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吸收
营养吸收 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贫血
![营养吸收 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27de73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e.png)
营养吸收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贫血营养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维生素B12在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维生素B12的吸收过程以及其与贫血之间的关系。
一、维生素B12的吸收过程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鱼类和奶制品等。
人体对于维生素B12的吸收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胃内的特定结合蛋白(结合因子)结合。
随后,维生素B12与结合因子结合的复合物进入小肠,并在小肠末段与内皮细胞结合。
最后,维生素B12被特殊细胞摄取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二、维生素B12吸收受阻的因素尽管维生素B12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相对复杂,但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吸收效率。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胃内缺乏足够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这会使得维生素B12无法与结合因子结合。
此外,肠道功能障碍、手术或疾病导致的消化系统问题,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降酸药)可能会阻碍维生素B12的吸收。
三、维生素B12与贫血的关系维生素B12对于红细胞的生成至关重要。
它参与DNA的合成,从而在红细胞的分裂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贫血是一种血液疾病,通常通过红细胞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引起。
维生素B12缺乏可以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也称为巨红细胞贫血。
在这种贫血形式中,由于维生素B12的不足,红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和成熟,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减少。
这样的红细胞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疲乏、气短和心悸等贫血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还可以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
长期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导致手指和脚趾的刺痛和麻木感,甚至影响平衡和协调能力。
四、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和贫血为了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和由此引起的贫血,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饮食调整:增加维生素B12摄入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奶制品、蛋类和海藻等。
营养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机制
![营养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92a85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1.png)
营养吸收维生素的吸收机制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作为营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维生素的吸收机制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维生素的吸收机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维生素的作用与吸收过程。
1.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和K,由于它们是脂溶性的,因此其吸收机制与脂肪相关。
当脂溶性维生素进入小肠后,它们会与胆盐结合,形成胆盐-脂溶性维生素的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能够通过肠黏膜上的微绒毛进入细胞。
一旦进入肠黏膜细胞,这些复合物会被包裹在脂质小泡中,形成胆盐微胞。
最终,这些胆盐微胞将通过淋巴系统被运送到循环系统中,供应给全身各处的组织和细胞。
2. 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它们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其吸收机制与水分子相关。
水溶性维生素可以直接通过小肠壁的细胞间隙进入肠黏膜细胞。
一旦进入肠黏膜细胞,水溶性维生素会在胞质中被运载蛋白所结合,并进入内质网。
在内质网中,这些维生素会被进一步代谢和转化,并通过高度专业化的膜蛋白转运器被运送到肠黏膜细胞的负极面,然后释放入血液循环。
3. 维生素吸收的影响因素维生素的吸收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肠黏膜的健康状况对维生素的吸收至关重要。
某些疾病或肠道问题可能导致肠黏膜受损,从而影响维生素的吸收效率。
其次,维生素的形态也会影响其吸收。
例如,某些维生素需要与其他物质结合才能被吸收,而这些物质的供应和结合情况也会对维生素吸收产生影响。
此外,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也对维生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因为一些微生物具有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体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的吸收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了解维生素的吸收机制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饮食搭配和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可以确保维生素的充分吸收,从而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营养吸收 维生素B族的吸收和能量代谢
![营养吸收 维生素B族的吸收和能量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a4dadc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d.png)
营养吸收维生素B族的吸收和能量代谢维生素B族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
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维生素B族的来源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谷物、蛋类、肉类、豆类和蔬菜等。
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保证人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族。
二、维生素B族的吸收过程维生素B族的吸收主要发生在人体的消化系统内。
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胃酸的作用会将维生素B族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小肠中,胰蛋白酶和小肠酶的作用下,复合物被分解为单独的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
然后,维生素B族进入小肠壁,通过特殊的维生素B族载体进行吸收。
最后,维生素B族通过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发挥作用。
