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法律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第二。由中央银行自有资本增加而相应扩 大的资产业务,不会导致货币发行的增加。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40
二、资产负债各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货币供应影响的角度分析)
根据会计学原理,可得: A1+A2+A3= M+L1+L2+L3+LC M=(A1+A2+A3)-(L1+L2+L3+LC) M=(A1-L1)+(A2-L2 )+(A3-L3)-LC
了协助任何涉及毒品犯罪的人逃避其行为的
法律后果而转换或转让该财产的行为,就是 洗钱。”
——《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第3条第5款
联合国 1998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17
反洗钱
反洗钱(Anti-Money-Laundering )是指为了 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 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 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 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 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 关措施的行为。
储备货币:是货币当局负债中的主要项目,是中央银行用
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清偿手段,从而影响其创造存款货币 能力的基础货币。主要包括公众手中的现金,存款货币银 行的库存现金、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政府部 门以及非货币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特定存款和私 人部门的存款。
对等基金:是在外国援助者要求受援国政府存放一笔与外
黑道霸主刘涌案。刘涌组织领导黑社会,并包庇纵 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行贿等。(2001年 )
洗钱的影响
社会文化 经济层面 廉政建设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3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 要参照IMF的格式和口径《货币与金融 统计手册》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40
二、资产负债各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货币供应影响的角度分析)
根据会计学原理,可得: A1+A2+A3= M+L1+L2+L3+LC M=(A1+A2+A3)-(L1+L2+L3+LC) M=(A1-L1)+(A2-L2 )+(A3-L3)-LC
了协助任何涉及毒品犯罪的人逃避其行为的
法律后果而转换或转让该财产的行为,就是 洗钱。”
——《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第3条第5款
联合国 1998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17
反洗钱
反洗钱(Anti-Money-Laundering )是指为了 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 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 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 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 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 关措施的行为。
储备货币:是货币当局负债中的主要项目,是中央银行用
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清偿手段,从而影响其创造存款货币 能力的基础货币。主要包括公众手中的现金,存款货币银 行的库存现金、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政府部 门以及非货币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特定存款和私 人部门的存款。
对等基金:是在外国援助者要求受援国政府存放一笔与外
黑道霸主刘涌案。刘涌组织领导黑社会,并包庇纵 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行贿等。(2001年 )
洗钱的影响
社会文化 经济层面 廉政建设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规原则和课件
3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 要参照IMF的格式和口径《货币与金融 统计手册》
第8章-银行法律制度PPT课件

19
❖ 五、商业银行的接管和终止 ❖ (一)接管 ❖ 概念:当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
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银监会可以对该银行实行 接管。 ❖ 接管目的: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存款人利益,恢复 商业银行正常的经营能力。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 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改变。 ❖ 接管决定(名称、理由、组织、期限) ❖ 接管期限:2年以内 ❖ 接管结果:恢复正常、被合并、宣告破产 ❖ (二)终止
22
法律问题:
公民与银行之间的储蓄关系问题
23
法律分析:
1.储蓄关系何时成立?
2.短少400元的过错归属该如何认定?
3.银行的“二人临柜,以复核为准”的内 部制度能否成为抗辩理由?
❖ (一)货币政策 ❖ 1、货币政策的概念、特征(p158) ❖ 2、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 ❖ 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 (二)货币政策工具 ❖ 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 1、存款准备金制度(概念) ❖ 2、确定基准利率 ❖ 3、再贴现 ❖ 4、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 ❖ 5、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 ❖ 6、其他工具
为大宗进出口贸易提供专项贷款, 其中主要是为大型成套机电设备进 出口提供贷款。
11
❖ 长沙市商业银行是我国的( )。 A.商业性银行 B.政策性银行 C.股份制银行 D.中央银行
12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 性质与 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 地位 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
的组成部分。
“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主要职能
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一 定的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第三,经理国库。 第四,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 五、商业银行的接管和终止 ❖ (一)接管 ❖ 概念:当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
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银监会可以对该银行实行 接管。 ❖ 接管目的: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存款人利益,恢复 商业银行正常的经营能力。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 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改变。 ❖ 接管决定(名称、理由、组织、期限) ❖ 接管期限:2年以内 ❖ 接管结果:恢复正常、被合并、宣告破产 ❖ (二)终止
22
法律问题:
公民与银行之间的储蓄关系问题
23
法律分析:
1.储蓄关系何时成立?
2.短少400元的过错归属该如何认定?
