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药典凝胶剂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0541电泳法第五法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是一种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大多数蛋白质都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按重量比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分子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天然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消除了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电荷效应,使蛋白质按分子大小分离。

本法适用于蛋白质的定性鉴别、纯度和杂质控制以及定量测定。

1.仪器装置恒压或恒流电源、垂直板电泳槽和制胶模具。

2.试剂(1)水 (去离子水,电阻率不低于18.2MΩ•cm)。

(2)分离胶缓冲液(4×,A液):1.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8.15g,加适量水溶解,用盐酸调pH值至8.8, 加水稀释至100ml。

(3)30%丙烯酰胺溶液(B液):称取丙烯酰胺58.0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0g,加温水溶解并稀释至200ml,滤纸过滤(避光保存)。

(4)10%SDS溶液(C液):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四甲基乙二胺溶液(TEMED,D液):商品化试剂,通常浓度为10%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

(6)10%过硫酸铵溶液(E液):称取过硫酸铵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建议临用前配制,或分装于-20℃可贮存2周。

(7)浓缩胶缓冲液(4×,F液):0.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5g,加适量水使溶解,用盐酸调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8)电极缓冲液(10×):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g、甘氨酸144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0ml,用盐酸调pH值至8.1-8.8之间,加水稀释至1000ml。

(9)非还原型供试品缓冲液(4×):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蓝20mg、十二烷基硫酸钠8.0g,量取甘油40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ml,用盐酸调节至pH6.8,加水稀释至100ml。

《中国药典》2020版—卡波姆均聚物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中国药典》2020版—卡波姆均聚物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卡波姆均聚物(曾用名:卡波姆)Kabomu JunjuwuCarbomer Homopolymer本品系以非苯溶剂为聚合溶剂的丙烯酸键合多元醇烯丙基醚的高分子聚合物。

按干燥品计,含羧酸基(-COOH)应为56.0%~68.0%。

乙酸乙酯与环己烷(生产工艺中使用时测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人二甲基亚砜5ml,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乙酸乙酯和环己烷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成每1ml 中含乙酸乙酯0.2mg 和环己烷0.12mg 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5ml ,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 第二法)测定,用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维持3 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20 分钟,再以每分钟20 ℃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3 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8 分钟;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C ,平衡时间为90 分钟。

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乙酸乙酯不得过0.5% ,环己烷不得过0.3%。

苯取苯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含苯1.0mg 的溶液。

精密量取该溶液适量,加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含苯0.5μg 的溶液,作为苯储备液。

取本品约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2.0%。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 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水400ml,充分溶胀后加氯化钾2g,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25mol/L)滴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11.25mg 的-COOH。

【类别】药用辅料,软膏基质和释放阻滞剂。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中国药典》(2020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五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法)SDS-PAGE法是一种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本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大多数蛋白质都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按重量比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分子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天然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消除了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电荷效应,使蛋白质按分子大小分离。

本法用于蛋白质的定性鉴别、纯度和杂质控制以及定量测定。

1.仪器装置恒压或恒流电源、垂直板电泳槽和制胶模具。

2.试剂(1)水。

(2)分离胶缓冲液(4×,A液) 1.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8.15g,加适量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8.8,加水稀释至100mL。

(3)30%丙烯酰胺溶液(B液)称取丙烯酰胺58.0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0g,加温水溶解并稀释至200mL,滤纸过滤(避光保存)。

(4)10%SDS溶液(C液)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四甲基乙二胺溶液(TEMED,D液)商品化试剂。

(6)10%过硫酸铵溶液(E液)称取过硫酸铵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建议临用前配制,或分装于-20℃可贮存2周。

(7)浓缩胶缓冲液(4×,F液)0.5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5g,加适量水使溶解,用盐酸调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8)电极缓冲液(10×)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g、甘氨酸144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8.1~8.8之间,加水稀释至1000mL。

(9)非还原型供试品缓冲液(4×)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03g、溴酚蓝20mg、十二烷基硫酸钠8.0g,量取甘油40m1,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约8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mL。

2020版药典制剂通则之眼用制剂

2020版药典制剂通则之眼用制剂

2020版药典制剂通则之眼用制剂眼用制剂系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

眼用制剂可分为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洗眼剂、眼内注射溶液等)、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等)、眼用固体制剂(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等)。

