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翻译者基本素养探析

合集下载

英汉法律翻译教程

英汉法律翻译教程

英汉法律翻译教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律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

不同国家的法律文本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具有深厚的语言和法律知识,才能够胜任法律翻译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英汉法律翻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法律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法律翻译的要求1. 语言功底法律翻译的首要要求是语言功底。

法律文本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文本,对文本中每个词语的准确理解和表达都要求非常高。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英汉语言的语法、词汇和用法,同时还要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和术语。

2. 法律知识法律翻译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文本的特点,理解法律文本中蕴含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表达出来。

因此,法律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背景,或者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3. 文化背景法律翻译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因此翻译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翻译人员需要理解法律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正确表达。

二、法律翻译的技巧1. 科学翻译法律翻译需要采用科学的翻译方法,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注意文本中的修辞和句式结构,避免机械地按字面翻译。

同时,要注意法律术语和表述的准确性,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歧义。

2. 精细化处理法律文本中涉及到的法律概念和专业术语通常比较抽象和复杂,因此翻译时需要进行精细化处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本内容。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不要出现歧义和行文不通的情况。

3. 文化适应性在法律翻译中,需要考虑文化适应性。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在翻译过程中,要以目标读者为主要考虑对象,采用目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和phrase。

三、法律翻译的注意事项1. 保密性法律文本通常具有保密性,翻译人员需要保证文本的机密性,不得将文本泄密或用于其他用途。

做法律英语翻译人员先遇到的三个问题

做法律英语翻译人员先遇到的三个问题

做法律英语翻译人员先遇到的三个问题开始接触法律英语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

自身总的也有法学学龄九、十年,英语学龄十多年了。

想着不就是法律+英语嘛,有啥难的。

但事实却证明了这是一个幼稚、不知深浅的想法。

第一个遇到的问题便是词汇。

从小,学习英语面对词汇都是背,没啥好办法。

起初对法律英语我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这招不灵啊!法律英语的词汇是必须要放在条款、文书中记忆的。

首先,法律英语和普通英语在意思、用法上均有极大的差别。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专业性语言工具始终以法律专业为背景,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背景才能理解。

比如:consideration在普通英语中指“考虑”、“体贴”但在法律英语中的意思却是“对价”“约因”。

其次,在法律英语中还常常使用拉丁词语。

这些用法在普通英语中几乎不使用,但在法律英语中却应是手到擒来之物。

比如:Bona fide指“真诚、善意”,Contra bonos mores指“违背善良风俗的”。

再次,法律英语对于用词的准确性极其严格,词语细小的区别都会在意思上有巨大的差别。

比如:“damage”是造成的“损坏”而“damages”为“损害赔偿金”。

再比如在翻译时“中止(suspension)”和“终止(termination)”的区别,两者的法律后果完全不同,如若错译,真是失之毫厘、缪之千里。

第二个问题便是文化背景的熟悉了。

现代商业交易模式基本是西方建立的,许多格式条款也是逐渐累积、流传下来的,其中一些如果不能够深入领会其含义,就会成为英文合同翻译和起草的障碍。

这是在深入法律英语后必须要冲破的壁垒。

第三个,在翻译法律英语文书过程中的严谨、完整、专业、逻辑、前后呼应及简练等要求更是对涉外法律职业者们提出了挑战。

于此,也许法律翻译的工作就差不多了,但是法律英语又远不止翻译,我们还要审查、分析文书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己方的利益;熟悉交易模式,完善逻辑关系;从利益出发与对方磋商具体条款……这些都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作者:帕丽旦·阿布都热衣木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1年第03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翻译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高层次的翻译人才专业水平的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具备多种专业素质和技能,并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审视翻译规则,以找出不同行业风格的不同规律。

翻译职业和道德规范由于翻译专业的特殊性,翻译人员在实践中会遇到翻译方面的各种困难。

因此,翻译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越来越成为翻译职业的核心。

许多国家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制定了行业成员职业道德守则,以维护个人和公共利益,保证翻译行业的质量和优势,维护社会对翻译行业的专业吸引力。

