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合集下载

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

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

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语文实践是指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言素养。

在语文教育中,语文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

一、课堂讲解课堂讲解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获取到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解析语言现象,讲解词语搭配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阅读实践阅读实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知识和文化,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并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三、写作实践写作实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作小作文、写作议论文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口语实践口语实践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口语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口语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演讲、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口语表达方式。

五、文化实践文化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观博物馆、文化古迹、艺术展览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在文化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素养的重要方式。

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在语文学科中,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

一、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如小说、散文、诗歌等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读书俱乐部或图书分享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二、写作实践活动写作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通过写作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记、读后感、议论文等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三、演讲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活动。

通过演讲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演讲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话剧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古典诗词鉴赏活动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古典诗词鉴赏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提升诗词欣赏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诗词比赛、背诵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典诗词的学习和传承。

五、语言实践活动语言实践活动是使学生语文知识得到实际运用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实地考察、社区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博物馆,进行实地写景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体验和运用语言。

总结通过以上几种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的需求,合理设计和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将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这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堂中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树立语文实践意识,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得语言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表演、竞赛、讲故事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理解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

在积累新知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着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兴趣激引,生出再探求、认知的渴求。

这时,学生就会努力地争取进入未知领域,实际
上,对他们而言,已有创新的理念与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这也是创新中永不知足探索精神的最初体现。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知识等。

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正如___所说,要让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研究和思考,在研究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文本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置身其中,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 应 由课 行构思 , 定能写 出叙事完 整 , 明具体 , 说 感受深 专 题征 文等 。
内向课外延伸 , 创造一切实践机会 , 培养学生语 刻的作文来。 社会生活充实了写作内容, 写作又
文实践能力 。

三 、 出教材 , 走 步入社会。 融入大 自然
强化了对社会生活意义的理解。


教材也是学生语文实践 的蓝本 ,但一个人

抓住教 材内外知识的结合点, 拓宽知识
二、 充分利用教 材资源。 进行有效语文实践 学 习语文并不是从进入 学校才开始 的,从家庭
视野 。 激发实践 兴趣
1 绕语文教材重点 , 周 开展多项 实践活动 生活到社会交往, 无处不需要运用语文 , 也无处 首先 应紧扣训练重点 ,向 生推荐相应 的 不在进' i文实践。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 学 t. i ̄ -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实 践 能 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 口第五中学 闰振猛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 经验 , 才能有话可说 , 有东西可写。 因此 , 指导写 讲故事、 朗诵诗文 、 报道近 日新闻、 回答智力
的课程 , 应着重 培养学生 的语文实践能力 , 而培 作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写作内容与现实生活联 测 试 等 。( ) 3 阅读 课 : 包括 阅读 故 事书 、 技 科
2 . 上好几种语文活动课
实实在在 的情境中感知体验 。 总之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学习氛围 中参
般说来 ,写作教学总是建立在实际生活
基础之上 的, 内容而言 , 就 学生作文大多要写 与
() 1欣赏课 : 包括听故事 , 欣赏名家名篇、 与更多 的语文实践 ,从 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 学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能力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等方面。

实践能力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语文学科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首先,实践能力培养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对语言规则和语言表达的掌握能力。

例如,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游戏或模拟对话的方式,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从而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其次,实践能力培养加深文学素养的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和主题,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例如,在参观文学展览或实地写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人文关怀,提高对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和认知。

再次,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常常需要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创新思考等思维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总之,实践能力培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语言运用、文学欣赏、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课堂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实践等。

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根据语文教学经验,从“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课上,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外,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生活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他常常带领自己的弟子走进大自然,对碰到的事情及时与弟子们进行探讨,让弟子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最大的麦穗》一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道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他认为,整个生活场所都是教育场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里强调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了解问题的同学帮忙解决。

事后你问他明白了吗?他会似懂非懂地向你点点头。

其实,到底有没有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碰到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为此,我在备课时,力求发现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制作成小卡片,让学生回家进行预习,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

