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将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
一般而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低于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如何利用交通信号控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交通信号控制是指利用交通信号灯,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和行人进行指挥。
交通信号控制也可以描述为:以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控制路口信号灯的灯色变化,以达到减少交通拥挤与堵塞、保证城市道路通畅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目的。
其中,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是描述交通性能指标(延误时间、停车次数等)随交通信号控制参数(信号周期、绿信比和信号相位差),交通环境(车道饱和流量等),交通流状况(交通流量、车队离散性等)等因素变化的数学关系式,它是交通信号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交通工程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主要针对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阐述。
6.1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的集结点、交通流的疏散点,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场所。
根据交叉口的分岔数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三岔交叉口、四岔交叉口与多岔交叉口;根据交叉口的形状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T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X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以及环形交叉口等。
6.1.1交通信号与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是指在道路上向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或停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灯色信息,主要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
交通信号灯则是指由红色、黄色、绿色的灯色按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显示交通信号的装置。
世界各国对交通信号灯各种灯色的含义都有明确规定,其规定基本相同。
我国对交通信号灯的具体规定简述如下:对于指挥灯信号: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础理论知识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础理论知识第2章交通信号控制的基础理论知识2.1交通控制的分类城市交通控制有多种⽅式,其分类也有很多种。
从不同的⾓度看有不同的划分⽅式。
1、从控制策略的⾓度可分为三种类型(1)定时控制:交通信号按事先设定的配时⽅案运⾏,配时的依据是交通量的历史数据。
⼀天内只⽤⼀个配时⽅案的称为单时段定时控制,⼀天内不同时段选⽤不同配时⽅案的称为多时段定时控制。
根据历史交通数据确定其最优化配时的⽅法webster(1958),Bollis(1960),Miller(1963),Blunden(1964),Allsop(1971)等⼈的著作中已有详述。
我国杨佩昆等学者也有这⽅⾯的研究成果。
现在最常⽤的信号配时⽅法有:韦尔伯特法、临界车道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
定时控制⽅法是⽬前使⽤最⼴的⼀种交通控制⽅式,它⽐较适应于车流量规律变化、车流量较⼤(甚⾄接近于饱和状态)的路⼝。
但由于其配时⽅案根据交通调查的历史数据得到,⽽且⼀经确定就维持不变,直到下次重新调整。
很显然,这种⽅式不能适应交通流的随机变化,因⽽其控制效果较差。
(2)感应控制:感应信号控制没有固定的周期,他的⼯作原理为在感应信号控制的进⼝,均设有车辆检测器,当某⼀信号相位开始启亮绿灯,感应信号控制器内预先设置⼀个“初始绿灯时间”。
到初始绿灯时间结束时,增加⼀个预置的时间间隔,在此时间间隔内若没有后续车辆到达,则⽴即更换相位;若检测到有后续车辆到达,则每检测到⼀辆车,就从检测到车辆的时刻起,绿灯相位延长⼀个预置的“单位绿灯延长时间”。
绿灯⼀直可以延长到⼀个预置的“最⼤绿灯时间”。
当相位绿灯时间延长到最⼤值时,即使检测器仍然检测到有来车,也要中断此相位的通⾏权,转换信号相位。
感应式信号控制根据检测器设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只在交叉⼝部分进道⼝上设置检测器的感应控制称为半感应控制,在交叉⼝全部进道⼝上都设置检测器的称为全感应控制。
交通安全基本理论
交通安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保障交通运输的顺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等。
交通安全的现状与挑战
交通安全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道路状况不佳、交通设施不完善、驾驶员 素质参差不齐、超载超限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交通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道路安全设施的完善与管理
设施种类
道路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 、照明等,以提供道路信息和引导驾驶员 正确行驶。
管理措施
道路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确 保其完整性和可见性。同时,应对道路进 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的路 面和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
交通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
法律与伦理问题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交 通安全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和 伦理问题,如责任界定、隐 私保护、安全保障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交通安全的特点
交通安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它需要全社会共同 努力,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交通安 全管理,提升交通安全技术,改善交通环境等。
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每一次交通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可估量的痛苦和 损失。因此,保障交通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车辆结构安全设计
车辆的结构设计需要能够承受各种可能发生 的碰撞和冲击,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员的安 全。
车辆功能安全设计
车辆的各种功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需要能 够在各种情况下有效地发挥作用,确保乘员的安全 。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将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
一般而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低于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如何利用交通信号控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交通信号控制是指利用交通信号灯,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和行人进行指挥。
