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对等

合集下载

对等译法

对等译法
The boy is appreciated by all his teachers for his carefulness in his homework. 这个男孩因为功课得仔细认真而受到所有老师的赞赏。
原文字面上没有明显表露出褒义或贬义的词语,必须通过上下文来发掘出句中 词语的感情色彩,忠实的翻译出来。
比喻意义,比喻形式,感情色彩
二、具体译法
具体译法: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抽象或者是比较抽象的单 词、词组、成语或句子用具体或者是比较具体的单词、词组、 成语或句子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 的损失,使译文产生与原文一样的效果。
具体翻译既包括抽象名词在语义上的具体化手法,也包括抽象 名词在语言形式上的具体化手法,主要是在抽象名词后面加上 范畴词,更包括抽象名词在比喻形象上的具体化手法。
He was in New York the first ten days of March. 三月上旬,他在纽约。(×三月的前十天)
The whole project was completed in a quarter of a year. 整个工程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整个工程在四分之一年内就完成了)
三、抽象译法
抽象译法:为了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我们往往有必要把原文中 带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子进行抽象 化处理。
同具体翻译一样,抽象译法一方面包括比喻形象上较为具体的 单词、词组或是成语的抽象化翻译,另一方面,也包括带有范 畴词的具体化名词,在语言形式上的抽象化翻译手法,主要是 在翻译过程中去掉后面的范畴词。
换形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习惯表达上也 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在翻译中经常改换表达的形 式。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翻译是语言之间的桥梁,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语言的文化和思想。

在翻译过程中,对等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对等。

在翻译中,对等关系主要有两种,即文本内对等和文本间对等。

文本内对等是指源语篇和目标语篇在语篇层面上的对等,这种对等的是语言内部的关系,例如句法、词汇和语义等。

而文本间对等则是指源语篇和目标语篇在超语篇层面上的对等,这种对等的是语言之外的因素,例如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翻译中的对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本功能文本功能是指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所起的作用。

在翻译中,源语篇和目标语篇的文本功能应该尽可能地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原文中的警告、提示和呼吁等功能在翻译后应该保持不变。

文本结构文本结构是指语篇的宏观组织形式,例如叙事结构、论证结构和描述结构等。

在翻译中,源语篇和目标语篇的文本结构应该尽可能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翻译小说时,应该注意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场景描写等方面,保持原文的叙事结构。

文本风格文本风格是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例如用词、句式、语气和修辞等。

在翻译中,源语篇和目标语篇的文本风格应该尽可能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例如,在翻译诗歌时,应该注意韵律、节奏和意象等方面,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对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这种自由度允许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背景。

然而,这种自由度并不是无限制的,它必须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为前提。

自由度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保证对等的前提下,适当的自由度可以使翻译更加流畅、自然和易于理解。

它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原文的精髓,并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中。

同时,自由度还可以使译文更具创造性和艺术性,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一、引言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

翻译中的对等主要是指原文和译文这两种语言在文字和意义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的相同,即译文能完全达到原文所具备的效果。

翻译中对等仅仅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有的。

很多翻译学家对于翻译中的对等原则都是相当重视的。

本文从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谈谈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对等问题。

二、语言学层次上的对等1.词层对等在汉语作品英译的翻译工作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词的问题。

词层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词汇,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范围就扩大到词的搭配、组合以及短语。

在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注意词汇的确切翻译,词组的搭配,和词义的言外之意,做到从词层方面达到对等翻译。

如张培基英译的朱自清的《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Countingupsilently,Ifindthatmorethan8,000dayshavealreadyslippedawaythroughmyfingers.Likeadropofwate rfallingoffaneedlepointintotheocean,mydaysarequietlydrippingintothestreamoftimewithoutleavingatra ce.“默默”和“一滴水”的翻译属于词层的完全对等,但是“从手中溜走”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就是功能上的一种对等,字面直译意义是不尽相同的,但通过使用中性词、词义色彩接近的词、用文化概念不同的词来代替,或使用意义相等形式相近的词组、习语等的翻译技巧都使其达到了词层上的对等。