翻译职业道德准则能力专业优秀的翻译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技能,而且要有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

熟练的翻译人员具有多种专业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语言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目的是了解从原语到目的语转换过程中的语义准确性和文化倾向。

另一方面,专业发展要求。

为了提供高翻译的服务质量,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和完善翻译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最高水平。

由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相关知识的不断变化,翻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自我完善,以达到对各行各业的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知识。

保密原则保密是行业客户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客户与翻译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声誉的基础上的,规定翻译人员有义务严格保密客户信息,原则要求翻译所接受并在翻译过程中获得的文件应被视为商业秘密。

公正原则所有翻译人员应遵守公正原则。

公正意味着翻译人员应被视为对他们所收到的一切资料具有同等重要性,并应以公正和不偏不倚的方式提供所有资料,不偏不倚地履行他们所承诺的翻译任务。

独立判断意见。

独立判断意见是公正性的第一个关键要素。

专业翻译人员应客观高于作为翻译的专业笔译员。

当多个客户要求专业协助,译者应得到同等待遇,不应向不同的译员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

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翻译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行业中,高素质的翻译人员非常重要,他们能够承担起翻译和传译工作,为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提供精准和高质量的语言服务。

而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专业素质。

下面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可以说是翻译人员的基础和核心素质。

翻译人员需要拥有高超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首先,听力能力。

良好的听力能力能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更好地翻译出准确的信息。

其次,口语表达能力。

翻译人员需要对所要翻译的语言掌握得非常熟练,能够流利地表达和交流。

再次,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翻译人员,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阅读各种行业和领域的文献,快速理解文章中的信息。

最后,写作能力。

翻译人员需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出原文的信息,组织好语言,使译文的语言流畅简洁,避免误解和歧义。

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翻译人员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和沟通所必备的素质。

翻译人员应该了解本国和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化背景和国际事务。

同时,要担任跨文化传播的维护者和代言人,表达本国文化并且向外介绍本国文化,在翻译工作中要注重文化差异,体现文化独立性,保证译文传递正确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传达。

行业素质在翻译行业中,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专业术语和技术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行业素质。

作为一个翻译人员,必须要深入了解所翻译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类专有名词和术语,同时了解各行业的相关特点和潜在问题。

不同领域的翻译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常常是多层面、高度专业化和细节化的,翻译人员应该在翻译之前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所涉及的行业背景和细节,并针对性地进行翻译和传达。

技术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行业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许多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和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

翻译工作常常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术语库等技术工具,其同时需要能够处理各类文件格式,如PDF,Word文档,音视频文件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技巧,熟悉翻译平台的使用,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翻译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翻译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翻译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小。

在这个变化中,翻译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等,都要通过翻译的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加入WTO,我国在国际政治事务和经济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二十一世纪翻译人才的任务不仅是把国外的先进东西翻译过来,而且还要把我国的优秀文化、科技成果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科技发展。

因此,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翻译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翻译涉及的是两种语言,要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译者就必须具备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能力。

本国语和外语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译作的质量。

因此,译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

茅盾先生认为:“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语文是从事翻译的起码条件”。

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翻译工作者应有的语言素质包括二个部分:本族语的语言素质;外语的语言素质。

本国语是作好翻译工作的基础。

人们大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学好了外语,搞翻译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提高本国语文水平对于翻译而言就如同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基础越坚实,楼才能盖得越高。

本国语的基础打得越深厚,外语水平才能提得越高。

提高本国语文水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本国语的理解能力;本国语的表达能力。

汉译英时,尤其需要很强的本国语理解力。

反过来,在外译汉时,如果只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而没有较强的本国语表达能力,那就无法将外国作品中那些精彩的内容用同样精彩的本国语表现出来,翻译的目标仍无法实现。

只有对本国语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有深厚的语文知识,才能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和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规律性和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结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等等方面的差异之处。

遇到问题时,才能知道从何处下手去解决,从而达到顺利完成翻译之任务的目的。

翻译工作对外国语的要求也同样包括语言理解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法律英语翻译概述特点与原则

