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共10张PPT)
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一)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二、现代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还可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它是社会生态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第2页,共、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第3页,共10页。
二、现代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 促进作用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二)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 (一)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三、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一、关于政治的基本概念 直接影响:教师文化水平 教育水平 学生文化水平
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 (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理念、意识 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重内省不重外求)
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权力机构 4.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二)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狭义概念——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复合体)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一、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
加一上、一 物年质学环前境班与可学(达前二教60育%)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要因素 (居二住)政环治境对中教的育人制际度1关的.系影及响工情调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我对国学学 前前儿教童育最具20影世2响纪.力末的3~工精6神岁业环入境园社包率括会约为—35%—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 发展的教育 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社会变迁是指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动。
现代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 现代社会正处于丰富的社会环境,富裕的物 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包围圈中 积极的,消极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正面: 对丰富、扩大、增加儿童的知识, 拓展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负面: 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内容和手段:丰富、现代化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观点辨析】 观点:学前教育是教小娃娃的事情,每天唱唱
跳跳,能对经济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在我看来,幼 儿教育离经济发展太远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案例:投入1美元 收益6美元 国外对学前教育与个体外在利益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比
文化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具备何种民族特征的人?
如: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崇善”,而西方崇尚 “爱智”。传统文化忽视个性的发展,侧重群体 性发展,这是宗法制的封建社会的必然后果。 2. 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 3 .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
(立法权、组织、人事权、经济杠杆、办学权利) 2 . 政治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社会活动则是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家庭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从家庭开始,也是与家庭密切相关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也是他们学习与社会互动的第一课堂。
学前教育通过与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衔接,加强了家长对幼儿的指导和教育。
同时,学前教育还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育经验,形成了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学前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从家庭环境向学校环境的过渡,也是孩子进入正式学习的起点。
学前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学前教育机构与学校之间合作,共同推进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学前教育的教师与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培训,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
同时,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也延伸到学校范围,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与价值。
三、学前教育与社区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社会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与社区的联系。
社区是幼儿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前教育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了他们的社交圈子。
同时,社区资源的共享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条件,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开放,为学前教育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教育资源。
四、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前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并融入社会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意识。
例如通过参观历史古迹、参加传统节日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学前教育也通过社会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为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发展,雇佣大批女工,母亲参加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看,产生了社会问题,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早期的“看护儿童”到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开端方案”,同时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了较快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机构逐步转向以教育儿童,促进他们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
社会经济发展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丰富和更新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供了条件。
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了认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发展,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力方面,同时还注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
学前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学前教育有利于解放妇女,减轻家长负担,保护和解放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一)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1.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
2.统治阶级利用及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
3.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
4.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
5.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1.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1)日本:二战后的教育改革。
(2)美国:“早期开端发案”——在20世纪60年代与贫穷作战斗的运动中,为3~6岁前环境不得儿童提供教育及营养、医药的服务,使他们从早期开始就能获得较好的发展,以改变及不得的处境。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5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2021/8/6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地决定、制约着教 育的发展。
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 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 则高达30%-58%。
13
多动症
2021/8/6
20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 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 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21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 、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劳动力,使年轻一代能顺利 参加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年轻一代提出 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
三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 面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
•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指在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起点,其发展和质量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首先,经济因素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和社会往往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优质的幼儿园、聘请高素质的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
孩子们能够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接受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
相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可能相对匮乏,幼儿园的硬件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家庭经济状况也对学前教育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家庭富裕的孩子可能有机会参加各种昂贵的早教课程、兴趣班,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甚至在选择幼儿园时也会受到费用的限制,只能选择条件较为简陋的机构。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出现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文化传统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观念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在一些重视教育的文化中,家长会更早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自由玩耍和自然成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相对较少。
