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一年级数学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第六课时】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究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
理解算理。
2、能熟练解决生活中比较求差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3、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求差问题的算理四、教学具准备:课件、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纸条、围棋子。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感知比较的作用引入(感知比较的作用)1、考考你(1)、第一题:谁坐前排更合适?(比身高)·老师要给小芳、小明安排座位,谁坐在前排更合适?·咱们快来比一比:怎样比合适?【课件演示】小同学比身高小结:站在一起比,脚站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比更准确·比出来了吗?清楚的告诉大家小芳比小明矮,小明比小芳高(板书:高矮)小结:很好,你们通过比一比,比出高、矮解就能决排座位的问题。
(2)、第二题:谁先过桥(比桥的长短)【课件演示】小动物比过桥·小老虎和小狐狸车开得一样快,要同时过两座桥,谁开的车会先过桥?生:小老虎开的车先过去,因为小老虎要过的桥比小狐狸过的桥短。
·比比两座桥,说说A桥、B桥比的结果:生:A桥比B桥短,B桥比A桥长(板书:长短)小结:比得真清楚!(3)、第三题:谁的收获大(比多少)【课件演示】小动物比收获·小兔和小猪都收获了萝卜,谁的收获大?·比一比,说出比的结果(板书:多少)小结:真会比,。
还发现如果小猪比小兔的萝卜多,反过来说,小兔就比小猪的萝卜少。
说的都是一回事儿!整体小结揭示课题:你看,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比较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继续来研究比较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一比2、比纸条的长短,(落实要想找到多出的部分,同样多,先要找到同样多的部分)你们表现这么好,奖励你们一个礼盒。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案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实践活动环节,分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了起来,积极性很高。通过实际操作,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和交流。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能够很快地给出答案,而有的小组则需要更多的提示和帮助。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用大数减小数,例如在“23比30少几”的问题中,误用23-30得到错误的答案。
-当给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5,而这个数是18”时,学生需要逆向思考,用18减去5得到另一个数是13,这种逆向思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通过具体实例、图示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逐步突破学习难点,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理解“多几”和“少几”的概念;
2.学会使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方式进行加减法计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一、要知道“多(或少)百分之几”表达的意思。
1、苹果比梨多5%,得到的信息有:1)想知道的数有:苹果和梨的数量。
2)多5%表示XXX是梨的105%;间接得到的信息是梨是XXX的95%。
3)梨比苹果少4.76%。
2、甲比乙少10%,得到的信息有:1)想知道的数有:甲和乙的数量。
2)少10%表示甲是乙的90%;间接得到的信息是乙是甲的111.11%。
3)乙比甲多11.11%。
二、怎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方法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多的数÷原数×100%=多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少的数÷原数×100%=少百分之几方法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中减去100%.即:一个数÷另一个数-1=多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从100%中减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即:1-一个数÷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1、例如:5比8少37.5%,8比5多60%。
方法一:(8-5)÷8×100%=37.5%,(8-5)÷5×100%=60% 方法二:1-5÷8=37.5%,8÷5-1=60%2、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电视机厂,5月份计划生产电视机5000台,实际生产了6000台,超额完成20%。
2)一名牌手表原价6800元,现降价1700元,降价25%。
3)10月份用电80千瓦时,比9月份多37.5%。
4)乙的速度比甲3.33%。
三、巩固一)填空。
1、鸡比鸭多5%,表示鸡的数量是鸭的数量的105%。
2、甲比乙少10%,表示甲数是乙数的90%。
3、白球比红球少10%,表示白球的数量是红球的数量的90%。
4、5是10的50%;5比10少50%;10比5多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4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丨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能够运用减法和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能够运用减法和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减法和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华买了5个苹果,小明比小华少买几个苹果?2. 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减法或加法来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如:小王有10个糖果,他给了小明3个糖果,小王还剩下几个糖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1. 用减法计算:被减数减数 = 差2. 用加法计算:差 + 减数 = 被减数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4题。
2. 思考题:小明有8个橘子,他给了小红2个橘子,小明还剩下几个橘子?答案:小明还剩下6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完整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提问:二班比一班多捡了5个易拉罐,那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 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方块和小棒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掌握信息,集体订正。
(5)沟通联系,提升方法。
谈话:现在比较这两个问题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与“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说法不同罢了(把两个问题移在一起)。这两个问题都是求15和10这两个数相差多少,都要从15里去掉和10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从大数里去掉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课件闪烁10个绿方块和10个红方块后变虚),求还剩多少(课件闪烁5个绿方块),都要用减法计算。
学生借助小方块展示研究过程:
学生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引导:你认为这种摆法怎么样?怎样摆能让人一眼看出多出的是5个?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方法(课件显示)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摆?(课件随机在对应的绿色小方块和红色小方块之间画虚线)
(7)随机巩固
争当口算小能手:自主练习第2题.
