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行为障碍
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与干预ppt课件
要想纠正学生已经习惯成癖的行 为,则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 信念。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正确 引导学生,应特别注意要督促学 生持之以恒。学生自身也一定要 坚持到底。
14
15
2
小学生病理性偷窃
病理性偷窃:又称偷窃癖,属于冲 动控制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 、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 罚而难于改正。与一般偷窃行为本 质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这种偷窃 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 其他明确目的,纯粹是出于无法抗 拒的内心冲动,是一种成瘾行为。
3
病理性偷窃的特点
1.反复出现 2.周期性 3.无预计性
4
病理性偷窃的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学校中不良的人际 3.缓解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手段
5
案例
• 小丁:四年级学生 • 最近,某小学四年级某班出现了怪事,多
为同学反映丢失新买的文具。老师在小丁 的书包里发现了同学们丢失的文具,老师 向小丁的妈妈反映了这种情况,小丁妈妈 在家里发现小丁的抽屉里也有很多文具, 在妈妈的追问下,小丁承认那些都是从同 学那里拿来的,面对妈妈,老师和同学, 小丁非常难为情。
10
(4)厌恶心理疗法
条件反射的原理指出,一个人在出现某种 行为行为时,如果受到一个满意的刺激, 其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并容易再次出现;反 之,如果这种行为受到了一个厌恶性的刺 激,那么这种刺激就会对神经反射产生抑 制作用,并使其相关的行为反应逐渐消退 。
11
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一种简单易行的 方法,主要是通过拉弹早先固定在手腕上的 橡圈,作为厌恶刺激,以抑制存在的病态行 为。这种方法操作过程必须正确,否则会影 响效果。操作时:1)拉弹必须尽量用力,使腕 部产生疼痛感;2)拉弹时需要集中注意力记忆 病态现象消失的拉弹次数;3)拉弹若300次以 上,病态行为仍不消失,需要考虑拉弹方法 是否存在问题,如方法无误,此法可能对此 病人无效;4)每日坚持记录治疗日志。
请你这样帮助我:中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疏导_记录
《请你这样帮助我:中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疏导》阅读笔记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心理行为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3)1.2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特点 (4)1.3 本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5)2. 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与评估 (6)2.1 基本的心理行为知识 (7)2.2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 (8)2.3 个体心理行为问题的评估方法 (10)3. 疏导技巧与方法 (11)3.1 沟通和倾听的艺术 (13)3.2 问题解决策略 (14)3.3 情感支持与辅导 (16)3.4 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支持 (17)4.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 (18)4.1 学习障碍的帮助 (19)4.2 情绪问题的疏导 (20)4.3 行为问题的管理 (22)4.4 社交困难的处理 (23)4.5 网络成瘾的预防与疏导 (24)5. 个案研究与实践 (26)5.1 真实案例的分析 (27)5.2 案例中的疏导技巧应用 (28)5.3 跟进与监测 (29)6. 资源与支持体系 (31)6.1 心理健康资源概览 (33)6.2 专业援助与咨询服务 (34)6.3 家庭与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35)7. 家长与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36)7.1 家长的角色与行动 (38)7.2 教师的角色与行动 (40)7.3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41)8. 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 (43)8.1 不断更新的心理行为知识 (44)8.2 培训与研讨会的参与 (45)8.3 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 (46)1. 内容综述我可以根据一般的书籍结构,给您一个综述段落的示例模板,您可以在阅读完书后,根据书的实际内容,填写相应的信息。
《请你这样帮助我:中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疏导》是一本专门为家长和教师设计的指导书籍,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应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书首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中小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和行为困境,强调了在这些关键成长期提供适当帮助的重要性。
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辅导
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辅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那么,中学生有哪些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呢?(区别:发展性、适应性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1、学习障碍2、行为障碍3、情绪障碍4、人际交往障碍5、青春期性心理障碍6、人格障碍(个性障碍)对这些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应如何识别并加以初步的干预和辅导呢?一、学习障碍定义——一般是指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所引起的。
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
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残缺。
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学生而言,则大多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造成的。
例:一位高中生的自诉——“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精力一直很难集中,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以致于上课效率差,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思想浑浊,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
有时候看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同学都做出来了,就会极度的自卑和紧张。
很难从中得以自拨。
而且做事情的速度变得慢了。
有时候一边做一件事,一边想一些锁事,到后来自己做错了也没有察觉。
