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济慈名诗《秋颂》的美学特色解析
yuwenjianshe001@57济慈名诗《秋颂》的美学特色解析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共外语部 王晓静摘要:《秋颂》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六大颂诗的最后一首,全诗包含了想象力之下的永恒之美、亦真亦幻的意象之美和自然生动的和谐之美,达到了一种全新的美学境界,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济慈 《秋颂》 美学特色 文学解析引言济慈是英国19世纪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创作的许多颂诗都非常经典,在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自然和世界的深入思考。
自济慈逝世后,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济慈的颂歌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和全方位阐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理论成绩,这些成果都为继续深入研究济慈诗歌的美学价值创造了良好条件。
《秋颂》作于1819年秋天,是济慈六大颂诗的最后一首,学界普遍认为该诗最能代表济慈诗歌创作的美学特色,《秋颂》实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融合,字里行间都散发着美的气息。
最为重要的是,在该诗中,济慈没有局限于想象力下的永恒之美,而是将笔触更广泛地深入到自然之中,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返璞归真的主题。
《秋颂》所具有的想象美、意象美和和谐美,不仅成为了济慈诗歌的最高美学境界,而且全面推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代的发展。
一、想象力下的永恒之美1819年的九月中旬,济慈在温切斯特度假,当他独自漫步于田野时,发现秋天的景色非常迷人,因此诗兴大发而创作了《秋颂》。
正如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所讲的:“正如有些图画看起来令人感到温馨一样,收割后的田野也给人温暖的感觉。
这种风景,在我星期天散步时,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我就作了这首诗。
”济慈在诗歌创作之初,非常重视想象力对诗歌创作的作用。
以他的观点来讲,内心情感的神圣性和自我想象力的真实性是最令人信服的,想象力所捕捉到的美是永恒的,是真实的。
无论所捕捉到的是否真实存在过,就如同我们的生命激情和美丽爱情一般,在达到完美境界的时候,都会创造出最本真的一种美。
柯尔律治美学思想探微
关键 词 : 柯尔律治 ; 美学思想 ; 哲学基础 ; 理性和知解力 ; 机械哲学
中图分类 号 : 0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 4 20 (O0O 一 02 0 I 7 2 A 17 — l92 l)1O 3 — 5
塞 缪 尔 ・ 勒 ・ 尔 律 治 (a u lT yo o 泰 柯 S m e alrC — l i e 17 — 8 4 e d ,7 2 1 3 )是 十九世 纪英 国浪 漫主义 诗人 和 rg 评论 家 , 仅如 此 , 不 他还 是一 个思 想 家 , 人类 处境 的探 索者 。他 曾说 :我将 人类 的灵 魂 比做遗弃 在荒 岛上 的 “ 渔夫 ” 【他 的一生 便在这 个 “ 。” 荒岛 ” 上耕耘 。 的全 部 他 作 品涉及 到 文化 、 社会 、 教 、 律 、 治 、 学 、 学 宗 法 政 哲 文 批 评等 方 面。 因此 , 这给对 柯 尔律 治 的美 学研 究 带来
但 所 幸 的 是 ,正 如他 津 津 乐 道 的 有 机论 美 学 一
样 , 的 这 些 著 述 总体 上 来 说 是 “ 他 有机 的 ”这 就是 他 ,
将 诗 与哲 学 、 宗教 、 治 和道 德 等融 合在 一 起 , 相 对 政 互 照 , 相 解 释 , 之成 为前 后 一 贯 、 右 一 致 的整 体 。 互 使 左
是用 一种 不连 贯 的“ 拉西 扯 ” 东 的方 式 写成 , 因而 把研
崇 。韦勒 克在 《 近代 文学 批评史 》 二卷 中不厌其 烦地 第
从多 个方 面 对柯 尔 律治 的文 章进 行 了 “ 溯本 清源 ” 的 研究 , 资料 之翔 实 , 证据之 确 凿 , 令人 膺服 。 与上 述两 种倾 向相反 , 为 大多 数 学者 接受 的说 并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简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49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简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49篇一: 简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49简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张娜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09硕221116摘要:18、19世纪之交,浪漫主义诗学在德、英、法等西欧国家悄然兴起,沿袭了近三百年的新古典主义批评体系开始迅速解体。
毫无疑问,这是批评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对此后西方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歌;自然;想象;功能引言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兴起。
英国的浪漫主义早期接受了德国浪漫派的影响,一反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充满了消极感伤的情绪,主要以华兹华斯为首的湖畔派诗人为代表。
但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消极和反动的倾向并没有持续成为浪漫主义的主流,而是被拜伦和雪莱为主导的一股积极进步,不甘妥协的力量所取代。
本文主要考察这一时期英国诗歌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更好的理解浪漫主义诗歌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在《文学传记》中,柯勒律治还提出了关于想象的一些主张。
他把想象分为第一性的和第二性的。
第一性的想象是人类感知所具有的活力和主要功能。
第二性的想象是第一性想象的回声,它能够溶化,扩散,分解,以便再创造。
