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叶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合集下载

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楤木的功效与作用楤木【中药名】楤木songmu【别名】鸟不宿、刺老包、楤木白皮、鹊不宿、鹊水踏、刺龙苞、黑龙皮、雀不站、百鸟不栖、千枚针。

【英文名】Adix et Cortex Araliae Chinensis【药用部位】五加科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inn.的根、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8米。

茎枝疏生皮刺,幼枝被黄棕色茸毛;叶为2回或3回单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11,基部另有小叶1对,小叶卵形、宽卵形或长卵形。

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疏生粗伏毛,下面有黄色或灰色短柔毛,沿脉尤密;伞形花序集成顶生大圆锥花序,被黄棕色或灰棕色短柔毛;果圆球形,有5棱,熟时黑色。

【产地分布】多野生于较阴的低山坡、林下、山谷沟边、林缘、郊野路边或旷地灌丛中。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各地。

【采收加工】栽种2~3年的植株,秋冬即可挖根,树皮亦可同时采集。

野生的楤木,全年可采。

将挖取的根部洗净,剥取根皮及树皮,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楤木根皮筒状或片状。

栓皮薄,灰褐色粗糙呈多片状翘裂,有时有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脱,剥脱后皮呈淡黄白色,内面白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气微,味苦。

树皮剥落状,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横纹,并散生坚硬的刺。

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面黄白色而光滑。

断面呈纤维性。

气微香,嚼之带黏液性。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平。

归脾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

属祛风湿药下属中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或浸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患处。

用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腹水、胃病、骨髓炎、急性或慢性肝炎等。

【药理研究】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楤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醋酸及角叉菜所致的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的功效与作用。

【化学成分】楤木含三萜类皂苷,有楤木皂苷A、楤木皂苷B等;另含原儿茶酸、鞣质、胆碱及挥发油等。

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类似人参样作用,国外早已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并制成各种保健品问世。

楤木的作用与功效

楤木的作用与功效

楤木的作用与功效楤木(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是常绿大乔木,原产于中国南部和台湾。

楤木是老领域楤木树,是一种优秀的林地防护树种,也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树种。

楤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医药、建筑、农业等领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与功效。

一、楤木的饲草和饲料作用楤木的茎叶可作为牲畜、禽饲料。

楤木叶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蛋白质,营养丰富。

研究发现,楤木叶具有防除虫蛔虫、胃肠道病菌、甲殼蟲、卵和幼虫的效果,并且能促进牲畜、禽食欲,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

二、楤木的药用作用1. 杀菌消炎:楤木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特别是樟脑,具有强烈的杀菌消炎作用。

楤木挥发油可用于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中,作为材料用于制备各种口香剂、牙膏、肌肤护理品等。

2. 祛湿发汗:楤木的茎叶中含有挥发油、苦木酮等成分,能促进人体的汗液分泌,发汗作用明显。

3. 祛风除湿:楤木的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能促进气血运行,祛除寒湿之邪气。

楤木的根皮煎剂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等症状。

4. 温通经络:楤木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淤的功效。

楤木的树皮、根皮煎剂可用于治疗身体寒冷、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状,如痛经、瘀黑斑等。

5. 驱虫杀螨:楤木挥发油对一些害虫和寄生虫有很强的驱杀作用,可以用于制备防虫、驱螨剂和杀虫剂。

6. 改善呼吸系统:楤木挥发油具有刺激呼吸系统的效果,可以改善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哮喘等。

三、楤木的建筑作用楤木具有坚硬、耐腐蚀、防虫蛀等优点,适合用于制作建筑、家具和工艺品。

楤木的木材细致致密,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色泽油亮,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1. 建筑材料:楤木可以用于制作梁、柱、椽、板材等建筑材料。

2. 家具制作:楤木木材均匀细密,纹理美观,质地坚硬,可以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如床、柜、桌、椅等。