在遣词造句中流露出原来散文的美。

2.语法对等词汇并不是影响翻译工作的唯一因素,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也必须通过语法规则使语言得以清楚的表达。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作者:黎佳林李志成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24期摘要: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翻译已经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如何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译本达到与源文本之间的对等,是翻译领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在奈达等著名翻译家的努力下,翻译对等理论日趋完善,且逐步成为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

本文通过介绍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分析该理论在翻译活动中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探讨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对等。

关键词:对等翻译对等理论实践应用引言对等,实际上就是用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事物及文化特征进行不同的描述。

翻译作为一门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源语言描述的事物用目标语表达出来,它的目的就在于使译文读者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这体现的就是一种翻译对等,所以说翻译问题其实就是如何达到对等的问题。

1.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翻译对等理论就成了许多翻译理论家探讨的焦点,包括卡特福德(Cartford)、雅各布逊(Jacobson)、奈达(Nida)、纽马克(Newmark)和科勒(Koller)等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举例介绍几个翻译家和他们的翻译对等理论。

1.1雅各布逊的语言意义和对等(linguistic meaning and equivalence)雅各布逊曾在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翻译的三种类型,即语际、语内和语符翻译。

雅各布逊在文中对前两个部分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语内翻译可以和语码单位(code-unit)进行对等,但不是完全对等关系;语际翻译有时代替一个语码单位,有时代替一整段。

雅各布逊没讲语符翻译,并不是它不重要,只是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根深蒂固、众人皆知的了,而且在他的其他理论中能够看出,雅各布逊的理论都是以符号作为基础的。

1.2奈达的“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理论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在前期,奈达先将翻译中经常提到的“literal”、“free”和“faithful”用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概念来体现,并对这两个概念下了定义:形式对等要尽可能地使译文与原文本在形式、内容上相同,做到译入语在不同的语素上同源语言相似;而动态对等则基于奈达的“等效原则”上,他认为翻译应该讲求自然贴切,不能只顾及字对字的翻译。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交流活动,其核心在于如何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对等性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翻译中的对等性问题。

我们将对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然后阐述翻译对等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语言间的对等性。

我们将总结在语篇分析视角下,提高翻译对等性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翻译中的对等性问题,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二、语篇分析理论框架在翻译研究中,对等是一个核心概念,旨在寻求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义、风格和功能的对等。

然而,对等并非简单的逐字逐句对应,而是需要在更大的语境——即语篇的层面上进行理解和实现。

这就引出了语篇分析理论框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语篇分析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使我们能够在更大的语境中理解和处理翻译中的对等问题。

该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关注的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如词汇、短语和句子。

在这一层面,翻译者需要关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义对等,确保翻译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上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中观结构则关注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翻译者需要分析源语语篇中的信息流动和逻辑关系,然后在目标语中重建这种流动和关系,确保翻译在整体上保持连贯和一致。

宏观结构则涉及到语篇的语境和目的。

翻译者需要理解源语语篇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目的,然后在目标语中创造出符合这些背景和目的的翻译,确保翻译在功能上与原文对等。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翻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到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过程。

翻译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寻求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最佳对等。

英汉互译中的对等模式及其应用

英汉互译中的对等模式及其应用
摘 要 : 翻 译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交 流 、 交 际 方 式 。 但 由 于 文化 的 种 种 句 子 ,就能 表达 某 种意 思 。然 而 ,在 实 际运用 中 ,我 们发 现 ,这
差 异 , 语 言 之 间 又 会 出现 不对 等 的 情 况 。 本 文从 翻 译 的 等 值 理 论 出 些 词 的 组 合所 表 达 的意 义 ,常 常 与词 本身 含 义不 一致 。汉 语 如 发 ,论 述 了译 者根 据 实 际 译 作 的 需 要 ,从 词 的 对 等 ,短 语 、 句子 的对 此 ,英语 也 如此 。在英 汉翻 译 过程 中 ,儿 乎找 不 到完 全对 等 的表
3 意 义 对 等 (q i a e c f m a i g . Eu v lne o enn )
( 语 代 码 和译 语 代 码 ) 的转 换 过 程 ,那 么翻 译 的交 际功 能就 源 可 想 而 知 。 也就 足说 ,翻 译 属 于 跨 文 化 交 际 ,最 终 日标 是 把 一 种 文 化 的信 息足 额 地 传 递 到 另 一 种 文化 中 去 , 实现 对 等 转 换 。 在 翻 译 中 力 求使 目的语 的 读 者 理 解 、领 会 原 作者 所 要 表 达 的信 息 就 要 充 分 考虑 翻 译 巾 的 对 等 原 则 ,或 者对 等 值 ,即 英 语 中的 e u v l n e 。 由于种 种 不 同 ,在翻 译 过 程 中往 往 , 语 言 之 间 的 交 流 、 交 际 在 日益频 繁 的进 行 着 。而 交 际 的一个 蕈要 的途 径 就 是翻 译 。根据 翻 译理 论 中代 码模 式 的要 求 ,我 们可 以把 信 息 的载 体称 为代 码 ,翻 译就 是 两套 代码