三、维生素B族的功能1. 维生素B1(硫胺素):参与能量代谢过程,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2. 维生素B2(核黄素):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呼吸,促进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3. 维生素B3(烟酸和烟酰胺):参与能量代谢和DNA修复,有助于维持皮肤、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4. 维生素B5(泛酸):参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助于合成重要的生物物质。
5. 维生素B6(吡哆醇):参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支持血液的合成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6. 维生素B7(生物素):参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助于维持皮肤、头发和指甲的健康。
7. 维生素B9(叶酸):参与DNA合成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胎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8. 维生素B12(氰钴胺):参与红细胞的形成,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四、维生素B族的能量代谢维生素B族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帮助机体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正常运作。
缺乏维生素B族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造成身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维生素吸收不好的原因
![维生素吸收不好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b30b8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8.png)
维生素吸收不好的原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起到了许多重要的作用。
例如,维生素C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保健,维生素E可以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等等。
然而,有些人会发现自己无法充分吸收维生素,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吸收不好的原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胃肠道问题胃肠道问题是导致维生素吸收不好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人体吸收维生素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而胃肠道问题会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
例如,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胃肠道手术等都可能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此外,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也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从而影响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
二、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也是影响维生素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饮食习惯不良而导致维生素吸收不足。
例如,长期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品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
此外,一些人可能会因为长期吃素或者不吃某些特定食品而导致维生素吸收不足。
例如,素食主义者可能会因为不吃肉类而导致维生素B12不足,而不吃鱼类的人则可能会因为维生素D不足。
三、药物因素药物也是导致维生素吸收不好的一个因素。
一些药物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或者代谢。
例如,一些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内有益细菌群,从而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一些降压药、降脂药等药物也可能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
此外,一些药物还可能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代谢,例如抗癫痫药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D的代谢。
四、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维生素吸收不好。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存在维生素吸收不良的基因突变。
例如,先天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症就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维生素吸收不好对健康的影响维生素吸收不好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
例如,维生素C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维生素B12不足会导致贫血等问题。
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和吸收
![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和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282348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1.png)
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和吸收关于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和吸收,这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我们用餐的每一餐,到我们体内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需要依赖各种营养物质的参与。
那么,这些营养物质究竟吸收到哪里去了呢?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维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
维生素,是由维生素C到维生素K这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维生素的分类众多,常见的有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生物素、维生素C。
水溶性维生素被吸收到肠道后,需要在肝脏中进行合成代谢,最终随着尿液排出机体。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脂溶性维生素需要制造并吸收到脂肪中,通过肠黏膜和淋巴系统吸收,再通过循环系统传送到需要的部位,结合被人体各个部位进行代谢,最终排出机体。
每种维生素除了处于不同的吸收状态外,还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维生素A,首先是视力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A在体内发挥的作用是维护正常视觉、细胞分裂和生长、免疫系统和皮肤健康等。
在摄入食物中,它被转化为维生素A酸,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受器来感知光线。
再例如,维生素C,常称为抗氧化剂,也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是水溶性维生素之一。
它能够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维护皮肤、骨骼、齿槽和血管的健康。
另外,它还能够增强免疫力,在体内清除自由基,减少有害细胞对其他身体组织的损害。
维生素对于身体的作用很多,我们知道,只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就能摄入足够多的营养素到体内,但如何让身体更好地吸收这些营养素呢?首先,饮食应该多样化,保证摄入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
不同的食物种类中,成分不同、营养含量不同,多样化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多种不同营养素。