3. 工艺品制作:楤木木材质地坚硬,色泽美观,适于制作工艺品,如雕刻、雕塑、制作画框等。

四、楤木的农业作用1. 风景树:楤木树形优美,树冠茂密,适合在公园、街道、住宅区等地作为风景树种种植。

楤木(五加科)不死草3

楤木(五加科)不死草3

楤木(五加科)别名:白千枚针(温州),白百鸟不歇树(乐清、永嘉、洞头),鸟不宿、刺桐(平阳),白老虎刺、白刺党(泰顺),白汤头刺(瑞安)。

识别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5 米。

茎直立,不分枝,灰白色,疏生粗刺;嫩茎被黄棕色绒毛,疏生短刺。

2 一3 回羽状复叶,末回羽片有小叶5 一11 片,叶轴分枝基部有小叶1 对;小叶卵形、宽卵形或长卵形,长5 一12 厘米,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糙伏毛,下面有锈黄色或灰色短柔毛,沿脉较密。

伞形花序聚生为大型顶生圆锥花序;花梗长4 一6 毫米;花小,白色;萼齿、花瓣、雄蕊各5 ;子房下位,5 室,花柱5 ,分离或基部合生。

果近球形,具5 棱,直径约3 毫米,熟时紫黑色。

花期7 一8 月。

产况:生于山地疏林下、路边、沟边等处。

全市各县均产。

采制:根皮、茎、花入药。

茎,秋后剪取,截断晒干。

根皮,全年可采剥,刮去外皮,晒干。

楤木花,于盛开期采摘,阴干。

成分与药理:根皮、茎皮含楤木皂甙、鞣质、胆碱及挥发油等。

楤木皂甙水解生成楤木皂甙元和萄萄糖醛酸。

1 .抑菌试验(平板打洞法):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不敏感。

2 ,煎剂对肾上腺素有拮抗作用,主要系由胆硷产生。

3 .抗肿瘤作用:楤木水煎液腹腔给药对实验小自鼠肉瘤Ak 的抑制率为30 一40 % ,对实体型肝癌抑制率在30 %左右。

性味与功能:味微辛,性平,有小毒。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花苦、涩,性平。

止血。

用法:根白皮(除去外皮)10—15克,单用30—60克,水煎服。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脊挫伤、慢性胃痛等。

1 .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根白皮15克,酒水各半煎服;或配多花勾儿茶、鸡血藤、畏芝、锦鸡儿等,酒水备半煎服。

2.腰脊挫伤疼痛:根白皮30—60克,炖猪脚蹄服,另取根煎汤洗患处。

3.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本品15克,南五味子根、乌药、枳壳各10克,甘草3克,每天一剂,有理气止痛作用。

楤木花的功效与作用

楤木花的功效与作用

楤木花的功效与作用楤木花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楤木花的几个方面。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ralia, Chinese Aralia Bark and Root-bark【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花。

【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5m。

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被黄褐色绒毛,疏生细刺。

叶为2-3回羽状复叶,长60-100cm;叶柄粗壮,长可达50cm;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每羽片有小时5-11,基部有1对小时,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14cm,宽3.5-8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黄褐色柔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脉上尤多,边缘具细锯齿,侧脉7-10对,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长50-80cm,密被黄褐色绒毛;伞形花序有30-50朵花,直径2.5-5cm;花梗长3-4cm;苞片锥形,膜质,长3-4mm,均被黄褐色绒毛;萼无毛,边缘有5齿裂;花淡绿白色,直径约3mm;花瓣5,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丝长约2.5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

核果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4mm,具5棱,花柱宿存。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

【化学成份】1.参见楤木白皮条。

茎皮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合欢酸(echinocystic acid)及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和七叶内酯二甲醚(esculetin dimethylether)。

【药理作用】抗炎作用:齐墩果酸40mg/kg腹腔注射,对醋酸及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毒性】毒性:楤木总甙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724mg/kg,1/32-1/2 LD50的剂量对小鼠微核试验无影响,1/45-1/5 LD50的剂量对小鼠显性致死性试验无影响,0.0016mg/ml-16mg/ml Ames 试验无致突变作用。

楤木

楤木

楤木楤木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楤木根皮筒状或片状。

栓皮薄,灰褐色粗糙呈多片状翘裂,有时有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脱,剥脱后皮呈淡黄白色,内面白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气微,味苦。

树皮剥落状,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横纹,并散生坚硬的刺。

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面黄白色而光滑。

断面呈纤维性。

气微香,嚼之带粘液性。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植物形态药品简述植物研究特性主持功效临床研究奖项发明专利制作流程医疗作用用法举例相关的种参考文献展开植物形态药品简述植物研究特性主持功效临床研究奖项发明专利制作流程医疗作用用法举例相关的种参考文献展开编辑本段植物形态楤木小乔木或灌木。

