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合集下载

良肢位的摆放体位转移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体位转移ppt课件
7
仰卧位
良肢位摆放
❖上肢:肩前伸、肘伸展 、腕背伸 、前臂旋后、
掌心向上、拇指外展 、手指分开伸展。
❖下肢:髋稍内旋,下肢中立位,膝关节呈轻度屈曲
位,踝关节呈90。、足尖向

8
椅坐位
良肢位摆放
❖上肢:双手放于桌上、
手掌向上
❖下肢:髋、膝、踝保 持90度的屈曲位,小 腿与地面垂直
9
10
正確坐姿
2、尽量让患者单独完成日常的生活 3、学会用好手带动患手活动 4、卧床<半坐卧<凳坐位<行走
4
良肢位的摆放
重点
偏瘫患者摆放的体位
1、仰卧位 2、健侧卧位 3、患侧卧位 4、椅坐位
摆放的体位
截瘫患者摆放的体位
1、仰卧位 2、侧卧位 3、俯卧位
四肢瘫的体位
1、仰卧位 2、侧卧位
5
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
❖上颈部:略屈曲。 ❖上肢:患侧前伸、肩部向前、患肩屈曲、肘伸展、前
27
13
体位转移
❖ 从床坐起 ❖ 从床到凳 ❖ 步行训练 ❖ 上下台阶训练
14
体位转移——协助健侧坐起
15
体位转移——独立从床患侧坐起
16
体位转移—独立从床患侧坐起
17
站起
坐下
18
体位转移——从床到凳
19
20
21
22
❖步行训练
23
❖上台阶训练
24
下台阶训练
25
辅助工具的使用
26
11
截瘫体位
❖ 截瘫病人的卧床体位:主要是保持下肢位置 正确。具体为伸髋并稍外展,伸膝但应避免 过伸,踝稍背伸,双下肢之间放1-2个枕头。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24
轮椅良肢位
• 上肢良肢位 • 患者上身直立 ,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 • 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后方。 • 偏瘫侧要避免肘关节的过度屈曲 • 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肩关节
受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的力量 • 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
PPT学习交流
25
轮椅良肢位(上肢)
• 患侧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侧膝、髋关 节屈膝,稍稍被动背屈踝关节
•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由膝至脚部用软枕支 持,避免压迫患侧下肢肢体 。
PPT学习交流
19
PPT学习交流
20
患侧卧位注意事项
• 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 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 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 上肢,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PPT学习交流
21
床上坐位
• 髋关节保持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 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
• 最好臀下置一坐垫,双膝屈曲50-60度,膝下垫一 软枕,患侧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背屈或足 中立位。
PPT学习交流
22
床上坐位
PPT学习交流
23
• 坐位姿势
双足垂直于膝下,平放在地板上,脚尖向前,双 足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保 持90度。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于上肢下垫一枕头 给与支撑。
PPT学习交流
8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床上坐位 轮椅坐位 5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侧卧位, 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Fra bibliotekPPT学习交流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偏瘫患者床上良肢位摆放
患者仰卧位
要点: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1.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
于枕头上,预防后缩 2.患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保
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 3.患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
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 4.患侧下肢:下肢伸直,膝下可
置一小枕;踝关节须保持90 度, 以免引起足下垂
患者患侧卧位
要点
1.躯干稍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 头固定
2.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 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 前臂外旋
3.患侧下肢:髋关节 伸展,膝关节 微曲
4.健侧下肢: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 撑枕上
健侧卧位
要点 1.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2.躯干略为前倾 3.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
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 前的枕上和躯干呈100度角 4.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 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上
患者在床上与轮椅坐姿
要点
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 2.躯干:伸直 3.臀部:90度屈曲,重量
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4.上肢:病人双手前伸, 肘仰卧位虽然舒适,但却不是一个 好的体位,因为仰卧位会加重病人的 痉挛模式。
2.应尽量避免半卧位(勿将病床上 部调高).半卧位会助长躯干屈曲, 激活下肢伸肌痉挛。
3. 护理工作中,切忌在中风患者的 患侧肢体输液,以免引发肿胀。
4.在转移病人体位过程中,应尽量 避免牵拉病人患侧上肢,以免引起 患侧肩关节半脱位。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痉挛姿势表现为:
上肢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 臂旋前、腕关节掌屈
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髋膝关节伸 直、足下垂内翻。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7/31
关键点
• 针对偏瘫患者出现上肢屈肌痉挛模 式,体位摆放使其处于伸展位;下 肢伸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其处 于屈曲位。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8/31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17/31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 患侧卧位:斜侧卧约40-60度,背后用枕头 塞稳,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 肩胛骨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防止 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前臂旋 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 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不然因抓握反射 影响而引发手内肌痉挛。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4/31
轮椅良肢位
• 上肢良肢位 • 患者上身直立 ,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 • 臀部尽可能坐在轮椅坐垫后方。 • 偏瘫侧要防止肘关节过分屈曲 • 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
肩关节受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力量 • 手指自然伸展,防止过分屈曲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5/31
轮椅良肢位(上肢)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6/31
轮椅良肢位
• 下肢良肢位
• 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软垫, 纠正偏瘫腿外旋,到达两侧足尖对称,防 止偏瘫侧足尖外旋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7/31
轮椅良肢位(下肢)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8/31
肩关节疼痛和僵硬
因为肱骨头2/3处于关节囊外,肩关节本身 稳定性较差,脑卒中处于此期因患肢肌力和肌 张力均下降,肩关节周围固定机构强度降低, 加上患肢本身重力作用,使肱骨头易于脱出关 节囊致肩关节半脱位,所以早期就应开始预防, 在各种体位中均应保持肩胛骨正确位置。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健康教育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健康教育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的作用】良肢位可降低痉挛的程度,促使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异常模式向着分离运动、自主运动的模式发展。