个 相埘 独 立 的体 系 ,习语 、典故 的 形成 都有 自己 的历史 、文 化渊 源 。那 么 从跨 文 化 的角度 来 看 ,有 的短 语有 相 同 的理据 ,有 的 则 没 有 ,存 翻译 时 可 灵活 对待 。比如 :趁 热 打铁 一 s r k w i t i e h 1 e t e io s h t h r n i o 。在此 表达 巾 ,我们 可 以看到两 种语 言 的对 等 。 而 在红 茶一 b a k t a lc e :胆 小如 鼠一 a i i s a r b i 中, s t m d a a b t 我 们 呵以看 到两 种语 言 的部分 对等 。

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将原文的意义转化为译文,而是要保证译文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功能上与原文对等。

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时要考虑译文的功能,即译文在接收语社会中的作用。

在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并在保证译文意义的同时,使译文在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和传递。

例如,在翻译原文中的俗语、成语等时,可以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思想,选择在目标语中最能体现原文意义的表达方式。

另外,功能对等理论还强调,在文学翻译中,译文不仅要保证意义的对等,还要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功能上与原文对等。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使译文在目标语社会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和传递。

例如,在翻译原文中的文学风格、文学手法等时,可以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思想,选择在目标语中最能体现原文文学特色的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并使译文在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和传递。

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

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

论西方的翻译对等概念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概念,解析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其理论价值。

我们将追溯对等概念的历史演变,探讨其在不同翻译理论流派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翻译对等概念的理解,提升翻译实践的质量,并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在翻译理论中,对等概念是一个核心议题,它关系到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方法。

不同的翻译理论流派对于对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存在着差异,但它们都致力于寻求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最佳对应关系,以实现翻译的目的。

本文将全面梳理这些理论观点,展示对等概念的丰富内涵和多元解读。

本文还将关注对等概念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译者在处理不同文本类型、不同语言特点时如何运用对等概念,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我们还将探讨对等概念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及其挑战,展望其在未来翻译技术的发展中的潜力。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概念,揭示其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探讨对等概念的历史演变、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我们希望能够为翻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翻译对等概念的起源与发展翻译对等概念,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时期。

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便提出了“语言的转换应追求意义对等”的观点,这可以说是对等翻译概念的雏形。

然而,这一概念在早期的翻译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翻译工作更注重直译或音译。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思潮推动了翻译对等概念的进一步发展。

学者们开始强调翻译时应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使得读者能够领略到原文的精神风貌。

到了19世纪末,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开始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对等,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观点。

进入20世纪,翻译对等概念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即“功能对等”,强调翻译应追求原文与译文在读者反应上的对等,而非简单的文字对应。

功能对等 翻译

功能对等 翻译

功能对等翻译引言功能对等翻译(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和本地化行业的翻译方式。

它旨在确保被翻译文本与原文在功能上达到一致。

功能对等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替换,而是需要考虑上下文、交互和用户体验等因素。

什么是功能对等翻译功能对等翻译是指将原文(通常是英文)转化为其他语言时,保持被翻译文本的功能和意义与原文相同。

这意味着除了翻译文本的字面意思之外,还需要考虑和保留原文中的上下文、语气、风格和表达方式。

功能对等翻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够确保用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具有相似的用户体验。

功能对等翻译的重要性实现功能对等翻译对于软件的本地化非常重要。

当软件进入全球市场时,针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进行翻译是必要的,以便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功能对等翻译可以确保软件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功能和意义保持一致,这对于用户理解和使用软件至关重要。

此外,功能对等翻译还可以提升软件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通过保持翻译文本与原文的一致性,用户可在不同语言版本下无缝切换。

