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狭隘民族观念的枷锁——评金庸武侠文学作品中的民族观念 !

合集下载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

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

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

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

《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

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

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金庸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他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影响了几代人。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故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读者们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义”、“仁”、“智”、“勇”等价值观。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等主要角色的形象就展现了这些价值观。

郭靖对“义”的坚持、黄蓉对“仁”和“智”的体现、洪七公对“勇”的表现,都代表着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定支持。

这些价值观也深化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让读者们沉浸在故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宣扬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从《天龙八部》的段誉及萧峰,到《神雕侠女》的杨过和小龙女,以及《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这些主人公都向读者展现了人类的共同正义和弱者的保护。

这些角色都相信“天道酬勤”,积极行善利人,热爱祖国,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对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说中经常描写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背景,例如“华山派”、“全真教”、“峨眉派”等,以及“尊师重道”、“慈航普渡”等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

这些元素在小说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通过角色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庸的小说脍炙人口,广受欢迎,不仅为文化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也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例如,《神雕侠女》中的蒙古帝国历史,以及《鹿鼎记》中的明朝历史,都得到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坚定了人们对“义”、“仁”、“智”、“勇”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

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

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

【关键词】:金庸文化武侠、儒释道现代意识引言“男金庸、女琼瑶”。

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

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

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

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

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

一、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叶茂源于根深。

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

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

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

1.悠长“武侠味”(1)武侠渊源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一、引言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其创造的武侠世界中充满了英雄豪杰、江湖恩怨、忍辱负重等元素,不仅吸引了读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1. 文学形式的探索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文学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创新,他摒弃了传统冗长繁琐的叙事方式,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开创了新时代下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

2.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金庸将历史人物和故事融入到他的武侠小说中,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了巧妙演绎。

他不仅展现出古代江湖风貌和生活习俗,还反映了封建社会骨肉分离、忠义仁爱等价值观。

3. 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金庸在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性格。

通过这些人物,金庸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勇敢与懦弱、仁义和私欲等方面,并通过他们之间的交互展现出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三、金庸武侠小说的社会意义1. 激发正能量和民族自豪感金庸塑造的英雄形象秉持着荣辱观念,强调个体奋斗与集体利益平衡的关系。

这些英雄角色以其正直、仁义和勇敢激励着读者,传递出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信息。

2. 反腐败与对抗不公正现象金庸笔下很多作品中都存在反腐败、正义执法等主题。

他通过描述江湖规则和黑暗面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唤醒了广大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勇于反抗。

3. 培养独立意识和个人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个体。

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勇于追求内心真实,激励着读者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培养独立思考、自尊自强的个人价值观。

四、结论金庸武侠小说在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文学形式的创新,更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性深入剖析的体现。

同时,武侠小说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和社会关注也使其成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推动社会进步变革的力量源泉。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多数具有儒道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现代社会中的智慧。

他们追求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也注重修身养性、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

这些儒道思想不仅为小说赋予了文化内涵和艺术意义,还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追求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

儒家主张立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以仁爱为本,以义务为先,以礼仪为准则,以智慧为导向,以信仰为支持。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等,都具有高尚的品德、独立的人格和崇高的义气。

他们追求的是道义心灵的卓越,以治愈世人心灵创伤。

这种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人生的指南和底线,使人们能够取得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注重修身养性、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

道家主张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师,倡导心如止水、无为而治的境界。

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如张无忌、独孤求败等,都有修行内观的经历,追求的是自然、无为的道家境界。

他们在修炼武功的同时,也修养内心,注重修身养性,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平静。

这种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给予现代社会指导,在喧闹的世界中寻求平静与内心的安宁,让人们明白必要的时候要懂得放弃,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最后,金庸小说中的儒道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儒家价值观的重视逐渐增强。

"仁者爱人"的思想引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弘扬互助、友善的价值观。

"义"让人们具备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正义之心去参与社会事务并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礼"让人们有清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智"则让人们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

"信"让人们坚守诚信、守信的原则,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金庸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以及他们的民族观

金庸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以及他们的民族观

壮,其胸襟气吞山河,他提倡人
道和平,选择为拯救世人而自我
毁灭,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
人、思想境界超越国界和民族的
悲剧英雄。
可编辑ppt
4
赵敏(《倚天屠龙记》女主角) 蒙古族
赵敏是蒙古的郡主,不仅貌美俊秀,