法律英语翻译概述特点与原则

1、用词方面的特点
(1)、板起面孔说话—用词正式庄重
日常词汇 汇
before
法律词
prior to interpret
explain
the deceased
the dead
commence
begin
1、用词方面的特点
(2)、讲求法言法语—用词专业规范
有的是旧瓶装新酒—通用词汇转为法律词汇。 示例20:He was accused of battery(殴打).
(3)、古色古香,兼容并包—沿用大量中古英 语、法语、拉丁语
法语曾是英国的官方语言甚至法院审判语言,法律语 言必然受到影响,许多法律英语词汇均来自法语。
示例26、agreement, court, judgment, obligation, police, suit, tort, and etc.
译文:合同方应该遵守本合同规定的条款。
示例24、Party B hereby agrees that the Delivery Note shall serve as the evidence that Party B has taken the delivery of the Goods stipulated herein.
法学文献、法律法规、涉及法律的商贸、 金融等领域合同、协议的翻译。 (2)、从形式上讲,法律英语翻译包括 法律口译、法律笔译。
一、法律英语翻译概述
2、与法律实践紧密相关的法律英语翻译有哪些?
(1)、合同(Contract) (2)、仲裁诉讼文书(Arbitral & Litigatory
Instrument) 此类文书在各法域大体相同。如公诉书(Bill of
?本人授权并要求贵行直到贵行收到本人的相反书面指示为止将姓名和印鉴在以下列出如有的话的人以及其他本人在以后不时书面提名的人视为已获得本人全面授权并代表本人尽管本人可能同时亲自行使任何有关权利在不与本委托书列明的签字规定的条件抵触前提下按照第10款处理本人任何帐户与本人按本委托书亲自处理无异

翻译工作者的素质课件

翻译工作者的素质课件

理解文化背景
翻译工作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 含义,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筛选无关信息
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筛选无关信息的能力, 能够排除干扰信息,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沟通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
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应对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需求。
理解能力
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快速理解原文的能力,能够快速 把握原文的意思。
表达能力
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流 畅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CHAPTER
04
翻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抗压能力
翻译工作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需要 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时间限制,因 此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压能 力,能够应对各种紧急和重要任务。
翻译工作者需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 资源,制定优先级,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保持冷静和专注,确保译文质量 和准确性。
创新思维
思维方式转变
翻译工作者需要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的翻译方法和技 巧,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创新解决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从 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创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翻译工作者需要关注并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辅助翻 译工作,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创新精神
翻译工作者应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探 索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翻译效 率和质量。
学习精神
翻译工作者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 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自己的语言库 。
奉献精神
翻译工作者应以服务社会、传播文化 为己任,为跨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CHAPTER
03
翻译工作者的技能要求

翻译行业中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

翻译行业中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
发展
现代翻译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语言服务供应商、翻译公司、自由译者等多个方面。同时,随着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翻译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现状
目前,翻译行业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随 着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市场的需求不断增 长,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前景
未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翻译 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 用,机器翻译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但人类的智 慧和情感仍将是不可替代的。
02
专业素养在翻译行业中的重要 性
Chapter
语言知识与技能
语言准确性
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案例三:独立译者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建立个人风格
独立译者应形成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这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还涉及到译文的逻辑、表达习惯和文化适应性等方面。通过 保持一致的翻译风格,独立译者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特色和辨识度。
案例三:独立译者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良好的客户服务
成功的独立译者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他们需要主动了解 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确保客户满意度,并积极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提供优质服务
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翻译过程中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 反馈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
05
案例分析:优秀翻译人员的专 业素养与职业素养
Chapter
案例一:专业翻译在大型国际会议中的表现

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专业素质

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专业素质

1、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专业素质(不少于500字)翻译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的专业素质:首先,译者应该具有牢固的双语语言基础。

翻译与语言学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翻译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原语文字进行深刻剖析,得其义、悟其神,然后用畅达的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

没有良好的原语和译语功底,便无法透彻理解原文,并在其基础上完成高质量的译文。

因此,译者首先应具有较扎实的双语基本功。

第二,译者要在广阔的知识面。

翻译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因而译者除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知识结构越广越好。

