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合集下载

培育发展特色小镇产业功能的思考与建议

培育发展特色小镇产业功能的思考与建议

培育发展特色小镇产业功能的思考与建议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顺应城市经济特别是都市区经济成为区域发展与竞争主要形态的新趋势。

对都市核心区来说,特色小镇要不要建,建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经过几年探索,我们认为特色小镇作为发展的新引擎、新载体,不仅要建,而且还必须建好建成,但必须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功能。

一、建设特色小镇的实践与探索自2015年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特色小镇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区下上坚持产业立镇、科技强镇、旅游兴镇、文化传镇,通过强基础、理体制、立规划、定政策、优服务、广宣传、重招商,实现了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现有省级特色小镇2个、市级特色小镇2个、区级特色小镇3个,省市区三级创建培育梯队基本形成。

回顾我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历程,主要有四条经验。

(一)突出一个“特”字,解决“建什么”的定位问题。

一方面因地制宜突出差异。

根据区位好、产业强的实际,我们明确了金融类、制造类、众创类、文化类、生态类五类特色小镇主攻方向,特别是把金融跟制造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了《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创建实施方案》,积极指导具备条件的特色小镇做好方案申报和规划编制。

另一方面“三生融合”打造品牌。

深挖文化遗产,在产城融合传统模式基础上,探索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商旅文”融合发展新模式,杜绝房地产化现象。

实现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二)突出一个“色”字,解决“建不好”的质量问题。

一方面坚持红色引领。

在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个小镇完善各自组织领导架构。

如金融小镇通过党企联心、支部联勤、党员联评、党委公转带社团自转“三联两转法”,打通了党组织、政府、楼宇、社区、企业、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党务、政务、商务和社务“四务合一”,创建工作从虚拟的领导小组下沉到小镇每一位党员。

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的创新引领和催化加速作用,千方百计吸引人才支持小镇建设,仅金融小镇就引进国家级非遗传承者1名、“国千省千”人才4名、“新四军”人才139名、金融专业人才2100余名。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追求,特色小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是在传统城镇基础上,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旅游等手段,赋予小镇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吸引人们前往游玩、休闲甚至居住。

如何发展特色小镇,成为了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定位规划、产业发展、文化挖掘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一、定位规划特色小镇的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定位,要根据小镇的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人文环境,确定小镇发展的定位和规划方向。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可以分为文化特色小镇、生态特色小镇、历史特色小镇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在定位规划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来确定发展方向。

山区小镇可以发展成为生态特色小镇,通过挖掘自然资源、开发特色农业产品、打造生态旅游等方式,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发展。

特色小镇要考虑如何与周边城市和乡村进行协同发展。

特色小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周边的地区进行合作共赢,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态圈。

在定位规划时,要考虑特色小镇的辐射范围、交通便捷度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机会,构建地区间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只有这样,特色小镇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产业发展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特色小镇需要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和文化特色,培育和发展符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

产业发展可以分为农业、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多方面,不同的特色小镇侧重点也不同。

1. 农业产业农业是特色小镇不可或缺的发展产业之一。

特色小镇可以通过农业产业来挖掘和发展当地的优势资源,打造品牌农产品和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体验。

特色小镇可以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养殖、园艺观光等项目,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同时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2.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另一大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规划与产业发展方案

特色小镇规划与产业发展方案

特色小镇规划与产业发展方案近年来,特色小镇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观光、休闲和消费。

为了推动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方案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特色小镇规划与产业发展方案的重要性、关键要素以及实施策略。

一、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性特色小镇规划是确保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规划可以帮助特色小镇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安排特色小镇的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

规划还可以促进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二、特色小镇规划的关键要素1. 文化保护与传承:特色小镇的规划应注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等,可以提升特色小镇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规划还应注重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培训和教育,传承特色小镇的文化精神。

2. 产业发展与创新:特色小镇的规划应注重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通过确定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可以发展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产业。

同时,规划还应鼓励创新,推动特色小镇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可以引入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升特色小镇的产业水平。