而且聪明伶俐智慧过人。她不让须眉,
爱好习武领兵打仗,性格似男人一般
的泼辣果决,文武全才,机智多变,
进行梳理创作,体现了民族意识。
可编辑ppt
2
金庸所描写的民族,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是以汉族地域为中心、 与汉族地域接壤的“华夏民族群”;从时间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民 族斗争激烈的宋辽金元和晚明初清时期。金庸直面历史,以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立场,勾勒出一幅幅壮观的民族斗争画面。他如实写出了 汉族与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以及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的 明争暗斗。金庸的“现实主义”写作态度主要表现在,他高度尊重民 族斗争史实,在重大历史事件上既敢于动大手笔,又不违背历史文献 记载。凡遇读者可能在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之间产生疑问之处,金庸 都尽可能引用史籍,加以解说阐释。
总能想出一些奇招;她敢爱敢恨,为
了张无忌,不仅最终放弃了对武当派
的行动,赠送灵药给张无忌的师伯师
叔治疗伤残,而且背叛家庭父兄,放
弃身份地位
可编辑ppt
5
香香公主(《书剑恩仇录》的女主角) 维吾尔族
是金庸笔下第一美女。 她与陈家洛彼此相爱,以身相许, 性命相托,但也因她美貌被乾隆 看中欲占为己有,陈家洛为光复 汉人,将她送给乾隆做交易,最 终为给陈家洛报信而自尽。 单纯、天真得过分,纯洁无瑕、 毫无心计、善良、勇敢、坚贞。
金庸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 及他的民族观
可编辑ppt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简析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简析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简析摘要:中国武侠小说经历了多次创新运动,而第三次创新运动的代表就是金庸等人。

他们把武侠小说带到了文化的境界。

严格地说,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文化武侠小说”,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将俗文化与雅文化结合起来,让武侠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体。

“侠”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审美模式,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人格典范。

武侠亦是中国文化中智慧与愿望的化身,而侠义是武侠小说独特主题,也是武侠小说刻画的主体。

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用这样的话来概括游侠精神:“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亡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这即是武侠精神之本质。

金庸先生认为,侠与英雄是区别在于侠士可以不顾于自己的利益,可以为正义、为社会、为国家牺牲自己。

这些笔墨体现了金庸传统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人生理想精神,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侠义精神由此而成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武侠小说解析;侠义精神;儒家文化一、传统侠义观在金庸作品中的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千百年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其中,“义”是具有相当低位的一个符号。

而在侠士生活中,“义”可以说是中国侠士之魂,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之魂。

在金庸看来“义”的内涵在于英雄人物的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千金,不负于人,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济贫,不畏强暴,这些特点无不表现了传统侠义之士应具备的个性特征,这些内涵被充分融入了金庸的作品中。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翠山、殷素素因为觉得有负于三师兄俞岱岩,夫妇双双自尽,壮烈之极;宋青书害死师叔莫声谷,父亲宋远桥最终也是大义灭亲成就师兄弟的恩义。

《飞狐外传》中的赵半山说得好,“咱们学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低,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天地,那么武功高点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

这句话说得通俗一点,似乎可以理解为“练武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精神与正义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精神与正义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精神与正义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1. 引言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武侠小说,如《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等。

这些作品不仅包含了精彩的武打场面和扣人心弦的剧情,更融入了深刻的人性思考和对于正义、道德价值观的探索。

2.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英雄形象几乎无所不在。

这些英雄们崇尚正义,愿为民除害,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正义精神,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榜样。

2.1 正直坚韧金庸笔下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正直坚韧品质的英雄形象。

他们像师徒关系中默默守护对方、为正义不断奋斗的郭靖和黄蓉,或是执着追求真相、与邪恶势力抗争到底的侠客令狐冲等。

2.2 不畏强权金庸笔下的英雄们都不畏强权,大胆挑战邪恶势力。

无论是华山派的张无忌还是少林寺的达摩祖师,他们在面对敌人时都表现出了勇气和果断。

这种反抗精神鼓舞了读者,引发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的思考。

3. 正义观在金庸小说中的体现金庸小说以其深刻的正义观而闻名。

通过对不同角色命运的描述以及他们之间斗争与合作关系的展示,金庸传达了他对正义问题的独特见解。

3.1 营救无辜者金庸小说中经常出现英雄主动营救被欺凌或困扰着的无辜者。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拯救白起宫女、《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保护杨铁心家人等情节。

这些描写反映了金庸对于保护弱势群体和追求社会公正的追求。

3.2 对抗邪恶势力在金庸小说中,英雄们经常要面对各种邪恶势力,如降龙十八掌的高手、江湖上的恶人等。

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对抗邪恶的行为传递出了一种追求正义、维护法律秩序的价值观。

4. 金庸武侠小说对学生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的启示读者通过金庸武侠小说可以获得丰富的人类道德观念培养和心灵成长。

这些故事中展现的英雄形象以及他们面对挑战和矛盾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心,引发了我们思考许多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江湖规矩、侠义精神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功是中国武术的体现,通过小说中的武功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武术的种类、特点以及修炼方法。

江湖规矩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强调忠诚、义气、尊重等价值观念。

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忠诚、正义和勇敢。

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金庸的武侠小说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虽然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发生在古代,但其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却具有普世性。

例如,金庸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江湖恩怨、权谋斗争、贪婪欺诈等问题,都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读者可以看到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高低以及社会的黑暗面。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

此外,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武侠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往往是英俊潇洒、才情出众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金庸通过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同时,他也通过爱情故事中的痴情、坚贞等情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这种浪漫主义色彩使得金庸的武侠小说更加吸引人,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最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还融入了一些哲学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于生死、命运、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非只是简单的打斗和冒险,而是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带给读者一种思考和启示。