柯勒律治还将想象和幻想进行了区分。
他认为想象是活的,其目的是为了再创造,而幻想恰恰相反,其性质是固定不变的,只能通过联想取得现成的素材。
想象对于诗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它无处不在,把一切形成一个优美而智慧的整体。
柯勒律治认为“一个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天才的诗人的。
但音乐的美感和给予这美感的能力是一、“讴歌自然的诗人” 华兹华斯由于浪漫主义诗人受到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他们大多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而且善于用最自然的诗歌语言描写自然。
诗论中自然观最为强烈的当属华兹华斯。
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咏赞自然界对人类心灵的影响,被雪莱誉为“讴歌自然的诗人”。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写了《抒情歌谣集》,阐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理论。
简朴的生活崇高的思想_解读19世纪浪漫主义大师华兹华斯的写作风格
68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浪漫主义在英国的开端。
他出生并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从小热爱大自然。
自然中的花鸟树木,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并渐渐进入他的作品。
华兹华斯的诗歌大都是赞美自然景物和普通劳动人民,首创了一种清新质朴,洗尽铅华的新型诗歌语言,用简单、自然、纯正的语言体现了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创造了完美的艺术境界,被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灵视诗人”。
他的诗大多凝练精妙,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我似一朵孤独的流云》就是他的一首名作。
下面首先对这首诗作一浅析。
本诗第一节描述诗人在山谷中游荡时突然发现一片片水仙花,开在湖边,开在树下,随风摇摆,舞姿绰约。
首先,诗人用了明喻开篇,把自己比做孤独的流云,游荡在山谷上。
孤云这一形象突出了诗人无边的孤独,由此可见,此时他的心情并不快乐,但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所为何事呢?原来是他忽然发现了一片片金黄色的水仙花在湖边树下轻舞飞扬。
“在湖边,在树下”结构对仗,工整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也充分体现了诗人此刻心情豁然开朗,陡然好转,竟在湖边树下发现了这般美景!最后一句写花儿在微风中摇摆着身躯,翩翩起舞,反映了诗人的心情无比欢欣,诗人的心儿也像这水仙花儿一样轻快地跳着,刚才的孤独感一扫而空,他被这片片金黄深深地吸引了,并陶醉于其中。
第二节进一步写了水仙花的明亮,闪耀及其数量之多。
首先,诗人用了一个明喻,把无数支水仙花比喻成天上的繁星无数,它们的相似点有二:一是繁多,数不清。
二是明亮,并闪耀着。
水仙花儿一朵一朵地在湖边树下闪耀着,正如天上的明星在银河里闪烁,它们是多么顽皮而又快乐!这一片水仙沿湖边伸展开来,竟一望无际!紧接着,下面写到诗人只一瞥,就能看到万朵水仙花在尽情摇曳飞舞。
这里的“万”字是个概数,也是夸张,形容水仙花儿不但多,而且生长地也很密集,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
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手拉手,肩并肩,在一起跳舞,一起快乐。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
德国浪漫主义 绘画:森林中 的十字架
耶拿派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 诺瓦利斯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 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 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 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耶拿派的代表, 《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 义的代表。怀念死去的未婚 妻、幻想在夜、在死亡后与 之结合。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1、强调主观情感: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 人感情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浪漫 主义是对“理智节制情感”的反叛,是主观情感的自由 表达 。 浪漫主义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崇尚自我, 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把表现自我提到首位。与古典 主义崇尚理性相反。 华兹华斯在1800年致友人信说,诗描写的对象是人 的本性,“我们从哪里寻找最好的标准呢?我回答,从 内心去找;先全部裸露我自己的心,然后去观察天真坦 率、生活平凡、永远不懂虚伪造作的人们。” 柯勒律治说:“最理想完善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心 灵抖擞起来,使每一机能都能按照它的相对价值和意义 得到相成相得的安排。”(《文学传记》)
拜伦画像
——拜伦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2、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对情感的体验十分敏感,想象 丰富。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言》中 谈到,写诗必须具有感受性,“这种能力越敏锐,诗人 的知觉范围就越广阔,他也就越被激励去观察对象”, 还须具有“想象和幻想,也就是改变、创造和联想的能 力。”(《西方文论选》)。 浪漫主义文学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作品中任凭幻想 驰骋,古往今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充满大胆的幻 想,离奇的情节,非凡的人物和神话色彩。
1830
(阿《 雅尔拿 破 路卑 斯仑 大山越 卫》过 ) . .