学生预习卡上的资料开始只有一点点内容,每次交流的时候,我都用实物投影把优秀的预习卡展示给他们看。

慢慢的,预习卡的内容丰富了起来,从最初的词语摘抄到词语的理解;从优美语句的欣赏到仿写句子;从开始查找文章作者的朝代、出生地址到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所表达作者的感情,等等。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和语法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些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环境的调查和研究,让他们亲自去实地采访、观察,感受语言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设计并表演一些小话剧或朗诵节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和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让学生亲自编写故事、诗歌或文章,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性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语文知识竞赛或朗诵比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并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语言游戏和实践活动,比如语言拼图游戏、语言角色扮演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3篇)

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

二、实践性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时,能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尝试、勇于创新。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1. 丰富教学内容(1)拓展教材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影视作品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结合时事热点:将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改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学习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实践活动(1)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

(2)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走出课堂,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勤观察生活,多思考人生,定能在这些宽广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整合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科研中的探索实践,我提炼了以下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古人说得好:“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有着大量的藏书、报刊、杂志,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的好场所。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为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读物,鼓励学生多看书,多吸收有益的知识,帮助自己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利用阅读课时间,请同学们课前到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毁前的繁华景观以及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然后在语文课上交流、讨论。

这样不仅了解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践孩子们有了课前收集的资料后,对课文就有了学习的欲望。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就再变得形式多样,有丰富的表演、朗诵、讨论等活动课,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一些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学了《将相和》一课后,我就相机让学生进行“负荊请罪”的表演。

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经历了人物内心的体验。

令我惊奇的是,学生依据文本又跳出文本,跳出作者的语言。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作 的能 力 并 能 在 搜 集 资料 和 处 理 信
息 等 直 接 接 触 语 文 材 料 过 程 中 .提 高
语 文 学 习 的 主要 方 式 因此 . 改 变 过 要 去 课 堂 陈 旧教 学 只侧 重 对 教 材 内容 肢
解 式 的分 析 理 解 .打 破 只 有单 一 学 习 方 法 的状 况 .要 努 力 创设 一 定 实 践 环
语 文实 践 能 力 。 比如 : 教 学 《 葛 亮 在 诸
少 年 时代 的故 事 》 文 前 , 首 先 让 学 一 我
生 通 过 互 联 网 、 览 室 、 电 视 等搜 集 阅 看
境 . 众 多 的 语 文 材 料 直 面 接 触 . 学 与 使 生积极地 参与到 语文实 践活动 之 中 .
的解 决 能 力 .从 而 使 学 生 的 语 文 实 践 能力 得 到 发展
生 全 面 发展 和终 身 发 展 的基 础 .因此 . .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实 践 能 力 是 非 常重 要 的 . 么 , 何 培 养 学 生 语 文 实 践 能 力 那 如
呢 ?我 认 为 :
课外 实 践 活动 是 课 堂 教学 的延续 .
是进 行 思维 迁 移训 练 的重 要 阵地 . 最 是
能激 活学 生 思 维和 活 力 的形式 它有 助
求 来 引导 学 生 利 用 多媒 体 设 备 、网 络 搜 集 相 关 资 料 . 引导 学 生 养 成 动手 操
于开 阔 学 生的 视野 . 现学 生 的个 性 差 体 异 . 养 学 生 手 脑 的协 调 发 展 . 有 效 培 能 促 进 学生 语 文实 践 能力 的 提 高 实 验教材增 添 的语文 活动项 目 . 像“ 会上用字情况调查 ”“ 语擂 台 社 、谜 赛 ” “ 对 对 联 ” . 开 展 语 文 课 外 、巧 等 为 实 践 活 动 提 供 了 可 借 鉴 的 模 式 .另 外 布 置 阅 读 相 关 书 籍 、文 章 。办 专 题 小 报 、 问调 查 、 新 闻 发 布 会 、 与 社 访 搞 参

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之我见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因此,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联系生活;图画理解;表演感悟;自学课文;拓展实践一、联系生活学习字词识字方面,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小组讨论音、形、义,等代表全班交流的形式,使学生自主识字。

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词句方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语境自学理解,联系上下文体会字词的含义,提升小学生识字和理解文字的能力。

