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
欧盟共同农业支持政策的形成及演变

部 分 国 家和 地 区 农 业 支 持 政 策 研 究 笔谈
中图分类号 : D523 .31 文献标识号 : 1672 一6359 (2006) 01 一0059 一13
幼者按 : 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进 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在总体上具备 了工业反 哺农业、城 市支持农村 的条件 下,如柯在 借鉴先行国家 ( 地 区) 成功经脸的基础上. 结合 国情 ,制定行之有效、成本低廉 的农业 支持 和保护政 策体 系,是今后捉进 我 国农业和农村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祈农村的重要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 发展学 陇的部分专 家学者 . 扰娜分 国家 和地区在支持农 业发展上 的一些措施和做法进行 了学术研讨 。本刊特约请他们形成下列笔谈 ,在此发表 ,以绪读者。
立农 产品统一市场 折衷协 议, , ,这个协议是 欧共体共 同农 业 政策的最初框架 。 进人 1965 年后 ,欧共体内许多问题被讨论 ,包 括共同 农业政策的财政间题。随后 ,又成功地举 行了一系列会议 , 这些政策明确规定 : 新的油和油菜 的市 场组织被正式建立 ; 加强对水果和蔬菜 的市场支 持 ; 大米 和油菜 的共 同市场价 格于 1967 年生 效,牛 肉、牛奶 和食糖 的共 同价格于 1968 年生效等等。实际上 ,当 1968 年 ,月 1 日欧共 体形成完全 的关税同盟 之前 ,所 有农产 品 的单一市 场计划 己经 实现。
欧 哭 共 同 农 业 文 持 政 策 的 形 成 2几演 变
邵 萍萍
年 1 月 14 日,欧共体成员 国终于达成 了协 议,通过 了 “ 建
一、共同农业支持政 策的形成
二战 以后 ,为了实 现欧洲重 建,1949 年成立 的欧 洲委 员会着手尝试西欧 国家政治一体 化,而其 实现基础 和途径 是经济一体化。在这段 时期 ,西欧 国家的 国民收人得 到德 步提高 ,至 1959 年底 各国 的国民 收入相较 于 1950 年提高 了 2 倍以上。1957 年 6 月 ,法国 、西德 、意大利 、比利时 、 荷兰和卢森堡六国签订了 《 罗马条约》 ,欧洲经 济共同体就 此诞生。欧洲共同体 成立之初 ,就在 《 马条约》 的法律 罗 框架内向前发展。《 罗马条约》 内容广泛,但其中心 内容是 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 共同市场 ,要 求逐步 协调经济 和社会 政策 ,实现商品 、资本、人员 和劳务 的自由流通 。自 1958 年到 1960 年间 , 过各方 多次讨 论 ,196 1 年 1 月欧共体 内 经 各国终于取得 了协 商,即将农 产品也包 括在共 同关税制度 之中,同时加速共同农业政策的建 立。从 196 1 年 1 月 1 日 开始 ,欧共体成员 国之间 的关税被削 减 ,而且成 员国第一 次联合面对共同的外部关税制度 。同年 5 月 31 日,委员会 提交 了 《 谷物 和猪 肉的草案》 ,7 月 3 1 日提 交 了 ( 关于鸡 蛋 、牲畜 肉、水果 和蔬莱 、葡 萄酒 的建议 》 。最后在 1962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1962年开始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的核心政策之一,其目标在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确保农业群体相当生活水平、增加农民个人收入、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的可靠性、确保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到达消费者手中。
共同农业政策拥有三个支柱原则:(1)单一市场:即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完全自由化,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成员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区外国家筑起统一关税;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的竞争法则。
(2)内部优先: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机制。
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欧盟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欧盟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内部价格时,就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欧盟外部的进口,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
(3)价格与财政预算统一:即每年成员国农业部长理事会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并建立共同预算,即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
目前,欧盟共同预算收入约为840亿欧元,其中用于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约占50%。
为了保障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欧盟通过门槛价格、最低价格以及干预价格等措施对欧盟农产品市场价格实行统一管理。
门槛价格是对欧盟之外国家设立的,是第三国农产品进入欧盟的最低进口价。
如果第三国农产品到岸价格低于门槛价格,就征收两种价格之间的进口差价税。
最低价格是依据一种农产品在欧盟内供不应求地区的市场价格而定,其中包括了贮藏费和运输费。
欧盟部长理事会每年公布14类统管的农产品的最低价格。
干预价格也称保证价格或者保护价格,是生产者每年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
当某类农产品供大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可以从欧盟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直接将农产品以干预价格出售给干预中心。
由此可以保证生产者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共同农业政策极大地促进欧洲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以及欧洲一体化建设。
欧盟东扩后共同农业政策调整的评价

欧盟东扩后共同农业政策调整的评价王志远一问题的提出1958年1月1日《欧共体条约》(罗马条约)生效后, 1960年6月30日欧共体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以下简称CAP),并于1962年开始实施。
CAP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期间历经改革和调整。
2002年欧盟提出东扩计划之后,CAP调整尤其频繁[1],现在这项涉及27个国家的农业政策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分析欧盟提出东扩计划后CAP 调整的深层次因素,既有利于评估欧盟的农业支持政策,也有利于分析CAP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欧盟第一轮东扩前,有学者指出欧盟东扩后CAP将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一是欧盟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二是CAP越来越受到WTO农业规则的制约;三是欧盟东扩后,与原成员国之间差异巨大的新成员国能否适应CAP的各项支持措施[2]。
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基于这三个方面展开。
例如,分析欧盟东扩后的财政困难[3],多哈回合谈判与CAP调整[4],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国家的负面影响[5]。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这三个方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一个相互交错的复杂系统,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评估仍然缺乏。
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在发展阶段上明显不同,能否在CAP的同一框架内共存,怎样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这涉及近年来CAP支持目标的转换以及欧盟财政资金分配问题。
制约CAP总体规模的究竟是欧盟的财政负担,还是WTO农业规则?这关系到CAP支持总量和支持空间的变化。
近年来CAP支持措施调整究竟是为了适应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还是为了适应新成员国农业发展的要求?这决定了CAP具体支持措施的变化。