其次,在摄入营养素之前,需要掌握最佳的食用方法。
例如,在摄入维生素C 之前,应该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以及加工成分高的食物,以避免营养素的分解和氧化。
食物消化 维生素的吸收
![食物消化 维生素的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b46a1e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b.png)
食物消化维生素的吸收食物消化是指人体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以供身体利用的过程。
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物质之一,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讨论食物消化过程中维生素的吸收方式与因素。
一、胃中的食物消化与维生素食物在进入胃部后,胃酸和胃蛋白酶会帮助消化部分食物,并将其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然而,维生素本身并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因为在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中,它们并不需要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才能被吸收。
二、小肠的食物消化与维生素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它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中,食物将被继续分解,并进一步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
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在小肠吸收的方式有所差异。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需要与脂肪结合,进入小肠细胞。
因此,摄入足够的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则以水溶液的形式吸收,通过小肠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三、胆盐的作用胆盐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胆盐能够将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结合,形成胆盐-脂溶性维生素复合物,使其更易于被小肠细胞吸收。
四、肠道吸收的因素除了胆盐的作用,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影响维生素在肠道中的吸收。
1. 维生素的形式:对于某些维生素来说,它们的天然形式比合成的形式更容易被小肠吸收。
例如,天然的维生素E(α-生育酚)比合成的形式(γ-生育酚)更容易吸收。
2. 营养素的相互作用:一些营养素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吸收的情况。
例如,铁和钙的摄取可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3. 肠道健康:肠道的健康状况也会对维生素的吸收起到重要影响。
例如,肠道炎症或肠道微生物失调可能会降低维生素的吸收效率。
五、总结食物消化过程中维生素的吸收方式与因素十分复杂。
胃中的食物消化对维生素的吸收几乎没有影响,而小肠中的吸收则需要考虑维生素的类型和形式。
维生素的吸收效率如何提高
![维生素的吸收效率如何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b47c6e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09.png)
维生素的吸收效率如何提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维生素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仅仅摄入维生素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提高其吸收效率,让这些宝贵的营养物质真正为我们的身体所利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维生素的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维生素大致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C 和 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1、B2、B6、B12 等),它们在体内不能大量储存,需要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脂溶性维生素则有维生素A、D、E 和K,这类维生素可以在体内储存,相对来说不太容易缺乏,但吸收过程较为复杂。
饮食的搭配对于维生素的吸收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以脂溶性维生素为例,由于它们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更好地被吸收,因此在摄入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物时,搭配适量的脂肪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 A 的前体物质,在食用胡萝卜时,如果搭配一些油脂,如橄榄油或花生油,就能显著提高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的效率。
同理,富含维生素 D 的鱼肝油,与富含健康脂肪的坚果一起食用,也能增强维生素 D 的吸收。
对于水溶性维生素,虽然它们不需要脂肪的协助,但食物的酸碱环境会对其吸收产生影响。
比如,维生素 C 在酸性环境中更稳定且更容易被吸收。
因此,在食用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如橙子、柠檬时,如果能同时摄入一些其他酸性食物,如酸奶,可能会有助于提高维生素C 的吸收效率。
食物的加工方式也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过度的烹饪,如长时间的高温蒸煮、油炸等,可能会导致维生素的大量流失。
例如,蔬菜中的维生素 C 对热敏感,长时间的高温烹饪会使其遭到破坏。
所以,尽量选择短时间的蒸煮、快炒或者生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保留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从而提高其吸收效率。
除了饮食方面,我们的身体状态也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良好的消化系统功能是保证维生素有效吸收的基础。
如果存在消化不良、肠道疾病等问题,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维生素。
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6e0b6fb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e.png)
维生素的吸收一、维生素的概述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它们在人体内是否能够自行合成,可以将维生素分为两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它们不会在人体内积累,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它们可以在人体内积累,并且需要脂肪来帮助吸收。
二、吸收水溶性维生素的过程1. 维生素B族的吸收(1)口服摄入:大部分的B族维生素都是通过口服摄入食物中获取的。
其中,核黄素和叶酸需要经过胃酸和胰液等消化液作用后才能被吸收。
(2)吸收位置:大部分B族维生素都是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其中,核黄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叶酸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回肠被吸收。
(3)吸收方式:B族维生素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被携带进入肠道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进行,例如核黄素需要通过核黄素转运蛋白(RFVT-1)进行吸收,叶酸需要通过叶酸转运蛋白(PCFT)进行吸收。
(4)影响因素:B族维生素的吸收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胃酸、胰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是否正常、食物中是否含有抗营养物质等。
2. 维生素C的吸收(1)口服摄入:维生素C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不能自行合成。
