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化学现象
冶炼金属
奥运圣火
火箭发射
火使人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
湖南省衡州大厦失火,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
怀化通道火灾,70余栋房屋被烧毁,500余人受灾
燃烧和灭火
碳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灯泡、电热丝通电时发光、放热,是 燃烧现象吗?
方案二: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 罩住。
方案三:将另一张小纸片裹在金属棒上,放在 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会儿。
3、现象与结论
①现象:小石块不燃烧、小纸片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②现象:一支蜡烛燃正常燃烧、被烧杯罩住的蜡烛慢慢熄灭。
结论:燃烧需要空气。
③现象:小纸片没有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事物。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 、生生互助” 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创新”为出发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 、情境激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 、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始终以实验为导向
,使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
应用过程 知识迁移、培养能力
• 小探究
• 如果遇到火灾,该如何逃离火场?
烧杯
观察蜡烛的熄灭情况
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 放低身体,并用湿 毛巾捂住嘴鼻.
防火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1、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2、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3、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
灯泡发光、放热
电热丝发光、放热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条件的自主探究和认知过程
1、猜想与假设
2、自主设计与实施 ①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小石块、小纸片、蜡 烛、烧杯、火柴、酒精灯、镊子、金属棒等。 ②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石块和一小纸片 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氧气
橡皮塞
白磷

燃烧条件: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燃烧的三个条件——火三角(缺一不可) 可燃物
氧气
(或空气)
着火点
迁移理解 对灭火条件的探究
讨论:我们如何针对燃烧的原理灭火呢? • 模拟火灾现场(六支燃烧的蜡烛)
• 仪器及药品:烧杯、剪刀、大试管、水、湿抹布、沙子、稀 盐酸、碳酸钠粉末。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 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 住嘴鼻.
3.不要盲目 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 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 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 ,组织营救.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自法主学习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9、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 爆物品。
10、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 口的畅通。
11、不在禁放区及楼道、阳台、柴草垛旁等地燃放烟花爆竹。
自主学习
发生火灾时自救常识: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 或裹上湿毛毯 ,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 要披塑料雨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和方法。
②知道防火自救常识,能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探究活动,体
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使学 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③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
归纳
1、燃烧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灭火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防火自救常识
布置作业 调查实践
• 1、动手试一试:同时点燃三根火柴,一根火 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下,还有 一根火柴平放,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是否 相同,并分析其原因?
教材分析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 些相关的化学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 认知能力,初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还 欠缺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本课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考虑到以人为本,本课将教材内 容进行拓展,增加了防火自救常识,使学生在 学习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
教学方法
2、学法分析
采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做 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的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
感知过程 认知过程 理解过程
应用过程
巩固过程
感知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嘴吹,烧杯罩,沙子覆盖,水浇,剪刀剪,二氧化碳 • 分析利用的是哪种灭火原理?
结论 燃烧条件和灭火条件关系
• 燃烧
灭火
可燃物 缺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一 不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
清除可燃物
缺 隔绝氧气(或空气)

其 一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破坏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巩固过程 巩固新知、强化记忆 • 说课材料修改版\灭火动画.swf
• 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 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木船,使 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________________。
对燃烧条件的理解过程 突破重点、加深理解
实验方案设计的不足: 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 烟,污染室内空气。
实验改进: (1)将适量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入 两支试管内,管口分别用带有气 球的单孔橡皮塞塞紧。(2)将这 两支试管同时放入一装有热水的 烧杯内。(3)将另一支空试管倒 扣在烧杯底部的橡皮塞上。
清除可燃物




氧气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


着火点
可燃物着火

点以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 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 2、社会实践:检查本学校或你熟悉的地方是 否存在安全隐患,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 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反思评价、积累经验
• 在本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能力,适当采取 导学案式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 媒体课件的使用,优化了课堂容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教材中的燃烧实验进行拓展、创新,使学生加深了对 燃烧条件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燃烧的现象了解燃烧的概念。 (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 能够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 火、防爆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依据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2)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草垛要远离房屋。
4、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5、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
闭,明火是否熄灭。
6、利用电器或灶塘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 7、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切
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 理。
8、对液化气钢瓶,严禁用开水加热、火烤及日晒。不准横放 ,不准倒残液和剧烈摇晃。

• 存在的不足:燃烧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 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点上,虽然引入阶段简单地进 行了说明,但由于只是为了激趣,所以课堂挖掘得不够, 学生的体会也不深。希望各位同仁能帮我完善设计,凸显 出燃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可燃物
汽油着火,用沙子灭火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柴堆着火,用水灭火 森林着火,锯走树木
使可燃物与氧气(空 气)隔绝
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实验室着火,用灭火器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 到着火点以下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习题巩固
• 1、用嘴吹熄蜡烛火焰是因为___________, 已发红的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课程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来自百度文库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 单元课题1的内容,在教材已有燃烧现象的基础上, 本课进一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为今后学习燃 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做好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本课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很好的 体现了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化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面对实际问题,学生能通过所学化 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是知识 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