高2-8米,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

小枝被黄棕色绒毛,疏生短刺。

叶为2—3回羽状复叶,长60—110厘米。

叶柄粗壮,长达50厘米,托叶与也叶柄基部合生,耳廓形。

叶轴无刺或有细刺。

小叶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被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脉上更密;叶缘具锯齿,稀为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重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均明显,网脉上面不显,下面明显。

花白色,芳香。

果实球形,具5棱。

宿存花柱长1.5毫米,离生或合生至中部。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编辑本段药品简述楤木【药材名】楤木【学名】Aralia chinensis L.【别名】仙人杖、鹊不踏、刺包头、通刺、黄龙苞、鸟不企草、老虎刺草、鸟不宿、红桐刺、白刺椿、刺杖、白刺桑柴、老虎呆、猫儿刺、百鸟不栖、红虎刺、刺桐、红刺蒙桐、虎椒刺、白塔刺头、黄狼尾巴、飞天蜈蚣、天蜈蚣、雀不站、刺龙包、雀不站、刺老包。

【分类】五加科。

【分布与生境】分布黄河以南至两广北部、西南、东南各省区。

生于林内、楤木(5张)林缘或灌丛中。

【毒性】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10—20g/kg皮的水提取物,抽搐死亡。

【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

野生木本蔬菜楤木栽培技术

野生木本蔬菜楤木栽培技术

野生木本蔬菜楤木栽培技术一、楤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蔬菜兼药用植物楤木[Arlia.chinens L],又叫“刺龙芽”、“树头菜”。

属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我地群众称“刺老苞”。

野生“刺老苞”广泛分部于我县海拔1000~2200米的地区。

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不仅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其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在日本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

野生“刺老苞”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可以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其嫩茎叶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韩国被视为高档蔬菜,市场前景看好。

“刺龙牙”茎叶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很高,植株总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中医学研究认为,楤木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消炎、镇静、利尿、强心、活血止痛、怯风除湿、补气安神,强精滋肾之功效,进行楤木蔬菜栽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

刺龙芽采用春季习惯性采摘,亩产量200公斤以上;采用一年多次采摘,一年可采摘7~8次,每亩可收获嫩茎叶500公斤左右,每公斤销售价10~40元不等。

且种植后通过一定管护,就可多年采收利用,经济价值较高,是一项很有前途的野生蔬菜开发项目。

为此,大关县科技局、大关县科协自2000 年起立项对“刺老苞”快繁与应用进行研究,2001 年获得昭通市科技局的立项支持,2002 年又获得省科协的立项支持。

几年来科技人员开展了楤木的生理生物学规律研究、种子的采集与储藏、多种处理的种子快繁实验、根扦插、茎扦插等课题实验工作。

通过努力,取得了全面的数据。

栽培“刺龙牙”可通过种子育苗、根扦插、挖取野生“刺龙牙”小苗等方法获得“刺龙牙”苗木,但挖取野生“刺龙牙”小苗受资源局限,不可能获得大量苗木,不可能进行上规模种植。

根扦插同样资源有限,难获得大量苗木,难以进行大面积种植。

刺嫩芽籽药用价值有哪些呢

刺嫩芽籽药用价值有哪些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刺嫩芽籽药用价值有哪些呢
导语:刺嫩芽又叫龙年木、鹊不踏、刺老鸦等,这种植物嫩芽可食用,并且有独特的清香味,分布于我国辽宁、黑龙江、河南等很多省份,因此很多人对他
刺嫩芽又叫龙年木、鹊不踏、刺老鸦等,这种植物嫩芽可食用,并且有独特的清香味,分布于我国辽宁、黑龙江、河南等很多省份,因此很多人对他十分熟悉。

刺嫩芽籽不仅可以可以生食、做汤做馅等,还可以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

近年来更是凭借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的口感风靡餐桌。

其实刺嫩芽籽不仅食用价值高,药用价值也有很多。

下面我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刺嫩芽为落叶小乔木,树干和树枝上长有皮刺。

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淡黄白色、果实球形黑色。

学名:龙牙楤木,俗称刺老芽、刺龙牙、霸王菜。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生于针叶或针阔混交林缘、沟边、火烧迹地等。