读者可以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从中找到对于生活的一些智慧和启示。

总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代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探讨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代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探讨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代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探讨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素有“武侠小说宗师”之称。

他的作品被广大读者喜爱,并且在文学界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金庸笔下刻画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纷呈的古代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古代社会伦理观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贯穿始终。

尊卑有序、孝道强调等传统思想都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对待父母孝顺敬重;在《神雕侠侣》中,该书描写了小龙女对待师傅一直奉行“师徒情深、忠诚耿直”的态度。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到作者对古代社会伦理观的认可和宣扬。

古代社会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

忠诚、义气、正义等价值观在作品中得到强调。

例如,《天龙八部》中,宋青书一直秉持着对大宋皇室极度的忠诚;《笑傲江湖》中,杨过为了维护武林的和平与正义而奋斗。

这些都展示了作者对于古代社会价值观的呈现。

人物形象塑造金庸在笔下创造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独特魅力的角色形象。

这些人物不仅具备超凡武功和机智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承载着时代精神和道德准则。

例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以其仁慈善良、矢志报仇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鹿鼎记》中,康熙皇帝以其英明果断、亲近百姓的形象赢得人们敬佩。

反思与影响金庸武侠小说中描绘出来的古代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同时也影响着现实社会。

金庸的作品鼓励人们追求正义、勇敢面对困难,并弘扬尊重家庭、师徒情深等传统价值观念。

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对培养读者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代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是其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对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描写,作者引导读者思考人生意义、传统道德与现代伦理等问题。

同时,金庸通过塑造鲜明个性且富有内涵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看到不同人物所具备的属于自己独特而真实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侠文化尽管是枚女子,但也会着迷于武侠小说里描写的绚烂的武打动作细节,对男主人公一登场就吸引众多爱慕女子追随的画面进行一番深深的遐想,集头顶到脚底的侠义想一扫灭江湖上的丑恶,渴求男女主人公能幸福在一起,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带起勇气闯荡于江湖。

上的丑恶,渴求男女主人公能幸福在一起,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带起勇气闯荡于江湖。

尽管是枚女子,依旧热爱武侠小说,热衷侠文化。

而何为侠?大家应该就能略知一二,名满天下的金庸对此的解释是“侠之大者”,即侠士要有为国之仁心,能够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而后起之秀则有不同意见:“侠即逍遥”。

即侠士能够突破人性的极限,即侠士能够突破人性的极限,逍遥地行走于这逍遥地行走于这个世界上。

现代官方化说法则认为侠是一种行为,现代官方化说法则认为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理想,一种饱含着梦幻与荣光的意志,无论于理是合是悖,无论于法是反是违,侠永远固执著心中不变的追求。

而这追求,是在呼天不灵时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应时的代地执法,有所不为,是在呼天不灵时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应时的代地执法,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有所必为,有所必为,在执法不在执法不公正时,在合情不合理时,侠者蓦然回首、横空出世,代行着公平执法、救难救急的使命。

然而每一个行为当它壮大到足够丰富,开始由内而外衍生出内涵时,侠则成为了一种文化——侠文化。

而何为侠文化? 侠文化”在漫漫的中华历史上有着特殊而又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漫漫的中华历史上有着特殊而又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特殊性在于侠是一种可以说是相当难以定义的东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进行的一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行动皆可以称之为“侠”。

而说侠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并非妄言,侠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华文明起起伏伏而有久经风雨,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的一部分。

正是东方文明留下的令人咀嚼回味不已的侠文化才吸引大批人们相继成为武侠迷。

武侠小说诞生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金庸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巨擘,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侠义精神。

侠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金庸小说中的核心主题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来解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首先,侠义在金庸小说中表现为主人公对于正义的坚守。

既然是武侠小说,必然会有恶势力存在。

而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因为看到了罪恶与丑恶,而选择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杨康,他们深知蒙古统治者的野心与非人道行为,但却选择了奋起抵抗。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小龙女,无论是为了保护乡民,还是为了复仇,他们都毅然选择了面对强敌的路。

他们肩负起了责任,顶住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以侠义之心守护着正义与公平。

其次,侠义在金庸小说中体现为对于弱者的保护与帮助。

金庸笔下的侠客们都有一颗同情弱小、保护弱者的心。

他们不仅在武功上超群,更在品德上宽厚慷慨,纵然身在江湖,但却对于民间百姓的疾苦深感扶持。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林平之,他们在江湖中因为见到了无辜百姓受到欺压,便选择了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他们。

他们不顾个人得失,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这种精神成为了武侠小说中最具分寸的价值观念之一。

再次,侠义在金庸小说中体现为人性的真善美。

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追求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这种品质在金庸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无论是《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萧峰,还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他们都是心地善良、重情义的人物。

他们宽宏大量,体谅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侠义与仁爱的精神。

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事张扬,却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最真实的人性美。

