检查
⑴ 房室结双路径
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甲亢心脏病、心 肌病等
❖ 其他
酒精中毒、心包炎等
室率
心室率不快: 患者可无症状 心室率极快: 心悸、气短、心绞痛与 心衰、低血压
窦性心律--房扑--房颤
3.心房扑动心电图特点
⑴ P波消失,代之以规则的锯齿样扑动 波 (F波)Ⅱ、Ⅲ、avF、V1导联明显,无 等电位线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3、预防栓塞并发症
❖ 复律前:复律前3后4周抗凝:华法令(INR 2.0-3.0) ❖ 有栓塞危险因素
房性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房性心律失常考点总结一、房性期前收缩(房早)1.心电图表现(1)提前出现的Pˊ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ˊ波后的QRS-T波群形态大致正常;其后有一不完全代偿间期。
(3)当Pˊ波提前过早,与前面的T波融合,后无QRS-T波群,则称为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
(4)有时Pˊ波后的QRS-T波群呈现宽大畸形,则称为室内差异传导。
补充内容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称为代偿间歇。
分为:不完全和完全性代偿间歇(1)不完全:代偿间歇<2倍窦性心动周期。
(P-P间期)(2)完全:代偿间歇=2倍窦性心动周期。
(P-P间期)2.临床意义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
病理性的可见于任何病因导致的左及右心房扩大、心肌炎、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甲亢等。
3.治疗一般无须治疗。
有明显症状或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
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与咖啡。
治疗药物包括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
女,33岁。
健康体检时ECG发现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既往体健。
查体: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该患者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A.寻找病因,定期随诊B.口服普罗帕酮C.口服慢心律D.口服胺碘酮E.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正确答案』A二、房性心动过速1.病因心肌梗死、慢性肺部疾病、洋地黄中毒、大量饮酒以及各种代谢障碍均可成为致病原因。
2.临床表现表现心悸、头晕、胸痛、憋气、乏力等症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甚至可表现为晕厥、心肌缺血或肺水肿等。
3.心电图表现:①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②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③常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④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与心房扑动时等电线消失不同);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⑥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4.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无需紧急处理。
假如心室率达140次/分以上、由洋地黄中毒所致,或临床上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征象,应进行紧急治疗。
房性心律失常的ppt课件
成功构建了房性心律失常的细胞模型,为药物筛选和实验研 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临床研究进展
房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 技术
开发了新型心电图技术和算法,提高了房性 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房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 疗方法
探讨了心脏电刺激、导管消融等非药物治疗 方法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非药物治疗
总结词
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电刺激和导管消融等 手段,对于某些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 治疗方式。
详细描述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电刺激和导管消融 等手段。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规律作息 、保持心理平衡等,有助于降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 险。电刺激治疗包括心脏电复律和心脏起搏,对于某些 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导 管消融是一种针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通 过导管消融来消除异常电信号的起源或传播,从而达到 根治的目的。
房性心律失常的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房性心律失常概述 • 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房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房性心律失常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房性心律失常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房的电信号异常,导致心跳节律不规律。
详细描述
房性心律失常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 颤动等。这些心律失常可单独或同时存在,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 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日常 护理计划。
房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1. 种类和作用:常用的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它们能够控制心律失常,并帮助恢复正常心跳。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需要注意剂量调整和药物副作用的控制,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One More Things
2. 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来说,药物治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而对于心房颤动则有需要进行消融手术的可能。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制定。
治疗原则与常见药物介绍
03
病因及分类
房性心律失常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由许多因素引起,如心脏病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根据心电图表现,房性心律失常可分为房早、房颤、房扑等不同类型。其中,房颤是最为常见和危险的房性心律失常,会增加心源性猝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良好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对于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
1. 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缓解心律失常的发作。
2. 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过多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糖分摄入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3.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等身体锻炼,有益于维护心血管健康,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Overview of Atrial Arrhythmias.
