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

合集下载

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画家简介1 / 7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

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画家采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

公元723年(玄宗开元十一年),与杨畀、杨宁同任史馆画直。

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传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创作背景早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但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过起了侈糜艳逸的生活,并分封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为“安史之乱”的前几年,唐玄宗及朝内上下都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这幅游春图描写的就是2 / 7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与杜甫的《丽人行》相对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宫廷和京、洛两地的画家、壁画家和民间艺匠等尽显其才并相互影响。

张萱的绘画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这是由于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了的,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命意。

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

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

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

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

画家通过时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展于虔的《游春图》为唐代青绿山水画派的形成开了绪端。

到了唐化,李思训和其子李道昭直接继承了展于虔一系的山水画画风。

李思训为唐王朝宗室,曾任“武卫大将军”。

他继承井发展了展子虔的画法,用笔工致严整,着鱼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性很强。

他的几了李昭道又继承了他的画风,时称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并首创海景山水。

这样,从隋代的展子虔,至唐代的李思训父子,一脉相承,构成了我国山水画中具备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遣。

在唐朝,还构成了另一山水画派遣的源头,那就是水墨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王维,据说他诗、书、画、音乐都很擅长,而且还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的画喜用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等题材,其画以笔墨精湛、渲染见长,具有“重”、“深”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

前面我们已谈到,绘画史一般把他看着是诗画结合的创始者。

王维之后的中晚唐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出现了一场“水墨运动”,这样,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进入了一个自由的新天地。

至五代两宋,就是山水画家人才辈出和山水画派遣叠现的时代,这些画家承继并发展了南北朝、隋、唐山水画家的杰出传统,把中国山水画推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构成了五代时期的北派山水和南派山水,北宋时期的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北宋晚期的“米点山水”与青绿山水,以及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

五代时期,北派山水的代表人物是荆浩和他的学生关仝。

中国好字画鉴赏游春图

中国好字画鉴赏游春图

中国好字画鉴赏展子虔游春图煦暖的春风,悠悠的春水,粼粼的波光,浪漫的桃花,葱翠的树木,萋萋的芳草…这旖旎的春光,迷人的春色,勾起了人们的游兴,你看——四人策马,二人漫步,悠闲自在,漫不经心地行进在通幽的曲径之上。

在这诗意般的日子里,能不令人陶醉吗?掩映在乔林嘉树、碧草丛花中的是一座竹篱小院,那家的女孩子穿起红裳,伫立门前,令人想起唐人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

她在观看游人,游人在赏春色,当然也在欣赏她。

她原本就是一片美丽的春色,是超脱于万绿丛中的一点靓红,她又与连天的春色融为一体。

一叶小舟荡漾在春波不兴的湖面,船舱中坐着三个女子,其中一个女子遥指远方,这满目的繁华,比起清寂的春闺,不知要胜出多少倍。

要不是在船上,她们一定会欢呼雀跃。

那船尾的艄公,不紧不慢地荡起浆,一派怡然自得。

绿荫深处,依山筑阁,临水营庄,有彼此二人,吟赏烟霞。

对此名山秀水,真令人悠然远想,飘飘乎有凌云之意。

这便是《游春图》这幅画所体现的山水意境,六朝绘画中山水树木仅仅作为人物的陪衬,具有较强的装饰意味,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游春图》虽然也有古风的残余,带着早期山水画的一些特点,但它是一派明丽湖光山色之下展现人物的活动—游春,无论人的活动多么丰富,人的身份多么尊贵显达,在大自然面前都会感到渺小。

画中的山水、树石、人物、鞍马、船只、房舍等物象,大小比例正确,远近透视合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春图》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

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到了隋唐时代,有了一个大的发展,隋代从展子虔的时代开始,中国画家的兴趣已由人而转向自然,开始与自然亲近,与山水神交。

《历代名画记》云:“展子虔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散大夫,帐内都督。

”他的画独创一格,有心的作风,故《后画品》说:“董伯仁与展子虔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

”《宣和画谱》云:“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

”这个描状,恰好可用在形容《游春图》这幅画上。

《游春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名画家的第一幅画,同时,也是第一幅重要的山水画,因此,显得特别重要。

中国画欣赏—《游春图》

中国画欣赏—《游春图》

中国画欣赏—《游春图》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画这门课,虽然一开始不怎么了解,可是通过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画。

几千年来,中国画曾走过了从发端、童稚、成熟到升华变化,从实用到艺术化的漫长路程。

毫不夸张地说,书与画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并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

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理解会敏锐我们的直觉,欣赏时再结合想象,方能领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气韵、神韵、陶冶情怀。

传统中国画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等为工具原料从表现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人物画强调“传神”,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的刻画、肢体语言、环境等的表现,达到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山水画强调“诗情画意”表现雄壮粗犷或秀丽俊美的山式、云吞雾幕——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即: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地糅合在一起,用高远、平远、深或合三法的结构画面,计白当黑的处理方式。