交通信号控制也可以描述为:以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控制路口信号灯的灯色变化,以达到减少交通拥挤与堵塞、保证城市道路通畅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目的。
其中,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是描述交通性能指标(延误时间、停车次数等)随交通信号控制参数(信号周期、绿信比和信号相位差),交通环境(车道饱和流量等),交通流状况(交通流量、车队离散性等)等因素变化的数学关系式,它是交通信号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交通工程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主要针对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阐述。
6.1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的集结点、交通流的疏散点,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场所。
根据交叉口的分岔数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三岔交叉口、四岔交叉口与多岔交叉口;根据交叉口的形状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T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X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以及环形交叉口等。
6.1.1交通信号与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是指在道路上向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或停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灯色信息,主要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
交通信号灯则是指由红色、黄色、绿色的灯色按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显示交通信号的装置。
世界各国对交通信号灯各种灯色的含义都有明确规定,其规定基本相同。
我国对交通信号灯的具体规定简述如下:对于指挥灯信号: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交通安全基本理论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包括人、车、路、环境等多个因素。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理论的核心是预防 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优化交通流、 改善道路条件、提高驾驶员素质等方 式来降低事故风险。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理论强调对系统中 各个因素的协调管理,以实现整个系 统的安全和稳定。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理论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理论认为,通 过教育和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 意识和技能,可以降低交通事故
THANKS
感谢观看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理论还提倡对道路建设和维护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道路 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03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驾驶员因素
01
02
03
驾驶员技能
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经验 和对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交通安全。
驾驶员状态
驾驶员的疲劳、酒后驾驶、 分心驾驶等不良状态会增 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行为
道路因素
道路设计
道路的线形、交叉口设计、交通 标志标线等设计不合理会增加交
通事故的风险。
道路状况
道路的路面状况、坡度、弯度等状 况不良会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
道路管理
道路交通管理措施如限速、禁行等 能够影响交通安全。
环境因素
天气状况
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会影响驾驶员的 视线和车辆的安全行驶。
的发生率。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理论强调对驾 驶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
提高其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理论还提倡对 公众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 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理论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理论认为,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交通法 律法规,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
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
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交通控制是指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和交通需求,对交通流进行引导和调控,以确保交通有序、安全、高效的一种管理和控制方法。
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可以使交通系统更加科学和合理,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交通控制的目标、原则、理论模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交通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增加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等。
在实际交通控制中,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其次,交通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合理性、安全性、效率性和灵活性等。
合理性是指交通控制方案要符合道路和交通需求的客观规律,安全性是指交通控制方案要保障交通安全,效率性是指交通控制方案要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灵活性是指交通控制方案要适应交通需求和交通情况的变化。
在交通控制的理论模型方面,主要包括瓶颈理论、队列理论和控制论等。
瓶颈理论是指通过分析交通流中的瓶颈节点,确定并优化交通控制策略,以提高交通效率。
队列理论是指通过研究交通流的排队现象,确定并优化交通控制策略,以减少交通拥堵。
控制论是指通过建立交通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和优化交通控制策略,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交通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信号控制、导向控制、速度控制和交叉口优化等。
信号控制是指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引导车辆按照一定的优先级和时间间隔通行,以增加交通流量和减少交通事故。