(二)探究,建立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问题的方法模型。
谈话:回想刚才用小方块比的过程,想一想,要解决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10。
组织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要求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就是求15比10 多多少,要求15比10 多多少,就是要从15里面去掉10,所以用减法计算(课件出示算式和“从15里面去掉10,用减法计算”)。
(4)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14÷12 -1≈0.167=16.7%
下列句子是求谁占 谁的百分之几? 哪个量是单位“1”?
①今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和去年比较,去年产量是单位“1”)
②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了百分之几?
(和上个月比较,上个月用电量是单位“1”)
③彩电降价了百分之几?
(现价和原价比较,原价是单位“1”)
学校舞蹈队有60人,合唱队有100人。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 少)几的问题
学校戏曲队有男生5人,女生有4人。
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5 5÷4= 4
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4 4÷5= 5
学校戏曲队有男生5人,女生有4人。
男生比 女生 多几分之几?
男生比女生多的是女生的 几分之几?
学校戏曲队有男生5人,女生有4人。
女生比 男生 少百分之几?
72%
(1)西部地区人 口比东部少百分之几?
(1)西部地区面 积比东部大百分之几?
(2)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约是西 部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英才小学2000年配 有60台计算机,2006年 已达到150台。2006年 比2000年增加了百分之 几?
(1)2000年的 森林面积是人类初期 的百分之几?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 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 ﹋﹋﹋﹋﹋﹋ 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12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原计划:
实 际: 14公顷
是求多的公顷数与计划造林数的比, 要以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2公顷)作 为单位“1”,求(14-12)是12的百分 之几,用除法计算。
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 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 日约为0.8万人。 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 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反思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反思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反思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一年级(上册)学习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减法的含义。
经验基础是生活中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或少几个。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和算法。
上完课后,虽然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我觉得这节课上得还不够完美,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第一,在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的意义不够透彻,求红花比蓝花多多少个,就是求13比8多多少个,要求13比8多多少个,就要从13个里面去掉8个。
剩下的就是13比8多的个数。
13-8=5(个)。
虽然教参书上只是这样要求,但还是应该适当强调13是红花的个数,减去的8是红花与蓝花同样多的个数。
这样就能学生更加清楚理解用减法计算(13-8=5)的意义。
第二,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一方面,教学语言不够深动,没有带动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没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反思2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减法的含义。
经验基础是生活中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或者少几个。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法和算理。
从教学情况来看,我认为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明确: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时,运用减法计算。
能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的方法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这点我自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1页例6。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2.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转化成“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
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学模型,理清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问题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条幅、磁力片、水彩笔、奖章贴、检测单教学过程:一、激活已有经验,引入课题1.生活调查:比年龄“xxx比xxx大几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减法呀?2.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1.引出问题,明确方法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游园会的小朋友们正在玩套圈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主题图)2)收集信息,出示例题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随着学生汇报,教师条幅出示例6,指名完整读题3)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思考汇报4)出示预习提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提示:1.画一画或摆一摆。
(一一对应)2.算一算。
(说清为什么可以这样算?)2.自主学习3.同座交流师:把你的方法介绍给你的同座听一听4.小结学习情况(提炼自学方法,表扬优秀个体)三、展示汇报(画图、摆学具、计算三种方法板前展示汇报)1.师: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展示,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及时表扬,奖励星章一枚。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二册这二单元21页例6、做一做等相关练习。
背景分析: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初步重新认识加法的意义、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的基础上选曲的。
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就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一旦具有它,将终身受惠。
但它具备很高的概括性,对于7-12岁的儿童来说就是难于认知掌控的。
为此,本课力求利用有意思的情景,唤起学生自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操作方式、交流等活动,初步扩散一一对应和转变等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积极探索能力、技术创新思想和应用领域意识。
本节课所蕴涵的数学基本思想:1、对应:本节课运用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
2、符号化思想方法:本节课教材提供更多了画图(或操作方式)的策略,借此协助学生认知必须化解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画图的过程就是符号化思想扩散的过程。
3、转化思想方法:本节课是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并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价值。
4、数形融合思想方法: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有赖于形,形有赖于数,本节课运用画图的策略协助学生认知数量关系,创建了与原来加法模型的联系。
5、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本节课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都是求相差数的问题,用减法计算,建立解决这类数量关系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学会应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测、操作方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经历将“谋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转变为“谋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的过程,扩散转变的思想。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感及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二章分数除法的第一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比小红多百分之几的苹果?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求小明比小红多百分之几的苹果。
3. 小组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求小明比小红多百分之几的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及时给予反馈。
7.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小组合作解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1. 确定单位“1”:(以较多的数为单位“1”)2. 求出两数的差3. 用差除以单位“1”的量七、作业设计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题目:如:求小明比小红多百分之几的苹果?答案:小明比小红多100%的苹果。
2. 运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我们有62只
我们比 你们多 27只
62+27=89只
有多少 只?