本文将在欧盟完成两轮东扩、多哈回合谈判终止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系统评估CAP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内在动力主要是CAP自身的改革动力以及欧盟东扩带来的财政负担加重和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外部约束主要是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给CAP带来的压力。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内容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内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是欧盟制定的一项旨在保障农民利益、保障食品供应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自1957年起,CAP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并在现代化的市场环境下不断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就CAP的背景、目标、政策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背景在欧盟成立初期,欧洲的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市场竞争不充分,农民在市场中面临着价格不稳定和竞争压力。
因此,为了保障农民利益、保障食品供应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欧盟成员国决定制定共同农业政策。
二、目标1.保障农民利益:CAP旨在通过向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市场保护,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保障食品供应:CAP致力于提供充足、优质的农产品,保障欧盟市民的食品需求。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AP倡导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提倡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三、政策内容1.农业补贴:CAP向农民提供直接支付和市场干预,以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市场份额。
这包括直接补贴、价格支持和市场干预等形式。
2.生态补贴:CAP鼓励农民实施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支付生态公共商业、生态支出支持和农业环境支付等形式,鼓励农民采取环保措施。
3.农业市场干预:CAP通过干预市场机制,确保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这包括价格支持、市场干预和贸易政策等措施。
4.农村发展政策:CAP还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支持,鼓励农业多样化、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速,CAP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未来CAP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化改革:CAP将更加强调市场化机制的运作,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2.生态环保倾向:CAP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鼓励农民采取环保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多样化:CAP将更加支持农业多样化,鼓励农民开发新型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欧盟农业和税收政策发展

改革与调整
随着欧洲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CAP经历了多 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
绿色发展
近年来,CAP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推动 农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当前欧盟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直接补贴
通过直接补贴方式支持农民,保障农民收入 稳定。
市场干预
通过干预市场价格、限制进口数量等措施, 保障欧洲内部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欧盟农业和税收政策发展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9
目录
• 欧盟农业政策发展 • 欧盟税收政策发展 • 欧盟农业和税收政策的互动关
系 • 欧盟农业和税收政策的国际比
较 • 欧盟农业和税收政策的改革建
议
01
欧盟农业政策发展
欧盟农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1 2
共同农业政策的诞生
1957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的建立, 旨在促进欧洲内部农业生产一体化和农民收入水 平提高。
建立政策协调机制
加强农业和税收政策制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政策之间 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优化政策资源配置
根据政策目标和优先级,合理配置农业和税收政策资源,提高政策 实施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和税收政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 动欧盟农业和税收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THANKS
区域化与个性化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 场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农 业政策,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 发展。
全球化与开放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合作与竞争 ,推动欧洲农业在全球范围内
的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
02
欧盟税收政策发展
欧盟税收政策的历史演变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演变探究——从价格干预到直接收入补贴

台 湾 农 业 探 索
Y i nAg i l rl s ac awa r u t a Re er h c u
NO.4
De e e .2 o c mb r o 8
欧盟 共 同农 业 政 策 演 变 探 究
— —
从 价格 干 预 到直 接 收入 补贴
额 、征 收非 固定进 口农产 品税和 出 口补贴;国内政策 工具是 市场 价格 干预, 余 收购等 等 。18 剩 9 0年代后 随 着农产 品生产过剩 和财政 危机 的出现 ,共 同农 业政 策 也 由初 期 的促 进农 产 品增 产 ,转 向着 力解 决农 产 品
过剩 、提 高农产 品竞争力 、保 护生态 环境 、促 进农 村发展 和 维护农 村 社 区等 。 19 的麦 克雪 利 改革 更 92年 是大幅度 降低 了国 内支持 价 格水 平 ,改革 的主 要 内容是 将 其农 业 保 护政 策从 以价 格支 持 为基 础 的机 制 , 过渡到 以价格和 直接补贴 为主的机 制 。从 市场 价格 干 预为 主转 入 收人 直接 补贴 ,共 同农 业政 策 走得 是 一
活水准 ;②增加 从事农业人 员的 收入 以保证农 民收入相 当于从 事其 他行业 人员 的平 均水 平 ;③稳 定市 场 ,
避 免价格 波动 ;④保 障供应 的可靠性 ;⑤保证 消费者 以合理 的价格得到稳 定的供应 。 16 92年共 同农 业政策创 立后 , 的政 策 工具 主要 包括 市 场 和价格 干预 。边 境政 策工 具 主要 是进 口 限 它
1 25
生产者 价格 浮动 的最 高限度 ; 二是 门槛价格,即进 H农 产 品的控 制价格 ; 三是 干预价格 , 这是农 产 品价格 下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补贴标准通常根据种植面积、产量、 种植品种等因素确定,具体标准由各 成员国根据欧盟指导原则制定。
补贴目的
通过提供直接补贴,欧盟帮助农民应 对市场价格波动,确保农民获得合理 收入,同时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
市场援助
市场援助计划
欧盟通过设立市场援助计划,帮 助农民应对市场波动,确保农产 品销售渠道畅通。
农业科技