花鸟画则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来赞美生命、歌颂大自然——挥洒“胸臆”。

在笔墨色彩上讲究:1、笔法丰富、有力度,或浸润凝重、或枯涩快疾;或中锋、或逆锋、或侧锋、或拖笔、或散笔。

2、墨法多层次的变化,五墨六彩——焦、浓、重、淡、清加上纸的颜色,或积墨、或破墨、或泼墨。

3、色彩为随类赋彩等感性色彩,讲求墨气、沉着,色彩以墨骨为主,施以淡彩并有工笔重彩。

总体上追求传统文化,内在的与以线造型的笔墨意趣,外显的融合,即:诗情画意和“气韵”、“神韵”的表现。

在造型上不拘泥于外形的肖似,而着重表现物象内在的“气韵”、“神韵”与画家“胸臆”的挥写,抒发。

在构图、透视上的处理有别于西方绘画,以多角度、多视点的“散点透视”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意图自由组合空间。

比如北齐的《游春图》。

它是一幅春天的场景,四处点缀着春天点染出的绿色,那些尚未长叶的树枝,也似乎感受到阳光的暖意,正欲萌芽。

这幅画怎么看也是一幅春天的场景,整幅画浸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暖意。

中国历史故事-展子虔是谁?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的历史价值

中国历史故事-展子虔是谁?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的历史价值

中国历史故事-展子虔是谁?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的历史价值展子虔是隋代的著名画家,也是现在唯一一个隋代的有画迹可以考证的画家,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出生在公元545年,也是著名的“玉璧之战”发生的时期,从小他就在战争的环境中长大,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乱世中,展子虔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坚韧。

很小的时候,展子虔就很会画画,他经常用树枝在地上画画,他画的东西如花鸟鱼等等事物都很逼真,足以见得展子虔的绘画天分了得。

展子虔的父母知道他有这一项天分,就鼓励他去学习画画。

展子虔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他四处寻求老师学习画画,将绘画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

展子虔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的朝代更迭后,心里只想着能够过上安定平凡的日子。

但是他的画画的名声在家乡已经很大了,所以,隋文帝在刚刚登上皇位之后,一听说隋朝还有这样的人才,就立马将展子虔给招进了宫,封他为朝散大夫。

展子虔的一生很平淡,入朝为官后,他一心为了老百姓,升了官,成为了帐内都督。

但是在官场上不止是要为了老百姓,还要会和官场上的其他官员打好关系。

展子虔的人品没的说,但是他并不像是一个圆滑之人,所以在官场上,展子虔并没有几个朋友。

官品不高不低,一直到展子虔老死,展子虔都只是一个帐内都督。

不用去思考那些麻烦的交往和官场的斗争,展子虔就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

其他的官员往往会过着一种奢靡的生活,还经常在府邸养一些歌妓丰富娱乐生活。

展子虔则恰恰相反,他生活简朴,和善待人,友人不多,他能够将那些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用来画画。

他利用这些空闲的时间练习绘画,绘画的技术一直没有退步,反而更加的好了。

因此,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展子虔创作了很多的优秀的作品。

甚至展子虔的画画的名声一度超过了他的官名,人们一提起他,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他的画名。

《游春图》就是一幅传世名画,在中国绘画历史上具有很深刻的历史价值。

这是一幅山水画,但是这幅画的名字并不是展子虔所取的。

最开始这幅画既没有作者名字也没有画作的名字,北宋的时候,宋徽宗在画上写上了“展子虔游春图”,后世于是就将这部作品直接称为“游春图”。

古人的郊游日记——《游春图》

古人的郊游日记——《游春图》

文/王欢欢有这么一对父子:爸爸是开国皇帝,儿子是亡国皇帝;爸爸结束战乱呼唤和平,儿子野心勃勃四处打仗;爸爸勤俭节约爱攒钱,儿子却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山银山转眼花光的败家子。

你大概猜到了,这父子俩就是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花钱干什么?一是打仗,二是盖房子。

仅从洛阳到扬州的离宫,他就修建了四十多座。

要盖房,就得画设计图和效果图,再加上宫殿大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因此山水画也随之发展起来。

隋朝被载入史册的画家大都擅长画宫殿和山水,其中有一位叫展子虔的画家,留下了一幅描绘人们在早春二月游山玩水的画作,画中没有宫殿,而以山水为主。

几百年后,酷爱艺术的皇帝宋徽宗给这幅画题字“展子虔游春图”。

又过了近千年,《游春图》成为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它是展子虔唯一传世的画作,也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中国山水画。