3.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人们前往特色小镇。

同时,规划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特色小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方案的实施策略1. 建立合作机制: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因此,建立合作机制是实施产业发展方案的重要策略。

可以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

2. 引进外部资源: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外部资源。

可以通过吸引外来投资、引进优秀的企业和人才等方式,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心得体会: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方向及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方向及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方向及路径(最新)随着X云栖小镇、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一批典型特色小镇的推出,特色小镇引起了自下而上的的关注,各种利好政策纷纷出炉,2016年7月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建设,2016年10月份公布了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一、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特色小镇主要集聚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城市集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经营对城市资源的依存度较高。

纵观我国特色小镇多以旅游业为主,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吸引有“财”的人来流动消费;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是尽可能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

目前特色小镇产业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

特色小镇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

纵观发达国家,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聚集在小镇而非中心城市。

美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有两个:一是金融,二是高科技——格林尼治的对冲基金小镇聚集了500多家对冲基金,占到全美的1/3;加州的门罗帕克小镇是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聚集地,纳斯达克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都是这个镇上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美国的硅谷是一连串小镇聚集而成的。

斯坦福大学附近的帕罗奥图,是硅谷的孵化中心;苹果公司所在的库比蒂诺人口五万多;英特尔总部所在的山景城七万多人口。

在欧洲,英国的剑桥大学在剑桥镇,人口约10万,却是英国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

英国目前最先进的产业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伊斯·罗尔斯总部就在Sinfin小镇上,中间是办公和核心工厂,周边是绿地和低密度住宅区。

德国著名的高端汽车品牌奥迪全球总部和欧洲工厂都集中在英戈尔斯塔特小镇,这里被称为“奥迪之城”。

二、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分析X新区的设立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也为其他全国大城市发出了信号,如何疏解城市功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每个城市都要面临并思考的问题。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培育的优势、问题与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培育的优势、问题与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培育的优势、问题与路径(最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环境优美和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是高端产业、新兴业态、优秀人才集聚的重要平台,不仅体现在产业、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的叠加,还表现在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特色小镇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乡镇概念,而是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集合体,它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一个特定区域。

因此,特色小镇不是“镇”,它不是单纯的行政区域划分,不是行政区划单元;同时,特色小镇也不是“区”,它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

(一)以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为依托特色是小镇的生命力和核心元素,产业特色则是其中重中之重。

发展特色产业,要坚持“一镇一业、一镇一品”,每个小镇主攻自身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特色产业,避免同质竞争。

即便产业近似,也要进行差异定位,细分精分产业门类领域,实现错位发展,以彰显自身特色。

结合X市实际,发展特色小镇应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基础性,特色小镇要基础强、规模大、优势足;二是质量性,特色小镇或能够集聚高端要素,或能够促进转型升级,或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三是集约性,在特色小镇土地利用奉行集约发展战略,在土地集约利用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以有魅力的生态环境为纽带特色小镇的落脚点在产业,需要达到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聚集;出发点在追求高端要素集聚效应,逐步成为特定需求人群聚集地;吸引点在生态,生态环境是凝聚产业集群、吸引高端要素的关键。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逐步完善;环境要干净、整洁;风貌要美丽而有特色;乡村环境还要有意境,达到诗情画意,乡村要建设得比城市更让人向往。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然而,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和推动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

特色小镇应该通过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来吸引游客,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商业化的景点和商品。

特色小镇建设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以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的长期发展。

其次,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经营不能仅仅局限于短期利益,而应该考虑长远的发展和利益。

例如,特色小镇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

特色小镇还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以确保特色小镇不会变得过于商业化和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特色小镇建设还需要注重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

特色小镇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游客的景点,而应该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紧密相连。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注重提供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分享特色小镇的发展成果。

特色小镇还应该注重培养和传承当地的手工艺和传统技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技能和生活水平。

最后,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品质和创新。

特色小镇不能仅仅依赖于已有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而应该不断创新和提高,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注重设计和规划,以确保特色小镇的建筑和环境与其文化特色相匹配。