中国农业政策在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方面较为薄弱,而欧盟 共同农业政策则注重科技创新和推广,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与非洲农业政策的比较
农业基础设施
非洲业政策 则注重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维护。
农民收入
非洲农业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效果有限,而欧盟共同农业政策通过各种补 贴和扶持措施,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共同农业政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规范和管理,鼓励 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
共同农业政策注重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和支持农业的绿色 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欧洲的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04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和未来 展望
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补贴政策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主要通过直接 支付和反倾销措施来实施,而欧 盟共同农业政策则更注重对农民 的直接补贴和生产结构的调整。
农产品市场
美国农产品市场较为开放,而欧 盟共同农业政策在农产品市场保 护方面更为严格,通过设置关税 和配额来保护本国农业。
与中国农业政策的比较
土地制度
中国农业政策中的土地制度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而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则更注重土地的集中化和规模化经营。
资金支持
欧盟为农村发展项目提供 资金支持,包括投资补贴、 贷款和赠款等。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一、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是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为关税同盟)。
它由一整套规则和机制所组成,是欧盟最重要的共同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用来规范欧盟内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加工。
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建立:早在1956年进行的欧共体谈判中,法国就坚决主张农产品也应该包含在关税同盟中。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关税同盟所带来的自由贸易效益可使德国制造商获益,建立CAP 对法国农民也有同样的效果。
法国、意大利、荷兰是CAP的积极支持者。
CAP 最早由《罗马条约》提出,1960 年欧委会正式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1962年欧共体六国通过了《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衷协议》,这个协议成为CAP的最初框架。
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1、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合理的生活水平。
3、稳定农产品市场,保证供应的可靠性。
4、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保证食品安全。
5、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共同农业政策的原则欧共体为了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制定了三条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一、共同体市场统一原则,即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实现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协调成员国之间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则和竞争法则等。
二、共同体优先原则,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
当产品进口价格低于共同内部价格,实行进口征税;当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共同内部价格,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共同体外部进口,避免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价格和预算统一原则,即制定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和财政预算,由各成员国交纳一定的费用建立农业指导金和保证基金,用以进行补贴和支持欧盟的农业发展。
共同农业政策的运行机制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共同农业政策运行机制的核心。
cap贸易术语含义

cap贸易术语含义CAP是全称为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中文翻译为共同农业政策。
它是欧洲联盟(EU)为了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框架。
作为EU的基本政策之一,CAP对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贸易以及相关补贴和裁决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农业政策演变历程CAP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国家经济和农业情况复杂,战后重建任务繁重。
CAP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欧洲居民充足的粮食供应,并鼓励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在初期,CAP采用了价格支持和关税保护的方式来保护本土农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CAP逐渐面临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如过度生产、高昂的成本、浪费资源等。
为此,EU对CAP进行了多次改革与调整,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2. 政策支柱CAP主要由两个支柱构成,分别是支柱一和支柱二。
支柱一包括直接支付和价格支持。
直接支付是向农民提供的补贴,目的是提供稳定的可支配收入。
价格支持是指通过设定最低价格和进口关税来保护本土农产品,以保障农民的利益。
支柱一的目标主要是确保农民的生计和农产品的供应稳定。
支柱二则注重农村发展与农业多样性。
这一支柱主要提供农村发展补贴,并支持农民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农村发展补贴可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社会发展等。
此外,支柱二还鼓励农民开展生态保护、农田保育和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
3. 贸易影响CAP对于农业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通过价格支持和关税保护,CAP保护了本土农业产品,提高了欧盟农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这种保护性政策也引发了批评,因为它可能与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形成壁垒,增加了贸易摩擦。
为了减轻这种贸易影响,EU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幅降低关税、改革市场秩序等。
其次,CAP通过直接支付和农村发展补贴,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支持,改善了他们的生计状况。
这使得欧盟农产品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对其他国家的农业产业构成了竞争压力。
OECD国家农业支持和政策改革

OECD国家农业支持和政策改革Ξ□李先德 内容提要 无论从绝对金额上看还是从单位劳动力或单位面积来观察,OEC D国家为其农业部门都提供了巨额的支持和补贴。