最后,侠义在金庸小说中体现为对于爱情的执着与牺牲。

侠义不仅仅是一种正义的追求,更表现为对于爱情的追求。

金庸小说中的侠客们不止一次因为爱情而选择担起责任与痛苦。

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守护自己深爱的人。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选择了和小龙女分隔两地,甚至放弃了与她团聚的机会,只为保护她的安危。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解读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解读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姓名******学号学习年限指导教师申请学位学士学位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摘要:自上世纪起,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就在当代文坛掀起了一场武侠小说阅读风暴,几十年来人们更是被金庸小说所传达出的侠义观所折服。

本文从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的定义谈起,论述金庸的侠义观;重点以《射雕三部曲》、《飞狐外传》为例,阐述金庸侠义观所包含的“见义勇为,坚守道义”、“言出必行,重信然诺”、“拒绝利诱,坚持正义”、“为国为民,民族大义”四大内涵;最终目的是将金庸侠义观与传统侠义精神相对比并分析其进步性。

关键词:侠义观;内涵;进步性From the point of Jin Yong’s martial arts novels of JinYong’s chivalrous viewAuthor’s Name: Linghua Zhang Tutor: Jinhua HanABSTRACT:New martial arts novels represented by Jin Yong stir up a novel reading storm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field. People have been attracted by the chivalrous view conveyed in Jin Yong’s novels for decades.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hivalrou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alks about Jin Yong’s definition about “chivalrous”, and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Condor Trilogy and Other Tales of the Flying Fox to focuses on the four connotations contained in the chivalrous view which are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for a just cause and stick to moral", "practice what you preach", "refuse to inducements and adhere to justice" and “fight for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ast Jin Yong's chivalrous and the traditional chivalrous spirit and analyze its advancement.KEYWORDS:chivalrous; connotation; advancement目录一、侠义精神与金庸武侠小说 (1)(一)“侠”与“义” (1)(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观 (2)二、金庸侠义观的具体内涵 (2)(一)见义勇为,坚守道义 (3)(二)言出必信,重信然诺 (4)(三)拒绝利诱,坚持正义 (5)(四)为国为民,民族大义 (6)三、金庸侠义观的先进性 (7)四、总结 (8)注释 (8)参考文献 (8)一、侠义精神与金庸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作为新武侠时期创作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对古典武侠时期的创作进行了许多改造,他们的题材范围不再局限于旧武侠小说的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打杀、剑仙斗法,而是较多的展现人民群众的斗争,故事的主人公也开始拥有正常的人格而非仙格。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摘要】金庸武侠小说在当代文坛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其中有深刻的体现。

金庸作品的价值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研究,本文仅从文化内涵这个角度对金庸小说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内涵及通俗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概要说明并做简单分析,从而揭示出其作品中文化的广泛性和关联性。

【关键词】金庸,历史文化,通俗文化,传统文化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其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在世界华人领域和文学界赢得了广泛的关注,金庸本人也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领域的“武林盟主”。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是在华人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为何他会拥有那么多的“金迷”呢?为何当下还有一部部金庸的作品被搬到荧屏上与观众见面呢?甚至于同样的一部作品被多次翻拍,观众还是百看不厌呢?究其原因很多,一方面,他继承了古典武侠小说的传统,并将新派武侠小说形式独特、情节曲折、表现豪情狭义的特点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另一方面,金庸将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融入到小说之中,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儒道佛学均有一定水平的表现,深刻展现了其在政治、哲学、宗教、文学等方面的造诣。

本文主要从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内涵、通俗文化内涵以及各种文化交融等方面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一、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文化内涵——小说与历史有机融合金庸本人具有较深的史学修养,同时他又十分喜欢历史研究,他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的武侠小说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知识。

关于这点他曾这么解释道:“自己在武侠小说中常加入历史背景与历史传说,那是为了使武侠小说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所以在读者眼中,金庸笔下的小说不是刻意追求离奇怪异的故事情节,主观上为了情节起伏而去盲目虚构人物的经历和武功的奇异,没有一点历史真实感。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民族观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民族观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民族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香港文坛出现通俗文学,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的武侠小说,描写和展现了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塑造一系列英雄人物、“民族平等,以人为本、和平共处”原则等等,以及这一原则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这种确立中国多民族的国家形象,但同时大力批判民族独裁主义的观点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性的,今天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金庸小说在民族问题上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都是罕有匹敌的。

标签:金庸;武侠小说;民族观在香港文坛相继出现的通俗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金庸的武侠小说。

从1955年到七十年代,金庸总共出版了14部36册长短不一的武侠小说,其中绝大部分风靡至今,广受欢迎,使其成为二十世纪知名度最高的华文小说家之一。

金庸的小说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重要的还是在于小说本身将多民族融入其中,树立了一种民族观。

这种确立中国多民族的国家形象,同时也大力批判民族独裁主义的观点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性的,今天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金庸作品民族观的缘起考察金庸小说的民族观,无疑要从小说的写作背景入手。

作者金庸所在的香港,五六十年代正处于民族矛盾冲突最为尖锐的时代。

香港的社会特质和状况,恰好为金庸以民族为暗线的小说定了一个多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基调。

多民族交汇的香港,势必成为民族融合与民族冲突频发的地区。

“在这种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金庸以一种大同的思想,将民族融合始终作为作品的主线”〔1〕,以“民族平等,以人为本、和平共处”为原则,始终支持着民族的解放斗争。