眼用液体制剂也可以固态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

滴眼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滴入眼内的无菌液体制剂。

可分为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

洗眼剂系指由原料药物制成的无菌澄明水溶液,供冲洗眼部异物或分泌液、中和外来化学物质的眼用液体制剂。

眼内注射溶液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液体,供眼周围组织(包括球结膜下、筋膜下及球后)或眼内注射(包括前房注射、前房冲洗、玻璃体内注射、玻璃体内灌注等)的无菌眼用液体制剂。

眼膏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溶液型或混悬型膏状的无菌眼用半固体制剂。

眼用乳膏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乳膏状的无菌眼用半固体制剂。

眼用凝胶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凝胶状无菌眼用半固体制剂。

眼膜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无菌药膜,可置于结膜囊内缓慢释放药物的眼用固体制剂。

眼丸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球形、类球形的无菌眼用固体制剂。

眼内插入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适当大小和形状、供插入结膜囊内缓慢释放药物的无菌眼用固体制剂。

眼用制剂在生产和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眼用制剂一般可用溶解、乳化、分散等方法制备。

二、滴眼剂中可加入调节渗透压、pH值、黏度以及增加原料药物溶解度和制剂稳定的辅料,所用辅料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局部刺激。

三、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应与泪液等渗。

混悬型滴眼剂的沉降物不应结块或聚集,经振摇应易再分散,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

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

四、洗眼剂属用量较大的眼用制剂,应尽可能与泪液等渗并具有相近的pH值。

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200ml。

《中国药典》2020版—聚乙二醇400(供注射用)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中国药典》2020版—聚乙二醇400(供注射用)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聚乙二醇 400(供注射用)Juyi’erchun 400(Gongzhusheyong ) Polyethylene Glycol 400(For Injection )本品为环氧乙烷与水缩聚而成的混合物,分子式以 H(OCH 2CH 2)n OH 表示,其中 n 代表氧乙烯基的平均数。

5ml 。

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取(30m×0.53mm ,1µm ),起始温度 60℃,维持 5 分钟,以每分钟 5℃的速率升温至 110℃,维持 5 分钟,再以每分钟 15℃的速率升温至 170℃,维持 5 分钟,再以每分钟 35℃的速率升温至 280℃,维持 40 分钟(根据分离情况调整时间)。

进样口温度为 27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90℃。

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

按内标法计算,含乙二醇、二甘醇与三甘醇均不得过0.1%。

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取本品l g ,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水1 . 0 m l 甲醛5ml100ml入0.6%-水分。

,重金属取本品4.0g,加盐酸溶液(9→1000)5ml 与水适量,溶解后,用稀醋酸或氨试液调节pH 至3.0~4.0,再加水稀释至25ml,依法检查(通则0821 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砷盐取本品0.67g,置凯氏烧瓶中,加硫酸5ml,用小火消化使炭化,控制温度不超过120℃(必要时可添加硫酸,总量不超过10ml),小心逐滴加入浓过氧化氢溶液,俟反应停止,继续加热,并滴加浓过氧化氢溶液至溶液无色,冷却,加水10ml,蒸发至浓烟发生使除尽过氧化氢,加盐酸5ml 与水适量,依法检查(通则0822 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3%)。

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 聚乙二醇400 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12EU。

无菌(供无除菌工艺的无菌制剂用)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106 鼻用制剂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106 鼻用制剂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0106 鼻用制剂(蓝色字体表示新增内容,红色字体表示删减内容)鼻用制剂系指直接用于鼻腔,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

鼻用制剂应尽可能无刺激性,并不可影响鼻粘膜和鼻纤毛的功能。

鼻用制剂可分为鼻用液体制剂(滴鼻剂、洗鼻剂、喷雾剂等)、鼻用半固体制剂(鼻用软膏剂、鼻用乳膏剂、鼻用凝胶剂等)、鼻用固体制剂(鼻用散剂、鼻用粉雾剂和鼻用棒剂等)。

鼻用液体制剂也可以固态形式包装,配套专用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

滴鼻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鼻腔用的鼻用液体制剂。

洗鼻剂系指由原料药物制成符合生理pH 值范围的等渗水溶液,用于清洗鼻腔的鼻用液体制剂,用于伤口或手术前使用者应无菌。

鼻用气雾剂系指由原料药物和附加剂与适宜抛射剂共同装封于耐压容器中,内容物经雾状喷出后,经鼻吸人沉积于鼻腔的制剂。

鼻用喷雾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喷雾器雾化的鼻用液体制剂。

鼻用软膏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溶液型或混悬型膏状的鼻用半固体制剂。

鼻用乳膏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乳膏状的鼻用半固体制剂。

鼻用凝胶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凝胶状的鼻用半固体制剂。

鼻用散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粉末,用适当的工具吹入鼻腔的鼻用固体制剂。

鼻用粉雾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粉末,用适当的给药装置喷入鼻腔的鼻用固体制剂。

鼻用棒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棒状或类棒,供插入鼻腔用的鼻用固体制剂。

鼻用制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鼻用制剂可根据主要原料药物的性质和剂型要求选用适宜的辅料。