它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和动物肝脏等食物中。
(2)吸收位置:维生素C主要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3)吸收方式:维生素C可以通过钠依赖性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1和SVCT2)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并且可以通过肠道下分泌的维生素C转运蛋白(GLUT2)进入血液循环。
(4)影响因素:维生素C的吸收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食物中是否含有抗营养物质、钠离子浓度等。
三、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的过程1. 维生素A的吸收(1)口服摄入: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蛋黄和黄油等食物中。
它可以通过口服摄入食物来获取。
(2)吸收位置:维生素A主要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3)吸收方式:维生素A需要与胆汁酸结合成为胆盐复合物,然后通过胆盐复合物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维生素b1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b1吸收与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772b3b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0.png)
维生素b1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B1,也称为硫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B1的吸收和代谢涉及多个生物化学过程和器官系统。
首先,维生素B1主要以自由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瘦肉、全麦食品、豆类、坚果和酵母等。
在消化系统中,维生素B1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它主要通过活性转运方式吸收,这意味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中存在特定的载体蛋白来帮助维生素B1的吸收。
此外,维生素B1的吸收还受到其他营养素的影响,例如镁和硫胺素酶。
一旦被吸收,维生素B1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转运到各个组织和细胞中。
在细胞内,维生素B1首先被磷酸化成为活性形式的辅酶催化剂——硫胺素焦磷酸酯(Thiamine pyrophosphate,TPP)。
TPP 是多种重要酶类的辅酶,参与了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羧化反应、乳酸代谢、神经传导等重要生理过程。
维生素B1的代谢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例如,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会影响维生素B1的代谢和利用。
此外,一些遗传因素和疾病状态也可能影响维生素B1的代谢,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或过剩。
总的来说,维生素B1的吸收和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涉及消化系统、细胞内代谢和调控网络等多个层面。
了解维生素B1
的吸收和代谢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机制
![营养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82d8d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e.png)
营养吸收维生素的吸收机制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维生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维生素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了解维生素的吸收机制对于保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的吸收机制,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一、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它们由于在水中不溶解,因此需要借助脂质来进行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在胆盐的作用下,与脂质结合形成胆盐酯,进入人体小肠。
在小肠上皮细胞内,胆盐酯经酯化酶的作用分解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游离脂肪酸,然后通过被称为胞浆脂鞘的微小转运颗粒进入肠细胞质。
在肠细胞质中,这些维生素与脂质结合形成胞质油滴,并进一步转运到内质网中。
内质网将脂溶性维生素包装在磷脂双层膜里,形成囊泡。
这些囊泡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微绒毛膜,并被释放到肠腔。
而后脂溶性维生素结合到脂质中,形成乳状微胶团,随着食物一起进入小肠淋巴管。
最后,它们通过淋巴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被转运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二、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等。
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水溶性维生素在胃肠道中的吸收相对简单。
它们主要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和被动扩散来实现吸收。
首先,水溶性维生素在胃和小肠腔中以游离形式存在,与细胞膜表面的载体蛋白结合,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进入肠上皮细胞。
这些载体蛋白对于不同的水溶性维生素具有选择性,确保每种维生素都能被有效地吸收。
其次,水溶性维生素也可以通过被动扩散进行吸收。
被动扩散是一种无需能量的传输方式,根据浓度梯度来实现维生素的吸收。
当浓度梯度高时,维生素的吸收速率也会增加。
最后,水溶性维生素在肠道内吸收后,以游离形式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转运到肝脏或其他组织。
在肝脏中,水溶性维生素可能会发生代谢反应,形成活性代谢产物或转化为无活性形式,然后被分泌到胆汁中,重新进入小肠,或者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人体吸收维生素C的原理
![人体吸收维生素C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9901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0.png)
人体吸收维生素C的原理人体吸收维生素C的原理是通过消化道吸收。
下面将详细解释维生素C的吸收机制。
1. 维生素C的来源:维生素C是人体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它主要通过饮食摄入。
丰富的维生素C 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草莓、番茄、红辣椒、绿叶蔬菜等。
2. 维生素C的形式:维生素C通常以抗坏血酸的形式存在于食物和补充剂中。
抗坏血酸是维生素C 最常见的活性形式。
3. 维生素C的消化过程:当我们吃维生素C食物时,首先需要通过咀嚼和胃液的作用将食物细化成更小的颗粒。
在胃中,维生素C开始与胃酸进行反应。
胃酸能够改变抗坏血酸的结构,使其变为更易于吸收的形式。
胃液中的酶也能帮助分解食物,使维生素C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4. 维生素C的吸收位置:维生素C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
在胃中释放后,维生素C会随着食物进入到小肠。
小肠壁上覆盖有许多细小的毛状突起叫做绒毛。
这些绒毛大大增加了肠壁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维生素C的吸收效率。
5. 维生素C的吸收机制:在小肠中,维生素C利用了主动转运的机制被吸收。
即维生素C利用绒毛上的细胞膜上的特殊物质(抗坏血酸转运蛋白)进行主动转运进入细胞膜内。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该吸收机制是主动的。
6. 维生素C的转运和储存:经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膜后,维生素C将在小肠绒毛细胞内储存或运输到血液中。
在绒毛细胞内,维生素C会与胞内维生素C蛋白(SVCT)结合,并被储存起来。
