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实”和“感动”绽放生命色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真实”和“感动”绽放生命色彩

——记习作课中一个美丽而真实的“意外”故事

题记:无意偶拾课堂意外,有心创设动态生成,师生共编绚丽篇章,教学平添缤纷色彩。一堂常规的习作课演绎一个动人的“意外”故事,课堂激荡起层层涟漪,真实中孕育美丽,感动中释放精彩。

“意外”——留驻美丽的课堂感动

又逢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学校展开“感恩”系列活动,每每搞这样的活动,我总会用学科的敏感性捕捉各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资源。借此活动,自然少不了让学生写一篇相关主题的征文。不过很多学生的感恩习作平淡如水,有的泛泛而谈,有的虚情假意。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主要内容是:我因赌气而出走,妈妈为寻找女儿而胃病发作,卧病不起好几天,我愧疚万分,感动于妈妈的爱,愧疚于自己的无知与迷茫。我为孩子的感动而感动,立即萌生了要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全班学生的愿望,让它成为唤起学生真情的阳光雨露,让这份真情感动注入孩子心灵,触动他们也像这位同学一样真正为生活所感动。

语文课上,我带着这份冲动跨进教室饱含深情地宣读完这个感恩故事,学生却一个个瞪着眼睛注视我,没有丝毫的感动,而是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着。很多学生扭转头,把异样的目光投向这位写故事的同学。我心中不免有些恼火,可还是按照我的计划循循善诱道:“朱晓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孩子。不像在座的好多同学仿佛事先商量好似的,竟然都千篇一律地写妈妈在生病时如何精心照顾我,在雨天的放学后为我送伞……十余年的家庭生活中竟然没有一份真实的感动!”我有意识地将“真实”这个重点词语顿了顿,以引发孩子的思考。一个前排的女生在座位上轻轻哼了一句:“这真实吗?她妈妈出国了!”我听得清清楚楚,心里猛然“咯噔”了一下。(因我是六年级才接任这个班的,班级情况有所不知。)接下来,在大家短暂的议论中,我明白了一切。

习作课堂上,我本想竭力引导学生注重生活,感动生活,让真实的感动搭建一个新课程的习作生命场。没想到这篇感动我心、触动我情的,我所认可和欣赏的“真实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不真实,这简直是一个教学笑话。我冷静地思考了片刻,觉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在课堂上应该敞开心扉和学生真诚交流才能解决问题。

我的话题是:“故事显然是不真实的,老师困惑的是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的心呢?我想现场采访一下朱晓同学。”我用目光征求了朱晓的同意后说:“你知道吗?作家笔下的小说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故事的原材料来自生活,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丰富且深刻,所以虚构的故事感人肺腑。老师想知道,你在文章里提到的自己出走和妈妈为找你而胃病发作等情节,有生活来源吗?”

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期待着结果。我想,我的问题一点都不尖锐,丝毫没有批评她的意思,应该能打消朱晓的心理压力的。迎着我真诚的目光,朱晓站起来说:“我很任性,外婆一惹我生气,我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也有好几次不辞而别。外婆气得胃病发作。妈妈在国外常打电话来让我体谅外婆……我是把外婆换成了妈妈来写的。”“原来是这样.”我说,“你是被外婆的真爱打动,又把故事移栽到了妈妈身上,可为什么不直接写外婆呢?”“因为想妈妈。三八妇女节,都说是妈妈的节日!”哦,我恍然醒悟,三八妇女节,有多少孩子在叙述着妈妈的故事啊!我很佩服她在写作上有这种”移花接木”的本领,也赞赏她能把对外婆的那份感情迁移到日夜思念的妈妈身上,我想在她心中,也许妈妈和外婆早已经达到了情感上的统一了。

我对朱晓说:“其实你很幸福,有外婆的关爱,还有远在异国的妈妈的牵挂,老师建议你在这个美好的妇女节里,把这两份挚爱,两份感动,把你对两代人的感激写在同一篇文章里。”我显得有些激动,因为我成功地把课堂引向了真实,把孩子引向了坦诚,让全体学生都聆听到了真实的心灵对话,感受了课堂中的真善美。课堂上响起一片掌声。这是学生对我在课堂中和他们真诚互动换取坦诚交流的认可。这掌声很真切,很和谐,我为此时的课堂感动!