文化知识从广义上讲应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文化背景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心理、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以及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外文化差异;二是翻译工作所涉及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翻译科技著作,必须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翻译人文社科文章,必须懂得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翻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鉴于各门知识都有彼此交叉、触类旁通的特点,每个译者还要广泛掌握与自己的专门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比如翻译哲学著作,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甚至要懂得一点自然科学;翻译医学著作,至少要懂得一点生物学与化学,甚至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等。

第三,译者要掌握合理的翻译策略。

一个翻译者可以不去过问翻译理论,但他决不会没能自己的翻译策略。

无论是哪个译者,他若是不去自觉地探讨翻译原理,其经历、学识、性格、审美观等也会无形中帮他形成自己的翻译策略。

译者应通过不断的实践,熟练掌握翻译的规律、方法和技巧。

第四,译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风。

翻译工作作为中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

凡有志于翻译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对这项目工作倾注极大的热情,要耐得住寂寞,做好长期伏案工作的准备,养成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作风。

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英语素养

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英语素养

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英语素养摘要: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于当下总体较为缺乏法律英语翻译素养的本科阶段的大学生而言,提升法律英语翻译素养早已是刻不容缓。

通过介绍从法律英语翻译的历史变迁、基本原则以及所具备的语言特点,引入本科阶段的大学生应通过并用理解表达能力、掌握多元法律检索以及深入辩证批判三个方面,提出需要具备的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素养。

结语分析了本科阶段的大学生对待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素养要求并提出改善法律英语翻译的思维误区的方法。

关键词:法律英语翻译;大学生;基本素养一、引言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体系中,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新月异,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故而对于法律层面上而言,涉外的法务活动空前频繁。

就中国的法律英语翻译而言,经历了数个历史时期的脉络【1】。

以时间为序,可将我国近代法律翻译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近代法律翻译的肇始,洋务运动时期的法律翻译以及变法修律时期的法律翻译。

回望今朝,各式各样的法律课程在本科阶段层出不穷,并日趋完善。

但对于诸多领域,仅是具备单一的法律知识是很难应对较为复杂的社会需求。

故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教育部不断推动法律英语革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亦或LEC的推行),但当下的大学生对法律英语的概念较为模糊,并且缺乏一定的法律英语的基本素养与认知。

因此,法律英语的学习与研究对于本科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已是迫在眉睫了。

二、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要明确认知法律英语翻译,首先需要把握其基本原则的内涵。

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英语的翻译原则模式是在英汉双译的基础之上而建立的更深层次的原则涵义。

这是一个整体的递进循环:从理解文本到英汉双译再到法律英语的翻译,而非就翻译而翻译。

前苏联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曾言:“翻译的实质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话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话语。

”针对一般非文学类的翻译,我们的标准普遍采取的是严复在《天演论》中所提及的“译事三难,信达雅。

”而法律英语应在次基础上更进一步,依照在实践中的主要的三种法律文本翻译(立法、司法、学术文本),归结为以下几点:●严谨准确性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2】。

法律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技法

法律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技法

法律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技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律交流日益频繁,法律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术语、语法结构和文体风格的语言,其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运用特定的技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一、法律英语翻译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法律英语翻译的首要原则。

法律文件往往涉及到权利、义务、责任等重要内容,一个微小的翻译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译者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并用最恰当、最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翻译法律术语、条款和概念时,要确保译名的唯一性和准确性,避免模糊和歧义。

例如,“tort”这个词,应准确翻译为“侵权行为”,而不能随意翻译成“过错”或“违法行为”。

再如,“burden of proof”应译为“举证责任”,而非“证明负担”。

2、专业性原则法律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特定的表达方式。

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法律体系和法律概念,才能准确翻译法律文本。

比如,“criminal law”是“刑法”,“civil law”是“民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是“知识产权法”。

对于一些法律短语,如“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排除合理怀疑)、“actus reus”(犯罪行为)等,也需要准确翻译,以体现法律文本的专业性。