通常含有调节黏度、控制 pH 值、增加原料药物溶解、提高制剂稳定性或能够赋形的辅料。

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水性介质鼻用制剂应当添加适宜浓度的抑菌剂,在制剂确定处方时,该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抑菌效力检查(通则 1121)的规定,制剂本身如有足够的抑菌性能,可不加抑菌剂。

2020版药典新增及变化全汇总

2020版药典新增及变化全汇总
新增了药材:裸花紫珠。
新增制剂:116个,具体清单如下:
二部化学药收载2712种,其中新增117种、修订2387种。
在药品安全性控制方面,要求进一步完善杂质和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推广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重点强化了对有毒有害杂质(特别是基因毒性杂质)的控制,加强了对药品安全性相关控制项目和限度标准的研究制定。
202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品种319种,修订3177种,不再收载10种,品种调整合并4种,共收载品种5911种。
一部中药收载2711种,其中新增117种、修订452种。
在中药安全性控制方面,新版药典要求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的影响,并有效控制内源性有毒成分对中药安全性产生的影响。
在中药有效性控制方面,要求强化标准的专属性和整体性,重点开展了基于中医临床疗效的生物评价和测定方法研究。
65.枸橼酸坦度螺酮
66.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
67.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曾用名:(1)输血用枸橼酸钠注射液(适应症为仅用于单采原料血浆的体外抗凝血)K2)枸橼酸钠抗凝剂]
68.枸橡酸钾颗粒
69.氟尿苷(曾用名:氟脲苷)
70.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
71.美司钠
72.美司钠注射液
73.盐酸乙哌立松
48.更昔洛韦胶囊
49.来曲唑
50.来曲唑片
51.吲哚美辛片
52.佐米曲普坦分散片
53.阿托伐他汀钙
54.阿利沙坦酯
55.阿利沙坦酯片
56.阿那曲唑片
57.苯磺酸左氨氯地平
58.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
59.拉西地平
60.拉西地平片
61.依巴斯汀
62.依巴斯汀片
6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64.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中国药典》2020版—聚乙二醇300(供注射用)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中国药典》2020版—聚乙二醇300(供注射用)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聚乙二醇 300(供注射用)Juyi’erchun 300(Gongzhusheyong)Polyethylene Glycol 300(For Injection)本品为环氧乙烷与水缩聚而成的混合物,分子式以H(OCH2CH2)n OH 表示,其中n 代表氧乙烯基的平均数。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微臭。

595ml。

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取本品4g,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取1,3-丁二醇适量,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每1ml 中约含4mg 的溶液)1.0ml,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适量, 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稀释配制成每1ml 含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各4mg 的溶液,再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置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

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30m×0.53mm,1µm),起始温度60℃,维持5 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10℃,维持5 分钟,再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 分钟,再以每分钟35℃的速率升温至280℃,维持40 分钟(根据分离情况调整时间)。

进样口温度为27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90℃。

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

按内标法计算,含乙二醇、二甘醇与三甘醇均不得过0.1%。

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水1.0ml,密封,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环氧乙烷水溶液对照品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2μg的溶液,作为环氧乙烷对照品溶液。

另取二氧六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水制成每1ml 中约含20μg的溶液,作为二氧六环对照品溶液。

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环氧乙烷对照品溶液与二氧六环对照品溶液各0.5ml,密封,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中国药典2020版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半定量试验SOP

中国药典2020版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半定量试验SOP

1目的建立细菌内毒素凝胶半定量试验操作规程,以指导检验人员的正确规范操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半定量试验。

本规程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制定。

3职责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操作人员严格按本规程进行操作。

4内容4.1基本原理与术语4.1.1本法系通过确定反应终点浓度来量化供试品中内毒素的含量。

本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内毒素的污染。

4.1.2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4.1.3干扰试验:当进行新药的内毒素检查试验前,或无内毒素检查项目的品种建立内毒素检查法时,须进行干扰试验;当鲎试剂、供试品的处方、生产工艺改变或试验环境中发生了任何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变化时,须重新进行干扰试验。