导向控制是指通过设置交通导向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方向行驶,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
速度控制是指通过设置交通限速标志和测速设备,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减少交通事故和提高交通安全。
交叉口优化是指通过对交叉口的设计和布局进行优化,减少交通冲突和车辆等待时间,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综上所述,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交通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通控制方案和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可以提高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等,从而实现交通系统的有序、安全、高效运行。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 教案(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教案(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意义和作用1.3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4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道路交通控制基础2.1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2.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理2.3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方法2.4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设备第三章: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3.1 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3.2 交通控制系统的实施步骤3.3 交通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3.4 交通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第四章:智能交通控制系统4.1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概念4.2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组成4.3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4.4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五章: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5.1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5.2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面临的挑战5.3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创新方向5.4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策略6.1 固定时间控制策略6.2 动态控制策略6.3 自适应控制策略6.4 区域交通控制策略第七章: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7.1 交通流量的基本概念7.2 交通流量的统计分析方法7.3 交通流量的预测方法7.4 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的实际应用第八章:交通控制系统设备与管理8.1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8.2 交通监控摄像头8.3 交通传感器8.4 交通控制系统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第九章:交通安全与伦理9.1 道路交通控制与交通安全9.2 道路交通控制设备的安全生产要求9.3 道路交通控制的伦理问题9.4 道路交通控制与环境保护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10.1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10.2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10.3 实战演练: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0.4 实战演练: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在第四章中,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教学的重点。
这包括车流量检测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
大学二年级交通管理工程课教案交通流理论与控制
大学二年级交通管理工程课教案交通流理论与控制交通管理工程课教案:交通流理论与控制引言交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管理工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交通流理论及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教案将以交通流理论与控制为核心,全面介绍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交通管理工程的基本要点。
一、交通流理论1.1 交通流概念及特点交通流是指道路上车辆和行人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和组织形式。
本节将介绍交通流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如流量、密度和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2 交通流模型为了更好地研究交通流的行为规律,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交通流模型。
本节将重点介绍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对于各种模型的特点、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二、交通流控制2.1 交通流控制的目标交通流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
本节将介绍交通流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优化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减少拥堵和事故风险等。
2.2 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是一种常用的交通流控制手段,它通过设置信号灯,对交通流进行有效地管理。
本节将详细介绍交通信号控制的原理、交通信号的设计方法以及常见的信号控制策略。
2.3 交通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管理系统逐渐成为交通流控制的重要工具。
本节将介绍交通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如交通流数据采集与处理、交通态势分析和交通预测等。
三、交通流理论与控制的实践应用3.1 道路交通优化本节将介绍如何应用交通流理论和控制技术,对道路交通进行优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例如,通过调整信号配时和车道划分等方式,改善道路拥堵现象。
3.2 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管理涉及到大量的交通流理论和控制知识。