3、一致性原则在同一法律文本或相关法律文本的翻译中,对于相同的术语、概念和表述,应保持译名的一致性。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和遵循法律规定,避免混淆和误解。

例如,如果在一份法律文件中,第一次将“contract law”翻译为“合同法”,那么在后续的翻译中,都应使用“合同法”这个译名,而不能随意改为“契约法”或其他表述。

4、公正性原则法律英语翻译应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译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或偏见对原文进行修改或歪曲,要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和意图。

翻译工作中的专业素养总结

翻译工作中的专业素养总结
要点一
沟通能力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理解原文含义,与客 户或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要点二
协调能力
在多语种、跨文化交流中,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协调能力, 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确保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时间管理与工作效率
时间管理
翻译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 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翻译任务。

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
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 的差异,避免因文化 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 解。
在遇到文化冲突时, 能够以跨文化沟通的 方式,寻求妥善的处 理方案。
在翻译过程中,灵活 处理文化差异,确保 译文符合目标文化的 表达习惯。
传播本国文化的使命感与能力
意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表达能力
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能够传达原文的情感和风 格。
PART 02
专业知识
特定领域的术语与惯用法
术语准确性
翻译人员应具备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该领域的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以 确保译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惯用法掌握
了解和熟悉特定领域的惯用法和表达方式,能够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提高可读性。
归化与异化的选择
归化
以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表达习惯为出发点,将原文转化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使译文更加贴近目 标语言的读者。
异化
保留原文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
翻译中的增删与改写
增删
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适当增加或删除原文中的某些内容,以使译文更 加流畅、自然。
2023-2026
ONE
KEEP VIEW

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翻译行业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语言交流行业,需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素养,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翻译服务。

因此,翻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保障工作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这篇文章中,本文将探讨翻译行业人员需要具备的分别是哪些专业素质。

1. 语言技能翻译作为语言学专业的代表,对翻译行业人员的语言技能要求非常高。

首先是母语能力。

母语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在表达、听取等方面的自然流畅度和准确度。

因此,翻译人员的母语水平至关重要。

其次是学习语言的能力。

一个翻译人员如果要熟练掌握多种语言,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语言的能力,并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

2. 专业技能翻译的专业性需求,要求翻译人员掌握一定的行业专业知识。

对于一些特定领域的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专业翻译人员,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比如,在医学领域,翻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术语,才能够准确理解、翻译、表达翻译内容。

因此,一个合格的翻译人员需要在专业技能方面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3. 文化修养翻译行业不仅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优秀的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还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有些含义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和思维,才能够准确的表达文化内涵,同时不会影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

因此,文化修养的丰富性和深度是翻译人员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4. 可靠性翻译人员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护卫者,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翻译质量的保证方面都要具备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保密性。

翻译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护客户的资源和资料。

二,责任心。

翻译人员需要严格自律,对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负责。

三,时效性。

翻译人员需要把握时间节点并在约定的时间完成工作。

5. 团队合作精神翻译行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产业,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法律英语翻译_特点与要领

法律英语翻译_特点与要领

法律英语翻译_特点与要领在法律领域,英语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文本通常具有复杂的句法结构和专业术语,因此对于法律英语翻译者来说,熟悉法律体系和专业术语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法律英语翻译的特点和要领。

首先,法律英语翻译常常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法律系统之间的比较和对等。

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同时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英美法律体系和大陆法律体系之间存在差异,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和要求进行恰当的调整。

其次,法律英语翻译需要保持准确性和一致性。

法律文本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任何翻译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翻译者需要对法律术语和定义非常熟悉,避免出现歧义或错误的译文。

此外,法律文件通常会多次提及相同的术语或概念,翻译者需要保持术语的一致性,确保整个文本的连贯性。

第三,法律英语翻译需要注重文体和风格的准确转换。

不同类型的法律文档和文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法律合同需要精确而简练的表达,法律判决需要正式而详尽的论述。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文本的特点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确保翻译版本不仅在语言上准确无误,而且在形式上也与原文相符。