我只有 28元
36元 还差多少元?
36-28=8元
我有84枚 邮票
我比你 少16枚
小华
小红
小红有多少枚邮票?
84-16=68枚
我买一本书18元, 阿姨找给我32元,
我原来有多少钱?
18+32=50元
打球的有58人。
滑雪的比打球的少 32人。
(1)滑雪的有多少人?
58 - 32 = 26(人)
(2)打球的和滑雪的一共有多少人?
58 + 26 = 84( 人)
我做了53个沙包பைடு நூலகம் 还做了26个毽子。
我做了36个沙包,但我 比你多做了47个毽子。
(1)两人一共做了多少个沙包?
()
(2)女孩做了多少个毽子?
()
我比小红多 22元钱。
我有56元钱。
小军
我比小红少 33元钱。
小明
1、小明有多少元钱? 2、小军有多少元钱?
小红
()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归纳总结
解决“求比一个数少ຫໍສະໝຸດ 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
算。
错解改正:56-29=27(元)
答:一个文具盒27元。
错误分析:错在没有找出相比的两个量谁大谁小。书包的
价钱比文具盒贵,意思是书包的价格比文具盒多,求文具盒
的价钱,应该用减法计算。 温馨提示:解决此类问题,不要一看到“少”就用减法,一 看到多就用“加”法,找出两种量谁大谁小是解决此类题的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的问题
一、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知识回顾:已知两个 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 问题导入: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 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
2、画图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
方法一:画示意图分析。 由上面两幅图
方法二:画线段图分析。
均可看出:二班的 的小红旗比一班多 3面,求二班得了 多少面小红旗,就 是把和一班同样多 的 12 面 与 多 的 3 面 合起来,用加法计 算,列式为12+3。
3、列式解题
12+3=15(面) 口答:二班得了 15 面。
4、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15 减 12 等于 3 ,与二班比 一班多 3 面相符,答案正确。
关键。
归纳总结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 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加 法计算。
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问题导入: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 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4 面。三班得了 多少面?
1、画图分析题意,探究解题思路
方法一:画示意图分析。 方法二:画线段图分析。
由上面两幅图均可看出:一班的的小红旗数减去三班比 一班少的4面,就是三班的小红旗数。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 旗,就是求比 12 少 4 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算式是 12 - 4 。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使用除法求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2. 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的糖果比小红多5颗,小明的糖果是小红的几分之几?”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通过一些例子来展示如何求解。
3. 练习: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 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并且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解题步骤和例题。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学生完成一些基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学生完成一些拓展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使用除法求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以及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这两个难点是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的关键,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和详细解释。
我们来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何正确使用除法求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在求解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明确两个关键点:分子和分母。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分析: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就是小华比小雪 多套中几个。
小雪:
12-7=5(个)
小华:
答: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
探索新知
想一想:小华套中的和小雪套中 的相差几个? 你会列算式吗?
12-7=5(个)
探索新知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小华套中的和小雪套中的相 差几个?
12-7=5(个)
小雪: 小华:
怎样解答?
这是要求的部分。
相同的部分 摆摆看, 比
这一部分代表什么意思呢? 多5个。用减法计算。
探索新知
小雪: 小华:
怎样解答?
12-7=5(个) 解答正确吗?请检验一下。
探索新知
解答正确吗? 5个加上7个等于12个,解答正确。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探索求知
想一想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 6 课 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几(少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复习导入
(1)
比 多( 2 )个。 (2)
比 ( 多 )5个。
探索新知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探索新知
知道了什么? 小雪套中了 个,小华套中了 个。 要解决的问题是……
探索新知
法计算。也就是:大数-小数=相差数(多几或少几)。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求
用减法计算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选自《典中点》)
当堂检测
2. (易错题)三人比赛跳绳。
(1)华华和典典一共跳了多少下? 9 + 8
(2)典典比蓝蓝少跳几下?