3.银行的“二人临柜,以复核为准”的内 部制度能否成为抗辩理由?
❖ (一)货币政策 ❖ 1、货币政策的概念、特征(p158) ❖ 2、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 ❖ 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 (二)货币政策工具 ❖ 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 1、存款准备金制度(概念) ❖ 2、确定基准利率 ❖ 3、再贴现 ❖ 4、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 ❖ 5、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 ❖ 6、其他工具
为大宗进出口贸易提供专项贷款, 其中主要是为大型成套机电设备进 出口提供贷款。
11
❖ 长沙市商业银行是我国的( )。 A.商业性银行 B.政策性银行 C.股份制银行 D.中央银行
12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 性质与 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 地位 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
的组成部分。
“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主要职能
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一 定的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第三,经理国库。 第四,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第二章中央银行法律制度.pptx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中央银行的性质 1、作为国家机关,中央银行与其他国家机关
不同,为履行其职能,须经营一定的银行业务。 2、作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虽经营特定银行
业务,但它又与普通银行相区别,是为履行国 家职能而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仍属国家机关的 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第二条)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 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 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 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
社会团体 和个人的干涉。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 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 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
券。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 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 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 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 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 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
第二章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讲授中央银行法的概念、性质 与地位,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法律地 位、职能、组织机构、货币政策、金融
监督管理措施 等内容
一、 中央银行法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法的概念、
性质与地位 (三)中央银行法的立法模
式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1、中央银行是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 政策,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 根据公共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依 法实施金融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基本职责:在综合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基 础上,依据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 政策事项,并提出建议。
3、分支机构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意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以实
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政策的总 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中央银行法》.ppt

2021/4/6
12
四、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和 货币政策
2021/4/6
13
(一) 货币发行
• 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是我国法定货 币,也是唯一合法货币
• 人民币的发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统 一印刷、发行 (设立发行库和分支库,集中统一、 经济发行)
2021/4/6
14
(一)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2、价格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4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制度
• 我国采用集中制,即各级人民 银行均为中央银行派出机构, 与地方政府无任何关系。
2021/4/6
5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2021/4/6
6
(一) 发行的银行
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统一全国货 币发行,掌管国家货币储备,维持 币值稳定
少数国家:由财政部发行货币(如 美国、日本)
中国:采用多数国家的作法
的政策意向一致
2021/4/6
18
(二) 监管权限
1. 规章命令发布权 2. 金融机构审批权 3. 金融信息获取权 4. 业务稽核检查权 5. 金融机构处置权
2021/4/6
19
• 《中央银行法》思考题
① 论述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② 论述中央银行的职责 ③ 举例说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④ 中央银行如何对金融业实施监管
3. 主持全国金融之间的票据清算
2021/4/6
9
(四)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银行
➢金融调控:制定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制定 业务规章、检查 稽核并查处违规 行为
2021/4/6
10
三、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2021/4/6
11
课件:第九章 中央银行法

•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也决定了强化 的必要性。
• 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经历了四次通胀高峰: 1980年6%;1985年8.8%;1988年18.5%;1993年 13.2%,高峰在1994年21.7%。
