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设计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设计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主问题
一、从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
要想设计出以一驭十,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研究教材,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转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教师的阅读思路转化成学生的阅读思路。如散文名篇朱自清的《匆匆》。文章开篇寄兴与燕来燕去、草木枯荣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引发出作者本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求索。文中一些重点语句含义深刻,句式独特,且相对分散,极具感染力,与主题密不可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阅读中就需要一条主线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主问题: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围绕“匆匆”做了哪些思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以线串珠,使学生立刻抓住了重点,自读自悟,层层深入,体会到了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教材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有些文章题目就是阅读的重难点。如《滴水穿石的启示》。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由“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文中还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明白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就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因此设计问题时可以围绕主问题“滴水穿石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来设计。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读,不仅理清了文章脉络,而且初步掌握了通过摆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材中还有一些文章可以从中心句入手。如《天鹅的故事》。文章描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取食的故事,表现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文中作者发出感慨:“多么可爱的鸟啊!”这是个中心句,和文章主题遥相呼应。教学时可抓住这个中心句来设计主问题: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天鹅可爱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学生通过找到相关的句段,运用读读、划划、议议、写写等方式使相关段落教学板块式推进,就使课堂变得紧凑而高效了。
2.从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散文往往有含义深刻的句子;叙事性的文章有具体情节和人物描写,常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说明文则有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诗歌关注诗意情感和节奏。阅读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有些课文内容浅显,文本的价值就在作者构思的巧妙,表达的独特上。有时一篇课文值得学生学习的表达方法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文本,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取舍,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抓住关键点,让学生学有所得,一课一得。而不是面面俱到杂乱无章重复低效。主问题的设计就尤为重要了。
3.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教学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要唤起和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感受,学习与课文相呼应的阅读行为。因此应关注学情,关注学生阅读文章所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自己的阅读策略转化成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报道,文章记叙了把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由于文章政治语言较多,情节描写较少,对小学生来讲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个难点。研究了学情,我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了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资料,以备教学中进行交流来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活。朗读课文之后设计主问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呢?"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谈谈。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边交流邓小平同志生前的故事边谈感受,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展示自己收集的故事。一篇枯燥的报道顿时变得生动起来。在大家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读。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要指向目标,立足学情,结合文本特点,力求概括、精炼、巧妙、规范。以线串珠,以点带面,让学生在品析语言中思维得到发展,以疑促思,激起兴趣,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以读代讲,简化流程,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