13 - 8
辨析: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和数据。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案五一中心小学周哲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是为将来学习多位数这类题型打下基础。
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
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
3.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课件出示复习题:(一)比一比,说一说。
1.2.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
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第2题,苹果和梨比较,苹果比梨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
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
(二)摆一摆,比一比。
(三)教师:有红色圆片10个,蓝色的圆片8个,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吗?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概念,并学会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这部分内容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加减法的运算技巧,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数概念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他们对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然而,学生在进行具体计算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概念,并学会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概念,并掌握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计算,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方法。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知识讲解
有13个,
有7个
梨和桃一共有多少个?13+7=20(个) 梨比桃多几个? 13-7=6(个) 桃比梨少几个? 13-7=6(个)
我身高 40厘
米
呵呵,我身高 60厘米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5、15比9多( 6 ),也就是说( 9比15少6。
)
6、40比43少( 3 ),也就是说( 43比40多3。
)
拓展
1、小红有3个本子,小明有8个本子, 小红比小明少几个本子?
(1)8+3=11(个)(2)8-3=5(个)
√
2、红气球有16个,黄气球有6个, 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几个?
(1)10个√ (2)32个
和
同样多的部分。
比
多的部分。
多( 4 )个。
2.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 7只黑兔。 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12只
白兔
跟黑兔同样多的
黑兔
多?只
127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只 12 - 7= 5 (只)
小雪 小磊 小华
小雪得了 12朵
作业评比
小磊得了 8朵
小雪比小磊多 得几朵 ?
分析图
小雪:
小磊:
(1)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比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跟 同样多的
比 多的
比
多 ( 4 )个
做一做 1、看图:
同样多的部分。
(1)指出 (2)指出
(3)
和 比 比
同样多的部分。 多的部分。
多( 3 )个。
多的部分
摆一摆:
第一行摆:
如何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如何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这类应用题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应用题中问题的实际含义:谁比谁多(或少),多(或少)多少的数量是谁的几分之几。
在具体教学时,对“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能否变换成“乙比甲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要切实地让学生认清。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甲比乙多几”就是“乙比甲少几分之几”,两种说法可以变换,同样是甲乙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而“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和“乙比甲少几分之几”不仅是甲乙相差多少的问题,还有相差数是谁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前者把乙看作单位“1”,“多几分之几”指的是相差数是乙的几分之几。
后者把甲看作单位“1”,“少几分之几”指的是相差数是甲的几分之几。
尽管相差数是同一个数(即分子相同),但是看作单位“1”的数量分另是甲和乙两个不同数量(即分母不相同),两个几分之几(即分数)当然不一样。
所以“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不能变换成“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反复强调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外”让认知升华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画外音】:我听过很多公开课,记忆中很多优秀教师的风格如行云流水,活动设计似随意又暗藏玄机,适时巧妙的点拨把学生的智慧开发的淋漓尽致。
不可避免的,我也见证过很多课堂意外的发生。
其实,课堂意外的发生总是具有偶然性。
教师提醒学生留意意外情况,在意外上做文章,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深究的深度,往往能是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
认知同时也会在意外中升华。
【案例场景】:
这是我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情景。
课堂伊始,我采用游戏“抽扑克牌”导入。
首先找两名学生从1—10这10张扑克牌中,抽出2张,其余的学生比较大小,并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第1组抽出10和4.
生1 :10比4多6
生2:4比10少6
第2组抽出A和5
生3:老师还有A (学生纷纷发言)
(我迟疑了,怎么没想到A呢?)
生4(抢着说):A就是1.
师接着说:对,A在扑克牌中的意义就是1的意思,现在谁能比较1和5的大小呢?(学生踊跃举手,课堂如火如荼的实行着)
说实话,我曾为自己设计的这个环节沾沾自喜,学生乐于接受,且能激发兴趣,可这个意外中的恶“A”差点打乱了我的阵脚。
幸好即时实行了调整,意外的“小A”给这节课增加了一点儿色彩。
不过,意外总是无处不在。
学生利用学具小花,4人一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摆出小雪(11朵)比小明(7朵)多4朵,感悟出小雪比小明多4朵,小明比小雪少4朵。
师:在遇到困难时,要通过合作来解决。
现在就由小组长带领你们摆一摆。
(此时学生纷纷寻找组长,迅速开始操作)课堂正在向我预想的效果发展,新课标的“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
”也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浮现着。
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生1:老师,组长不和我们合作,他自己摆自己的。
(组长也不理会,继续摆自己的。
)
我赶紧走过去,心想不和组员合作还不理人,很想训斥他几句,但又不影响正常的上课。
师(亲切地):你怎么不和组员合作呢?
组长(低声说):我问他们,他们也不说,我就一个人摆了。
师:哦,是自己想摆出来,再给组员看吗?