•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情况: • 1981年1月:1美元兑换1.52 元人民币; • 1985年10月: 1美元兑换3.20 元人民币; • 1989年12月: 1美元兑换4.70元人民币; • 1993年3月: 1美元兑换5. 75元人民币; • 1994年1月: 1美元兑换8.70 元人民币; • 1996年6月: 1美元兑换8.33 元人民币。
• 2、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 (1)职能独立性标准 (2)组织独立性标准 (3)人事独立性标准 (4)经济独立性标准
• 3、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地位的现状 (1)职能独立性欠缺 (2)组织独立性欠缺 (3)人事独立性欠缺 (4)经济独立性欠缺
• 4、加强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 (1)央行独立的重要性决定了强化中国人民银行 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一、货币政策概述 •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内容 •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
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或管制信 用规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 货币政策的内容按其运行机制,可以分为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 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
• (2)联邦储备系统委员会是美国中央银行 的最高货币决策机构。委员会委员经参议 院认可和同意后由总统任命,任期14 年,每 两年改派一人。
• (3)法案明确禁止财政透支或联储直接购 买财政债券。美联储的资本全部来自会员 银行,收入主要来自公开市场业务收入,管 理费用及开支自行解决,完全不依赖于财政 拨款。
• 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经历了四次通胀高峰: 1980年6%;1985年8.8%;1988年18.5%;1993年 13.2%,高峰在1994年21.7%。
•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情况: • 1981年1月:1美元兑换1.52 元人民币; • 1985年10月: 1美元兑换3.20 元人民币; • 1989年12月: 1美元兑换4.70元人民币; • 1993年3月: 1美元兑换5. 75元人民币; • 1994年1月: 1美元兑换8.70 元人民币; • 1996年6月: 1美元兑换8.33 元人民币。
• 2、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 (1)职能独立性标准 (2)组织独立性标准 (3)人事独立性标准 (4)经济独立性标准
• 3、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地位的现状 (1)职能独立性欠缺 (2)组织独立性欠缺 (3)人事独立性欠缺 (4)经济独立性欠缺
• 4、加强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 (1)央行独立的重要性决定了强化中国人民银行 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一、货币政策概述 •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内容 •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
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或管制信 用规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 货币政策的内容按其运行机制,可以分为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 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
• (2)联邦储备系统委员会是美国中央银行 的最高货币决策机构。委员会委员经参议 院认可和同意后由总统任命,任期14 年,每 两年改派一人。
• (3)法案明确禁止财政透支或联储直接购 买财政债券。美联储的资本全部来自会员 银行,收入主要来自公开市场业务收入,管 理费用及开支自行解决,完全不依赖于财政 拨款。
银行法之中国人民银行法(ppt 17页)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央银行(国家银行/储备银行/人民银行等)
(一)概念:是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和 信用活动,提供公共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依法实施金融监管的 特殊金融机构。
(二)类型 ■影响一国中央银行存在形态的因素有那些?(格式化问题)
A 按机构设置划分的央行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总分行制):指一个国家只设一家中
(二)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2.中国人民银行在职能、性质上属国家机关,与一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
▲我国1998年,改革央行,撤销了省级分行,在全国设九大 区行。
b.法律地位:是央行的派出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不享 有独立的权力
c.职责:根据央行的授权,承办相关业务 5.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①性质:国家公务员
②作用:特殊主体的法律意义(格式化问题)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概述 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以实
。 Eg: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跨国央行)。 Eg:欧洲中央银行
6.无资本的中央银行。 Eg:韩国银行
第二节 央行的性质、职能与组织机构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理论分析:特殊的国家机关+特殊的金融机构
1.特殊的国家机关------具有金融机构的一般属性 a.职能的履行方式:通过金融信用业务活动vs行政手段直接管理 b.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实行资产负债管理vs经费完全来自财政拨款 c.法律地位不同:地位相对独立vs一般不具独立性,直接隶属于政府 2.特殊的金融机构------有国家机关的性质 a.业务对象不同:政府、普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vs企业、单位和个 人 b.经营目标和原则不同: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维持币值稳定为原则vs 以营利为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 c.高管人员任用不同:任免程序与行政首长的任免类似vs一般工薪聘 用制
一、中央银行(国家银行/储备银行/人民银行等)
(一)概念:是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和 信用活动,提供公共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依法实施金融监管的 特殊金融机构。
(二)类型 ■影响一国中央银行存在形态的因素有那些?(格式化问题)
A 按机构设置划分的央行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总分行制):指一个国家只设一家中
(二)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2.中国人民银行在职能、性质上属国家机关,与一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
▲我国1998年,改革央行,撤销了省级分行,在全国设九大 区行。
b.法律地位:是央行的派出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不享 有独立的权力
