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学时数:144课程类型:必修课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国饮食文化》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对特定群体饮食文化现象的整体分析与研究;二是对饮食文化现象中某个专门领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三、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概论 2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 16第三章中国饮食文化的风味流派 14第四章中国饮食文化原料与烹饪技法 17第五章中国饮食审美 13第六章酒文化与茶文化 15第七章饮食养生 15第八章食礼与食俗 17相关专业知识拓展 10复习 22合计 144 四、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第一章概论[教学内容] 1.1饮食文化的概念 1.2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主要概念和观念。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教学要求] 对饮食文化的概念有基本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二)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教学内容] 2.1饮食文化的萌芽阶段 2.2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 2.3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 2.4饮食文化的成熟阶段 2.5现代中国饮食文化[教学重点]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转变。
[教学要求]掌握饮食文化发展源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大学生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和代表性菜系。
3. 感受中国饮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和代表性菜系。
3. 中国饮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中国饮食文化与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相结合进行讲解。
2. 引导学生关注饮食文化中的地域特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如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等时期。
-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如饮食礼仪、烹饪技艺、饮食文化传承等。
2.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和代表性菜系-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如南北方饮食、八大菜系等。
- 介绍八大菜系的特点和代表菜品,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特点。
2. 教师组织学生品尝代表性菜系的小样,感受地域差异。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特色美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儒家伦理等哲学思想。
-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如色彩、造型、口感等。
2. 中国饮食文化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培养民族自豪感。
- 鼓励学生将中国饮食文化推广到国际舞台,增强文化交流。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中国饮食文化 大纲(选修课30课时)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高职院校各专业提高学生素质素养教育目标而制定的。
二、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我院理工科各系、文科除旅游酒店类各专业学生。
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国饮食文化》是一门任选课。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有一个概貌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美食常识,。
学生在了解中国饮食特点和文化的基础上,掌握中国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掌握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体系,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和层次性,茶文化与酒文化,以及食礼、食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课程的背景知识(一)前导课程及主要知识:中学语文、历史等基础知识。
(二)后续课程及主要知识:艺术欣赏等课程及其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自制的课件,也采用现成的VCD等音像材料,通过对各种饮食文化形态的文字介绍、形象展示,使同学们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课程的学时分配及考核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课程教学总学时30学时。
1.5个学分。
全部为课堂讲授。
二、主要教学过程与学时分配:三、考核考核采用论文形式。
第四部分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一、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广义的饮食文化为中心组织教学,涉及烹调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以及习俗、医学、旅游等的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重在使同学们树立大文化观念,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掌握相应的的饮食文化理论知识,对未来生活与人生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饮食文化的含义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征第四节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色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的形成第三章中国烹调文化第一节中国烹调文化的起源第二节中国烹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中国烹调文化的特色第四章中国茶文化第一节茶史溯源第二节茶文化的发展第三节中国茶叶的种类第五章中国酒文化第一节饮酒溯源第二节中国酒的分类第三节中华名酒第六章年国饮食支化礼仪与习俗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礼仪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习俗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与医学第一节饮食养生文化第二节中医食疗第三节现代饮食健康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九章当代饮食消费文化第一节饮食消费文化概述第二节饮食消费行为第三节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饮食消费文化第十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发展第一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第二节西方饮食文化发展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发展趋势第五部分教学参考资料1.《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赵荣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中国饮食文化史》,马健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中国饮食文化》,乔淑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4.《烹饪学概论》,马健鹰,薛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5.《中国饮食文化》谢定源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hinese Dietary Culture 课程代码:0504322 学分:2 学时:32 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考试方式:闭卷考试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旅游专业重要的学科结构内容。
