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办公楼空调课程设计

办公楼空调课程设计

办公楼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办公楼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模式。

2. 学生能够掌握空调系统中涉及的热力学、流体力学及能源转换的基本概念。

3. 学生能够描述空调系统对办公楼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空调能耗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办公楼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方案。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空调系统,并进行基本的能耗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对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初步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空调系统在办公楼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空调技术的研究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我国在空调领域的发展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应用物理学科,结合实际办公楼空调系统,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注重课程目标的达成,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估,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1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比热容、熵、焓等(对应教材第2章)-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压力、流速、阻力等(对应教材第3章)2. 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对应教材第4章)- 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对应教材第5章)- 空调系统布局与管道设计(对应教材第6章)3.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优化:- 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7章)-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及措施(对应教材第8章)- 空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对应教材第9章)4. 实践环节:- 办公楼空调系统参观与实地考察- 空调系统设计与能耗分析软件操作- 课程项目:设计简单的办公楼空调系统,并进行能耗分析与优化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空调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与运行模式学习第三周: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优化方法学习第四周:实践环节及课程项目实施第五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_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_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姓名:班级: C08建环(2)班学号:题目: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指导老师: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2011年06 月25 日附2: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附3: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学院船舶与建筑班级C08建环(2)班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上海某办公楼办公室空调设计前言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是使室内空气温度、湿、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简称四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一项环境工程技术,它满足生活舒适和生产工艺两大类的要求。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其英文名称是:Air cool Chiller,简称为Chiller!在空调历史中,美国已经发展和改进了有风管的中央单元式系统,并得到了正在现场安装和修理有风管的单元式空调系统的空调设备分销商和经销商的强力支持。

WRAC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系统,能够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购得,并在持续高温来的时候自己安装。

同时,无风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别于美国市场的动力下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进。

之后,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在90年代被转让到中国,这是通过与当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劝机、精细阀和电子控制器的本地制造商)组成的合资公司进行的。

在90年代中国也从其它先进国家吸收了较大型空调设备的先进高新技术,并与多数是美国的大公司组成合资企业。

我国于1931年首先在上海纺织厂安装了带喷水室的空气调节系统,其冷源为深井水。

随后,也在一些电影院和银行实现了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意味着受控的空气环境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操作和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操作、保护人体健康、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目录第一部分方案设计1.设计总说明 (1)2.设计题目及相关参数 (1)2.1设计题目 (1)2.2设计原始资料 (1)2.3室外气象资料 (2)2.4室内设计参数 (3)3.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的计算(14号房) (3)3.1夏季冷负荷计算 (3)3.1.1屋顶冷负荷 (3)3.1.2南外墙冷负荷 (4)3.1.3内墙.内门.内窗冷负荷 (4)3.1.4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3.1.5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3.1.6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6)3.1.7各项逐时冷负荷汇总 (7)3.2冬季热负荷计算 (7)3.3湿负荷计算 (8)4.送风状态、送风量、新风量的确定 (8)5.空气处理方案分析及计算 (9)5.1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9)5.1.1夏季空气处理过程 (9)5.1.2冬季空气处理过程 (11)5.2风机盘管选型 (14)6.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 (15)6.1送风方式 (15)6.2回风口 (15)6.3散流器的设计与计算 (15)6.3.1布置散流器 (15)6.3.2散流器计算 (15)7空调风系统设计 (17)7.1风管水力计算 (17)7.1.1绘制系统轴测图 (17)7.1.2计算各环路阻力 (17)7.1.3检查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 (26)7.1.4确定最不利环路阻力 (26)7.2空气处理机组选型 (26)8.设备汇总及设计说明 (27)9.参考文献 (29)第二部分设计小结1.设计小结 (30)第一部分方案设计1.设计总说明本设计是北京市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拟为其设计一套既合理实用,又能兼顾节能要求的空调系统,在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尽量节约能源。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