记忆力、视力都在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学习障碍在许多时候还会引起人格上的偏差,并造成恶性循环——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前苏联学者卡尔梅科娃提出五种类型:1、一般性学习落后(含入学学习适应良);2、语言表达能力差;3、数学成绩极差;4、不遵守纪律;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 教师要求高,学生努力超出极限/ 学习方法的缺陷,导致潜能被压抑)。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评估——1、是否来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某方面的认知能力较差/ 某方面的学习技能未形成/知识结构有很多漏洞/ 情感和意志的缺陷/ 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等。
中小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概述
4、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许多煞费苦心的 辅导和干预措施难免变得苍白无力。辅导教师的辅 导理念常常会与无情的教育现实发生剧烈的碰撞, 有时还会使自己的辅导进程陷入一种为难的境地。
我们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都不是“牧师〞, 我 们所作的工作不是为了息事宁人、让学生顺从命 运的安排。我们的辅导不会去为传统的教育思想 和缺乏人文关心的教育模式辩护。我们所能做的 只有从开始,尽可能地改善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 小环境,更多地给他们以关爱和帮助,并且引导 他们在不合理的现实面前,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 明自己“也是一个大写的人〞!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会遇到主要是来自师长
的干预和压抑。他们对于无休无止的唠叨、婆婆 妈
妈的关心、神经过敏的查访、简单粗暴的教训表 现
出极大的反感和叛逆情绪。此时,如果师长滥用 权
威,采取高压政策,就往往容易将一局部学生 “逼
上梁山〞〔叛逆〕,或者“退隐江湖〞〔逃避〕, 从而
出现许多行为和心理问题。
教育或“选拔——淘汰〞预备教育的重要标准。各 种
名目的“快班——慢班〞、“实验班——平行班〞、 “奥
赛班——普通班〞,从初一、高一开始就在事实上 把一批批学习障碍学生集中在一起,使他们环顾四
周发现的都是一张张“失败者〞、“落伍者〞的熟 悉的
脸,看到的都是欲哭无泪的“苦恼人的笑〞。这种
例:一位高中生的自诉—— “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精力一直很 难集中,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 以致于上课效率差,反响也越来越迟钝,思想浑浊, 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候看到自己不会做的题 目,同学都做出来了,就会极度的自卑和紧张。很难 从中得以自拨。而且做事情的速度变得慢了。有时候 一边做一件事,一边想一些锁事,到后来自己做错了 也没有觉察。记忆力、视力都在不断下降……〞
《行为障碍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行为障碍》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行为障碍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行为障碍的分类和常见症状。
3. 了解行为障碍的原因和影响。
4. 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和处理行为障碍。
导学内容:一、行为障碍的定义和特点行为障碍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持续性、顽固性、反社会和违法行为,严重干扰了他人和社会秩序的一种心理障碍。
其特点包括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二、行为障碍的分类和常见症状行为障碍可以分为外化行为障碍和内化行为障碍。
外化行为障碍表现为攻击性行为、违反规则、挑衅性行为等;内化行为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自残等。
常见症状包括攻击他人、破坏公物、逃学、抽烟酗酒等。
三、行为障碍的原因和影响行为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
行为障碍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影响进修、工作、人际干系等。
四、如何有效应对和处理行为障碍有效应对和处理行为障碍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心理疏导、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需要共同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一个真实案例,分析其行为障碍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2. 角色扮演:请同砚们分角色扮演一个行为障碍者和其家人、老师或朋友,模拟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处理过程。
3. 个人反思:请同砚们写下对行为障碍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应对和处理类似情况。
导学评判: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对行为障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同砚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增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多理解包容,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名词解释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名词解释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名词解释1. 引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情绪和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一部分儿童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存在困扰和异常,这就是情绪行为障碍(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EBD)的一个特定子群体。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往往表现出情绪波动、行为冲动、社交困难等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挑战。
2.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定义情绪行为障碍儿童通常被定义为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存在持续、严重和异常的问题,这些问题超出了正常儿童的范畴。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激动不安、情绪波动、攻击倾向、情绪退缩、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等。
这些问题会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给儿童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
