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方程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直线的方程复习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直线的方程复习课课件

所以直线方程为y=-x-1.
变式训练1.已知直线l1:y=-ax-2(a∈R).若直线l1的倾斜角为120°,则实数a的 值为_______;若直线l1在x轴上的截距为2,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得tan 120°= -a,解得a= ;3
令y=0,可得x= 2 ,
a
即直线l1在x轴上的截距为
(3)经过点C(0,5)且与x轴平行.
【解析】(1)y+1= 2(x+3). (2)倾斜角为120°,则斜率为- ,3所以该直线方程为y-1=- (x3- ). 2
(3)因为直线与x轴平行,故斜率为0,因此点斜式方程为y-5=0(x-0).
2.过点P(2 3 ,3)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为( )
【解析】(1)因为两直线y=(a+1)x-2与y=(a-1)x+1互相垂直,
所以(a+1)(a-1)=-1,即a=0.
(2)因为两直线y=-x+4a与y=(a2-2)x+4互相平行.
所以
a
2
2
即a1=,-1.
4a 4,
(四)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视察如图所示的直线l,思考下列问题:
1.直线l经过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两点,那么直线l的点斜
(k2A)D由=-题23 意.故知直,线kBACD=26的方02程为.因32y为+4A=D23-⊥(BxC-1,).所以直线AD的斜率存在,且
变式训练1.已知在△ABC中,A(1,-1),B(2,2),C(3,0),则AB边上的
高线所在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
【解析】kAB=2 1=3,
【解析】(1)因为A(0,4),C(-8,0),所以直线AC的截距式方程为 x y 1,

直线与方程章末复习课件

直线与方程章末复习课件

[例 1] (1)点( 3,4)在直线 l:ax-y+1=0 上,则
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60°
D.120°
(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1,2),B(2,1),
中心 E(3,3).
①判断平行四边形 ABCD 是否为正方形;
②点 P(x,y)在平行四边形 ABCD 的边界及内部运动,
(2)单调性. 当 α 由 0°→90°→180°(不含 180°)变化时,k 由 0(含 0)逐渐增大到+∞(不存在),然后由-∞(不存在)逐渐增 大到 0(不含 0). 经过 A(x1,y1),B(x2,y2)(x1≠x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公式是 k=xy22--xy11,应用时注意其适用的条件是 x1≠x2, 当 x1=x2 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解:由点M(3,5)及直线l:x-2y+2= 0,可求得点M关于l的对称点M1(5,1),
同理可得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2(- 3,5),如图所示.
根据M1,M2两点可得直线M1M2的方程为x+2y-7=0. 令x=0,得直线M1M2与y轴的交点Q0,72, 解方程组xx+-22yy-+72==00,,得两直线的交点P52,94. 所以点P52,94与点Q0,72即为所求.
归纳升华 利用直接求解法比较烦琐时,可从图形方面考虑,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求解,从而使问题变得形象、直 观,利于求解.
[变式训练] 点P(-2,-1)到直线l:(1+3λ)x+(1+ λ)y-2-5λ=0的距离为d,则d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x+y-2+λ(3x+y-5)=0,
[例 2] 已知两条直线 l1:ax-by+4=0,l2:(a-1)x +y+b=0,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 a,b 的值:

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复习课》(课件)

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复习课》(课件)

例题精析
1、求直线方程
【例1】
求经过点A( 2, 1), 且到点B( 1, 1)的距离为 3的直线方程.
【例2】
(1) 已知两条平行直线 3 x 2 y 6 0与6 x 4 y 3 0, 求与它们等距离的平行 线的方程.
( 2) 过点P ( 3, 0)有一条直线l , 它夹在两条直线 l1 : 2 x y 2 0与l 2 : x y 3 0之间的线段恰被 点P平分,求直线 l的方程.
2、对称问题与最值问题
【例3】
已知直线l : 3 x y 3 0, 求: (1)点P (4, 5)关于l的对称点 ; (2)直线x y 2 0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方程 .
【例4】
已知点M ( 3, 5), 在直线l : x 2 y 2 0和y轴 上各找一点P和Q , 使MPQ 的周长最小 .
知识结构
从几何直观到代数表示 (建立直线的方程) 点 坐标 倾斜角 斜率 直线 二元一次方程
点斜式 两点式
一般式
从代数表示到几何直观 (通过方程研究几何性质 和度量)
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
平行和垂 直的判定