本节将介绍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公交线路优化、站点布局和调度等方面。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交通流理论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道路交通控制PPT课件
2、按控制的原理划分 (1)定时控制—— 单点定时 单点多时段定时 多点脱机优化(网络多时 段定时) (2)感应控制——半感应 全感应 (3)自适应控制——干线 区域,随交通流适时变化
3、按控制的思想划分 (1)被动式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通过路边装置和设备,如信号灯、固定或可变信息标志板等提供信息,达 到对交通流进行时间分离和控制的目的。
9
(3)车辆换算系数 标准为当量小客车 小客车:1.0(≤19座客车或≤2t的货车) 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或2t<载质量≤7t的货车) 大型车:2.0(7t<载质量≤14t的货车) 拖挂车:3.0(14t<载质量的货车)
10
2、服务水平
是指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以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 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 来确定。反映了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7
(3)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车头间距是交通流中连续2辆车之间的距离,用2辆车相同部位的间距 来度量。 是距离参数,用m表示。测量麻烦。 车头时距是交通流中连续2辆车通过车道或道路某一点的时间差,用2 辆车的相同部位来度量。 时间参数,用s表示。测量简单。
流率(辆/h)= 3600 / 车头时距(s/辆)
交通信号的显现皆受制于已形成的交通需求而变化,是被动的控制交通流 的变化。
(2)主动式控制—交通自动化路径诱导系统
5
第三节 道路交通控制基础理论
一、交通流理论
(1)交通流3要素
交通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或路段或车道)的车辆数。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年交通量
q = N/T q:交通流量 N:车辆数 T:统计交通流量的时间范围
第2章 道路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交通灯信号 交通灯给出的信号为红、黄、绿3色。在多相位信号控制中 灯光信号还包含左转、直行及右转的绿色和红色箭头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 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 辆和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第二章 道路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交通信号控制参数
三、交通模型及有关概念
四、基本的交通控制方法
一、基本概念
各种平面交叉路口
一、基本概念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 1)环形交通。交叉口中央设交通岛 2)无信号控制 3)信号控制。采用信号机控制或人工指挥
2、周期
一个循环内各步的步长之和称为信号周期,简称周
期,用C表示。 若一个循环内有n步,各步步长分别为 t1 , t 2 ,, t n , 则 C t t t
1 2 n
例如,在上图中,若一个循环由4步组成:第1步, 方向1和方向3 绿灯亮,方向2和方向4 红灯亮,步 长为30s;第2步,方向1和方向3 黄灯亮,方向2和 方向4 红灯亮,步长为3s;第3步,方向1和方向3 红灯亮,方向2和方向4 绿灯亮,步长为35s;第4步, 方向1和方向3 红灯亮,方向2和方向4 黄灯亮,步 长为5s。接下来又从第步开始下一个循环。则周期 为 C 30 3 35 5 73s
2、车速
为了准确测量车速,通常要在车流方向上埋设两 个性能相同的环形线圈。 由微处理器给出一个p(ms)的基准时间脉冲。 当车辆进入线圈A时,脉冲计数开始;当车辆进 入线圈B时,脉冲计数结束,得到脉冲数为n,则 车辆的速度为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教案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一、教学目的(1)对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有较全面的理解和领会(2)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熟练掌握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法与单点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法二、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1、重点: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的定义、分类及相关理论;道路交通控制发展的概况2、难点: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的定义、分类及相关理论3、重难点处理:实施课堂主讲、习题研讨结合实训加深理解和创新。
三、教学方法设计“系统讲授”结合“问题教学”;多媒体、音像演示、板书;加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
四、教学过程项目一认识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和任务项目二认识交通信号及交通信号灯项目三交通信号控制发展历程项目四认识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及系统类型项目五认识国内外城市主要采用的信号控制系统项目六认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面临的问题五、布置作业课本P5、P10、P14六、板书设计正版书——教学要点和重要补充(幻灯片显示或位于黑板的左侧),即:内容再现法(授课内容的小结),内容式(章节)板书。
七、课后小结授课课时按原定教学计划执行。
课堂学习气氛较好,师生课堂互动较好。
一、教学目的(1)掌握交叉路口渠化的方法与交通信号相位的设计(2)理解交叉口控制的方式、交通信号基本参数和交通流参数等二、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1、重点:交叉路口信号相位设计2、难点:交叉口路口渠化设计3、重难点处理:实施课堂主讲、习题研讨结合实训加深理解和创新。
三、教学方法设计“系统讲授”结合“问题教学”;多媒体、音像演示、板书;加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
四、教学过程项目一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项目二认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项目三认识交叉口控制方式项目四绘制交叉口交通冲突图项目五认识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交通问题项目六认识交通信号基本参数项目七认识交通流参数项目八认识交通控制性能指标项目九设计交通信号相位项目十认识交通信号控制建立的基本条件项目十一设置人行信号灯及人行道五、布置作业课本P24、P30、P34、P37、P45、P53、P66六、板书设计正版书——教学要点和重要补充(幻灯片显示或位于黑板的左侧),即:内容再现法(授课内容的小结),内容式(章节)板书。
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
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交通控制是指对交通流的组织和规划,调整和控制车辆和行人的流动,以控制交通量和提高交通效率,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一种管理方法。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交通控制理论和方法。
1、交通控制的目标交通控制的目标是使交通系统更加安全、高效、方便、环保、和谐。
其中,交通安全是第一位的。
同时要保证通行效率和减少等待时间,提高通行速度;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减少道路污染和噪声;提高公交系统效率,降低通行成本;保证不同交通流动方向的和谐共存。
2、交通流模型交通流模型是分析交通流特性的数学模型。
通过交通流模型的建立,可以预测和控制车流、行人流等交通流量。