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增加舒适感。

翻身主要是躯干的旋转,它能刺激全身的反应与活动,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侧受压最具意义的活动。

【正确的卧位姿势】1、患侧卧位:头部保持自然舒适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旋后位,腕关节背伸;患侧下肢伸展;健侧上肢置于体侧;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

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整体的伸展,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又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

2、健侧卧位:躯干前后各置一软枕,保持躯干完全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100°,患侧上肢下方垫一高枕;患侧下肢的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为防止踝关节内翻,软枕必须垫至足部;健侧上肢自然舒适位;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微屈,自然放置3、仰卧位:过渡性卧位,下肢伸肌肌张力高的患者不宜采取仰卧位。

患侧肩关节及上臂下垫一长枕,保持肩关节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

一长枕垫在患侧臀及大腿下方下肢有屈曲倾向的患者,避免在膝下垫枕。

踝关节有明显的跖屈或内翻的患者,在足底部放置保持踝关节中立位的足托板。

4、床上坐位:保持患者躯干端正,用大枕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床上坐位易出现躯干后仰呈半卧位姿势,助长躯干的屈曲,激化下肢伸肌痉挛。

仅在卧床患者进食、排泄等情况下采取,其他时间采取相对良好的姿势。

5、仰卧位的侧方移动:仰卧位,双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足底接触床面,同时抬高臀部,做所谓“搭桥”动作。

然后向左或右侧移动臀部,臀部接触床面之后,再移动肩部、头部,最后调整全身姿势6、床上翻身:翻身动作可以促进全身的反应和活动,仰卧位容易诱发伸肌痉挛,故不宜长时间取仰卧位,患者掌握了翻身动作之后,可以自发地更换体位。

在学习翻身动作之前,应该先指导患者掌握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的攥拳动作,称之为Bobath握手。