目前,国内商业、旅游、农业、食品、师范、职业技术高等院校,甚至一些综合大学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中国饮食文化课。
旅游、餐饮专业的本科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的系统足够了解,是学科理论方法的必要掌握,是学生知识积累、方法训练的必备,大有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性质与民众和社会饮食生活有密切关系,富于实践性适宜于田野方法,可以参阅资料较多。
有较充分发挥读、写、议教学方法的空间。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上讨论、田野调查与社会实践、读写译(三)教学安排每周2学时,16教学周,共32学时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认识饮食文化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滞后的历史原因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一、饮食文化二、饮食文化研究内容三、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滞后的历史原因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念与研究内容一、“文化”的定义二、“饮食文化”的定义三、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一、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二、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国内饮食文化研究三、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四、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第一章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2学时)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的具体内容,认识饮食文化基础理论的意义,了解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一、食医合一二、饮食养生三、本味主张四、孔孟食道五、五大特性第一节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一、食医合一二、饮食养生三、本味主张四、孔孟食道第二节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一、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二、进食选择的丰富性三、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四、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五、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3学时)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众多区位性类型历史存在的概况,理解其成因;了解菜品文化地域特征表述的方法及其认识根据。
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2.掌握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
3.掌握中华传统食物的烹饪方法;
4.掌握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基本理念;
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6.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7.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
8.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
1.介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概况
2.开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
3.介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理念
4.介绍中华传统饮食的文化特征
5.深入了解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6.开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烹饪
7.开展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服饰文化
8.探究深层次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课:结合典籍读本、示范、讨论等介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概况;
2.小组活动:在小组中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常见课件等,深入学习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理念、特征、烹饪技巧、服饰文化等;
3.趣味游戏:采用探索式、排除式、博弈式等多种游戏形式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4.小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完成自己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绪论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说
绪论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一节、第二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萌芽时期、形成时期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三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时期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四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成熟时期
第一章饮食源流
第五节中国现代饮食文化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第一节中国烹饪原料文化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第二节中国烹饪技术文化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一节中国饮食风味流派概述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二节地方风味流派简介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三节少数民族风味流派选介
第三章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第四节其他风味流派
第四章中国茶酒文化第一节中国酒文化
第四章中国茶酒文化第二节中国茶文化
第五章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第一节中国的食制第二节中国的食礼
第五章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
第三节中国的食俗。
中国饮食文化27919教学提纲
中国饮食文化27919教学提纲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
2.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3.探究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30分钟)
①通过PPT等视频教学的形式,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源远流长;