这意味着无论用户使用哪种语言,他们都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的功能,而不受语言障碍的限制。

功能对等翻译的挑战功能对等翻译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尤其是在涉及软件和技术术语的翻译时更显困难。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原文的上下文、语气和表达方式,以及软件用户的文化、语言习惯和偏好。

此外,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可能导致翻译的挑战。

因此,为了实现功能对等翻译,翻译团队需要具备广泛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对软件的深入了解。

功能对等翻译的实施策略以下提供了一些实施功能对等翻译的策略:1. 理解原文在进行翻译之前,翻译团队需要全面理解原文的功能和意义。

他们应该考虑到原文的上下文、语气和风格,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转换。

2. 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根据原文的功能和意义,翻译团队应该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翻译对等理论

翻译对等理论

奈达:������ 形式对应������ (formal correspondence)和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 奈达翻译理论形成于20 世纪60年代并于80年代介绍到中 国, “功能对等”是他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 • 1964年,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 等”的概念, 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 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 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奈达再次定义说: “ 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 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
三、翻译对等的类型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Stylistic equivalence socio-cultural equivalence linguistic equivalence:is divided into pragmatic,semantic,and grammatical equvilence,the highest priority is credited to pragmatic equvialence and then semantic equivalence has priority over grammatical equivalence
The major theory
1.雅各布逊和他的“差异中的对等”
雅各布逊在他名为《论翻译的语言学观������ 》 (1959)这篇文章中,论述了三 种翻译类型:语际(interlinguistic)翻译、语内(intralinguistic)翻译和语符翻译 (intersemiotic)(Jakobson1959)。他认为在语内翻译时,译者为了清楚地表达 信息,可以使用同义词,这就意味着语码单位之间通常没有完全的对等,从语 法的角度来看,语言本身存在差异,译者翻译时可能面临找不到对应词语的问 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不可译。他承认������ 专有名词可以用外来语(loan words)、直译语(loan translation)、新语(neologism)、语义转换(semantic shifts)和迂回表达法(circum locutions)等来引述������ (Jakobson1959:)。他强 调译者在翻译过程的重要地位,认为在没有与原文词、句对应的情况下,就该 由译者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由此可见,雅各布逊的理论是以符号学 为基础的,译者首先对源语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再把它转换成目的语相应的信 息。

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翻译理论对等翻译理论是翻译学中的一种翻译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遵循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等关系。

这一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翻译方法和原则,旨在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对等翻译理论首先强调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等关系。

这意味着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保持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信息和意义的等价性。

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不改变源语言句子的意义,并且用目标语言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言的信息。

这一原则要求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具有很高的语言能力,并且对两种语言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很熟悉。

其次,对等翻译理论提出了两种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指尽量按照源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保持源语言的风格和特点。

意译是指在尽量保持源语言意义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规则和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习惯。

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对等翻译理论还提出了一系列辅助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例如,要根据译文的实际用途和受众的需求进行翻译,并注重翻译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译文中的歧义和不一致,并根据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必要的文化调整。

同时,译者还应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寻求正确的翻译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等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翻译理论的不足。

传统的翻译方法中,常常以目标语言的规则和要求为准,忽视了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而对等翻译理论则通过强调对等关系,让翻译更加注重源语言的信息和意义的传达,使译文更准确、自然和流畅。

然而,对等翻译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有时候可能无法实现完全的对等翻译。

此外,对等翻译理论也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法,译者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总之,对等翻译理论强调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等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方法和原则。

它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实现翻译的准确和流畅。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又被称为语义对等理论,是翻译学中的一种理论观点,旨在实现源语言文本和目标语言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提出者是奥奓·威达,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信息功能转化得一致。

威达认为,语言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因此翻译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信息的等值转换,即源语言文本和目标语言文本的信息功能相当。

他主张翻译应该从功能角度进行,既要保留源语言文本的信息功能,又要适应目标语言读者的需求和习惯。

因此,威达认为翻译不应该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是要注重语言的功能。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同义等效”和“规范等效”。

同义等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意义和信息,在目标语言中用与之相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这种等效主要体现在语义、范畴和情感等方面。

规范等效是指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和习惯,适当调整原文的表达方式,使之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读者的理解需要。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工作应该注重传递和交流信息,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变换。