他的作品中,很少或者完全没有一般武侠小说中常见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假如说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还闪现着某些“夷夏之辨”的简单化倾向,那么,越到后来,金庸对于民族问题的体会认知就越深刻。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所处的时代——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摩擦不断的宋代,以及乔峰自己的身世——被汉人养大的契丹人,使得民族问题显得相当复杂,使得无数人成为少数政客的工具,乔峰的结局也只能是悲剧。

论武侠文学中的民族精神

论武侠文学中的民族精神

22-167CN14-1034/IMZXS 4/2009武侠文学在正统文人眼中一直被视为“小道”,认为它是无关政治教化的虚无之事,不能登大雅之堂,多不屑一顾,再加上它有“宣传暴力”的嫌疑,而被长期禁锢。

尽管武侠文学遭到世人的众多批判,受重视的程度不高,但不可否认在武侠文学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撼人心魄的力量,尤其是大陆改革开放后,武侠文学作为一股狂潮席卷华人读者群,成为了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武侠文学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出反抗邪恶、坚持正义、维护和平和自由的精神追求,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弥漫于作品中的浩然正气和浓郁的民族忧患意识,可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为维护民族自尊、对异族的挑衅给予最强烈的反击,总之,武侠文学备受读者青睐,主要是因为作品中蕴含了丰厚的民族精神。

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对武侠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进行极度观照。

一、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所产生的深沉的忧患意识作为通俗文学之一的武侠小说,在中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它最早可以上溯至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和唐人传奇。

宋元“公案”话本小说的出现,大大推进了武侠小说的创作,而到20世纪20年代再一次掀起了武侠创作的狂潮,却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

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由于满清政府的腐朽昏庸,使得国家衰微,再加上频繁的内战和列强的入侵以及大自然的肆意凌虐,人们对生老病死的无奈,使国人对前途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产生莫大的恐慌。

异族入侵,国难当头,在国家、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而平民百姓却表现出弱者心态,任人宰割,情绪低落,于是便形成了以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等人为代表的小说家企图以武侠小说煽起“精武救国”的社会热情,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历史及现状。

向恺然创作的《侠义英雄传》,里面塑造的大刀王五和霍元甲等英雄形象,他们为维护民族自尊,对异族的挑衅给予最强烈的反击,哪怕横尸当场,血溅五步也在所不惜。

他们成为了民众崇拜的对象,效仿的楷模,从而激发出了全国民众抗击外族入侵的豪迈激情。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引言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而金庸先生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的巨匠。

他的作品不仅风靡全球,还深深影响了华人社会。

然而,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非只是纯粹的冒险故事,它们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探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作品。

武侠小说与历史融合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武侠小说与历史密不可分。

尤其是金庸的作品,他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与小说情节相结合,赋予作品更加真实和有分量的感觉。

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多发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

这个时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

金庸通过小说中的描述,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他揭示了江湖势力与官府的斗争,以及人民对于封建制度不满的情绪。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反映,也对未来的社会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影响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他通过改编和虚构,为小说中的故事提供了更加具体和鲜活的背景。

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将北宋末年的政治斗争和历史人物完美地融入到了小说情节中。

这种融合不仅使得小说更加有深度,也让读者可以通过小说更好地了解历史。

武侠小说的社会意义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们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金庸的武侠小说尤其如此,它们呼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心声。

对于正义与沉默的探讨正义是武侠小说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们经常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奋斗。

他们不畏强权,敢于挑战不公,为弱者发声。

通过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金庸传递了对于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追求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珍贵且难能可贵的,给予了读者力量与勇气。

批判封建礼教与命运的束缚封建社会的礼教和命运束缚了人们的自由与进步。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一些人物通过努力和智慧,成功地突破了这种束缚。

他们不被规则限制,不被命运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浅析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及其现代意义[教育]

浅析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及其现代意义[教育]

浅析金庸小说的侠义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引言“金庸热”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奇异的文学现象,它不仅拥有数目极为众多的读者,而且持续时间长、覆盖地域广、读者文化跨度大。

究其原因,正是从博大精深、纷繁复杂的古代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中国的广大民众的心灵结构之中的一种文化精神——“侠义观”,它促成了“金庸热”的产生和持续。

“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杰出优秀的人;作为一个学者,他是一个一流的学者;作为一个文学家,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2005年初,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著名文艺学家徐岱教授对其做出这番评论。

毋庸置疑,就作家而言,金庸确实创造了一个几乎是无法超越的文学现象。

从1955到1972年间共创作了12部长篇、2个中篇,为全世界的华人开创了一个奇妙的武侠天国。

可以说,有华人处即有金庸武侠小说。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信然诺,不变节,不趋势,坚守人格,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追求自由人格、自由生命构成了侠义观的基本内涵,这也正是这些侠客为读者所喜爱的原因。

一、中国武侠文化与“侠义精神”武侠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支撑部分。

从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到今天,我们的民族对这一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执着的偏爱。