4.1.4EU:内毒素单位,1EU与1个内毒素国际单位(IU)相当。

4.1.5λ: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单位:EU/ml。

4.1.6MVD: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指在试验中供试品溶液被允许达到稀释的最大倍数。

4.2材料准备4.2.1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经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效价;4.2.2鲎试剂:已按《细菌内毒素预试验SOP》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4.2.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水):内毒素含量应<0.015EU/ml,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4.2.4供试品溶液:pH宜在6.0~8.0范围内,否则用已去除内毒素和干扰因子的酸、碱溶液或缓冲液调节。

4.3器具准备4.3.1移液枪、一次性除热源枪头(1000μL、200μL);4.3.2剪刀、砂轮片、试管架、除热源试管、医用胶布;4.3.3恒温培养箱(37℃±1℃)、旋涡混合器、洁净工作台。

4.4供试品溶液的要求4.4.1将供试品的原液用BET水按已通过干扰试验的稀释倍数稀释,即得。

4.5试验溶液的制备4.5.1根据当批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λ),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适量BET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

《中国药典》2020版—聚卡波菲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中国药典》2020版—聚卡波菲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聚卡波菲JukabofeiPolycarbophil本品为丙烯酸键合二乙烯乙二醇的聚合物。

【性状】本品为白色疏松粉末;有特征性微臭。

【鉴别】(1)取本品1.0g,分散于100ml 水中,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7.5,即成凝胶状。

(2)取本品1%的水溶液适量,加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5ml,溶液呈橙色。

(3)取本品1%的水溶液适量,加甲酚红指示液0.5ml,溶液呈黄色。

【检查】酸度取本品1.0g,均匀分散溶胀于100ml 水中,依法检查(通则0631),pH 值不得过4.0。

黏度取预先在80℃真空干燥1 小时的本品0.4g,精密称定,搅拌下加入至200ml 水中,避免粉末聚集成团,均匀分散后,降低搅拌速度,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3~7.8,混匀(应避免产生气泡),在25℃下,选择合适的单柱形旋转黏度计,使用5 号转子或其他适宜的转子以每分钟20 转的速度测定动力黏度(通则0633 第三法转子型黏度计法),应为2.0~12Pa s。

吸收力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已精密称定的50ml 离心管中,加塞密闭。

加1.5%碳酸氢钠溶液35ml,振摇,在通风橱中释放生成的二氧化碳。

重复振摇和排气操作至少3 次。

剧烈振摇1 小时,以每分钟2000 转离心1 小时。

用50ml 注射器移除上清液(避免接触下层沉淀),从“加 1.5%碳酸氢钠溶液35ml”起重复一次。

精密称定离心管,吸收溶液的量等于离心管的重量减去样品和离心管的初始重量。

以干燥品计,每1.0g 本品吸收溶液的量应不少于62.0g。

丙烯酸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离心管中,加水9ml,封盖,振摇2 小时,加50%氢氧化钠溶液2 滴,振摇,加10%氯化钙溶液1.0ml,振摇至凝胶崩散,离心,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丙烯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水溶解并制成每1ml 中含3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中国药典》2020版—重组人干扰素α2 类相关产品原液检定增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20版—重组人干扰素α2 类相关产品原液检定增修订内容

重组人干扰素α2 类相关产品原液检定增修订内容
3.1.5 相关蛋白 依法测定(通则 0512)。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如:C 18 柱,
4.6mm×25cm,粒径 5μm 或其他适宜的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 0.2%三氟乙酸-30%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A ,以 0.2%三氟乙酸- 80%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B ;流速为 1.0ml/min ;在波长 210nm 处检测;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用超纯水将供试品稀释至每 1ml 中约含 1.0mg ,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使过氧化氢终浓度为 0.005%(m/m ),室温放置 1 小时,再向每毫升该溶液中加入 L-甲硫氨酸 12.5mg ,作为对照品溶液(2-8℃
时间(分钟)
A (%)
B (%) 0 72 28 1 72 28 5 67 33 20 63 37 30 57 43 40 40 60 42 40 60 50 72 28 60
72
28。

(2020年整理)中国药典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doc

(2020年整理)中国药典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doc

中国药典XXXX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凝胶法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在本检查法规定的条件下,使鲎试剂产生凝集的内毒素的最低浓度即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用EU/ml表示。