当维生素C需求增加时,SVCT将维生素C释放到绒毛细胞内部进入血液循环。
7. 维生素C的运输和利用:维生素C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供身体各部分的需求。
维生素C在细胞内发挥抗氧化作用,帮助清除自由基,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等重要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的吸收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食物状况、胃液pH值、肠道健康状况等。
食物中的其他成分也可能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效率。
此外,过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会导致肾脏排出,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过量的维生素C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食物消化 维生素的吸收
![食物消化 维生素的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5ab8d9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食物消化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它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并对人体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维生素并非自身合成,而是通过食物摄入来获得。
因此,食物的消化过程在维生素的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物消化和维生素的吸收过程,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一、食物消化的过程食物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和吸收的过程。
从进食到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消化过程。
1. 口腔消化食物在进入口腔时,首先与唾液混合。
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如淀粉酶,它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多糖。
此外,口腔内的咀嚼运动也能使食物颗粒变得更细小,方便后续的消化。
2. 胃部消化食物进入胃部后,胃酸和胃蛋白酶开始发挥作用。
胃酸能够杀灭细菌,同时也起到促进蛋白质消化的作用。
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肽段,为后续的消化创造条件。
3. 小肠消化在胃部消化的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胰腺分泌的胰酶可以将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如脂肪酸、氨基酸和单糖。
同时,小肠壁上分布着微绒毛,它们能够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血液循环中。
二、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它们在食物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需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人体有效利用。
1.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它们与脂肪结合存在于食物中。
在小肠内,脂溶性维生素与胆盐结合形成混合物,通过微绒毛吸收到肠上皮细胞。
随后,它们与肠黏膜内的脂质球结合,形成胆汁混合胶束,最终进入淋巴系统。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需要脂质共运输,因此它们的吸收与脂肪的摄入量密切相关。
2. 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它们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在小肠内,水溶性维生素通过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方式从肠腔吸收到肠上皮细胞。
随后,它们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蛋白进入微绒毛处的间质液体,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
维生素的吸收过程是怎样的
![维生素的吸收过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7021d0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9.png)
维生素的吸收过程是怎样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们是如何被我们的身体吸收的呢?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精妙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知道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C 和 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1、B2、B6、B12 等),而脂溶性维生素则有维生素 A、D、E 和 K。
对于水溶性维生素来说,它们在消化道中相对容易被吸收。
当我们吃下含有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后,食物首先会进入胃里。
胃的主要作用是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
但胃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较少。
接着,食糜会进入小肠。
小肠是吸收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场所。
在小肠中,维生素会通过扩散或特殊的转运蛋白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例如,维生素 C 可以通过促进扩散的方式被吸收。
B 族维生素中的一些成员,如维生素 B12,需要与内在因子结合后,才能被吸收。
吸收后的水溶性维生素会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作用。
多余的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不会在体内大量储存,而是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经常从食物中摄取水溶性维生素的原因之一。
再来说说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过程。
由于它们不溶于水,所以其吸收过程相对复杂一些。
当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后,首先在胃中,胃脂肪酶会对食物中的脂肪进行初步的消化。
然后,食物进入小肠。
在小肠中,胆汁会被分泌出来。
胆汁的作用非常关键,它能将大的脂肪滴乳化成小的脂肪微粒,大大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就溶解在这些脂肪微粒中。
同时,小肠会分泌一种叫做胰脂酶的物质,进一步分解脂肪。
在这个过程中,脂溶性维生素会与脂肪一起被分解和吸收。
它们会与乳糜微粒结合,然后通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以储存,尤其是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对它们频繁摄取的需求,但也可能导致摄入过量时在体内积累,产生不良影响。
维生素b1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b1吸收与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9f367a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d.png)
维生素b1吸收与代谢维生素B1,也被称为硫胺素,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过程非常复杂,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B1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并强调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维生素B1主要通过食物摄入进入人体。