济慈的诗歌理念及其诗美艺术空间营造
龙源期刊网
济慈的诗歌理念及其诗美艺术空间营造
作者:王僴中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摘要]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作品以浪漫主义美丽意境闻名于世。
具体而微的形象构思是构造这种美丽意境的内涵,“真与美的统一”原则是这种美丽意境的指导思想。
而且,济慈具有独具一格的美学想像与思维,毋庸置疑,“感应”与“反面感受力”是其美学想像与思维的具体体现。
济慈诗歌包括两个主流领域,即大自然与爱情,而大自然与爱情又往往相互交织,融合无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美丽意境在济慈的诗篇中俯拾皆是,因而不免引起偏颇之见,以为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诗人。
其实,他的诗歌不仅字句、景物、描写美,而且具有更深层的精神之美,他始终不忘以美的诗篇为人类谋求美好人生的崇高理想。
[关键词]济慈;浪漫主义美丽意境;美学想像与思维;“真与美的统一”;“感应”与“反面感受力”;
诗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探析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大师瓦格纳的创作特征与思想影响
探析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大师瓦格纳的创作特征与思想影响摘要:由于瓦格纳在19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被人们称为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的终结者。
他间接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与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瓦格纳;创作特征;思想影响瓦格纳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富盛名的作曲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及思想家,他在19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贝多芬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前期的地位。
可以说,如果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那么瓦格纳可以说是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的终结者。
瓦格纳的主要作品包括十多部自撰脚本的歌(乐)剧、交响乐、管弦乐、声乐、钢琴作品以及数以百万字计算的关于艺术思想的论述。
他的思想影响了包括尼采在内的几代人。
由于瓦格纳在音乐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使他对20世纪文艺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瓦格纳间接的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与思想的发展。
20世纪后期浪漫派的大师—里查·斯特劳斯,沃尔夫,马勒等无一不受到他的影响。
而且,“他对音乐调式调性方面的尝试虽然是对古典原则的违反,但却走出传统和声体系的第一步,为20世纪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瓦格纳音乐创作的特征瓦格纳将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极富表现力的管弦乐语言,发展成为运用无限自如的近代管弦乐技法。
从这方面讲瓦格纳可以算作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魔术师。
他的这种创作完全不顾任何限制,充分地表现着自身,并把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公然地表达出来。
可以说,瓦格纳为他以后的作曲家们开拓了思路,并使他们不再受到乐器和音响的限制,像马勒所用的庞大的惊人的乐队;德彪西为“印象”所制造的新手法,创造出的音响的光晕;甚至是今天谭盾用电子与传统结合音响制造。
瓦格纳的音乐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为现代和声的产生作了开创性的工作。
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瓦格纳可以算作是近代音响的开创者。
在音乐中,瓦格纳将自然调式中的大小调体系发展到了极限。
并加强了和声与转调逻辑性。
浅谈柯勒律治与雪莱的浪漫主义美学理论异同及其影响
浅谈柯勒律治与雪莱的浪漫主义美学理论异同及其影响摘要:本文对柯勒律治和雪莱诗歌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他们在美学思想方面的异同点,最后指出两位诗人对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让读者对欧洲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代表人物——柯勒律治和雪莱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尤其是充斥着想象,激烈的情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亦或对新生活的期望的浪漫主义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柯勒律治,雪莱,异同分析一、历史背景19世纪的历史背景是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
在英国圈地运动结束后对社会造成了深刻影响,历史风云变化也激起了一群时刻关心社会动荡变化的作家,他们反对专制压迫,一部分人开始对过去进行缅怀,这就诞生了消极浪漫主义;后期也有一群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作家,不再执着于过去,反而勇敢眺望未来,他们便是积极浪漫主义。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柯勒律治和雪莱分别是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工业革命早期,柯勒律治是在贫病交困的状态下度过的,在当时上层阶层对下层阶层的资本剥削的环境下,结合自己贫苦的状况,柯勒律治的文风会发展成消极浪漫主义也不足为奇,因为他已经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只能通过缅怀过去来寻求一点安慰之情;而对于贵族出身的雪莱来说,尽管处境尴尬,但生活条件比柯勒律治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在这种环境下,雪莱是能关注到普通人的苦难的,同时通过对比自己本来的生活与下层人民的生活,被他们的勇气与魄力折服,因此更能写出鼓舞士气类型的诗歌。
1.诗歌的创作异同(一)柯勒律治诗歌的特点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在1798年一同合作出版了《抒情歌谣集》,二人在“序言”中对诗歌的本质,形式,想象力等重要问题上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是他们两人共同的美学纲领,同时也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1、关于诗的本质。
柯勒律治认为艺术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物与协调者1”,艺术让人具有人的属性,它把人的思想感情注入一切事物,在一个道德的模子里把颜色、形状、声音等压缩成统一体。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特点: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第四,偏重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他们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艺术特点: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倡导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德国浪漫主义特点:复古倾向、唯心主义、宗教主义、神秘色彩、悲观情调、重视民间文学。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
第二阶段: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第一个十年是浪漫主义的初期,以“湖畔派”诗人为代表。
