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及解读)
【最新精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最新精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65c1a0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4.png)
◆校训:勤奋、求实、团结、进取●勤奋:学生学习努力,勇攀知识的高峰,逐步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风气。
教师能自能充电,努力夯实专业知识,提神自身文化修养,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性的教师。
●求实:强调真诚笃实、实事求是、严谨治校、严格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习上讲求实际,追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决不流于形式。
●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团队意识、团体竞争,在集体中又求同存异,努力使师生有归属感,从而各方面和谐共进。
●进取:成功的真正支点在于进取心。
躺在原有的知识上,光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就时时需要我们有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校风——崇实、尚勤、笃学、诚行●崇实尚勤:意为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即做人诚实、做事务实、教学踏实。
作为学生,能关心他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从小做起,做一个诚实的人。
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本专业文化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实实在在地教书。
●笃学诚行:“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
为人要有人品,做学问也要有“品格”。
结合传统文化,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层面付诸到实际生活的行为。
“行”近似于今天所言的“实践”。
“笃学诚行”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就是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做学问。
◆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
教师要有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利益的狭隘眼界,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
●严谨:严谨就是要严谨做人,严谨治学,严谨从教,严谨育人。
严谨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博学:学习广博,不一味死学、死抠课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在教学中能举一反三,努力使自己有鲜活的水。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034c7885dd88d0d233d46abd.png)
龙泉街道大庙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https://img.taocdn.com/s3/m/52b702f9581b6bd97e19ea4b.png)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标志性体现,是学校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炼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学精神、育人目标,彰显办学特色,优化校园风气,营造育人环境,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凝聚人心、激励人心、提升内涵、树立形象的作用,学校决定建设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弘扬优良传统。
校训: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著名论断,构筑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体系.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博大精深,我校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始终努力践行这一思想。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学生,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用自己积极的行动教育着学生,那直接受益的是学生人格结构的优化.为此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时候,提出的办学目标就是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具体的解释就是把简单的道理执行透,把最小的事做彻底.小学生要有大志向,但要学会把小事做好、见微知著。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从校园、教师、日常规范等方面贯彻到底。
校风:求真务实创新争先“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务实”踏实做实事,一步一个脚印,不哗众取宠,不好高骛远。
创新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开拓进取的崭新风貌,创新是以务实为基础的解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务实”与“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务实的延续,是实现人生理想和学校办学目标精神和物质的坚实支撑。
“争先”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获取知识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奋力拼搏,才能成功.教风:严慈互济教学相长严慈互济就是指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严慈互济就像是“严父慈母”,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顺利地成长成才。
各学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大全推荐
![各学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大全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aea431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1.png)
各学校三风⼀训的内容⼤全推荐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三风⼀训各不相同、各有特⾊,都有⾃⼰的主张与安排,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各学校三风⼀训的内容及理解推荐吧。
学校三风⼀训⼤全⼀1、校训:笃⾏厚德崇善尚美诠释:“笃⾏“,《礼记·儒⾏》:“儒有博学⽽不穷,笃⾏⽽不倦。
”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合⼀”。
“厚德”出⾃《周易》: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意谓:⼤地的⽓势厚实和顺,君⼦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崇善尚美:崇尚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灵、美好的⼈⽣、美好的⽣活、美好的世界,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
“笃⾏厚德崇善尚美”,意在勉励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真善真美,践⾏⾼尚⼈格,不断完善⾃我,做⼀个⾼尚的⼈,⼀个有品味的⼈。
2、校风:励志博学求真崇⾼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
学习是⼀个艰⾟的探索过程,没有远⼤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倡导学⽣在学习中明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标。
博学:"博学"源⾃《论语.雍也》:"君⼦博学于⽂,约之以礼。
""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
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博⼤"⽆以⾄"精深"。
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
师⽣均应抱定终⾝学习的理念, “活到⽼,学到⽼”。
求真:科学的真谛在于“真”,道德的真谛在于“善”,艺术的真谛在于“美”。
求真,即在于⿎励师⽣不满⾜于已有的⼀知半解,通过不懈地探索,揭⽰⼤千世界中事物的本源,寻求真理,学会⽤理性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崇⾼: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的《论崇⾼》,认为崇⾼是“伟⼤⼼灵的回声”,是真纯的情感,伟⼤的精神,⾼尚的⾏为,神圣的使命,⼈类共同崇尚的美德。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大全)[修改版]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大全)[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0d0c981eb91a37f0115c46.png)
第一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大全)“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明德笃学求实创新明德——体现学校长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笃学——体现学校发展中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风的态度;反映全校师生对博取知识、潜心学问的专注。
求实——体现师生推崇实干奉献的做人品格;体现我校师生注重实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体现学校“创新活校”的建设思路,落脚到学校科研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过程中。
二、校风:和谐团结文明守纪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团结——就是力量。
教师间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学生间团结互助,是让学生学会人与人相处的育人要求。
文明——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工作。
守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新一代的法制公民。
学校要立足于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文明人这样工作重点上来。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四、学风:勤学好问善思乐辩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力争上游。
好问——敢于发问,善于发问,在不断发问中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
善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在思考中求得知识的真谛。
乐辩——思想的磨砺与提升来自于与人的交流,在学习中乐于辩论,勤于辩论,让意志和知识在辩论中成长,在辩论中进步。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c62f0dc58fb770bf68a5521.png)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释
一、校训:
“自强不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优秀的品格。
“厚德载物”: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品质。