它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如糙米、谷类、肉类、动物肝脏等。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来获得维生素B1的补充,但是维生素B1不会在人体内合成,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膳食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B1。
一旦维生素B1进入人体,它会在胃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来,并在小肠中被吸收。
维生素B1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的上段,吸收率较高。
吸收过程中,维生素B1会与特定的载体蛋白结合,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肠细胞。
在肠细胞内,维生素B1会被磷酸化为活性形式,即辅酶硫胺酸,这是维生素B1发挥作用的关键步骤。
维生素B1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在肝脏中,辅酶硫胺酸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如糖代谢、脂肪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维生素B1在这些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酶作用,促进能量的产生和物质的代谢。
同时,维生素B1还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持神经传递和神经肌肉的正常运作。
维生素B1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轻度缺乏可能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等症状,而严重缺乏则可能导致脚气病等疾病。
脚气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出现疲劳、肌肉无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并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
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哺乳期、剧烈运动等,维生素B1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因此需要适量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
维生素B1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维生素B1的吸收和代谢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与维生素B1相关的健康问题。
通过保持均衡的饮食,我们能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B1,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营养吸收 维生素B族的吸收和能量代谢
![营养吸收 维生素B族的吸收和能量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5a0dd4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f.png)
营养吸收维生素B族的吸收和能量代谢维生素B族是人体所需的一类重要营养素,它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3、B5、B6、B7、B9和B12。
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参与能量代谢和其他重要生化反应过程。
一、维生素B族的吸收维生素B族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具体来说,主要发生在小肠。
维生素B1、B2、B3、B5、B6、B7、B9和B12均需要消化道的帮助才能被有效吸收。
消化过程中,维生素B族的吸收依赖于酶的作用。
首先,胃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维生素B12的释放。
接着,胆囊中产生的胆汁会在小肠中帮助维生素B族的吸收。
最后,维生素B族吸收后,它们会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中,被运送至全身各个部位。
然而,维生素B族的吸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胃酸过少、消化酶缺乏、肠道疾病等均可能导致维生素B族的吸收受阻。
此外,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维生素B族的吸收效果。
二、维生素B族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维生素B族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帮助身体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1.维生素B1维生素B1(也称为硫胺素)是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它在能量代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维生素B1参与了糖类的代谢过程,帮助转化葡萄糖为能量。
此外,维生素B1还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维生素B2维生素B2(也称为核黄素)是维生素B族中的另一种,它也在能量代谢中发挥作用。
维生素B2参与了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过程,帮助转化它们为能量。
此外,维生素B2还参与皮肤和眼睛的正常维护。
3.维生素B3维生素B3(也称为烟酸或尼克酸)含有烟盐酸和烟酰胺两种形式,它们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B3参与了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帮助将它们转化为能量。
此外,维生素B3还有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4.维生素B5维生素B5(也称为泛酸或泛酸盐)在能量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参与了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过程,帮助将它们转化为能量。
维生素b12的吸收
![维生素b12的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c5a0c3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维生素b12的吸收维生素B12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B12,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等外源性途径摄取。
而维生素B12的吸收过程也十分复杂,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维生素B12的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两种重要的消化液体,它们在消化蛋白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两种物质也会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产生影响。
1. 胃酸胃酸能够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并且可以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释放内因子。
内因子是一种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肠道中促进维生素B12吸收的蛋白质。
如果缺乏内因子,则会导致身体无法吸收足够量的维生素B12,从而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症。
2.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蛋白质的酶,它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但同时也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
因此,在胃液中,维生素B12可能会被部分破坏而无法被吸收。
二、内因子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内因子是一种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肠道中促进维生素B12吸收的蛋白质。
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在小肠上段被特定受体(TCRⅡ)识别和结合。
这个复合物随后进入小肠壁层,并通过另一个受体(IF-R)进入肝脏和其他组织。