支持主要是通过一些对生产和贸易有极大扭曲作用的政策措施。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OEC D国家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政策改革。
但总体上看,改革不仅步伐缓慢,而且效果十分有限。
今后,OEC D国家应该减少价格干预,采取与生产脱钩、更有效率的措施,对农业政策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大幅削减支持水平。
关键词 OEC D 农业支持 政策改革一、OECD国家农业支持水平和特征 (一)OEC D国家农业支持总体水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OEC D国家为其农业部门提供了巨额的支持和补贴。
2004年的初步数据显示, OEC D国家农业支持总水平(TSE)为3800亿美元,其中生产者支持(PSE)为2795亿美元,消费者支持为326亿美元,一般性服务为658亿美元。
农业支持水平相当于OEC D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 DP)的1.12%。
按国别来看,欧盟的农业支持水平最高,为1400亿美元,其次是美国,为1087亿美元,日本位居第三,为608亿美元,这三者的农业支持占OEC D国家全部农业支持水平的82%。
(二)OEC D国家农业支持的主要特征1.农业支持占农业总收入比例较高。
2004年OEC D生产者支持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PSE%)为30%,几乎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水平一样高(见图1)。
农业支持对OEC D国家农民的影响非常大,农业总收入中约1/3是来自于政府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支持。
如果将农业总收入中的生产成本扣除,则农业支持占农业净收入的比例至少在50%以上。
图1 OEC D生产者支持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Ξ本文得到了世界银行第四期技术合作贷款项目“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平台与决策支持系统(A29)”的资助 2.OEC D国家之间支持水平差异很大。
2002—2004年OEC D国家中,挪威和冰岛支持水平最高,分别为71%和70%,而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只有2%与4%。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一、什么是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即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AP,它是欧盟为了维护成员国的利益,促进欧盟成员国农业共同协调地发展出台地一套有机统一的政策体系。
CAP在欧盟制定的统一政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实施对欧盟的一体化具有重要影响。
它是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延续和发展,CAP与关税同盟政策一起构成欧共体两大支柱政策,可见其重要地位,因此要了解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就需要追本溯源,研究欧共体以来共同农业政策的起源和演变。
二、CAP的起源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受到了极大地破坏,欧洲主要国家为了促进欧洲的和平,维护欧洲社会的稳定,从经济一体化入手,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在此推动下,在1957年3月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签订了《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条约除了规定建立关税同盟之外,六国还提出了要实施一项共同体范围内的共同农业政策,把共同市场扩大到农业和农产品贸易上。
为什么当时要提出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呢?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而且农产品是否能稳定地供应事关社会稳定,二战后,西欧国家农业受到战争的极大破坏,农业生产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农产品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各国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的生产率普遍不高,因此农产品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农产品不仅会加重经济负担,而且会丧失一定的独立性,在政治上受制于人,此外还更容易受到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而威胁社会稳定。
在此种情况下,西欧各国不能独立地处理这种农业发展的困境,那只好联合起来,共谋发展。
西欧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不仅要求工业品自由流通,农产品也需要自由流通,这也需要共同农业政策的支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六国在1957年的《罗马条约》中同意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欧盟农业政策

欧盟农业政策基本情况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IAL POLICY,简称CAP)是欧盟内实施的第一项共同政策。
前提:统一市场(Market Unity)、共同体优先(Community Preference)和财政一致(Financial Solidarity)。
农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不到3%,就业人口不到5%,但由于农产品、食品占欧盟居民日常生活的开支超过20%,以及农业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基础作用,农业对欧盟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因此,在农业领域实施共同政策是欧盟走向产业一体化的第一步。
共同农业政策最早在《罗马条约》中提出。
1960年6月30日欧共体(EEC)正式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1962年起逐步予以实施。
当初设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人员的“公平”收入;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农产品合理的销售价格以及确保农产品的供应。
其主要内容是:对内建立共同农业基金《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EAGGF)》,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对农产品出口予以补贴;对外设置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调整的差价税、配额等,使欧盟农业免遭外部廉价农产品的竞争。
为确保这些目标能够实现,《欧共体条约》还确定成立农业市场共同组织(COMMON ORGANISAT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S),把欧盟生产的农产品划分为若干大类,每一类农产品由一个市场组织管理。
农业市场共同组织从操作上确保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成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一支柱。
在具体政策措施上,共同农业政策的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其主要措施是: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干预、差别关税和出口补贴等。
在价格制定方面,由共同体理事会制定统一的目标价格、门槛价格和干预价格,保证市场平衡,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在市场干预方面,主要是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等措施干预农产品购销,调节生产和流通。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

内容提要:1962年形成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最重要的共同政策之一。
其主要内容是制定共同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竞争法则, 建立统一农产品市场,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以保护内部市场,建立共同农业预算,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