此外,法律英语翻译需要保护客户的隐私和机密。

法律文件通常包含敏感的信息,如商业机密、法律纠纷等,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保密条款,确保客户的利益和隐私得到保护。

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要领。

首先,翻译者需要建立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

熟悉法律专业术语和法律体系是进行法律英语翻译的基础,翻译者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课程、参与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其次,翻译者需要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不同类型的法律文件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对于法律合同,翻译者需要注重精确和准确性;对于法律判决,翻译者需要注重逻辑和连贯性。

翻译者可以通过积累实际经验和与其他专业人士的交流来提高翻译技巧。

论法律英语翻译的技巧与方法

论法律英语翻译的技巧与方法

论法律英语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法律英语翻译是一种技巧性相当高的工作,需要熟练的语言运用和深刻的法律认知。

如何做好法律英语翻译,成为每一位翻译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法律英语的特点、法律英语翻译的需求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旨在探寻一种全面有效的法律英语翻译方法。

一、法律英语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法律领域的语言,法律英语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严谨:法律文件必须语言准确、明确,使用的词汇和结构必须非常清晰。

2.法律术语多样:法律文件中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的用法和含义必须了解清楚。

3.用语正式:法律文件使用的语言非常正式,要求遵循一定的格式和风格。

4.纷繁复杂:法律文件中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往往需要对各种法律制度和规则进行深入了解。

以上几点是法律英语翻译必须考虑的内容,只有在理解了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客户做出准确的翻译。

二、法律英语翻译的需求法律英语翻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国际法律领域。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进行法律英语翻译的场合:1. 企业合同和法律文件2. 国际诉讼3. 政府文书和成文法律制度4. 法律依据的文本翻译5. 法律研究和学术论文需要进行法律英语翻译的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严格,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掌握一些专门的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三、法律英语翻译的具体方法以下是一些法律英语翻译的具体方法,供翻译人员参考:1. 了解术语与用语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翻译人员来说,了解该领域的术语与用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法律翻译中则尤为突出,因为法律文件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术语和用语也非常多。

翻译人员必须掌握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同时要能够在不同的文本中灵活运用。

2. 捕捉文化差异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需要注意文化的差异。

法律、规章和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翻译人员需要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所了解,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语言流利度。

法律英语翻译者基本素养探析

法律英语翻译者基本素养探析

法律英语翻译者基本素养探析摘要:法律英语翻译在中外经贸往来正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法律英语内容的复杂性和涵盖面的广泛性对法律英语翻译者提出了较高的素养要求。

本文从法律英语翻译者应具备的理解力与表达力、熟练的中英文法律文献资料检索能力、扩大知识范围以确立自己的专业领域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英语翻译者的素养要求和具备这些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法律翻译者;素养要求;途径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2-02一、引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外国公司进行经济贸易、投资、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法律英语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表现之一是中外企业各种往来的法律文书都必须用英文编制,这就必然涉及到法律英语翻译,以便双方都能理解它们所达成的各项交易条款和意图。

法律英语翻译有其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法律英语中专业术语多、概念复杂、差别细微,再加上句式长且复杂、古旧词使用普遍、涉及的领域广泛、套语赘词多,稍有不慎就会给当事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陆文慧,2004)因此,法律翻译与文学翻译乃至科技翻译的最重要区别是它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原文中的意思不得作任何扩大或缩小,而只能等同。

同时,从事法律翻译还要求译者必须熟悉有关司法辖区所实施的法律制度、司法程序以及其它法律概念和惯常做法。

另外,法律翻译所处理的法律文件也不再局限于合同、协议、遗嘱、公证书、起诉书、答辩状、上诉状等等,还包括其它含有法律意味的文书比如现在常见于网站上的多媒体资料使用规定,一些机构的操守及责任规定,电子商贸交易平台的交易守则,商品的保用及正确使用声明,我国中央或地方颁布的新的重要条例、法规、实施细则等。