(组长脸色通红的点头,仍然拿着学具小花摆。
)
师对生1说:你看,小组长多尽心呀!现在你们该怎么做呢。
(有2个组员聚拢过来,生1也过来了,其他小组也在往这边观望。
)
我忽然灵机一动,干脆发挥全班的力量,拿到前面大家一起解决?这不刚好是对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深化吗?真庆幸自己没有将学生训斥一番,那样可能不会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听到后面学生的精彩发言。
师:看来,这个组遇到困难了,我们全班一起来协助他们好吗?
生齐说:好。
(师让这个小组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但还是没有完成。
)
师(扶着小组长的肩膀):看来是遇到困难了,什么难住了你们?
小组长:我不知怎么摆出多4朵?
生1也说:我们连了长长一趟,小雪11朵,小明7朵,桌子都摆不下了。
(的确,投影仪上摆了长长一趟,还有几朵小花捏在组长手里。
)
(下面的同学早就等不及了,高高的举起了手。
)
生2:不要把花摆在一起,分开摆。
先摆小雪的11朵,再摆小明的7朵,就行了。
生3;我们也是分开摆,上面摆小雪的11朵,下面摆小明的7朵,一个一个对着摆,这样能一眼看出多了4朵。
生4:我也是这样摆的,还能够摆开些,对整齐,这样就更好看了。
师:同意这种摆法吗?(几乎全都举手)
师看着小组长:试试吧!
(组长和组员一起开始摆起来,不一会就完成了。
)
师(鼓励的说):说说这次怎么这么迅速?
小组长举手发言:我们是按同学们教的方法摆的,而且这种一个对一个既能看出多4朵,也能看出少4朵花。
师:这个小组真了不起!同学们真了不起!团结就是力量大。
掌声鼓励我们这个团结的班集体
师接着说:那么怎么计算出这多的4朵花呢?
生:用减法
……
课堂已进入了高潮,孩子的发现和表达如此的丰富,而我那一刻所能享受的大概就是他们所赋予的一种所谓幸福的感觉吧。
【分析】:通过这个意外问题的出现,学生对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理解更加丰富了,不但没影响教学效果,还让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增强烈,这不是意外的收获吗?
【反思】
1、善待意外,让学生个性飞扬。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教学是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影响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尊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是促动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课中。
学生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释出A就是1。
.是他创新学习、发散思维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与交流,为学生搭建个体经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发挥。
首先,教师要捕捉创新信息,提炼学生独特的见解,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儿童年龄越小,想像就越丰富,课堂上也常见学生的自言自语,小声嘀咕,其间不乏有价值的数学猜想,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意识到这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好契机,这时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介入课堂,放大亮点,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充分肯定学生,促动学生的进一步探究。
其次,学会耐心等待,鼓励学生自由畅想,课堂上出现了非预设的生成。
为避免教师急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实行评价,挫伤学生的自尊或把学生引入误区,我们要延迟评价判断,先听听学生的想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真实想法。
这样做,一方面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2、树立课堂资源意识。
树立课堂资源意识就是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即将课堂教学中“暴出”的意外情况,看成是能利用的教学契机。
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突发的“节外生枝”乍看似乎完全属毫无用处的奇思怪想。
但当我们真正去注重它、研究它时,却会发现这些“节外生枝”中也不乏隐藏着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资源,这或许就是成就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
所以,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意外”时,不管是什么观点、看法、内容,教师都要树立“可能是一个良
好的教学契机”的意识。
惟有如此,才会去准确对待、巧妙处理,换回精彩的收获。
此外,在数学课堂中也存有着与数学内容完全脱离的意外事件。
倘若学生产生的意外,无法转为数学学习资源时,教师也需要以理解的态度应对,毕竟这意外也非学生所愿的。
切不可简单地批评、指责、嘲讽,而应该用将心比心的关怀,让他们恢复原先的轻松、安全,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继而再次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3、正视课堂意外。
新理念不是提倡促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吗?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当然包括例子中的这个孩子。
其实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伴之而来了学生的某种隐性的心理需要。
注重、体察和创意让看起来仅仅意外的细节变得富有灵性,即使单纯,但它却充溢着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
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宽容的心来善待孩子的失误和过错,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真正关怀和尊重!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老师会问,那我们可不能够制造一些“意外”,从而达到上面所说的收获呢?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有意识的活动其实本身就不属于“意外”的涵义,那应该是属于教学预谋吧!我的观点是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不必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
一旦出现意外,我们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对待,积极思考对策,合理解决和利用,只有这样,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价值的。
在新的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
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意外是课程的生长点,是认知知深化的催化剂,是好课的亮点;意外是能让人的眼睛一亮,让人砰然心动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