赏心乐事谁家院?“游春”,就是春游,古人春游其实和我们现在差不多,爬爬山、划划船、赏赏花,还要带上茶水点心野餐一番。

展子虔的《游春图》画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画的右边是一座高山,山尖高耸入云,曲折细长的山路一直蜿蜒到画的右下角。

为了使这高山不孤单、不沉重,画的左下角有一座春色盎然的小山丘做呼应。

两侧山峦环抱的是位于画面中央的一片湖水,湖水与天空相互映照,细波越到水天相接处就越淡,画面也因此显得深远开阔。

◎[隋]展子虔,《游春图》,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除了大山大水的壮丽景象,画面还描绘了掩映在山水之间的精致小景:山顶有深绿色的松树,山间有蜿蜒的小路,小桥、寺院、草地、春花随着山路延伸到我们眼前。

相比于高山大湖,那豆米般细小的游人则为这景色增添了吵吵闹闹的生活气息。

有的策马上山,有的乘舟游湖,有的在树下,有的在水边,说不定还有几个醉醺醺的诗人正躲在凉亭里比赛即兴作诗呢!这真是一幅赏心悦目、让人越看越向往的画呀!咫尺有千里趣《游春图》代表了隋朝最先进的山水画技巧。

隋朝之前,山水画一般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在人物背后充当幕布,因此画面比例极不协调。

浅析《游春图》中的构图艺术处理

浅析《游春图》中的构图艺术处理
艺术整体 。
中国 山水 画在构图处理 上充分做到 了遵循 客观 事物辩证联 系发展的规律 ,传统 山水 画的构 图幅式 是 由内容决 定的 ,主要有 主景式 、半 景式和三 角形 式 。主景式 在表现方面 宾主分 明, 主要表现 近 、 中两 个层次 ; 半景式一般 是取景取 半分( 或一角 ) , 强 调空 白处理 , 以简代 繁 ; 三 角形式 由于三 边不 等 、 三个 角 不等 ,因而距离不等 、疏密不等 ,更 突 出对 画面的 “ 破” 字, 所以 , 它 的变化也是最大 的。 细观《 游春 图》 , 主体分 明 , 没有像 之前大部分 的 山水画一样 , 让 山水依 旧是人 物的陪衬 , 而是层 次分 明地在人 物的塑造 上施 以点墨 , 打 破 了“ 人大干 山” 的陈局 , 以山水 为主体 , 人物 为景点 , 又配 以亭 台舟 阁, 并注意其远近 、 高低 、 大小 的关系 , 使 山水 和人物 实现 了协 调 、 统一 , 生动 形象地描绘 出一幅 山水 问春 光 明媚 、 游人 纵情游 乐 的画面 , 各种 花树 点满 山野 , 桃 红柳绿 , 相 映成景。 山上 有骑马 的游 人 , 水 中有乘 船 的妇女 , 瀑布前有桥 , 远 山近坡 , 层次显 明。_ ^ 整幅图 比例恰 当, 层次 分明。没有 沿袭 之前大部 分 山水 画中“ 水不容 泛 、 人 大于 山” 的规则 , 遵循 了客 观事物 的发展规律 , 巧妙地运 用“ 散 点透视法 ” , 使 画 面 比例 调控得 当, 视觉上达 到了一种平衡 ; 画面简繁 得宜, 并没有 用人物 、 景 象将画面填 满 , 空间感很强 , 这种构 图方式开创 了中国山水 画的 图
构 图是 艺术 家在 一定 的空 间上 处理 物 象 问 的 位 置关 系 ,以达 到 突显 作 品主题 和 美 感效 果 的 方 式 。而 中 国的构 图学有 两大特 点 , 一个 是 突出形式 服从 于创作 的原则 , 一个是 要体现 多样 统一 的辩证 规律 , 从 而使 个 别的 、 局部 的物 象 形成 一个 统 一 的

谈《游春图》的创作背景及其对山水画的影响

谈《游春图》的创作背景及其对山水画的影响

联时期艺术少有个性,更多的是用于宣传服务,在西方对这个时期的艺术评价并不高。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初期的苏联美术风格占主流地位的仍旧是社会现实主义,《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和《战罢休息》两件作品都表现了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果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主义精神与意识形态。

虽然风格内容上《战罢休息》这幅作品有向风俗画融合渗透的倾向,画家也试图探索新的主题性绘画的出路,但突破不大,远不及后期画家融合浪漫主义明显,却也为苏联美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作品也有着深厚的影响。

[参考文献][1] 艾中信.苏联的油画艺术[J].美术,1954(11):7.[2] 李方平.俄罗斯画家弗·阿·谢罗夫创作中期的艺术风格[J].艺术评论,2011(09):88.[3] 列昂节夫. 苏维埃俄罗斯美术[M]. 朝花美术出版社, 1958.[4] 李方平.俄罗斯画家弗·阿·谢罗夫创作中期的艺术风格[J].艺术评论,2011(09):88.[5] 萧椆.聂普林采夫(Ю.М.Непринцев)《战斗后的歇息》[J].俄语学习,2015(03):62.[6] 黄海波.特瓦尔多夫斯基《瓦西里焦尔金》人物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38.[7] 萧椆.聂普林采夫(Ю.М.Непринцев)《战斗后的歇息》[J].俄语学习,2015(03):63.作者简介:冯子珊(1989),女,北京人,硕士研究生,馆员。