c.职责:根据央行的授权,承办相关业务 5.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①性质:国家公务员
②作用:特殊主体的法律意义(格式化问题)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概述 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以实
。 Eg: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跨国央行)。 Eg:欧洲中央银行
6.无资本的中央银行。 Eg:韩国银行
第二节 央行的性质、职能与组织机构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理论分析:特殊的国家机关+特殊的金融机构
1.特殊的国家机关------具有金融机构的一般属性 a.职能的履行方式:通过金融信用业务活动vs行政手段直接管理 b.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实行资产负债管理vs经费完全来自财政拨款 c.法律地位不同:地位相对独立vs一般不具独立性,直接隶属于政府 2.特殊的金融机构------有国家机关的性质 a.业务对象不同:政府、普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vs企业、单位和个 人 b.经营目标和原则不同: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维持币值稳定为原则vs 以营利为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 c.高管人员任用不同:任免程序与行政首长的任免类似vs一般工薪聘 用制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PPT 64页)

(四)发行库的概念及主要职能
发行库是人民银行为保管货币发行基金而设 置的金库,是办理货币发行的具体机构。
发行库由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发展和业务需要 设置,
(四)发行库的概念及主要职能
发行库的主要职能是:
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
办理人民币发行基金出入库和各银行及其他 金融机构的现金存取业务;
中央银行初创时期的特点:(1)普通银行的自然演 进;(2)货币发行的逐步集中;(3)政府控制动 机的推进;
大清银行上海分行大楼(下图)
英格兰银行(上图)
美联储大楼(左图)
(二)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05年9月27日(光绪三十 一年八月廿九),经财政处 奏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 “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 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
(一)资本主义世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 形成于19世纪初。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 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 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 观要求。
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 大大推进了各国中央银行的普 遍建立。
按照《货币发行管理制度(试行)》的规定, 人民银行作为货币发行机关,其基本职责是: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货币发行计 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2.研究货币发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 调节货币流通和制定货币发行政策提供科学 依据;
3.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货币发行计划, 编制货币需要量计划; 4.根据国务院决定,组织办理新版人 民币的发行和旧版人民币的回收工作; 5.根据市场货币流通状况,编制、 执行、调整发行基金调拨计划和损伤 货币销毁计划,调节市场流通货币的 面额结构,组织普通银行办理货币兑 换和调拨业务;
第二章__中央银行法PPT教学课件

这一阶段的央行,虽发行货币,但都未取 得垄断权,都是私人性质的大商业银行, 开始与政府建立特殊关系。
2020/12/09
3
(二)创建时期(1844年—1920年)
在这一阶段,德国,日本,俄罗斯,保 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意大利, 瑞士,乌拉圭,玻利维亚,中国,朝鲜, 埃及等国都设立了央行。美国1913年成立 联邦储备系统。
这一阶段中,央行逐渐取得了货币发行 权,开始对商业银行提供帮助,逐渐成为 银行的银行,并开始与商业银行划清界限。
2020/12/09
4
(三)普及阶段(1920年—1945年)
1914年爆发了一次大战,各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引起严 重通货膨胀,经济金融秩序一片混乱。1920年在布鲁塞尔 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形成12条决议。主要内容是:为稳 定币值,首先应使各国财政收支平衡,以割断通货膨胀的 根源,对于发行银行则应不受各国政府政治上的控制,按 照稳健的金融政策活动。根据会议的决议,一批国家建立 了中央银行,已有央行的国家则对其进行改组,欧洲主要 是东欧国家,美洲、亚洲各国都设立或改组了中央银行。
2020/12/09
11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
一.我国的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法
2020/12/09
12
1905年8月,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可发行纸 币,经营工商信用业务,同时代理国库.1908 年改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1月,民国临时政府批准由大清银行 改组的中国银行成立,为国家的中央银行.
2020/12/09
19
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中央银行研讨会
指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是,
它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
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政府财政透支的干扰;
2020/12/09
3
(二)创建时期(1844年—1920年)
在这一阶段,德国,日本,俄罗斯,保 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意大利, 瑞士,乌拉圭,玻利维亚,中国,朝鲜, 埃及等国都设立了央行。美国1913年成立 联邦储备系统。
这一阶段中,央行逐渐取得了货币发行 权,开始对商业银行提供帮助,逐渐成为 银行的银行,并开始与商业银行划清界限。
2020/12/09
4
(三)普及阶段(1920年—1945年)
1914年爆发了一次大战,各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引起严 重通货膨胀,经济金融秩序一片混乱。1920年在布鲁塞尔 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形成12条决议。主要内容是:为稳 定币值,首先应使各国财政收支平衡,以割断通货膨胀的 根源,对于发行银行则应不受各国政府政治上的控制,按 照稳健的金融政策活动。根据会议的决议,一批国家建立 了中央银行,已有央行的国家则对其进行改组,欧洲主要 是东欧国家,美洲、亚洲各国都设立或改组了中央银行。
2020/12/09
11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
一.我国的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法
2020/12/09
12
1905年8月,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可发行纸 币,经营工商信用业务,同时代理国库.1908 年改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1月,民国临时政府批准由大清银行 改组的中国银行成立,为国家的中央银行.
