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行为障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行为障碍、成因及治疗

中小学生行为障碍是指作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帮助以及住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小学生中多见。常见的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

一、儿童多动症

1.表现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将的儿童行为障碍。其主要特点为:注意力短暂,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伴随学校困难,当智力正常或接近证常。儿童多动症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度,注意力缺损地多动症儿童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写作业及游戏时也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很难静坐,手脚常有不停的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粗心大意,学习的必需用品常常丢失;不能按别人的要求做事,常常打断别人的活动或干扰他人学习、工作,等等。

(2)情绪不稳定,任性冲动。这类儿童常表现为情绪冲动,缺乏克制力,常为小事与人争吵、打架,常急躁、哭闹,上课时经常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扰乱课堂。

(3)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大都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智力发展还较好。但是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好动贪玩,听课及做作业质量差,给学习带来很大闲难,因而学习成绩不佳。部分患儿有某种

认识功能障碍,如阅读闲难、书写困难、视觉运动功能障碍等。另外,小学三年级以后,因存在对概念不能全部理解,抽象和概括能力比较差的原因,可能造成学习成绩逐年下降。

另外,多动症儿童到青春期以后,活动过度会减少或消失,但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行为冲动常持续较长时间。少数患儿的症状可持续至成年。一小部分患儿成年后出现病态人格或精神病,或有违法行为及其他适应闲难等。

2.成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须考虑药物治疗。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

(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或外伤。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

(3)遗传因素。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

(4)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虽不一定达

到铅中毒,但可能会导致多动症。

3.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

(2)饮食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丁: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

(3)心理治疗。这是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儿奄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

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分散学习法: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化整为零,每隔10分种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学习的环境里,不要放置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二是及时评价法:当孩子表现出安静做功课,较少小动作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反之,要及时批评。三是程序训练法: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先让他观察大人自言自语写作业,然后再自己执行,在做作业时,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作业了,要认真做,第一题是什么……

另外,还要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经验证明,这几种治疗方法能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一般地说,儿童多动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二、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指少年儿童(多为4~15岁)身体某部位肌肉或肌群突然地、快速地、不自主地、反复无目的性地收缩运动。常伴有发生抽动、情绪障碍、强迫症状或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行为改变。

1.表现

(1)运动抽动:

①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②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声音抽动:

①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的、无意义的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②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

(3)其他行为障碍:

①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②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③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抽动症儿童智力大多数正常,所有的症状在睡眠中消失,这是本症的特点。

2.成因

抽动症的病因很多。首先是素质因素。这类儿童多有敏感、羞怯、不合群、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其次是疾病和习惯因素。如患眼结膜炎引起的眨眼、皱眉等习惯,衣领过紧走路造成摇头、扭颈等习惯。此外还与模仿有关。由于模仿别人的动作或在惊吓等紧张情况下使抽动行为得到强化,都可以导致本症的发生。

3.心理咨询策略及行为矫正

本症是一种常见的中小学生神经精神疾病,其病程常迁延几年之久甚至更长,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故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对于单纯的运动抽动,因其表现单纯,不影响学习,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家长和教师要多给予心理支持与帮助。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