3.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分类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制定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这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3.2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s):这种情况下,儿童表现出长期的低落心情、疲劳和对日常活动的丧失兴趣。
3.3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儿童可能表现出过度担忧、恐惧和害怕,对平常的事物产生过度的反应。
3.4 反社会行为障碍(Conduct Disorders):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表现出憎恨、暴力和反社会行为的倾向。
3.5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这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特征是社交和沟通能力的受损。
4. 影响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原因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生物化学因素等。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特点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这个话题可真是绕不开啊。
想想现在的小孩儿们,压力可大了,学习、社交、家庭琐事,真是一大堆。
而且有些小朋友在这些方面碰到了困难,真是让人心疼得要命。
比如说,焦虑症,就像一只藏在角落里的小老鼠,时不时跑出来捣乱。
小朋友们本来该快乐地玩耍,却总是心里紧张,像是考试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起来要写什么,真是让人心里揪得慌。
抑郁症也是常见的,像个阴云密布的天气,让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阳光。
你想想,有些小孩儿明明有很多朋友,却总觉得孤单,像是在大海里游泳,四周都是水,却感觉无处可去,真的很无奈。
他们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忽高忽低,开心的时候特别亮眼,烦恼的时候却让人心痛。
再说说多动症吧。
这可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孩子们就像是插上了翅膀的小鸟,根本停不下来,总是在这里跳那里跑。
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一会儿就开始捣腾铅笔,一会儿又想去窗外看看。
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是操碎了心啊。
不过,他们其实不是故意的,只是肚子里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儿,想要探索这个世界。
再有就是社交障碍。
哎,这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舞会中,有些孩子却只能在角落里默默观望。
明明想交朋友,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被理解,渴望有一个朋友能够拉他们一把。
就像春天的花朵,想要盛开却被冰雪压住,难受得不得了。
不过,说到这些问题,咱们得知道,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像我们大人,不能光顾着说“你怎么又这样了”,而是要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给他们一点空间,像大海一样包容,慢慢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这需要耐心,像慢慢酿酒一样,越陈越香。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可不能忽视,毕竟身心健康才能事事顺心,咱们得学会倾听,像一位耐心的园丁,让每一朵花都能自由生长。
跟孩子们沟通的时候,尽量别让他们感到被审判,像是在法庭上接受审问。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阐述心理行为障碍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目的和意义
1 2
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
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使参与者了解儿童青少年 心理行为障碍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提高对心理健 康的重视程度。
促进早期识别和干预
帮助参与者掌握识别和处理心理行为障碍的方法, 以便在早期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恶化。
专业治疗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寻求专业 治疗师的帮助,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和药物治疗等。
05 预防和干预策略
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培养自信心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支持他 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
从而建立自信心。
增强抗挫能力
教育孩子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心 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提高抗挫能力。
忽视其他活动
他们可能不再参与其他兴趣爱好或与家人朋友的互动。
案例三:网络成瘾的识别和处理
• 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眼睛疲劳、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案例三:网络成瘾的识别和处理
时间管理
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限制,鼓励 孩子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
家庭和学校支持
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网络成瘾的表 现和影响,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 和处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概述 • 识别和处理心理行为障碍的方法 • 案例分析 • 预防和干预策略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概述
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定义、类型和常见表现,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打 下基础。
影响因素
01
行为障碍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行为障碍的常见症状和表现行为障碍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在社交、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持续的、反复的且严重的行为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攻击性、违规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冲动性等。
行为障碍的症状和表现具有多样性,但以下几种常见的症状和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中经常被关注。
一、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行为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种行为表现为对他人或自身的伤害行为,包括打、踢、咬、推搡等。