“意外”——生成真实的课堂感动

课还在继续,教学还在继续,这篇文章,这个事件带给课堂的一份份感动还在生成。我思考着:我已经比较理想地构建起了一个美丽可爱又不失真实的课堂,该怎样更好地利用这已生成的动态课堂资源让所有的孩子追寻生活中的真实和感动呢?怎样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学生在这片习作的精神领域里实现一次情感价值观的提升,让我的语文教学彰显一些人文色彩? 我把所有的问题和思考都归宿到一个最重要的点上——让所有的孩子在今天这个课堂上感动起来。

我对孩子们说:“世界上最美丽的是真实,我想在座的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吧?不过为什么反映在这次感恩文章中的大都不是出自生活的

真实写照呢?大家没有真切的感动,是因为你们的生活没有带给你感动?那么多关爱你们的人不曾带给你们感动?”我把问题抛给了所有的学生,在每个学生都开始注重和思考的时候,我有准备地把自己课前分析的原因亮了出来:“原因很简单,不是生活没有感动你们,而是你们没有为生活所感动。你们缺乏对情感的敏锐感受力,对已经拥有的父母长辈的百般疼爱和悉心照料已司空见惯,自然也就孰视无睹了。现实生活中,你们大都只享受而不懂得珍惜和感谢,只索取而不知道体贴和回报。久而久之,浑身上下的神经和细胞丧失了“感动”功能。这好比久在馥郁花香中,自然也不知其香了。”我的这番言论极有征服力,满堂学生洗耳恭听,神色严肃。

前面的这些还仅是对问题的追本溯源,那么究竟该怎样唤起孩子心中的感动?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目光和课堂上真诚互动的氛围告诉

我应该用真实延续真实,用感动传递感动,用心灵感染心灵,用真情换取真情。我为学生和课堂带给我的感动而“情动语发”,开始倾吐心中保存着的那一份份童年时代的感动:

家住农村的我在镇海念初中,每逢周末,乘汽车到了一站点后就没有车班了。比我大6岁的哥哥用自行车来接我,每星期都不间断,风雨无阻。寒冷的冬天,哥哥载着我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我都被冻僵了,哥哥却是满头大汗。这个镜头多年不曾忘却,直至师范毕业前,

大家谈到一个话题:“工作后的第一月工资怎样支配?”我说:“先给哥哥买件衬衫。”(教室里沉寂极了。)

还有,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蚕豆,母亲下班回来已经晚,没有来得及去田里摘来蚕豆,我赌气了。父亲回来了,拎着满满一篮子的蚕豆。他知道我最爱吃这种豆的。其实我很清楚父亲的肚子饿得很,可他没有先吃饭而是把豆子装在铝锅里,放上水,开始煮起来。父亲边忙碌着边说:“这豆子你最喜欢吃,现在正是嫩的时候,你少吃点饭,把豆吃痛快!”那时候,我心里的感觉怪怪的,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感受,现在明白了,那就是感动!

…………

我的故事感染着孩子,我的感动触动着孩子,他们神情专注,一语不发。我深情地对孩子们说:“感动是要去发现的,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生活并不是每天都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感动’不会大张旗鼓地来喊你叫你。感动常常藏在很细微很平常的地方,它总让你去细细地体会和收藏。”孩子们都把眼睛睁得大大,我的故事,我的分析,我的真情,影响启发着他们。

今天的课堂在告诉我:感动,是写作的生命,是课堂的生命,是教学的生命!我相信在今天这个课堂上,我成功地拨动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感动之弦,学生心海里荡起了涟漪,激起了浪花。在学生心潮起伏澎湃的时刻,我“顺水推舟”,让学生荡舟于心海中,积极自主地找寻生活中的一幕幕感动,一份份真情。我让学生赶快用笔记录,就像刚才老师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述一样,不需要辞藻的华丽,言语的精美,要的是那份真实和感动!

学生“情动而辞发”,开始书写一份份真实的感动:

奶奶总在周末给我带来一铁罐的鸡蛋,用一个铁皮罐子装着,这样不会碰碎鸡蛋,她说这都是野生蛋,营养很好的,嘱咐妈妈每天别忘记给我吃一到两个,能长个子的。除了鸡蛋,她还会给我带些活泥鳅和黄鳝,还有鲫鱼,我从小到大,她都这么带给我吃的。我的个子真的长得好高,身体也越来越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