他们真正开创了浪漫主义潮流。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第三阶段:从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这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这两位诗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更具批判精神。
耶拿派【名】: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与奠基人是施莱格尔兄弟。
他们1798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杂志,宣扬浪漫主义的理论主张,首先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名称,创立了“耶拿派”诗论。
他们宣称只有浪漫主义的诗才是“无限的和自由的”,否定一切客观规律和法则,主张打破文艺中的一切界限,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鼓吹文学与宗教结合。
他们把诗人的主观作用强调到了超越客观现实的地步。
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充满了神秘虚幻和恐怖怪诞的色彩。
最有代表性的是诺瓦里斯的《夜的颂歌》。
海德堡派(海德尔堡派)【名】:1805年,一批年轻的、志同道合的德国作家在海德尔堡创办刊物《隐士报》,并发表理论主张和文学作品,由此形成一个新的文学团体,史称“海德尔堡派”,又称后期浪漫派。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div class="article_tit">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div> <span>作者 : 杨莉</span> <p> 摘要: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都提出过自己的美学观点。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就诗的本质、目的、题材、形式、想象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
济慈的唯美主义、消极感受力与雪莱的柏拉图主义等为后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梳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从诗歌的题材、想象力和语言等角度讨论了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美学主张,分别阐述济慈与雪莱的柏拉图主义与唯美主义以及济慈的消极感受力:从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文学审美价值观和自然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br/> 关键词:美学思想;唯美主义;柏拉图主义;消极感受力 <br/> 中图分类号:1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2-0077-04 <br/> <br/>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大多集创作家与文论家于一身,他们不仅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诗歌作品,而且在诗学理论上他们也颇有建树。
诗评家认为,在对待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这一问题上,浪漫主义诗人并未有过真正的一致,即使是同属第一代浪漫派的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第二代浪漫派的雪莱与济慈也不例外。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莱以系统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而济慈的诗学观点则散见于其致亲友的书信中。
尽管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他们的美学思想为后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在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范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br/> <br/> 一、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美学思想<br/> <br/>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作出版了《抒情歌谣集》,在其1800年版的“序言”中,二人就诗的本质、目的、题材、形式、想象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
其影响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19世纪英
国浪漫主义诗人曾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深深影响了英国文学。
其美学思想有着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与当时普遍流行的传统美学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影响力,不仅在于其美学思想的深远影响,而且在于其对英国文学进程的推动作用。
浪漫主义诗人对美学的定义和传统美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传统美学看来,美学是一种绝对规律,即通过形式、技巧和内容来表达某种统一的思想,以达到审美上的完美。
而浪漫主义诗人则主张,美学是一种主观的审美,它体现了一种人们个性化的审美感受,以及对审美观念和标准的怀疑与反思。
因此,他们主张诗歌的创作要以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为基础,追求一种超越传统规律的审美经验。
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19世纪英国文学,而且也促进了英国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
他们不仅崇尚自由、个性和异化,而且拓宽了英国文学的题材,探索了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如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进而推动了20世纪英国
文学的发展。
此外,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也对后世
文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的美学思想催生了一种特殊
的文学观念,以及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影响了许多后世文学家的创作,从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总之,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是当代英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们突破了传统美学的束缚,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推动了英国文学的发展,给后世文学家带来了很多灵感,对当今文学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内心体验和想象力的追求,呈现了一种反对工业化、科学性的态度。
本文将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主要特点、代表作家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与背景19世纪初期,欧洲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减弱。
同时,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潮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理性和科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政治上的动荡,比如法国大革命等。
在这种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崛起了。
浪漫主义作家们通过文学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强调情感、幻想和自由。
他们试图逃离现实生活的束缚,用想象力和情感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实。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1. 强调个人感受: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个体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来探索人类的本质。