摘 要:《游春图》作为目前有史可考的第一张中国山水画,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中国山水画的肇始与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虽跨越千年,但《游春图》对于当代中国山水画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展子虔;天人合一;畅神;卧游;澄怀观道一、展子虔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展子虔,生于公元545年,卒于公元618年,渤海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成名于隋代,擅画山水、车马、人物等。

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

踏春而行——展子虔《游春图》中国画,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山水画更是中国画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璀璨明珠。

但是在隋代以前的早期山水画,是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的。

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是处于大动乱时期,老庄回归自然的思想抬头,许多文人学士避世于山林田园,山水诗、山水画出现了。

对早期的山水画,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往往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山头上的树木象伸出的手指一样,显得笨拙幼稚。

这样的山水画没有流传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隋代展子虔所画《游春图》了。

《游春图》已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它在绘画史上,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由“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作为人物配景的稚拙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

画面上湖光春色,明媚艳丽,舟与人物画法工细并点以重彩。

花树繁密,树干空勾轮廓,并用青绿赭石涂染。

细线圈出高峰树苔、深青填入,画法古拙。

从此画看,隋代山水画已有创新。

展子虔开始运用透视原理,利用近大远小的比例画出空间深度。

唐人说他的画“远近山水,咫尺千里”那种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境界。

在画法上,有勾无皴,用粉点染人物树干。

由此,“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较为完整的山水画创作逐渐开始。

这幅画中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游人们流连忘返于山水之间的情形。

青山叠翠,水波荡漾、桃花绽放、绿草如茵,一幅美不胜收的图景。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还处于钩线填色的阶段,各种皴法尚未形成。

山石用方直的细线勾勒,坡面着石绿,坡脚着赭石,树叶一种是用墨线勾勒然后点色,一种是直接用色笔钩点成形。

虽然仍是比较稚拙的表现手法,但《游春图》显然已经摆脱了早期山水画的那种树大于山,船大水小,无法泛舟的局面,在山、水、人、树的比例上都已排布得十分恰当,特别是它那古艳、富丽的装饰趣味,已显示出唐代金碧青绿山水画的雏形。

《游春图》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

画面山形耸峙,水波浩淼,万木复苏,祥云涌动。

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有的乘船泛于水中,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

02-1隋唐五代时期-展子虔和《游春图》

02-1隋唐五代时期-展子虔和《游春图》

下村
这岸可见四个骑马人和 随从,欲游深山,或欲 度小桥,山中卧有一农 舍和一红柱殿宇。
画上有宋徽宗赵信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
• 元成宗之姊鲁国大长公主题
下村
• 冯子振、赵严、张珪等文人赋诗
拓展内容
名画背后的故事
《游春图》经宋徽宗题签后,约在宋室南迁之际即行散出,后归南宋奸臣贾似道所有。宋后。明朝初 年,《游春图》卷收归明内府,而后又归权臣严嵩所有。万历年间,画卷为苏州收藏家韩世 能所藏。入清后,经梁清标、安歧等人之手而归清内府。
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 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 到行笔的轻下重村、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 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
作品的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 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 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 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
关于《游春图》流落后最终入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故事,被传为一段佳话。
1924年的十一月,溥仪被赶出紫禁城,逃往天津之际带走了许多文物,其中包括展子虔的游 春图;在伪满洲国建立后,这批书画便跟随其下来村到东北。1945年伪满洲政府覆灭,溥仪再次 出逃,此次形势严峻使其未能顾上带走文物,包括《游春图》在内的1200余件书画散落于通 化、长春一带。
Thanks
买下《游春图》后,张伯驹将住所更名为“展春园”,又自号“春游主人”。
1952年,张伯驹夫妇把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伯虎的《三美图》连同几幅清代山水画轴均 转让给了故宫博物院。
但《游春图》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进入故宫后,这幅字画已破烂不堪,经研究,故宫博物院决定此画由杨文斌师傅负责,徒弟 徐建华做助手。杨文斌在当时有“装裱界的梅兰芳”之称,故宫里80%的画都是经他之手。 可即使如此经验丰富的装裱师傅,面对《游春图》依旧难以下手。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哪一个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哪一个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哪一个《游春图》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展子虔(约545-618年),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山水画的研究上成就显著,创立了“青绿山水”的绘画形式,堪称青绿山水画的鼻祖。

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是展子虔的传世之作,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该画用青绿着色法描绘了贵族春游的情景,脱离了以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