攻击性行为通常是由内在的情绪问题、冲动控制困难或者沟通障碍引起的。
孩子们可能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取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二、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也是行为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
这种行为包括干涉他人财产、盗窃、欺诈、携带危险武器以及参与激烈斗殴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到他人利益,也可能对孩子自身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出现可能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多种复杂因素有关。
三、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行为障碍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许多人熟知的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孩子在学习、工作或完成任务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冲动或者健忘。
这种症状会对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有些孩子可能同时出现多动症状,这进一步加重了这种行为问题的严重性。
四、冲动性行为冲动性行为是指孩子在没有适当思考或评估的情况下,迅速做出行动的倾向。
这种行为表现为鲁莽、不顾后果或行动没有计划性。
冲动性行为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生,如随意离开教室、违法激进行为和危险活动的参与等。
这种行为往往与孩子的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关。
五、社交问题行为障碍的孩子通常表现出一系列的社交问题。
他们可能缺乏同情心和倾听能力,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
这使得他们的社交关系和友谊能力受到了损害。
他们可能表现出侵略性、威胁性、孤立或者自闭的行为。
这些问题会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的挑战。
尽管这些症状和表现在行为障碍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同时表现出这些特征。
每个孩子的行为问题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程度,因此,确切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行为障碍干预方案
儿童行为障碍干预方案引言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社交、学习和家庭环境中表现出的持续性、明显异常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等。
儿童行为障碍对儿童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对于帮助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是至关重要的。
评估在制定儿童行为障碍干预方案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观察: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包括注意力、冲动和多动、攻击性行为等。
2.家庭环境评估:了解儿童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关系、家庭支持等情况。
3.学校评估:了解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能力、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等。
4.心理评估:进行心理测试,以评估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评估,可以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干预方案制定儿童行为障碍的干预方案应该是个性化的,根据评估结果和儿童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干预策略:1.行为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学校和社区都要参与到行为管理中。
2.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儿童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培训等方式进行。
3.心理治疗:儿童行为障碍往往与心理问题有关,因此心理治疗是一个重要的干预手段。
儿童可以通过个别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或群体治疗来获得支持。
4.医学干预: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行为障碍,可能需要辅助药物治疗。
这个需要儿科医生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干预儿童行为障碍不仅需要家庭的支持,也需要学校的配合。
以下是一些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策略:1.家长教育:提供家长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行为障碍的特点和干预方法,提高家长对干预方案的接受度和执行力。
2.与学校协作:学校需要提供儿童行为障碍的相关信息,参与制定干预方案,并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支持儿童的发展。
3.持续沟通:家庭和学校之间要保持定期的沟通,及时了解儿童的进展和调整干预方案。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案例分析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六岁的男孩,平时喜欢独自玩耍,不愿与其他儿童互动。
他经常表现出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的行为,对维持规则和自我控制感到困难。
他经常在家中和学校中故意破坏物品,并对他人进行攻击,例如打击、踢或咬人。
他还经常打断他人的谈话,并不遵守成年人的指示。
小明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并对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内疚。
这些问题导致小明在学校中遭受了同龄人的排斥和教师们的不满。
小明的案例表明他可能患有情绪和行为障碍,可能是具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双相情感障碍(BPD)特征的儿童。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明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能力,且喜好孤独。
这些特征与ADHD的症状类似,这可能是他的一部分问题所在。
2.双相情感障碍:小明情绪不稳定,易怒,暴躁,并对他人进行攻击。
这些特征与BPD 的症状类似,这可能也是他的一部分问题所在。
干预措施:针对小明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1.组织多学科评估:2.药物治疗:如果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金针菇、甲基苯丙胺(Adderall)等药物可用于控制过度活动和改善集中注意力。
3.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小明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
