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1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
【精】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精】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掌握什么是整理1.1.2 掌握为什么要整理1.2 能力目标1.2.1 能够认识到整理对自己的重要性1.2.2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动手整理自己的物品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整洁的生活习惯1.3.2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让学生认识到整理对自己的重要性2.1.2 让学生动手整理自己的物品2.2 教学难点2.2.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对自己的重要性2.2.2 如何让学生养成整洁的生活习惯3.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3.1.1 教师准备:•准备整理相关的资料,包括整理的定义、整理的意义、整理的方法等。
•准备一些整理常用的物品,如吸尘器、拖把、擦窗器等。
3.1.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备记笔记的工具。
3.2 教学步骤步骤1 引入整理的概念•教师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图片,浅显易懂地讲解什么是整理,可以借助实际生活场景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实际情况进行整理概念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确保学生理解了整理的概念和意义后,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步骤2 具体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科定位,选择容易整理的部分,如学生自带物品、教室环境等。
•引导学生先自行思考,列出整理物品清单,并召集小组成员开展讨论,了解大家对整理的认知不同之处。
•教师慢慢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整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整理工作,进行自我安排和物品分类,完成整理工作后,进行整理的展示。
步骤3 整理的总结•教师根据学生成员的整理展示和实际教学工作情况,进行教学细节的讲解,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细致的问题讨论。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提醒学生自我管理和体验整理的乐趣,并给予表扬。
3.3 教学要点及难点•教学要点:介绍整理的概念、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整洁生活的利与弊。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迅速理解整理对生活的影响,并让学生养成整洁的生活习惯。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前言本节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第11课,课题为“让我自己来整理”。
本次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理的重要性,学会整理。
教学目标1.了解整理的重要性;2.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桌面、卧室;3.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
教学重点1.整理的重要性;2.整理自己的书包、桌面、卧室。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非常乱的照片,让学生看一下,然后问:“这张照片里面的东西乱吗?你们认为一个人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的重要性。
2. 学习(20分钟)从书包、桌面、卧室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2.1 整理书包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整洁的书包,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
然后引导学生与自己的书包比较,谈一谈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正确整理书包的方法:首先将书包里的书和笔记本整理好,再把文具、零食等小物件放到袋子里。
最后检查一下书包是否有垃圾需要清理。
2.2 整理桌面教师出示一张乱七八糟的桌面照片,让学生看看这样的桌面会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正确整理桌面的方法:首先将桌上的书本、笔记本等物品摆放整齐,然后将不需要的物品放回原处或丢弃。
最后用湿布擦拭一下桌面。
2.3 整理卧室教师问学生谁会自己整理卧室,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整理卧室的方法。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讲解正确整理卧室的方法:首先将衣服叠放整齐,然后将垃圾清理掉。
最后收拾杂乱的物品,按照类别归纳放置,比如彩笔和铅笔放在笔筒中,书放在书架上。
3. 操练(20分钟)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整理好书包、桌面、卧室。
整理完成后,让学生自己检查一遍是否有遗漏的或者整理不好的地方。
4. 拓展(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整理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介绍一下。
5. 总结(5分钟)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将整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整理是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提高生活效率,保持身心健康。
2.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整理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整理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引导他们学会辨别物品的价值。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意识到整理的重要性,积极掌握整理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2.帮助学生克服整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
教学准备•教师备课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展示屏或白板。
•一页白纸和笔。
•教材《道德与法治》第11课。
•让学生自己带来一个简单的物品或绿植。
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整体感知(5分钟)教师放映一段小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个社区居民小区的自发整理活动,以提高学生对整理活动的认知度和兴趣性。
2. 案例学习(10分钟)教师抽取5-6个学生,通过学生带来的物品或绿植,让他们展示物品的整理前和整理后的情况,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整理后物品的美好变化。
3. 整理方法和步骤(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白纸的整理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然后在白纸上进行演示,步骤如下:•筛选:将杂物分为需留,需要扔或捐赠的三类。
•分类:将留下的物品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进行分类。
•归纳:按照物品所属的类别进行归纳。
4. 整理技巧(2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照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折叠叠衣和家具摆放等。
5. 练习与检验(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技巧对教室进行整理,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评估教室的整洁程度。
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让学生整洁的感受、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分享和总结,以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课后作业1.学生观察家庭、学校或社区中需要整理的物品,进行筛选、分类和归纳,并记录下自己的整理过程和体会。