常见的交通流模型有:马尔科夫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瓶颈模型、流量理论模型等。
它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地测试等方式进行验证。
3、交通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交通目标,交通控制需要采用一系列方法,如交通信号灯、交叉口控制、公交优先、以及路面信息发布等。
(1)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道路交通控制的最常用、最便利、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
交通信号灯系统可控制道路上车辆、行人的流动,使其有序、安全、高效地通过交叉口,以保证道路交通的畅通。
(2)交叉口控制交叉口控制是维持道路交通交叉口的有序和安全问题,交叉口的控制指的是对路口,不同车辆遵守不同的交通规则,通过空间和时间对不同驾驶员的警示和引导。
(3)公交优先公交优先可以提高公交车的通行效率,减少公交车辆的等待时间,缩短乘客的行程时间,从而促进公交出行。
公交优先设施有:公交车专用道、直行公交车道、公交车专用信号灯、公交站专用车道等。
(4)路面信息发布路面信息发布是指给车辆、行人提供实时路况信息、交通信息以及公共服务等信息的方式,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交通决策支持。
通过随时发布路面恶势力,驾驶员和行人都可以了解路面的交通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4、未来交通控制发展趋势未来交通控制手段将更多地依赖于智能化技术。
第0章 交通管理与控制-绪论
专业建设
美籍华人张秋先生,1980年~回国讲学交通工程 同济大学(杨佩昆、徐慰慈、杨晓光、杨东援); 东南大学(徐吉谦、王炜、黄卫); 长安大学(赵恩棠、张树升、严宝杰、周伟); 北京工业大学(肖秋生、任福田、刘小明); 吉林大学(杨兆升、李江、王殿海、隽志才); 清华大学(史其信、陆化普);
交通工具
调整交通需求
提高服务能力
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提高,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运输工程
航空、轨道、水运、 道路运输
13
课程性质及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②交通工程学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法规(Enforcement),二是教育(Education),三 是工程(Engineering)。简称“三E” 学 “五E”包括环境(Environment)和能源(Energy)。
“交通设计”:近年来得到普遍重视的改善城市交通的方 法和技术;
指运用交通工程学理论和原理,以安全、通畅、效率、 便利及其与环境的协调为目的,优化现有和未来建设的 交通系统及其设施;
它既贯穿于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之中,又是二者相衔接 的必要环节。交通管理方案只有通过必要的交通设计方 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16
2.《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内容
•内容主要涉及:
(1)交通立法 (2)法律性或行政性的管理措施 (3)工程技术性的管理措施 (4)信号控制技术等 “交通综合治理”中的各种治理措施
17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交通工程学》是本课程的基础。 《交通调查与分析》是必备工具,采取的任
何治理措施都必须有充分的调查与分析的资 料作为依据。 本课程属于“交通规划”中近期交通规划工 作的一部分,属于“交通综合治理项目”, 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 教案(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教案(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1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介绍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阐述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的意义1.2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解释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定义介绍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3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回顾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交通控制基础理论2.1 交通流理论介绍交通流的定义和基本特性阐述交通流的运行规律和模拟方法2.2 交通控制基本原理讲解交通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交通控制的目标和效果2.3 交通控制策略介绍常用的交通控制策略及其适用场景分析各种交通控制策略的优缺点第三章:交通信号控制3.1 信号控制基础讲解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信号控制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2 信号控制算法阐述信号控制算法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各种信号控制算法的特点和应用3.3 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信号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则讲解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章:交通组织与协调4.1 交通组织概述介绍交通组织的定义和目的阐述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 道路交通拥堵缓解措施分析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和特点介绍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措施和方法4.3 特殊交通事件处理讲解特殊交通事件的分类和处理原则阐述特殊交通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第五章:智能交通系统与先进交通控制技术5.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阐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2 先进交通控制技术讲解先进交通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先进交通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前景5.3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述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第六章:交通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6.1 交通控制系统硬件介绍交通控制系统中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其功能讲解不同类型交通控制硬件的特点与应用6.2 交通控制系统软件阐述交通控制系统软件的分类与功能分析交通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要点6.3 硬件与软件的集成与优化讲解硬件与软件集成的意义与方法探讨硬件与软件优化对交通控制系统的效果提升第七章:交通控制系统的实施与评估7.1 交通控制系统实施流程介绍交通控制系统从规划到实施的整体流程阐述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点7.2 