皮与根部可入药,春季4月末5月初在乔木的尖端抽芽发育,待生长到5-15公分时采集,然后人工将芽包去净。

成分:龙芽楤木的药用价值很高,植株总皂甙含量为20.40%,是人参的2.5倍。

对人体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都有良好的疗效,中医认为龙芽楤木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等功能。

刺嫩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嫩芽可做菜、做汤,也可腌渍加工灌头,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

其它用途:常食之对于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糖尿病、肾炎、胃肠溃疡及跌打损伤等有益。

民间用于治腹泄、痢疾等病症,有滋阴润喉作用,对咽痛、下痢、营养不良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虎刺叶楤木的功能主治

虎刺叶楤木的功能主治

虎刺叶楤木的功能主治1. 简介虎刺叶楤木,学名为Tiger bark ficus,是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也称为虎木。

它的叶片呈深绿色,并有着明显的纹路和突起,因此得名虎刺叶楤木。

虎刺叶楤木在中国的南方地区非常常见,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绿植。

2. 功能主治虎刺叶楤木拥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美化环境:虎刺叶楤木的形态优美,叶片纹理清晰,能够有效地美化室内环境。

把虎刺叶楤木放置在办公桌、客厅或者卧室中,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舒适感和美感。

•净化空气:虎刺叶楤木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物质常常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对人体健康有害。

虎刺叶楤木能够有效地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环境。

•调节湿度:虎刺叶楤木能够调节室内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

在湿度较高的时候,虎刺叶楤木可以释放水分,帮助降低湿度;在湿度较低的时候,虎刺叶楤木可以保持水分,增加室内湿度,预防干燥。

•缓解压力:虎刺叶楤木释放出的氧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氧量,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感。

与大自然接触可以帮助改善心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治疗感冒:虎刺叶楤木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感冒。

当感冒症状出现时,将虎刺叶楤木放置在病房中,可以加速康复。

•提高睡眠质量:虎刺叶楤木能够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同时,虎刺叶楤木还能够释放负离子,缓解紧张情绪,帮助入眠,并且能够减少夜间的呼吸道不适感。

3. 使用方法虎刺叶楤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1.光照:虎刺叶楤木喜欢光线充足的环境,但同时需要避免暴晒。

在夏季,可以将虎刺叶楤木放在室外适当遮荫的地方,而在冬季,需要将其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位置。

2.温度:虎刺叶楤木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

在冬季,需避免寒冷的环境,如窗户、门口等直接受到寒风的地方。

3.浇水:虎刺叶楤木对水分需求适中,不过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这树的嫩芽是山珍,根可炖肉!治肾炎胃痛肝病,有良效!

这树的嫩芽是山珍,根可炖肉!治肾炎胃痛肝病,有良效!

这树的嫩芽是山珍,根可炖肉!治肾炎胃痛肝病,有良效!见过楤[sǒng]木的人,往往会被楤木的刺吓到,密密麻麻的,根本不敢去碰。

树干上长刺也就算了,就连它的羽状复叶上,也是刺连连。

人不敢碰也就算了,连鸟儿见着它都绕开飞,故李时珍大人称之为雀不踏。

其它别名许多也和刺儿有关,东北叫它刺老鸦子,四川峨眉叫它刺龙柏。

由于在春天,楤木的树尖顶端会长出紫红色嫩芽包,刺老苞这个亲切的称呼也随之而来。

可别小看这个紫红色嫩芽包,李时珍大人又专门记载:山人采食,谓之吻头。

看起来就像鱼的吻部。

又由于其嫩闪闪肥壮壮油亮亮,是营养丰富的山珍,更为乡村人家称为吃了不生病的食物,深受当地人及外地人青睐。

许多乡村集市都有卖。

将刺老苞买回家后,可将嫩芽或嫩叶,焯水、浸泡,然后拌、炝、炒、炖、做汤、制粥都可。

还可盐渍贮存,或做馅品,蘸面酱,拌面食,甚至还可与腊肉火腿或新鲜猪骨头一起炖煮,口感鲜嫩脆爽。

采摘刺老苞,把握老嫩很关键。

打嫩了,苞芽小,剥去外边箨叶状的紫红外壳,没多少叶芽不说,还没啥味儿。

可若打老了,苞芽长成了老枝,不仅叶片刺硬扎人,吃在嘴里还像柴禾,苦涩难咽。

因此,刺老苞的最佳采摘时节,是它刚从苞壳里窜出两三匹嫩芽时。

楤木的嫩芽不仅味美功效佳,其茎皮、白皮、根均可药用。

楤木根楤木根在不同的医药典籍上,叫法不一样。

《本草拾遗》:楤根(《本草拾遗》),《草木便方》:刺老包根。

《四川中药志》:山通花根。

《江西草药》:箭当树根。

味辛,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具祛风除湿、健脾利水、利尿消肿、活血散瘀、镇痛消炎、接骨、健胃之功效。