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功能需要和有关规范要求,确定本建筑会议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调节系统。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郑州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郑州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编号;
➢ 所有管道应标注管径或截面尺寸、标高;
➢ 注明送风口的送风量,排风口的排风量。
3)二层以上的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及专业内容相同的层次, 可只绘其中一层,其他层次省略,用附注说明。
4)图中相同管道和管件非常多、标注很困难时,可用附注加说明,如风机盘 管供、回水支管管径均为DN20。
5)规模较大的建筑,其冷热源系统可与空调系统分开绘制。
4)送风量、回风量与新风量计算。 5)风管系统和水管系统水力计算。 6)必要的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 7)冷热源设备、空调设备、辅助设备(水泵、冷却塔、膨胀水箱等)和消声、隔振 装置的选型计算。
通过暖通天正得出数据。
主要计算数据和计算结果列入设计说明书的相关部分。
在施工图阶段,型号、规格栏应详细列出设备的主要技术数据,如 (1)冷水机组 制冷量及其工作条件、使用冷媒种类、机组耗电量限制、机组外形尺寸限制、蒸 发器及冷凝器水阻力限制、水侧工作压力要求、使用电源规格等。 (2)水泵 形式、流量及扬程、电机功率、电机转速、设计点效率、工作压力、电源规格等。 (3)风机盘管 形式、风量、冷(热)量、余压及工作条件、电机功率、噪声限制、接管管径及方 向等。
由于国家和政府部门还制订有各种类型建筑的专门建筑设计规范,如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1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等,因此在进行设计前还应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暖通 空调设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一般包括图例、系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 (1)系统流程图
表示热力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水系统、必要的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 统、送排风系统等的流程及控制方式。

地名 均气
室外 平 最 最 热

(完整)西安市某办公楼空调设计

(完整)西安市某办公楼空调设计

目录一 XX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1)二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2。

1 工程概述 (1)2。

2设计依据 (2)2。

2。

1 设计任务书 (2)2.2。

3 设计规范及标准 (2)2。

3 设计范围 (2)2。

4 设计参数 (2)2。

4。

1 空调设计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2.4。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有关指标见下表 (3)2.4.3 其他 (3)三方案设计 (4)四负荷计算 (4)4.1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4)4。

2 相关参数的选取 (4)4.3 冷负荷的计算 (5)4。

3.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4。

3.2 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 (6)4。

3。

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6)4.3.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7)4。

3.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4.3.6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4。

3.7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4。

4 湿负荷的计算 (8)4.5 新风负荷计算 (8)4。

5.1 新风冷负荷 (8)4.5。

2 新风湿负荷 (9)4.6夏季空调计算结果汇总 (9)五空调处理过程的计算 (9)5。

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9)5.1。

1 夏季送风状态点和送风量 (9)5。

1.2 以第2层大厅为例进行设计计算 (10)5.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计算 (11)六风机盘管﹑散流器﹑百叶的选择 (13)6。

1风机盘管的选择 (13)6.2 散流器选择 (14)6。

2。

1 全空气系统 (14)6.2。

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4)七风系统水力计算 (14)7。

1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14)7。

2送、回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确定 (15)7。

3送风系统的设计 (15)7.4风管最不利点压力损失计算 (15)八水系统的计算 (16)8。

1水系统的设计 (16)8.2水系统阻力计算(鸿业计算) (16)九机组选择 (16)9。

1 新风机组的选择 (16)9。

洛阳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洛阳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洛阳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洛阳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公楼的布局和使用情况:根据办公楼的布局和使用情况确定需要安装中央空调的区域和房间数量。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所需的冷却和供暖能力。

2. 空调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办公楼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冷却和水冷却)或独立式空调系统。

3. 冷却负载计算:根据办公楼的大小、布局和使用情况,计算出所需的冷却负载。

这将有助于确定空调系统的冷却能力。

4. 空调系统布局:根据办公楼的布局和需求,确定空调设备的布局和管道的位置。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如冷却器、冷却塔、冷水机组等)和确定它们的安装位置。

5. 系统控制:设计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控制系统,以便根据办公楼的需求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实现节能和舒适性。

6. 维护和保养:设计中需要考虑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例如定期检查设备、清洁和更换过滤器、检查管道和阀门等。

此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环境保护法规,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并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secret(同名36801)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secret(同名36801)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secret(同名36801)摘要本设计为南京市XX公司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设计内容包括: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水系统的设计、布置与水力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设计;消声防振设计;等内容。

本设计依据有关规范考虑节能和舒适性要求,设计的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关键字:办公楼;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性能比较。