金庸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大师,他开创了继晚清第一次武侠小说高峰以后,又一个武侠小说的高峰时代,金庸的武侠小说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国的武侠文化,把武侠小说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武侠小说概述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流裔之一,它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中华文化血肉相连。

它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学样式,自唐传奇始一直绵延至今,特别是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的出现使这种古老的文学体裁获得了新生。

“武侠小说”这个概念是1915年林琴南才首次提出的,而在明清之际多称为“侠义小说”、“侠情小说”、“侠勇小说”、“任侠小说”,可见这种文类的小说其重点是一个“侠”字。

金庸小说阅读与赏析 王桂荣(章节测验答案)

金庸小说阅读与赏析 王桂荣(章节测验答案)

“金庸小说阅读与赏析”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B.自学C.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D.讨论你的答案:ABCD正确答案:ABD教师评语:暂无金庸小说创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北大严家炎教授将其概括为奇异的阅读现象。

你的答案:第1空:金庸热正确答案:第1空:金庸热教师评语:暂无“金庸小说阅读与赏析”就课程性质而言是一门课。

你的答案:第1空:哲学正确答案:第1空:通识教育教师评语:暂无金庸的原名是,1923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海宁砖石镇袁花村。

你的答案:第1空:查良铺正确答案:第1空:查良铺教师评语:暂无金庸的唯——部短篇小说是《》。

你的答案:第1空:越女剑正确答案:第1空:越女剑教师评语:暂无《》取材于作者家乡乾隆并非正所出而是大臣陈世信的儿子”的传说。

你的答案:第1空:书剑恩仇录正确答案:第1空:书剑恩仇录教师评语:暂无陈家洛的悲剧表现在事业悲剧和。

你的答案:第1空:爱情悲剧正确答案:第1空:爱情悲剧教师评语:暂无“百花错拳”这一武功的创造者是袁士霄,陈家洛自己创造的武功是。

你的答案:第1空:庖丁解牛拳正确答案:第1空:庖丁解牛掌教师评语:暂无《射雕英雄传》“三位一体”结构包括历史视野、江湖传奇和你的答案:第1空:人生主线正确答案:第1空:人生主线教师评语:暂无靖蓉之恋有利于,也是书中动人的章你的答案:第1空:刻画人物性格正确答案:第1空:刻画人物性格教师评语:暂无《神雕仙侣》发表在1959年5月20日上,对金及其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品。

你的答案:第1空:《明报》正确答案:第1空:《明报》教师评语:暂无如果从主题上讲《射雕英雄传》是,那么《神雕侠侣》就是。

你的答案:第1空:史诗第2空:情词正确答案:第1空:史诗第2空:情词教师评语:暂无玉女心经是少女无法言表的的外露。

你的答案:第1空:心灵隐秘正确答案:第1空:心灵隐秘教师评语:暂无黯然销魂拿是杨过心理上的的象征。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一、金庸小说的传统精神1.儒家之“正义”武侠小说在本质上宣扬复古主义、念旧情怀的小说表达作家对过去的追忆——道德礼法。

构成金小说最基本的人性关注,一开始与礼仪有关,义是侠士魂灵,也是金小说核心。

儒家重人德,讲究文如其人,金发展为武如其人,义与仁关系密切。

从事的轰轰烈烈的事业,仁是儒家思想核心,通过义才能实现,注重个体对他人、群体的爱。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惺惺相惜。

《雪山飞狐》中写胡一刀与苗人风惺惺相惜的义气。

均因是李自成侍卫之子。

两人比武头几天不分胜负,双方相互钦敬。

白天比武、夜间喝酒,苗人风将剑招传胡一刀,胡一刀将刀法授苗。

第四天,胡夫人看出苗人风破绽。

第五天,向丈夫使眼色,但胡不忍,夫人摔孩子,后胡提议换兵器,打成平手,后有人暗中在兵器上涂药,胡一刀死,胡夫人横刀殉夫,将孩子交苗人风,忙乱中却被他人带走,此后,苗人风每到过年,必祭胡。

《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殷素素觉得有负于三师兄俞岱岩,夫妇双双自尽,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更是吃尽苦头,几乎牺牲。

《鹿鼎记》中韦小宝,既不捉天地会的人,也不杀康熙,康扣住韦小宝,准备炮轰子爵府,消灭天地会骨干,韦小宝为报信,捅了称兄道弟的多隆一刀,但心里又释道:“你是鞑子,我天地会靠杀鞑子吃饭,不杀你不行”反正你要死,不然皇上也要砍你头云云。

但多隆命大,也保住了韦小宝的义气。

《鹿》中韦小宝好色,讲义气,见陈圆圆之女阿珂,色心大发,胡搅蛮缠,惊晕,却又想摸手,又无勇气,陈近南伤重而死,韦小宝声嘶力竭叫“师父,师父”。

(武功平平,却做天地会总舵主)出了妓院,却成了鹿鼎公,好色,却入了少林寺。

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持正义,打抱不平《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仪琳,与田伯光死缠。