在布局的巧妙性上,《游春图》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叠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辅垫,使全图具有稳重感。

下部画一座低矮的山,与右上的山相呼应,相映成趣。

中间是大面积的水,满是波浪,湖天一色。

一艘船上点缀着三四个姿态各异、形态各异的人物。

这种山水画以山水为主体,以人物为点景,适当搭配亭、舟桥,开始注重客观事物的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以及深浅、层次、比例等透视关系的变化,使山水画成为更符合现实生活的新格局。

这是隋代山水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如此一幅集厚重的历史价值与精巧的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山水画作品,自然受到后人的追捧和喜爱。

《游春图》自581年问世,迄今1400多年,风风雨雨,辗转流传,几度收归皇宫,几度流落民间。

从画上的题跋便可知有哪些人留下了“爱的印迹”。

宋徽宗亲为《游春图》题名宋徽宗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游春图》。

他在位时广收文物和书画,充实翰林图画院。

《宣和画谱》收录有展子虔作品,其中就包括《游春图》,并有评语曰,“展子虔画台阁,与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展子”二字上的印章即为宋徽宗的双龙印玺宋徽宗双龙印玺全貌宋徽宗对《游春图》的喜爱,表现在画卷首的隔水处,亲自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笔势劲逸,意度天成,有如皇帝钦点状元卷,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传)展子虔《游春图》读后感

(传)展子虔《游春图》读后感

(传)展子虔《游春图》读后感《传》展子虔《游春图》读后感篇一当我第一次看到传为展子虔的《游春图》时,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揪住了,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时光深处的宝藏。

展子虔啊,那可是隋朝的大画家,在那个离我们超级遥远的时代,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在绘画的天空闪耀。

《游春图》就像是一幅隋朝的春游“照片”,把我一下子拉到了那个年代的春天。

画面里那大片大片的青绿色,就像是大自然打翻了绿色的颜料盒。

那山啊,就像一个个穿着绿衣服的巨人,安静地站在那里。

山上的树,就像是巨人衣服上的花纹,有深有浅,有浓有淡。

也许有人会说:“这画看着也没那么神啊。

”嘿,你可别小瞧了它。

在当时那个绘画还在摸索阶段的时期,能画出这样层次分明的山水,那简直就是超级厉害的事儿。

看着这画,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去春游的场景。

那时候也是满眼的绿色,小伙伴们像撒欢的小兔子,到处跑到处跳。

就像《游春图》里那些小小的人儿,他们在山水之间嬉戏游玩,有的骑马,有的步行,每个人都好像沉浸在春天的喜悦里。

我想,展子虔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小时候春游时一样,满心都是对春天的喜爱呢?可是啊,这幅画毕竟是传为他所作。

这就有点像你听说一个超级酷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

也许这幅画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修改过,或者被后人临摹的时候有了一些偏差。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我们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可能有些细节也不太准确了,但那种美好的感觉是不会变的。

这画里的水啊,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在山间穿梭。

我就在想,当时的画家是怎么画出这种流动感的呢?他是不是在河边坐了很久,仔细观察水的流淌,就像我曾经为了画一朵花,在花园里蹲了半天,结果还画得四不像。

我越看越觉得自己在画家面前就像一个啥都不懂的小菜鸟。

不过这也正常嘛,人家可是大师级别的人物。

有时候我会想,这画如果会说话就好了,它就能告诉我它经历了多少风雨,见过多少主人,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有没有人在它面前默默流泪或者开怀大笑呢?它就像一个神秘的老者,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的变迁,而我们只能通过画面去猜测它背后的故事。

游春图的名词解释

游春图的名词解释

游春图的名词解释游春图,亦称游春卷、游春卷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一类题材。

它以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物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游春图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游春图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历史的早期。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季节的变迁十分敏感,而春天作为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自然而然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热爱。

古代文人士大夫和宫廷画家们,常常以画笔记录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物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描绘春天的绘画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游春图。

游春图通常以纸上作画,也有少量绘制在卷轴上。

画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笔墨的技巧,以及独特的构图手法,勾勒出春天的鲜艳景色和生机勃勃的人物活动。

游春图的构图多样且富有层次感,有的画面中有高山流水,有的画面中有花草树木,有的画面中有欢笑嬉戏的人群。

画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将这些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游春图。

游春图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包括宫廷贵族、文人雅士、百姓百态等。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游春图的主角,也是绘画中的情感表达者。

他们或悠闲地游览山水之间,或与朋友们一同品茶赏花,或载歌载舞,或对弈嬉戏,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出春天带来的喜悦与愉悦。

这些人物形象贴近现实生活,给人以亲切感和共鸣,使观者能够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沉浸其中。

游春图并不仅仅只是一幅画作,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游春图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拥抱春天的心。