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将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然后制成2λ、λ、0.5λ和0.25λ四个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30秒钟。

取分装有0.1ml鲎试剂溶液的10mm×75mm试管或复溶后的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原安瓿18支,其中16管分别加入0.1ml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一个内毒素浓度平行做4管;另外2管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

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恒温器中,保温60分钟±2分钟。

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180°,若管内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形成的凝胶不坚实、变形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

保温和拿取试管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当最大浓度2λ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管为阴性,试验方为有效。

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测定值(λc).λc=1g-1(∑X/4)式中 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

反应终点浓度是指系列递减的内毒素浓度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标示灵敏度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干扰试验按表1制备溶液A、B、C和D,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溶液,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

《中国药典》2020年版拟收载重组治疗性生物制品通用名称

《中国药典》2020年版拟收载重组治疗性生物制品通用名称

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 细胞) 注射用人促红素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 细胞) 人促红素注射液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注射液
人干扰素α1b 注射液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滴眼液
人干扰素α1b 滴眼液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
注射用人干扰素α2a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酵母)
重组人干扰素α2a 注射液
人干扰素α2a 注射液
重组人干扰素α2a 栓
人干扰素α2a 栓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用人干扰素α2b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酵母)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
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假单胞菌)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滴眼液
注射用人生长激素
12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阴道泡腾片
人干扰素α2b 阴道泡腾片
13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外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
凝胶

2 重组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
本表所
3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人胰岛素注射液
列拟新
4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
增品种
5 ①30/70 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Biblioteka ②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30/70)
③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 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30R
30/70)
④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人干扰素α2b 滴眼液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栓
人干扰素α2b 栓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乳膏

《中国药典》2020版—胶囊用明胶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中国药典》2020版—胶囊用明胶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胶囊用明胶Jia OnangyOng Min gjiaoGeIatin for CaPSUleS本品为动物的皮、骨、腱与韧带中胶原蛋白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制品,或为上述三种不同明胶制品的混合物。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至黄色、透明或半透明微带光泽的薄片或粉粒;无臭、一在水中时会膨胀变软,能吸收其自身质量5~10倍的水。

本品在热水中易溶,在醋酸或甘油与水的热混合液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鉴别】(1)取本品0∙5g,加水50ml ,加热使溶解,取溶液5ml ,加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4:1)的混合液数滴,即产生橘黄色絮状沉淀。

(2)取鉴别(1)项下剩余的溶液1ml ,加水100ml ,摇匀后,加鞣酸试液数滴,即发生浑浊。

(3)取本品,加钠石灰后,加热,即发生氨臭。

【检查】凝冻强度(仅限硬胶囊)取本品两份各7.50g ,分别置内径为59±mm的冻力瓶中,加水105g用橡胶塞密塞,在室温下放置1〜4小时,使供试品充分吸水膨胀,在65 ± C 的水浴中搅拌加热15分钟使溶散均匀,取冻力瓶置磁力搅拌器上,打开瓶塞,加磁力搅拌子,再盖上橡胶塞,磁力搅拌5分钟,使溶液分散均匀,且凝结在冻力瓶内壁的水已混合到溶液中,制成 6.67%的供试胶液。

在室温条件放置,使瓶内的胶液温度降至约30C 后,再将冻力瓶放入已调节水平的恒温水浴箱中,在10C ±.2 C中保温16〜18小时后,迅速取出冻力瓶,擦干外壁水珠,打开冻力瓶的橡胶塞盖,将冻力瓶放置在凝胶强度测定仪的测试平台上,使冻力瓶的中心在探头正下方,采用直径为______________ 12.7 ±.1mm且底部边缘锐利的圆柱型探头,以每秒0.5mm 的下行速度,测定探头下压至凝胶表面下凹4mm处的凝冻强度,取两份供试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即得。

凝冻强度应在标示值的⅛20%以内,两份供试品测量值的绝对差值不得过10BlOOm g。

2020版中国药典的中药制剂剂型

2020版中国药典的中药制剂剂型

2020年版的我国药典中,关于中药制剂剂型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从传统制剂到现代剂型,从个体制剂到复方制剂,这些内容无疑是中医药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真实写照。

