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课件

(4)用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指出下列句子的病因。 ①通过这次锻炼,使我长了见识。 答案 主语残缺 ②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答案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答案 “其他校领导”有歧义 ④他呕心沥血,终于写出了一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剧本。 答案 “台”与“剧本”搭配不当
敲黑板
例句:
①[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进步了。 ②[在地质会议上],人们[以极大的敬意]看着李四光。 ③[关于改进操作方法的问题,]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④[夜晚],市区万家灯火,人人满面生辉。
〈〉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后面的连带成
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 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名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
我看见他的书了
4、定语:修饰、限制名词、代词(主语宾语)的成分。
红花
红的花
三个人 两本书
祖国的儿女 他的书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例句:
(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 珠。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 ]
短语
CONTENTS
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
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类型:
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 名词性短语 教室一隅,搬家公司, 动词性短语 飞快地跑,慢慢喜欢,写作业, 形容词性短语 宽敞明亮,雄伟壮丽, 数量短语 一支铅笔,一节课, 介词(宾)短语 在教室,关于这件事,句中一般做状语
二、构成句子的六种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主干)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 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 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 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 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词类活用
智子疑邻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 聪明。 天雨墙坏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七 上)《智子疑邻》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用作状语,一 天天。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感到……惊异 (七下)《伤仲永》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形容词意动 用法,觉得奇怪。(七下)《伤仲永》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理相待。
请看下列句子: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 3、我—家— [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复 转折复句 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限二重复句)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主要 成分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成分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句子的结构:
(定)主+(状)谓(补)+ (定)宾
一般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 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余下的部分. 这种压缩句子的方法叫紧缩法.有助 于我们找出句子的毛病.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二语法一、语法概述(常识,只作为了解)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主要包括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3、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叹词4、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是陈述关系。

主语可以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2)宾语动语一个句子中谓语里如果有宾语,那就会有动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3)定语状语补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4)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5)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叫做独立语。

它主要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基础知识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所有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句子成分1. 主谓宾构成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是受事物。

2. 定语和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3. 补语和表语分别是及物动词和系动词的补充成分。

补语补充及物动词的宾语,表语补充系动词的主语。

二、词类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名称,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特征,分为定语和表语。

4. 副词描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程度、情况、时间或地点。

5.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6. 介词用来标明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7. 连词用来连接各种成分,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

三、时态1. 现在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

2.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4.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在某一时间段内正在进行的动作。

6. 将来进行时表示将来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要进行的动作。

四、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谓语+宾语。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谓语+被动语态助动词+宾语。

五、语气1.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

2. 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

3. 疑问语气表示问句。

4.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

六、副词1.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状语副词等。

3. 副词还有些特殊用法,比如“不”,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副词;“很”可用来加强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

七、代词1. 人称代词表示人或物的指称关系。

2. 物主代词表示拥有关系。

3.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

4. 不定代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物。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尤其是研究汉语,掌握好语法就能更好的掌握汉语的表达。

汉语语法知识点包括:
一、句子结构汉语句子可以分为主谓宾三部分,主语是句子的主体,谓语是表达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受到谓语动作的对象。

二、动词的变形汉语动词有五种变形:“一般式”、“过去式”、“完成式”、“被动式”和“可能式”。

动词变形也可以按照
变形形式分为词缀法和变调法。

三、形容词的变形形容词变形可以按照变化形式分为词缀法和变调法。

四、介词的使用介词是表达语义的一种重要方式,用来表达人、物的位置、方向、时间、关系、状态等语义。

五、助动词的使用助动词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动词结合使用,它们经常用来表达句子的语气。

六、连接词的使用连接词是汉语中句子中主要的表达逻辑关系的词,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句子和另一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如:“而且”、“因为”等。

七、句子的标点符号句子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它们分别用来表达句子的不同性质。

句子的标点符号使句子的表达更加明确。

以上就是汉语语法的七个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清楚。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基础,掌握了这些语法知识点,你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汉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2.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3. 语序: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疑问句等。

4.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5.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等。

6. 词的变化形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不定式形式等。

7. 词语搭配:介词短语的搭配、动词短语的搭配、形容词短语的搭配等。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1. 词类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的定义和用法。

2. 句子成分知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3. 时态语态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的用法,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和用法。