游春图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无论是对于艺术史的研究,还是对于当代文化生活的丰富,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作为一种富有情感表达力和艺术张力的绘画形式,游春图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欣赏和思考的乐趣。

无论是在博物馆展览中看到一幅精美的游春图,还是在自己家中拜读一本关于游春图的书籍,人们都能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特色□郭宇卿摘要:展子虔是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其《游春图》是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作。

各个画派的山水画构成各不相同,该文侧重于对山水画家、画派、作品、风格的赏析,研究《游春图》的整体布局、笔法运用等,阐述展子虔的技法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展子虔游春图山水“青绿法”是隋代画家山水画创作的独特技法,在众多画家中,展子虔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青绿山水画家。

展子虔善于创新,常运用新颖的技法。

他的代表作《游春图》题材新颖,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结合。

但是自隋代统一南北后,展子虔的绘画思想即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

一、隋代展子虔生活背景与隋代的“界画”相比,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与技法更显成熟。

展子虔尤其擅长描绘故事人物、山水、亭台楼阁。

《游春 图》较六朝前山水画相对成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作品。

其对事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并且在色彩的运用上偏重于青绿山水。

二、隋代画家艺术创作特色隋代的艺术氛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密不可分。

在当时,界画、壁画以及山水画盛行。

青绿山水画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的稚拙阶段已经结束,“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较为完整的山水画创作风格开始盛行。

展子虔是一位知识渊博、有才气,尤其精通描绘山水的画家。

以人物论,当时西域一些画家所作绘画多描绘西域风俗,如尉迟跋质那,尤其擅长绘画西域风俗画。

展子虔细描色晕,所画作品却神意具足、精妙绝伦,他人难以效三、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成过程纵观我国绘画史,隋唐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画家运用的山水技法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的山水画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隋代,除壁画外,卷轴画也已风行。

《游春图》的出现,使青 绿山水发生了质的改变,代表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向着金碧山水发展,但尚未完全成熟。

作为展子虔的突出成就,《游春图》这幅卷轴画是画在绢上的,有别于壁画、石刻、砖刻以及漆画。

1•笔墨技法展子虔在《游春图》中,均用细笔勾画山石,虽不加皴法,却显得苍劲有力,笔墨丰富。

隋唐-考研名词解释背诵版

隋唐-考研名词解释背诵版

隋唐-考研名词解释背诵版一、隋朝山水展子虔,青绿山水游春图。

1.展子虔1)展子虔,他的人物画画法属细密一体,元代汤垕认为他的人物可为唐画之祖。

但他更擅长山水画,《宣和画谱》称:“善画台阁,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2)《游春图》●代表作《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于成熟。

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隋代画家展子虔(qián)的作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

《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cūn)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地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经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于成熟。

画面采取俯瞰式的构图,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

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以前只在理论上探讨过的山水画技法,这时已经能够部分地做到了,反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该图画面色彩浓丽,富于装饰性,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倪,从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与面貌。

二、初唐画人阎立本,历代帝王步辇图。

1.阎立本1)阎立本,雍州万年人,宫廷画家。

他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

2)《历代帝王图》又名《古帝王图》《十三帝王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

此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

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气质和性格特征。

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

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猥琐庸腐之态。

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遵从“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人物安排原则来处理人物的大小和前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春图》《游春图》长卷,绢本,横80.5厘米,设色纵43厘米。

作者是展子虔,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

该文物原属:张伯驹先生藏,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文物历史《游春图》卷也是一件为历代鉴赏家所珍视的名画。

它经宋徽宗题签后,约在宋室南迁之际即行散出,后归南宋奸臣贾似道所有。

宋亡后,元成宗之姊鲁国大长公主得到了它,并命冯子振、赵严、张珪等文人赋诗卷后。

明朝初年,《游春图》卷收归明内府,而后又归权臣严嵩所有。

万历年间,画卷为苏州收藏家韩世能所藏。

入清后,经梁清标、安歧等人之手而归清内府。

随溥仪出宫被携至长春。

文献记载《游春图》卷收归张伯驹先生后发生的故事:“月余后,南京政府张群来京,即询此卷,四五百两黄金不计也。

而卷已归余有。

马霁川亦颇悔恚。

然不如此,则此鲁殿仅存之国珍,已不在国内矣。

”——摘自张伯驹《春游纪梦》名称由来据记载《游春图》上无作者的名款、印章、也没有图名。

因宋徽宗赵佶在前隔水处题有“展子虔游春图”而得名。

《游春图》的修复《游春图》一共修复过三次:北宋宣和年间、清朝乾隆年间分别大修过一次,民国时被马霁川买下后由他的徒弟小修过一次。

进入故宫时,它残破不堪。

20世纪70年代,故宫决定集中修复馆藏的众多珍贵文物,包括《游春图》。

《游春图》的修复计划开始于1977年,整个修复过程历时1年多。

修复之后,它曾经的光彩得以重现。

《游春图》时代背景《游春图》大致属于隋代左右时期。

隋代社会的短暂统一,给当时的文化交流与繁荣带来了契机,大运河的开凿与佛教的兴盛,更给南北交通和绘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隋代统治者好奢华,又大兴土木,且雅好收藏书画名迹,艺术创作颇为活跃。

