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教案(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任课教师:倪振强教师所在单位:建筑工程学院授课对象: 2021级建专1、2班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262401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英文名称: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72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8 学分:5适用对象: 建筑技术专科班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执笔人:倪振强审定人:孟昭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土力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
土力学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又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通过土力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
地基基础为专业基础课,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合理的选择基础的形式,并综合运用土力学、结构力学及其他力学基础知识进行各类基础的设计和计算。
通过基本设计原理的灌输,设计思想的发挥,工程实例的生动展示,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素质。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的物质组成以及定性、定量描述物质组成的方法,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的定义和指标之间的换算,掌握土的结构和构造以及土的击实性、土的工程分类和分类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达西定律及其适用性,掌握渗透力、渗透变形破坏的概念、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与特点,掌握流网在渗透力和渗透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自重应力、基底压力、附加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了解地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对附加应力的影响。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一、课程简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土体力学、基础工程和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岩土力学、基础工程和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开展岩土工程领域的实用问题研究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内容1. 土体力学基础介绍土体力学基础知识,包括土体力学的概念、应力形式、应变形式、摩擦角、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弹性模量等概念。
2. 稳定斜坡与岩土工程介绍稳定斜坡、岩体力学、岩土工程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岩土体受力和变形特征、岩土结构的力学特性、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等知识。
3. 水土力学与水工结构介绍水土力学及其应用、河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以及实用问题和应用。
4. 基础工程介绍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发送构造基础、静力基础、动力基础等基础类型的基本意义和应用,以及基础的施工及检验。
5. 岩土工程的实践应用介绍岩土工程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在工程中的应用、岩土工程与其他工程的协调等。
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及实验成绩等。
期末考试成绩占整个学期成绩的50%。
四、参考书目1.《岩土工程基础》陈郑林 2004 湖南科技出版社2.《岩土力学》彭鼎元 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3.《基础工程力学基础理论及应用》任强 20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五、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由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担任,其中许多教师是著名的工程学家和科学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详细、深入的授课内容和实践教学。
六、备注本课程为本科课程,适合土木、环境和水利专业的学生学习。
本课程的授课主要依据上述大纲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建筑设计业的选修课程,它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土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理解一般地基基础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土压力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勘察资料选择一般地基基础方案,运用土力学的原理进行一般地基基础的设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土的成因、结构、构造、组成、软弱地基等概念,讨论了土的三相比例关系、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土的工程特性、岩土的工程分类与野外鉴别以及软弱地基的处理原理与方法。
教学重点:土的成因、结构、构造、工程特性等概念,土的组成对土体性质的影响,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岩土的工程分类。
教学难点: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设计、施工要点,本地区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设计与施工要点。
第一节土的成因与组成一、土的成因二、土的组成第二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一、土的三相简图二、试验指标(基本指标)三、导出指标(换算指标)第三节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与工程特性一、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二、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三、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四、土的工程特性第四节建筑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与野外鉴别一、建筑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二、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第五节软弱地基处理一、概述二、机械压实法三、强夯法四、换土垫层法五、预压排水固结法六、挤密法和振冲法七、化学加固法八、托换法第二章地基中应力计算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讨论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概念;土中附加应力与地基变形的关系;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在地基中的分布规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第一章:土的性质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土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掌握土的三相指标及土的密度、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概念。