因此,翻译策略应该以功能为导向,根据源语言的功能需求和目标语言的读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便在保持信息功能等效的前提下,更好地传递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提出对翻译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拓宽了翻译的研究视野,使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的转换,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使翻译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同时,它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指导,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然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因此实现完全的功能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实践中需要翻译者有很高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而这对于许多翻译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最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相对较为抽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探索其具体运用的方法和策略。

翻译中的对等问题

翻译中的对等问题

学习商务英语就是为了更好的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研究中外翻译中的对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任何不同文化只有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要了解本国与外国的文化差异的本质,从而找到根源所在。

让这些所谓的差异尽可能的在翻译中消失。

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或者温婉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的手法。

因此研究翻译中的对等问题能更好的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信息;对等;商务英语摘要------------------------------------------------------------------------ I 第1章英汉互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 1.1 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2 1.2 对事物认识差异------------------------------------------------------ 2 1.3 语言习惯的差异------------------------------------------------ 3第2章翻译要达到基本信息对等-------------------------------------------- 5 2.1 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的对等 ------------------------------------------ 6 2.2 原文与译文风格信息的对等-------------------------------------- 6第3章翻译的技巧--------------------------------------------------- 9 3.1 中英对比法---------------------------------------------------- 9 3.2 懂得词类的转化------------------------------------------------ 9 第4章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第1章英汉互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由于中西方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有明显差异,不同语言的语用功能不尽相同。

法律翻译对等理论延伸

法律翻译对等理论延伸

Nida offers three fundamental criteria which are basic to the evaluation of all translating, and in different ways help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merit of particular translations. These are (1) general efficiency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2) comprehension of the intent (3)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A language is always a part of culture and the meaning of any text refe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Finally, words only have meaning in terms of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Nida:“Bilingual competence has almost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ranslators ……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 of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 ”.

对等译法

对等译法

(二)成语
• • • • • • • • cut in a joke 插科打诨 speak one's mind 畅所欲言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成千上万 in deep water 水深火热 skin and bone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包骨头 touch and go 一触即发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一语道破
• • • • • • • • • •
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拿下这场球 We must do our level best to win this game 侵略者已经走投无路 The invaders have come to the end of their tether 我讨厌游手好闲的人 I dislike the people eating the bread of idleness 你为什么要引狼入室? Why did you 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
翻译实例
I took the news with a grain of salt 我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 Unless you have got an ace up your sleeve, we are dished 除非你有锦囊妙计,否则我们死定了。 He went through fire and flood to save his mother 他赴汤蹈火去救他的母亲 You have a lucky star above you 你真是福星高照

翻译对等理论

翻译对等理论
2. Nida’s adapta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model,and scientific methods to analyze meaning in
his work on Bible translating.
3. Nida’s concepts of formal equivalence and dynamic
张美芳教授1999年在其论文“从语境分析看动态对等论的局限性
”中指出,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陷。她
以分析查良镛先生写在香港回归之日的一篇文章为基础指出,在
下列情况下,“动态对等”不能取得:
“原文与译文的目的不一致时,其功能不可能对等;接受者
的文化背景和阅读经验不相同时,读者反应不可能对等;译语语
以使用同义词,这就意味着语码单位之间通常没有完全的对等,从语法的角度来看
,语言本身存在差异,译者翻译时可能面临找不到对应词语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
不可译。他承认 专有名词可以用外来语(loan words)、直译语(loan
translation)、新语(neologism)、语义转换(semantic shifts)和迂回表达法(circum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六分。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一、什么是对等
二、对等理论的发展
三、翻译对等的类型
四、翻译界对对等理论的争论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六分。
一、什么是对等
Equivalence refers to the description of one thing in different