作品中经常出现对自然、爱情、死亡等主题的情感表达。
2. 崇尚自然与幻想:浪漫主义作家对自然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将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
他们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与惊险,通过幻想和奇异的元素来创造出神秘和超越现实的文学形象。
3. 反对现实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对现实世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持批判态度。
作家们通过理想化的情节、角色和场景来展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寻求超越现实的解决途径。
4. 爱情的理想化:浪漫主义文学中经常出现一种理想化的、超越世俗的爱情观。
爱情被看作是灵魂的追求,是心灵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
5. 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作品,创造出奇妙、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和形象。
在他们的笔墨下,世界变得更加多样、丰富。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世事如梦》:这是一部描写自然风景和人类情感的抒情诗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创作出美轮美奂的浪漫主义佳作。
简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简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1)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是英、法两国。
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①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②第二次高潮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这一时期的法国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
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
③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雨果为代表。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
(2)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①思想特点a.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
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
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
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
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1 9世纪英 国浪漫主义诗人 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
由于一 种 “ 疏远 ” ,即诗 人 自己的情感完 全超脱 了他
所描绘 和分析 的情感 ,而读者 “ 被激动和被唤醒 了的 心灵”也能相应地摆脱低层次情感 的束缚。 ( 二) 想象与幻想
、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 的美学思想
19 年 ,华兹华斯 与柯 勒律 治合作 出版了 绗 情 78 歌谣集》,在其 10 80年版 的 “ 言”中 ,二人 就诗 的 序
收稿 日期 :20 — 2 1 0 9 1— 5
华兹华斯对威 ・ 泰勒 “ 想象力是 一种描绘的能力 ,
幻想力 是一种唤起 和结 合 的能力 ”1 的片面区分提 出 [。 3 4
基金项 目:江西省社会科 学 “ 十一五 ”规 划项 目 “ 9世 纪英 国诗人诗论” (6 1 0 WX2 ) 8
幻想只是一种低层次 的、随机的心智活动 。进而华兹 感不 同,济慈 的唯美主义并 不避世 ,他从不推卸 自己
华斯得出的结论是 ,诗歌所 表现的对象是 由诗人的想 应尽责任与义务。在理性地应对生 活中的种种不幸的
象重新塑造 的。想象力 的产生并不借 助于关联意象 ,
下就能够进行他的心灵构造。 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重要 的理论家和评论家 ,柯 勒 躯体 ,幻想为服饰 ,行动为生命 ,想象为灵魂 ,这灵
浪漫 主义诗人并未有 过真正的一致 ,即使是 同属第一 代 浪 漫派 的华 兹华 斯 与柯 尔律 治也 存在 着 不小 的差
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英国浪漫主义是一种19世纪初期出现在英国文学和艺术中的文化运动,它的重点是强调个人经历和情感,以及探索自然与人类关系。
浪漫主义宣言的核心思想在于,抛弃权威和约束,感受自然、人类和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首先,浪漫主义宣言注重自然的美和价值。
浪漫主义者视自然作为灵性及情感的源泉,以及美学上的最高境界。
他们强调自然美,强调人的情感与自然产生的联系和互动,通过个人的感知来发现世界。
这种对自然美和价值的传达可以从浪漫主义诗人拜伦(Byron)的《奥斯灵港》中看出。
诗中表达了大自然的力量与激情,与人类的存在相交织,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者的冷傲态度。
其次,浪漫主义宣言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体验。
浪漫主义者们强调情感自由与表达,反对约束和传统的形式。
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性被赋予了很高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者反对保守的社会规范,强调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内心真实的自我表达。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Keats)在他的诗中发出了“美是真理,真理是美”的呼声,这反映了浪漫主义者寻求自我实现的渴求。
最后,浪漫主义宣言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浪漫主义者们认为个人的价值应该超越物质上的需求与社会的限制。
浪漫主义宣言抨击了社会的偏见、压抑和道德标准的僵化,强调人类是自由的个体,应该避免被群体思维所影响。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Shelley)在他的作品《悠长的苏格兰之夜》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典型不是社会的明媒正娶,而是由独立个体的创造力形成的”。
在总结以上观点之后,浪漫主义宣言是关于个人、自然和创造力的革命性思想体系。
它强调了芸芸众生中个体追求真理与自由的权利和责任,并为人们理解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通过浪漫主义宣言的呼唤,人们发现自我,体验天然的美之力量,建立自主的个性,同时致力于促进文化自由与人权价值,不断驱动自我进化,创造美好的今天!。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英雄主义、爱情和自然之美。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一种响应时代的文学形式,崛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了英国文学的整个19世纪,同时也对世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一、思想体现1. 爱情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爱情的追求和表达。
爱情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道德。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如拜伦、雪莱等人作品中都充满了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比如,拜伦的诗歌《唐璜》中,明亮风趣的女主角斯万娜是他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女性形象,她的美貌和智慧吸引了唐璜的关注和爱情。