我们来看一下2020版我国药典中对中药制剂剂型的定义和分类。

一、中药制剂剂型的定义在2020版我国药典中,对中药制剂剂型的定义是指通过中药炮制加工的制剂形式,以及按照规定的品质标准、质量要求和用法用量制备的成品药品形态。

中药制剂剂型主要包括颗粒、丸剂、散剂、饮片、浸膏、丹参类制剂、液剂、膏剂、软膏剂、凝胶剂、贴剂、栓剂、滴丸剂、丸膏等。

二、中药制剂剂型的分类1. 颗粒、丸剂、散剂这类制剂剂型是将药物粉碎,制成颗粒、丸剂或散剂的形式。

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方便服用和储存;丸剂是将药物制成球形,适用于口服;散剂是将药物制成散粉状,易于溶解和渗透。

2. 饮片、浸膏饮片是将药物研磨成末状,用于水煎或煮汤服用;浸膏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浸泡或提取而成的糊状或浓缩液体制剂。

3. 液剂、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液剂是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用于内服或外用;膏剂是将药物制成半固体的糊状,适用于外用;软膏剂是将药物制成软膏状,适用于外用;凝胶剂是将药物制成凝胶状,适用于外用,具有擦拭性和附着性。

4. 贴剂、栓剂、滴丸剂、丸膏贴剂是将药物制成贴片状,适用于外用;栓剂是将药物制成栓剂状,适用于局部或塞肛部;滴丸剂是将液体制剂滴为丸剂状,适用于内服;丸膏是将药物制成丸剂与软膏的混合物,适用于外用。

以上是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制剂剂型的定义和分类,从中可以看出中药制剂剂型的种类繁多,每一种制剂剂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在我看来,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制剂剂型的详细介绍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药制剂剂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不断关注,中药制剂剂型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带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制剂剂型的系统介绍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药制剂剂型的独特魅力和应用前景,也让我们对中医药的特色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三部