二、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也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学校这一团体中,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
奋进:振奋向前;奋勇前进。
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决策,认认真真搞工作,踏踏实实做学问。
创新:义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阔视野,奋发进取,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摆脱旧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用全新的思路来创造全新的业绩。
三、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
敬业:专心致力于工作,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
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
爱生:爱护学生、关爱学生,对待学生就像爱护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进取:出自《论语》: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
奉献: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爱和全身心的付出。
四、学风:文明勤奋博学慎思
文明: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博学慎思: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
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精选五篇)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117f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8.png)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精选五篇)第一篇: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标志性体现,是学校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炼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学精神、育人目标,彰显办学特色,优化校园风气,营造育人环境,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凝聚人心、激励人心、提升内涵、树立形象的作用,学校决定建设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弘扬优良传统。
校训: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著名论断,构筑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体系。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博大精深,我校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始终努力践行这一思想。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学生,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用自己积极的行动教育着学生,那直接受益的是学生人格结构的优化。
为此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时候,提出的办学目标就是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具体的解释就是把简单的道理执行透,把最小的事做彻底。
小学生要有大志向,但要学会把小事做好、见微知著。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从校园、教师、日常规范等方面贯彻到底。
校风:求真务实创新争先“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务实”踏实做实事,一步一个脚印,不哗众取宠,不好高骛远。
创新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开拓进取的崭新风貌,创新是以务实为基础的解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务实”与“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务实的延续,是实现人生理想和学校办学目标精神和物质的坚实支撑。
中小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精编版)
![中小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8f093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d.png)
中小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校训崇德博学诚信尚礼“崇德”一词源于《周易·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崇,助长、增长,德,道德、品行,培养学生崇尚道德、推崇德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
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
博学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生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尚礼一词解释为:“崇尚各种礼节;尊重道德规范;为人做事遵守法度;崇尚做一个有礼的人。
”礼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作为中学生,要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
校风和谐进取开拓创新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进取进取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学习、工作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
有进取精神。
才能在未知的领域面前不畏缩,不停步,不亦步亦趋,积极进取,是民族的希望所在,更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作为校风,要求师生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奋而思进,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开拓就是开拓进取,只有不断开拓进取,个人才有作为,集体才有活力,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创新: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等,且能获得效果的行为,为落实教育教学目标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确保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等取得成效。
仁和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
![仁和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5f093f7f705cc175527092c.png)
仁和小学“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诚信立身,自信成事其核心理念是“信”,“两信”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师生的品性、道德成长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两信”是学校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
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自信成事”,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有自信,才有创造;有自信,才能从容;有自信,才会成功。
心中有斗志,相信自己,刚健有为,从容淡定,方能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二、校风:和谐有序昂扬向上其核心理念是“和”,“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和谐有序”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有序”主要是指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教育更是讲究张弛有度,规范有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活动有序进行;“和谐”则是学校工作的终极追求,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和谐成长,师生和谐共进,学校成为人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源发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昂扬向上”是学校秉承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前行的姿态,是一种奋进的方式,更是一种勃发的精神。
五十多年风雨坎坷路,臻坚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放弃昂扬的姿态,始终以上进的态度,以精进的方式,去赢得前进的方向。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创造的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臻坚人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意义说明
![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意义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e732bf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b.png)
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意义说明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意义说明学校办学理念: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校训:诚信、博爱、砺志、自强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学风:勤学、好学、严谨、博学学校总体概况:作为西乡街道最偏远的一所村办小学——黄麻布小学,创办于一九三五年,至今已走过了近70年的风雨历程。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以及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上级的关怀和支持,使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倍受鼓舞,近年来,学校本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办学,务实求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坚持以科研促兴校、科研促教,推进学生双主体教学模式,开创科组特色教学,使办学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学校办学理念意义说明:学校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办学理念,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办学的目标、宗旨及学校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的含义是保证学校具有长远、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应当看到未来发展的需要和长远的利益,避免只顾眼前、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