交通控制系统的评估与优化讲解交通控制系统评估的目的与方法探讨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对交通控制系统进行优化7.3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成功实施的交通控制系统案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第八章:交通控制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8.1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阐述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的目标与方法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效果8.2 城市公共交通控制介绍城市公共交通控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讲解城市公共交通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8.3 城市交通一体化控制阐述城市交通一体化控制的意义与目标分析城市交通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前景第九章:交通控制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中的应用9.1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概述介绍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特点与需求阐述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目标与方法9.2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技术讲解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9.3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的优化探讨如何对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分析优化措施在提高高速公路交通效率方面的作用第十章:交通控制技术在特殊场景中的应用10.1 大型活动交通控制介绍大型活动交通控制的特点与挑战阐述大型活动交通控制技术的方法与实施10.2 突发事件交通控制分析突发事件对交通控制的影响与挑战讲解突发事件交通控制技术的方法与措施10.3 交通控制技术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探讨交通控制技术在校园、工业园区等场景中的应用总结这些应用场景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第十一章:交通安全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11.1 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交通安全管理在道路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分析交通安全管理对交通控制技术的支持与需求11.2 交通安全管理策略介绍交通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分析这些策略在实际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11.3 交通安全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的融合探讨如何将交通安全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相结合分析融合后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势和效能第十二章: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法律与伦理问题12.1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法律框架介绍与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法律框架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影响和指导作用12.2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在伦理层面的问题阐述如何在交通控制中平衡效率与公平12.3 案例分析与法律伦理讨论分析具体案例中法律与伦理问题的处理方式引导学员进行相关的法律伦理讨论,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伦理判断能力第十三章:国际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3.1 国际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概况分析国际上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国际上先进的交通控制技术及其应用13.2 跨国交通控制技术合作讨论国际间在交通控制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分析跨国合作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13.3 国际案例研究分析国际上成功实施的交通控制技术案例从中提取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和技术第十四章:未来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新技术和新兴技术对交通控制的影响探讨新兴技术如自动驾驶、大数据等对交通控制的影响分析这些技术如何改变现有的交通控制模式14.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如何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提升道路交通控制效率14.3 未来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未来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抓住机遇,推动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强调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性总结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对交通安全、效率和可持续性的贡献15.2 教学回顾与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帮助学员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形成全面的认识15.3 展望未来预测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发学员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涵盖了交通控制基础理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组织与协调、智能交通系统与先进交通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
交通流理论与交通控制技术研究
交通流理论与交通控制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交通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交通流理论和交通控制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今的热点。
一、交通流理论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交通流理论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车辆在道路、铁路、水路上运输过程的规律性和特征的一门科学。
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车辆的空间运动规律、车辆与路段之间的相互作用、车流的动力学模型、交通流的模拟与优化等方面。
在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中,通过对车辆运动特性的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分析,可以深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能和特点。
其中,交通流参数是交通运输系统中最为直观的指标,例如交通流量、速度、密度、容量等指标,可以反映出道路通行情况的好坏。
