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合集下载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新乡XXX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方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上根据新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健全我校“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完善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目标任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动员全体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

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积极配合各部门在工作机制上相互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层面上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综合育人的整体效应,全面提高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办法措施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摆在工作的首位,贯穿、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德育工作制度化。

坚持立德树人,防止和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成绩轻综合素质的倾向。

要建立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要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丰富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和社会锻炼。

2、把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

建立完善家访制度,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同家长的联系与- 1 -沟通,请家长为学校管理和德育事情献计献策,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通互动。

学校每周要通过校讯通向学生家长发送家教知识短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加强教育效果。

3、要积极组织开展教师进村庄活动。

动员选派事情责任心强、教育经验厚实的优秀教师走进村里做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帮助村里组织开展活动,举办村家庭教育讲座,传播家教知识,为家长教育孩子解疑释惑。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指的是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融合为一个整体,共同育人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小学生德育素养的责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家庭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环境,也是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塑造的最主要因素。

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校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孩子接受德育教育和塑造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要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品德培养和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行。

社会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持。

社会是孩子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学习实践道德原则和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环境。

社会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和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关心孩子的成长,传播正能量,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三位一体”构建模式下,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家庭要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互相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制定德育教育方案,共同促进孩子的德育发展。

学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

社会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德育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浅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浅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浅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一篇:浅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浅谈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内容提要:各地幼儿园伤害事件频频发生,给幼儿园、社会、家庭敲响了警钟。

如何在幼儿园构建有效的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确实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是本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三位一体《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各地幼儿园伤害事件频频发生,给幼儿园、社会、家庭敲响了警钟。

如何在幼儿园构建有效的“三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确实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成为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是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前沿阵地,是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三位一体”中的主体。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优势。

从育人功能来看,幼儿园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社会化活动,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从育人环境来看,幼儿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从受教育的时间来看,幼儿在园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更利于全身心接受安全知识的传授。

(一)构建园所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

幼儿园要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人员到位,分工明确,目标清楚,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要科学制订《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向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制订《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幼儿园班级公约》等。

要做到幼儿园逢会必讲,时常作安全工作布署。

开展阶段性、季节性、定期或突击性、不定期的安全工作专项排查和整治活动。

建立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

(二)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主题活动之中去。

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有许多与幼儿安全有关的小活动,可将一些重要安全知识作为重要主题活动来开展。

学校德育运动总结6篇

学校德育运动总结6篇

学校德育运动总结6篇篇1本学期,我校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环境。

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优化德育工作机制1.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书记牵头,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团支部书记及年级组长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程监控德育工作进程,研究解决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2. 建立德育工作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

3.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政教处、团支部根据学校德育总体规划,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德育工作水平1.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案例分析、师德故事会等形式,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事业的热情。

2. 实行师德跟踪考核。

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档案,通过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教师互评等形式,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跟踪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3. 开展“名师工程”。

通过教学能手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活动,培养一批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三、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1. 落实德育课程。

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德育课程,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

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 开发德育资源。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德育基地。

本学期,我校与市消防大队、市交警大队建立共建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3. 开展德育活动。

通过举办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青少年一代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关键,但德育却不是凭借这“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配合。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延伸。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实现“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格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相互合作,协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认识“三位一体”和谐德育,拓宽德育途径,整合德育资源。

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校德育做到了计划性和课程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正确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各种情境的设置,走进工厂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具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明白生活中的对与错;《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教学,教师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认知程度、适时渗透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不足,学校来抓好和谐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和谐德育工作中,给予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设立集体奖项进行表彰。

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劳动意识和关爱他人意识逐渐增强。

学校教育中个别化教育不足,家庭教育中个别教育优势弥补。

学校教育虽然大力提倡开展个别教育,但由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育时,仍然以集体教育为主,缺乏针对性。

这时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就成为家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孩子是在家长的直接关心和爱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脾气、爱好、习惯等家长是十分清楚的,教育针对性更强。

因此,学校的和谐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通过家访、电话等渠道,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使家长更好地开展对孩子的教育。