②叙述历史上各个朝代饮食文化发展的经历;
③强调古今中国的饮食文化光辉灿烂、瑰丽多彩。
2.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的认识(30分钟)
①通过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不同地区的饮食特点;
②提示学生认识中国菜的根源概念;
③让学生学会认知传统饮食的美好禅意。
3.用图片和文字去探究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30分钟)
①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扩散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全面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②分析中国饮食文化文化的传承性以及创新性;
③从古今中国美食文化流传、开拓中来探究菜品的分类及味道的特点。
三、结语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也为他们以后去探索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打下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和起源。
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和展示: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第二章:中国饮食的四大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的四大特点。
掌握中国饮食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的四大特点:色、香、味、形。
解释每个特点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对中国饮食的特点产生兴趣。
讲解和展示: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中国饮食的四大特点。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中国菜肴为例,分析其色、香、味、形的特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饮食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中国饮食的四大特点及其意义。
第三章: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举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中的具体菜肴和习俗。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和展示: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传统节日为例,介绍其饮食文化和相关菜肴。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中国的饮食文化教案
中国的饮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背景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一些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 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三、教学重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四、教学难点:1.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讲解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
2. 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讲解中国常见菜肴的名称和特点。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总结:总结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强调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惯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学生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的调查和研究。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的调查和研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饮食文化相关教材或资料。
2. 图片:中国菜肴的图片。
3. 视频: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
八、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舒适的教室环境,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
2.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中国的餐馆或食品市场,增强他们对饮食文化的直观认识。
2. 邀请厨师或饮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评估是否合理等。
《饮食文化》课程教学--.7.16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9034P1 英文名称:C hinese Food Culture学分/学时:32 适用专业:各专业本科生开课学院:文理教学部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为全校学生开设的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一门课程。
通过系统介绍中国的饮食历史、饮食特征和饮食观念,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目标1:了解中国饮食的主要特征。
目标2:了解中国饮食的核心理念。
目标3:树立合理、健康的饮食观念。
目标4:了解食俗、食礼、食器等饮食文化的具体形态。
目标5:了解茶、酒等文化形态的精神内涵和功能。
二、课程内容(一)绪论:饮食与文化(3课时)1.1文化与饮食1.2人类与饮食1.3中国饮食与世界(二)中国饮食文化的总体特征(3课时)1.1中国饮食的发展1.2中国饮食的基本特征1.3中国饮食的核心观念(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3课时)1.1中国饮食的区域特征1.2四大菜系的特色(四)药食同源与养生思想(4课时)1.1养生思想1.2药膳1.3健康饮食与养生(五)本味主张与五味调和(4课时)1.1本味与五味1.2调和与中庸(六)食俗与节庆(3课时)1.1 节日、节气食俗1.2人生礼庆食俗民族、宗教食俗(七)食器与礼仪(3课时)1.1 食器艺术1.2 饮食礼仪与等级观念(八)中国茶文化(4课时)1.1茶的种类与历史1.2茶文化的物质形态与核心精神(九)中国酒文化(2课时)1.1酿酒技术与酒的品种1.2酒与中国艺术三、课程教材(一)课程教材《中华饮食文化》,都大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二)参考教材:1、《中国饮食文化》,谢定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饮食与文化》,庞毅,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
3、《饮食与中国文化》,王仁湘,青岛出版社,2012年。
4、《饮食与文化》,高成鸢,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中国饮食文化(完整教案)27919教学提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原始社会饮食
5、黄帝
兴灶作炊的食祖
《淮南子》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他发明了
最早的蒸锅,教人作灶,这样可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
食物速熟,三国谯周的《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
2.神农在观察时发现,吃完扔在地上的瓜子、 果核,第二年能发出新芽,长出新的瓜蔓和 植株,并且发现天气、土地对植物生长的影 响。于是,他又开创了人工种植 。
3. 接着发明耒耜,解决耕地工具,实现了水 稻大面积的栽种,从此人们不再靠采集和狩 猎为主,开始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4.中国治陶业的开创者。神农的治陶,使人们
(学生补充)
一、原始社会饮食
大约起自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1、有巢氏(最早,旧石器时代)
生吞活剥的食祖
以前人们只会使用石器