例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家长们愿意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幼儿园,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社会政策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和保障作用。
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包括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师资培养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
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政府,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学前教育市场,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PPT幻灯片
速度影响教育规模。
13
2、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不均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14
3、人的社会化
1)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 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 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 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学期教育
促进 社会
制约
环境 经济 政治 文化 人口 社会群体
1
一、环境与学前教育
物质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例如: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和建筑、城乡等人为 环境。
——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精神环境: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
例如:家庭生活氛围、幼儿园园风等。
2
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现代教育
基
促
4
3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 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 重视。
5
补充知识:
1、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 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 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 变革。学前教育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 化:
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17
2、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
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
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微观系统的要素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ddbd
课堂小测
1.精神环境又称( ) A.天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社会环境 D.物质环境 2.下列论述不属于精神环境的是( ) 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B.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 C.居住环境的人际关系及情调 D.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对儿童的影响 A.天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精神环境 D.物质环境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决定的 A.经济发展 B.文化水平 C.人口状况 D.政治制度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有 哪些?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有民办和公办学校等。 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教育经费 4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 据统计,20世纪末我国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 35%,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入园率可达 (60%)。P19
学前教育学
第二章 学前教育 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环境
一、物资环境与学前教育。 1(物质环境)是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 组成的。 2物资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与间 接的影响。 物资环境的作用: 1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 的物质环境。 2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 要有一定的物资环境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3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物质环境是学前 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概念 1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1文化是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 如:书籍文章的表现都是政治经济的反应 2文化还可以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 如:传统文化,国外文化不是现实经济的反应, 也影响教育。
第四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教
案
本
教师:
科目:学前教育学授课班级:
课题: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2)
教学目的要求:认识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了解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
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制约作用以及学前教育在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课件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国外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的发展,如果从1837年世界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在德国的布兰根堡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开始算起,至今只有160多年的历史。
但实际上,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与思想,早在17世纪就已经产生了。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此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案纸。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的团体、社会设施等。 (4)人的心理、行为形态。如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
思维方式、精神风貌、习俗、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等。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 1.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制约 2.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主题2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目录
CONTENT
一、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政治
经济
文化
目的、性质、方向 速度、规模、质量
产生、发展 任务、需求 内容、手段
目标、内容 方法、手段
(一)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影响和制约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自主学习】2010年-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相关内容,并总结我国2010年-2015年幼 儿园、在园幼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长的原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生存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
(1)生存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①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等。
(2)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经济条件,并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①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②经济发展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③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学前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扩展资料:学前教育新政策内容: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切实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
三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财政投入的多种措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力度。
四是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
教育学学前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01
长期来看,学前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学前教育投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02
学前教育投资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减少社会贫困和不平等
现象。
学前教育投资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03
学前教育投资能够促进家庭和个人发展,提高家庭和个人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学前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培养儿童环保意识
学前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 行为区的参与,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
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向政府反馈儿童和家庭的环保需求,推动相关环保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THANKS
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投入和资源配置,影响学前教育的发 展速度和规模。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对学前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产生影响,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价值取向。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学前教育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如人口出生率、人 口年龄结构、人口地域分布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
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应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多元 文化的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推动文化创新