特色小镇的经营也需要注重品质和服务,以提供给游客独特和高品质的体验。

总结起来,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但需要注重其目的和意义、可持续发展、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以及品质和创新。

只有通过全面思考和合理规划,特色小镇才能实现长期发展和成功。

特色小镇建设的道路上仍然有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特色小镇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进程、现状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对特色小镇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然后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梳理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动力与机制。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特色小镇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深入分析当前特色小镇发展中面临的政策环境、资金保障、人才支撑等制约因素。

文章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等,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特色小镇的发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主要是基于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形成的自发集聚区。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是在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而加速的。

2014年,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随后,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的建设。

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形成阶段,主要是基于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形成的初步集聚;第二阶段是政策引导阶段,国家政策的出台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第三阶段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特色小镇开始注重品质提升和内涵式发展,强调产业创新、文化传承和生态环保。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快速增长,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批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二是类型多样,涵盖了旅游、文化、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特色小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四是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许多特色小镇都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特色小镇是指以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资源、产业特色等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区域,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随着全国小镇振兴战略的实施,特色小镇发展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特色小镇发展的挑战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资源瓶颈。

一些特色小镇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未能有效整合和利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和发展不均衡。

其次是产业短板。

一些特色小镇过于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创新和竞争力,使得发展遇到了瓶颈。

再者是营销渠道不畅。

一些特色小镇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和营销渠道,导致了产品销售和文化传播受限。

二、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1. 建立产业生态链特色小镇应该建立健全的产业生态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可以通过整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展览、特色美食节、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推动特色小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 强化科技创新特色小镇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产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产业技术改造、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互联网+生活服务等方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构建特色小镇品牌特色小镇要通过建设品牌文化,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庆、培育地方特色产品、打造“一村一品”品牌、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等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4.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特色小镇要优化城乡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可以通过改善道路交通、加强环境治理、提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推动民生工程建设等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

5. 加强交流合作特色小镇要积极开展区域间、企业间、乡村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投资推介会、培训交流活动、建设共享平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一、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特色小镇要想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

在现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特色小镇需要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的步伐。

特别是在交通出行、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方面,特色小镇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和维护。

此外,特色小镇还需要加强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运用,提高社区和居民的数字素养,打造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社会运作体系。

二、以企业为龙头,促进产业的升级特色小镇应该以企业为龙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因此,特色小镇应该利用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吸引创新型企业入驻,在重点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链。

除了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外,特色小镇还要加强对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给予优秀的企业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用地支持等等,帮助企业掌握更多的市场机会,不断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民生福祉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需要服务于民生。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需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要注重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量和质量,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先进性和普及性。

通过不断地推进公共服务的改革创新,特色小镇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更加优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路径包括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以企业为龙头促进产业的升级以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民生福祉等多个方面。

特色小镇只有按照上述路径来展开创新发展,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特色小镇的发展活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潜力。

对发展特色小镇的思考 - 副本

对发展特色小镇的思考 - 副本

对发展特色小镇的思考为全面落实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规划,结合“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规划给我们XXX带来的思考”会议精神,根据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格局,提出对发展特色小镇的一些想法。

发展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我县产业发展小而散、小镇风貌无特色等因素,在发展特色小镇方面动力不足。

我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突显出来。

通过多次讨论,我县适宜发展的特色小镇目前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农业产业型特色小镇;第二种是历史、民族文化型特色小镇;第三种是旅游发展型特色小镇。

一、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路(一)农业产业型特色小镇根据我县产业发展现状,对主导产业明晰的乡镇要优先建立起来。

比如XXXX的设施蓝莓产业,优势明显,乡镇党委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

目前,全乡已建成蓝莓暖棚700余栋,冷棚50余栋,陆地蓝莓1000余亩,每年生产蓝莓鲜果2000余吨,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小镇雏形。

相关工作计划:计划从2020年开始至2025年,将XXX 乡、XXX镇打造成蓝莓特色小镇;将XXX镇、XXX镇打造成食用菌特色产业小镇;将XX镇、XXX镇等乡镇打造成水果、小浆果特色产业小镇。

相关工作措施: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一是从资金扶持方面入手,解决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瓶颈问题。