经过几次比较大的改革,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逐步过渡到了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
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欧盟农村的全面发展。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的产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西欧各国认识到使用武力谋求国家利益和统一欧洲是行不通的,受到战争重创的欧洲国家也不可能依靠本国的力量恢复经济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复兴和繁荣。
为此,1951年4月,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成立了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在罗马签署成立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原子弹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确定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目标,以促进欧洲繁荣和欧洲人民的团结。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其后经历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与丹麦于1973年,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分别加入共同体。
1994年,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
随后,瑞典、芬兰及奥地利亦于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到2004年,中东欧十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托维亚和斯洛伐克将加入欧盟,现在的欧盟15国将扩大到25国。
欧盟东扩后,整个经济区域之面积将由原来的320万平方公里,扩增为4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亦将由目前的3.7亿人,增加至4.8亿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
按照"罗马条约"的规定,欧共体最初的目标只是建立一个以关税同盟为基础的区域性、排他性经济集团。
在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首先取得进展的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到1961年底,欧洲六国内部工业品进口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内部关税取消,对外关税统一。
欧盟CAP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共同农业政策继续调整与改革阶段(1992-2003)
背景
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加 剧
目的
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欧盟 农产品的竞争力
主要内容
引入“欧洲农业结构政策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和 区域发展,提高农业效率 和竞争力
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加速阶段(2003-2008)
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欧盟 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增
02 03
发展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CAP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体系。其 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引入了直接补贴制度,这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为稳 定的收入。
改革
近年来,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CAP经历了 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减少对农产品的干预,鼓励农民采用环保 和可持续的农业实践等。
01 背景
农业生产过剩,财政负担加重
02 目的
调整政策以减少过剩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03 主要内容
实行“多产多补”政策,鼓励农民缩减生产规模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共同农业政策进一步改革阶段(1973-1986)
01
02
03
背景
环保问题突出,农民负担 增加
目的
改善环保状况,减轻农民 负担,促进农村发展
CAP的政策目标与意义
政策目标
CAP的政策目标包括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提高农民 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保护环 境和自然资源。
意义
CAP对于欧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欧盟内部的 经济稳定和农民收入,还关系到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和食品安全。此外,CAP还为欧盟的环境保护和农村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_2014_2020

本次的改革目标与 CAP 长期 目标相对应: 经济
方面,CAP 的长期目标 是 要 实 现 适 应 需 求 变 化 的 粮 食生产,本次改革的目标就是增强欧盟农业的竞争 性;环境方面,CAP 的 长 期 目 标 是 实 现 自 然 资 源 可 持续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本次改革的目标就是提 高欧盟农业发展 的 可 持 续 性; 区 域 发 展 方 面,CAP 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本次的改革目标 是提高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效性 (图1)。
— 65 —
于2013年6月26日达成了关于 CAP 改革的政治协 议,12 月 16 日 , 欧 盟 农 业 部 长 委 员 会 正 式 通 过 了 CAP改 革 的 法 律 文 件 和 2014 年 财 务 预 算 过 渡 方 案① ,并于12月20日公布了这些文件,这标志着本 次改革正式达成协议。
保留了出口退税、学校牛奶和水果计划,调整 了公共干预和私人存储的产品,废除了糖酒奶产量 限制,增加了支持生产者合作和危机储备。总体看, — 68 —
本次改革减少了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加侧重于对 生产者的支持和危机应对。改革后市场支持资金总 额低于 CAP 支出的5%。
(1) 减少了 公 共 干 预 和 私 人 存 储 的 产 品 品 种。 无论是公共干预还是私人存储,均需依照授权法案 执行。公共干预方面:① 保留了普通小麦、硬麦、 大麦、玉米、大 米、牛 肉、黄 油 和 脱 脂 奶 粉 等 8 种 产品。黄油和脱脂 奶 粉 的 干 预 截 止 日 期 延 长 了 1 个 月,即从以前每年的 3 月 1 日 至 8 月 31 日 延 长 至 9 月30日。② 取消了高粱、白糖和原糖 3 种产品。私 人存 储 方 面: ① 保 留 了 白 糖、3 种 橄 榄 油、 猪 肉、 牛肉、绵羊肉和山羊肉等8种产品。②调整了3类 产品,将无盐和有盐黄油调整为必须是直接用纯牛 奶中的奶油生产的黄油;将长期保存的或者用羊奶 生产的到期日至少还有6个月的奶酪调整为受原产 地保护和地理标识保护的奶酪;将由欧盟许可的企 业直接用纯脱脂牛奶生产的质量上乘的脱脂奶粉调 整为用牛奶生产的脱脂奶粉。③取消了包括帕达诺、 帕玛森和普罗卧3种奶酪以及奶油等4种产品。④ 新增了原糖和亚麻纤维2种产品。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干预加强的原因
• 对农业的认识加深:波动、个体生产者 • 农民组织的积极活动: • 人们以为干预是短暂的
二战后农业和农业政策
• • • • 从短缺到过剩 1945年西欧农业生产下降到战前2/3 1948年开始得到马歇尔计划支持 1949/1950农业年度,农业生产超过战前水 平 • 50年代末期,比战前增长50% • 农业在国民收入中份额减少,农民收入提 高速度缓慢
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