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消渴、胃痛腹泻、跌打损伤、风湿痛、白带、淋病、肿瘤等。

在众多民间医书上记录的验方看来,许多都是楤木根一味药便挑大梁,而且,同样是可和食物同炖哦!且看:1、肾炎水肿:楤木根一至二两。

酌加水煎,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2、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两,瘦猪肉四两。

水炖,服汤食肉。

龙牙楤木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龙牙楤木叶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龙牙楤木叶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导语:龙牙楤木叶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进行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的功效有哪些吧。

【龙牙楤木叶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进行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的功效有哪些吧。

【英文名】Aralia elata(Miq.)Seem.【别名】刺老鸦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嫩叶及芽。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1.5-6m。

小枝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3mm,基部肝大;幼枝上常有细长直刺,长达1.5cm。

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40-80cm;叶柄长20-40cm;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mm,边缘有毛;羽片有小叶7-11,基部有1对小叶,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稀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

伞形花序直径1-1.5cm;总花梗长0.8-4cm,花梗长约7mm,均密生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黄白色;萼无毛,长约1.5mm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与萼等长,卵状三角形,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

核果圆球形,浆果状,黑色,直径4mm,有5棱。

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份】干燥叶中含齐果墩果酸-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3-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生活常识分享。

山珍刺龙芽

山珍刺龙芽

山珍刺龙芽山珍刺龙芽-简介刺龙芽天下第一山珍野菜—刺龙芽,野生植物、木本蔬菜楤木,又叫“刺龙牙”、“刺老苞”、“树头菜”、“刺嫩芽”、“刺苞头”、“五龙头”、“龙芽楤木”等。

属五加科,楤木属植物。

刺龙芽采用一年多次采摘,一年可采摘7~8次,每亩可收获嫩茎叶500公斤左右,每公斤销售价10~40元不等。

且种植后通过一定管护,就可多年采收利用,经济价值较高,是一项很有前途的野生蔬菜开发项目。

刺龙牙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加之其具有独特的药膳效果,深得人民喜爱,当今世界上正形成一种“天然产物热”,人们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之风,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等天然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苛求,野生无公害食品倍受人民喜爱。

野生“刺龙牙”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可以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有“东北竹笋”的美称。

“刺龙牙”嫩茎叶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韩国被视为高档蔬菜,市场前景看好。

山珍刺龙芽-营养嫩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

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

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

多年来,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而且供不应求。

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称赞。

可称得上是“美味山珍”。

刺嫩芽的嫩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测定:每一百克的新鲜的嫩芽中,含有蛋白质0.56克,脂肪0.34克,糖类1.44克,有机酸0.68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以及磷、钙、锌、镁、铁、钾等矿物质,其中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而且品种丰富。

除此之外,刺嫩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刺嫩芽的根皮具强壮筋骨、祛风除湿和补气安神等功效。

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阳痿和肝炎等疾病。

据日本报道,刺嫩芽的树皮及根有健胃、收敛作用。

日本民间用以治疗糖尿病、肠胃病、尤其对胃癌有卓效。

刺龙苞

刺龙苞

刺龙苞
刺龙苞(学名:楤木,别名:刺老鸦、刺龙牙、刺嫩芽、刺头菜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有刺灌木或小乔木。

每年的3-4月,楚雄的漫山遍野都可以采摘到一种野菜,它全身长满尖锐的利刺,长在高山阴面处,每年四、五月份长新芽,长得特别高,采摘难度大。

它就是刺龙苞(学名:楤木,别名:刺老鸦、刺龙牙、刺嫩芽、刺头菜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有刺灌木或小乔木。

刺龙苞是一道美味的野菜,凉拌、清炒、煲汤,那美味让人无一不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刺龙苞的嫩芽和嫩茎叶,低脂肪、低糖、多纤维、多维生素,是无污染、纯绿色的保健木本山野菜,作为蔬菜食用,不仅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素有“山野菜之王”、“树人参”、“天下第一珍”等美誉。

