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系统: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或者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范式:指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的共同立场、共同使用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3自然观:关于自然界及其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4证伪主义: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做是普遍命题
5科学技术观: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某个问题。6科学假说:指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
7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8科学精神: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叫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
9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1.朴素自然观:把自然界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看做一个物质的、相互联系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寻找自然界的原因,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中认识自然界,并力图作出统一的合乎理性的说明。
2.机械自然观: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认为自然是一个在运动中的、完全受制于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的客观存在的体系。
3.辩证自然观: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辩证法的规律。认为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和基础,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普遍的联系之中。
4.人工自然: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主体意识所达到的,并经过人类劳动加工改过的那部分自然。
5.马太效应:指研究成果越多的人越出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产生科学权威的现象。
简答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
(1)自然界的辩证法;(2)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3)学科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3.简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进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4.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例如: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矛盾。例如:“悖论”,如罗素悖论等。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例如: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例如: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
5.如何看待科技的负面效应?
产生原因:可能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表现,也可能是由人类实践的局限性造成的。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决不能简单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事实上,社会在价值观、认识上和制度上的局限性,是造成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主要原因。指出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两重性,并非要放弃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而是要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缩小、限制和消除它可能造成的不利于社会的后果。对于由社会实践的局限性造成的消极后果,仅仅依靠科技发展来消除负面效应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的改革,依靠社会的进步。只有通过社会的变革,通过科学的管理,使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弱和避免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消极后果。
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
长久的和谐。
6.科学分界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1)传统科学意识中的真理性原则;(2)现代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可证实原则;
(3)批判理性主义学派提出的可证伪性原则;(4)历史主义派提出的“科学共同体”、“范式”原则。
7.简述科学家精神气质的具体表现。
科学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建制性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称许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他的科学良心,或者用现在人们喜欢的术语来说,形成他的超我。虽然科学精神气质未被明文规定,但是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由于触犯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所表现出来的道义上的意见一致方面,可以推断出科学精神气质。”在默顿看来,科学精神气质包括普遍性、公有性、非牟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这是一个没有主次和逻辑结构的规范集合。
8.如何理解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科学事实是科学实践的结果,是指人们对科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的描述。科学事实的基本特点是可靠性和基础性。
客观事实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现象、事件和过程。只是存在而已,不包含人的主观认识因素,与哲学上的客观实在概念同义。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正确的判断。科学事实应该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而不仅仅是通过逻辑推论或大胆猜测。其次,科学事实不同于其他的经验事实(如生产事实、生活事实等),不仅带有经验的性质,而且通过科学归纳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科学事实的表述应该比较精确,系统,科学事实应该可以复核、可重现。再次,科学事实不仅仅是经验的,而且与理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9.什么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科学本身的起点?它们之同的区別在?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问题,科学研究的出现一定是在问题的提出之后产生的,没有提出问题,就无法产生科学研究,所以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0.举例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1.简述自主创新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代历史的发展表明,善于创新的国家和民族,发展会很迅速;相反,因循守旧的国家和民族, 在世界上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