两点间的距离
距 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 的距离
平行 相交 (无交点) (一个交点)
3、数形结合的应用
【例5】
已知函数f ( x ) x2 2x 2 x2 4x 8,
求f ( x )的最小值, 并求取得最小值时 x的值.
【例6】
已知x , y满足x 4 y 3 0, 1 x 3, 求 y2 的取值范围 . x 1
备用题
求经过点P ( 2, 3)且被两条平行直线 3x 4 y 7 0和3 x 4 y 3 0截得的线段长为 5的 直线方程.

《直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 PPT

《直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 PPT

和(0,b),且 a、b N ,则可作出的L的条数

.
5.直线方程为 (3m 2)x (2 m) y 8 0 ,若
直线不过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6.经过点P(0,-1)作直线L,若直线L与连接
A(1,-2),B(2,1)的线段没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为
.
五、方法小结
1.直线的确定需要两个独立的几何条件; 2.直线方程有四种特殊形式及一般式,应根据题目 提供的条件适当选择,使解题过程最简; 3. 当选定方程的形式之后,剩下的就是确定其 系数了,这可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
4.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能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
一直线L2,使L1,L2与x轴围成底边在x轴上
的等腰三角形,则L2的方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直线y=kx+k+2与以A(0,-3)、 B(3,0)为端点的线段相交,求实数k的取 值范围.
例2.设△ABC的顶点A(1,3),边AB、AC 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2y+1=0 , y=1,求△ABC中AB、AC各边所在直线的 方程.
四、拓展提高
1.已知点A(1,1)和点B(3,3),则在x轴上必
存在一点P,使得从A出发的入射光线经过点
P反射后经过点B,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
2.已知点M(4,2)与N(2,4)关于直线L
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为
.
3.如果直线L与直线x+y-3=0关于y=2x对
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
4.过点(1,3)作直线L,若L经过点(a,0)

直线与直线方程复习课件

直线与直线方程复习课件

K1=K2且b1≠b2 K1=K2且b1=b2 K1≠K2 K1k2=-1
A1B2 A2 B1 0 BC2 B2C1 0 1 A1B2 A2 B1 0 BC2 B2C1 0 1
A1B2 A2 B1 0 A1 A2 B1B2 0
5.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①当横截距、纵截距均为零时,设所求的直线方程
2 为y=kx,将(-5,2)代入得 k 5 ,此时直线方程 y
,即2x+5y=0; ②当横截距、纵截距都不是零时,设所求的直线 1 x y 1,将(-5,2)代入得 a 方程为 2 2a a ,此时直线方程为x+2y+1=0.
2 x 5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2x+5y=0或x+2y+1=0.
直线方程的求法
例3已知点P(2,-1),过P点作直线l.
若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2,求l的方程; ①当l不与x轴垂直时, 直线方程可设为y+1=k(x-2), y 即kx-y-2k-1=0.
l1
由已知得
o x P(2,-1)
1 2k 1 k2
直线方程的求法 例1.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是 A(3,-4)、B(0,3), C(-6,0),求它的三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②由于B点的坐标为(0,3),故直线AB在 y 轴上的截距为3,利用斜截式, 设直线AB的方程为 y=kx+3 又由顶点 A(3,-4)在直线AB上,
C(-6,0)
y
B(0,3)
| PP2 | ( x2 x1 ) ( y2 y1 ) 1
2 2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课件-直线与方程复习课件-(1)

高中数学课件-直线与方程复习课件-(1)
15
2
2
来理解它.
• 重点突破:直线方程的求法 • 例2 (Ⅰ)求经过点A(-5,2)且在x轴上的截距
等于在y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
• (Ⅱ)若一直线被直线4x+y+6=0和3x-5y-6=0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在坐标原点,求这条
直线方程.

