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非选择题规范练5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部分非选择题规范练非选择题规范(001)

非选择题规范练(一)(建议用时:30分钟)1 •强光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叶片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失绿”,有观点认为“失绿”是因为叶绿素发生了降解,为了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科学家以野生型(WT)和叶绿体定位(叶绿体在细胞内位置和分布受到的动态调控)异常的突变体(chup l)两种拟南芥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在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一束很窄的光线对拟南芥叶片中部进行照射,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 W2(1)由图1可初步排除叶片“失绿”是由________________ 引起的。
欲进一步确定上述推断,可通过________ 法,比较相应叶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结合题意和图1实验结果推测,第2组中部“失绿”的原因最可能是(3)强光下,环境中Q/CQ的值异常时植物可发生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一一光呼吸(有关过程如图2)。
光呼吸在CQ浓度较低、Q浓度较高时发生,是一种耗能反应。
根据图2推断,植物叶肉细胞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Rubisco催化的耗氧代谢过程强度____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
实际生产中,常通过适当升高CQ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分析并解释其原理:(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Rubisco催化反应的特点两个方面作答)。
2 •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参与动机与奖赏、学习与记忆等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
请回答下列问题: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正常去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讲 限时规范训练5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含解析

限时规范训练5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基础题组】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线粒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蒸馏水制作装片,保持活细胞状态B.都需要用盐酸处理,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都需要用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都需要用酒精漂洗洗去浮色,便于观察解析:选C。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用蒸馏水制作装片,但人口腔上皮细胞用蒸馏水处理,会出现吸水涨破的现象,A错误。
观察线粒体需要保持活细胞的状态,如加入盐酸,会使细胞死亡,B错误。
健那绿能够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到健那绿进行染色,C正确。
观察线粒体,不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D错误。
2.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
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的光合片层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其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解析:选B。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囊泡只能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几乎没有差异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解析:选D。
小囊泡是往返细胞膜与高尔基体、内质网之间的运输工具,高尔基体在其运输过程中是交通枢纽。
因此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可以产生囊泡,A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比如:细胞膜上含有糖蛋白,线粒体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光反应过程中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化的过程,D正确。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缺氧时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NADH但不产生ATP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参与合成蛋白质C.浆细胞运输与分泌抗体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D.胰岛素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可发生在胰岛B细胞中解析:选B。
【高考冲刺】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个体稳态类(长句表达)(含答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2020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
个体稳态类(长句表达)
1、完成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
(1)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是因为_______,
同时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当天气变得寒冷时,机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3)瘦素是动物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与肥胖密切相关。
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为促进,“-”表示抑制),临床上发现多数肥胖症患者体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瘦素增多,却不能阻止肥胖的发生,从激素作用的机理角度分析,你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戈铁骑。
新高考生物非选择题规范练1

新高考生物非选择题规范练非选择题规范练(一)(建议用时:30分钟)1.强光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叶片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失绿”,有观点认为“失绿”是因为叶绿素发生了降解,为了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科学家以野生型(WT)和叶绿体定位(叶绿体在细胞内位置和分布受到的动态调控)异常的突变体(chup1)两种拟南芥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在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一束很窄的光线对拟南芥叶片中部进行照射,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初步排除叶片“失绿”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
欲进一步确定上述推断,可通过________法,比较相应叶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题意和图1实验结果推测,第2组中部“失绿”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光下,环境中O2/CO2的值异常时植物可发生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光呼吸(有关过程如图2)。
光呼吸在CO2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时发生,是一种耗能反应。
根据图2推断,植物叶肉细胞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Rubisco催化的耗氧代谢过程强度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实际生产中,常通过适当升高CO2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分析并解释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Rubisco催化反应的特点两个方面作答)。
高考生物非选择题训练-必修3+选修(含答案)

29. (7分)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8分)美国的生态学家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
请回答下列问题:(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102 kJ·m-2·a-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____________。
(2)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④营养级NP的去向中,除未被利用的能量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
若该生态系统中⑤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9分)微生物诱变后的筛选环节极为繁杂,定向筛选常用来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无氮MM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该培养基中营养缺陷型菌株能存活但不能繁殖。
CM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可满足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
(通用)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专项练习 (成套下载)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用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全套)非选择题专项练习汇总非选择题优选练(一)1、(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酶和ATP】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红薯的块根和土豆的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分钟后,测定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红薯还原糖含量20 23.3 32 37.6 50.5 70.2 80 68.9 45.3(mg/g)土豆还原糖含量0 0 0 0 0 0 0 0 0(mg/g)(1(2)请你推测土豆块茎不含有还原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选材料与用具:红薯提取液(去淀粉与还原糖),土豆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红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土豆提取液。
第二步:6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
第三步:6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理综生物部分非选择题训练()