《礼记·礼运》中记载:“古 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
对食物进行块状分割,有 巢氏发明”脍”和”捣”肉食
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处理方法,“脯”和“鲊”的
稻
是草本类稻属植物粳、糯等谷物的统称。一般所 说的稻是指需要在水田种植的庄稼的总称,而本 草上的稻专指糯米。
世界上所有的种植稻都是亚洲栽培稻。而亚洲栽 培稻又起源于野生稻。在过去,学者通常认为最 早的人工栽培稻是起源于印度到中国云南一带。 自从1970年代浙江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出土以后, 传统的思想受到冲击。
稷
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一说为不粘 的黍。又说为高粱
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社稷(指国家)。
1中国饮食文化授课提纲
1中国饮食文化授课提纲第一篇:1 中国饮食文化授课提纲中国饮食文化授课提纲一、中国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五代时晋泉州道人谭景升在《化书》中说过:“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事之急无甚于食。
”此道理深刻地说明了饮食对人类自下而上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物质财富,主要由主食、副食和饮品三个部分构成。
中国饮食的宗旨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
二、中国文化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最基本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相互联系的事物的总和;另一类是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人类实践活动中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张廉明、孙玉书、陈学真)文化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
文化的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而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
文化的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三、中国饮食文化及基本特征(一)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饮食文化技术体系包括烹饪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素,生产技术产品、消费方式以及上述诸方面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演变。
凡是从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都应属于中国饮食文化技术体系的范围。
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饮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文化成就。
其中包括学科理论及有关联系、比较等研究成果和在饮食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历史名宴中所追求的精食、佳茗(茶)、美器、可人(美女)、良辰(吉日吉时)、美景(环境)、韵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完美统一,体现了与宴者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中国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能卓立于世界饮食文化之林,基于它所具有的鲜明而突出的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食材、烹饪方法、餐桌礼仪等。
2. 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文化的概述2. 常见食材及其用法3. 烹饪方法介绍4. 餐桌礼仪须知5. 练习环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饮食文化。
3. 情景教学法:设置模拟餐桌场景,让学生实践餐桌礼仪。
4. 任务型教学法: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如制作简单的中式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激发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
3. 展示: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食材和烹饪工具。
4. 实践: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式菜品。
5. 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五、作业布置1. 调查自己的饮食习惯,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2. 学习一首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诗歌或歌曲。
3. 编写一个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故事或短文。
六、教学内容1. 地方特色美食介绍2. 传统节日饮食习俗3. 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4.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5. 练习环节:美食推荐、文化差异讨论等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分析中外饮食文化的异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地方特色美食和节日饮食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美食推荐,介绍给其他小组。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地方特色美食和节日饮食习俗。
3. 分析:分析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比较:讨论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5. 实践:学生进行美食推荐,分享给其他小组。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饮食文化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饮食文化的内涵,培养其饮食文化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实践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影响;(2)使学生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3)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饮食文化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饮食文化概述(1)饮食文化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饮食文化的分类与特点;(3)饮食文化的影响。
2. 中国饮食文化(1)八大菜系及地方特色;(2)中华美食的代表及传承;(3)饮食礼仪与餐桌文化。
3. 民族饮食文化(1)各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2)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3)民族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4. 国际饮食文化(1)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国际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3)国际饮食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5. 饮食文化与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2)饮食行业管理法规;(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饮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饮食文化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观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餐馆等场所,感受饮食文化的魅力。