二、利用图画理解课文对于文字浅,图文对应的课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自学课文。

先抽个别学生读,其余学生听,并看图,使学生对图画内容有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再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而且给一定时间读,目的是通过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采用不同形式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在教学《赠汪伦》时,采用此法,利用简介和图画,让学生自学古诗,初步了解大意,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三、通过表演感悟内容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比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然后让每个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使其独立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分小组,一人读书,其余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动作,根据课文语句意思,互相纠正动作;最后,推出代表上台表演,全班评价是否正确表演出了课文内容。

于是,让学生思考小男孩的语言、行动表现了他的什么心理?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兴趣高,人人参与,各有所得。

四、借助信息自学课文学生课前搜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利用它自学课文。

比如: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医院会对病人采用什么方法?思考:“假如你得了传染病被隔离,你有什么感受?”新授课时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去阅读课文。

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通过大量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方式,形成的能够用语文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才。

接下来,我们来浅谈一下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关键。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基础。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拓展和提升。

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好书,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写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写作是学生通过语文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观点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和归纳,增强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写作,学生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修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加强写作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演讲和辩论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演讲和辩论是学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口才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参与演讲和辩论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和辩论,搭建相应的平台和机会,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辩论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配合。

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多语文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为建设更加文明、和谐和进步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走出教材,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后,虽然语文实践活动早已进入了教材,但在农村,对于学生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在现实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重升学轻素养、重知识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旧的教育观,依然困扰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课程有了,却只成了一种摆设。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采取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机械的传授与训练,严重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空间,容易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从而丧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就是浪费时间,不如把那些时间多做几道习题、多背几篇课文,可省就省,于是就用课堂上的提问代替学生的实践。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成为只会死啃课本、墨守成规的书呆子。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长远发展,创造机会,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因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语文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它是获取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开放课堂,提供实践空间。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教材里面除了有知识点,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通过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能力提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能力提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能力提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实践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培养其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拓展教学资源,增强实践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应拓展到课外资源。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社区等,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宽其视野和知识面。

五、加强实践教学评价,促进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在讲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的。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的语文课,也是高消耗,低效率.因此,兴趣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有一篇文章叫《老师领进门》,作者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作家,就是因为小时候语文老师总能把枯燥的课文讲成一个个好听的故事,使他越来越喜欢语文,最终上路写作。

可见,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要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化并富有吸引力呢?我认为,一是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就是讲课时要表达科学、准确、简练、合乎逻辑。

二是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因为教师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话语,传神动人的姿态,绘声绘色描绘,都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把课教得更活泼。

三是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教育性,语文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在课堂上不但要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自己的国家。

因此,教学语言一定要有教育性,是学生通过健康的思想教育,达到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感情高尚化的境界。

四是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审美性、启发性,一个语文教师文雅的谈吐,丰富的表情,流利的普通话,上课时或慷慨陈词,或娓娓而谈,或言已尽而意无穷,都会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都会启发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四年级语文课文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年级语文课文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年级语文课文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小学教育中,四年级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更是如此。

语文课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

那么,如何通过四年级语文课文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呢?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与思考。

例如,在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对景色的描绘,思考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字展现美丽的风景,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描写与自己实际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进行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敏锐度。

再者,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很多课文具有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巨人、孩子们等角色,感受巨人从自私到变得友善的过程,理解分享的快乐。

开展小组讨论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学习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者能够引发思考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例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后,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分析和综合各种意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情节或者人物,进行续写、改写或者仿写。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将从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句式和写作技巧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学完《普罗米修斯》这篇神话故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普罗米修斯被解救后的生活。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理解、运用、表达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

在当今社会,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不足。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

只有学生热爱学习,才能主动去理解、运用、表达和创造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趣味化的教学方法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实践能力的核心之一,它关乎着学生的思维形成和交流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学生需要不断地练习语言表达,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演讲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个性的展现。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

学校还应该注重教学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要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当今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论文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摘要】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

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复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浅议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

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

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还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踏入校园,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让语文学习变得充满乐趣。

比如,在教拼音时,可以用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口诀帮助孩子们记忆,像“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

还可以通过拼音卡片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

在识字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比如,走在大街上,看到店铺的招牌、广告,鼓励孩子们认一认上面的字。