这将有助于他学会控制情绪、处理挫折、改进社交技巧以及遵守规则。
4.家庭参与和支持:小明的家庭应参与治疗过程,并学习如何与他建立积极互动。
家长在家庭中的规则和纪律上给予支持,并提供安全、结构良好、稳定的环境。
5.学校支持:学校可以为小明提供特殊教育和行为支持服务,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帮助他改进学习和社交技能。
同时,学校教师可以使用积极行为增强措施和奖励系统来激励小明。
结论:对于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儿童,专业评估和早期干预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综合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家庭参与和学校支持等多元化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儿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技能。
十类特殊困难类型学生
十类特殊困难类型学生一、学习障碍型学生学习障碍型学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的学生。
他们可能存在学习能力低下、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二、情绪障碍型学生情绪障碍型学生是指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或情绪低落的学生。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原因而产生情绪问题,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教师应关注这类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情绪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调整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行为障碍型学生行为障碍型学生是指在行为表现上存在问题的学生。
他们可能表现为冲动、攻击性行为、违反纪律等,给学校和家庭带来困扰。
教师应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引导这些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沟通障碍型学生沟通障碍型学生是指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他们可能面临口语表达不清晰、语言理解困难等问题,影响到与他人的交流。
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沟通方式,如图示、手势、文字等,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沟通障碍,提高交流能力。
五、自闭症学生自闭症学生是指在社交和行为表现上存在障碍的学生。
他们可能表现为社交能力差、刻板行为、重复性动作等,对于他们来说,适应新环境和社交交往都是一种挑战。
教师应提供温暖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以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改善社交能力和行为表现。
六、多动症学生多动症学生是指在注意力集中和行为控制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他们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冲动行为等,影响到学习和社交。
教师应通过疏导情绪、锻炼注意力、规范行为等方式,帮助这些学生掌握自我控制的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七、视觉障碍型学生视觉障碍型学生是指在视觉感知和运动能力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他们可能面临视力模糊、视野受限、眼球运动障碍等问题,影响到阅读和学习。
教师应提供适合他们视觉需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和参与学习活动。
小学生的行为障碍
小学生的行为障碍[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日期:2009年10月11日| 浏览1568次] 字体:[大中小]主讲:李平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学生的行为障碍”吗?今天李老师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小学生的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
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品行障碍等。
我们最常见的小学生行为障碍是多动症,它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行为冲动,是一种综合性障碍。
发病年龄多在8—10岁。
因为正常顽皮儿童也有好动表现,因此在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是多动症时,一定不要轻易断言。
一般都需要对学生观察半年以上,如发现其在学习或做某件事上不能控制或仅能控制很短时间;或在接受批评后,总是“明知故犯”;或长期有反常行为,不守纪律,好惹事,不讲礼貌,干扰他人,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认识;或学习困难,在言语表达,思考,抽象综合能力等方面较差;或有抽搐症等等的一些问题,才应考虑该生是否具有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因此在咨询治疗时应多采用心理治疗方法。
首先,咨询人员应以同情的态度对对待他们,因为大部分多动症的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现象,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教师,同伴的指责而深感痛苦。
所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
其次,要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协调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责骂,惩罚只会加重他们的病症,使他们更自卑,孤僻,甚至造成反抗心理。
教师不能厌弃和歧视他们,对其微小的进步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要鼓励他们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改善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其它方面,也应给予反复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希望每一个同学能了解自己,对照自己,最好能够做到控制住自己。
谢谢大家。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健康的定义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的两大指标
⑴适应性指标——一切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 现都属于不健康。 △嫉妒 △自卑 △任性 △孤僻 △焦虑 △逆反心理 △社交困难…
⑵发展性指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人格的发 展出现受阻也属于不健康。 △智力发展得不到及时的促进 △社会化发展不够积极而稳定
ADHD对人生的不同阶段造成的损害
行为紊乱
学习问题 社会交往困难 自尊问题 法律问题,吸烟和外伤
职业失败
自尊问题 社会关系问题 外伤/事故 物质滥用
学龄前
学龄
青少年
成人
大学阶段
行为紊乱 学习问题 社交困难 自尊问题
学业失败 职业困难 自尊问题 物质滥用 外伤/事故
Barkley RA.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Handbook, Third edition. 2005.