学会使用土工试验仪器进行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理解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土壤的组成与结构土壤的物理性质:密度、含水率、塑性指数土壤的力学性质:抗剪强度、压缩性、渗透性土的分类与工程特性土工试验: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塑性指数试验1.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土壤的性质、分类和工程特性。
实验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土工试验仪器进行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理解土壤性质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第二章:土力学基本理论2.1 教学目标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包括剪切强度理论、压缩理论和小应变弹性理论。
学会运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应力路径剪切强度理论:抗剪强度、库仑定律、莫尔-库仑准则压缩理论:压缩性、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小应变弹性理论:弹性模量、泊松比、弹性应变2.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方法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土力学理论解决问题。
第三章:地基基础设计原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和地下工程的设计。
学会运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
3.2 教学内容浅基础设计原理:承载力计算、基础尺寸确定、沉降计算深基础设计原理: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地下工程设计原理:隧道、地铁、地下室3.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方法分析地基基础的设计问题。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第四章: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掌握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
学会运用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一、授课学院:专业基础教研室二、授课专业:工程管理三、本课程性质、任务、要求《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综合。
该课程基本内容分为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两大块,前者是力学的一个分枝,属该专业的技术基础范畴,内容的核心是研究土的应力、应变、强度、变形及稳定性问题;后者基础工程学属专业课程之一。
土力学是基础工程学的理论基础,而基础工程学则是运用土力学理论来解决基础工程问题。
因此,《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组成结构是具有双重性的属性不同的两大块内容。
在逻辑上其前因后果关系密切,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是十分合理的,也反映了通材教育的教学特征。
地基及基础课程涉及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几个学科领域,所以内容广泛、综合性强,学习时应该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从本专业的要求出发,学习本课程时,应该重视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同时必须牢固地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强度和地基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从而能够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结合有关建筑结构理论和施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地基基础问题。
四、本课程各个章节的学时分配:第x章章节名称教学时数第0章绪论2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8第2章土中应力12第3章地基的变形12第4章土的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力12第5章土压力与土坡稳定12第6章浅基础设计4第7章桩基础2第8章软土与季节性冻土地基及其4处理合计64理论+4复习+2考试(70学时 3学分)五、课程内容:第0章 绪论(1) 教学内容:了解土力学重要性及其发展概论,了解土力学的学科特点,熟悉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 教学目的与要求:土、土体概念;学习土力学意义;土力学特点和研究方法。
(3) 重点、难点:无(四)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棵,该课程包括了工程地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工程地基基本知识和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方法,学习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设计的方法,学会运用上述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相关的结构,设计理论来分析、解决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问题。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在本课程之前要学习工程力学,钢筋砼结构、砌体结构、建筑测量等课程。
其后要学习建筑施工,工程抗震等。
在基础截面设计中要直接运用到力学和钢筋砼结构等知识。
在基础检测时要用到建筑测量的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层次根据专业教学工作的性质和需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各两个层次。
1.概念方面的内容对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方面的内容,可按了解、理解两个层次:(1)了解:通过对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基本概念进行常识性的介绍,使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基本概念的内容。
(2)理解:通过对有关基本概念进行全面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表达这些概念。
2.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内容对有关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及试验技术等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内容,可按基本掌握和熟练两个层次:(1)基本掌握:通过对有关方法和技术的介绍,使学生能初步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2)熟练掌握:通过对有关方法及技术的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地基基础》是一门涉及面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又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其实践性强、试验内容多,与其他课程相比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形式上应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1.在以讲授(面授、录像讲授)为主的同时要重视和安排现场参观实际工程和试验室的土工试验操作学习。
2.针对学员主要是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讲授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时要通俗易懂,从学员经常看到的实际工程和有关生活中的现象讲起,相关的理论要重视归纳、对难点要及时的剖析相关的方法要及时的整理出解题思路和程式,必要时提出列表解题法让学员按部就班进行计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pdf