2.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介绍此物品的重要性,并对此物品进行整理。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设计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卫生习惯,使学生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具体目标:–能够理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感受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洁净和谐的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能够通过认知和实际行动增强自身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卫生行为。
–能够了解相关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策略•引导和学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展开课堂互动。
•基于学生的感性体验,推动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转化到理性认识。
•采用贴近实际的案例,通过实践和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卫生行为。
•运用情景教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垃圾分类等,引导他们树立卫生的意识。
第二步:查缺补漏针对学生的生活现状和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不卫生等,让学生总结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第三步:案例研究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卫生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加深学生对卫生习惯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步: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卫生环境,认识卫生防护的重要性。
第五步: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和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他们对卫生习惯的认识和体验,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相互学习。
第六步:总结回顾通过总结,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核心内容和目标,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形成对于卫生习惯的切实行动计划。
课堂评估•课堂笔记: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记录学习过程、感悟和疑问等。
•行动口号:让学生自主创意并设计行动口号,鼓励他们落实所学知识。
•课后答题: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本次课程教学切合学生实际,贴近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11让我自已来整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11让我自已来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整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房间等。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整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不知道如何整理物品,缺乏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2.整理过程中容易分心,无法专注于完成任务。
3.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不愿意自己动手整理。
针对这些问题,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整理的习惯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房间等。
2.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方法,培养自主整理的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改变依赖心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整理活动。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整理的方法和经验。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会自己整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图片,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准备一些实物的书包、书籍等,让学生动手实践整理。
3.准备一些整理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整理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展示一些整理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整理的效果。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自己整理书包和房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精选11篇)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精选11篇)《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1【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统编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爱我家”,由“我和我的家”“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四课组成。
教材以“小伙伴”为切入点,用拟人化的方式,将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分类摆放,归类说明。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学习不久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活、学习、行为习惯都会有点困难。
孩子们还处于变化和正在变化中,很多时候依赖家长和老师。
就像整理书包这种事情,多数是由家长代劳的。
介于此,在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时,我选择和学生合作设计活动内容,共同组织活动过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乐于接受。
【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活动源于儿童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课程才会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为此,我在课的开始以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再通过课件展示分类整理的方法,同时指导践行;组织整理书包比赛,让学生体会整理带来的方便,师生达成共识;顺势引导;学会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课后拓展的内容是每天按课表进行书包整理,整理目的明确,整理难度提高,需要家长参与指导,好习惯贵在坚持。
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
2.学习要整理两个小窍门,即物品归类及定时整理。
3.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要加强学生整理习惯的培养,使其学会自主,侓地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活动过程活动前情景设计:组织比赛:整理书包、找文具。
初步感悟学会整理的重要性,自己的事自己做。
绘本导入——“乱作一团”的我们1.选用绘本《乱作一团》作为趣味导入,内容讲到全家总动员,一起寻找小仓鼠一幕时戛然而止,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不学会收拾房间,那么房间里真的会乱做一团,整个生活也会乱作一团哦!2.寻找身边的小伙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大多时候,你总会找不到哪些小伙伴呢?这些“小伙伴”分属于哪些生活场景?遇到找不到“小伙伴”的情况,你会怎么做?3.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情况的视频和照片等。