2020/12/09
19
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中央银行研讨会
指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是,
它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
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政府财政透支的干扰;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PPT 64张)

(二)、人民币发行的含义与发行机关
1、人民币发行的含义
人民币发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发行、 投放、回笼、调拨、销毁、保管以及调节各地 人民币流通等业务活动的总称。 (2)狭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向流通领域中投 放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具体而言,即指人民银 行通过发行库把发行基金投入业务库,使一部 分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行为。
(一)资本主义世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 形成于19世纪初。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 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 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 观要求。 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 大大推进了各国中央银行的普 遍建立。
1927年10月,蒋介石
控制的国民党政府颁布 了《中央银行条例》。 1928年10月,国民党 政府制定了《中央银行 章程》。1928年11月1 日,中央银行正式开业。
1932年2月设立苏 维埃国家银行 苏维埃国家银行 《暂行章程》第 十条规定:“发 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上图) 行纸币,至少须 有十分之三之现 金,或贵重金属, 或外国货币为现 金准备,其余应 以易于变售之货 苏维埃国家银行 物或短期汇票, 行长毛泽民(左图) 或他种证券为保
残损人民币的兑换、收回和销毁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 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 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 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O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
二、中央银行的特征
第二章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2、中国人民银行具有资本,依法可以经 营业务,能够承担民事权利和义务,具 有法人地位。
3、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本数额没有限定。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最高权力机构 (二)决策咨询机构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内设职能机构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货币政策委员会
1、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性质 2、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 3、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4、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5、工作程序
2、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相对独立的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的权力。
3、中国人民银行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工 作。
思考题: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与职责
(一)发行的银行 (二)政府的银行 (三)银行的银行 (四)金融调控的银行 (五)金融监管的银行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本结构
1、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国家独资设立的特 殊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2)中央银行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与
普通银行不同。 (3)国家加强控制中央银行资本,高级
管理人员在任用上也有其特殊性。
三、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是指中央银行在国 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核心问题是中央 银行在制定和执行金融货币政策时享有 多大的权力或者具有多大的独立性,主 要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
❖ 1、银行主体法 ❖ 2、银行行为法 ❖ 3、银行调控监管法
(三)银行法的体系
❖ 1、中央银行法 ❖ 2、普通银行法 ❖ 3、非银行金融机构法 ❖ 4、涉外金融机构法 ❖ 5、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三、各国的银行立法
❖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立法 ❖ 1、美国 ❖ 2、英国 ❖ 3、德国 ❖ 4、日本 ❖ (二)中国银行立法
3、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本数额没有限定。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最高权力机构 (二)决策咨询机构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内设职能机构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货币政策委员会
1、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性质 2、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 3、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4、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5、工作程序
2、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相对独立的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的权力。
3、中国人民银行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工 作。
思考题: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与职责
(一)发行的银行 (二)政府的银行 (三)银行的银行 (四)金融调控的银行 (五)金融监管的银行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本结构
1、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国家独资设立的特 殊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2)中央银行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与
普通银行不同。 (3)国家加强控制中央银行资本,高级
管理人员在任用上也有其特殊性。
三、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是指中央银行在国 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核心问题是中央 银行在制定和执行金融货币政策时享有 多大的权力或者具有多大的独立性,主 要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
❖ 1、银行主体法 ❖ 2、银行行为法 ❖ 3、银行调控监管法
(三)银行法的体系
❖ 1、中央银行法 ❖ 2、普通银行法 ❖ 3、非银行金融机构法 ❖ 4、涉外金融机构法 ❖ 5、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三、各国的银行立法
❖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立法 ❖ 1、美国 ❖ 2、英国 ❖ 3、德国 ❖ 4、日本 ❖ (二)中国银行立法
教学课件第15章金融法律制度

❖ (二)监管机构
❖ 1.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 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 2.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监管职责包括:监督管理银行间债券 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及上述市场 有关场外衍生产品;承担全国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组织 协调和监督管理责任;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 ❖ 3.国家审计机关 ❖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 审计监督。可见,国家审计机关也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监管机 构。
❖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 (1)权力机构。 ❖ (2)内部职能机构。 ❖ (3)咨询议事机构。 ❖ (4)分支机构。
❖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 1.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 (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 ❖ 2.其他业务 ❖ 中央银行负责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银行业金 融机构开立账户和清算等业务。