二、交通控制技术的作用和发展交通控制技术是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隧道、桥梁等交通运输设施,通过建立交通控制策略、交通设施改善与优化建设、信息管理等手段,来实现交通流畅、安全和高效的管理手段。
交通控制技术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大批量交通流的安全、高效、便捷和低成本。
目前,存在一些成熟的交通控制技术,例如交通信号控制、波浪状车道、虚拟分道、公共交通优先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
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交通控制的全面数字和智能化。
二是综合化和系统化,通过建设交通运输综合信息平台、综合控制平台等综合化系统来提高交通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决策水平。
三是人性化和服务化,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以人为本来提高交通工作的服务质量。
三、交通流理论和交通控制技术的结合交通流理论和交通控制技术在交通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交通流理论模型和优化模拟仿真系统,可以为交通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交通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为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
《道路交通控制》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教学大纲编制说明《道路交通控制》课程是按照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
该课程主要讲授道路交通控制概述、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的原理及方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原理及方法、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案评价指标、交通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系统构成、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方法、交通控制系统的建立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全面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切实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道路交通控制》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公安特色。
《道路交通控制》教学大纲是本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在课程组集体讨论后,由翟润平、周彤梅、刘广平起草完成。
于2015年4月30日由交通管理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审定。
一、课程名称:《道路交通控制》二、课程性质:专业课三、授课对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四、总学时数:54,其中讲授48学时,实验6学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控制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掌握道路交通控制的各种分类形式,熟悉交通控制的理论基础。
重点与难点: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及分类。
学时数:3主要内容:第一节交通控制概述一、道路交通控制的目的二、交通控制的主要研究内容三、交通控制的历史与发展(一)信号控制设备的历史与发展(二)信号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第二节交通控制的分类一、按控制类别划分(一)以交通限制为主的控制(二)以交通信号为主的控制(三)以传递交通情报信息为主的控制二、按控制范围划分(一)单点控制1.单点控制的概念2.单点控制的控制参数(二)干线控制1.干线控制的概念2.干线控制的控制参数(三)区域控制1.区域控制的概念2.区域控制的控制目标三、按控制方式划分(一)单点定时控制1.单方案定时控制2.多方案定时控制(二)单点感应控制1.半感应控制2.全感应控制(三)干线无电缆协调控制(四)干线有电缆协调控制(五)区域定时协调控制(六)区域自适应协调控制四、按信号配时生成的技术划分(一)人工优化技术(二)脱机优化技术(三)联机优化技术第三节交通控制的相关技术一、检测技术二、通信技术三、计算机技术四、控制技术第四节交通控制的理论基础一、交通流理论二、自动控制理论(一)经典控制理论(二)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方式的运行特性,掌握影响优先规则控制交叉口运行状态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道路交通控制详解
第二节 道路交通控制的类型
一、交通控制的基本类型
1、以交通限制为主的控制——交通标志 标线 交通岛等;时空分离 2、以信号灯指示为主的控制——时间分离 渠化交通是基础
3、以交通情报信息传递为主的控制-交通诱导控制——发展方向
二、自动控制的分类(信号指示控制)
1、按控制区几何特性划分 (1)单点信号控制 (2)干线协调控制 (3)网络协调控制
二、道路交通控制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城市主要功能之一
2、作用
减少交通事故
缓和交通拥挤
减低环境污染
节省能耗
提高公共运输系统的吸引力和效率 优化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管理
三、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
(一)普遍的发展 1、交通信号灯的诞生 2、定时控制向协调控制的发展 3、车辆检测器和感应信号控制器的诞生 4、模拟计算机的应用 5、数字计算机的应用 TRANSYT SCOOT SCAT
分级: 美国分为A-F共6级 A级:交通量很小,交通状态自由流; F级:交通流处于强制状态,时走时停,极不稳定。交通量和速度同时由大变 小,直至为零,交通密度随交通量的减少而增大。 我国分为4级,一级相当于美国的A级,二级相当于美国的B级,三级相当于美 国的C、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级。
第四节 交通拥挤与道路交通组织
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1、通行能力概述 (1)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指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我国的定义:道路上某一车道某一点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 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人)数,用辆/h或小客车为单位(pcu)。
(2)分类 基本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 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的人或车辆的 最大小时流率。 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 ,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的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 率。 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 ,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道路交通流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道路交通流理论及其应用分析1. 背景介绍道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道路交通的流动性能对城市交通运行健康发展、人民出行生活质量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道路交通流理论是解决道路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之间关系的科学理论,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基础。