儿童多动症筛查量表
项目
无
0
1、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打扰其他同学
4、做事有头无尾
5、坐不住
6、注意力只能短暂集中,容易随环 境转移
7、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
8、好大声叫喊
9、情绪改变快
10、脾气暴躁,有不可预料的行为
程度(以√表示)
有一点 较多 很多
1
2
3
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
症状减轻或消失 学习成绩上升 人际关系改善
我国孙凌、苏林雁等于2000年对长沙市中小学 生调查显示ODD的患病率7.98%(男11%,女 5%)。以男孩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论-教学课件
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和专业咨询,帮助他们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 压力。
05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成 果与展望
教育成果的评价指标
学术成就
评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在学 术方面的表现,如阅读、写作
、数学等学科的掌握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
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 合中的表现,是否能适应学校 和社会环境。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特殊教育概 论-教学课件
目录
•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概述 • 特殊教育的理念与原则 • 针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学方法与技
巧 •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环境与支持体
系 •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成果与展望
01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是指在情绪、行 为和心理方面存在显著异常的儿童, 这些异常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学习和社交能力。
理解与支持。
社区支持
加强社区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 童及其家庭的支持,建立互助
网络。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共 同推进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
育事业的发展。
THANK YOU
原因
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大脑神经递质等多种 因素。
病理机制
目前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大脑神经递质 的不平衡和脑部某些区域的异常活动可能与这些障碍有关。
02
特殊教育的理念与原则
特殊教育的定义与目标
特殊教育的定义
特殊教育是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旨在满足他们的特殊学 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活动
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培训等,提高家长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认识, 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认识和教育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认识和教育系别:教科院班级:124学号:14姓名:***摘要: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里面包含了两种障碍的内容,导致这些的原因的多种多样的,但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儿童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有的与我国道德评价成人化、传统趋向有关,有的也是由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引起的。
当这些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自信心受挫时他们往往产生极度愤怒的情绪状态,无法控制这些消极情绪,可能会出现大哭大闹、攻击性行为、破坏纪律的行为。
面对这些特殊的儿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具备一定的特殊儿童知识,应用不同于常态儿童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并逐渐矫正他们的一些不好行为。
关键词: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类型心理特征原因特殊教育正文:一、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概念什么是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目前国内外并未有一个统一而严格的定义,有的将情绪和行为障碍分开,分别下定义。
已有的定义大多只是进行了一些描述性的界定。
有的从医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的从教育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可矫正的情绪不稳和行为不良。
而本文发所讲的也主要是从教育角度来讲,一般指18岁以前的儿童和少年的各种行为和情绪异常。
二、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分类(一)从教育角度有学者将其分为:(1)人际关系问题(2)行为规范问题(3)抑郁情绪问题(4)焦虑情绪问题(5)偏畸习癖(二)按严重程度美国学者克里拉森将其分为三类:(1)轻度:对个人以及他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能与别人维持一定程度的和谐关系,对生活、学习有轻度的影响;(2)中度:在情绪上感受到极大的痛苦,生活、学习及人际关系也深受其影响;(3)重度:如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很难从事学习和处理日常事务,往往需要在隔离的环境,需要专门人员长期做辅导。
(三)从情绪和行为的控制程度可分为:(1)超控制型:过分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害羞、孤独、焦虑胆怯等行为特征;(2)低控制型:主要表现出多动、侵犯、攻击、将自己的挫折转嫁到别人身上,情绪波动大。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一、同伴干预和支持同伴群体的力量是使行为障碍儿童产生积极改变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同伴帮助另一个同学减少不适当行为的策略如下:1.同伴监控。
一个学生要学会观察和记录其同伴的行为,并且要作出反馈。
2.同伴对积极行为的报告。
鼓励学生学会和加强对他人积极行为的报告。
3.同伴指导。
作为相互间在学业和社会技能方面的指导者,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也能掌握更多更好的社会技能。
4.同伴对抗。
同伴要学会面对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不适当行为,要能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个问题,而且要示范出适当的行为应答。
实施一种同伴支持方式、群体过程或示范比将一群儿童集中起来,然后让他们受到同伴间积极的影响要更加复杂。
大多数有重度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并不是正常功能群体中的成员,那些有正常功能的群体的适当行为通常都是用来示范和评价的,而且他们也没有学会对他们的行为负起责任。
对于教师来说,首要的也最困难的挑战就是促进群体间的凝聚力。
尽管群体治疗计划有很多形式,大多数都是结合了群体会议和以群体为主的偶发事件。
每天都会举行两种类型的群体会议。
每个早上都会召开一个计划好的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先了解日常的安排,然后每个小组成员设定每天的计划,同伴提供支持和建议,最后使小组目标达成一致。
在每天结束时,召开评估会议,讨论个人和小组目标是否达到,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给出评语和接受同伴的评价。
当任何小组成员,包括教师,觉得需要讨论一个问题时,都可以召开问题解决会议。
小组要确定问题,提出几个解决方案,讨论每个方案的后果,给最佳方案设定计划,为执行计划提出口头评语。
如果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某种标准,按照团体偶联契约,小组可以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或特惠待遇。
获得奖励的标准,以及获得什么样的奖励,都可以由小组来决定。
教师只是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在必要时才有否决权力。