但对于这幅名作是否展子虔亲笔,是否隋代作品,历史上有人提出过疑问。

元周密《云烟过眼录》中曾两次提到这幅画,第一次说:“展子虔《游春图》,徽宗题,一片上凡十余人。

亦归之张子有”,未加评论。

第二次则说:“展子虔《游春图》,今归曹和尚。

或以为不真。

”他对这幅画的真伪提出了怀疑,但行文简略,没有说明具体疑点,也没有说明是哪些人的看法。

近年来,有学者就画中人物所带“幞头”和建筑物中的“斗拱”、“鸱尾”进行考释,认为从“幞头”形制而论,《游春图》的时代上限恐难超过晚唐;就“斗拱”特点来说,“《游春图》的时代不能早于晚唐,与隋制相差甚远”;就“鸱尾”特点而论,“《游春图》的上限恐难超过北宋。

”并认为《游春图》的卷尾部分与题为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其构图和树石位置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从而说明它们出于一个共同的底本。

既然《江帆楼阁图》可能是晚唐的作品,而它又与《游春图》出于一个共同底本,可证这个底本在晚唐时就已存在了。

根据《游春图》的底本在唐时即已存在的事实,根据画中出现晚唐至北宋的服饰和建筑特点,考虑到唐宋时大规模传摹复制古画的情况和北宋时人对复制品的习惯看法,就认为《游春图》是北宋的复制品,也可能就是徽宗画院的复制品。

我们对古代作品的研究,应当重视作品本身的风格特色与历代对作品的著录文献。

宋徽宗不但精于绘画,且对宫中所藏历代画迹多有评鉴,他题此图为展子虔所作,既可能指这是原作真迹,也包含着此摹本所摹原作的来源,这点是较为可信的。

周密所说的“或以为不真”,可能即指这些细部不合古制,怀疑它是个伪本;也可能是按元代真伪划分的习惯范围,指它是摹本而非原作而言。

有的学者从山水画发展史的角度考察,认为《游春图》不会与隋代有多少关系。

从东晋至隋,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山水画构图是以“咫尺千里”方式表现的,即主要只有以上下表示高度和以左右表示长度的作法,而还没有明显地以不同层次表示深度的作法,或者说至少那时还没有有意识地向纵深方向去开拓画境。

山水画构图从“咫尺千里”跨入“咫尺重深”的阶段要到唐代中叶以后。

这时画史上出现了“重深”,“咫尺重深”一类词语;从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关唐代山水画的实物资料看,在武则天时期的画面上已有了明显的深度。

而《游春图》远近景物安排得错落有层次,已很注意“重深”的表现。

今本虽为后来的复制品,在细节描绘上容或可以与底本有出入,但它总不可能改变原来的基本构图。

试将其构图特点与前述两个不同时代的主要构图法作一比较,就可知原底本最早也不能超过武则天时期,而不会同隋代有多少关系。

著名文物鉴藏家张伯驹先生对《游春图》非隋画之说表示存疑。

关于幞头形制,在一时代之中,冠中有多种样式,视其人的身份而异,况《游春图》之人物,只是点写,著录中亦云人马如豆,不能专画冠服;关于建筑形制,在一时代之中,南北东西、城市农乡,都有不同。

《游春图》之地区,江南还是中原,疑莫能决,且又非山水界画,描绘得那么精确无误。

以服饰、建筑形制断《游春图》不是隋画,可以存疑。

鉴定年代较远的古书画,只有依凭前人,因为他们年代近,见者多。

赵佶比周密早200 年左右,且他又是画家,他的题签值得认真考虑。

我们鉴定明、清书画的真伪较有把握。

由初明永乐至今500 多年,由赵佶至初唐贞观,约500 年,是否赵佶鉴定隋唐画的真伪就毫无把握?如画为北宋中期所摹,距赵佶不过六七十年,等于我们鉴定清同、光时之画,更易辨识。

如为宣和画院所摹,即在当时,金章宗题赵佶画《天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天水摹张萱捣练图》,宣和画院摹本,是否应有臣某敬摹进呈款,这里赵佶不书摹字,而径书《展子虔游春图》,亦难解释。

张先生还语重心长地说他“多年来过爱文物,除公认为伪迹者外,对传世文物之鉴别,素以慎重为旨”。

由此看来,《展子虔游春图》属于哪个时代,只能作为存疑,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作者—展子虔展子虔(545-618),中国隋朝画家,渤海人(今山东省阳信县)。