学前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探索和尝试新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其创 新思维,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学前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相互交流,推动文化的交 流与融合,丰富和发展文化多样性。
03
学前教育与文化
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1 2 3
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学
• 学前教育任务 照管儿童
实施身心
发展的教育
发展儿童的智力
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 性的全面发展。
• 内容和手段:丰富、现代化
6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 可以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减轻家长的养育子女的负担
7
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25
谢谢
1、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制约学前 教育;
2、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 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
3、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 选拔与录用;
4、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 5、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3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1、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负面影响有: 1、自然环境的缺失 2、活动空间的缺失
16
五、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
• 日本调查,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楼的 层次高度呈相关效应:楼层越高儿童的 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差。
• 独户化:儿童缺乏伙伴,社会性降低。
17
六、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
1、营养补品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2、洋化食品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3、软化食品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社会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
教师文化水平
教育水平
学生文化水平
家长文化水平
9
2、文化传递与教育
文化传递是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 流动。
文化传递需要物质载体、精神载体、人的载体。 教育是文化传递的前提、动力和重要途径。
10
(三)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作用
1、中介作用 2、渗透作用 3、制约作用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学前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教育阶段,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成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并分析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前教育。
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前教育资源,如优质幼儿园、良好的教育师资等,从而受到更好的教育。
而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孩子可能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导致其教育机会受限。
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也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支持、家庭文化氛围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前教育发展。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是影响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而一些农村地区或边远地区则缺乏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学前教育机会。
另外,社会资源的不均也体现在学前教育师资的分配上。
城市的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相对充足,而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则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
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师资不足会限制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三、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对学前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会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产生影响。
在一些社会中,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注重纪律性和功利性的培养。
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文化传统会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家庭和学校等因素外,社会因素也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将重点讨论这些社会因素,并探讨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首先,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和师资供给有限,儿童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较少。
相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公办和民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供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次,经济因素还会影响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程度。
在相对贫困的家庭中,由于经济压力较大,父母可能无法承担起给孩子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费用。
这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资源,影响其学前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二、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对学前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目标产生影响。
首先,文化观念对于家庭是否重视学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的地区,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可能相对较低,往往认为家庭的教育就足够了,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较低。
这就限制了儿童在学前阶段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其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会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需求较高,家庭可能更倾向于把孩子留在家中照顾,而不是送到学前教育机构。
另外,一些地区可能会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
三、社会政策社会政策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和政策导向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首先,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和政策支持程度将直接决定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的充实程度。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财政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学前教育规模 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案例】丹麦2004-2007年学前教育状况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3.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师讲解】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总结
01 学前教育 02 学前教育 03 学前教育
政治 经济 文化
【重点】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学前教育发 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业布置
1.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与学前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新中国建立以学前教育公职人员的选拔、任 用以及他们的行为导向
经济杠杆
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学前教育的方向, 对办学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如民间 办学均需申请审批等。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2.学前教育的任务受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阶段的教育,并非孤立存在,它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学前教育中。
例如,能够建设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设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教具。
而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能够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给予他们较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
相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可能会比较匮乏,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这无疑会对学前教育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文化因素也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塑造出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在一些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地区,学前教育可能会更加强调道德规范、礼仪习惯的培养;而在一些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可能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
家庭文化也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家庭重视阅读,孩子在学前阶段可能就接触了大量的书籍;有的家庭喜欢艺术,孩子可能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
这些家庭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兴趣发展和学习倾向。
社会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引导和保障作用。
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如学前教育的投入政策、师资培养政策、教育质量监管政策等,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
当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制定严格的教育标准和规范时,学前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反之,如果政策支持不足,学前教育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同样会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