从学校的发展角度出发,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使学校保持活力,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要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完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硬件和软件都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摇篮,它对一个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启蒙性、深远性、综合性、根本性的基础影响。
它主要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定人的理想信念,打好广博而坚实的学习基础,形成生存能力的确具有很强的基础性。
人的基本素质的形成对他终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育必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这样的基础。
校训说明: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4370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3.png)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学校“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诚信立身~自信成事其核心理念是“信”~“两信”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师生的品性、道德成长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两信”是学校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
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自信成事”~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有自信~才有创造,有自信~才能从容,有自信~才会成功。
心中有斗志~相信自己~刚健有为~从容淡定~方能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二、校风:和谐有序昂扬向上其核心理念是“和”~“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和谐有序”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有序”主要是指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教育更是讲究张弛有度~规范有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活动有序进行,“和谐”则是学校工作的终极追求~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和谐成长~师生和谐共进~学校成为人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源发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昂扬向上”是学校秉承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前行的姿态~是一种奋进的方式~更是一种勃发的精神。
五十多年风雨坎坷路~臻坚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放弃昂扬的姿态~始终以上进的态度~以精进的方式~去赢得前进的方向。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创造的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臻坚人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永安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解释
![永安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440355a3b3567ec102d8a14.png)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解读)湖岭镇永安学校校训:文明活泼求实进取校风:规范自立求是创新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和谐学风:尊师好学善思践行文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
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活泼:行动自然,不呆板,形容小孩子。
很可爱,讨人喜爱;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求实:讲求实际。
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意义:学习不可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
人民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陶行知先生在谈到治学是强调要求实。
即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要有调查研究。
进取:意有坚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要在工作中倾心向前,立志有所作为、勇于开拓、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
规范:规范办学,规范治学,遵循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不懈探求科学真谛,严谨治学自立:《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和权力,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求是: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人真,方能得知己;对事真,才可获真知。
希望全体师生,说真话,行真事,做真人。
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创新:意即重视经验而不墨守成规,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探求的精神。
故倡导革故鼎新,开拓进取。
教风:敬业爱生民主和谐敬业:敬业就是强调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爱生:教师的责任心首要表现就是要有一颗爱生的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爱生是教师的伟大情怀,爱心是育人的支点。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https://img.taocdn.com/s3/m/476f218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b.png)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1)“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明德笃学求实创新明德——体现学校长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笃学——体现学校发展中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风的态度;反映全校师生对博取知识、潜心学问的专注。
求实——体现师生推崇实干奉献的做人品格;体现我校师生注重实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体现学校“创新活校”的建设思路,落脚到学校科研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过程中。
二、校风:和谐团结文明守纪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团结——就是力量。
教师间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学生间团结互助,是让学生学会人与人相处的育人要求。
文明——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工作。
守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新一代的法制公民。
学校要立足于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文明人这样工作重点上来。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四、学风:勤学好问善思乐辩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力争上游。
好问——敢于发问,善于发问,在不断发问中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
善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在思考中求得知识的真谛。
乐辩——思想的磨砺与提升来自于与人的交流,在学习中乐于辩论,勤于辩论,让意志和知识在辩论中成长,在辩论中进步。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66d355c850ad02de8041e2.png)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解读: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影响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关键。
它既是学校品格和美质的象征,也是全体师生的行动指针。
校训的确立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也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
校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对全体师生员工时时起到巨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作用。
它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思想,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行动指南。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够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能够确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韧,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这句话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我们学校用这句话作为校训,其用意十分明显:“自强不息”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
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 “厚德载物”是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
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
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本校训体现了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追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型的潜在课程,发挥着塑造师生人格、夯实精神底蕴、导引师生做人做事的功效。
校训需要我们深入灵魂去感悟、去深思,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校风:善思明礼求真践行校风解读: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
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及解读)
![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478c84ec3a87c24028c449.png)
团泊小学
校凤:刻苦学习奋力拼搏校训:博学勤奋立志成才教风:严谨求实勤奋奉献学风:尊师守纪团结进取
团泊小学
校凤: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解读: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并把旧知与新知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扬拼搏向上的精神,勇争第一,永不言败。
校训:博学勤奋立志成才
解读:成功之人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创造来自广泛的博学。