计划2020年,以XXX乡、XX镇的蓝莓产业申报国家产业强镇项目,争取得到国家级项目资金扶持。

另外,通过向省市争取专项资金,扩大对特色小镇的资金注入,加快建设进度。

第二从技术方面突破,解决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缺失问题。

联合各大农业科研院所,将新品种、新技术引入产业镇;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驻地指导,推动特色产业镇的产业管理、技术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第三从品牌建设方面提升,提高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刺激群众积极性,真正形成全乡镇一个主导产业。

政府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产业品牌建设方案,通过地域优势宣传,区域品牌建设,将产业、产品利用省、市平台走出去,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刺激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切实的打造出镇强、民富的产业小镇。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浙江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打造一批风格独特、区域特色鲜明的小镇,实现小镇功能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

在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我深感其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同时也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首先,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充分激发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实现多样化的产业发展。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各个特色小镇都能够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发展模式。

比如,乌镇依托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了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西塘则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渔网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龙湾则发挥自然温泉资源的优势,打造了一个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特色小镇的发展,必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的特色资源,切实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在于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关键。

创新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业态的引入。

浙江特色小镇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吸引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企业落户,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比如,乌镇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并且以数字经济为特色,打造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城镇。

此外,浙江特色小镇还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节庆和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些都是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其他地方可以借鉴的。

再次,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在于强化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的建设。

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联盟的发展。

浙江特色小镇注重打造产业链,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比如,桐庐大源农业生态小镇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打造了以茶叶、水果、蔬菜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乌镇通过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形成了包括数字经济、旅游文化、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产业联盟。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特色小镇是指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依托特色产业和文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小镇,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城镇形态。

近年来,特色小镇已经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特色小镇的兴起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自然、文化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与日俱增,特色小镇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体验。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促进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路。

通过对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发展路径的探讨,旨在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其发展现状,探讨特色小镇在面临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为政府提供引导与支持的建议,促进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特色小镇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未来展望提供参考,为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农村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有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特色小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可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还能够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加强城市治理等提供有益思路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特色小镇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转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热门话题。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结合部的新生事物,其发展路径影响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从特色小镇的定义和意义、发展路径和模式、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特色小镇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一、特色小镇的定义和意义特色小镇是指以当地独有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注重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优化布局、提升功能、强化服务,打造集生产生活、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集聚点,既有城市特色又有乡村风貌的新型城镇化形态。

特色小镇的建设旨在推动农村城镇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形象。

二、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是多元化的,不同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一般而言,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以分为资源型模式、产业型模式和文化型模式三种。

资源型模式是指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独特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观光产品和休闲度假项目,打造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小镇。

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旅游休闲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和服务业的发展。

产业型模式是指依托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特色产品等传统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依托当地的农产品优势,发展农业加工业和特色食品制造业,形成产业链条,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型模式是指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挖掘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开展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吸引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体验,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特色小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特色小镇发展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湖北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等,利用3-5年时间分批择优培育一批特色小镇。

确定培育创建首批10个省级特色小镇,我县盟中镇入选。

同时,我县积极做好培育特色小镇前期各项工作,将黄桥镇列入地方特色小镇培育。

依据我县特色小镇的各自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对于促进我县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县委政研室在借鉴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设想。

一、特色小镇建设的做法和特点1.准确定位,充分挖掘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聚焦支撑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经典产业。

一是借助本身自然、交通、人文等优势进行挖掘。

例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位处吴越、南宋文化汇聚之地,北枕玉皇山、南抵钱塘江,环境优美,人文内涵浓厚,因此被打造为钱塘江金融港湾的核心区块;艺尚小镇位于长三角枢纽圆心,是沪杭、杭宁发展轴的交汇点,是杭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产业集聚发展优势,被打造成国际时尚人才集聚中心;龙泉市上垟镇充分发挥龙泉青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利用这一经典产业定位成龙泉市青瓷小镇;嘉兴市秀洲区利用太阳能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这一契机,自主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秀洲模式”发展成如今的光伏小镇。