4. 句型知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特点。

5. 语序知识: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倒装句等的用法和特点。

6. 修辞手法知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

7. 短语搭配知识:常见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的搭配规律。

8. 语言规范知识:标点符号、字音字形、常见错别字等语言规范和常见错误的辨析。

以上是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
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练习 一、找出下边句子里得动补短语。 1、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蛰了一下,痛 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2、墙上裱糊的报纸,让灶烟熏得乌黑。 3、我肚子饿,身上冷,跌了几交,手掌也擦破了。 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二、找出下边句子里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 1、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 2、盆里得水逐渐浸湿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 3、这小家伙精得很哪!
实词是指具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二)虚词
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
法关系。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叹词、拟声词。
1.定义:表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类型:表人名——孔子 父亲 表处所——三味书屋 表时间——正午 晚上 表方位——中间 下面 表具体事物——梅花鹿 匾 表抽象事物——方法
2.并列短语 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 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 合,没有轻重主次只分。
例如: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和跳舞 2)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的几种事物,或表并列的 几种动作行为,或表事物并列的几种性状。使 用并列短语,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不 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2)的(结构助词)了(动态助词)
(3)了(动态助词) 呵呵(拟声词)的(结构助词)了 (动态助词) (4)噢(叹词)哇(语气助词) (5)着(动态助词)
十、短语
1.相关知识 1)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2)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学校管理 管理学校 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 如:父亲的母亲 父亲和母亲 3)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主谓短语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面做状语
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 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 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 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 补语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 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 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 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 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 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 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 语。一般状语紧连在谓语中心语的前 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 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 前边, 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 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 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 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 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 呀、了、么、哇"。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 为、发展、变化。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属性)或状态的词。 分类: 1.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包括形状、大小、颜色(仅指 单个的颜色词)、本质},能够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 “很”的修饰。 例如:高、大、小、漂亮、干净、聪明、敏锐、简单、难。 可以说“不高、很高”,“不大、很大” 2.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状态,不能受“不”和“很”修饰。 例如:雪白、金黄、通红(这几个都是组合的表示颜色的词)、 笔直、糊里糊涂、乱哄哄 不能说“不雪白”“很雪白”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恰当地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 得具体、生动、形象。
(四)代词
代词是指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 我们、你们、他们、它、它们、自己、人家;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 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 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 使用人称代词,要注意“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指男女 兼有。还要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 指说话人,有时也可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 人和听话人。 • 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5.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回答“怎么样”、“何 时”、“何地”等问题,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 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 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介词短语也经常 做状语。 例如:他[勇敢]地站出来。 (形容词) 他[已经]走了。 (副词) 咱们[明天]见。 (时间名词)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介词短语)
(二)动词
1.含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分类: (1)、行为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如“看、洗、睡、飞、飘”等。 (2)、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尊 敬、希望”等。 (3)、行止动词:表示动作开始、进行或停止。如“开始、进行、继续、 停止”“结束”等。 (4)、祈使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如“使、迫使、令、命令、叫、教、 让、请、请求”等。 (5)、有无动词:表示事物的有无。包括“有、没、没有”。 (6)、比似动词: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如“像、好像、似、如、如同、 仿佛”等。 (7)、判断动词: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和肯定。只有一个“是”。 (8)、趋向动词:如“来、去、起来、进来、出去、下去、上去”等。 (9)、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应该、可以、敢、肯”等。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法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法

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乎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许事物、时间、地方、方向等名称的词2、种类:O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02表示详细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0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04表示时间的:过去、此刻、春节、元旦、清晨、夜晚;(时间名词)05表示地方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地方名词)06表示方向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向词)3、名词的语法特色:01常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0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03名词能够受数目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0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可以说“很同学”、“不房子”05不可以重叠,家属称呼以及其余少量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0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集体。

不加“们”的名词但是个体,也但是集体*方向名词能够单用,但大部分状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地点。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0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歇息、学习(动作动词)0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添、减少、提升、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逝)0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爱、厌烦、思念、忘掉、钦佩、重视(心理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法)活动动词)04表示可能、意向的:能、会、要、敢、得、可、能够、应、应当、愿意(能愿动词同)05表示趋势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势动词)0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色:0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半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0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半不可以加程度副词。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第一篇:汉字汉字是中文的基础,是文字的表现形式。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形状和含义有关联。

例如,水的汉字“水”就像水的形状。

而“木”就像树木的形状。

人们通过一些基本形状和符号学习和认识了汉字。

汉字有许多部首,每一个部首代表一个意思或一个词根。

例如,木的部首可以表示和树木有关的意思,如森林、木制品等等。

学习汉字需要记忆,一个好的方法是分块记忆法。

这种方法将汉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记忆每一部分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整体记忆。

也可以通过歌曲、动画等方式来帮助记忆汉字。

汉字也有一些常用的笔画,如横、竖、撇、捺等等。

通过这些笔画的组合,可以写出不同的汉字。

在写汉字时,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例如,写“人”的时候,要先写下面的一横,再写上面的一横和一竖。

写“口”的时候,要先写两个横,再写一竖和一撇。

这个方法可以让汉字看起来更加清晰。

汉字是中文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汉字需要耐心和练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识汉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文文化和思想。

第二篇:词语的搭配在中文中,一个词汇的意思往往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一个固定的短语或表达。