而雪莱的《普罗米修斯受难记》中,普罗米修斯因为与人类共情而受到神的惩罚,受苦之余他仍然散发出一种充满爱意和仁慈的精神。
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对于爱情的理想化和精神化,让人对人类的情感有了感性和美好的认识。
2. 自然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思想特点是自然主题。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倾向于在自然中寻求安慰和激发灵感。
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主题不仅是一种客观事物的描述,更体现出一种关于自然的主观而又感性的表达。
比如,济慈的《秋天的光景》中,他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出了自己阅读之中的感性体验;而雪莱的《西风颂》中,他对于希腊神话中的西风之过程进行了一种自由而又美妙的表达,体现出了对于自然力量的颂扬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3. 英雄主义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思想特点是英雄主义主题。
浪漫主义作家通常将自己的人物形象设定为英雄或者女英雄,这些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冲动,他们开始尝试挑战世俗的权威和规则。
比如,拜伦的《查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中,主人公查尔德决定走出家庭,出门远游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里的进取精神与探险精神充满了昂扬的英雄主义气息。
二、艺术呈现1. 诗歌的美学特征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诗歌,诗歌常常被视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作者:田凤娟刘海微于河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9期摘要:十九世纪是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在文艺舞台上各领风骚。
但是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
关键词: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想作者简介:田凤娟(197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刘海微(1977-),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于河海(1975-),男,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浪漫主义文学作为19世纪欧洲文学流派之一,它强调自我,追求自由,主观上抒发个人的强烈感情,客观上着力描写优美的自然景色;它们都崇尚自由、幻想,在体裁或风格上不再受任何限制。
特别是从流派的演变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坚决反对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彻底摆脱了它的清规戒律。
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海涅指出:“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4]他的意思表明我们应该摆脱束缚。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排斥民间文学,主张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戏剧创作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这些都束缚了文学的发展。
而浪漫主义却冲破了这些束缚,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19世纪初期,统治法国文坛的是已延续两个世纪之久的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随着封建王权的加强而兴起的,也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而日益成为文艺发展的障碍。
新兴的浪漫主义文学要取得生存和发展。
希腊神话语境下济慈的美学观评析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 分是导论。
首先简单扼要的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济慈的著作及其诗歌的 写作特点。其次阐述了国内外对济慈作品的研究成果及本文要 研究的内容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是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首先系统分析希腊神 话对济慈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为济慈的 美学思想提供丰富的素材及灵感来源,和赋予济慈诗歌神话唯 美主义意识等方面。
《恩底弥翁》是济慈早期的诗歌作品之一,在其被出版后遭受 了各界人士的批评,被认为是一部不反映现实而单纯追求美的 作品。但从诗歌中所反映的浪漫主义自然观和唯美主义爱情观 可以看出,深受希腊神话影响的济慈并不是单纯追求美的享乐 主义者。
而这首长诗无论从韵律还是用词上来看,并不是随意写成,而 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通过细腻的想象创作出来的。诗中大量的 感性想象和神话引用赋予了诗歌本身崇高的文学价值。
它是济慈在1818年前后创作的。在这首抒情长诗中,济慈认识 到了神话故事参与诗歌想象的伟大力量。
在《恩底弥翁》中,济慈通过描写神话人物的爱情故事,表达 其对唯美主义爱情观的赞美,而其中隐含的神秘主义色彩也与 唯美主义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从唯美主义思想出发,以《恩底 弥翁》为例,对济慈的美学观进行评析。
希腊神话语境下济慈的美学观评析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是唯美主义 运动的先驱。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提出“为 了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是济慈美学思想的精粹。也是其从纯 粹的唯美主义者,积极的浪漫主义者回归到现实的集中体现。
济慈诗歌中的美学思想通过对神话意象的描写得到体现,并对 英国文坛乃是世界文坛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恩 底弥翁》是济慈早期的作品部 分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论点,写作目的及现实意义。
探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以舒曼李斯特为例
9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5代的作曲家在古典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大加扩展,旋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节奏更加轻快活泼,从结构上看,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再是固定形式,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使得音乐的旋律线条更加流畅,与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均衡、完整的旋律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除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旋律是古典主义晚期旋律发展的延续,特别是在舒伯特的影响下,许多器乐作品的主旋律都极具歌唱性,旋律更富歌唱性,也为歌唱表演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旋律地位直线提升。
(二)和声方面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多建立在大小调七音阶的和弦上,尽管听觉上是不和谐的,但强调了功能和声的色彩变化,在音乐和声表现力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和声方面逐渐完善,对不协和音程的使用,如七和弦、九和弦经常出现本音转调从而获得特殊的效果,音乐相比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更具戏剧性和更新颖的听觉艺术。