第11课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分类整理物品,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让生活更加有序和整洁。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学生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3、学生能够感受到整理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
【教学重点】1、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整理对自己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准备】1、课件2、整理物品的图片3、讲解整理方法的图片4、讲解整理重要性的图片5、整理小工具(例如,纸张、笔、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走进教室,向学生打招呼)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你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等待学生回答)学生1:整理!老师:对啦,今天我们要学习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你们有没有听过“整理”这个词?学生2:整理就是把东西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
老师:非常好!整理就是把东西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就会更加有序和美好。
那么,你们自己整理过什么东西呢?(等待学生回答)学生3:我整理过自己的玩具。
学生4:我整理过自己的书包。
学生5:我整理过自己的房间。
老师:好的,大家都整理过自己的东西。
那么,我们来看看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讲解整理方法(10分钟)(老师打开课件,呈现讲解整理方法的图片)老师:首先,我们来看看整理的方法。
整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把物品分类,把不同类别的物品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等等。
你们看,这是把衣服按颜色分类,这是把书按类别分别放在不同的书架上。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自己的东西。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整洁的重要性,明确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整理物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整洁意识,体会整理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整洁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整理物品的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整理物品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笔、黑板、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打开教学PPT,呈现一些杂乱不堪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看到的图片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整理物品。
2. 观察和思考(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整洁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是如何整齐摆放的,询问学生对整洁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物品的作用。
3. 学习整理方法和步骤(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清除垃圾、整理物品的摆放位置、归类整理等内容。
通过教学PPT和示范,具体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4. 实践练习(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需要在教室内选择一个区域的物品进行整理,按照之前学到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 分享交流(10分钟)学生完成整理后,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整理的过程和体会,其他学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五、课堂作业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书桌、书包或者衣柜,写一篇心得体会,并在下节课上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了学生整理物品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通过实践练习和分享交流,学生对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步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体会到整理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部编版
在课程总结时,我强调了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然而,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整理习惯培养,让整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整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整理书桌最有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操作。学生们将动手整理自己的书桌,体验整理的过程和效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整理成果,分享整理的经验和感受。
-强化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法治观念。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物品,不浪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培养法治观念。
2.教学难点
(1)整理方法的灵活运用。
-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分类、摆放、归位的具体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质教学设计
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懂得穿衣、刷牙、整理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一些简单基本的整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愿意尝试,自己动手。
乐于为父母做事,并从中体会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整理生活用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难点: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事先调查一下班上学生生活自理的情况。
学生准备:家庭的相片。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师:老师带来两个谜语,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
1、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袜子)2、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鞋子)二、版块一:初识“小伙伴”1、师:鞋子、袜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虽然这些“伙伴”不会说话,但是我们的生活却离不开它们。
这节课我们也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叫小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和他的“小伙伴”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板书11 让我自己来整理齐读课题2、铅笔:我帮小雨写了很多字小熊:我天天和小雨一起玩,玩得很开心......师:那你觉得小雨还有哪些小伙伴们呢?它们会怎么向大家介绍自己呢?生自由回答,师引导分为学习伙伴和生活伙伴。
例如学习上:书包、橡皮、书本......生活上:牙刷、牙膏、毛巾、衣服、皮球、积木......三、版块二:学会和“小伙伴”相处1、找不到“小伙伴”了出示图片师:图片上的“伙伴”都在哪里?小雨为什么找不到他的橡皮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小雨能快速找到他需要的“伙伴”吗?生自由回答,师引导。