(Ⅰ)讨论截距为零和不为零两种情
况,分别设出直线方程,代入求解
• (Ⅰ)①当横截距、纵截距均为零时,设所求的直
线方程为y=kx,将(-5,2)代入得k=- 2 ,此时直
线方程y=- 2 x,即2x+5y=0;
5
5
• ②当横截距、纵截距都不是零时,设所求的直线
方程为 x y 1,将(-5,2)代入得a=- 1 ,此时
2a a
2
直线方程为x+2y+1=0.
•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2x+5y=0或
x+2y+1=0.
• 例2 重点突破:直线方程的求法 • (Ⅱ)若一直线被直线4x+y+6=0和3x-5y-6=0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在坐标原点,求这条 直线方程. • • (Ⅱ)设所求直线与已知一直线的交点坐标 A(a,b),与另一直线的交点B,因为原点为 AB的中点,所以点B(-a,-b)在相应的直线上, 联立方程组求解.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8
• 2.已知α∈R,直线xsinα-y+1=0的斜
率的取值范围是( )C
• A.(-∞,+∞) B.(0,1]
• C.[-1,1]
D.(0,+∞)
• 4.若直线ax+2y-6=0与x+(a-1)y-(a2-1)=0

直线与方程常考题型PPT课件

直线与方程常考题型PPT课件
法一:在l1上任取一点A,求出其关于点P对称的点B, 点B一定在直线l2上,将其代入l2的方程求出m即可.
法二:结合图象知点P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
所以列方程求得m即可.
第21页/共30页
第三节 点、线综合
2、轴对称
(1)点关于直线对称
若两点P1(x1, y1)与P2 (x2, y2 )关于直线l : Ax By C 0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三、距离问题
例6、直线l1过A(0,1),l2过B(5,0),如果l1 // l2, 且l1与l2的 距离为5,求直线l1与l2的方程.
第19页/共30页
第三节 点、线综合
题型一、对称问题
1、中心对称
(1)点关于点对称
若点M (x1, y1)及N(x2, y2)关于点P(a,b)对称,则由中点
则点P即为所求.简记为:同侧对称异侧连!
2、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 PA PB 取得最大值,其方法
与1恰好相反,即:异侧对称同侧连!
第27页/共30页
第三节 点、线综合
题型二、几何方法求最值问题
例2、已知直线l:3x y 1 0 (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得点P到A(4,1)和B(0,4) 的距离之和最小; (2)在直线l上求一点Q,使得点Q到A(4,1)和B(0,4) 的距离之差最大;
例3、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2)经过点A(3,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3)经过点A(3,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
变式:5、将(3)中“经过点 A(3,4)”改为“斜率为 1”
6
第4页/共30页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方 程

《直线与方程》复习课件(17张ppt)

《直线与方程》复习课件(17张ppt)

方程组:
A1x+B1y+C1=0
A2x+B2y+C2=0的解
一组 无数解
无解
两条直线L1,L2的公共点 一个 无数个 零个
直线L1,L2间的位置关系 相交 重合
平行
5、3种距离
(1).两点距离公式 | AB | (x1 x2)2 ( y1 y2)2
(2)点线距离公式 设点(x0,y0),直线Ax+By+C=0,
a=1或-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2,-1)且与直线2x+3y+12=0平行;
2x+3y-1=0
(2)经过点Q(-1,3)且与直线x+2y-1=0垂直; 2x-y+5=0
.
(3)经过点R(-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 x+y-1=0或3x+2y=0
直线的交点个数与直线位置的关系
6
D.
π
6
B
3、直线的5种方程
名 称 已知条件
标准方程 适用范围
点斜式 点P1(x1,y1)和斜率k y y1 k(x x1) 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斜截式 斜率k和y轴上的截距 y kx b 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两点式 点P1(x1,y1)和点P2(x2,y2) 截距式 在x轴上的截距a
在y轴上的截距b
d | Ax0 By0 C | A2 B2
(3)两平行线距离:l1:Ax+By+C1=0,l2:Ax+By+C2=0 d | C1 C2 | A2 B2
点(1,3)到直线3x 4 y 4 0的距离为
中点坐标公式
x0
y0