这些搭配称为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中文阅读和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使用搭配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可以让文章更加地文雅和流畅。

常见的搭配方式有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动补结构等等。

例如,“吃饭”就是一个动宾结构,“我吃饭”则是一个主谓结构。

另外,动补结构也是一个常用的搭配方式,可以明确动作的结果,例如“学好中文”,“开心起来”。

词语的搭配与时俱进,有些搭配在不同的年代或者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

例如,“我跟你走”在某些地区使用非常普遍,而在其他地区可能用“我和你走”来表达。

词语的搭配还有一些规则,例如,形容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前,要注意名词和形容词的搭配,例如“红色苹果”,“漂亮花朵”。

正确使用词语搭配是中文写作的重要技能,需要通过词汇的积累和相应的语言环境来学习。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的名称。

主要包括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和数词。

1. 普通名词:指的是一般的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如人、书、桌子、爱等。

2. 专有名词:指的是特定的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北京、张三、《红楼梦》等。

3. 集体名词:指的是表示一组事物或人的名称,如群、队、组等。

4.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二、三等。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替代名词的词语,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1. 人称代词: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主要用来代替特定的人或事物,如我、你、他、她等。

2. 指示代词:用来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分为近指和远指两种形式,如这、那、这些、那些等。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1. 及物动词:需要带宾语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动词,如吃、看、写等。

2. 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带宾语就能构成完整意义的动词,如走、跳、笑等。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或代词的特征、性质或状态的词语。

1. 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也可以作表语位于系动词之后。

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可以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进行比较,表示程度的高低。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词语,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1.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今天、明天、昨天等。

2. 地点副词:表示地点的副词,如这里、那里、外面等。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1. 常见介词:包括在、上、下、前、后、中等。

2. 介词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的短语称为介词短语。

七、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语,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对比连词等。

1. 并列连词:用于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如和、或、并列等。

2. 递进连词: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如而且、不仅、而且等。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义愤填膺 声色俱厉 笔耕不辍 三顾茅庐 迟疑不决 麻木不仁
前功尽弃 沁人心脾 抑扬顿挫 怒不可遏 慷慨激昂 无私奉献
挑拨离间 爱国青年 奔向未来 棒极了 和睦家庭 幼年时期
茫然四顾 蛛丝马迹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防范措施 天资笨拙
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动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补充说明前面的词。(即补语)
示例:酷得很 看透了
示例:上帝死了 脑袋晕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02
他讲得〈眉飞色舞〉。(状态补语)
03
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趋向补语)
04
他在这儿住了〈五年〉。(数量补语)
05
这事就出在〈1949年〉。(时间、处所补语)
06
这件事大意〈不得〉。(可能补语)
07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句例: 1、今天星期六。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3、说话[要]简洁〈一些〉。 ——— ———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 ——— ~~~

代 动 助 代 形 助 形 名 形 助 介 形 形 助 名 名 动 助 代 形
动 助 代 代 副 动 名 动 形 名
鼓舞 了 我,我 似乎 觉得 眼前 有 无限 光明!
练习答案
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我、大家、这、什么、怎样
高、圆、甜、美丽、快、安静
一、第一、初六、一万
分类
概念
例词
副词
放在动、形前表范围、程度、否定、语气、频率、情貌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语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文语法的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语素以分子原子为例来说明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例如:“禾”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它的意义是“禾苗”;“坦克”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它的意义是“装有火炮机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

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

“吃”;“吃亏”。

如何判断语素?判断语素很简单,就看看它能否再分,分后有意义就是语素,否则不是。

语素的分类: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二.词类定义: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

词的分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表人或事物(学生,教室,书本,友谊);表时间(早晨,明天,季节);表方位(前面,东面,左边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笑,支持,保卫,发展,扩大,提高,爱,喜欢,出现,使,鼓励,能够,肯,要,起来,进去,出来,是等。

(3)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课件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课件

到下山的路。
答案 :名词 形容词
4)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
教训。
答案 :动词 名词
5)我会永远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
答案 :副词 名词
6)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家要非常小心,才可
以渡过难关。
答案 :形容词 副词
7) 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 们这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搞了。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 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 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 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 统统、总共、 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
语气助词:
呢吧啊吗嘛罢么了的哇啦哪 呀 哩 “啊”常常要同前边的词连读
如:走啊 走哇 来啊 来呀 看啊 看哪。 “啊”也写成“哇”、“呀”、“哪”。
1)李先生这份记录真详细,里面记录了公司半
年的收支情况。
答案:名词 动词
2)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
答案 :动词 名词
3)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找
并列、偏正、动宾、动(形)补、 主谓、介宾、复指、连动、兼语
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彼此没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老师和同学、工农兵、师傅徒弟 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 万紫千红、伟大光荣、又高又大、积极而热情 一次两次、我和你、我们你们 和、与、并、并且、又、而
对象、目的等
把、关于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原创版】
目录
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二、词性和词类
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四、句子的类型和句子成分的位置
五、修辞手法
正文
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语音、词汇、句子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二、词性和词类
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词类则是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语的集合。