在家里,各种生活用品、食品包装上的字也可以成为识字的素材。

教师还可以组织识字比赛,看谁在一定时间内认识的字最多,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阅读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图文并茂的绘本。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引导他们观察图画,理解故事内容,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家长也可以在每天的睡前时间,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除了阅读,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经历、想法。

比如,“今天你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在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写作方面,虽然一年级的孩子还不会写很多字,但可以从简单的写话开始。

比如,让孩子们画一幅画,然后用一两句话描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此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举办故事大会,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还可以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小书,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文字和图画展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实践少,“导致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偏低”,这样下去,学生将来是不能参与激烈竞争,挑起建设祖国重担的。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

“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少做题,多读书”。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

明确了语文实践能力重要,于是,我在备课和教学中,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阅读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一、对于文字浅,图文对应的课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自学课文。

先抽生读,其余学生听并看图,使学生对图画容有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再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而且给一定时间读,目的是通过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容;最后采用不同形式读,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容。

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我就采用了此种教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使学生懂得利用图画来理解课文容。

二、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容。

例:《浅水洼里的小鱼》,讲了许多小鱼被困在海边浅水洼里,太阳一晒,浅水洼被晒干,鱼就会干死。

小男孩弯腰,捡鱼,扔回大海的行动,表现了他珍惜生命,爱护动物。

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接着让每个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使其独立理解课文容;再接着分小组,一人读书,其余根据课文容表演动作,根据课文语句意思,互相纠正动作;最后,推出代表上台表演,全班评价是否正确表演出了课文容。

于是让学生思考小男孩语言、行动表现了他什么?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兴趣高,人人参与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三、借助学生课前搜集的与课文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利用它自学课文。

例:《窗前的气球》写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被医院隔离,感到孤独,同学们从窗户升起气球去慰问科利亚,科利亚心情好些了,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课前我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医院会对病人会用什么方法?上课之前再问:“假如你得了传染病被隔离,你有什么感受?”新授课时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去阅读课文。

第一步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容;第二步自学课文理解科利亚被隔离的孤独;第三步自读理解同学用气球问候的真情。

由于有了课前搜集的信息,学生自学结合其思考,较容易懂了课文容,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真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四、利用简介和图画,让学生自学古诗,初步了解大意,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在教《回乡偶书》、《赠汪伦》采用了此教法,学生能初步自己理解诗意,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其次,在理解课文后,开展一些拓展实践,如:画一画、说一说(迁移),编一编、演一演等。

识字方面,在学生已有知识上,通过自学,小组讨论音形义,推代表“夺红旗”,使学生自主识字。

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词句方面,让学和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语境自学理解,收效较好。

我将继续探索,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索养和语文能力,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祖国的建设人才。

浅谈如何让语文学习习惯点亮小学生的生命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

如果没有习惯,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

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

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

”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1.提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容,思考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

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

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

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

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

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

如果周预习比较粗。

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2.细心观察的习惯。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

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

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

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

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

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3.勤于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

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

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

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

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数日,就养成习惯了。

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

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

关键是培养习惯。

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4.质疑发问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向老师质疑、发问。

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

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我们要给予鼓励。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怎样等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

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5.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

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一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

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

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

6.背诵的习惯。

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

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

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要熟悉即可。

7.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定期整理复习有许多好处:第一,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

第二,可以避免遗忘。

第三,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业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

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

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

运用表格的过程,实际就是重新消化知识,疏理成体系的过程。

学会对着教材的目录、章节题目,进行回忆整理。

目录、章节就是知识的提纲。

8.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

现在许多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申明,应聘者的简历和应聘书必须手写,不能用电脑打,就是想通过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在品质。

所以从小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从最基本处着手,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

让学生学习一点书法,不是为了让他去参加书法比赛,而是让他懂得什么样的字,是漂亮、美观、大方的。

让学生买一些字帖。

把大字帖挂在学生的房间里。

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不要只注意容的对否,还要检查他们的字写得是否工整、漂亮。

我县近几年的语文期末考试题的“卷面分”就很有效的突出了学生写字质量。

学生读书、看报时,指导学生不要只注意欣赏书报文字的容,还要注意审视字体、书法的是否美观,上街时,注意欣赏街市牌匾上漂亮的字。

带学生去参观书法展览。

9.广泛阅读的习惯。

前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

”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