AbstractThe graduation project designs a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XX official building in Nanjing City, so a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work environment for the stuff.It contains: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system zoning; the selection of refrigeration units; the selec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air duct system an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air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evant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water system and its resistance analysis; the insulation of air duct plant and chilled water pipes;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etc.According to some correlation standard, allow for energy safe and indoor comfort, the air condition system of the design is 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Key words: official buil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The function compare.1绪论1.1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工程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工程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一、计算参数的选择与设计标准1.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位置:北纬34°,东经108.93° 大气压:96.0KP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35.2℃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 夏季日平均干球温度:31.2℃ 夏季日平均温差:8.7℃1.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室内设计温度t N =26℃,相对湿度55%屋顶:由附录2-9查的,K=1.10,衰减系数0.52,衰减度15.15,延迟时间ε=5.9h , 外墙:由附录2-9查的,K=1.95,衰减系数β=0.35,衰减度ν=12.9,ε=8.5h , 内墙:由附录2-9查的,K=2.37,衰减系数β=0.59,衰减度ν=6.32,ε=5.2h , 楼板 由附录2-9查的,K=3.13,衰减系数β=0.64,衰减度ν=4.35,ε=4.1h , 窗:单层玻璃钢窗,挂浅色内窗帘,无外遮阳。

查得传热系数K=4.54[7]。

照明散热:室内照明采用日光灯 设备散热:室内设备主要是电脑二、房间负荷计算公式及过程 2.1房间负荷计算公式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外墙CLQ =KF t ττε-∆内墙)(n t t KF Q -∆+=-ξττ (2.1)2.1.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CLQ c KF t ττ⋅=∆ (2.2) 其中t 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C ︒。

2.1.3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CLQ j g d n S j x x C C FJ ττ⋅⋅= (2.3) 其中g x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钢窗0.75;d x ——地点修正系数;j J 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5],2W/m ; 2.1.4 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冷负荷计算公式T CLQ QJX ττ-= (2.7) 其中 Q ——设备、照明和人体得热,W ;T ——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 ;T τ-——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时刻到计算时刻,h ;-T JX τ——T τ-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照明负荷强度系数、人体负荷强度系数[。

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办公楼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某办公楼空调控制系统设计(4)专业建电09-1 学号姓名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1.阅读相关科技文献,查找相关图纸资料。

2.学习CAD或Visio软件的使用。

3.学会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

4.学习如何查找设备手册及相关参数并进行系统设计。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某办公楼空调系统平面图见图纸资料。

设计要求:该系统采用空气-水空调系统,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形式。

完成该办公区域空调系统的监控点设置和控制策略的设计。

(1)要求对监控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进行初步选型,统计监控信号(I/O)点数,选择一种控制方案,确定其控制策略。

(2)统计BAS监控点表(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资料1.李玉云,建筑设备自动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2.曲云霞,暖通空调施工图解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3.郑爱平,空气调节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与安装,03X201-2.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完成期限: 2013年1月11日指导教师签章:专业负责人签章:2013年1月4日摘要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活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居住环境,这种需求带动了中国的空调制冷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对空调系统的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办公楼空调系统控制好坏,从某种角度也决定的其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设计为某综合办公楼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该办公楼的空调系统采用空气-水空调系统,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形式。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监控点的设置和控制策略的设计。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1 绪论1.1 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

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1.2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1.2.1 建筑空调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 r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

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62.3%。

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

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

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空调和制冷设备的投入也很大。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办公楼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办公楼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办公楼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空调工程在办公楼中的应用,包括空调系统的类型、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等。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空调系统,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空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及其在办公楼中的应用、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空调系统的定义、作用和组成。

2.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包括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和多联机空调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负荷计算、系统选型、设备选型和管道布置等。

4.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包括系统运行的检查和维护、故障分析和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等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空调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办公楼中的应用和运行维护情况。

3.实验法:安排一次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增强对空调工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空调工程》教科书,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用于讲解和展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空调系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和观察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某办公楼空调(风机盘管)控制系统设计

某办公楼空调(风机盘管)控制系统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办公楼空调(风机盘管)控制系统设计姓名: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时间:2013 年12月30日至2014 年 1 月 3 日目录摘要 ................................................................................................................. I I1 绪论 (1)2 系统方案的选择确定 (2)3 工程概况 (2)4 中央空调系统 (3)4.1中央空调系统原理与结构 (3)4.2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4)5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 (5)5.1系统构成 (5)5.2监控设计的注意事项 (5)6 新风系统监控设计 (6)6.1系统功能及组成 (6)7 空调水系统 (7)7.1 空调水系统的选型 (7)7.2 空调水系统的布置 (8)7.3空调风机盘管水系统供、回、凝水管 (9)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0)摘要本设计为某办公楼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系统,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要求采用空调夏季制冷冬季供暖。