他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历经北齐、北周。

据史料记载,展子虔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没有传世。

其人物描法非常细致,以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为唐代人物画法开辟途径;画马立者有走势,卧者则腹有起跃势。

其山水画《游春图》流传下一个临摹本,但基本符合原作精神,其笔致凝炼,色彩艳丽,尤其是空间透视安排合理,证明在隋朝,中国的山水画已经解决了空间处理问题,这幅画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幅风景画,欧洲直到17世纪才出现独立的风景画。

他的艺术特点大多为绘画题材广泛,手法多变。

在着色技巧上,他用青绿设色。

他的作品尤以画山水闻名。

他的山水画被称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他画人物描法工细,以色晕染面部,神采意态俱是;画马各尽其妙,将马站立走卧腾跃奔飞之姿描摹得栩栩如生;画山水则有咫尺千里之势,充分表现出自然中深远的空间感。

展子虔“天生纵任,亡所祖述”,而自能开一代风气。

他与当时另一画家董伯仁齐名,人称“董展”。

展子虔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

他在绘画上善于创新。

唐代李嗣真说他“天生纵任,亡所祖述”。

隋代展子虔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有作品可靠地的最早的青绿山水画画家。

他的生平《隋书》中记载“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

”也就是说,这两个职位都是奖给社会知名人士的荣称,从正四品。

隋文帝执政后聘请展子虔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

首先使展子虔进入后人视线的是唐贞观三年(629)由京兆大慈恩寺沙门彦悰撰写的《后画录》。

二百多年后的唐大中元年(847),唐朝艺术评论家、书画收藏家张彦远编写了《历代名画记》一书,书中展子虔条下记载:“展子虔,渤海人。

历北齐、北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

”后世关于展子虔的身世之说皆由此出。

《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

《洛阳伽蓝记》前言中曾记载:“北魏时期佛教盛行,鲜卑统治者对于宏扬佛法不遗余力,营造佛寺岁无虚日。

洛阳佛寺,由晋末的二十四所,急剧增加到一千多所,使洛阳城梵宇栉比,宝塔骈罗”。

从唐《贞观公私画史》、《历代名画记》的记载中可见展子虔是佛观寺画的名笔,他曾在扬州灵宝寺、光明寺;洛阳云华寺、龙兴寺;长安定水寺、海觉寺;浙江甘露寺等古刹,绘制佛教壁画。

主要作品:《游春图》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非常完整的一幅,但据野史传说,展子虔一生最有名的作品是《四季图》,《游春图》只不过是《四季图》中的其中一幅,此外还有《童子戏水图》、《落叶图》、《踏雪图》,另外展子虔曾在洛阳天女寺、云花寺、长安灵宝寺、宗圣寺等绘有壁画,画迹有《《朱买臣覆水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维摩像》、《北极巡海图》等分别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

《游春图》内容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

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笔法细劲流利。

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

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

其双勾夹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技法赏析笔墨技法《游春图》中的山峦树石皆用细笔勾勒轮廓,而不加皴斫,线条无甚大的粗细提按变化,然却显得朴拙劲朗;所绘人物全以细劲的线条勾描,纤如毫发,人物形态虽无太大的变化,然却神采奕奕;其画山水,更是一丝不拘,画面显得柔美流畅;而所绘树叶,纵有勾笔、散点画法,却类似“个”、“介”字点法,似不成形,然显得朴拙古拗。

那山顶坡脚的点苔,劲健爽朗,显得浑朴谨拙;树虽绘有多种,树干形态却千第一律,无甚穿插多姿的变化,似游离于山石坡顶似的,然由于运笔较为成熟,笔法墨法有轻重变化,虽未用皴法,却仍能看出山石树木的质感。

这种画山石不作皴斫,画松干不用松鳞,画松枝不作细针,即山不似山,树不似树的笔法特征,正好展现出山水画从雏形阶段发展到初创时期的风格特征。

这三是汉魏两晋南北朝后山水画的表现方式。

既改变了远古山水“若伸臂布指”的那种稚拙的山水图式,也体现出隋时这种“盖创为山水之初,法之末备然耳”(詹景凤语)的山水样式。

设色敷彩《游春图》的山石树木虽然空勾无皴,然全以色渲染。

全图山水以青绿设色为主。

山顶以青绿敷之,山脚则用泥金;树叶设色,或以色染,或以色填,或点以白粉桃红,松树不写松针,直以深绿点之。

全图在青绿设色的统一格调下,显得潋滟而生拙,丰富而单纯,富丽而古艳,充分展示出我国早期山水设色那种“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样式,标志着山水画的创作,已从原先设色古艳而富有装饰意味的图式,向较为完整的山水画创作过渡,自此始开青绿山水之源。

构图布局《游春图》的章法布置也极有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