三、其他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的因素除了上述两个方面,还有许多其他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的因素。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会逐渐减少,从而影响内因子的合成和维生素B12的吸收。
2. 肠道健康肠道健康对维生素B12吸收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肠道受到疾病或手术等影响,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例如,患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人,其肠道黏膜上皮受损程度较高,从而影响内因子合成和维生素B12吸收。
3. 膳食习惯膳食习惯也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营养吸收 维生素C的吸收和免疫系统
![营养吸收 维生素C的吸收和免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5e0f9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营养吸收维生素C的吸收和免疫系统营养吸收:维生素C的吸收和免疫系统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抗氧化剂,还促进了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维持血管的健康和弹性。
此外,维生素C还对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维生素C的吸收过程以及它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
1. 维生素C的吸收过程维生素C主要以食物形式摄入人体。
当我们摄入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时,它首先通过口腔、食道和胃等器官进入到小肠。
在小肠中,维生素C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但是,维生素C在肠道吸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一方面,维生素C的吸收需要依赖于钠-维生素C共转运体(SVCT)的介导。
这种转运体将维生素C与钠离子一同进入细胞。
维生素C的摄入量大于体内转运体数量时,大部分维生素C将被排出体外,无法被有效吸收。
另一方面,胃酸也会对维生素C的吸收产生影响。
胃酸可以降低肠道中的维生素C浓度,并使其分解成不活性物质。
因此,胃酸不足或在空腹情况下,维生素C的吸收可能会受到限制。
2. 维生素C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维生素C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够促进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抗体的产生,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应答能力。
其次,维生素C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体时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并导致氧化应激。
而维生素C可以通过捕捉和清除这些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的程度,保护免疫细胞免受氧化伤害。
此外,维生素C还能调节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和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3. 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和补充方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量应为90毫克,而成年女性为75毫克。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维生素C需求量略高一些。
维生素吸收
![维生素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8dc5bc0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b.png)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对于身体的健康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身体无法自行合成所有的维生素,因此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维生素的吸收过程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吸收维生素。
一、维生素的分类在探讨维生素的吸收过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维生素分类知识。
维生素可以分为两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可以在脂肪中溶解并在身体中储存。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它们不能在身体中储存,因此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获取。
二、维生素的吸收过程维生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生理过程。
下面,我们将对维生素的吸收过程逐一进行介绍。
1.口腔吸收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以在口腔中被吸收。
当我们吃下含有这些维生素的食物时,它们会被唾液中的酶分解,然后被吸收到血液中。
2.胃部吸收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在胃部也可以被吸收。
当它们进入胃部时,胃酸和胃液会帮助它们被分解和吸收。
3.小肠吸收大部分的维生素吸收都发生在小肠中。
当营养物质进入小肠时,它们会被肠壁上的细胞吸收。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需要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肠壁细胞,而脂溶性维生素则需要结合脂肪酸和胆汁酸才能被吸收。
4.肝脏代谢吸收后的维生素会进入肝脏进行代谢。
在这里,它们会被转化成更容易被身体利用的形式,并被储存或释放到血液中。
5.其他器官吸收除了口腔、胃部和小肠外,其他器官也可以吸收维生素。
例如,维生素D可以在皮肤中被合成,而维生素K可以在肠道中的细菌中合成。
三、如何最大限度地吸收维生素虽然我们的身体可以吸收多种维生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维生素都能被身体充分吸收。
以下是一些增加维生素吸收的方法:1.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新鲜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
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维生素,我们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过度加工的食物。
维生素c的吸收与代谢
![维生素c的吸收与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423098f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f.png)
维生素c的吸收与代谢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抗坏血酸。
它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炎、免疫增强、胶原蛋白合成等。
维生素C的缺乏会导致坏血病等疾病,因此,保持足够的维生素C摄入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的主要摄入途径是通过饮食。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草莓、番茄、绿叶蔬菜、辣椒等。
此外,维生素C也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C补充剂来摄入。
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上段。
维生素C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维生素C的形式、食物的成分、胃肠道pH值、胃肠道动力学等。
维生素C的形式维生素C的形式包括还原型和氧化型。
还原型维生素C比氧化型维生素C更容易被吸收。
在体内,氧化型维生素C可以被还原为还原型维生素C,从而发挥生理作用。