– 由于欧洲煤钢联营的成功实践,到50年代中期, 热衷联合的欧洲国家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经 济一体化的设想渐趋一致。 1955年6月,煤钢 共同体6国外长聚会意大利的摩西拿,讨论建 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具体计划。 – 1957年3月25日六国在罗马签署成立欧洲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 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共同体优先
• 共同体优先,给予欧共体生产国农产品优 先权。由于欧共体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 场相应产品价格,必须实行进口征税、出 口补贴的双重体制。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 共同体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 欧共体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共同价格时,就 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共同体外部进口, 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对欧共体农产品 市场的影响
共同农业政策的价格机制
• 干预价格(Intervention Price),是生产者每年 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谷物干预价格 与欧共体最大的余粮区法国的奥尔姆市场条件相 联系,它一般比目标价格低10-15%。当某类农 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 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后可以从 欧共体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 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将农产品以干预 价格直接卖给干预中心。有了干预价格,就可保 证生产者收回生产成本并获得微利,可保护农民 的利益。干预价格也叫保证价格或保护价格。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2003年后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
n 改革直补方式,由挂钩的直补改为脱钩的直 补,“单一农场补贴”
n 加强对第二支柱的支持 n 农业支出将基本冻结,2013年东欧10国得
到的农业直接补贴与原成员国相同,更加注 重环保与食品安全,减少对大农场的补贴
n 对在取消价格和关税保护中受到损失的农业生产者进行直接收入补贴,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条件是收入补贴大于PwPtGA。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2000年议程
1. 冻结农业预算支出 2. 削减对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3. 农业发展多功能性、可持续性、竞争性 4. 将关于农村发展的新政策确定为CAP第二支柱,
n 第三阶段:关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经 济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欧盟财政支出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思考题
1.分析1990’S以后CAP改革的内容与方向。 2.欧盟CAP改革的经济学依据? 3.欧盟CAP改革对中国农业政策的启示?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3rew
n “黄箱”措施: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色”政 策(Amber Polices),要求对其做出减让承诺。1.价格支持; 2.营销贷款; 3.面 积补贴; 4.牲畜数量补贴; 5.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 6.某些有补贴的 贷款计划。要求各成员方用综合支持量(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 简称AMS)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简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是欧洲联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农业补贴计划之一。
自1957年成立以来,CAP在欧盟国家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应对挑战,CAP经历了多次变革。
本文将介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历程。
1957年-1992年:第一阶段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初在1957年的《罗马条约》中被确立,旨在实现农业市场的整合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该阶段的政策重点在于建立共同农业市场和保障农民的收入。
欧盟通过设立关税壁垒和向农民提供直接补贴等手段来保护本国农业,并确保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然而,这一政策很快面临了一些挑战。
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导致了过剩生产和高额补贴支出,给欧盟的预算带来了压力。
此外,CAP的保护性政策也引发了国际贸易争议。
1992年-2003年:第二阶段为了解决第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欧盟在1992年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减少对农业市场的干预,促进农业的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
新政策引入了直接支付制度,即将原先的价格支持转变为对农民支付直接补贴。
此外,欧盟也开始关注农业的环境和农民的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然而,第二阶段的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直接支付制度导致了补贴的不公平分配和对大农场主的偏袒。
此外,CAP的环境政策在实施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2003年-2013年: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的改革中,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2003年,欧盟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进一步减少对农业市场的干预,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联系,并强调多功能农业的价值。
此外,欧盟还开始注重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服务。
这段时间内,欧盟共同农业政策逐渐向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CAP的补贴仍然存在不公平性,并没有解决农业市场过剩和高额支出的问题。
2014年至今:第四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欧盟在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农业政策改革。
欧盟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金 。共 同 农 业 财 政 政 策 在 提 高 农 业 劳 动 生 产 率 、保 证 食 物 供 应 、 稳 定 市 场 , 以 及 确 保 农 民 生 括 水 平 等 方 面 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对 欧 盟 各 国乃 至 整 个 世 界 的农 业 生 产 和 农 产 品 贸 易
业 财 政 来 负 担 , 即 来 自于 农 业 调 整 和 保 证 基
2 .第 二 阶段 ( 9 8 18 年 ) 主 要 体 现 17— 94 出对农 业 价 格 政 策 的 调 整 。这 一 时期 农 业 预 算 支 出 占 欧 共 体 预 算 支 出 的 6 % 。 由 于 农 业 生 5 产 过 剩 和 农 业 预 算 增 加 的 压 力 , 对 农 业 价 格 政 镀 的 支 出采 取 了 限 制 性 的 措 施 ,即 当 农 业
年 代 中 期 以 后 农 畜 产 品 大 量 过 剩 ,增 加 了 欧
誓 圭 拳镪津弱藕耍 _
在 欧 共 体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过 程 中 , 农 业 一 体 化 是 成 员 国 追 求 的 目标 之 一 。 1 6 年 在 法 92 国 等 农 业 大 国 努 力 下 , 经 过 相 互 利 益 的 综 合
