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是课程的基本特征。
3.(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良好的品德培的培养要从儿童的(生活中)培养。
6.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7. 课程必须根植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8.教学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9.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
10.《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
11.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12.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
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
程。
13.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
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
14.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
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
15.课程内容有(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
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16.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
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
17.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
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18.(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19.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
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20.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21.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
22.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
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
23.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
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24.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
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
25.教学活动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
26.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
27.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
实现。
28.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什么),而不应是由老师(支配
儿童做什么)
29.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
30.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
二、选择题
1.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和( B)
A.过程
B.作品分析
C.测试
2.课程的评价以性质评价为主,(C)评价为辅
A.观察
B.访谈
C.量化
3.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B)
A.效率性
B.开放性
C.正确性
4.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
(A)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A.有尊严 B .有目标 C.有信心
5.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A)和四个方面构成课
程的基本框架
A.三条主线
B.四条主线
C.六条主线
6.《品德与生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C)的公民打下基础。
A.爱社会
B.爱政治
C.爱社会主义
7.《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A).过程与方法。
A.知识与技能
B.体验与探究
C.调查与结论
8.课程内容中的四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C)整体呈现的。
A.相互支撑
B.相互依存
C.相互贯通
9.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A)
A.归宿
B.基本点
C.终结点
10.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C).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A.千篇一律
B.因材施教
C.因地制宜
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