《碧血剑》中袁承志救焦公礼全家与金龙帮斗,也源此。

其一,焦公礼杀闵子叶,因这人为总镖头拿了人钱却不予保护,反而与强盗勾结准备杀户主并占人家女儿。

其二,焦公礼与太白三不和,因不愿与其跟清兵勾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挣脱狭隘民族观念的枷锁——评金庸武侠文学作品中的民族观念!金庸,原名查良镛,香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作者之一。

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所创作的武侠小说,可谓全球华语社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查良镛阅历丰富,文思敏捷,创作概括小说、政论、散文、译述和剧本。

其中以开创武侠写作新页最为突出。

他的武侠文学作品,既有古典小说的精采传统,又能自出一格,独特的想像方式、完善的长篇小说叙事规范以及成熟优美的民族语言融为一体,豪情侠义跃然纸上。

从1955年发表《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直至1973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金庸共创作了十四部长篇武侠小说以及一部短篇《越女剑》,金庸的武侠文学作品不仅风靡全球华语社会,也有英语、日语等多国语言译本。

同时,小说也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和电脑游戏。

可以说,金庸的作品影响了几代华人。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否挣脱狭隘民族观念枷锁的束缚,是检验作品有无现代精神的标尺之一。

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深受儒家尊夏贬夷思想的影响,表现出排斥其它民族、丑化其它民族的不良倾向。

与中国传统的武侠文学不同,金庸将其笔下的侠客们置身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民族冲突中,以侠客们的传奇体验带领读者揭开历史的真相,思索中国民族问题的本源,表现其消除民族隔阂,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题旨。

金庸先生1994年在北大讲学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

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

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

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

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

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

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

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

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

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摘自焦小云《金庸的中国历史观》)可以看到,在金镛的观念中,不但没有所谓“夷夏之防”,甚至汉族与其它民族的边界已经模糊,以至于融合且不可分了。

一、民族冲突与融合是金庸武侠作品的主干金庸曾将自已的十四部长篇武侠作品题目的第一字作一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纵观这十四部作品,其中除《连城诀》《笑傲江湖》《侠客行》《鸳鸯刀》四部作品发生的场合属于“纯粹的江湖”外。

其它《射雕英雄传》等十部主要作品无一不是以激烈的民族冲突为背景的。

金庸先生1994年在北大讲学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南北受到的外族进攻;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有四百年;第四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四百年;第六是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 无独有偶,金庸《射雕英雄传》等十部作品中发生故事的时间都集中这些所谓的“危险时期”。

其中,南北宋时期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元明清时期最为集中,包括《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白马啸西风》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时代,但它的故事却潜伏着汉朝与古高昌国政治文化交流与冲突的暗线。

在这些作品中,除了汉族外,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摆夷、鲜卑、契丹、女真、党项、吐蕃均登场亮相,这些民族与汉族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或对抗、或联合,最终大都通过长期的交流而归于一统。

在民族冲突的描写中,金庸的作品虽然仍以汉族为主,但较为客观的揭示了战争给不同民族人民带来的是同样的悲惨命运。

在《天龙八部》中,读者借乔峰的眼睛看到了契丹军对于汉族边民的掠夺、屠杀,但同时也看到了宋军对契丹平民烧杀掳掠的发指行径。

在《天龙八部》第五十章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萧峰道:‘我在此地之时,常听族人唱一首歌。

’当即高声而唱:‘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他中气充沛,歌声远远传了出去,但歌中充满了哀伤凄凉之意。

段誉点头道:‘这是匈奴的歌。

当年汉武帝大伐匈奴,抢夺了大片地方,匈奴人惨伤困苦,想不到这歌直传到今日。

’萧峰道:‘我契丹祖先,和当时匈奴人一般苦楚。

’”金庸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古今民族间的争战放到一个新的客观的角度去看,使读者更清楚的感受到民族间仇恨和冲突对任何强或弱的民族都是一种伤害,如此对历史的客观描述在以往中国文学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二、从作品主人公看金庸民族观念的渐变金庸的小说中展示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却不是一开始便有的,而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我们可以从金庸武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看出金庸的民族思想的变化和发展。

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的主人公是陈家洛,他的民族思想是极其狭隘的。

他把满人看作是外人,是野蛮人,在陈家洛的观念中,汉族的大好河山是不能容忍别族来统治的,在这一点上,《书剑恩仇录》与传统武侠文学的民族观念并无二致。

然而,金庸在作品中用了大量热情的笔墨描写回人,霍青桐与香香公主这两位女主人公集美丽、勇敢、善良于一身,在陈家洛、乾隆、香香公主的三角恋情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回人、汉人、满人在情感方面没有丝毫的区别,从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与距离感。

在这之后,金庸写了《射雕英雄传》,郭靖的民族观念同陈家洛是大同小异的,不过也有进步的地方。

那就是金庸设计了一个情节:郭靖是在蒙古长大的,成吉思汗对他家恩重如山、拖雷与他结为安答、华筝与郭靖青梅竹马。

在这种情况下,郭靖最后虽然对宋朝尽忠,但在他的潜意识中,对蒙古还是有感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蒙古塑造了郭靖,郭靖性格中的质朴、善良、诚信正是蒙古人的优良品质。