(三)速度方面随着自由奔放的时代,浪漫主义音乐的速度不再受传统节奏的限制。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非常喜欢自由的速度。
对于自由速度,主要是指行为人在演奏自由速度时,如果在一小节出现抢拍,可以在另一小节进行弥补。
不管速度快还是慢,都要用于极具个性化的方式来应对。
速度的自由处理通常因力度的变动而变化,即速度加快与之对应的力度也会逐渐增加,速度减慢,对应的力度逐渐减弱。
这种夸张的音乐创作方式被浪漫主义时代艺术家们所广泛推崇。
(四)曲调方面浪漫主义时期的曲调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从曲调风格来说,此时期的音乐民族特色浓烈,创作出悠扬绵长的旋律,艺术家经常就地取材采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谣、民间舞曲以及民间神话等。
不同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不同的民族音乐精神,因此要求各个民族的音乐家都着力于对自己民族的音乐特点加以研究。
此外,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歌曲中也带有强烈的描写式特点,往往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景色的描写和对音乐的模仿等。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一)舒曼的美学思想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 Alexander Schuman)生于1810年6月8日的德国小镇茨维考,并于1856年7月29日逝世,浪漫主义时期杰出钢琴家、作曲家以及音乐评论家。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_杨莉
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 言:凡是不能感动我们的热情或想象力的,就不是
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 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 诗。柯勒律治极为推崇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
中。”[2](22)这一观点对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大师布瓦洛 尼》,认为它“是心灵在一切最微妙的思想与情感中
的“理性”原则提出了挑战。在华氏看来,诗不是源 的波动起伏;而诗人本身却与这些激情无关,他只是
感情的合成,认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乡村美的力量、 这样铿锵的音律、瑰丽奇绝的想象,柯勒律治的诗歌
受感情影响的思想的产物有一种“唤醒”的作用,能 不仅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境,也创
在“平静的沉思中”展示“一种永恒的愉悦”[4]。这便 造出以三两首短篇残章奠定了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
是华兹华斯诗歌的魅力。诗人情感的回忆和思索,不 的奇迹。
建立一个新世界,重建任务明显需要活力、道德和天 灵在那些外在事物上的活动,以及被某些特定的规
64
2009年 9 月 第 11 卷 第 3 期
地排斥“琐屑而又鄙陋的思想和语言”[2](6)。他认为, 术……这种文字再现作用于我们的情感并能给人以
理清思想和情感二者的关系非常重要,思想是情感 直接的快乐。”[7]试看以下摘自《忽必烈汗》中的两
的代表,同时又“改变着和指导着我们的情感的不断 段诗文:“以悠扬高亢的乐音,/ 凌空造起那琼楼玉
流注”[2](6)。米尔(Mill)非常仰慕华兹华斯对思想和 殿,—— —/ 那艳阳宫阙,那冰凌洞府!”[5](395)正是凭借
的武器,别人取过来。”[9](58)有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 论是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然的强烈情感,还是对人间天堂的深情向
憬:“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 已经来了,西 往;无论是对自由和正义的美好憧憬,还是对真与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v class="article_tit">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div> <span>作者 : 杨莉</span> <p> 摘要: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都提出过自己的美学观点。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就诗的本质、目的、题材、形式、想象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
济慈的唯美主义、消极感受力与雪莱的柏拉图主义等为后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梳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从诗歌的题材、想象力和语言等角度讨论了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美学主张,分别阐述济慈与雪莱的柏拉图主义与唯美主义以及济慈的消极感受力:从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文学审美价值观和自然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br/> 关键词:美学思想;唯美主义;柏拉图主义;消极感受力 <br/> 中图分类号:1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2-0077-04 <br/> <br/>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大多集创作家与文论家于一身,他们不仅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诗歌作品,而且在诗学理论上他们也颇有建树。
诗评家认为,在对待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这一问题上,浪漫主义诗人并未有过真正的一致,即使是同属第一代浪漫派的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第二代浪漫派的雪莱与济慈也不例外。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莱以系统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而济慈的诗学观点则散见于其致亲友的书信中。
尽管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他们的美学思想为后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在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范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br/> <br/> 一、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美学思想<br/> <br/>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作出版了《抒情歌谣集》,在其1800年版的“序言”中,二人就诗的本质、目的、题材、形式、想象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
这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的美学纲领,也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尽管如此,这样一次合作并不意味着二人在美学思想上的完全一致。
<br/> (一)关于题材 <br/> 华兹华斯把题材的选择看作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他以“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入诗,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原因在于,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情感更单纯、更少约束,从而有利于确切地思考和有力地表达;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 <br/> 柯勒律治也热情关注题材的选择,他认为天才的征兆之一是“主题的选择和作者本人的兴趣或环境相去甚远”。