二、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除了学业和行为管理技能,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教师还需要建立起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行为障碍、成因及治疗
中小学生行为障碍是指作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帮助以及住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小学生中多见。
常见的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
一、儿童多动症
1.表现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将的儿童行为障碍。
其主要特点为:注意力短暂,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伴随学校困难,当智力正常或接近证常。
儿童多动症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度,注意力缺损地多动症儿童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写作业及游戏时也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很难静坐,手脚常有不停的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粗心大意,学习的必需用品常常丢失;不能按别人的要求做事,常常打断别人的活动或干扰他人学习、工作,等等。
(2)情绪不稳定,任性冲动。
这类儿童常表现为情绪冲动,缺乏克制力,常为小事与人争吵、打架,常急躁、哭闹,上课时经常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扰乱课堂。
(3)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大都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智力发展还较好。
但是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好动贪玩,听课及做作业质量差,给学习带来很大闲难,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部分患儿有某种
认识功能障碍,如阅读闲难、书写困难、视觉运动功能障碍等。
另外,小学三年级以后,因存在对概念不能全部理解,抽象和概括能力比较差的原因,可能造成学习成绩逐年下降。
另外,多动症儿童到青春期以后,活动过度会减少或消失,但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行为冲动常持续较长时间。
少数患儿的症状可持续至成年。
一小部分患儿成年后出现病态人格或精神病,或有违法行为及其他适应闲难等。
2.成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
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须考虑药物治疗。
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
(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或外伤。
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
(3)遗传因素。
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
(4)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
另外,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虽不一定达
到铅中毒,但可能会导致多动症。
3.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
(2)饮食治疗。
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丁: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
(3)心理治疗。
这是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
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儿奄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
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分散学习法: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化整为零,每隔10分种就让他休息一会儿。
学习的环境里,不要放置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二是及时评价法:当孩子表现出安静做功课,较少小动作时,就及时给予表扬。
反之,要及时批评。
三是程序训练法: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如先让他观察大人自言自语写作业,然后再自己执行,在做作业时,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作业了,要认真做,第一题是什么……
另外,还要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经验证明,这几种治疗方法能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一般地说,儿童多动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二、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指少年儿童(多为4~15岁)身体某部位肌肉或肌群突然地、快速地、不自主地、反复无目的性地收缩运动。
常伴有发生抽动、情绪障碍、强迫症状或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行为改变。
1.表现
(1)运动抽动:
①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②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
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声音抽动:
①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的、无意义的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②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
(3)其他行为障碍:
①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
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②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
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③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
有50%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抽动症儿童智力大多数正常,所有的症状在睡眠中消失,这是本症的特点。
2.成因
抽动症的病因很多。
首先是素质因素。
这类儿童多有敏感、羞怯、不合群、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
其次是疾病和习惯因素。
如患眼结膜炎引起的眨眼、皱眉等习惯,衣领过紧走路造成摇头、扭颈等习惯。
此外还与模仿有关。
由于模仿别人的动作或在惊吓等紧张情况下使抽动行为得到强化,都可以导致本症的发生。
3.心理咨询策略及行为矫正
本症是一种常见的中小学生神经精神疾病,其病程常迁延几年之久甚至更长,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故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对于单纯的运动抽动,因其表现单纯,不影响学习,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家长和教师要多给予心理支持与帮助。
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
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
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
他、取笑他。
鼓励班集体中的同学理解和热情地对待他们,使孩子消除紧张、自卑情绪,不遭歧视,愉快地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
要科学安排患儿的作息时间,生活内容要丰富多彩,鼓励患儿参加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同时还要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疲劳。
家长和教师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目前认为,儿童抽动症,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
如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