5. 实践法:通过烹饪、制作美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饮食文化。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教学内容;(2)学生预习教材,了解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中国饮食文化》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食品、旅游等专业的本科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的系统足够了解,对中国饮食思想、现象等问题的理解及分析能力,是学科理论方法的必要掌握,是学生知识积累、方法训练的必备,大有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性质与民众和社会饮食生活有密切关系,富于实践性,可以参阅资料较多,可以进行讨论式教学。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国饮食民俗、中国饮食礼仪、中国茶饮文化和中国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3.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概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中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饮食文化概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中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史略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中国饮食的形成时期;中国饮食的发展时期;中国饮食的高度发展时期;中国饮食的创新开拓时期2、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中国饮食的形成时期;中国饮食的发展时期;中国饮食的高度发展时期;中国饮食的创新开拓时期第三章中国饮食原料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我国早期的食物原料;主食的演变与杂粮的引进;中国蔬菜的生长与引进;食物原料的培植与发展2、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早期的食物原料;主食的演变与杂粮的引进;中国蔬菜的生长与引进;食物原料的培植与发展第四章中国菜点烹制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传统烹饪技术特色;中国菜点工艺经典技法;中国调味技艺基础理论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传统烹饪技术特色;中国菜点工艺经典技法;中国调味技艺基础理论第五章中国饮食层面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平民饮食文化;富家饮食文化;官府饮食文化;宫廷饮食文化2、教学重点和难点:平民饮食文化;富家饮食文化;官府饮食文化;宫廷饮食文化第六章中国地域饮食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北方饮食文化;南方饮食文化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北方饮食文化;南方饮食文化第七章中国民族饮食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华北、东北少数民族食俗;西北少数民族食俗;西南少数民族食俗;中南、东南少数民族食俗2、教学重点和难点:华北、东北少数民族食俗;西北少数民族食俗;西南少数民族食俗;中南、东南少数民族食俗第八章中国饮食民俗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日常食俗;岁时节日食俗;人生礼仪食俗;宗教饮食风俗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日常食俗;岁时节日食俗;人生礼仪食俗;宗教饮食风俗第九章中国筵宴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筵宴的历史发展;中国历史上的筵宴名品;中国筵宴艺术与技术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筵宴的历史发展;中国历史上的筵宴名品;中国筵宴艺术与技术第十章中国饮食器具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饮食器具的历史发展;中国的饮食器具;美器与美食的搭配2、教学重点和难点:饮食器具的历史发展;中国的饮食器具;美器与美食的搭配第十一章中国茶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茶具与茶艺;中国名茶;茶与文学艺术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茶具与茶艺;中国名茶;茶与文学艺术第十二章中国酒文化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酒具与酒礼;中国名酒;酒与文学艺术2、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酒具与酒礼;中国名酒;酒与文学艺术4.教学实施建议(1)每位主讲教师每次上课必须有教案,并认真备课。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课程结构
第一章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第二节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第三节中国饮食的蓬勃发展时期第四节中国饮食的成熟定型时期第五节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第二章中国饮食科学与人物
第一节中国饮食科学思想:中国饮食科学思想的形成、内容与具体表现形式、发展;第二节中国食物结构:中国传统食物结构的内容与运用;合理性与不足;现状与改革
第三节中国饮食人物:中国饮食创造者;中国饮食文化名人与美食家
第三章中国饮食的民俗与礼仪
第一节中国的日常食俗第二节中国的节日食俗第三节中国的人生礼俗第四节中国的社交礼俗
第四章中国肴馔文化
第一节中国肴馔的制作技艺:用料、刀工、调味、植树的技艺及特点
第二节中国肴馔的美化:美食与美器的配合;美食与美名的配合;美食与美境的配合
第三节中国肴馔的历史构成:民间菜,宫廷菜,官府菜;寺观菜;民族菜;市肆菜
第四节中国肴馔的风味流派:四川风味菜、山东风味菜、江苏风味菜;广东风味菜、北京风味菜、上海风味菜
第五章中国筵宴文化第一节中国筵宴的历史与名品:筵宴的起源与发展,种类与名品;第二节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筵宴的相关环节与主要特征,艺术风格及
实现方法
第六章中国茶文化第一节中国茶的历史与名品:茶的起源、发展、种类与名品;第二节中国饮茶艺术:饮茶方法、茶具、茶馆风情
第七章中国酒文化第一节中国酒的历史与名品:酒的起源、发展、种类与艺术;第二节中国饮酒艺术:饮酒方法、酒具、酒中情趣。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价值,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创新。
2. 课程大纲2.1 第一讲:中国传统饮食的历史渊源-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探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2.2 第二讲:中国传统饮食的核心概念- 研究中国传统饮食的四大烹饪技法:炒、爆、炸、烧-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中的食材选择和配伍原则2.3 第三讲: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价值观- 分析中国传统饮食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礼仪俗2.4 第四讲: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与演示,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举例说明。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并加深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品尝中国传统美食、研究烹饪技巧等,增加学生对饮食文化的亲身体验。
4. 教学评估4.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提问能力和讨论质量等。
4.2 作业及报告布置相关作业和课后研究项目,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汇报演讲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汇报演讲,展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考。