勤劳的蜜蜂需采过许多花才会酿出蜜来;读书更是如此,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需要勤奋,需要博览群书,需要持之以恒;学知识,学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教风:严谨求实勤奋奉献
解读:“做事严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为人师者,做学问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书育人,皆应精益求精;“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者的伟大成就主要来自于无限的勤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永远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勤奋加无私的园丁才会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学风:尊师守纪团结进取
解读:“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尊重知识的表现。
古往今来,许多动人的尊师故事告诉我们,做到尊重老师就会求得学问,只有尊重知识,守纪、律己才能学好知识。
学校是少年儿童的摇篮,大家团结一心,学知识,求进步,共建和谐校园。
(尚广河赵保华)。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cc146004a7302768e993941.png)
苑戈庄小学学校“三风一训”解读一、校风:文明勤奋求实创新文明: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理想;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勤奋:勤钻勤问勤教勤导,勤读勤思勤练,奋发有为。
胜不骄,败不馁,在困难之中不怨天、不尤人;受到挫折不悲观、不停顿、不气馁。
求实:稳重踏实,讲求实效,不好高骛远。
创新:创新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创新活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也就不会有希望。
同样,创新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生存的源泉,它包括学校管理的创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方法上的创新。
学生要富于理想,敢于质疑;勇于进取,善于创造。
二、校训:团结合作奋发向上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既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又是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育人要求。
合作,就是学习生活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向着前进的目标不懈努力,提升师生素质,从育人环境与育人效果,提高台阶,与时俱进。
1三、教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使命”,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优秀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与传授知识相同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达到育人与知识传授的良好结合呢?为人师表,乃是教师职业最近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是教师之为教师存在的进本标志。
不论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人们把教师誉为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园丁,不仅是对他们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十分赞许,更是对他们为人师表的充分肯定。
严谨治学,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勇于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单板的单一工作,而是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不断创造!2四、学风:勤奋学习探索求知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力争上游。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3d4b5af01dc281e53af0f5.png)
学校“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诚信立身,自信成事其核心理念是“信”,“两信”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师生的品性、道德成长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两信”是学校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
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自信成事”,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有自信,才有创造;有自信,才能从容;有自信,才会成功。
心中有斗志,相信自己,刚健有为,从容淡定,方能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二、校风:和谐有序昂扬向上其核心理念是“和”,“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和谐有序”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有序”主要是指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教育更是讲究张弛有度,规范有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活动有序进行;“和谐”则是学校工作的终极追求,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和谐成长,师生和谐共进,学校成为人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源发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昂扬向上”是学校秉承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前行的姿态,是一种奋进的方式,更是一种勃发的精神。
五十多年风雨坎坷路,臻坚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放弃昂扬的姿态,始终以上进的态度,以精进的方式,去赢得前进的方向。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创造的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臻坚人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最新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
![最新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1d9884e6529647d26285293.png)
苑戈庄小学学校“三风一训”解读一、校风:文明勤奋求实创新文明: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理想;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勤奋:勤钻勤问勤教勤导,勤读勤思勤练,奋发有为。
胜不骄,败不馁,在困难之中不怨天、不尤人;受到挫折不悲观、不停顿、不气馁。
求实:稳重踏实,讲求实效,不好高骛远。
创新:创新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创新活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也就不会有希望。
同样,创新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生存的源泉,它包括学校管理的创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方法上的创新。
学生要富于理想,敢于质疑;勇于进取,善于创造。
二、校训:团结合作奋发向上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既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又是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育人要求。
合作,就是学习生活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向着前进的目标不懈努力,提升师生素质,从育人环境与育人效果,提高台阶,与时俱进。
1三、教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使命”,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优秀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与传授知识相同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达到育人与知识传授的良好结合呢?为人师表,乃是教师职业最近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是教师之为教师存在的进本标志。
不论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人们把教师誉为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园丁,不仅是对他们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十分赞许,更是对他们为人师表的充分肯定。
严谨治学,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勇于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单板的单一工作,而是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不断创造!2四、学风:勤奋学习探索求知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力争上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眉县育才学校校训
校风: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校训:博学勤奋立志成才
教风:严谨求实勤奋奉献
学风:尊师守纪团结进取
校风: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解读: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并把旧知与新知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扬拼搏向上的精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校训:博学勤奋立志成才
神:勇争第一:永不言败。
解读:成功之人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创造来自广泛的博学。
勤劳的蜜蜂需采过许多花才会酿出蜜来;读书更是如此,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需要勤奋,需要博览群书,需要持之以恒;学知识,学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教风:严谨求实勤奋奉献
解读:“做事严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为人
师者,做学问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书育人,皆应精益求精;“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者的伟大成就主要来自于无限的勤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永远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勤奋加无私的园丁才会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学风:尊师守纪团结进取
解读:“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尊重知识的表现。
古往今来,许多动人的尊师故事告诉我们,做到尊重老师就会求得学问,只有尊重知识,守纪、律己才能学好知识。
学校是少年儿童的摇篮,大家团结一心,学知识,求进步,共建和谐校园。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