红寺堡中心小学德育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网络图

红寺堡中心小学德育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网络图

红寺堡中心小学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图红寺堡中心小学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如何在这三种教育想到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时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

学校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再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因此,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如下:一、明确意义,加大宣传力度“三结合”教育指导思想鲜明、内容具体,有领导机构,并且制定学校教育职责,用过讲座、宣传等方式号召家庭、社会与学校相结合,整个社会行动起来,为教育下一代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各项活动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建立义务承诺制度,为此项活动开展得更好,效果更佳显著,人们同时发挥作用层层宣传,以增强家长和社会人群对学生教育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家庭教育的作用。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

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在吸引儿童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各种专门人才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四、做好活动中的“三位一体”联络学校掌握学生在学校及进社区后活动、学习的表现,及时得形式反馈到家长那里,将反馈信息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依据,做好平时与学生所在的社区、家庭的联络,使学校、家庭、社会各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潜能,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使我校的教育再上新台阶。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体系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要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校教育孤位、社会教育错位、家庭教育缺位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市“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还需建设。

一、学校教育孤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教育显得很孤立,主要表现在:1、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够充分的。

尤其是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

他们常常习惯性地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对教育应有的投入、解决了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教育的重视、支持。

他们常常表现出对教育指责的多,关心的少。

2、许多家长也对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孩子行为有偏差,认为是学校没有教好,有的甚至认为是被学校教坏了。

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3、就学校本身而言,管理者往往将学校定位为一个“小社会”,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往自己头上加,缺少与社会、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封闭式教学、军事化管理等模式,在给学校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学校与社会、家庭更加孤立起来。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够,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得不到真正地发挥。

二、社会教育错位从目前社会环境来看,存在着两多两少:一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多,包括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洗头房、美容店、城市“牛皮癣”、淫秽光盘、淫秽图书、学生彩票、非法饮食摊点等等。

相对而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活动场所明显不足。

让我们细数一下孩子值得去的活动场所或回顾一下我们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尴尬就一目了然了。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_高一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_高一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_高一体育教学工作总结近年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体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更是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来说,学校应该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从而形成长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坚持锻炼不放弃,教育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保持意志力和毅力,让品德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家庭的影响尤为重要。

家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特长和习惯养成。

家长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慢慢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之路。

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家长应该支持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理解和支持孩子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家长要把体育运动看作是培养孩子身心素质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不仅仅是单纯的锻炼身体,更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社会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环境。

对于高中学生,从社会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体育教育来说,社会应该注重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和活动,为学校和家庭提供良好的支持和资源。

社会要组织各种体育赛事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从中学会协作、竞争、团结等社会价值观。

社会也应该加强体育教育的普及,让更多发展中国家贫困学生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体育课程,让更多孩子收获体育的快乐和健康。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摘要:为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本文特别结合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对“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必要性、构建路径及方法展开讨论。

希望形成的内容对小学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模式构建前言:新世纪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该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充分对接。

这其中建立小学德育目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沟通机制,保证工作顺利衔接;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素材库,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互评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小学德育模式建构的重要抓手。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构建依据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主要是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为依据。

陶行知对传统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十分痛恨,他认为这样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和社会发展同步的人才,只有让学校和社会关联起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才能打破这一局面[1]。

在新世纪信息时代,小学生接收到了来自于网络以及生活中方方面面信息。

小学德育不可能仍然坚持以往的教育模式,必须要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地对接社会,善于利用社会上的教育资源来活化德育课堂,才能让小学生正确科学地看待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大事、世界格局,从而建立起应有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1.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德育教育闭环育人“德”为先,小学教育归根结底是“德”的教育[2],不管是各学科学习还是劳动教育,都是如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仅依赖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联合家庭、社会,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处在一个利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环境里,让其形成社会认同感、家庭责任感、个人理想,并让三者能够合二为一推动小学生不断进步。

2.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小学德育工作需要众多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管理者)、物力资源(各类场地、设备、设施)、财力资源(资金)。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学校5篇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学校5篇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学校5篇篇1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继续坚持“以德治校、以德养校”的办学思想,以“一日常规”和“星级评价”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六好”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德育工作网络化,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 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此外,我们还积极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德育活动。