二是积极制造“特色”,创制“特色”商机。

对于“特色”不明显的小镇可以通过模仿、创新进行“特色”制造。

通过模仿美国的“好时小镇”并进行自主创新,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应运而生,致力于打造成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和浪漫风情有机结合的甜蜜主题一站式体验小镇,形成国内著名的特色风情体验高地、婚庆蜜月度假胜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桐庐健康小镇以迪拜健康城为模本,培育并主打养老养生产业,制造了浙江的健康特色小镇;杭州富阳区硅谷小镇则学习美国硅谷的创新发展理念,锻造出特色智慧型产业。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一、特色小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运动化”趋势明显在政府评比纳入名单和各类激励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有些地区甚至有专门的特色小镇数量、投资规模、产值、人口等考核指标。

(―)功利性较强各级政府把特色小镇作为投资平台打造,希望利用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带动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只要投资商承诺投资就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源,缺乏必要的引导、规范和统筹规划。

(三)建设园区化有的地区为了迎合特色小镇建设的指标考核要求,简单把产业园区戴帽为特色小镇,内涵和外壳依然是产业园区,营造的发展环境也是园区发展生态,有的特色小镇甚至连一个居民都没有,完全颠覆了对传统小镇概念的理解,和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相距甚远。

(四)追求短平快效果出于任期考核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的地区不顾特色小镇的要求,过于追求短平快效果,盲目引进各类投资商特别是房地产商进行开发,使得房地产商得以利用特色小镇建设的名头,获取建设用地从事其房地产投资和建设。

虽然短期内投资可以上去,但导致部分特色小镇演变为了房地产项目,由于小镇缺乏特色产业支撑,极容易演变为“空心镇”和“人为造镇”。

(五)简单模仿复制有的地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成功样板,如基金小镇、康养小镇、互联网小镇等名目多样的特色小镇比比皆是。

有的甚至一张规划图即可复制,使得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着千镇一面等问题。

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二、特色小镇发展应坚持的调适路径(一)坚持创新导向,高标准培育特色小镇创新培育特色小镇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适当提高创建要求,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数量限制,不搞“运动式”部署推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从实际出发,发掘特色优势,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化的热点之一。

特色小镇的建设旨在通过展现地方文化、历史和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但是,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运营不佳等。

因此,如何寻找一条适合特色小镇发展的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审慎规划,找到地方特色规划是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关键。

在规划初期,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优势产业,寻找特色,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基础。

有针对性的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浪费,提高效率。

二、多元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也是重要的发展目标。

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和服务设施、加强品牌宣传能够带来新的经济活力。

三、创新运营,提升服务质量特色小镇的运营需要创新,以提高其服务质量。

例如,开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设施,实现信息化管理。

此外,提高人员素质、实施培训和考核,推动服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四、合理融合,促进人口流动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合理融合,以促进人口流动。

例如,租赁居民房屋,吸引更多的居民入住,同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外,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增加人口流动。

总之,特色小镇发展需要进一步寻找自身的特色和定位,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文化体验的需求。

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谨慎规划,多元化产业布局,创新运营,合理融合人口流动,以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搭建基础设施特色小镇发展的第一步,是要优先搭建起良好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通讯等。

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最为重要的,它关系到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和速度。

一方面,道路的建设可以方便游客的来往,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物资的物流流通,扩大特色小镇的商业影响力。

二、发掘特色资源任何一个特色小镇的发展,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特色资源,如名胜古迹、风景区、特色产业等。

通过深入挖掘和开发当地的资源,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可以打造出特色小镇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和消费。

三、加强品牌形象宣传特色小镇的品牌形象宣传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将特色小镇的美丽和独特资源运用到品牌推广的过程中,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目光和游客,推进小镇的商业价值和旅游价值。

四、提高服务水平特色小镇要想快速发展,还需不断加强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的服务品质越高,游客的关注度就越高。

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服务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五、探索多元化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没有捷径,需要逐步探索出一条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

可以从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出更多发展空间。

例如,可以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多个方面,形成更全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格局。