单元 主要 教学 用具
单元 教学 参考 资料
教学课件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陈希哲 2001 年第一版 雍景荣 2000 年第一版 刘昌辉 2005 年第一版
课堂组织:
第一部分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时间:… 10…分钟)
单元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 方法
教学重点 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
解决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 2. 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
单元 主要 教学 用具
单元 教学 参考 资料
教学课件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知识要求
3、掌握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 5、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特征 6、掌握三个基本指标的测定方法 7、掌握土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换算
教学重点 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 三相指标换算
教学难点 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三相指 标换算
解决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 2. 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
【步骤五】 小结
(时间:… 5…分钟)
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 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强学生
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
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
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对于有疑问的地方
, 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
与辅导答疑。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6,学分数:3.5)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阐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概念,以及地基基础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简要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基本知识以及地基勘察主要方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地基土强度与变形为核心的土力学基本原理,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0.绪论内容:土的三个基本特性,与土相关的工程问题;本课程的应用工程领域、学习目的、内容、方法、课程环节。
要求:掌握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了解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和学习方法,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重点: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内容:1)土的形成;2)土的三相组成;3)土的物理状态;4)土的结构;5)土的工程分类;6)土的击实性和击实试验要求:了解土的组成和特性,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换算,土的物理状态、特征指标,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重点: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换算,物理状态、特征指标,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难点: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换算。
2.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内容:1)基底的接触应力(基底压力)2)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有效应力原理。
要求:掌握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地基中附加压力的计算及分布规律;掌握有效应力原理。
重点:地基中附加压力的计算及分布规律,有效应力原理。
难点:地基中附加压力的计算及分布规律。
3.土的压缩性及地基沉降计算内容:1)侧限压缩试验(压缩试验)及其参数;2)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3)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要求:掌握土的压缩性及单向固结理论,能用e-p曲线法和e-tgp曲线法进行地基的沉降量计算;能用固结理论进行地基土的固结计算。
重点: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难点:用固结理论进行地基土的固结计算。
(完整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是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土压力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勘察资料选择一般地基基础方案,运用土力学的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题一绪论(共2学时,讲授2学时)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概念(重点)了解土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内容,并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认识2.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3.本课程基本内容与特点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课题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共6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1.概述土的成因;土的机构与构造;2.土的组成(重点)土中固相;土中液相;土中气相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难点)土的三相简图;三相指标的定义;三相指标的换算4.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重点)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5.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岩石;沙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课题三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共6学时,讲授4学时,其他2学时)1.概述2.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重点)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水平自重应力的计算;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建筑场地填平时地基应力3.基底压力的计算(重点)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基底压力的计算;基底附加压力4.