2.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是选拔和培养班主任队伍。

选拔那些年轻有为、乐于奉献、善于钻研、能起带头作用的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学校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座谈、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加强师德教育。

师德是教师之魂,我们通过政治学习、师德演讲、师德考核等形式,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

二、德育工作多样化,提升德育工作实效1. 注重常规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晨会、升旗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2. 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如结合“学雷锋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结合“端午节”,开展“屈原精神伴我成长”等活动。

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了学生的见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三、德育工作特色化,彰显学校德育品牌1. 创建“星级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构建

临湘市文武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在《中共中央关于迸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校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八荣八耻为核心,通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事、对己、对人的责任心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自治和自理的能力。

确立德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意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耐挫能力,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和善于与人合作。

在探讨中小学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领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之路。

一、学校德育教育,浓墨重彩。

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未成年人教育的三个环节(学校、社会、家庭)中学校是龙头。

介于以上认识,我校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七彩生活亮风景。

(一)、健全组织,形成德育工作网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学校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氛围,德育工作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计划,所有这些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建设阵地,形成德育工作载体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德育阵地建设,形成德育工作的载体。

我们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班队活动、思品课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辅之于少先队、团队建设,健全周一升旗仪式。

2024年小学部门学年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部门学年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部门学年工作计划在推进德育工作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以下计划与措施旨在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德育网络,丰富少先队员体验活动,并探索德育评价的新机制。

一、强化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1. 组织班主任参与不同层级的培训活动,并举办班主任技能竞赛,以提升其专业素养。

2. 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针对班级管理及学生个案进行深入讨论。

3. 培养一批校级班主任骨干及校区级班主任带头人,以形成有力的管理梯队。

4. 编纂德育论文和案例汇编,记录培训过程,并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

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1. 建立一年级家长学校,并开展相关课程,同时创建一年级家长循环日记,以加强家校互动。

2. 成立新一届家长智囊团及行风建设监督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3.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及校外辅导员资源,结合社区活动,共同开展德育工作。

4. 继续利用“少年公德宣讲团”进行校内外演讲,助力文明校园及文明城市的建设。

5. 持续开展“少年城管学校”活动,并记录会议内容,汇编家长循环日记,收集学生活动体验文章及活动照片。

三、丰富少先队员体验活动,完善阵地建设1. 改革红领巾礼仪规范监督岗位,构建少先队自主管理网络。

2. 改革周一升旗仪式,轮流由4-____年级主持,加强旗手培训,注重仪式实效,增设国旗下讲话、值周小结、国旗下荣誉时刻等环节。

3. 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少年公德宣讲团”,并在升旗仪式上发言。

4. 各班级根据自身特色方案开展活动,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开展特色中队评比。

5. 每周三午间安排学习时事政治。

6. 竞选新一届大队委员。

7. 组织五年级学生参与儿童军校第____期集训。

8. 结合重要节日及重大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____月的“祖国你好”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等。

9. 将____月份定为“行为规范月”,主题为“与好习惯交朋友”,开展“校长夸夸好习惯”活动,通过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培养良好习惯。

10.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学生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小学德育工作的“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德育体系。

它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全面发展孩子的能力和素质。

学校作为小学生德育的主要场所和教育机构,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计划和教育方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指导和管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德育的第一责任人。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需求,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教育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社会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外部环境和社会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提供了许多德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各界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为小学生的德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积极的社会氛围。

在“三位一体”构建模式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要加强合作与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互动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活动,促进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

学校和社会各界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社区服务站等,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尊重、合作和奉献。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这个世纪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今日的未成年人终会成为明日的主力军。

“德者,本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决定他们能否成才,更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是新世纪人才的发展目标。

当今,“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家庭有“望子成龙”的期望;学校有培育人才的任务;社会有“有用的人”的呼声;国家有“栋梁之才”的需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面临着艰巨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的内涵所谓“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指的是以学校为基地,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发挥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多渠道,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关系的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错误思想影响,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方面当前,虽然中小学都在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 “升中指挥棒”使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难以改观;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又遭遇安全责任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得不到家长应有的理解和配合;学校教育效果易受社会的负面影响等。