总之,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优良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形象宣传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旨在规范管理,探索多元化发展。

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让特色小镇群在中国经济的地图上更加鲜明。

心得体会: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最新)特色小镇备受中央和地方重视,X是国内最早践行特色小镇的省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X为了推进特色小镇,还专门在省级层面成立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全省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

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如何认识特色小镇的“特而强”?“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而不是“百镇一面”、同质竞争。

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

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3年投入30亿元到50亿元,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二、如何认识特色小镇的“聚合”与“小美”?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

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

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也就是要从产业转型升级中延伸出旅游和文化功能,完善好功能,而不能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优势与发展路径

工作研究:特色小镇优势与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优势与发展路径一、特色小镇发展的优势和困境(一)优势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促进城乡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的建设水平,而与城市和农村相比,小城镇在空间上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处于城市核心区和农村边缘区的“亚核心”区域,其经济发展的“亚核心”作用和功能明显,而特色小镇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小城镇的基础之上,但又不同于传统小镇,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1.空间载体优势特色小镇具有空间载体优势,是在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筛选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特色的小城镇基础上重新定位和发展起来的新的城镇。

一方面,城市通过早期的发展,形成了核心区域,具有人口、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但也正是因为各个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较大的发展。

另外,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将会对以道路交通、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为代表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挑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将会出现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资源供应短缺以及人地矛盾等问题,这都对城市的承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位于边缘区域,普遍存在着生产力落后、产业基础差和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方面的缺点,若要加快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则需要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结合这两点来分析,在空间位置上,特色小镇恰好处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缓冲区,也就是“亚核心区”,那么特色小镇便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一方面能够借由“核心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自身的发展,同时又因其特色定位使其免受极化效应和回波效应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吸纳各类资源要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村地区实现就地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2.集聚人才优势特色小镇是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体现,具备集聚人才的功能和优势。

特色小镇的发展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在特色产业壮大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要素也将会产生更大的需求,随着特色小镇逐渐演变为新的区域“增长极”,将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提升本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再加上本身的文化、旅游和社区等方面的功能定位,使得特色小镇更加宜居、宜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作者:詹泽楠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2期
摘要:培育特色小镇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样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由于特色小镇的“特色性”,其产业发展的路径规划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广东河源古竹小镇的规划及发展路径中的具体做法,以期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特色小镇;整体规划;发展路径
一、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一)国家政策
2016年2月,国务院提倡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同年10月中旬,住建部发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10月底,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特色小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当前产业、城市、经济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

至此,特色小镇的培育及其建设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大批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二)建设思路
2016年评选公布的第一批127个全国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历史文化、商贸物流及其他特殊发展类型(如基金、金融、文创小镇等)。

特色产业的选择、导入和培育,是特色小镇开发的关键性难题。

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产业,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最终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1]
但特色小镇的创建,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而是聚焦于某个优势产业。

因此需要确保某个产业在小镇中的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这是激活小镇经济,形成小镇特色的重点工作。

基于特色小镇产业培育现状,本文以第一批特色小镇——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为例,审视及思考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规划。

二、古竹特色小镇规划概况
(一)整体规划
古竹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中西部,是南越文化重镇。

西临东江,拥有独特的喀斯特丹霞地貌群和万亩生态田园。

目前古竹已建成农夫葡萄园、智能化菜篮子基地等高科技农业园,“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初具规模;越王山风景区和山水田园度假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已成为新旅游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集聚,光学眼镜等特色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将成为亚洲最大眼镜生产基地。

古竹镇坚持“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南越风情特色小镇,打造“景、产、人、文”相交融的珠三角城郊型经济重镇和珠三角后花园。

[2]
(二)资源规划
特色小镇需要承接城市的辐射,也要引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这就需要以资源为支撑,将特色小镇自身的属性和资源作为衔接两者的桥梁。

在空间资源方面,古竹镇位于河源中心城区江东新区,紧靠东江沿岸南部区域,区位条件优越,有利于整合河源东江沿线的景观资源;赣深高铁河源东站选址该区,镇周边高速公路道路打通,从而形成新的交通枢纽,这对人群的导入和成果的输出均有利好。