除观赏和食用外,刺龙苞嫩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有保肝、强壮、兴奋作用,对治疗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病症具有较好疗效,中医则认为刺龙苞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等功能。

食用方法:刺苞菜食用部位为叶尚未展开的鲜嫩幼芽。

嫩芽似香椿,清香、味微苦。

3月至4月下旬采集。

景东民间食谱主要有:刺苞菜煮鸡、刺苞菜炒腊肉、凉拌刺苞菜、刺苞菜煮豆米等,均美味可口,清香回味。

食用前,先将嫩芽用沸水烫过,换清水浸泡片刻,捞出滤干水分,切段备用。

可凉拌、作汤,与肉、蛋等混合炒食。

凉拌
楤木芽具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宜于体倦、乏力、虚劳咳嗽、咽痛、下痢、营养不良等人食用。

与火腿肉、蚕豆米同煮,食味更佳。

刺苞菜含有多种维生索及皂甙,具有良好的药食兼用保健效果,常吃能活血舒筋、健胃消食、清热利尿、强身健体。

海桐皮的介绍海桐皮的功效作用

海桐皮的介绍海桐皮的功效作用

海桐皮的介绍海桐皮的功效作用海桐皮一般指楤木,那么什么是海桐皮?海桐皮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海桐皮的资料,欢迎阅读。

海桐皮的介绍海桐皮一般指楤木楤木(学名:Aralia chinensis),是伞形目五加科植物。

灌木或乔木,高2-5米。

又称鹊不踏(《本草纲目》),虎阳刺、红刺鸟不踏(浙江土名),海桐皮(苏北土名),鸟不宿(苏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黄龙苞(四川宝兴土名),刺龙柏(四川峨眉土名),刺树椿、飞天蜈蚣(四川北碚土名),刺嫩芽,刺龙牙,刺老鸦子(东北土名)。

生于森林、灌丛或林缘路边,垂直分布从海滨至海拔2700米。

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

分布广,甘肃、陕西、山西、河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东北三省均有分布。

其茎皮、白皮、根均可药用。

[1]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高2-5米,稀达8米,胸径达10-15厘米;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通常淡灰棕色,有黄棕色绒毛,疏生细刺。

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60-110厘米;叶柄粗壮,长可达50厘米;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纸质,耳廓形,长1.5厘米或更长,叶轴无刺或有细刺;羽片有小叶5-11,稀13,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长5-12厘米,稀长达19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有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脉上更密,边缘有锯齿,稀为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重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均明显,网脉在上面不甚明显,下面明显;小叶无柄或有长3毫米的柄,顶生小叶柄长2-3厘米。

圆锥花序大,长30-60厘米;分枝长20-35厘米,密生淡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伞形花序直径1-1.5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4厘米,密生短柔毛;苞片锥形,膜质,长3-4毫米,外面有毛;花梗长4-6毫米,密生短柔毛,稀为疏毛;花白色,芳香;萼无毛,长约1.5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1.5-2毫米;雄蕊5,花丝长约3毫米;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

造刺树药用价值

造刺树药用价值

造刺树药用价值
刺树,又叫刺茄,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的常绿小乔木,其树皮
和果实均有药用价值。

以下是关于刺树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

树皮药用价值
刺树的树皮可以入药,主要用于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治疗皮
肤病等。

研究表明,刺树树皮中含有丰富的鞣质、黄酮类化合物、苦
杏仁甙、马钱子苷和马钱子甙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止血、润肺等药理作用。

刺树树皮还可以制成药酒,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腰
腿痛等。

制法为将刺树树皮切成小块,用白酒或黄酒浸泡3天,每天
摇晃1-2次即可服用。

药酒具有温中散寒、通络活血的功效。

果实药用价值
刺树的果实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其果实可制成涂抹剂,用于治疗
皮肤癣、疥疮、湿疹、尤其是头皮屑等。

此外,刺树的果实还可以制
成口服制剂,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刺树果实中主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膳食纤维、矿物质等。

其中,维生素C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对于增强免疫
力、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刺树果实不宜过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使用刺树果实时,应
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

总结
刺树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树皮和果实均可入药,能够
起到消炎止痛、润肺通络、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但同时应注意,使用刺树药物时需按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刺叶木的功能主治