翻译对等理论

翻译对等理论

奈达:������ 形式对应������ (formal correspondence)和动态对等
������ (dynamic equivalence)
• 奈达翻译理论形成于20 世纪60年代并于80年代介绍到中 国, “功能对等”是他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
• 1964年,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 等”的概念, 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 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
2. Nida’s adapta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model,and scientific methods to analyze meaning in his work on Bible translating.
3. Nida’s concepts of formal equivalence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effect :focus on the receptor
第三阶段 建立在社会符号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 而符号学是分析意义的最全面 的系统,逐步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 翻译问题。
• 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奈达再次定义说: “ 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 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从语言的本质入手, 运用语义学理论对词汇 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 在奈达看来, 各种语言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而 且深层结构远比表层结构有共性。 描写语言学翻译中通过语际间深层结构的转换, 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文的忠实, 同时由于译文的表 层结构是通过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自由表达, 能尽 可能地保证译文的通顺。 既忠实又通顺的译文为读者反应的对等创造了条 件, 这就使得功能对等有了实现的可能

第五讲 对等译法

第五讲 对等译法



后者如teenager 和“青少年”对等,英语teenager 指13岁到19岁的人,汉语“青少年”范围较广, 可以指8、9到20余岁的人。 汉语“知识分子”指上过学有知识的人,而英语 intellectual则指有学问的、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 英语scholar指正在学习的人,也包括有学问的人, 而汉语“学者”则指学识渊博的人。上述两种情 况属不完全对等。
(1)用词结构相同,意思相同 Emergency Room 急诊室 女朋友 girl friend

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Penicillin. 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词类、语法作 用、词序相同)

They are now working against time to produce more oil for the country. 他们为国家生产更多石油而争分夺秒地工作。 (用词一样,词序不同)
Notes: citadel—n.城堡,要塞; 大本营,根据地,避难所



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没有比动脑手术更令人胆 战心惊。一把冰冷的钢刀直插入人类理智与情感 的城堡,捅进人类的“禁区”!本书叙述的完全 是真人真事(只是把姓名和地址做了一番更改而 已)。它记录了人们向这个错综复杂,神奇奥秘 的世界所做的一次探索。
A: Bosom friends there are within four seas. Even the remotest regions are like close neighbors. B: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

“拉”和“pull”只有一小部分词义对等,大部分 词义并不对等,翻译时要用别的词来表达,因此是 部分对等。部分对等词视其对等程度有可分为完全 对等和不完全对等两种。 对等词在其对等的词义上大部分是意义相同的,吻 合的,例如“breakfast”和“早饭”,“委员会” 和“committee”是完全对等。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一、引言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

翻译中的对等主要是指原文和译文这两种语言在文字和意义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的相同,即译文能完全达到原文所具备的效果。

翻译中对等仅仅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有的。

很多翻译学家对于翻译中的对等原则都是相当重视的。

本文从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谈谈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对等问题。

二、语言学层次上的对等1.词层对等在汉语作品英译的翻译工作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词的问题。

词层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词汇,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范围就扩大到词的搭配、组合以及短语。

在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注意词汇的确切翻译,词组的搭配,和词义的言外之意,做到从词层方面达到对等翻译。

如张培基英译的朱自清的《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Countingupsilently,Ifindthatmorethan8,000dayshavealreadyslippedawaythroughmyfingers.Likeadropofwate rfallingoffaneedlepointintotheocean,mydaysarequietlydrippingintothestreamoftimewithoutleavingatra ce.“默默”和“一滴水”的翻译属于词层的完全对等,但是“从手中溜走”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就是功能上的一种对等,字面直译意义是不尽相同的,但通过使用中性词、词义色彩接近的词、用文化概念不同的词来代替,或使用意义相等形式相近的词组、习语等的翻译技巧都使其达到了词层上的对等。