总之,无论是法律英语运用所处的经贸环境和国际交往还是法律英语本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都对法律英语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法律翻译者应具有较强的理解力与表达力对法律文件的理解力涉及两个方面即对语言的理解和对法律概念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英语翻译者基本素养探析
摘要:法律英语翻译在中外经贸往来正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法律英语内容的复杂性和涵盖面的广泛性对法律英语翻译者提出了较高的素养要求。

本文从法律英语翻译者应具备的理解力与表达力、熟练的中英文法律文献资料检索能力、扩大知识范围以确立自己的专业领域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英语翻译者的素养要求和具备这些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法律翻译者;素养要求;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2-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外国公司进行经济贸易、投资、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法律英语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表现之一是中外企业各种往来的法律文书都必须用英文编制,这就必然涉及到法律英语翻译,以便双方都能理解它们所达成的各项交易条款和意图。

法律英语翻译有其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法律英语中专业术语多、概念复杂、差别细微,再加上句式长且复杂、古旧词使用普遍、涉及的领域广泛、套语赘词多,稍有不慎就会给当事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陆文慧,2004)因此,法律翻译与文学翻译乃至科技翻译的最重要区别是它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原文中的意思不得作任何扩大或缩小,而只能等同。

同时,从事法律翻译还要求译者必须熟悉有关司法辖区所实施的法律制度、司法程序以及其它法律概念和惯常做法。

另外,法律翻译所处理的法律文件也不再局限于合同、协议、遗嘱、公证书、起诉书、答辩状、上诉状等等,还包括其它含有法律意味的文书比如现在常见于网站上的多媒体资料使用规定,一些机构的操守及责任规定,电子商贸交易平台的交易守则,商品的保用及正确使用声明,我国中央或地方颁布的新的重要条例、法规、实施细则等。

总之,无论是法律英语运用所处的经贸环境和国际交往还是法律英语本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都对法律英语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法律翻译者应具有较强的理解力与表达力
对法律文件的理解力涉及两个方面即对语言的理解和对法律概念的理解。

对于从事包括翻译在内的文字工作者来说,提升语文水平是终生努力的方向。

而要提升对法律概念的理解能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研读现有的中英文对照法律文件,这可以从一些立法、司法部门的网站上得到中英双语的法律文书。

我国主要的涉外法规比如《公司法》、《合同法》以及其它对外贸易、外汇管制、乃至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许多法律法规都有官方译本。

在研读这些中英文对照的法律法规时,应带有一颗批判的心,如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有差别,可以反复研读,必要时与人切磋,并查阅资料看看别人的讨论、评论,这样就会有所增益。

对法律概念店理解涉及到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这需要译者通读一些源语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等教材以及了解合同法、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等专业知识。

(李克兴,2007)特别要增加自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商业合同中的弥偿(Indemnity)、法律救济措施(Remedies)、放弃权利(Waiver of rights)、争端解决(Settlement of Disputes)、不可抗力(Force Majure)、金融服务合同中的风险披露声明(Risk Disclosure Statement)、保险合同中的法律责任限制(Limitations of Liability)等等,均具有具体的法律意义,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准确度。

法律翻译过程是一个再现源语意义的过程,无论译前搜集的参考资料如何齐备,对源文的理解有多么透彻,必须有充分的表达能力,才可能使译文顺畅圆满。

表达力与一个人的训练有关,一个人文字修养好并不代表翻译一定会得心应手。

因为写作是表达自己的意念,而翻译则是表达他人的意念。

由理解到表达,中间有一个概念消化与配对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熟练与否往往取决于译者掌握的词汇量,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领悟了源语的意思以后,在脑海中搜寻匹配的用语,就像计算机翻译软件在系统词库中搜寻对应的字词一样。

搜寻到最匹配的词汇后,再运用遣词造句的功夫译出源语意思。

词汇越丰富,概念消化与配对的能力愈强,再加上日积月累的训练,就能够鉴别与欣赏所选用词汇和句式搭配的效果,这是一个润色的过程,要达到这个过程,法律英语翻译者除了要经常研习一些中英双语的法律文件外,还要多读一些法律英语翻译的批评文章。

三、法律翻译者应具有熟练的中英文法律文献资料检索能力
众所周之,文献在学习和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重要性将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升级。

