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言为心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力行,言为心声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小学生作文状况令人忧虑,主要表现为:假、大、空、抄、套。写作素材如源头活水,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身体力行,言为心声。学生们享受到创作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产生了一吐为快的欲望。

关键词写作能力情境创设身体力行言为心声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综观笔者身边的小学生作文,令人忧虑:“假”,说假话,写假事;“大”,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整段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学生缺少“一写为快”的愿望,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迁移。教师的指导方法机械、呆板、僵化,出于应试需要,允许学生说谎、编故事,甚至鼓励学生背例文、佳作来应付考试,对学生语言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训练,从而造成学生厌写作文。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写作素材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方能保方塘清澈。无素材可用导致无话可说。现在学校大门紧闭,学生在校园内,这个不准,那个不许。出了校门,家长接过管理权,一回家就做作业。学生生活极其枯燥,非常压抑。笔者不是将学生习作素材贫乏归罪于这严格的管理,但这种“家校协作全方位管理”确实给小学生一种压迫感和紧张感。学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能自由自在地尽情玩耍,又怎会有真切的感受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6课是《石榴》。学完这课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写一种水果的习作练习。

课间休息时,顽皮的孩子们都被我赶到操场上玩去了。我在每张学桌上各放了一个水灵灵的苹果。“叮铃铃”,上课铃声唤回了这些小天使。孩子们走进教室时,面对着一个个诱人的苹果,都很兴奋,有的还装出要一口吞掉的模样。大多数孩子们都好奇地瞪大双眼盯着我。我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从他们的眼中,我读到了好奇、期待、兴奋……我知道,学生们被我调动起来了,这节课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

我先请学生们欣赏了《石榴》一文的录音,接着引导孩子们回忆了《石榴》一文中作者对石榴成熟过程的描写,特别是对熟透了的石榴形态的描写。紧接着,我神秘地说:“待会儿,我们按小组把苹果放在一起,看你能不能拿回自己的苹果?”

孩子们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一双双眼睛注视着眼前的苹果。这时,我请学生们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面前的苹果。孩子们提出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等几个方面观察。学生们从以上几方面观察苹果几分钟后,我先让每个组长把苹果堆放好,再请他们都闭上双眼,然后我把各小组中的苹果重新挪动了位置。孩子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苹果了。嘿,不出两分钟,这帮小家伙竟然大都找回了自己的苹果。瞧他们兴奋的表情,多可爱呀!我请孩子们来交流其中的奥秘。他们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因为刚才观察得仔细,现在介绍起来当然得心应手了。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品尝苹果了。我可不能让他们轻松地吃上苹果呀!我变戏法似的拿出几个塑料小果盘,说:“接下去咱们分组比赛……”小顽皮们兴致勃勃:“比什么?比什么?”“每个小组用手上的几个苹果做一个苹果果盘。看哪个小组创意妙,制作精良,同时,别忘了给作品起个名字。”我将果盘、水果刀发给各小组,提醒他们一定要大胆创新,还要注意安全。瞧这些厉害的孩子们吧,他们的奇思妙想真令人叫绝。交流时,他们讲得头头是道,给苹果起的名儿也很有意思:“装天线的蒙古包”,其实就是将苹果一切两半,切面朝下放在盘中,聪明的他们将果蒂当天线插在果肉上;“小船开会”,就是将苹果切成一瓣一瓣的,排成几排放在盘中;“农家小院”,就是将苹果肉切成好多的长方体,堆砌而成,嘿嘿,上面还有烟囱呢;吓人的是“沙漠怪兽”,沙漠就是苹果沙拉,怪兽就是那苹果核儿呀。“苹果黑子儿就是怪兽的眼睛。”调皮的小松一边做鬼脸,一边故作神秘地介绍……他们充满童真的语言、新奇有趣的创意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当然,他们也得到了我的大拇指。

真的,孩子们的大脑聪慧无比,创意无限。我们要做的是“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不受束缚,使他们感到‘要写,好写,写有兴味’。”(李吉林语)

该写了。我继续激将:“做得好、说得好不如写得好。大家比一比,看谁能将今天的活动写得最生动!”争强好胜的他们不甘示弱,投入地写起来……

学生们享受到创作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也产生了一吐为快的欲望。我想,这种形式真正关注并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一是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提供了习作的素材,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学生们有了鲜活的材料,写作当然轻松了;二是游戏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情动而辞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三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充满真情实感,语言鲜活丰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2]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2009,5B(57).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4]李吉林.教育格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吉林.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