在遣词造句中流露出原来散文的美。

2.语法对等词汇并不是影响翻译工作的唯一因素,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也必须通过语法规则使语言得以清楚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文资料原文Translation Equivalence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world is becoming a global village, translation remains a major way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o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name translation, especially government name translation, occupies a quite significant plac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ranslation, not as a separate entity, blooms into flower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like culture, societal functions, politics and power relations. Nowadays, the file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s immersed with abundantly diversified translation standards, with no exception that some of them are presented by renowned figures and are rather authoritative.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however, how should we select the so-called translation standards to serve as our guidelin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how should we adopt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s to evaluate a translation product?In the macro-context of flourish of linguistic theories, theorists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keep to the golden law of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s the central issue i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is theory gives great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It's not difficult for us to discover that it is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that serves as guidelines in government name translation in China. Name translation, as defined, i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nam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by an equivalent name or other word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ranslating Chinese government names into English, similarly, is replac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name with an equivalent in English.Metaphorically speaking, translation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moving trajectory going from A to B along a path or a container to carry something across from A to B. This view is commonly held by both translation practitioners and theorists in the West. In this view, they do not expect that this trajectory or something will change itsidentity as it moves or as it is carried. In China, to translate is also understood by many people normally as "to translate the whole text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paragraph by paragraph, without any omission, addition, or other changes". In both views,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must be "the same". This helps explain the etymological source for the term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t is in essence a word which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 and the TT.Equivalence means the state or fact or property of being equival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several scientific fields such as chemistry and mathematics. Therefore, it comes to have a strong scientific meaning that is rather absolute and concise. Influenced by this,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also comes to have an absolute denotation though it was first applied in translation study as a general word.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types, i.e., formal equivalence, semantic equivalence, and pragmatic equivalence. In actual translation, it frequently happens that they can not b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us forming a kind of relativ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n terms of quality. In terms of quantity, sometimes the ST and TT are not equivalent, too. Absolut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both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even though obtainable, is limited to a few cases.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study conducted by three influential western scholars, Eugene Nida, Andrew Chesterman and Peter Newmark. It's expected that their studies can instruct GNT study in China and provide translators with insightful methods.Eugene NidaEugene A. Nida's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is:"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It's a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SL〕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 The translator must strive for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 In a sense, this is just another way of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ing of the message rather tha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form of the utterance.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language should match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he different element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to reproduce as literally and meaningfully as possibl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s an empirical phenomenon discovered by comparing SL and TL texts and it's a useful operational concept like the term "unit of translation".Nida argues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quivalence, namely formal equivalence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Formal correspondence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message itself, in both form and content, whereas dynamic equivalence is based upon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Formal correspondence consists of a TL item which represents the closest equivalent of a ST word or phrase. Nida and Taber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not always formal equivalents between language pairs. Therefore, formal equivalents should be used wherever possible if the translation aims at achieving formal rather than dynamic equivalence. The use of formal equivalents might at times have serious implications in the TT since the translation will not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the target readership. According to Nida and Taber, formal correspondence distorts the grammatical and stylistic patterns of the receptor language, and hence distorts the message, so as to cause the receptor to misunderstand or to labor unduly hard.Dynamic equivalence is based on what Nida calls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has to be modified to the receptor's linguistic needs and cultural expectation and aims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 Naturalness is a key requirement for Nida. He defines the goal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s seeking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L message. This receptor-oriented approach considers adaptations of grammar, of lexicon and of cultural references to be essential in order to achieve naturalness; the TL should not show interference from the SL, and the 'foreignness' of the ST setting is minimized.Nida is in favour of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s a more effective translation procedure. Thus, the product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at is the text inthe TL, must have the same impact on the different readers it was addressing. Only in Nida and Taber's edition is it clearly stated that dynam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is far more than mere correct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Andrew ChestermanAs Andrew Chesterman points out in his recent book Memes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s one of the five supermemes of translation theory,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with source-target, untranslatability, free-vs-literal, All-writing-is-translating in importance. Pragmatically speaking, observed Chesterman, "the only true examples of equivalence (i.e., absolute equivalence) are those in which an ST item X is invariably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TL as Y, and vice versa. Typical examples would be words denoting numbers (with the exception of contexts in which they have culture-bound connotations, such as "magic" or "unlucky"), certain technical terms (oxygen, molecule) and the lik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only true test of equivalence would be invariable back-translation. This, of course, is unlikely to occur except in the case of a small set of lexical items, or perhaps simple isolated syntactic structure.Peter NewmarkDeparting from Nida's receptor-oriented line, Newmark argues that the success of equivalent effect is"illusory"and that the conflict of loyalties and the gap between emphasis on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 will always remain as the overriding problem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e suggests narrowing the gap by replacing the old terms with those of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 former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hile the latter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Newmark's descrip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resembles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in the effect it is trying to create on the TT reader, while semantic translation has similarities to Nida's formal equivalence.Meanwhile, Newmark points out that only by combining both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an we achieve the goal of keeping the 'spirit' of the original. Semantic translation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retai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original, trying his best to keep the linguistic feature and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semantic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always retain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original. Deletion and abridgement lead to distortion of the author's intention and his writing sty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