师:是啊,你乱放“小伙伴”,想要找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和你捉迷藏了,不来帮助我们了。
2、刚刚同学们帮小雨整理他的“伙伴”都很不错,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
3、同桌讨论,送“小伙伴”回家学习上:书包、橡皮、书本......生活上:牙刷、牙膏、毛巾、衣服......师: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的好伙伴,缺少哪一个,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及时送我们的“伙伴们”回家,这样我们需要它们帮助的时候,它们就会帮助我们啦!3、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有没有掌握整理的本领,我们举行整理书包比赛检查检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让我自己来整理》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让我自己来整理》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名为《让我自己来整理》。
主要内容涵盖自我管理及个人卫生方面。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整理书包、床铺、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自我管理是自己生活的重要一环,理解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能对个人物品、床铺、学习用品等进行整理,并明白各自的重要性;•理解维护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卫生和环境整洁的认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的物品和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和卫生整洁的重要性,能够正确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环境,并且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难点是在理解重要性的基础上,能够自觉地进行实际操作,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内容,通过简单的提问来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分享上周养成的好的个人卫生和自我管理习惯,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
2.讲解(10分钟)•向学生详细讲解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即自我管理和个人卫生方面的内容;•介绍生活中一些简单却重要的环境卫生和自我管理知识,如如洗手、家庭卫生、自我整理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兴趣。
3.操作(20分钟)•分发材料包,包括书包、床铺、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等;•设计几个场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操作训练;•设计几个具体操作方案,例如: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放在椅子上。
把学习用具整齐地放在书桌上,让所有的钢笔、铅笔、橡皮放在一个盒子里。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有序生活的习惯,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也愿意尝试自己动手操作。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有序生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有序生活的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自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整理物品的图片,如衣服、书本、玩具等。
2.准备一些整理物品的实物,如衣物、书本、玩具等。
3.准备一个整理箱,用于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物品,并提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应该放在哪里吗?怎样才能让它们整齐有序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整理好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他们发现整理的规律和方法。
例如,衣服应该叠放整齐,书本应该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进行整理。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整理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4.巩固(5分钟)学生个体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展示和评价,巩固学生所学的整理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整理?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儿童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情感管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儿童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2.理解通过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来保护自己和别人的重要性;3.掌握收拾和整理书包的方法;4.掌握分类和分组物品的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类和分组物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我卫生保护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能自己做好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情景引导法:通过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整理卫生。
2.课件设计法:通过PPT设计,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整理分类及分类原则。
3.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学生合作和独立完成整理分类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感表现。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述课文教师简要复述课文,然后以问题展开讨论:“你们每天都需要整理自己的书包或者自己的玩具吗?为什么需要整理?”步骤二:情景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以学生书包的整理和分类为例,引导学生体验整理卫生的过程。
教师应在引导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合理要求,既不能要求过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步骤三:分类原则的引导教师运用PPT设计,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书包内物品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原则,包括颜色、大小、形状、材质等。
步骤四:分类练习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分类练习,先进行集体分类,然后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分类。
步骤五: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分类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个人对整理的感受和经验。
四、教学资料1.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ppt;2.教师精选的用于分类练习的物品。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分类原则的掌握情况;2.学生分类练习完成情况和方法;3.学生参与整理感受和反思的情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11 让我自己来整理》4部编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11 让我自己来整理》4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学会整理的方法,并养成自己整理的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部分学生在整理物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整理的方法和习惯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知道整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物品的方法,养成自己整理的好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整理物品的方法。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物品,如书本、文具、玩具等。