《偏瘫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偏瘫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
定期清洁患侧皮肤,保持干燥, 以预防褥疮和皮肤感染。
在擦拭皮肤时,应使用柔软的毛 巾和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
激性强的清洁剂。
在擦拭后,可以使用适量的润肤 露来保持皮肤湿润,预防皮肤干
燥和瘙痒。
05
案例分享与效果展示
成功案例一:张先生的偏瘫康复历程
患者情况
张先生,52岁,因脑梗导致左侧 偏瘫。
提高康复效果
良肢位摆放能够使患者处于更 加有利于康复的位置,为康复 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确的肢体位置可以刺激神经 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患者的 感知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良肢位摆放还有助于减轻患者 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康复训 练的积极性和效果。
03
常见良肢位摆放方法
仰卧位
总结词
适用于休息和睡觉,但不宜过久 ,以免产生压疮。
康复过程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通过良肢 位摆放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肢体 功能。
效果
经过3个月的持续康复,张先生已经 能够独立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
成功案例二:李女士的良肢位摆放经验
患者情况
李女士,45岁,因脑出血 导致右侧偏瘫。
康复过程
在良肢位摆放的基础上, 配合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 ,逐渐恢复手部功能。
患侧上肢用枕头支撑,保持伸展和外展,肘关节伸直,下肢放置在舒适的位置 ,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坐位
总结词
适用于日常活动和康复训练,可促进躯干和患侧肢体伸展。
详细描述
患者坐在椅子上,患侧上肢放在桌子上或扶手上,保持伸展 和外展,下肢放在地面上或脚凳上,保持屈曲和内收。
04
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定时更换体位
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以减 轻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肌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2020年版)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2020年版)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意识状态、肢体肌力及肌张力。

3.评估管路位置及固定情况。

4.评估皮肤完整性。

(二)康复护理要点。

1.协助患侧卧位。

(1)患侧肢体在下,健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外展90°前伸旋后,双手托出患肩,保持其向前伸展。

(4)患侧下肢髋、膝屈曲,健侧下肢采取舒适体位,勿压患侧肢体。

2.协助健侧卧位。

(1)健侧肢体在下,患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肩屈曲,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高于心脏水平。

(4)双腿间垫枕,患侧下肢在前稍屈曲放于枕上,踝关节同时垫起,健侧下肢在后自然屈曲。

3.协助仰卧位。

(1)头部垫枕,患侧肩胛下垫薄枕,使两肩处在同一水平,肩关节外展与身体成45°。

(2)患侧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位,掌心向上。

(3)在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垫薄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4.协助床上坐位。

(1)嘱其保持上身直立,后背垫枕支撑。

(2)打开床上餐桌,上面放置软枕。

(3)将上肢置于餐桌的软枕之上,手指自然伸展。

(4)在患侧下肢外侧垫软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三)指导要点。

1.告知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告知变换体位时防止管路受压、扭曲、打折及滑脱。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每2h变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