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难点)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矩形面积梯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课题四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共8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习题2学时)1.土的压缩性(重点)基本概念;压缩试验与压缩曲线;压缩指标2.地基变形计算(难点)分层总和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法;相邻荷载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地基沉降与实践的关系3.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容许变形值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地基允许变形值教学建议:了解土的压缩性及引起地基土产生压缩的主要原因,掌握土的压缩指标概念及试验测定方法。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授课教案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第一章绪论§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科与实践:国内外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及分类举例并分析事故原因二、本门课程知识构架三、地基基础设计中需满足的技术条件要求:概括了解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种类及原因.对本学科需解决的问题有初步的总体认识.了解地基基础概念,建筑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了解本门课程的知识构架.了解地基基础设计中需满足的技术条件.授课方法:通过大量图片实例,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对本课程的兴趣,学生提早适应和入门.§本课程发展概况要求:了解本学科中关键理论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学科现状.授课方法:在强调学科的实验性时,要举例简要讲解.如:2个土压力理论,3种剪切试验方法.§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本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及实验性,对本课程应掌握的内容要有总体的认识.授课方法:讲解本门课程知识构架时,对应土力学定义,结合教材目录.使学生清楚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原因.从而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有宏观和总体的把握.第二章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三相组成要求:了解土的矿物成分.掌握土的粒组、颗粒级配概念.理解颗粒级配曲线的含义及Cu、Cc与级配好坏的关系.理解毛细水分类与原理,强弱结合水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土的结构和构造划分.重点:土的粒组,颗粒级配的概念.弱结合水的工程特性,毛细水对工程的影响.授课方法:结合生活与工程实际举例讲解毛细水的作用.使用图例讲解土的结构与构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要求:理解掌握三项基本指标的概念.了解基本实验方法.理解掌握六项换算指标的概念.了解和区别指标的常见值及工程应用.了解应用三相草图求解换算公式.记住有效重度与饱和重度关系公式.重点:9个指标的含义及区别.指标的工程应用.三项基本指标的实验方法.授课方法:通过指标定义公式的比较及强调各自的物理意义,区别9个物理性质指标.通过与实际工程中各种建筑材料的重度的比较,使学生记住各种重度的常见值,增强学生的量化概念.§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一、无粘性土的密实度要求:掌握密实度的概念及各种密实度指标概念.了解各种指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密实度划分结果.重点:砂土,碎石土密实度划分方法及划分结果.二、粘性土的稠度要求:掌握稠度及稠度界限含水量的概念.掌握界限含水量概念含义和实验方法.掌握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概念含义及应用.掌握粘性土软硬状态的划分.了解粘性土灵敏度和触变性的概念.重点:指标的含义和应用.授课方法:对比强调无粘性土、粘性土在影响松密和软硬因素方面的差异.§土的压实性要求:了解压实原理.理解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重点:最大干密度概念及室内试验方法.难点: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最优含水量、击实功)§地基土的工程分类要求:掌握《地基规范》分类法划分结果.理解各类土的定义分类依据,定名.掌握碎石土,砂土,粘土工程特性.重点:砂土,粘土,粘性土定义、分类依据、定名及工程特性.第三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一、均质地基情况二、成层地基情况三、有效应力分布规律四、地下水升降及隔水层对自重就力的影响.要求:掌握竖向自重应力的求解方法.理解侧向自重应力求解方法.掌握有效应力概念掌握自重应力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理解地下水位升降对自重应力的颢响.重点:有效应力原理.授课方法:重点解释粒间应力与土的变形和强度的内在关系.反复强调自重应力,一般指有效自重应力.要求学生课上先讨论均质和成层土自重应力求解公式和应力分布规律后,再给出授课内容.§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基础底面接触压力的分布基础底面接触压力的简化计算(中心受压基础,偏心受压基础)基础底面附加压力要求:理解随荷载增加,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基底压力分布变化规律,架桥作用的概念.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底压力分布图形.了解影响基底接触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因素.掌握基底接触压力的计算方法.(中心受压和单向偏心受压)掌握基底附加压力概念及计算方法.重点:基底接触压力和附加压力的计算.授课方法:强调基底附加压力为新增应力,再由同学讨论埋深取值问题.§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一、附加应力的定义和假设二、不同面积上受各种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集中力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及角点法.三、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要求:理解附加应力计算的基本假设.了解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布辛奈斯克解答.了解均布的矩形荷载角点下的地基附加应力的求解方法.并掌握求解任意点地基附加应力的角点法.了解其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求解方法(三角形分布的矩形荷载,均布圆形荷载中心点下,线性和条形荷载下).理解掌握附加应力分布规律.重点:应用角点法求地基中任一点附加应力的方法.附加应力分布规律.难点: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授课方法:对各种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的求解仅在引入布辛奈斯克解后,讲明利用积分方法求解,不讲具体推导过程,只给出结果σz=KP0,并对K做定性解释;对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给出大、小主应力公式,以备后用;通过例题讲解归纳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应力分布图形比较条形,矩形荷载作用下附加应力影响范围的不同.§土的压缩性一、压缩试验及压缩性指标二、静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要求:掌握土压缩性和固结的概念.掌握压缩试验方法、假定,压缩曲线的绘制,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的含义及公式,土压缩性的评价.理解土的回弹和再压缩曲线.了解静载荷试验方法和变形模量E0的确定.理解Es与E0的关系.重点:压缩试验及压缩性指标的公式及含义.难点:公式e=e0-s(1+e0)/h0及Es=(1+e)/a的推导.授课方法:对Es和E0重点做定性的比较,简单介绍定量公式.