2.教室环境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整理物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整理物品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然后展示一些整理方法,如分类、排序、归纳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习这些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整理方法整理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整理心得,交流整理方法。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物品除了可以让自己生活更有序,还有什么其他好处?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并学会整理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但往往需要成人的引导和鼓励。
学生对于图片和故事具有较强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教材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2.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呈现: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3.实践操练: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亲身体验整理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整理方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整理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2.图片和实物:整理物品的图片和实物。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整理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理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亲身体验整理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整理方法和经验。
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已来整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已来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整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整理,怎样整理,以及整理的好处。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整理物品的认识和能力各不相同。
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养成了整理物品的习惯,而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整理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整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整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整理物品的好处。
2.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
2.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整理经验和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整理物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和图片。
2.准备一些整理工具,如收纳盒、抽屉分隔器等。
3.准备时间管理表,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整理?怎样整理?整理的好处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整理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整理的效果。
引导学生讨论:整理后的物品为什么会更整齐?怎样才能保持整理后的状态?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整理主题(如书桌、衣柜等)。
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自己整理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格,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的第四条提出:“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二条强调:“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本课《让我自己来整理》就是为此而设定,旨在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料的补充拓展。
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让我自己来整理》,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材以“整理”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显现出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和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整理的四种方法,即分类、排序、物有定位、物归原位。
2、情感目标;形成家庭和学校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这就是我的教学重点。
3、行为目标:通过生活实践获得自主整理意识的启蒙,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就是照顾身边人的表现。
这就是我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一、绘本引入——明白整理的好处
二、模拟操作——学习整理的方法
三、梳理延伸——总结整理的秘诀
教学准备
调查了解、活动资料、拍摄视频
教学过程
板块一:绘本导入——探究整理作用
1、绘本《乱做一团》讲述
丽娜、保罗和我们一样是一年级小学生,他们的妈妈每天跟在他们俩后面没完没了的收拾房间,妈妈烦透了这种生活。
决定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房间,这一天,保罗和丽娜约好一起去儿童乐园,出发前,丽娜在找他的花袜子,“干脆
别穿了吧!”保罗抱怨道,“我们得走了”,丽娜放弃了,烦躁的走近衣柜,“嗷~~”她突然叫起来,因为他的右脚踩到了一辆玩具汽车,保罗一边幸灾乐祸的说了声“活该”,一边穿运动鞋,他已经穿好一只了,但另一只跑哪儿去了呢?“丽娜帮我找找吧!这也是你的房间”,丽娜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为什么呀?干脆别穿鞋吧!”保罗朝丽娜吐了吐舌头,气呼呼的把地板上的枕头和几块积木踢到了床底下。
今天是星期六,保罗在他的床上玩耍,而丽娜则在书桌旁画画,因为地上早已无立足之地了,小仓鼠面包渣儿呆在被玩具、图书、脏衣服包围起来的仓鼠笼子里,这时爸爸说:“我想问一下?你们什么时候收拾房间?今天是星期六。
”保罗说:“不要,不要现在收拾”,丽娜耸耸肩说,“一切都很好呀”!保罗和丽娜不再理会爸爸。
星期天,保罗呆在他的“洞穴”里,而丽娜正在给仓鼠笼子打扫卫生,这是她星期日的必修课,这时丽娜吃惊的发现,仓鼠笼子里,面包渣儿不见了,笼子大门敞开着,笼子里空空无物,你在哪儿?丽娜四处寻找,她急得都快说不出话了,心脏怦怦地跳着面包渣儿在哪儿呢?她就跟疯了一样,在玩具堆中乱跑,“小心点儿”,保罗在他的床上大喊着,“你可别踩到它了”。
这时丽娜发现大门敞开着,她大吃一惊喊道:“也许面包渣跑到外面去了,找我们去外面找找”,她垫着脚尖穿过卧室,姐弟俩仔细观察了的走廊,但面包渣儿不在那里,他们不幸的发现,卫生间的门也是敞着的,卫生间里一片混乱,绝对是小仓鼠藏身的最佳地点,现在只剩下一招了,请妈妈来帮忙,最好爸爸也能来。
2、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故事结果怎么样?
生:打扫屋子,找到了仓鼠。
师:她们发现了整洁的作用,改变了态度。
生:仓鼠跑了。
师:如果你是这只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小仓鼠?什么感受?因为太脏仓鼠都不愿意和他们住一块了。
师:是的,如果不学会有序整理房间,房间真的会乱作一团,整个生活也会乱作一团!
3、你遇到过像丽娜和保罗故事里一样找不到东西的麻烦吗?→追问:为什么找不到呢?