5. 教学资源教师可准备相关教学文稿、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学生的研究和理解。
6.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导论》-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史》- 《中华食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以上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课程设计及教案的大致框架和设计理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探索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餐饮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餐饮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00字)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餐饮文化而设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习到中国餐饮文化的历史、特点、习俗、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将了解到中国饮食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餐饮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200字)1.了解中国餐饮文化的历史和发展2.掌握中国餐饮文化的特点和习俗3.学习中国饮食的烹饪技巧和菜肴制作方法4.了解中国餐桌礼仪和用餐文化5.引导学生跨文化交流,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三、教学内容(800字)1.中国餐饮文化的历史和发展1.1中国饮食的起源和发展1.2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革新1.3名菜和地方特色菜的发展历程2.中国餐饮文化的特点和习俗2.1饮食讲究五味调和2.2中国餐桌上的禁忌和习俗2.3饮食文化与节庆习俗的关系3.中国饮食的烹饪技巧和菜肴制作方法3.1刀功与切菜技巧3.2炒、炖、煮、炸等常用烹调方法3.3著名菜肴的制作过程4.中国餐桌礼仪和用餐文化4.1餐具的使用和布置4.2宴会礼仪和宴请文化4.3用餐礼仪和约定俗成的习惯5.跨文化交流与学习5.1餐饮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5.2学习他国餐饮文化的方法与技巧5.3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的训练四、教学方法与手段(200字)1.录制视频、PPT等多媒体教学材料,辅助讲解和示范2.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3.实地教学考察,带领学生亲身感受中国餐饮文化4.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五、评估方法(100字)1.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2.完成课程作业,包括论文、报告、演讲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表达能力3.学生小组项目的成果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平时出勤和参与度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六、参考教材(5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学时数:144
课程类型: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饮食文化》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对特定群体饮食文化现象的整体分析与研究;二是对饮食文化现象中某个专门领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三、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 2
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16
第三章中国饮食文化的风味流派14
第四章中国饮食文化原料与烹饪技法17
第五章中国饮食审美13
第六章酒文化与茶文化15
第七章饮食养生15
第八章食礼与食俗17
相关专业知识拓展10
复习22
合计144 四、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第一章概论
[教学内容]1.1饮食文化的概念 1.2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主要概念和观念。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教学要求]对饮食文化的概念有基本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二)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
[教学内容]2.1饮食文化的萌芽阶段 2.2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
2.3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 2.4饮食文化的成熟阶段 2.5现代中国
饮食文化
[ 教学重点] 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
[ 教学难点] 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转变。
[ 教学要求] 掌握饮食文化发展源流。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第三章中国饮食文化风味流派
[ 教学内容]3.1 风味流派的界定3.2 中国风味流派概况[ 教学重点] 风味流派的界定和概况。
[ 教学难点] 中国饮食文化风味流派的界定。
[ 教学要求] 了解主要概念和观念。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第四章中国饮食文化原料与烹饪技法
[ 教学内容]4.1 烹饪原料知识4.2 中国烹饪的主要技法[ 教学重点] 烹饪原料及主要技法。
[ 教学难点] 技法的掌握。
[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烹饪的原料,并熟知烹饪技法。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第五章中国饮食审美
[ 教学内容] 5.1 环境美化5.2 菜点欣赏5.3 文学赏析[ 教学重点] 中国饮食的审美方法。
[ 教学难点] 社会环境对菜点审美的需求和影响。
[ 教学要求] 了解饮食审美的重要性,掌握饮食审美的技巧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第六章酒文化与茶文化
[ 教学内容] 6.1 酒文化6.2 茶文化
[ 教学重点] 中国酒文化与茶文化的发展。
[ 教学难点] 酒文化,茶文化。
[ 教学要求] 掌握中国酒文化、茶文化的起源、历史、传播等,对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有基本了解。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七)第七章饮食养生
[ 教学内容] 7.1 中国传统的饮食观念7.2 现代营养卫生
[ 教学重点] 中国的传统饮食观念。
[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饮食观念与现代营养的冲突。
[ 教学要求] 了解传统的饮食观念和现代营养卫生。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八)第八章食礼与食俗
[ 教学方法]8.1 饮食礼仪8.2 饮食风俗
[ 教学重点] 中国各民族的饮食礼仪和风俗。
[ 教学难点] 饮食礼仪和风俗。
[ 教学要求] 了解并讲究饮食礼仪和饮食风俗。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
2、考试测验。
六、推荐教材、参考书
[1]赵连友:《中国饮食文化》。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
[2]赵荣光:《饮食文化概论》。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李维冰:《国外饮食文化》。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
[6]瞿明安:《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
[7]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8]徐海荣:《中国饮食史》。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