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三部

附件3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三部目录生物制品通则目次1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2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3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及质量控制4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5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6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制备和标定7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8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总论目次9人用疫苗总论10人用重组DNA蛋白制品总论11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总论12人用聚乙二醇化重组蛋白及多肽制品总论13人用基因治疗制品总论14螨变应原制品总论15人用马免疫血清制品总论16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各论目次Ⅰ预防类17伤寒疫苗18伤寒甲型副伤寒联合疫苗19伤寒甲型乙型副伤寒联合疫苗20伤寒Vi多糖疫苗21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肠溶胶囊)22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3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4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5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6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7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28吸附白喉疫苗29吸附白喉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30吸附破伤风疫苗31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2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33吸附百日咳白喉联合疫苗34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35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36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37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38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39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40皮内注射用卡介苗41钩端螺旋体疫苗4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43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44森林脑炎灭活疫苗45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46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47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48黄热减毒活疫苗49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50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51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52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53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54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55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56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57麻疹减毒活疫苗58腮腺炎减毒活疫苗59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60水痘减毒活疫苗61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62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63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64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65流感病毒裂解疫苗66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肾细胞)67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人二倍体细胞)68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猴肾细胞)69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70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Ⅱ治疗类71白喉抗毒素72冻干白喉抗毒素73破伤风抗毒素74冻干破伤风抗毒素75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 76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77冻干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78肉毒抗毒素79冻干肉毒抗毒素80抗蝮蛇毒血清81冻干抗蝮蛇毒血清82抗五步蛇毒血清83冻干抗五步蛇毒血清84抗银环蛇毒血清85冻干抗银环蛇毒血清86抗眼镜蛇毒血清87冻干抗眼镜蛇毒血清88抗炭疽血清89抗狂犬病血清90人血白蛋白91冻干人血白蛋白92人免疫球蛋白93冻干人免疫球蛋白94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95冻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96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97冻干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98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99冻干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100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101冻干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10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3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4人凝血因子Ⅷ105人纤维蛋白原106人纤维蛋白粘合剂107人凝血酶108人凝血酶原复合物109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110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111注射用人促红素112人促红素注射液113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114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115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116注射用人干扰素α2a117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118人干扰素α2a栓119注射用人干扰素α2b120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21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122人干扰素α2b栓123人干扰素α2b乳膏124人干扰素α2b凝胶125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126人干扰素α2b软膏127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128注射用人干扰素γ129注射用人白介素-2130人白介素-2注射液131注射用人白介素-2(Ⅰ)132注射用人白介素-11133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34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135外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136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137外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8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139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140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141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142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143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144尼妥珠单抗注射液145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146人胰岛素147人胰岛素注射液148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149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150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151甘精胰岛素152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53赖脯胰岛素154赖脯胰岛素注射液155注射用人生长激素156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57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158治疗用卡介苗Ⅲ体内诊断类159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160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161布氏菌纯蛋白衍生物162锡克试验毒素Ⅳ体外诊断类16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4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7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核酸检测试剂盒168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9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通则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1片剂2注射剂3胶囊剂4颗粒剂5眼用制剂6鼻用制剂7栓剂8软膏剂乳膏剂9喷雾剂10凝胶剂11散剂12涂剂分光光度法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荧光分光光度法1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6火焰光度法色谱法17纸色谱法18高效液相色谱法19离子色谱法20分子排阻色谱法21气相色谱法电泳法22电泳法23毛细管电泳法物理检查法24pH值测定法25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26溶液颜色检查法27澄清度检查法28不溶性微粒检查法29可见异物检查法30崩解时限检查法31融变时限检查法32片剂脆碎度检查法33最低装量检查法34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含量测定法35氮测定法36蛋白质含量测定法37干燥失重测定法38固体总量测定法39唾液酸测定法40磷测定法41硫酸铵测定法42亚硫酸氢钠测定法43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测定法44氯化钠测定法45枸橼酸离子测定法46钾离子测定法47钠离子测定法48辛酸钠测定法49乙酰色氨酸测定法50苯酚测定法51间甲酚测定法52硫柳汞测定法5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测定法54O-乙酰基测定法55已二酰肼含量测定法56高分子结合物含量测定法57人血液制品中糖及糖醇测定法58人血白蛋白多聚体测定法59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lgG单体加二聚体测定法60人免疫球蛋白中甘氨酸含量测定法61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蛋白质含量测定法62组胺人免疫球蛋白中游离磷酸组胺测定法63lgG含量测定法64单抗分子大小变异体测定法65抗毒素/抗血清制品分子大小分布测定法66单抗电荷变异体测定法67单抗N糖谱测定法化学残留物测定法68氰化物检查法69水分测定法70炽灼残渣检查法71残留溶剂测定法72乙醇残留量测定法73聚乙二醇残留量测定法74聚山梨酯80残留量测定法75戊二醛残留量测定法76磷酸三丁酯残留量测定法77碳二亚胺残留量测定法78游离甲醛测定法79人血白蛋白铝残留量测定法80羟胺残留量测定法微生物检查法81无菌检查法8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83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84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85抑菌效力检查法86异常毒性检查法87热原检查法88细菌内毒素检查法89支原体检查法90外源病毒因子检查法91鼠源性病毒检查法92SV40核酸序列检查法93猴体神经毒力试验94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要求95黄热减毒活疫苗猴体试验96禽源性病毒荧光定量PCR(Q-PCR)检查法生物测定法97免疫印迹法98免疫斑点法99免疫双扩散法100免疫电泳法101肽图检查法102质粒丢失率检查法103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法104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105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测定法106抗补体活性测定法107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测定法108大肠埃希菌菌体蛋白质残留量检测法109假单胞菌菌体蛋白质残留量测定法110酵母工程菌菌体蛋白质残留量测定法111类A血型物质测定法112鼠lgG残留量测定法113无细胞百日咳疫苗鉴别试验114抗毒素、抗血清制品鉴别试验115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分子大小测定法116伤寒Vi多糖分子大小测定法117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多糖含量测定法118人凝血酶活性检查法119活化的凝血因子活性检查法120肝素含量测定法121抗A、抗B血凝素测定法122人红细胞抗体测定法123人血小板抗体测定法124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lgA残留量测定法125免疫化学法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法126胰岛素生物测定法127生长激素生物测定法128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体外相对效力检查法129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体外相对效力检查法130人用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法131吸附破伤风疫苗效价测定法132吸附白喉疫苗效价测定法133类毒素絮状单位测定法134白喉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5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6气性坏疽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7肉素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8抗蛇毒血清效价测定法139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效价测定法140人免疫球蛋白中白喉抗体效价测定法141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42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效价测定法(E玫瑰花环形成抑制试验)143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效价测定法(淋巴细胞毒试验)144人凝血因子Ⅱ效价测定法145人凝血因子Ⅶ效价测定法146人凝血因子Ⅸ效价测定法147人凝血因子Ⅹ效价测定法148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测定法149人促红素体内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0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1人白介素-2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2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3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4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5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6鼠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7尼妥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8人白介素-11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9A型肉毒毒素效价测定法160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效力试验161康柏西普生物学活性测定法特定生物原材料/动物及辅料162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63重组胰蛋白酶164新生牛血清165细菌生化反应培养基166氢氧化铝佐剂试剂试液标准品167试药168试液169试纸170缓冲液171指示剂与指示液172滴定液173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目录其他174灭菌法175生物检定统计法指导原则176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77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78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179生物制品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80生物制品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生物制品术语附表181原子量表。