《直线与方程》课件

《直线与方程》课件
《直线与方程》PPT课件
欢迎来到《直线与方程》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直线和方程 的基础概念、方程的各种形式和应用。让我们开始这个充满趣味和深入的旅 程吧!
基础概念
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我们将探索直线的定义,了解直线的性质以 及直线与其他几何概念的关系。
直线的一般式和点斜式
探索直线的一般式和点斜式表示法,学习如 何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
学习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方 程中的作用和应用。
直线的垂线、平行线和夹角定理
了解直线之间的垂线、平行线关系以及夹角 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直线的方程
点斜式的推用点斜式解决 问题。
一般式的推导和使 用
推导直线的一般式,了解一 般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拓展知识和应用场景
提供一些拓展知识和应用场景,让你了解直线与 方程的更多应用领域。
截距式的推导和使 用
学习使用截距式表示直线的 方程,探索截距在几何和实 际问题中的作用。
直线的应用
1 两点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了解如何使用两点距离公式计算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它在几何和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2 直线与圆的交点和切点
研究直线与圆相交的情况,探索交点和切点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几何意义。
3 直线和平面的交点和夹角
学习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情况,研究交点和夹角的概念,并探索它们的应用。
练习题
1
练习题和解答
通过练习题加深对直线与方程的理解,并提供详细的解答,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
2
自主思考题
通过自主思考题,激发你的思考能力,挑战你的直线与方程的理解。
总结
直线与方程的重点概括
总结直线与方程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帮助 你回顾和复习所学内容。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复习课课件人教新课标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复习课课件人教新课标

(4)当直线垂直于坐标轴时画图求解即可,不必用公式.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要注意把直线方程化成一般式的 形式;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先把平行线方程中x,y的 对应项系数转化为相等的形式,再利用距离公式求解,也可 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求解.
[例4] 已知三条直线l1:2x-y+a=0(a>0),直线l2:-
∵坐标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等, ∴4|a-a 1|=|1-a a|,a=2或a=23.
因此ab==-2,2,
或a=23, b=2.
专题四 点、直线间的距离 (1)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 x1-x22+y1-y22. (2)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为d= |Ax0+A2B+y0B+2 C|. (3)两平行直线l1:Ax+By+C1=0,l2:Ax+By+C2= 0(C1≠C2)之间的距离为d= |CA1-2+CB2|2.
(3)与直线l: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可设为Ax +By+C1=0;与其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Bx-Ay+C2=0.
[例3] 已知两条直线l1:ax-by+4=0和l2:(a-1)x+y +b=0,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b的值.
(1)直线l1过点(-3,-1),并且直线l1与直线l2垂直; (2)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 等. [分析] 对于(1),由题意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 对于(2),先得出关于a,b的关系,再由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 等求解.
[解析] (1)l2即2x-y-12=0, ∴l1与l2的距离d= |a2-2+--121|2=7105, ∴|a+512|=7105,∴|a+12|=72, ∵a>0,∴a=3.

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优秀课件

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优秀课件

y
(2)ABC的面积
A(1,2)
〔2〕
B (7 , 7 ), C ( 2 , 1 ) BC= 117
l1
x
B
l2
点 A到 直 线 BC的 距 离 d15 13
C
SA B C1 2 d |B C |= 1 21 1 5 31 1 7 = 4 2 5
小结
求直线的方程:〔待定系数法〕
与 已 知 直 线 l1 :A x B y C 0 垂 直 的 直 线 方 程 设 为 : l:B x A y m 0 (m 为 待 定 系 数 )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倾斜角范围求斜率范围 斜率范围求倾斜角范围
平行
掌握判断两直线位置的方法
垂直
由条件选择适当的方程求直线方程
本章知识结构
倾斜角、斜率
注意:斜率范围根据 k=tanα 图像求