❖ (二)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 学界对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有不同的认识,根据《证券法》 的规定和证券市场的实践。证券法具有以下几项原则: ❖ (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2)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 (3)依法经营原则。 ❖ (4)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 ❖ (5)集中监管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原则。
❖ (四)上市公司收购规则
❖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从而取得 或巩固其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的一系列行为和安排。 ❖ 1.要约收购的基本规则 ❖ (1)大宗持股变动披露规则。 ❖ (2)强制要约收购规则。 ❖ 2.协议收购的基本规则 ❖ 以协议方式收购上市公司时,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 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 作出书面报告,并于公告。
中央银行法治及银行业监管【PPT-精品】共19页文档

中央银行法治及银行业监管【PPT-精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பைடு நூலகம்。——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套人民币
11
第三套人民币
12
第四套人民币
13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历程
1948-1978年:大一统阶段 1979—1983年:恢复调整阶段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的通知 》。 1979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
中国银行体制的请示报告》,决定将中国银行从中 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去。 1979年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分离出来,成为一家 独立的银行。。 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承 担了原有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金融经营业务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 中央银行职能。
21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职责 和组织机构
一、中央人民银行的地 位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其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
属于国家所有。在国务
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
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
定的国家机构。
现任行长周小川
22
第二十五章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1
第一节中央银行法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
制定和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调节货币流通和信用 活动,对国家负责,在对外金融活动中代表国家, 并对国内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实施管理与监督 的金融中心机构。 中央银行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国家机关, 依法行使管理金融业的行政职权;另一方面它是特 殊的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特定的银行业务(不以营 利为目的)。
4
大清银行上海分行大楼(下图)
英格兰银行(上图)
美联储大楼(左图)
5
(二)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05年9月27日(光绪三 十一年八月廿九),经财政 处奏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 “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 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
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 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 于同年7月1日起,大清户 部银行总、分行各机构一律 改名为大清银行,厘定《大 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进 一步确定该行的国家银行性 质。
14
1984—1992年:全面改革阶段 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
职能。这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正式实 施。 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 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 机关,是国家的中央银行。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 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从人行分离出来。
15
1993-1997年:整顿秩序阶段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
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在国务院领导 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体系。 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
1998年以后:稳步发展
设立9个跨省区的一级分行(1998年10月),银 监会从中央银行独立出去(2003年4月28日) ,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 职能。
思考案例
某市的财政状况一直不好,当地建设缺少 大量资金,于是政府指令当地中国人民银 行分行贷款给政府财政,并且要求其为当 地商业银行透支,同时命令其为当地的一 项基本建设项目的外国贷款提供担保。
问题:该人民银行分行是否应执行当地政 府的规定,为什么?
20
案例分析
该分行有权拒绝当地政府的以上命令。因为 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 派出机构,在业务上与地方政府没有直接联 系,也不受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并且《中国 人民银行法》明确禁止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 机构账户透支,禁止向地方政府贷款,禁止 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有无特权
独占货币发行权
利润最大化或股东回报最大化
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其他金融机构是重 要组成
无这一特权
18
(二)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1. 国家所有形式:多数国家 2. 集体所有形式:美国、意大利等 3. 公私混合所有形式:日本、比利时等 4. 多国所有形式:欧洲中央银行 5. 无资本形式:韩国
19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7年10月,蒋介石 控制的国民党政府颁布 了《中央银行条例》。 1928年10月,国民党 政府制定了《中央银行 章程》。1928年11月1 日,中央银行正式开业。
7
1932年2月设立
苏维埃国家银行
苏维埃国家银行
《暂行章程》第
十条规定:“发
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上图)行纸币,至少须
原瑞典国家银行大楼(上图)
3
最早成立的中央银行1656年瑞典国家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1844年英国的银行法案
《比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上和货币发 行上为英格兰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行使中央银行 职能奠定了基础。这在中央银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 重要的里程碑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正式建立中 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初创时期的特点:(1)普通银行的自然 演进;(2)货币发行的逐步集中;(3)政府控制 动机的推进;
16
17
二、中央银行的特征与所有制形式
(一)特征
比较项目
中央银行
金融活动范围 宏观金融领域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微观金融领域
业务情况 业务活动对象
不经营一般金融机构 具体金融业务,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
业务
中间业务等
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 工商企业和个人
业务活动目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在金融体系中地 核心地位 位
2
(一)资本主义世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 形成于19世纪初。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 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 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 观要求。
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 大大推进了各国中央银行的普 遍建立。
有十分之三之现
金,或贵重金属,
或外国货币为现
金准备,其余应
以易于变售之货
苏维埃国家银行 行长毛泽民(左图)
物或短期汇票, 或他种证券为保8
1948年12月1日,在原解放区的华北银 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 在石家庄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 时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
9
第一套人民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