不 得 不 放 松 对 农 业 限 制 的 财 政 政 策 ,提 高 了
一
1 3—
维普资讯
2 0.( 2 8 . 2 总 7 0 6
廿雠 生
% d g/ k  ̄ d A r u ae e
支 持 价 格 。 最终 结 果 农 业 生 产继 续 增 长 。
策和 财政 体制 等 四方 面 内容 ,以及统 一市 场 、
的摩 擦 。 于是 ,成 员 国开 始 关 注 制定 特 殊 的 共 同农 业 财 政 政 策来 推 进 农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
欧盟CAP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欧盟CAP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汇报人:2024-01-10•欧盟CAP概述•欧盟CAP的主要内容•欧盟CAP的影响和效果目录•欧盟CAP的未来趋势•结论与建议01欧盟CAP概述CAP的定义和目标定义CAP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简称,旨在促进欧洲农业发展和农村社区的繁荣。
目标CAP的目标包括确保农产品市场稳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业竞争力等。
CAP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历史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成立之初,为了促进欧洲农业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共同农业政策开始实施。
发展历程CAP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全球经济和欧洲农业发展的变化。
其中,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重点在于建立统一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自由流通;21世纪初的改革则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转型。
02欧盟CAP的主要内容欧盟CAP的主要内容•请输入您的内容03欧盟CAP的影响和效果欧盟CAP的影响和效果•请输入您的内容04欧盟CAP的未来趋势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
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推广智能化农业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推广智能化农业装备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等政策,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提高欧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变迁内容提要:1962年形成的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最重要的共同政策之一。
其主要内容是制定共同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竞争法则, 建立统一农产品市场,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以保护内部市场,建立共同农业预算,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
经过几次比较大的改革,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逐步过渡到了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
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欧盟农村的全面发展。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的产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西欧各国认识到使用武力谋求国家利益和统一欧洲是行不通的,受到战争重创的欧洲国家也不可能依靠本国的力量恢复经济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复兴和繁荣。
为此,1951年4月,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成立了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在罗马签署成立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原子弹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确定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目标,以促进欧洲繁荣和欧洲人民的团结。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其后经历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与丹麦于1973年,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分别加入共同体。
1994年,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
随后,瑞典、芬兰及奥地利亦于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到20XX年,中东欧十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托维亚和斯洛伐克将加入欧盟,现在的欧盟15国将扩大到25国。
欧盟东扩后,整个经济区域之面积将由原来的320万平方公里,扩增为4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亦将由目前的亿人,增加至亿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
按照”罗马条约”的规定,欧共体最初的目标只是建立一个以关税同盟为基础的区域性、排他性经济集团。
在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首先取得进展的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到1961年底,欧洲六国内部工业品进口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内部关税取消,对外关税统一。
经济一体化对六国内部商品流通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彼此工业基础和实力的差别,必然带来比较利益的不同。
因此,引发了农业一体化的要求,以便通过更为广泛领域的合作,实现各成员国之间利益的平衡;同时,农业一体化也是欧共体成员国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法国、荷兰和意大利是农业一体化的积极鼓动者和支持者。
在60年代初,这三个国家的谷物、畜产品和蔬菜及水果生产出现大量过剩,但没有销售市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其他成员国各有自己的传统进口渠道,如西德大量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农产品;二是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的农畜产品生产成本高,在世界市场上经不起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农产品的竞争。
只有欧共体国家实行农业一体化,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共同市场,以统一的对外关税限制来自欧共体外部产品的竞争,才能为法国、荷兰等国的农产品占领欧共体市场,进而打入世界市场奠定基础。
因此法国在荷兰的支持下要求彻底实施农业一体化,这样,欧共体六国于1962年1月14日通过了一个“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衷协议”,即欧共体最初的共同农业政策。
二、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1、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包括农业收入目标、农产品市场目标、农业结构目标和农村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和具体化。
主要包括:(1)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农业合理生产和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率;(2)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合理的生活水平;(3)稳定农产品市场,保障供应的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农产品;(4)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保证食品安全;(5)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2、共同农业政策的原则共同农业政策有三条原则,即共同体市场统一(Market Unity),共同体优先(Community Preference)及价格和预算一致(Financial solidarity)。