§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一、分层总和法二、规范推荐法要求:理解地基最终沉降量概念.理解分层总和法假定、计算方法及步骤.理解规范推荐法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和步骤.重点:沉降量计算公式的含义、推导,两种方法中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方法,αv、Cc的含义.授课方法:通过课堂上对例题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两种沉降计算方法的理解.§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要求:掌握先期固结压力的概念;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概念.了解先期固结压力的'求解方法—卡萨格兰德法.了解原始压缩曲线的概念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方法.重点:先期固结压力的概念.§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容许变形值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二、地基变形特征要求:理解沉降观测的意义和范围.授课方法:让学生先自己看书,然后加以解释.第四章土的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力§土的抗剪强度一、抗剪强度的基本概念二、直剪试验与库仑定律要求:理解掌握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掌握库仑定律.了解抗剪强度的来源和影响因素.重点:抗剪强度的来源.孔隙水压力对实验的影响,3种实验方法:排水剪,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授课方法:孔隙水压力对土体强度的影响,结合三种实验方法来讲解.§土的极限平衡理论一、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二、土的极限平衡状态与极限平衡理论要求:掌握莫尔应力圆概念.掌握极限平衡概念及条件.重点:莫尔应力圆概念及极限平衡概念、条件.难点:莫尔应力圆的含义与抗剪强度包线的关系.授课方法:结合抗剪强度包线与莫尔应力圆重叠图形,分析土体中某一载面上剪应力与抗剪强度的关系,指出并非抗剪强度最大,则一定先破坏,从而加深同学对抗剪强度的理解.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极限平衡概念的认识与应用.§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一、直剪试验二、三轴压缩试验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四、十字板剪切试验要求:了解试验原理,熟悉依据排水条件而产生的不同试验方法.理解各种试验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重点:实际工程中如何依据不同的排水条件选择相适应的试验方法.授课方法:结合土力学实验室内直剪、三轴压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土体抗剪强度理论、公式等的认识.§地基破坏类型及承载力的确定一、地基破坏类型二、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极限荷载概念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要求:熟悉地基剪切破坏三种型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及破坏发生的条件.理解临塑荷载,临界荷载的含义,了解公式推导原理和方法.简单了解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理解地基承载力的理论确定方法.重点:地基剪切破坏的三种型式.临塑荷载、临界荷载、极限荷载的含义.授课方法:结合P—S曲线讲授Pcr、Pu、P1/3的概念第五章土的塑性和土的临界状态§土的塑性一、土的塑性二、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硬化规律)要求:理解掌握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硬化规律的概念.理解土体屈服的概念.重点: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硬化规律的概念.授课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土体与一般的建筑材料的力学特性的差异,教师补充并引出土体是弹塑性材料,需要研究土体的塑性.通过试验曲线来讲解把握土体塑性的三个准则(屈服、流动、硬化).§土的临界状态与临界状态线一、土的临界状态二、土的临界状态线要求:理解三维p-q-e空间的屈服面及其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理解临界状态的概念及条件.重点:土体在三维p-q-e空间的屈服面形式.授课方法:首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正常固结土的p-q曲线、e-p曲线,然后逐渐引入体在三维p-q-e 空间的屈服面.§临界状态模型一、典型的砂土行为二、典型的粘土行为要求:理解模型中参数M、G、N、l、k、参数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重点:参数M、G、N、l、k、参数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粘性土屈服面的形状湿面与干面粘性土屈服面形状要求:理解粘性土屈服面形状在干面、湿面不同.认真理解粘性土的强度包络线由拉伸断裂线、Hvorslev面、临界状态线这三部分组成.重点:参数M、G、N、l。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二、教学大纲1.教学要求绪言了解地基基础的概念、学习土力学的目的、建筑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了解本学科发展概况。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了解土的组成和成因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熟练掌握土的物理状态、特征指标掌握地基土的工程分类第二章地基的应力和沉降掌握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及分布规律熟悉不同变形阶段、应力历史的沉降计算方法掌握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掌握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第三章土的抗剪强度掌握莫尔一库仑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掌握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和取值了解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因素掌握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掌握应力路径的概念第四章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性熟练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库伦土压力理论;了解挡土墙设计了解地基破坏模式掌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掌握土坡和地基稳定的分析方法第五章地基勘察了解地质勘察的任务和内容了解地质勘察方法学会阅读和使用地质勘察报告第六章浅基础常规设计和连续基础掌握浅基础的类型,基础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熟悉浅基础的设计计算和地基变形验算方法熟悉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以及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了解连续基础的类型熟悉地基计算模型掌握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方法了解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基础的设计方法第七章桩基础熟悉桩基础的类型掌握单桩及群桩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沉降变形验算方法掌握群桩效应、负摩阻力等基本概念第八章软弱土地基处理掌握碾压法及夯实法基本原理掌握排水固结、挤密法和振冲法和深层搅拌法及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返回)三、实验课内容界限含水量试验土的压缩试验土的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示范)(返回)四、参考教材《地基及基础》,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工原理与计算》,华东水利科学院土力学教研室,机械工业出版社《基础工程学》,陈仲颐、叶书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2.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其指标的测定方法。