读过这部书的作者,会不知不觉间会对蒙古人产生亲近和好感。

可以说,在这部书中,金庸的民族思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民族思想趋向成熟的代表作。

《天龙八部》的背景处于宋真宗年间,正像作者借游坦之所说“我大宋南有大理,西有西夏、吐番,北有辽国,四夷虎视眈眈”。

在书中,除大理外,其它民族均有一统天下之心,加上慕容复等鲜卑后裔图恢复燕国,各民族间的矛盾可谓一触即发。

然而,民族间的矛盾,却无法阻碍各民族爱好和平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汉族的虚竹,契丹的萧峰,大理的段誉结拜成兄弟,他们所作的是弥合各民族之间的矛盾,避免大规模战争的发生。

金庸在《天龙八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为实现民族间和平共处而牺牲的英雄——萧峰。

在萧峰这悲剧性人物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金庸的民族观。

在这里,我要重点谈一谈萧峰这个人物。

萧峰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他的身世,他是契丹人,一个在汉族人中长大的契丹人。

当萧峰还是一个婴儿的时侯,宋朝的武人听信复容博的假信息,在雁门关误杀了萧峰的母亲和十几个家人,萧峰的父亲也在那一战中跳崖自尽。

事后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个误会,但对于充满民族仇恨感的武人们来说,杀死几个“猪狗不如”的契丹人并不是一件大事。

然而,在“带头大哥”和丐帮帮主汪剑通的心中,这次误杀是他们心中极为后悔的一件事。

于是他们将萧峰送给一对宋人夫妻收养,之后少林寺传给萧峰武功,汪剑通最后甚至把丐帮帮主之位也传给了这个契丹人,萧峰本人对此一无所知,在担任丐帮帮主期间,萧峰多次主持对于契丹将领的暗杀行动,有力地阻碍了辽对于宋的进攻。

杏子林是萧峰命运的转折点,在这里他知道了自己竟然是一个契丹人。

此后,萧峰一直处在一种被命运摆布的状态,但是金庸给萧峰一个武林第一高手的形象,让他有反对命运的资本,所以他即使隐居东北,也会变成辽国的南院大王。

在与契丹人的相处中,萧峰也被他们的质朴、豪爽所感动,他也逐渐放下了“契丹人”这个包袱。

然而,民族间的矛盾冲突又把他逼上了绝境。

辽帝要他灭宋,宋人要他反辽,而无论是挥兵南下还是归宋反辽,辽宋之间都难免有一场恶战。

在两难的决择中,萧峰最终选择了“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逼迫辽帝立下“于我一生之中,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

”的誓言后自杀。

可以说,萧峰的死是一个悲剧,他不愿戴着沉重的民族枷锁苟且地生活下去,他的死是对宋人、辽人以及所有天下人的警示,他的死是为民族间的和平共处而死的,同时也是对命运宁死不屈的反抗,他完成了被命运击败而不被击倒的英雄历程。

尽管萧峰的死直接阻碍了辽对宋的进攻,对汉人有利。

然而,书中却这样写道“耶律洪基脸色阴郁,心想我这次为萧峰这厮所胁,许下如此重大诺言,方得脱身以归,实是丢尽了颜面,大损大辽国威。

可是从辽军将士欢呼万岁之声中听来,众军拥戴之情却又似乎出自至诚。

他眼光从众士卒脸上缓缓掠过,只见一个个容光焕发,欣悦之情见于颜色。

众士卒想到即刻便可班师,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既无万里征战之苦,又无葬身异域之险,自是大喜过望。

”萧峰的死,绝不单单挽救了宋的军民,成千上万契丹将士的生命和家庭也被他保全。

读到此处,萧峰对于两个民族同样真挚的感情跃然纸上,这份平等和博爱令人潸然泪下。

金庸的民族思想还反映封笔之作在《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身上。

韦小宝是一个喜剧性的平凡小人物,他在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游动,同时是大清的鹿鼎公、天地会的青木堂主、神龙教的白龙使、俄罗斯的伯爵、清凉寺的主持,明末代长平公主是他的师傅,他还同新疆葛尔丹、西藏桑结喇嘛结为兄弟,尽管别人把“反清复明”、“剿灭反贼”、“恢复汉统”等等相互矛盾的任务交给韦小宝,但他对此却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只要对百姓好的皇帝就是鸟生鱼汤(尧舜禹汤),又何必管他是哪一族的。

”在这个小泼皮无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狭隘的民族观念,统一的国家和百姓的富裕安宁对他来说才是重要的。

另外,《鹿鼎记》中韦小宝属于哪个民族便是一个疑问,由于他出身妓院,其母韦春花与汉、满、蒙、回、藏的客人都有接触,因此,韦小宝无法确定自己的民族,然而,没有民族并不妨碍他爱自己的国家,相反,更有助他毫无阻碍地去同任何民族交往,“心中本无物,何处惹尘埃”。

也许,金庸先生正是用这一个特殊的喜剧人物去表达一种崭新的融合的民族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