所谓共同体市场统一,即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完全自由,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逐步取消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筑起统一关税;协调成员国之间管理、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规,共同价格和一致的竞争法则。
共同体优先,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
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共同体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欧盟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共同价格时,就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共同体外部进口,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对欧盟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价格和预算统一,则是每年成员国农业部长理事会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并建立共同预算,即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
这是欧共体预算的主要科目之一。
目前,欧盟共同预算收入约为840亿欧元,其中用于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约占50%。
共同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于:(1)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成员国从第三国进口农产品所征收的关税:(3)成员国向第三国出口的农业征税;(4)糖生产者交纳的分摊费;(5)成员国从第三国进口工业所征收的关税:(6)其他附加收入。
3、共同农业政策的具体做法(1)建立统一农产品市场。
1966年5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通过决议,实行农产品自由流动,分步实施农产品统一价格。
1966年11月1日橄榄油首先实行了统一价格;从1967年7月1日开始,谷物、食糖、植物脂肪和植物油实施统一价格;1967年9月1日稻谷实施同价;1968年4月1日,牛奶、奶制品以及肉牛同价。
1966年,欧共体90%的农业产量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71%的农产品贸易额以及来自第三国60%的食品进口额实行了共同农业政策。
到九十年代初,欧共体国家置于统一的农产品价格体系和共同农业政策管辖之下的农产品有:谷物、水稻、蔬菜、水果、糖、酒类、烟草、牛奶、肉、蛋、植物油、动物脂肪和油料等14个类别,占欧共体生产的农产品的96%左右。
(2)建立对外统一的农产品关税壁垒和对内统一的农产品价格体系。
通过门槛价格、最低价格和干预价格等措施对共同体市场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维护市场平衡,保护生产者利益。
门槛价格(Threshold Price),是对欧共体之外国家设立的,是第三国农产品进入欧共体港口的最低进口价。
如果第三国农产品到岸价格低于门槛价格,就征收这两种价格之间的进口差价税。
这样,进口农产品只能按欧共体内部统一规定的标位价格在市场上出售。
有时进口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甚至高于标位价格,因为除门槛价格外,还有贮藏费和运费在内,因而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欧共体内部农产品贸易得以保护。
标位价格,也称最低价格(Minimum Price),是依据一种农产品在欧共体内供不应求地区的市场价格而定,其中包括了贮藏费和运输费。
农产品标位价格每年定一次,并由欧共体部长理事会规定公布14类统管的农产品的标位价格。
农产品的统一价格不用某个国家的货币表示,而用欧洲货币单位埃居(1埃居约等于1美元)作为计算单位。
标位价格因包括贮藏费和运输费,会因地区不同和运输费不同而变化,故只供生产者和消费者参考。
同时,各成员国可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以比标位价格稍低的价格出售农产品给伙伴国。
干预价格(Intervention Price),是生产者每年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
谷物干预价格与欧共体最大的余粮区法国的奥尔姆市场条件相,它一般比标位价格低6-9%。
当某类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后可以从欧共体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将农产品以干预价格直接卖给干预中心。
欧共体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共有36个,享受干预价格的14类农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生产限额由欧共体统一规定审核执行。
有了干预价格,就可保证生产者收回生产成本并获得微利,可保护农民的利益。
干预价格也叫保证价格或保护价格。
(3)共同农业政策的其他做法。
一是出口补贴制度。
这对大部分产品都适用,如粮食,糖,油菜,奶,肉蛋禽,水果和蔬菜等。
二是生产配额制度。
针对糖和牛奶两种产品,每年根据共同体市场供求情况,提出生产配额总量,分配到各国,再由各国分配到加工。
对配额内的产品提供保证价格,对配额外的产品则不能得到保证价格或不能得到全额的保证价格。
三是对外保护制度。
针对蛋和家禽两大类产品。
在欧共体市场,蛋和家禽没有干预价格和生产配额规定,通过门槛价格实行保护。
四是直接补助。
主要是羊肉、油和油脂、烟草、棉花、干饲料、亚麻、大麻籽、啤酒花等。
五是,落后地区发展补贴。
利用欧洲的结构基金特别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为农村地区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三、共同农业政策面临的问题共同农业政策对促进欧洲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和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战后,欧洲人对战争期间遭受的饥饿刻骨铭心,被饿怕了的人们渴望吃饱肚子,存有余粮。
共同农业政策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70年代到80年代,共同体成员国的农业产量大增,粮食、牛奶、牛肉和葡萄酒不仅自给,而且有余。
到90年代初,欧盟务农人数减少了一半,仅为700万,农业产量却提高了3倍,粮食产量从1960年市场需求的80%增长到120%。
但与此同时,共同农业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由于生产过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暴露出一些弊端,受到了来自内外部要求改革的极大压力。
1、预算负担不堪重负。
共同农业政策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补贴政策导致农民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品供大于求,连西德这样一个并无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地区也出产了大量粮食,农业预算压力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欧盟。
1980年,共同农业政策开支占欧盟总支出的73%,到80年代末,仍占到整个预算的63%,仅多余产品贮存一项,最高时一年可花费近200亿埃居,欧盟农产品出口占了世界农产品贸易四分之一,出口补贴最高年份近100亿埃居。
2、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压力。
化肥和杀虫剂在欧洲大多数地方广泛使用,许多化学物进入水体,加速超营养化,灭绝了一些敏感的水中生物并进入地下水,污染了人类的水供应体系。
疯牛病、口蹄疫、二恶英等动物性疾病频繁发生,人类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
由于补贴政策只同牲畜的存栏数挂钩,农民为了多得收入,就拼命降低成本,使用有病动物下水作饲料,导致这些疾病流行。
另外,由于有补贴政策,农民坐等补贴,对各种疾病不作预防,也不主动采取措施,助长了这些病害的蔓延。
3、内部利益分配不公。
欧盟成员国在共同预算中承担的义务和获得的利益不对称,内部分歧时有发生。
法国负担欧盟预算的%,欧盟为法国的花费占总预算的%,正好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