在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儿童能够安心学习和成长,幼儿园也能够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然而,在社会动荡、治安不佳的情况下,儿童的身心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学前教育的正常秩序也可能被打乱。
科技的发展也为学前教育带来了变革。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在线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学前儿童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优质的教育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社会因素包括: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环境一,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社会因素包括: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环境一,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天然环境为:气候,山,河,海洋,空气等。
人工环境为: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
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各种人工和非人工材料。
如:园舍、家具设备、玩具、图书、室内外装饰和布置以及幼儿园的室内外场地设施等。
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园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
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幼儿之间的关系以及园风等。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对于儿童认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只有接触物质环境,儿童才可能感知、观察和动手操作物体,才可能认识物体的特征,掌握各种使用方法,探究动作与物体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尝试解决问题。
因此,物质环境对锻炼儿童的感知、观察力和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意识,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基础,但也不能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是物质环境创设的标准。
如:在幼儿园物质设备中,贵重、精致并不是好玩具的衡量标准,好的材料和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多功能性和多变换性。
幼儿可以用多种方法去摆弄它,创造性地玩耍,对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而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又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
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和各种废旧物质,这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以及活动需要的。
2。
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涉及空间、时间及材料三个方面:1、空间是指幼儿园园舍的建设条件(如儿童厕所户外活动场地、活动室、桌椅等)。
护外活动场地(如绿地沙地等)室内的空间(如活动室的面积、睡房、盥洗室、墙壁桌椅摆放等)活动区的设置等。
2、时间是指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充分活动的时间与机会,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等。
3。
材料是指为幼儿提供的直接操作的各种物品。
它使幼儿操作实践的对象,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材料。
一个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
必须拥有可提供学习的材料和设备。
一般包括下列各种:a自然物质。
如沙石泥土水等自然物质。
b大肌肉运动的材料和设备。
包括木板、大型积木、绳子、秋千、滑梯、跷跷板、攀登架、小推车等。
c结构性材料。
包括积木、胶粒、插塑料板等。
角色游戏材料可供幼儿在假设的情境中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艺术活动材料如各种颜色、笔、剪刀、糨糊、纸和乐器等。
科学探究活动的材料,如天平、磁铁、电灯泡、电池等。
阅读材料,如图书、画册、图片等。
认知操作材料,如分类、排序等发展数概念的材料,穿珠、编织、套盒等操作材料。
家庭环境——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所建立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环境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的生活空间特征;二是家庭成员的结构素质。
从家庭空间特征来看,如果家庭空间宽裕,幼儿在家庭中能自由地从事各种活动,能充分利用家庭生态环境中的有利要素,如花卉、树木、昆虫、鸟等,则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家庭空间宽裕,根据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提倡给孩子在家中设置活动角,让幼儿有单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知道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而且角色游戏确实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成长,但是幼儿在5岁左右往往出现不愿让成人观看的现象,所以在家中给幼儿设置单独的活动角,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封闭的空间能够有助于发展;如果家庭空间具有开放性,如住在四合院中,与同伴有必然的联系和交往,则有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果住在独门的单元房内,或楼层较高,则幼儿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的机会相对减少,容易形成我们常说的一种“高楼综合症”。
因此,社区文化、邻里关系、室内外物质条件等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
从家庭成员的结构和素质看,由于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使孩子失去了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交往的机会。
不少家庭出现了四个成人,一个孩子的现象,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
因孩子少,造成了孩子缺少同伴交往,但同时,也正因为孩子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富裕,孩子能获得更多的照料和关心。
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独生子女现象,而在家长的素质、教育方式、教育态度、职业、兴趣爱好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学前教育机构的物质环境有以下要求:(1)物质环境应具有功能性活动室内的布局应兼顾幼儿发展的年龄与个别需要,如设置安静区域,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设置舒适的空间,满足幼儿休息、放松的需要。
活动量大的、易发出嘈杂声音的活动区和安静区要隔开,以免互相干扰。
区域界线应明显,以保证幼儿能清楚地知道每个区域的活动。
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应富有弹性,要照顾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需要。
游戏场地的设计除了要让正常幼儿发展探索、试验和创造的经验外,还要考虑残障幼儿的需要。
物质操作材料应能与教育内容相适应,体现适宜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低矮的、幼儿能取放的地方,让幼儿自主地、方便地选择,并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达到适当的发展。
并且,物质操作材料应随着儿童的发展而扩展或更换。
在物质环境布置上,首先应注意其教育价值,即把它当作一种直观的教育手段。
墙壁装饰的主题应是幼儿感兴趣、与一定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相适宜并可不断发展深化,其表现形式具有幼儿年龄特点,并且,幼儿能参与其中的设计、布置。
当然墙壁装饰还应具有美观性。
应该注意的是,物质环境布置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专家的检查,也不是给家长或来园参观的成人看的。
(2)物质环境应具有安全卫生性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幼儿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各项设施与设备应坚实耐用,其装置应牢固稳妥,构造应表面平整、光滑,无尖锐棱角,设备安放应便于幼儿活动,还应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卫生要求,便于定期清洗、消毒、检查与维修。
桌椅应与幼儿的身材相适宜。
幼儿餐具、水杯等的数量要充足,以免交叉传染疾病。
活动室的规划应保证每个角落、每个区域都在成人的视线以内,用来分隔各区域的分隔物的高度应与幼儿身高相等为宜,还要注意设备、家具、玩具材料的安全性,应使幼儿避开电线等危险物品。
易碰到、损坏的物品要远离走道,危险物品应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由于幼儿在户外空间活动时,追、赶、跑、跳的机会较多,活动量较大,因此户外空间应相对封闭、地面应平坦且软硬适度、大型玩具设备应牢固安全。
另外,幼儿园内种植的自然物应是无毒的,饲养的动物应是对幼儿没有威胁、伤害性的。
(3)物质环境应具有经济性由于幼儿园设备种类繁多,替代性大,因此,不必每样都花钱购置,有些教玩具可以发动教师、幼儿自己动手来设计与制作,既节省了经费,又起到了教育作用。
具体使用时,若能考虑设备材料的多功能性,可充分发挥器材的效用,且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可以将几种互相配合的器材进行有机的组合,使参与活动的人数增多,并使单调的活动变得丰富多样,从而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
日常生活中,幼儿活动量较大,教学活动动静交替频繁,桌、椅及用具需要经常搬动,从节约经费和实用的角度考虑,园所设备应坚固耐用。
(4)物质环境应具有美观性幼儿园的设备结构、色彩、样式要新颖,图案富于幼儿特点,具有趣味性,给幼儿以美的享受。
墙壁装饰除了具有教育性外,还应注意其审美价值,让幼儿在与其"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1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2 精神环境的构成由:思想观念,政治,法律,宗教,伦理道德,文化,民俗习惯等。
3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情趣,生活内容,交往关系等],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儿所,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
精神环境。
具体说来:家庭精神环境指的是家庭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等,注意:单亲家庭、隔代抚养。
(父母的教育观念,是放任型,权威型,专治型)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社区环境如: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等一、创设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幼儿园精神环境(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关系之一,师幼关系的质量自然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
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师幼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充满爱的师幼关系。
可以说,每个在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的爱对孩子的意义是重大的,也是不同寻常的。
教师的爱对幼儿的心理问题不仅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样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例如,要预防或治疗幼儿的入园恐惧症,教师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幼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就像妈妈一样,从而对教师和幼儿园产生喜爱之情而不是恐惧心理。
一旦幼儿觉得教师是可以信赖的,幼儿园是安全的,其入园恐惧自然会慢慢消除。
教师的爱能预防和治疗幼儿的某些心理问题;相反,如果教师对幼儿缺乏关爱,则有可能诱发幼儿产生心理疾病。
幼儿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而得不到时,有些幼儿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与教师和同伴交往,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有些幼儿则可能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发生攻击性行为。
因此,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努力建立起一种充满爱的师幼关系,让幼儿的心理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拥有与成人平等的权利。
教师如果成了班级和幼儿的主宰,以一种管制、强压的方法对待幼儿,幼儿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