例如,名词类包括“桌子、椅子、书”等具有名词性质的词语。

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具有一定功能的词语或短语。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

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SVO)。

四、句子的类型和句子成分的位置
根据句子的语气和句子成分的排列方式,汉语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成分的位置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位置决定了句子的句法结构和意义。

五、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表达过程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气助词:
呢吧啊吗嘛罢么了的哇啦哪 呀 哩 “啊”常常要同前边的词连读
如:走啊 走哇 来啊 来呀 看啊 看哪。 “啊”也写成“哇”、“呀”、“哪”。
1)李先生这份记录真详细,里面记录了公司半
年的收支情况。
答案:名词 动词
2)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
答案 :动词 名词
3)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动+名/代)
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 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帮助他们、 打击敌人、庆祝胜利
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 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 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
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
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
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
数词 表示事物、动作行为或时
间量的单位
一、第一、初六、一万
量词 代词
表示物量或动量
个、辆、件、次、回
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我、大家、这、什么、怎样
分类
概念
例词
副词 放在动、形前表范围、程度、 都、才、最、不、 否定、语气、频率、情貌 难道、经常
介词 放在词或短语前头,与之合
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 被、从、在、
对象、目的等
把、关于
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词, 表并列、转折、因果、假设、
和、因为、如果、
条件、选择、递进关系
只要、或者、而
且、虽然
分类
概念
例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结构助词、动 态助词、语气 助词
表强烈感情或 呼唤、应答的 词
模拟声音的词
的、地、得、 着、了、过、 呢、吗、吧
啊、哎呀
丁当、扑通、 汪汪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 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 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 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 统统、总共、 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
到下山的路。
答案 :名词 形容词
4)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
教训。
答案 :动词 名词
5)我会永远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
答案 :副词 名词
6)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家要非常小心,才可
以渡过难关。
答案 :形容词 副词
7) 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 们这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搞了。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限制、补充关 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A.修饰语为定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性成分: (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 新书,湖南人、昨天的事 B.修饰语为状语,中心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 [马上]回来,今天回来、花园里谈、绕道走、 [小心]地观察、 更加坚决、 突然发现、 非常壮观
答案 :名词 动词
8) 这宗意外的大概情形怎样?你可以说个大概吧?
答案 :形容词 名词
9) 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
进入山区暂避寒冬。
答案 :数词 名词
10) 你以后不要挂念我,也不要奢望我对你的挂念。
答案 :动词 名词
第二讲:
短语
短语的概念及类型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 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 位。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了、为着
表示对象、范围、关联:对、对于、关于、替、
同、与、跟、和、给、把、将、被、连、任凭、至 于、顺
表示比较:比、和、跟、与、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开、除去
连词
1、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 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 跟 与 同 或 既 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 不但 就是 不 管 无论 除非 不论 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 何况 况且 与其……宁可 然 后 以致 于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 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 等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 并 并且 而且 或者 等。
并列、偏正、动宾、动(形)补、 主谓、介宾、复指、连动、兼语
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彼此没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老师和同学、工农兵、师傅徒弟 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 万紫千红、伟大光荣、又高又大、积极而热情 一次两次、我和你、我们你们 和、与、并、并且、又、而
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 词,一般读轻声。
结构助词:的 地 得
A:“的”用在定语后边, 例如: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B:“地”用在状语后边, 例如:在乡间的小路上,她慢慢地走着 C:“得”用在补语前边。 例如:我们今天玩得很尽兴。
动态助词:着 了 过
“了”表示动作完成。例如:我写完作业了。 “着”表示正在进行。例如:我正在写着作业。 “过”表示早已完成。例如:我早就去过上海了。
现代汉语 语法基础知识
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 词 短语 句 子(单句、复句)
第一讲:
词性
实词:
意义较实在, 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 语气语调, 一般可独立 成句。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
叹词
虚词:
不能独立充 当句子成分; 除了叹词和 个别副词, 一般不能独 立成句。
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 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
表示时间、方向、处所:从、自、自从、于、
至、往、当、当着、朝向、趁、由、随、随着、沿、 沿着、顺、顺着、乘
表示方式、方法、手段:按、按照、照、依、
依照、本着、经、经过、据、根据、通过、以、将、 把、被、凭、鉴于、
词类表 (12类)
分类
概念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处
所、方位
例词
老师、书本、经验、明天、 夏季、东、湘江
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 使令、变化、存在、发展 能愿、趋向、判断
跑、赞扬、想念、喜欢 使、让、有、提高 应该、能、上来、是、就是
形容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 高、圆、甜、美丽、快 词 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