(渠涛,2006)从事法律英语翻译更是离不开文献翻译,因为当今时代文献资源非常丰富,利用的途径也是多姿多彩,在这样的时代,要做到高效率地利用文献,一是要充分地了解文献资源的状况,二是要熟练掌握可检索到资源的路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一)法律翻译者要在中英文法律文献资料的准备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文献资料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并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这是因为,可能被翻译的法律文件本身种类多且各种格式要求复杂。

比如诉讼类的司法文书就有起诉状、答辩状、案情摘要、判决书、上诉状、申诉状、委托代理协议等等,如果法律翻译者平时能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那么就容易使自己熟悉这些特定法律文书的格式、篇章结构、用词和表达。

同时,在利用这些文献资料的同时译者还能使自己熟悉各类法律文献资料的分类,把握其增删和变化。

因为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法律文献翻译的过程中检索不全或所利用文献陈旧都不利用培养法律翻译的能力。

(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熟悉实际上也是文献资料储存和整理的过程,因为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图书馆、资料室的纸质资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利用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法律翻译者自己对其选择并复印保留。

而复印中有很大的学问,有些人进了图书馆或资料室没有经过仔细查阅就匆匆忙忙地选了一大堆图书杂志大量复印,结果回去一看没多少用,这既浪费了能源又浪费了资源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在法律文献资料的查阅、取舍和保留、储存之间,复印者展现的是自己对文献利用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只有平时多浏览,在脑中先筛选和确定目标,才能高效率地利用和保存。

(三)法律文本的翻译是很专业的翻译,它强调用词不仅要具体准确、质朴简洁、严谨规范,还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

而且每个法律术语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和含义,在使用时不能用其它词语代替,如“故意”不能用“存心”、“特意”来代替;“alimony”表示“离婚赡养费”就不能用“payment ”来代替;法律术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对称性即成对出现,比如原告—被告,甲方—乙方,加害人—受害人,债权人—债务人,转让人—受让人等等。

(沈艳,2002)这些法律文献所特有的资料需要法律翻译者平时特别加以注意,也就是说平时要注意自己查阅资料的多样性和专业化,从系统性和逻辑性两个方面严格筛选与法律翻译有关的文献并熟悉储存它们。

四、扩大知识范围和确立自己的专业领域
法律翻译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市场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很多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的规章乃至跨国公司、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合资等行为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法律术语,比如BOT投资方式就是由私营公司直接投资建设并设施的项目,然后政府授权投资者在项目建成后通过运营收回投资及其他费用,并获取一定利润的一种区别于直接投资的新投资方式,如果平时法律翻译者多留意国际政治经济新闻、不同地区惯例术语、多涉猎不同的新兴知识领域、多向同业和律师朋友请教,那么就会遇到陌生的法律文献时发挥自如而不至于束手无策。

法律是一个涵盖知识面极广的学科,基于一个人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法律翻译者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

(陆文逊,1998)因此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专长的领域并久耕不辍,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翻译水平和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法律翻译者必须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比如海事海商、保险证券、婚姻家庭、产品侵权等多看该专业领域专家的法律文献并比对、模仿以使自己的译文水平逐渐向该领域专家靠近;其次要多浏览该专业领域的工具书和相关参考资料;再次要透彻掌握该领域的法律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跟踪该领域的法律变化;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翻译该领域的法律文件。

五、结论
法律翻译在未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活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法律翻译涉及的法律文书种类繁多、专业性强,这就要求法律翻译者从阅读、理解、表达、法律概念的掌握、专业知识的扩充、法律文献的熟悉与利用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素养,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渐做到在法律翻译某一个领域里的得心应手和出类拔萃。

参考文献:
\[1\]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M\].法律出版社,2004.
\[2\]李克兴.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2007.
\[3\]渠涛.中文法律文献资源及其利用\[M\].法律出版社,2006.
\[4\]沈艳.浅议商务合同英译\[J\].株洲工业学院学报,2002,(2).
\[5\]陆文逊.法律词汇翻译切戒望文生义\[J\].上海科技翻译,19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