刺叶木的功能主治

刺叶木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刺叶木?刺叶木,学名为Ailanthus altissima,是一种常见的乔木植物,属于刺槐科。

刺叶木原产于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它具有耐高温、耐旱的特点,适应性很强,常常被用作绿化树种。

刺叶木的功能主治刺叶木具有许多功能和主治作用。

下面是刺叶木的主要功能和对人类健康的益处。

1.抗氧化刺叶木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多酚和类黄酮。

这些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过程,增强免疫力,对抗疾病。

2.抗炎症作用刺叶木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炎症的作用。

这些化合物可以减少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防止炎症反应的扩散。

抗炎症作用有助于缓解关节炎、皮肤炎症和其他炎症相关疾病。

3.抗菌作用刺叶木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刺叶木提取物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卫生产品中,起到抗菌的作用。

4.解毒作用刺叶木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它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帮助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

此外,刺叶木还可以减轻对某些有毒物质的反应,对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的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保肝作用刺叶木具有保肝作用,可以减轻或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

它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刺叶木还可以减轻肝脏受损后的症状,改善肝功能。

6.抗肿瘤作用刺叶木中的一些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抗肿瘤作用使刺叶木成为一个具有潜力的抗癌药物研究领域。

如何使用刺叶木?刺叶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以享受它的功能和主治作用。

•饮用茶水:可以将干燥的刺叶木叶片泡在热水中,制成茶水饮用。

每天可以饮用一到两杯刺叶木茶,以享受其抗氧化和抗炎症的益处。

•外用制剂:刺叶木提取物可以用于制作外用药膏或洗液。

可以直接涂抹在皮肤上,对炎症和感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这种树的嫩尖,治疗流鼻血,非常有效【一点资讯】

这种树的嫩尖,治疗流鼻血,非常有效【一点资讯】

这种树的嫩尖,治疗流鼻血,非常有效【一点资讯】
农村的植物有些可以用来喂家禽,有些可以做菜吃,有些还对一些疾病有帮助,甚至有些还可用来做盆栽,总之每种植物都有它独特的价值。

这种植物,可以说它全身都是刺,小时候我们都叫它刺树,其实它的学名叫杉木,又别杉树、沙刺、香杉、刺杉等别名。

常绿乔木,高20-25米,有尖塔形的树冠。

外皮鳞片状,淡褐色,内皮红色;枝平伸,短而广展。

叶线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先端锐渐尖,基部下延于枝上而扭转,边缘有细锯齿,上面光绿,下面有阔白粉带2条。

刺杉的经济价值很高,可用建筑、桥梁、木桩、电杆、桥梁、家具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是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植物。

其实,刺杉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

杉树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

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外伤出血、过敏性皮炎。

的功效。

主要作用为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外伤出血、过敏性皮炎。

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食用杉树:
《本草再新》:入脾、肺有好处,辛,性温和可以临床应用于治疗烧伤:取杉木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花生油或麻油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

均在1周左右治愈,且不留疤痕。

小时候经常无故流鼻血,奶奶就是用刺杉的嫩尖煮水给我喝,每
天喝三碗,连续喝上三天,到现在都没有流过鼻血,效果就是这么好。

很多人不知道,刺杉的根、根皮、树皮、树枝、叶、种子、球果等均可入药,可谓是全身都是宝。

刺叶楤木的功能主治

刺叶楤木的功能主治

刺叶楤木的功能主治1. 强筋壮骨•刺叶楤木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强筋壮骨的治疗。

•它富含多种对骨骼健康有益的成分,包括硒、镁、钙以及多种维生素。

•经常食用刺叶楤木可以改善骨骼密度,增强骨骼的健康和抗压能力。

•刺叶楤木还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对于骨骼损伤的康复非常有效。

2. 提高免疫力•刺叶楤木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和抗氧化物质,这些化合物可以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免疫力强的人体抵抗力更高,更不容易感染疾病。

•刺叶楤木的多糖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

•其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身体健康。

3. 调节血糖•刺叶楤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食材。

•它富含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血糖。

•刺叶楤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腺的功能。

•长期稳定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4. 缓解炎症•刺叶楤木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它内含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刺叶楤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氧气供应,促进炎症的愈合。

•因此,刺叶楤木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症和内脏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5. 降低血压•刺叶楤木含有多种降压成分,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效。