食物的成分食物的成分也会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脂肪、蛋白质和钙等成分可以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例如,脂肪可以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而蛋白质和钙则会降低维生素C的吸收。
胃肠道pH值胃肠道pH值对维生素C的吸收也有影响。
胃酸的存在可以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而碱性环境则会降低维生素C的吸收。
胃肠道动力学胃肠道动力学也会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胃肠道运动可以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而胃肠道慢性疾病则会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维生素C的代谢维生素C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
维生素C的代谢途径包括还原代谢和氧化代谢。
还原代谢还原代谢是指将氧化型维生素C还原为还原型维生素C的代谢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还原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包括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
氧化代谢氧化代谢是指将还原型维生素C氧化为代谢产物的代谢过程。
这一过程同样发生在肝脏中。
氧化代谢的代谢产物包括脱氢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酸等。
维生素C的排泄维生素C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
在体内,维生素C可以被代谢为脱氢抗坏血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被排泄到尿液中。
此外,维生素C的排泄也受肾脏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的吸收
服用维生素的最佳时间
在饭后服用效果较大;因为用餐后胃肠的消化活动趋于活跃,有利于维生素被人体吸收。
特别是脂溶性的维生素A、D、E等,通过用餐后所摄取到的脂肪的协助,达到最高的吸收率,因此,适合在用餐后服用。
含脂肪量愈高的饮食,愈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如果平时饮食相当清淡,则可以增加牛奶,以牛奶来协助吸收。
维生素C也是适合在用餐后服用的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C虽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但大量服用仍会造成腹泻等现象,因此适合在刚用餐后、胃肠负担较小的时段进行服用。
如果患有便秘的人,则可以选择餐前服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水溶性维生素一日宜分成3次服用:脂溶性维生素不会随着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一天内可一次将所需量服用完毕。
但是,若能分成3次在餐后服用,其在体内更能发挥效用。
而水溶性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C,则容易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最好一天分成3次服用。
摄取进体内的维生素,每种维生素都有其在体内最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量。
超过该量,不是藉由尿液排出体外,就是造成身体的负担。
特别是水溶性的维生素,过量摄取的话,只会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天的所需量分成3次。
在三餐饭后服用,其效果会更为显著。
要注意其他药物的用药时间:例如,维生素B1怕遇碱性的物质,当您服用维生素B1制剂时,不宜与含碱的胃肠药一起服用,否则维生素B1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可以正常摄入吸收。
指导意见:
如果是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就需要与肥肉同时炒或者煲汤,才能吸收。
因此不同的维生素需要不同的方法才能吸收。
维生素c吸收代谢
推荐摄入量:每日60毫克
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
缺乏症状:坏血病
过量症状:腹泻
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
一般动物都可以利用体内葡萄糖代谢途径来合成维生素C。
但人类、猿猴、天竺鼠及一些鸟类、鱼类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需通过食物来供应身体所需。
因此,维生素C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过程,自有其一套以下做一简要介绍。
影响维生素C吸收率
维生素C在人体的吸收率是与摄取量有关,当摄取量在30-60mg时,吸收率可达100%;摄取量为90mg时,吸收率降为80%左右,摄入量为1500mg时降为49%,摄取量为3000mg时降为36%,摄取量12000mg时降为16%。
吸收率除了受到摄取量影响外,也会受到发烧、压力、长期注射抗菌素生素或皮质激素等影响而降低。
维生素C的吸收
吃入的维生素C通常在小肠上方(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被吸收,而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时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许。
未吸收的维生素C会直接转送到大肠中,无论转送到大肠中的维生素C的量有多少,都会被肠内微生物分解成气体物质,无任何作用,所以身体的吸收率固定时,多摄取就等于多浪费。
小肠的吸收率视维生素C的摄取量不同而有差异。
同时,也因饭后和空腹而有所不同,因个人摄取的差异也有不同。
就以摄取1000MG的维生素C来看,空腹的吸收率约30%,而餐后的吸收率可达50%。
根据吸收率的大小,维生素C较有效的摄取,以一日三次、餐后马上摄取为佳,而且这样也可预防因高剂量的维生素C所带来的副作用。
维生素C的代谢
维生素C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转换方式,目前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维生素C最后的代谢物是由尿液排出。
如果尿中的维生素C的浓度过高时,可让尿液中酸碱度降低,防止细菌孳生,所以有避免尿道感染的作用。
草酸是维生素C的其中一个代谢产物,它的排出量因人而异,平均一天有16-64MG的草酸由尿中排出。
一般人担心过多的草酸会造成结石,其实身体中
草酸的含量,除一部分由维生素C代谢而来外,其余大部分是直接从食物中摄取,或是由氨基酸类食物代谢所产生。
由实验得知,即便是摄取高量的维生素C,尿中草酸量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因此无须担心维生素C带来结石的问题。
维生素C经由肾脏排泄,所以肾脏具有调节维生素C排泄率的功能。
当组织中维生素C达饱和量时,排泄量会增多;当组织含量不足时,排泄量则减少。
人体中维生素C的存量
从小肠上方被吸收的维生素C,经由门静脉、肝静脉输送至血液中,并转移至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当人吃入维生素C之后,脑下垂体、肾脏的维生素C浓度最高,其次是眼球、脑、肝脏、脾脏等部位。
当体内维生素C总储存量小于300毫克时,就有发生坏血病的危险,人体最大的储存量为2000毫克。
维生素C如何被破坏
现代人少不了的维生素C是相当脆弱的维生素,遇水、热、光、氧、烟就会被破坏。
加热烹调处理、摆在店头让太阳直照、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
每抽一根烟就会消耗体内25毫克的维生素C。
一天抽烟20根的人,将会消耗1-2.5公克的维生素C,同时血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也会降低,维生素C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不管维生素C存在于体外或体内,它都容易被破坏,不过就算大量摄取也无害,但不能一下子摄取过多,因为大量摄取后不见得人会全部被吸收,最后
的结果还是被排出体外。
最佳方法就是将时间间隔开来,分段使用,这样才能提升维生素C的体内吸收率。
抽烟的人每餐餐后都需服用维生素C保健辅助食品,当季的蔬菜或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多,别忘了多摄取。
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后数月,患者感倦怠、全身乏力、精神抑郁、多疑、虚弱、厌食、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轻度贫血、牙龈肿胀、出血,并可因牙龈及齿槽坏死而致牙齿松动、脱落,骨关节肌肉疼痛,皮肤瘀点、瘀斑,毛囊过度角化、周围出血,小儿可因骨膜下出血而致下肢假性瘫痪、肿胀、压痛明显,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半屈,足外旋,蛙样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