以此为标准,柯勒律治对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尼》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作品的诗才让读者“仿佛并没有听别人在叙述什么,而是看见了和听见了每一件事情”。
柯勒律治认为这一效果的实现,部分是由于读者注意力的活跃,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一种“疏远”,即诗人自己的情感完全超脱了他所描绘和分析的情感,而读者“被激动和被唤醒了的心灵”也能相应地摆脱低层次情感的束缚。
即 <br/> (二)想象与幻想 <br/> 如果说《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的序言更多地关乎诗歌的题材和语言,那么,1815年版的序言,华兹华斯则把重点放在了想象力上。
尽管题材重要,但仅有事件和情境的叙述和描写还不够,华兹华斯认为还要加以“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之面前”。
想象力在华兹华斯美学思想中的位置日益凸显。
他的自传体长诗《序曲》,就记录了他作为诗人想象力的成长过程。
华兹华斯甚至断言:“除了幻想和想象的诗以外,其他各类的诗都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注意。
” <br/> 华兹华斯对威?泰勒“想象力是一种描绘的能力,幻想力是一种唤起和结合的能力”的片面区分提出了质疑,在高低层次上,他与柯勒律治观点一致,他认为想象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而幻想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随机的心智活动。
进而华兹华斯得出的结论是,诗歌所表现的对象是由诗人的想象重新塑造的。
想象力的产生并不借助于关联意象,它来自人的一种内在力量,在不需要外在刺激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他的心灵构造。
<br/> 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理论家和评论家,柯勒律治非常看重想象力。
他认为:“诗的天才以良知为躯体,幻想为服饰,行动为生命,想象为灵魂,这灵魂无所不在,它存在于万物之中,把一切形成一个优美而智慧的整体”。
在此,柯勒律治确认了想象力作为其有机论美学的灵魂与核心的地位。
此外,柯尔律治还就幻想与想象的差别进行了区分:想象比幻想更高级,前者“本质上是充满活力的”,而后者“只与固定的和有限的东西打交道”。
因此,真正的诗人都有想象力,庸才只有幻想。
<br/> 有学者认为,浪漫主义诗歌美学原则在其最初生成之时就已经存在差异。
柯勒律治在他的《=文学传记》中就明确表示过,他和华兹华斯在合作中就明确了各自不同的分工。
二人在美学思想上的差异也给各自的文学创作带来差异:华兹华斯的多数作品基本上实践了他在序言中所宣称的“用简朴的语言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而柯尔律治则依赖神奇和天才的想象力来唤醒人们对远古的、超自然的或梦境幻觉的敏感。
<br/> (三)诗歌语言的来源<br/> 华兹华斯崇尚田园生活,主张诗歌语言也应来自生活于其中的人们。
“诗的正当的词汇一般在于完全采用实际生活中的人们的口头语言(应当有例外),一种在自然的感情的影响下实际上形成人们的自然会话的语言。
”柯勒律治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田园生活产生不了好的语言。
柯勒律治认为华兹华斯许多诗作中的人物所用的语言绝不是由低微的田园生活中选出来的。
若要使人们的语言符合诗歌语言的标准,柯勒律治认为这有两个条件:一是不为人所役而又不乏必要的独立性,二是踏实的宗教教育。
显然,华兹华斯某些诗作中的人物是够不上这两个条件的。
<br/> <br/> 二、雪莱与济慈的美学思想 <br/><br/> (一)唯美主义与柏拉图主义 <br/> 济慈一生坎坷,但他并没有因个人的不幸与苦难而沉沦;相反,对于“美”的追求,他从未止步。
与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脱离现实,一味地追求美感不同,济慈的唯美主义并不避世,他从不推卸自己应尽责任与义务。
在理性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的同时,他总是能超脱狭隘的个人情感的束缚,在富于永恒之美的艺术世界里寻找安慰,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充实。
济慈曾这样谈到自己的诗歌理念:“第一,我认为诗之惊人在于一种美妙的充溢,而不在于稀奇少有――读者被打动是由于他自己最崇高的思想被一语道出,恍如回忆般似曾相识;第二,诗之妙触切勿止于中途,而应推向极致,务求令读者心满意足而不仅是敛息屏神地等待,诗之形象要像读者眼中的太阳那样自然地升起、运行与落下――先是照耀于中天,后来庄静肃然而又雍容华贵地降落下去,使读者融入黄昏时绚烂的霞光之中,不过做诗比议论诗如何如何要难得多,这又把我带到了第三条信念――如果诗之产生不像枝头生叶那样自然,那它还是不写出来为妙。
”济慈的这三条信念无一不是围绕着“美”而展开:诗之内容美,诗之形式美与诗之生成美。
确实如此,诗歌若非有感而发,若不能给人愉悦,诗的诞生若不是水到渠成,美又何从谈起? 在雪莱的《为诗辩护》中,有不少观点受到柏拉图政治、哲学和文艺观的影响。
雪莱认为佳作的诞生,不在于苦功与钻研,而在于灵感。
“当创作开始时,灵感已在衰退了。
因此,流传世间的最灿烂的诗也恐怕不过是诗人原来构想的一个微弱的影子而已。
”“诗可以使世间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它捉住了那些飘人人生阴影中一瞬即逝的幻象,用文字或者用形象把它们装饰起来,然后送它们到人间去……”在这里,柏拉图关于艺术是“理念的影子”的观念依稀可见。
<br/> 艾布拉姆斯认为,雪莱的柏拉图主义显然与新柏拉图主义接近,因其暗示了理念的双重的存在:一种存在于物质世界的面纱之后,另一种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
诗人有时真正表现的不仅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也表现人的热情和其心灵的产物。
有感于现实世界的混乱,雪莱坚信,诗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武器:诗能变丑为美,去蔽显美,只有当人们的诗心被唤醒之后,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br/> (二)消极感受力 <br/> 济慈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其书信中,对于想象力、真与美、消极感受力等问题,不乏自己的真知灼见。
济慈认为成就如莎士比亚一般的文学大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便是消极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即“一个人有能力停留在不确定的、神秘与疑惑的境地,而不急于去弄清事实与原委……对一个大诗人来说,对美的感觉压倒了一切其他的考虑,或者进一步说,取消了一切的考虑。
”阳正是因为济慈安于“处在一知半解之中”,以一种看似无为的“消极状态”,把对美的感觉放到首位,尽情地去感受美,去发掘真,才得以“攫获”“美妙绝伦的真相”。
李永毅认为,济慈的“客体感受力”(即消极感受力)“不是直接以自己的想象力去驱使表现对象,而是抑制自我意识,主动地融入表现对象,让自己的经验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去,与它一起构成主客同一的艺术形象”。
而“客体感受力”之所以得以实现,关键在于想象力的“非主观化”的方式运作。
<br/> 受灵感说影响的雪莱在诗歌创作上也不主张急于求成,并认为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这一点似与济慈的消极感受力相仿。
对于缺乏诗才者,他的建议是以勤补拙:“留心观察灵感袭来的瞬间,在没有灵感提示之时就用传统词句织成的文章来予以人工的补缀。
”然而。
此处的“勤”也就是雪莱所谓的诗的修养了。
雪莱把诗的能力分为积累知识和消化知识两种,而“人的过度的自私自利和计较得失”,使得消化能力不及积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诗的修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br/> <br/> 三、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br/> <br/>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均有重大的创新。
内容上,诗歌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溢;语言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采用日常生活中朴素的语言,提倡用自然的语言表达自然的思想,反对人为的雕琢及陈词滥调。
在诗体上,他们改良或摒弃了蒲柏的英雄双韵体,诗体更加自由,更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