2.少用仰卧位和半卧位,多采用患侧卧位。

3.避免足背受压造成足下垂,掌心及足心避免任何物品刺激。

1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1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5、患侧下肢:髋部伸展,膝微屈; 6、健侧上肢: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 7、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在身前一枕头上;膝和踝关节自然微屈 。
患侧卧位
床上坐位摆放要点:
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垫放枕头; 2、躯干:伸直; 3、髋部:屈曲90°,使上身正直,身体重心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4、双膝下可垫一软垫,使膝微屈; 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桌上放一枕头
谢谢!!
谢谢
轮椅良肢位(上肢)
轮椅良肢位(下肢)
小结
临床验证,偏瘫患者早期床上良肢位正确摆放和保持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瘫痪肢体痉挛姿势的 出现和加重,是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有着极 其重要的意义,是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
小结
因此,良肢位摆放的早期介入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且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在病房及家中 都可进行,护理成本低。毕竟脑卒中的康复是一漫长的恢复过程。 医护人员和家属均应视,不但要 将其应用于临床,而且要让病人及其家属掌握。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 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 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 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
仰卧位摆放要点:
1、床铺尽量平整; 2、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过伸、过屈和侧屈,面部朝向患侧; 3、患侧上肢:患肩下垫一小枕,使与健肩同高;患侧上肢向外固定在枕头上,和躯干呈 90°角或大于90°;肘、腕尽量伸直;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分开; 4、患侧下肢:患臀至大腿外下侧放置楔形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垫起微屈并向内; 踝处中立位,即足尖向上;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偏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晃搁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良肢位晃搁1:良肢位:精确的卧位姿势正在病愈医教中称为良肢位. 2:良肢位晃搁是基原病愈脚法的一种.它是为了脆持肢体的优良功能而将其晃搁正在一种位子或者脆持一种姿势.3:举止良肢位晃搁是果为不精确的卧位姿势不妨诱收加重痉挛,从而激励闭节挛缩,引导患者宽重的功能障碍.4:偏偏瘫后罕睹的非常十分姿态:(上肢表示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下肢表示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1)上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肩脚下重◆肩闭节中展、内旋◆前臂旋前或者旋后◆腕闭节掌伸◆脚指伸直,拇指内支伸直◆肩脚概括征(2)下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患侧骨盆上抬且背后圆转动下肢中旋;◆髋膝闭节伸展;◆踝闭节趾伸、内翻,脚尖着天.(3)站坐位的非常十分姿势:◆头背患侧伸直,里部转背健侧;◆躯搞背患侧蜿蜒且背后圆转动;◆肩下重后缩,肩闭节内支、内旋;◆肘闭节伸直于胸背前,前臂旋前;◆垂腕、脚指伸直呈握拳状.5:良肢位晃搁的脚法:●防止闭节挛缩、畸形●防止压疮●使患者感觉恬静●为进一步病愈锻炼创制条件6:精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者对付抗痉挛模式的出现,呵护肩闭节以趁早期诱收分散疏通而安排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7:偏偏瘫患者良肢位晃搁的启初时间:早期介进.果为肢体功能正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回复最快,正在神经功能回复的下峰期赋予加强锻炼,即正在进院慢性期正在治疗的共时举止良肢位的晃搁并脆持齐历程.8:良肢位晃搁得时常使用要领:俯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二)偏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晃搁1:偏偏瘫不妨分为三个时期:张慢期、痉挛期、相对付回复期.2:正在张慢期的良肢位晃搁要领(1)俯卧位要领:①患者头下垫枕,头稍偏偏背健侧,里部往背患侧,枕头下度要适合,不宜过下,胸椎不得出现伸直.②患侧臀脚下圆垫一个枕头(脚法:使患侧骨盆背前突,防止髋闭节伸直、中旋).③患侧肩闭节下圆垫一个小枕头(脚法:使肩胛骨背前突).④上肢肩闭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闭节背伸,脚指伸展.⑤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中侧各搁一砂袋(脚法:防止髋闭节中展、中旋),腘窝处垫一小枕头(脚法:防止膝闭节过伸展).•注意事项:•防止被子太重而压迫偏偏瘫脚制成脚尖的中旋,脚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帮患者活动踝闭节以防止脚下垂.•防止使用过下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隐的安排偏偏斜(不妨稍偏偏背患侧)•骶尾部、脚跟战中踝等处爆收褥疮的伤害性减少.•罕睹过失:•头背健侧,患肩过下,脚握毛巾卷,搁正在肚子上.(如下图)•脚尖转背中侧,已脆持中坐位.(如下图)(2)健侧卧位要领(患侧正在上圆,健侧正在下圆):①患侧上肢,肩闭节伸直约90°背前伸②肘战腕闭节脆持自然伸展,脚心背下自然伸展③腋下垫个硬枕(脚法:使肩战上肢脆持前伸)④患侧下肢髋、膝闭节伸直,置于枕头上.⑤健侧下肢髋闭节伸展,膝闭节沉度伸直,里前挤搁一个枕头(脚法:使躯搞成搁紧状态).•注意事项:•脚腕呈背伸位,防止脚伸直正在枕头边沿•脚不克不迭内翻悬正在枕头边沿•二腿之间用枕头隔启•(健侧卧位是患者最恬静的体位,也对付患侧肢体有益.)•罕睹过失:•患肢战躯搞成角不敷,脚悬空(如下图)•脚悬空(如下图)(3)患侧卧位要领(患侧正在下圆,健侧正在上圆):①患侧肩战肩胛戴背前伸、肩闭节伸直、肘闭节伸展、腕闭节背伸、脚掌进与,脚指伸展.②患侧下肢伸展,膝闭节沉度伸直.③健侧下肢髋、膝闭节伸直,正在其下圆垫一个枕头(脚法:防止压迫患侧下肢).④背部挤搁一个枕头,躯搞可依赖其上,与搁紧体位.•注意事项:•此侧卧位躯搞应稍稍后俯,偏偏瘫侧肩部略背前伸,防止偏偏瘫侧肩部过多启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痛痛;•脆持偏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克不迭间接牵推患侧上肢,以防止对付患侧肩闭节的益伤.•患侧卧位减少了对付患侧的知觉刺激输进,使所有患侧被推少,对付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压制效率.而且健侧脚臂不妨自由活动,果此是最好体位.•罕睹过失:•患肩不牵出,躯搞不后俯,患肩受压(如下图)•健腿下垫枕位子太靠前,患髋不后伸(如下图)(4)少坐位要领:①头部要直坐.②躯搞里前垫枕头(脚法:脆持躯搞伸展).③髋闭节尽管脆持90°伸直,重量匀称分散于臀部二侧.④.单脚接叉搁于床前桌上或者枕头上,下度要适合.(5)轮椅坐姿要领:①腰部搁置一个枕头(脚法:促进躯搞脆持伸展).②病人单脚前伸,肘搁正在桌上,变化单脚精确姿势.③臀部要尽管坐正在轮椅坐垫的末尾圆(脚法:防止身体下滑,制成下肢伸肌张力过下).④单脚仄搁天上,或者仄凳上.3:注意事项:•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精确体位,当病人不妨离启床活动举止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该强制患者于某一体位,应以恬静、包管戚息为主.•所有一种体位皆是临时性的,不该超出2小时,以防爆收压疮.•床应搁仄,不主张抬下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路反射效率使下肢伸肌张力降下.•床上卧位功夫,尽大概从患侧交战患者,特天是有左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晃正在患侧,所有的人员皆从患侧交战患者.•果良肢位灵验的防止并收症战百般继收性障碍,有好处日后的功能回复,故央供早期病人要脆持体位精确.。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引言概述:在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维持良肢的功能,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合适的床位选择、良肢的抬高、正确的枕头使用、肢体转位以及紧缩畸形的预防。