在基础资源之上,加强特色小镇的“特色”培育,也强调以人为主体,运用知识、技术、金融、市场等对各类资源进行创意性的处理及利用。

在产业资源方面,古竹镇目前规划在丰富现有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引导农业、景区等其他特色差异化业态发展,从而建立一二三产融合的培育体系,各个组团以功能空间和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涵盖绿色食品、光学电子、高端度假和综合服务等功能的特色组团。

[3]
三、古竹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目标
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引导和培育为导向,涉及到多主体、多要素及多元化。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经过科学论证进行产业选择,尊重现实基础和市场需求;把握好产业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阶段性完成发展目标;产业的培育需以龙头产业为重点,壮大核心支撑,再进行辐射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最终需要增强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产业品牌的整体形象。

在建设过程中,古竹镇始终遵循“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因文化制宜”的基本原则,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山水田园+古镇”的区域特色,定位为“鱼米之乡+工业重镇+商贸之埠”,正稳步构建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塑造宜居的小镇空间形态,形成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具备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体,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

(二)发展路径
古竹镇目前具备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优势,正致力于构建具有全域特色的“3+3+5”产业体系,也就是三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包括现代化种植、特色养殖、花卉产业;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即光学眼镜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五大支撑产业,有创新服务、绿色有机食品、特色文化、旅游业和健康养生。

[4]
据统计,古竹镇荔枝、龙眼、红瓜、甘蔗等农产品丰富,因此第一产业以具有特色产业的各乡村为基本发展单元,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引导古竹镇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合作社产业化经营。

此外重点发展绿色果蔬种植业并输出产品,建立万亩荔枝生态种植示范区及农夫葡萄园;突出发展生态林业,结合区内已有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壮大发展南越花卉种植业,依托现有基础农田储备地发展雅色花卉种植基地。

为适应现代市场变化,当地农业已跨出传统领域,朝“精致农业”形态发展,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助力转型,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与第二、第三产业握手,建立起古竹镇南部串联的“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带。

第二产业主要以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主,改善目前单一的光学眼镜工厂,使之发展成为光学眼镜智造产业园集群;结合现有的光伏厂,重点发展稀土材料和光伏发电材料生产;依托已有的河源造船厂,引入高端游艇等项目的研发及生产。

通过沿线布置综合产业组团,新型工业组团和低碳制造组团,形成古竹北部沿东江及汕湛高速分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

第三產业在镇区的范围内,以都市休闲农业和文创产业为主,建立旅游小镇核心区。

其中,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古竹打造多种特色农产品,赋予产品故事,丰富其内涵,促进其营销推广,从而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依托第一二产业的基地资源,延伸农业深加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古竹小镇从原先单纯的农业种植,发展成为种植业、农品加工业、生态观光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紧密关联的新兴产业链;此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也正在建设融合中,结合“旅游+”、“生态+”规划模式,特色民宿和养生养老也成为田园休闲旅游产业辐射区内的产业,共同组成特色旅游发展核心。

河源市古竹小镇,整合了区域自然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形成了传统农业产业、工业、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几大产业体系的高度融合,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贯通,依据“一村一品,功能集聚”的原则,一个小镇,每个村庄,都有着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由此可见,特色小镇的发展不只是单一的空间规划,而是囊括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立、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规划,通过良好的居住环境、优质的特色产业、独特的文化标识、完善的设施服务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各板块功能的融合,让特色小镇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地点,保障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特生.特色小镇建设的逻辑与脉络——基于对首批特色小镇的思考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2] 陈敏翼;刘永子.广东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J] .广东科技,2017,(3).
[3] 陈可石,冯晓,卓想.基于“全域+”理念的广东河源古竹镇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实践[J] .地域研究与开放,2019,(1).
[4] 卓想,施媛,高黄根,赵春兰,冯晓,彭攀.全域视角下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策略研究——以河源古竹镇为例 [J]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8,(10).
作者简介:詹泽楠(1993-12-),女,汉族,广东潮州人,本科,企业员工,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