0122贴膏剂(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

0122贴膏剂(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

0122 贴膏剂贴膏剂系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膏状物、涂布于背衬材料上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柔性制剂。

贴膏剂包括凝胶贴膏(原巴布膏剂或凝胶膏剂)和橡胶贴膏(原橡胶膏剂)。

凝胶贴膏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常用基质有聚丙烯酸钠、羧甲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等。

橡胶贴膏系指原料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橡胶膏剂的常用制备方法有溶剂法和热压法。

常用溶剂为汽油和正已烷,常用基质有橡胶、热塑性橡胶、松香、松香衍生物、凡士林、羊毛脂和氧化锌等。

也可用其他适宜溶剂和基质。

贴膏剂通常由含有活性物质的支撑层和背衬层以及覆盖在药物释放表面上的盖衬层组成,盖衬层起防黏和保护制剂的作用。

常用的背衬材料有棉布、无纺布、纸等;常用的盖衬材料有防粘纸、塑料薄膜、铝箔-聚乙烯复合膜、硬质纱布等。

贴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贴膏剂所用的材料及辅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并应考虑到对贴膏剂局部刺激性和药物性质的影响。

二、贴膏剂根据需要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保湿剂、抑菌剂或抗氧剂等。

三、贴膏剂的膏料应涂布均匀,膏面应光洁、色泽一致,贴膏剂应无脱膏、失黏现象;背衬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

四、涂布中若使用有机溶剂的,必要时应检查残留溶剂。

五、采用乙醇等溶剂应在标签中注明过敏者慎用。

六、根据原料药物和制剂的特性,除来源于动、植物多组分且难以建立测定方法的贴膏剂外,贴膏剂的含量均匀度、释放度、黏附力等应符合要求。

七、除另有规定外,贴膏剂应密封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贴膏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含膏量】橡胶贴膏照第一法检查,凝胶贴膏照第二法检查。

第一法:取供试品2片(每片面积大于35cm2的应切取35cm2,除去盖衬,精密称定,置于同一个有盖玻璃容器中,加适量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乙醚等)浸渍,并时时振摇,待背衬与膏料分离后,将背衬取出,用上述溶剂洗涤至背衬无残附膏料,挥去溶剂,在l05℃干燥30分钟,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减失重量即为膏重,按标示面积换算成lOOcm2的含膏量,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药典凝胶剂
凝胶剂系指原料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等。

乳状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

由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蓍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

小分子无机原料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剂是由分散的药物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属两相分散系统,也称混悬型凝胶剂。

混悬型凝胶剂可有触变性,静止时形成半固体而搅拌或振摇时成为液体。

凝胶剂基质属单相分散系统,有水性与油性之分。

水性凝胶基质一般由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和海藻酸盐、西黄蓍胶、明胶、淀粉等构成;油性凝胶基质由液状石蜡与聚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等构成。

凝胶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混悬型凝胶剂中胶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

二、凝胶剂应均匀、细腻,在常温时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

三、凝胶剂根据需要可加入保湿剂、抑菌剂、抗氧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透皮促进剂等。

除另有规定外,在制剂确定处方时,该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抑菌效力检查法(通则1121)的规定。

四、凝胶剂一般应检查pH值。

五、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并应防冻。

六、凝胶剂用于烧伤治疗如为非无菌制剂的,应在标签上标明“非无菌制剂”;产品说明书中应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同时在适应症下应明确“用于程度较轻的烧伤(Ⅰ°或浅Ⅱ°)注意事项下规定“应遵医嘱使用”。

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粒度】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型凝胶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适量,置于载玻片上,涂成薄层,薄层面积相当于盖玻片面积,共涂3片,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通则0982第一法)测定,均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

【装量】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通则0942)检查,应符合规定。

【无菌】除另有规定外,用于烧伤[除程度较轻的烧伤(Ⅰ°或浅Ⅱ°外)]、严重创伤或临床必须无菌的照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除另有规定外,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和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检查,应符合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