房性心律失常
logo/company
目录
基本概念与分类
Basic concepts and classifi房扑、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律失常
发生这种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听诊心律不恒定,第一
心音强度变化。颈静脉见到a波数目超过听诊心搏次数。
【心电图与心电生理检查】
心电图表现包括:①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②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
室率较慢的心房颤动。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草(硫氮草酮),能有效减慢房扑之心室率。超短效
的B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01,200弘g/(kg?min)],亦可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
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或毛花苷c)减慢心室率的效果较差,常需较大剂量始能达到目
的。若单独应用洋地黄未能奏效,可联合应用p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
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通常应用很低的电
能(低于50J),便可迅速将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如电复律无效,或已应用大剂量洋地黄
不适宜电复律者,可将电极导管插至食管的心房水平,或经静脉穿刺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
房处,以超过心房扑动频率起搏心房,此法能使大多数典型心房扑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
性心脏病。房颤发生在无心脏病变的中青年,称为孤立性房颤。老年房颤患者中部分是心
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心动过速期表现。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血量比
疗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或B受体阻滞剂。
二、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简称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
房性心律失常PPT课件
室性融合波,偶有Ron-P现象而
晚期 QRS波起点
2. 室性融合波
诱发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偶
有“早搏波形正常化”
13
在正常人群中心肌不应期也有变异,因此不能机械看待早搏时相的分期。
有时相邻两期的早搏不易区分,可笼统称为收缩中晚期早搏,舒张早中期早搏等
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s)
③联律间期、P’或R’波形均不一致:常称为多源早搏,表明存在传出多路、多出口、不 等速传导;
④联律间期呈短、长两种交替或间歇出现P’或R’波形一致:出口一致而折返环路纵向分 离为快、慢双径路;或两条长短不同的折返径路有同一个折返出口;
⑤折返径路内交替性文氏周期或反向文氏周期:P’或R’波形一致,而联律间期逐渐延长 或缩短,直至早搏消失,连续出现2-3次窦性搏动,周而复始;
(4) P’ 波形态不一致联律间期相等,为多形性房性 早搏;若 P’ 波形态及联律间期都不相等,为多源 性房性早搏。
14
房性早搏----房性早搏对窦性节律的
影响 1、房性早搏伴窦房结内干扰
房性早搏逆行传导侵入窦房结,使其节律重整,出现不完全代偿间歇。
2、房性早搏引起窦房结功能抑制
房性早搏重整窦房结节律后,窦性起搏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其原有的自律性,往往出现 超完全代偿间歇。
一条须有传导延缓。
1、折返环路的类型: ①微折返,是产生早搏的主要电生理机制; ②巨折返。
2、折返性早搏的心电图类型
根据折返环路、传导速度、折返终点有无改变及是否连续 折返等分为以下类型:
① 联律间期固定,P’或R’波形一致:最常见,源自动沿同一折返环路等速到达同一终点;
②联律间期固定,P’或R’波形各异:折返环路和折返终点改变,传导至心房或心室的速 度一致;
房性心律失常概述
房或左心耳血栓,则可提前进行复律治疗,复律成功后华法林4周
<48h
抗凝情况下直接复律
>48h血流动力学不稳 电复律,尽快抗凝
抗凝持续时间
取决于栓塞风险评分
3.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治疗
心房颤动
①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②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
ⅠA类(普鲁卡因胺、奎尼丁) 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一
ⅠC类(普罗帕酮)
评分 1 1 2 1 2 1 1 1 9
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系统
首字母 H A S B L E D 总计
临床特点 高血压 肾功能或肝功能异常(每项1分) 卒中史 出血史 不稳定的INR值 高龄(年龄>65岁) 药物或嗜酒(每项1分)
评分 1 1或2 1 1 1 1 1或2 9
心房颤动
抗凝策略: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洋地黄中毒 大量饮酒 代谢障碍 心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术后 个别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或青少年
房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无任何症状。 心悸、胸闷、头晕、胸痛、呼吸困难、乏力。 合并有器质性疾病可出现晕厥、心肌缺血、肺水肿。
房性心动过速
治疗要点
房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常不太快:无须紧急处理。 洋地黄中毒引起:心室率达140次/min以上或伴严重心力衰竭、休克时应紧急治疗。 非洋地黄中毒引起者:病因治疗。 ➢ 洋地黄 ➢ β受体阻断药 ➢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 转复窦性心律:ⅠA、ⅠC、Ⅲ类抗心律失常。 少数持续发作而药物无效时:射频消融治疗。
房性心律失常
作者: 单位:
学习目标
1.了解房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2.了解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病因。 3.熟悉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4.掌握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
心内科房性心律失常疾病诊疗精要
心内科房性心律失常疾病诊疗精要一、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是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期前收缩。
可见于正常人,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正常人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在60%以上。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引起房性期前收缩的另一常见原因,并可能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一)心电图特点(I)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JR间期>0.12s。
(3)P'后的QRS波群形态有3种可能:①与窦性下传的QRS形态相同;②较早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冲动不能下传心窒,故P'波后无QRS波群(称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若传导延缓,则下传的P1-R间期延长(>0∙20s);发生极早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常与其前的T波重叠,应注意辨认;③较早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有时呈宽大畸形,称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代偿间歇常不完全(包括期前收缩在内的前后两个窦性p-P间期,短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二)治疗房性期前收缩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由于吸烟、饮酒与喝咖啡、浓茶诱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去除诱因即可消失。
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
常选用镇静药(地西泮2.5mg口服,3次/天)、B受体阻滞药、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莫雷西嗪等。
二、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是激动起源点在心房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自律性房速、紊乱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
其中折返性房速较少见。
(一)病因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肺心病、冠心病、心瓣膜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病等,也可见于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部分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因饮酒、情绪激动、喝浓茶等诱发。