线 与
直线的方程


点斜式 斜截式 两点式 截距式
常考题型:求直线方程 方法:待定系数法 注意:设为点斜式、斜截式先 考虑斜率是否存在;截距式先 考虑横纵截距是否为0
所 以 a24a30
解 得 a-1或 a-3
将 a 1 代 入 直 线 方 程 得 :
l1:3x2y40 l2:3x2y-10
经 检 验 , a 3 也 符 合 题 意
符合题意
综 上 : a 3 或 a 1
小结
判断两条直线平行
法 一 . 设 直 线 l 1 : y k 1 x b 1 , l 2 : y k 2 x b 2
设 直 线 A B 方 程 为 : 3 x 2 y m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π 3
5π 6
D.
π 6
2.已知α∈R,直线xsinα-y+1=0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是( ) C
A.(-∞,+∞) C.[-1,1] 倾斜角范围呢?
变式 :若将已知直线xsinα-y+1=0改成 xsinα+y+1=0呢?
B.(0,1] D.(0,+∞)
3.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
2、求过点A(-1,2),且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2 的直线方程 .
3、求直线2x+11y+16=0关于点P(0,1)对称 的直线方程.
2
1.直线的倾斜角:理解直
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要注 意三点: (1)直线向上的方向;
(2)与x轴的正方向;
(3)所成的最小正角, 其范围是[0,π).
2.直线的斜率: (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 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 k=tanα.
α=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 tana k
点 P1 ( x1, y1 ) 和点 P2 ( x 2, y 2 )
y = kx b
y y1 y1 y 2 = x x1 x1 x 2
不垂直于 x 、 y 轴的直线
在 x 轴上的截距 a 在 y 轴上的截距 b
x a

y b
=1
不垂直于 x 、 y 轴的直线 不过原点的直线
两个独立的条件
则a=(
)
B.-6
A.-3
C.
D.
思考 :若将已知条件中“平行”改为“垂直”呢?
4.平行线2x+3y-8=0和6x-by+1=0 的距离是______;
5.求过点P(2,-1),在x轴和y轴上的 截距分别为a、b,且满足a=3b的直线方 程.
1.求直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
形式,直接写出直线的方程的方法;
(2)待定系数法:设出直线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
求出待定系数,最后代入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
2.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截距可为一切实数,纵截距是指直线与y轴交点的
纵坐标,横截距是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距离
却是一个非负数.
练习
1、点A(a,6)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4,求a的值.
B1C 2 B 2 C1 0重合来自K1=K2且b1=b2
B1C 2 B 2 C1 = 0
相交
K1≠K2
A1 B 2 A2 B1 0 A1 A2 B1 B 2 = 0
垂直
K1k2=-1
关于距离的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P1 P2 |= ( x 2 x1 ) ( y 2 y1 )
Ax By C = 0 A 、 B 不同时为零
4.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L1:y=k1x+b1 L2:Y=K2x+b2 (K1,k2均存在) L1:A1X+B1Y+C1=0 L2:A2X+B2Y+C2=0 (A1、B1 , A2 、 B2 均不同时为0)
平行
K1=K2且b1≠b2
A1 B 2 A2 B1 = 0 A1 B 2 A2 B1 = 0

k

2
O

2

3 2
a
(2)经过两点P(x1,y1),Q(x2,y2)的直线
的斜率公式 k =
y 2 y1 x 2 x1
(其中x1≠x2).
3.直线方程归纳
名 称 已 知 条 件 标准方程 适用范围
不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不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点斜式 点 P1 ( x1, y1 )和斜率 k y y1 = k ( x x1 ) 斜 截 式 斜率 k 和 y 轴上的截距 两点式 截距式 一般式
2 2
2,中点坐标公式

x= y=
x1 x 2 2 y1 y 2 2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d =
| Ax 0 By 0 C | A B
2 2
d =
C1 C 2 A B
2 2
1.直线 3x-y+1=0的倾斜角等于( B ) A.
2π 3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