正文:一、合适的床位选择:- 床垫的硬度选择适中,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撑和舒适性。

- 床垫的高度应与患者的身高匹配,便于良肢的自然放置。

- 床面平整,避免起伏或沟槽,以免压迫或限制良肢的放置。

二、良肢的抬高:- 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良肢抬高,保持与患者身体的平行。

- 抬高良肢能够减少血液淤滞,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水肿和挤压伤。

三、正确的枕头使用:- 使用适当高度和硬度的枕头,使头部和颈部与脊椎保持自然对齐。

- 把枕头放置在头部下方,使头部稍微后倾,避免压迫面部和头部血管。

四、肢体转位:- 每2-3小时左右,将良肢轻轻移动一下,帮助保持良肢的灵活性和关节的正常运动。

- 使用轮椅时,定期帮助患者改变坐位,避免长时间静坐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

五、紧缩畸形的预防:- 定期进行康复运动,以保持良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或支具,以防止肌肉收缩和畸形的发生。

- 定期进行理疗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保持良肢的功能性。

总结: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对于康复和护理至关重要。

合适的床位选择、良肢的抬高、正确的枕头使用、肢体转位以及紧缩畸形的预防都是保持良肢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上所述仅为参考,具体护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引言概述: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常会失去身体一侧的
运动能力。

为了帮助偏瘫患者恢复功能,良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技巧,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正文:
1. 支撑者的位置选择
- 支撑者应站立在患者患病一侧,保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视线接触。

- 支撑者的身体姿势应稳定,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活动性,以便与患者进行交流和调整。

2. 肢体的支撑方式
- 对于上肢,保持手掌朝上并放置在身体旁边的床上或枕头上,以保持手指和手腕的自然伸展。

- 对于下肢,将脚趾朝向天花板,小腿略微外展,然后使用专用的支撑架或枕头垫高。

这可以帮助防止下肢关节的僵硬和萎缩。

3. 防止关节畸形的措施
- 定期为偏瘫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和畸形。

- 使用支撑器或矫形器来帮助保持关节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4. 肢体的定期翻身
- 文中提到的支撑架或枕头应定期调整位置,以便患者的身体不会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每隔2小时左右翻转患者的身体,有助于防止压疮和血液循环问题。

5. 心理支持和交流
- 支撑者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 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安排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情绪和康复效果。