(二)临床表现自律性房速的发作呈逐渐增快、逐渐减慢而停止,发作时乏力、头晕、心悸,可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持续不超过2天,复律前无需先作抗 凝治疗。否则应在复律前接受3周华法林 治疗,待心律转复后继续治疗3~4周。紧 急复律治疗可改用静注肝素抗凝。房室 结改良或消融术,安置频率应答式心室 按需起搏或双腔起搏器。
第四节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房 室 交 界 区 性 期 前 收 缩 ( premature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beats)简称 交界性期前收缩。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 部位。
[心电图检查] 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 性P波形态各异,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少 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性期前收缩发生不完 全性代偿间歇居多。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治疗] 通常无需治疗。治疗,镇静
心电图表现:
①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钟; ②P波形态; ③常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 ④P波之间的等电线; 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⑥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治疗]
–心室率通常不太快,无需紧急处理。心室率达140 次/分钟以上,进行紧急治疗。其处理方法如下:
(一) 洋地黄引起者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 房室交界区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自律
性,称为潜在起搏点。
仅在下列情况时,潜在起搏点可成为 主导起搏点:
心房扑动
[病因]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心脏病者,病因
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 心脏病、心肌病等。
[临床表现]
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 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令患者运动、 施行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 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
–①立即停用洋地黄; –②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口服; –③已有高血钾或不能应用氯化钾者,可选用利多
卡因、普萘洛尔、苯妥英钠。
(二) 非洋地黄引起者
①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可用于减慢心室率;
②如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可加用IA、IC或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③药物治疗无效时,亦可考虑作射频消融。
心房扑动的心室率不快者,患者全不觉察。房扑伴 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特征为:锯齿状扑动波,等电线消 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最为明显,常 呈倒置。典型房扑的心房率通常为250~300 次/分钟。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 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QRS波群形态正常。
速 。 如 心 室 律 变 为 慢 而 规 则 ( 30~60 次 / 分 钟),提示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表现包括:
①P波消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 约350~600次/分钟;
②心室率极不规则; 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如患者发作开始时已呈现急性心力衰竭或血 压下降明显等表现,宜紧急施行电复律。IA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C(氟卡尼、普 罗帕酮)或Ⅲ类(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静 注均能有效转复房颤,成功率可达60%。胺 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
二、慢性心房颤动
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可 应用口服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 持续性房颤不能自发转复窦性心律。复 律治疗成功与否与房颤持续时间的长短、 左房大小和年龄有关。普罗帕酮、氟卡 尼、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均可供选用。
药、β受体阻滞剂等,钙通道 阻滞剂。
医学课件园
房性心动过速
一、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大多数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性心动
过速因自律性增高引起。 [临床表现] 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
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听诊心律不恒 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
[心电图与心电生理检查]
二、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三、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称多源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表现为:
①通常有3种或以上形态各异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 ②心房率100~130次/分钟; ③大多数P波能下传心室,但部分P波因过早发生而受
阻,心室率不规则。 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肺部疾病。维拉帕米与胺碘酮
可能有效。补充钾盐与镁盐可抑制心动过速发作。
[治疗]
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直流电复 律。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IA (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类 抗心律失常药能;胺碘酮;索他洛尔 亦;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病因] 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 颤,持续性房颤,房颤发生在无心 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 率超过150次/分钟,患者可发生心绞痛 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患者 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有效收 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
[治疗]
一、急性心房颤动 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
称为急性房颤。
最初治疗的目标是
减慢快速的心室率。静脉注射洋地黄、β受 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必要时,洋地黄 可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
心力衰竭与低血压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与维 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禁用洋地黄与 维拉帕米。药物或电击复律。
体循环栓塞,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 因血流淤带、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心脏 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 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
一旦房颤患者的心室律变得规则, 应考虑以下的可能性:
①恢复窦性心律; ②房性心动过速; ③房扑及固定的房室传导比率; ④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
三、预防栓塞并发症
慢性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过去有栓 塞病史、严重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 患者、左心房扩大、冠心病等均属发生栓塞的 危险因素。
存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 疗。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 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以及无以上危险因 素的患者,可改用阿司匹林(每日3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