2. 道路交通流理论的基本概念(1) 车道流量:车道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量。
(2) 车道饱和度:车道上达到最大车流量的状态,此时造成交通拥堵。
(3) 车流:车辆沿着一定路段在某一时间段内通过的总数量。
(4) 通行能力: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的最大车流量。
(5) 车速:车辆通过路段的速度。
(6) 马尔可夫模型:一种基于统计学方法,描述随机过程的数学工具,用于描述车辆运动状态的转移。
(7) 开放系统:指不断从外界接收汽车流量和放出汽车流量的道路交通系统。
(8) 封闭系统:指从外界接收一定汽车流量,但不放出汽车流量的道路交通系统。
3. 道路交通流模型根据流量、车速、密度之间的关系,常见的交通流模型有三种:密度波模型、流量波模型和速度波模型。
(1) 密度波模型:在密度波模型中,车辆流量的变化被解释为道路上车辆密度波的传播。
(2) 流量波模型:在流量波模型中,车辆流量的变化被解释为道路上车辆流量波的传播。
(3) 速度波模型:在速度波模型中,车辆流量的变化被解释为道路上车辆速度波的传播。
4. 道路交通流优化方法为了提高道路交通流效率和保障行车安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优化:(1) 调整路线布局:合理设计车流通道、转弯弯度、减少车辆等待时间,降低通行阻力。
(2) 信号控制:通过合理的红绿灯配时控制,使车辆在通过路口时井然有序地通行。
(3) 增设车道:增加车道数,改善通行情况。
如:加速车道、拓宽车道。
(4) 设施完善:建设路侧停车位、公交站台等交通设施来减少道路上的非行驶车辆。
5. 道路交通流应用分析(1) 交通拥堵现象的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人们最常见的烦恼之一,通过道路交通流理论,我们可以了解拥堵现象的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显然
, 绿信比反应了该信号相位交通流在一个周期
中需要绿时的大小。
▪ 经过优化的绿信比能够恰当地把绿时分配给各相位的交通 流,从而使总延误或总停车次数等最小。
▪ 第i相的有效绿灯时间 计算如下:
▪
分别为第i相的绿灯时间、黄灯时间和损失时间。
▪ 损失时间:1)绿灯开启,车辆需启动和加速;
▪
2)黄灯期间,车流量由大变小所造成的时
一、基本概念
▪ 各种平面交叉路口
一、基本概念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 ▪ 1)环形交通。交叉口中央设交通岛 ▪ 2)无信号控制 ▪ 3)信号控制。采用信号机控制或人工指挥
一、基本概念
▪ 交通灯信号 ▪ 交通灯给出的信号为红、黄、绿3色。在多相位信号控制中
灯光信号还包含左转、直行及右转的绿色和红色箭头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 ▪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
2、周期
▪ 一个循环内各步的步长之和称为信号周期,简称周
期,用C表示。
若一个循环内有n步,各步步长分别为 t1, t2 , , tn , 则 C t1 t2 tn
▪ 例如,在上图中,若一个循环由4步组成:第1步,
方向1和方向3 பைடு நூலகம்灯亮,方向2和方向4 红灯亮,步
长为30s;第2步,方向1和方向3 黄灯亮,方向2和
通行权:即该方向上的信号灯为绿色或绿箭头
一个周期内有几个信号相位,则称该信号系统为几相位系统。
由于第2相和第4相的左 转交通流分别为第1相 和第3相的延续,因而 其步长可以短一些,如 几秒钟。因此可称为 “半相位”
4、绿信比
▪ 在一个信号周期中,各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长度的 比称为绿信比。若设 为第i相信号的有效绿灯时间,C为 周期长度,则该相信号的绿信比 为
▪ 1辆大型车=1.48PCU, 1辆拖挂车=2.34PCU
2.3 交通模型及有关概念
▪ 交通模型是描述交通流状态变量随时间和空间变 化、分布规律及与交通控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 式或映射。
▪ 交通模型是进行交通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仿真、 运行的工具。
▪ 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交通模型可分为微观模型 和宏观模型。
方向4 红灯亮,步长为3s;第3步,方向1和方向3
红灯亮,方向2和方向4 绿灯亮,步长为35s;第4步,
方向1和方向3 红灯亮,方向2和方向4 黄灯亮,步
长为5s。接下来又从第步开始下一个循环。则周期
为
C 30 3 35 5 73s
3、相位
在一个周期内,平面 交叉口上某一支或支 交通流所获得的通行 权称为信号相位,简 称相(位)
沿车辆行驶方向任意相邻路口的协调相位起始时刻的最小时间差,称 为相对相位差。
6、通行能力
▪ 通行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连续通过车辆的能力,包括 路段通行能力和路口通行能力。
▪ 路段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路段某截面能通过的 最大车辆数;
▪ 路口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进入路口的最大车辆 数,其单位都是PCU/h。
每个方向最多有8种灯色:红、黄、绿、 左箭头、直箭头、右箭头、人行红、人 行绿。 步:某一时刻,灯控路口各个方向各信 号灯状态所组成的一组确定的灯色状态 称为步。
不同的灯色状态构成不同的步。 步长:步持续的时间 信号灯在7:30开始开机,此时方向1和 方向3左转绿箭头灯和红灯亮,方向2和4 的红灯亮,其他灯均不亮,若该状态持 续30秒。则这是控制方案中的一步,其 步长为30秒。
▪ 在信号控制的情况下,路口的通行能力可使用下式计 算:
▪ 式中, qc为路口某一入口车道的通行能力( PCU/h ), qs 为饱和流量,teg 为某相信号的有效绿灯时间。C为
信号周期长度。
▪ 饱和流量实际上是一个与交叉口绿信号时间无关的量, 仅取决于道路条件和车辆状况。
▪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韦伯斯特研究得出:对饱和流量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车道宽度。
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
辆和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一、基本概念
▪ 交通信号灯的安装与排列 ▪ 1)水平排列式
间损失。
5、相位差
相位差是协调控制系统中的 一个重要概念。 相位差分为绝对相位差和相 对相位差
干线上所有路口的信号周期 相同,各路口规定某一相位 参加协调,称为协调相位。 把干线上某一路口作为基准 路口,其他各路口的协调相 位起始时刻滞后于基准路口 的协调相位起始时刻的最小 时间差,称为绝对相位差
▪ 3)行人交通量依据
一、基本概念
▪ 4)事故记录依据 ▪ 当考虑到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时,上述3项依
据所规定的交通流量标准要降低20%。 ▪ 5)综合考虑 ▪ 对于1),2),3)所列的3个流量依据,如
果实际交通流量达到了任意2项所规定流量的 80%,则应安装信号灯。
二、交通信号控制参数
1、步与步长
▪ 对混合车流行驶的车道,在计算饱和流量时,要考虑 不同车辆的影响。韦伯斯特根据英国的交通状况,提 出了采用“折算标准小客车单位”作为计算车道饱和 流量的标准单位,其建议的折算系数如表
▪ 国内采用的车辆折算系数略有不同。按照国内车辆的 分类方法,小客车和微型卡车称为小型车,而大型车 和拖挂车折算成标准小型车的方法如下:
国内学者在北京进行了交通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提出了一个 类似的公式计算直行车道的饱和流量
和国外的计算公式相比,国内的饱和流量普遍比国外低20%左右。 车道纵坡对饱和交通量有一定的影响,当进口道处于上坡段时, 纵坡值每增加1%,饱和流量相应减少3%。反之,进口车道处 于下坡段时,纵坡值每增加1%,饱和流量相应增加3%。
2)垂直排列式
一、基本概念
▪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条件 ▪ 1)最小交通流量依据 ▪ PCU(passenger car unit)称为标准小客车当量
一、基本概念
▪ 2)连续交通中断依据 ▪ 当交叉口主、次道路的交通量比较大时,次道路上车流穿越
或左转进入主道路将非常困难,为此,需设置信号灯
一、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