设计的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选用水冷机组制冷冻水供冷,冬季依靠市政集中供热采暖。

设计的内容包括:选定合适空调系统的类型并确定设计方案,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风系统的设计,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水系统的设计,要结合所选择的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办公楼的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

关键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水冷机组1 绪论本篇文章是对某办公楼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的设计计算说明。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系统案例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系统案例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系统案例概况:XX办公大楼是集培训大厅、会议、总部办公等功能一体的现代化大楼,机关正用地28亩,实际用地25亩,该大楼主楼高8层,总面积12380m2,其中空调面积约11142m2,是一项空调能耗较大的。

一、空调方案本设计要紧选用大型风冷单螺杆式机组,采纳独立新风加系统,但对相对独立性强的房间采纳分体式家用空调。

在整个设计进程中注重自动在空调中的应用,从、有效、经济和美观四方综合考虑,力求与的完美结合,表现了庄重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的设计理念。

在此项目中利用加新风系统具有一下优势:1)布置灵活,能够和集中处置的新风系统联合利用,也能够单独利用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能够独立地调剂室温,并可随时依照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成效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较不需回风管道,节约空间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6)利用季节长7)各房间之间可不能相互污染二、系统划分考虑到此处在县中心地带,面积宝贵,因此制冷机组设置在裙楼屋顶。

空调机组设在大楼屋顶,为尽可能减小管道尺寸和管道输送损失,系统划分为一个整个项目为一个:水系统1至8层;功能要紧为办公室,系统采纳灵活性大、成效好的加新风系统,对相对独立性强的房间采纳分体式家用空调3、要紧要紧设计气象参数1)长沙地域室外设计参数℃℃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室外通风计算温度5℃室外平均主导风向NNE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设计温度:冬季18℃相对湿度45% 夏日26℃相对湿度60%4、冷热负荷计算通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得出空调夏日总冷负荷为1080kw五、空调设备选型(表一)该整幢办公大厦(除配电房、茶水房)的冷负荷约为1080KW,考虑机组本身和介质在泵、风机、管道中升温及泄露的损失,取1.1系数,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取1188kW。

取冷冻水进出口温度为12℃、7℃时,冷冻水流量为71.839kg/s,查开利30SHP产品说明书,选取30SHP750-模块A两台机组,其机组相关参数见表一。

某中央空调课程设计

某中央空调课程设计

某中央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性能参数及其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解释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功能及运行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提出优化建议。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中央空调系统方案,以满足特定建筑需求。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中央空调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节能与环保,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2. 增强学生对中央空调技术发展的信心,激发其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的认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以中央空调系统为核心,结合实际建筑案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工程观念,对新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中央空调系统概述:介绍中央空调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中央空调系统概述2. 中央空调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详细讲解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各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中央空调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3. 中央空调系统分类与性能参数:分析各类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适用场合及其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中央空调系统分类与性能参数4.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结合实例,讲解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流程及优化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5.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与维护:介绍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与维护6. 中央空调系统与建筑节能:探讨中央空调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及节能措施和技术。

某中央空调课程设计

某中央空调课程设计

某中央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使学生了解中央空调的运行模式及其适用场合,如制冷、制热、除湿等。

3. 帮助学生了解中央空调的节能措施及环保要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中央空调系统操作、调试及维护的基本技能。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进行系统优化。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央空调技术及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调安全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了解行业动态,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央空调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和维护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进行以下安排:1. 中央空调系统基础知识:介绍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等,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2. 中央空调运行模式:详细讲解制冷、制热、除湿等运行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中央空调操作与调试:教授中央空调的操作方法、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包括教材第三章内容。

4. 中央空调维护与保养:介绍中央空调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及保养措施,涉及教材第四章内容。

5. 中央空调节能与环保:探讨中央空调的节能措施、环保要求及相关政策,包括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安排学生进行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基础知识(2课时):第一章内容,系统介绍中央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某建筑中央空调课程设计

某建筑中央空调课程设计

某建筑中央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建筑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能效评价及主要节能技术。

3. 引导学生了解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要点,以及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中央空调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进行讨论、评估和改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模拟与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2. 激发学生对建筑中央空调技术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空调系统概述2. 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讲解能耗评价指标、能效等级,介绍常见的节能技术和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3. 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介绍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以及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与优化的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4. 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施工与维护:讲解施工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系统维护与管理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施工与维护5. 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整理)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secret