(二)家庭教育方面因为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一味迁就,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有的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惜一切代价,而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排斥,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___建立了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以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更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育人方式。

因此,学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德育思想,使学生的素质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学校方面,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工作。

思政、团委、班主任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一个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育人局面。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还通过举办军训和入学教育,开展国防知识、革命传统、军队优良作风和良好行为惯等方面的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每周的班会课、德育课教学与研究、表彰大会等活动,鼓励学生中的先进份子,树立正气,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通过家长会、___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社会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总之,___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旨在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

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心的新时代好青年。

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工作主要通过“家访”来进行。

这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

教育从来没有脱离家庭和社会而独立存在。

作为义务教育场所,学校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家访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

我们的领导认为,虽然学校是义务教育,但是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遭遇更多的挫折。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他们的成长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花梨镇中学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

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点:1、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2、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

又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德育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单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而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些原因,率先构建起了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以下内容就简单地给大家阐述一下我校的德育工作网络。

首先,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德育思想,使学生的素质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我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工作,其余工作则分别由思政、团委、班主任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一个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育人局面。

第二,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在庄严的环境下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从而使他们受社会以及网络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

第三,学校通过举办军训和入学教育,开展国防知识、革命传统、军队优良作风和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宣传活动,弘扬我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民族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他们将来立足社会面对各种困难时打下一定的基础。

此外,学校还通过每周的班会课、德育课教学与研究、表彰大会等活动,鼓励学生中的先进份子,树立正气,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其次,学校在与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家访”。

这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

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从来没有脱离家庭与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教育。

作为义务教育场所,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就是家访。

我校领导认为,学校虽是义务教育,但在重视学生的成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学生成长中的挫折要多于他的同龄人。

在教育中,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培养,不仅重视他们在校的表现,更要追根溯源地关注他们成长的轨迹。

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家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真心的关爱和他们自身得到的重视,树立自信。

家访活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架起这座桥,学校与家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
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

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

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

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

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

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

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

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

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师的同
学,变得对老师恭恭敬敬了;那个不爱劳动的同学,能积极地完成扫除任务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了;不为别的,只为下次家长会给家长一个惊喜。

作为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降到最低程度,没想到学校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视。

他们说,家访很好,使我们这些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和表现。

学校管理这样严格,又这样认真负责,真是我们家长的荣幸,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共同商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对学校教学情况和各项政策的了解,让我们心中有了较明确的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设想。

最后,学校在与社会联系的德育教育方面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体现。

一是聘任法制副校长及召开法制教育大会,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是邀请卫生院来我校做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面对压力时应如果作出正确的心理调适;三是校长作报告,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和养成教育;四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如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让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正是由于学校构建了这一较为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才使我校学生的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旷课、缺课的情况越来越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之密切,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一个“学生听教,学校有序,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和谐局面,为我校进一步建设成“优质学校”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构建这一德育网络,还让我们作为中职德育教育者积累到了更多新的经验。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革命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事业需要实践者的开拓,莘莘学子为了追回十年浩劫给国家科技造成的损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科学武装生产力,用坚韧、勤劳和智慧创建了如联想、海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

今天的职校学生正处于历史上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应该看到,我们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还有明显差距。

只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那就是最具体、最质朴的爱国主义表现。

其次,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

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

学校要形成全校动员,齐抓共管,“学校以我为荣,校荣我也荣,我与学校共荣”的局面。

我们可以告知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

进入校园,只要你能够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你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基本过关;进而学校可将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作为就业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再次,倡导健康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好的综合表现。

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应提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叫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通过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

比如,让学生知道,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健康。

在个案处理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最后,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教会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发展。

把“掌握一技之长,回报父母社会”的培养目标细化为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可以实践的内容,尽量克服德育工作的“高”、“大”、“空”、“远”现象,做到“近”、“小”、“实”、“亲”。

以上这些,就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经验,若有可取的地方,不妨大家共同探讨,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出改进,让我们的教育事业重塑辉煌,再上一个新台阶。

开阳县花梨镇中学
2014年9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