生:因为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因为忘了。
师:做一个会有序整理的孩子才能又快又准的找到想要的东西。
板块二:模拟操作——送“小伙伴”回家
(ppt出图,凌乱的房间图片)小朋友,我们和保罗、丽娜一起来整理房间吧!【贴课题:让我自己来整理】
活动一:整理我的小天地
1、介绍任务包一(玩具)同桌合作整理家中玩具,粘贴纸。
师:看看这满地的玩具,你们家用什么装玩具?我们先和同桌商量商量,怎么来整理满地的玩具呢?
2、介绍任务包二(书柜)同桌合作整理家中书柜,粘贴纸。
师:这里还有我们家的小书柜需要整理,爸爸的书是蓝色的、妈妈的书是紫红色的。
还有一些小朋友的书呢!让我们同桌合作从抽屉里拿出任务包开始整理吧!将贴纸贴在底板上。
生:展示汇报
任务包一(玩具):
师: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有使用不同的收纳整理工具的吗?
师小结:大家把球类放在了一起,把积木放在了一起,把毛绒玩具放在了一起,像这样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叫做分类。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整理小秘诀【贴板书:分类整理】
任务包二(书架):展示排了序和没排序的两种,请孩子们观察这两种整理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哦!你是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摆放的,还有没有按其他顺序摆放的孩子呢?这又是我们的第二个整理小秘诀【贴板书:排序整理】小朋友们都是小小魔法师,自己动手整理房间让房间变了模样,汤姆和丽娜也虚心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现在他们已经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信大家去瞧瞧!(ppt图片)
活动二:整理书包小屋
1、视频播放
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学了整理小秘诀,阳阳小朋友就有点不一样。
剧本一:家长在门口送书
一位妈妈无奈地说:我们家杨杨这孩子,东西到处放,你看!今天又忘了带语文书,自己的东西不收好还叫我送过来。
我马上还要赶着上班,(看看表)哎呀都快迟到了。
保安叔叔:是呀!经常都有孩子请家长送这送那的,也辛苦你们做家长的了。
孩子们,你有没有让妈妈送过东西来学校的?追问:妈妈本来该干什么?
像杨杨这样给家人,给保安叔叔,给老师添麻烦可不好,我们帮他想想办法吧!该怎么做?
生(预设):前一天晚上就要把东西对照课表收拾好。
师:看来你已经有了整理的意识,变成了“整理小达人”,贴纸送给你。
孩子们每天上学背的书包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这么多东西怎么整理啊?指板书。
(分类整理)
请一个孩子来介绍“书包小屋”的构造,引导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整理小秘诀【贴板书:物有定位】假想场景:放学铃声想起,孩子们开始整理书包,准备回家。
一边说一边整理,第一步:我干什么;第二步:我干什么?
请2个学生上台来比一比,我们看看他们的物品是否回到它的家。
询问生一:你怎么做到书包很整齐的,是不是每天用完之后都放回书包里,你怎么放的?我们把每天使用的物品放回它们的“书包小屋”,这里又学到了第四个整理小秘诀:物归其位。
【贴板书:物归其位】
询问生二:请这位孩子说说她文件袋的用法。
追问;孩子们你们听懂了她介绍的文件袋的用法吗?文件袋是我们收纳学习用品的好帮手,你已经运用了我们分类整理的方法。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对于整理自己的书包小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给一分钟再整理一下。
大家使用了不同的分类、排序方法整理书包,但只要做到“物有定位、物归其位”就能让我们书包小屋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用起来就非常方便。
板块三:朗读儿歌——总结整理方法
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整理方法,让我们回顾一下怎样整理房间吧,书上正好有一首小儿歌,跟着老师读一读吧!(拍手)老师读一句孩子读一句。
(ppt书上45儿歌)
让我们行动起来,今天放学回到家,就开始用上我们的整理方法回家整理自己的衣柜,并请爸爸妈妈拍照上传qq群,一周以后根据爸爸妈妈给孩子们的评价,我们来评选“整理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