(整理)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secret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办公室18±2
机组新风供给和冬季加湿较容易实现,初投资小,但室内机和风管占用一定的空间,对层高也有要求,且为一开全开式,各空调房间不能单独控制温度。

运行费用小,占用空间小,室内噪声低,但安装要求高,需专业安装,若
机组充分利用HFC-407C非共沸特性的逆流式钎焊板式换热器等,效率
整定水流量的节流阀等。

真正做到安装简便,轻松搞定。

机身外壳及热交换翅片都经过防腐蚀处理,特别适用于沿海及工业城
10
该建筑位于中部地区,故选用中央空调风冷热泵机组,电辅加热器为可选配件,若选用可以更好的达到制热效果,若不选用也可达到较好的制热
标准规定空调使用、系统室内机暗装于吊顶内,免去了擦洗及维护的麻烦,有效的回风过滤
寿命。

一般情况下,普通空调的使用寿命在5-8年,中央空调的使用寿命在15-2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学生在大学几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如何进行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训练,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设计内容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房间冷负荷计算,系统冷负荷计算,送风量、排风量和新风量的计算;空调风系统、水系统的平面布置图和系统图的布置和绘制,空调风和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空调末端设备和附属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等。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主要设计参数1、工程概况该建筑为成都市某办公楼,层高为22.2m,地上五层,整体建筑以办公为主,已给出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各个房间的功能,要求做出本综合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和房间通风系统,从而为整个建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该工程的设计内容为:办公大楼夏季的空调设计及通风。

2、设计参数(1)室内设计参数2)室外设计参数表2成都市室外气象参数表3冷热源温度:夏季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

成都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成都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该建筑总建筑面积为6463.1㎡,总高度为22.2m,首层高度为4.2m,二到四层为3.9米,五层为4.5米。

成都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本建筑夏季最大总冷负荷为275.7KW。

根据本建筑的特点,一层到四层采用空气-水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五层会议室空间大,人员密集,采取全空气系统。

整栋建筑负荷均由冷冻水承担。

在整个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以节能、舒适、环保为原则,合理布置管道,确保室内空气组织均匀流动,满足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要求。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冷冻水系统新风机组目录摘要 ................................................................................................................................................................................ 第一章设计参数资料 ......................................................................................................................................................1.1气象资料 ...................................................................................................................................................................1.2室内设计参数 ...........................................................................................................................................................1.3土建资料 ................................................................................................................................................................... 第二章负荷计算 ..............................................................................................................................................................2.1负荷理论根据 ...........................................................................................................................................................2.1.1 房间冷负荷的构成 ............................................................................................................................................2.1.2 房间湿负荷的构成 ............................................................................................................................................2.2负荷计算 ...................................................................................................................................................................2.2.1. 冷负荷主要计算公式 .......................................................................................................................................2.2.2 冷负荷计算实例................................................................................................................................................2.2.3湿负荷的计算.....................................................................................................................................................2.2.4新风量的计算及新风负荷 ................................................................................................................................. 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确定 ..............................................................................................................................................3.1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3.2各种空调系统的比较................................................................................................................................................3.3空调系统的选择........................................................................................................................................................ 第四章空调设备选型及计算 ..........................................................................................................................................4.1全空气系统风量计算................................................................................................................................................4.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量计算 ..............................................................................................................................4.3新风机组风量计算及选型 ...................................................................................................................................... 第五章风管水力计算 ......................................................................................................................................................5.1设备的布置 ................................................................................................................................................................5.1.1吊装式风机盘管的布置 .....................................................................................................................................5.1.2空调器和新风机组的布置 .................................................................................................................................5.2风管水力计算依据 ....................................................................................................................................................5.2.1 风速大小的确定................................................................................................................................................5.2.1 风管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 第六章水系统水力计算及设计 ........................................................................................................................................6.1水系统设计 ...............................................................................................................................................................6.1.1 空调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6.2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 ................................................................................................................................................6.2.1冷水系统水平管段的水力计算 .........................................................................................................................6.3冷凝水管的设计 ........................................................................................................................................................6.4水管的布置 ................................................................................................................................................................6.5阀门............................................................................................................................................................................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第一章设计参数资料1.1 气象资料成都市室外气象参数表表1-11.2 室内设计参数1.3 土建资料该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本设计为成都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该建筑总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停车场内)为6463.1㎡,总高度为22.2m,首层高度为4.2m,二到四层为3.9米,五层为4.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