3. 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4. 掌握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和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1.1 土力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 土的物理性质2.1 土的组成和结构2.2 土的密度和湿度2.3 土的粒径分布和级配3. 土的力学性质3.1 土的剪切强度3.2 土的压缩性3.3 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4.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分类4.1 地基的定义和作用4.2 基础的分类和特点5. 地基承载力分析5.1 地基承载力概念及其影响因素5.2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知识。
3. 利用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场地:具备土力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与计划1. 教学步骤:1.1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讲解土力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土力学的重要性。
1.2 土的物理性质:介绍土的组成、结构和密度,讲解湿度、粒径分布和级配的概念。
1.3 土的力学性质:讲解剪切强度、压缩性和弹性模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工程应用。
1.4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分类:阐述地基的定义、作用和基础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1.5 地基承载力分析:介绍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问题。
2. 教学计划:第1周: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第2周:土的物理性质第3周:土的力学性质第4周: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分类第5周:地基承载力分析七、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地基下沉。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第一章:土的性质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土的组成、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土的分类方法及其工程意义。
1.2 教学内容土的组成与结构土的物理性质(密度、含水率、粒径分布等)土的力学性质(抗剪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土的分类(按照粒径、塑性、有机质含量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土的性质与分类的基本概念。
利用图像、案例等方式展示土的组成与结构。
通过实验或现场考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土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的理解。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土地与建筑物的基础关系。
讲授土的组成与结构,配合图像与案例。
学生实验:土的密度、含水率、粒径分布等测试。
小组讨论:土的分类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章:土的力学性质2.1 教学目标理解土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土力学分析中的重要性。
学会应用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性和渗透性等力学性质进行工程计算。
2.2 教学内容土的抗剪强度(抗剪断强度、抗剪摩尔圆)土的压缩性(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土的渗透性(渗透系数、达西定律)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土的力学性质。
利用实验数据,讲解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性和渗透性的测定方法。
2.4 教学活动复习土的分类,引入土的力学性质的重要性。
讲解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基本概念。
学生实验: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性和渗透性的测定。
案例分析:应用土的力学性质进行实际工程问题的计算。
第三章:土压力与支撑力3.1 教学目标理解土压力和支撑力的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学会计算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3.2 教学内容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支撑力(挡土墙、地下墙、支护结构)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讲解土压力和支撑力的概念。
利用公式和计算实例,让学生掌握土压力和支撑力的计算方法。
3.4 教学活动引入土压力和支撑力的概念,讲解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讲解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课程编号:0807310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学时数:64执笔者:宁培淋学分数:4编写日期:2010年3月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课时约64学时。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工程中常用的土工实验方法;并在学习土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工程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内容包括地基基础设计原则、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等。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一般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地基基础的概论(2学时)主要内容:地基的基本概念,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学科发展概念。
掌握地基基础的概念,熟悉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了解学科发展概念。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2.地基勘察(2学时)主要内容:土的形成,常见勘察方式及勘察报告的阅读。
掌握土颗粒的形成过程,工程地基勘察的常见方法,熟悉勘察的任务和内容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了解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3.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6学时)主要内容:土的成因和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土的结构性和击实性、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土的类别与其工程特性的关系。
了解土的成因和组成、土的结构性和击实性,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土的类别与其工程特性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6学时)2.土的渗透性与渗流(4学时)主要内容:土的渗透规律、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破坏、渗流量计算。