非选择题(5)必考题1.为探究大气CO2浓度变化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三种作物所处环境的CO2浓度分别进行如下控制:自然CO2浓度(375 μmol·mol-1,简称[375])、倍增CO2浓度(简称[750])、倍增后恢复到自然CO2浓度(先在倍增CO2浓度下生活60天,再转入自然CO2浓度下生活,简称[750~375]),每种作物的三种处理均设置3个重复组,测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当CO2浓度升高为[750]时,植物细胞叶绿体内的C5含量将________。
(2)由上图数据分析可知,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三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____________,这主要是CO2浓度倍增时____________增大与____________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3)根据组[375]与[750~375]组数据可得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在[375]和[750]条件下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应探究实验,结果如下:①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分充足、[750]时,大豆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 μmol·m-2·s-1。
②在水分充足条件下,[750]能显著提高大豆的光饱和点,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CO2浓度增加,暗反应中__________需要的能量增多;另一方面叶肉细胞中________的含量增加,大豆捕获光能的能力增强。
③分析上表数据可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可降低干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分析,构成下丘脑的细胞具有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和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将_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调节联系起来。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VIII)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VIII)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暗阶段三角瓶内CO2浓度上升最快时的速率为________μL·L-1·h-1,之后CO2浓度上升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可知,光照阶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细胞呼吸的强度;由于黑暗阶段试管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黑暗阶段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试管苗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照阶段培养箱和三角瓶内CO2浓度从最高值降至最低值所需要的时间大约分别是4 h和1 h。
9:00~11:00时,试管苗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来源主要是试管苗自身呼吸产生的CO2以及从培养箱中扩散进入三角瓶内的CO2。
(3)黑暗阶段三角瓶内CO2浓度上升最快时的速率为532-82.6=449.4(μL·L-1·h-1)。
随着细胞呼吸的进行,三角瓶内O2越来越少,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O2释放的速率降低。
答案:(1)试管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试管苗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2)4 1 试管苗自身呼吸产生的CO2和从培养箱中扩散进入三角瓶内的CO2(3)449.4 三角瓶内的O2浓度下降,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O2释放的速率降低2.图①表示某动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内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的产生由如图③所示的三类基因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
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图①所示过程一般发生在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发生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人教版高三生物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目录

课时规范练课时规范练1走近细胞课时规范练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课时规范练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课时规范练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规范练5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规范练6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课时规范练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规范练8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时规范练9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规范练10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课时规范练1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课时规范练12细胞的增殖课时规范练1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规范练14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时规范练1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时规范练17基因的表达课时规范练1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规范练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规范练20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课时规范练21人类遗传病课时规范练2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规范练23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育种课时规范练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规范练25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规范练27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规范练28免疫调节课时规范练29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规范练30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规范练3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规范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规范练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规范练34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规范练35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规范练36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课时规范练37基因工程课时规范练38克隆技术课时规范练39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课时规范练40生态工程。
最新-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1-5,共5套)

A 为开关B 为玻璃钟罩C 为转基因作物D 为烧杯(内装有NaHCO 3或NaOH 溶液)E 为红墨水滴F 为直尺甲装置 乙装置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1-5,共5套) 理综生物非选择题专项练习(一)1.(12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 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
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②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②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Ⅱ.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
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_______g/小时。
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_____g。
(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2.(9分)人们已经知道单侧光的照射能够使植物体的茎弯向光源生长,即具有向光性,但不知根是否具有向光性。
为探究这一问题,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实验,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生长发育正常的大豆幼苗、完全营养液、不透光纸盒、开孔的不透光纸盒(在不透光的纸盒的一侧开孔)、锥形瓶、光源、棉花若干等。
A.实验的方法步骤:①;②;③;④将1号、2号瓶在温度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根的生长趋势。
B.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①②③3.(10分)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生物非选择题规范练
非选择题规范练(五)
(建议用时:30分钟)
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对光合作用过程进行了探究。
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14C标记的14CO2,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分离、鉴定光合产物。
实验结果:若光照30 s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C3、C4、C5、C6、C7等);若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在5 s的光照后,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推理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CO2中C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卡尔文等在对这种三碳化合物(C3)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时发现,形成的C3中只有一个碳有放射性,另外两个碳则没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将“卡尔文循环”分为CO2的固定、C3的还原和受体的再生三个阶段,这里的受体指的是________(填“C3”或“C5”)。
为验证这一过程,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在短时间内测定该化合物的含量会快速升高。
(4)上述实验中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这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卡尔文循环”中某种酶促反应速率可被迅速调节,以适应光反应,推测对反应速率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是一类蛋白质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凋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DNase作用于DNA分子的________部位,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
Caspase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________,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
(3)组成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________,受体与凋亡诱导因素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