•它可以舒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

•刺叶楤木还可以减少血管内的沉积物,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经常食用刺叶楤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护心脏健康非常有益。

6. 抗癌作用•刺叶楤木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抗癌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刺叶楤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肿瘤的抵抗能力。

•尽管刺叶楤木的抗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它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中。

7. 抗衰老•刺叶楤木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缓细胞的衰老过程。

•它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湖北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湖北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湖北楤木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湖北楤木是一种药材,如果我们对于它的药用价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确的利用湖北楤木去治疗一些相关的疾病了。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
湖北楤木是一种药材,如果我们对于它的药用价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确的利用湖北楤木去治疗一些相关的疾病了。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刺包头、飞天蜈蚣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湖北楤木的根。

【原形态】湖北楤木灌木或乔木,高达12m。

小枝密生黄棕色绒毛,有刺。

叶为二回羽状复叶;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深棕色,先端离生部分披针形;叶轴和羽片轴密生绒毛;羽片对生,有小叶9,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往纸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3cm,宽3-6cm,先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脉上必生细糙毛,下面密生黄棕以绒毛,边缘有锯齿,齿有刺尖,侧脉约8对。

圆锥花序顶生,长25-35cm,分枝2-5个,指状排列;伞形花序在二级分枝上单个顶生,或另有1-2个侧生分辩率形花序,有花10-20朵;苞片披针形,宿存,小苞片线形;萼无毛,边缘有5个三角形尖齿;药瓣5,白以,卵状三角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离生,反曲。

果实球形,直径约
4mm,黑色,有5棱。

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的北向山坡上。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酒。

外用:适量,捣烂,酒。

楤木的典故

楤木的典故

楤木的典故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楤木的典故。

有一回啊,我去乡下奶奶家玩。

在奶奶家后面的小山坡上,我看到了一种奇怪的植物。

它长得有点像小树,但是叶子又很特别,上面长满了小刺。

我就好奇地问奶奶:“这是啥呀?”奶奶笑着说:“这是楤木呀。

”我又问:“这楤木有啥用呢?”奶奶就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楤木的典故。

奶奶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经常受到野兽的袭击。

村民们都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一个神仙路过这个村庄,看到村民们的困境,就决定帮助他们。

神仙给了村民们一些楤木的种子,让他们种在村庄周围。

村民们按照神仙的话做了,不久之后,楤木就长了起来。

那些野兽看到楤木上的刺,就不敢靠近村庄了。

从那以后,村民们就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我听了这个典故,觉得很神奇。

我看着那些楤木,心里想:“这小小的楤木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我又问奶奶:“这楤木现在还有什么用呢?”奶奶说:“这楤木的叶子可以吃,还可以入药呢。

”我一听,更感兴趣了。

我就跟着奶奶一起摘了一些楤木的叶子,回家做了一道菜。

哇,味道还不错呢。

从那以后,我对楤木就有了很深的印象。

每次看到楤木,我都会想起那个典故,想起神仙和村民们的故事。

我也觉得这楤木是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它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嘿,这楤木的典故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它却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希望我们都能像古人一样,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保护自己的家园。

也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和了解楤木这种植物,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刺叶楤木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刺叶楤木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

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
刺叶楤木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

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刺叶楤木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
【别名】鸟不企、鸡云木、鹰不扒、雷公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刺楤木的根。

【原形态】灌木,高2-3m。

小枝疏生多数长短不等的刺,刺扁,长
1-10mm,基部膨大。

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锥形,有纤毛;叶大,长40-70cm,二回羽状复叶;羽片长20-30cm,有小叶5-9,小片薄纸质或近膜质,长圆状卵形或状椭圆形,长7-12cm,宽3-6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有时略歪斜,上面脉上疏生小刺和刺毛,下面甚密,边缘有锯齿;侧脉5-7对。

伞形花序有多花,直径约2.5cm;总花梗长1-6cm,有刺和刚毛;小花梗8-15mm,密生刺毛;苞片长圆形,长3-6mm,无毛;萼筒边缘有5小齿,三角形;花淡绿白色,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约1.5mm;雄蕊5,花丝细长,子房5室,花柱5,分离。

核果卵球形浆果状,黑褐色,有5棱,长约5mm,花柱宿存。

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坡或林缘阳光充足处。

【化学成份】根中含楤木皂甙(araloside)H、J、A,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 ester),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I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