掌握土的渗透规律、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破坏、渗流量计算。
(教学方式:讲授4学时)3.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8学时)主要内容: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状态、土的应力历史、有效应力原理、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地基与基础》是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土压力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勘察资料选择一般地基基础方案,运用土力学的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题一绪论(共2学时,讲授2学时)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概念(重点)了解土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内容,并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认识2.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3.本课程基本内容与特点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课题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共6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1.概述土的成因;土的机构与构造;2.土的组成(重点)土中固相;土中液相;土中气相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难点)土的三相简图;三相指标的定义;三相指标的换算4.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重点)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5.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岩石;沙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课题三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共6学时,讲授4学时,其他2学时)1.概述2.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重点)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水平自重应力的计算;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建筑场地填平时地基应力3.基底压力的计算(重点)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基底压力的计算;基底附加压力4.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难点)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矩形面积梯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课题四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共8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习题2学时)1.土的压缩性(重点)基本概念;压缩试验与压缩曲线;压缩指标2.地基变形计算(难点)分层总和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法;相邻荷载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地基沉降与实践的关系3.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容许变形值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地基允许变形值教学建议:了解土的压缩性及引起地基土产生压缩的主要原因,掌握土的压缩指标概念及试验测定方法。
重点讲授地基规范法计算地基变形,要求强调分层总和法与地基规范法计算地基变形的主要异同点。
了解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技术要求,掌握地基变形分类及其允许值。
关于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简介。
课题五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共6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1. 概述2. 土的抗剪强度(重点)库仑定理;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及影响因素3.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难点)土中某点应力状态;土的极限平衡条件4.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5.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基的变形的三个阶段;地基破坏的三种形式;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教学建议:简要介绍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试方法。
了解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确定方法;重点掌握库仑强度公式的应用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课题六土压力及土坡稳定(共8学时,讲授6学时,习题2学时)1. 土压力类型及影响因素土压力的类型;影响土压力的因素;2. 静止土压力计算3. 朗肯土压力理论(重点)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几种常见情况土压力计算4. 库仑土压力理论(难点)主动土压力计算;主动土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5. 挡土墙设计挡土墙的类型;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板桩挡土墙6. 边坡稳定分析边坡稳定性评价;简单边坡稳定分析;土质边坡坡度允许值7. 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开挖与支护;支护结构的类型教学建议:了解土压力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掌握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公式计算挡土墙结构的土压力以及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要点。
对于库仑土压力理论仅作简要介绍。
课题七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共2学时,讲授2学时)1. 岩土工程勘察简介(重点)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岩土工程原位测试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应用(难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阅读和应用3. 天然地基的施工勘察施工勘察规定;施工勘察报告的内容教学建议:初步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勘察阶段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阅读和使用;了解基础验槽的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课题八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共10学时,讲授8学时,习题2学时)1.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地基基础设计的安全等级;地基基础设计一般规定;荷载取值及荷载组合值;地基基础设计步骤2.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重点)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建筑物的用途及基础构造的影响;荷载大小和性质的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地基土冻胀融陷的影响3.地基底面尺寸的确定(难点)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4. 五筋扩展基础设计(重点)基础构造类型及使用范围;台阶宽高比允许值5. 扩展基础设计(难点)扩展基础类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6. 钢筋混凝土梁板式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简介;筏形基础;箱形基础7. 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教学建议:了解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及设计步骤,熟悉浅基础类型及适用条件(本章有关内容宜配合多媒体教学或参观性的现场教学),掌握基础埋深的确定方法以及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学会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重点掌握扩展基础的设计与构造。