总结:
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支撑者的位置选择、肢体的支撑方式、防止关节畸形的措施、定期翻身以及心理支持和交流等方面的技巧。

良好的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防止肌肉僵直、关节畸形等问题,并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如下:
1. 仰卧位:头部垫薄枕,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上臂旋后,肘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足中立位。

2.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头部垫枕,患侧上肢伸展置于枕上,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膝、踝放于长枕上,防止足内翻下垂。

3.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头部垫枕,背后垫枕,躯干侧卧,患臂外展前伸旋后,患肩前伸,肘腕伸直,掌心向上。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放于床上,健腿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注意事项:
1. 仰卧位时足部保持中立位,防止足下垂。

2. 患侧卧位时,患肩轻轻向前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

患侧腕及手指充分打开放松。

患侧手及踝充分支撑,避免悬空。

3. 床应放平,床头不能抬高,任何时候都应半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一)良肢位摆放
1:良肢位: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

2:良肢位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

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

3:进行良肢位摆放是因为不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诱发加重痉挛,进而引发关节挛缩,导致患者严重的功能障碍。

4:偏瘫后常见的异常姿态:(上肢表现的是典型的屈肌模式,下肢表现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
(1)上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
肩部下沉?肩关节外展、内旋?前臂旋前或旋后?腕关节掌屈?
手指屈曲,拇指内收屈曲?
肩手综合征?
(2)下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
患侧骨盆上抬且向后方旋转下肢外旋;?髋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趾屈、内翻,足尖着地。

?(3)站立位的异常姿势:
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弯曲且向后方旋转;?肩下沉后缩,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于胸腹前,前臂旋前;?
垂腕、手指屈曲呈握拳状。

?
5: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预防压疮
●使患者感觉舒适
●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6: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

7: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早期介入。

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

8:良肢位摆放得常用方法: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二)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1:偏瘫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弛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

2:在弛缓期的良肢位摆放方法
仰卧位方法:)(1枕头高度要适面部朝向患侧,头稍偏向健侧,①患者头下垫枕,
当,不宜过高,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②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目的: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③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目的:使肩胛骨向前突)。

④上肢肩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⑤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侧各放一砂袋(目的: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腘窝处垫一小枕头(目的: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注意事项:?
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足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助患者活动踝关节以防止足下垂。

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侧)
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

?
常见错误:?头向健侧,患肩过高,手握毛巾卷,放在肚子上。

(如下
图)?.
(如下图)足尖转向外侧,未保持中立位。

?
?
:健侧卧位方法(患侧在上方,健侧在下方)(2)°向前伸90患侧上肢,肩关节屈曲约①肘和腕关节保持自然伸展,手心向下自然伸展②
腋下垫个软枕(目的:使肩和上肢保持前伸)③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个枕头⑤(目的:使躯干成放松状态)。

注意事项:?
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头边缘?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两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体有益。

)?
常见错误:?
患肢和躯干成角不够,手悬空(如下
图)?.
足悬空(如下图)?
?
:侧卧位方法(患侧在下方,健侧在上方)患)(3患侧肩和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关节①背伸、手掌向上,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垫一个枕头(目的:防③止压迫患侧下肢)。

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④.
注意事项:?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使整个患侧被拉?长,
对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健侧手臂可以.
自由活动,因此是最佳体位。

常见错误:?患肩没有牵出,躯干没有后仰,患肩受压(如下图)?
?健腿下垫枕位置太靠前,患髋没有后伸(如下图)?
?坐位方法:长)(4①头部要直立。

②躯干背后垫枕头(目的:保持躯干伸展)。

③髋关节尽量保持90°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④.双手交叉放于床前桌上或枕头上,高度要适当。

轮椅坐姿方法:)(5①腰部放置一个枕头(目的:促进躯干保持伸展)。

②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

③臀部要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最后方(目的:防止身体下滑,造成下肢伸肌张力过高)。

④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3:注意事项:
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以离?开床活动进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息为主。

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发生?压疮。

床应放平,不主张抬高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路反?射影
响使下肢伸肌张力升高。

床上卧位期间,尽可能从患侧接触患者,特别是有左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摆在患侧,所有的人员都从患侧接触患者。

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日?后的功能恢复,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