了解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的构造要求和简化计算方法;掌握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措施。
课题九桩基础(共6学时,讲授4学时,其他2学时)1. 概述桩基础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桩的分类2. 桩基础构造、设计原则与规定(重点)基础的构造要求;桩基础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的规定3. 桩基础设计(难点)设计资料;建筑桩基础设计要点;建筑桩基础的单桩设计;桩基承台设计4.桩基础设计实例设计资料;建筑桩基础设计要点;教学建议:要求了解桩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和桩顶荷载的传递方式。
掌握单桩、群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承台设计要点以及桩基施工方法。
桩基础教学要安排一次桩基现场施工参观,使学生增加对桩的类型及桩基础施工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解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或桩的现场载荷试验。
课题十地基处理(4学时,讲授2学时,其他2学时)1.概述软弱土的种类及性质;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2.机械压实法土的压实原理;机械碾压法;振动压实法;重锤夯实3.换土垫层法换土垫层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砂垫层的设计;砂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4.强夯法(重点)概述;施工要点5.排水固结法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砂井堆载预压法6.挤密法和振冲法挤密法;振冲法7.化学加固法(难点)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8.基础托换技术托换原理;基础加固托换教学建议:了解软土地基的特性、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重点掌握砂垫层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重点讲授软弱地基常规的处理方法,其它处理方法可简介。
有条件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参观正在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现场,或者使用多媒体教学、观看软土地基处理录像片,最终达到让学生充分了解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教学目的。
课题十一区域性地基(共2学时,讲授2学时)1. 湿陷性黄土地基2. 膨胀土地基3. 红黏土地基4. 山区地基5.季节行冻土地基6.地震区地基教学建议:了解区域性地基土的分及其工程性质。
在教学中对于区域性地基的内容,可根据本地区地基土的分布情况选讲。
三、课内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和基本要求实验一土的物理性质基本指标测定、含水量、液塑限(操作性实验,2学时)1、目的要求(1)学会用环刀法测定原状土的容重(2)学会用烘干法测定原状土的含水量(3)学会使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重塑土的液塑限2、实验内容环刀切取原状土样称重;铝盒称20~30克土样称湿重,烘干后稳干重;重塑土分别加水接近液限、塑限放在联合测定仪上测定入土深度。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环刀;铝盒;切土刀;凡士林;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小碗;电子称(称重500克)实验二压缩实验(操作性实验,2学时)1、目的要求(1)学会用轻便固结仪测定土的压缩性(2)学会根据e~p曲线求a1-22、实验内容环刀切取原状土样称重;铝盒称20~30克土样称湿重,烘干后稳干重;已知土粒比重,将环刀切取的试样放入固结仪进行固结实验,每一级荷载压缩稳定后读取沉降量后,施加下一级级荷载,重复读数,加载,直至800KPa。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环刀;铝盒;切土刀;凡士林;轻便固结仪;滤纸;电子称(称重500克)实验三剪切实验(操作性实验,2学时)1、目的要求(1)学会用直剪仪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2)学会根据τ~σ曲线求c、φ2、实验内容过2mm筛的砂子, 称重110克,放入直剪仪中振实至同样密度,施加不同的垂直压力进行剪切,读取破坏时的剪应力,绘制τ~σ曲线求c、φ。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小木锤;油标卡尺;直剪仪;电子称(称重500克)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注:1.表中的课时只是大体的分配,其中授课包括讲课和习题,习题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减。
2. 表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下的“其他”教学环节主要指看录相、现场参观等教学环节。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前设课程包括:建筑材料、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它的后续课程有: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造价、建筑设备、钢筋混凝土等专业课。
六、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本门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 成绩考核:平时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作业,第二部分为实验报告、平时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期末成绩由考试试卷成绩确定。
2.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80%。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陈晋中主编。
《土力学地基基础》(2008年2月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2.参考教材:王秀兰主编。
《地基与基础》(2007年2月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6月八、大纲说明本课程是个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土建类专业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专业学生以及从事工程工程设计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质量管理、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等岗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本大纲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学生,其他土建类专业可以根据实际学时进行适当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