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复习教案.doc
青岛市人教版物理2019年中考二轮复习之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11
若木块有五分之三体积浸入水中,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的密度为多少?反馈练习一个厚度不计的平底烧瓶重0.8N,瓶底面积为0.8dm2,圆柱型瓶颈处横截面积0.5 dm2。
盛上重1.6N的水后,水深0.25m。
如图。
求:(1)此时烧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2)此时烧瓶的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3)现在,将重4N,密度为0.6g/cm3的木块放入烧瓶中漂浮,(水未溢出)则烧瓶的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例二如图用滑轮组将重480N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拉力的功率(3)若重600N的人,用该滑轮组将重600N,密度为6g/cm3的另一浸没在水中物体匀速拉起时,求:物体浸没在水中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人每只脚的底面积为2dm2)。
(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写出解题思路并求解)合方法总结▪1理解固、液体压力和压强▪2理解滑轮组补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惑。
测完成综合检测一个厚度不计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积为4×10-2m2,盛上一些水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600N。
求:(1)此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2)桶的侧壁上有一个小阀门A,它能承受的水的压强最大为6×103Pa。
当A距水面多深时,它将被水冲开?(3)现在阀门A距水面0.5m(如图)通过滑轮组把一个物块慢慢放入水中,待物块浸入水中4/5时,阀门A刚好被冲开,此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物块的密度多大?。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功和能的计算等。
3. 分析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热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温度、热量、比热容等。
2. 掌握热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热量传递的计算、热能的转换等。
3. 分析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电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 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doc
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活动知识回顾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分
实战准备
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
一、回顾解决力学综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
1.密度公式
2.重力公式
3.压强公式
4.浮力公式
5.功的定义式
6.滑轮组 费距离公式
7.滑轮组自由端拉 力
8.机械效率
二、重点题型解析:
【例1】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13.1-1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
求:(1)混凝土块的体积
(2)混凝土块的质量
(3)混凝 土块受到的重力
(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混凝土的密度 为2.8×103kg/m3)
(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例 2】如图13.1-3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为2.4×104N的钢材匀速提高10m。已知拉力F为104N。则这个过程中: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记密度、重力、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2.熟练运用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
行力 学综合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计算能力。
重点
1.公式的选择及应用2.受力分析
难点
寻找解题思路及公式的转换和变形
教学方法
2.若题目中涉及物体浸在水中,对应人和物体有两个受力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对应上述公式中的和。则等价公式为。
3.若题目中给出人对地面的压强,则用于求。反之,若知道了F支,便可求出。
2019北京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教案复习专题2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教案浮力教案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模块一、【本讲重、难点】一、本讲重点1.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2.物体的沉浮二、本讲难点对于浮力的题,计算方法不固定,着重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进而选取相应的公式求解。
模块二、【知识点睛】(1)压力差法: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对它各个面的压力(前后,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 下,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 上,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的物体的浮力。
即向下向上浮F F F -=。
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向上浮F F =。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如果上下表面都与水面相平行的规则物体,且知道它的上、下表面在液体内的深度、上、下表面的面积及液体的密度,便可根据深度计算压强,再算出上、下压力差,即浮力来。
(2)称重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G ,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的示数为G 示,测F 浮=G-G 示。
(3)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ρgV 排 这是计算浮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只要ρ液和V 排已知,或者可以由其他条件求得,即可利一.原学校复习进度及近期习题的只是漏洞(10分钟)二.知识点睛:对整体知识的回顾,注重分析每种方法在运用时的局限性(10分钟)图2【例23】如图1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 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 时,B 排开水的体积为1V ;若将A 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A 、B 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 2,且3212dm V V =-,33/103m kg A ⨯=ρ,kg N g /10=,求容器底对物体A 的支持力多少?BA图1专题三 露排比公式的应用【例15】将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物体,放进食盐的水溶液中,物体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求:(1)食盐水的密度是多大?(2)若将物体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总体积的十分之几?【例13】一圆柱形容器的内截面积为150厘米2,内装一定量的水,一物体重7.84牛,用细绳挂着部分浸入水中,绳的拉力为0.49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计算题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计算题教案一、我对初中物理计算题的粗浅认识。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现在的计算题的计量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每年的人分值都在22分左右,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力学:速度,密度,重力、压强、浮力、机械功、机械效率。
2、热学:比热容、燃料热值、热机的效率3、电学: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以上考点常以计算题的出现,以基础知识为主,通过计算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多出现在压轴题,中考中觉的有电、热综合题,力、电综合题和力、热综合题。
主要涉及的公式:密度公式:固体压强公式:功的公式:功率公式:机械效率的公式:热量计算公式:欧姆定律公式: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电热公式:阿基米德原理:还有悬浮漂浮条件等等。
无论是解好那种类型的计算题,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
审题时需要注意:(1)理解关键评语;(2)挖掘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4)对应相关原理详细说明如下:(1)理解关键评语;1)光滑、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2)做匀速直线运动鞋、静止3)升高多少度、和升高到多少度;降低到、降低了4)有用的功率还是总功率;功率还是效率等(2)挖掘隐含条件;说到家庭电路就意味着电压是220伏,而且是并联;说到是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就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O C;9说到不计能量损失,意味着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效率是100%;说到用电器正常工作,意味着用电器上加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等等(3)排除干扰因素;如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此时的“上升”、“下降”及“不同的速度”均为干扰因素。
再比如,两灯串联,甲比乙方亮。
这里的“甲比乙亮”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
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的,排除干扰因素。
2019版中考物理专题二十二计算题第1课时力学计算复习教案
“当堂达标题”见学案
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3)若题目结合滑轮组时,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时,可通过 或 进行计算.
师生分析:的应用及变形公式。
本题主要涉及到质量、重力、压力、
压强以及运动速度的计算.
力学综合计算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质量、密度、速度、压强、浮力、功、功率、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等知识的综合计算问题。
师生分析:
功的计算
(1)已知力(F)和路程(s),一般选用公式W=Fs进行计算,路程的单位必须用m;
(2)
(3)因为登陆艇匀速行驶阻力f始终为2.0×105N,由二力平衡可得牵引力F=f= 2.0×105N
登陆艇在测试中的功率P = Fv= 2.0×105N×30m/s=6×106W
师生分析:
1.速度的计算
(1)已知路程(s)和时间(t),则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
(2)若时间(t)未知,已知力F(拉力、牵引力、推力等)和功率(P),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用推导公式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必须用W;
难点
用灵活应用各种物理学方法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知识再现
“中考导航”见学案
可用练习或提问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也可边板书边梳理.
Hale Waihona Puke 展示交流考点1:速度( )相关计算
(1)已知路程(s)和时间(t),则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若时间(t)未知,已知力F(拉力、牵引力、推力等)和功率(P),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用推导公式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 热学计算复习教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热学计算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题型的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热学物理概念的理解。
2、结合热量、热值、功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对能量转化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重点:1、热量的计算,这是升中考试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
2、热量与热值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水吸收热量的计算。
教学方法:学生以练为主,教师点拔结合。
教学过程:问题:在我们复习的有关《热学》章节的复习中,有哪些是需要计算的知识点呢?(热量的计算,热值的计算)今天,我们先从热量的计算开始进行复习。
一、关于热量的计算:让学生回忆在热量的计算中需要哪些物理量?Q=cm△t其中: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符号是JC——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m——物质的质量,单位:千克,符号是kg△t——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变化量,单位:摄氏度,符号是℃让学生理解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例题1.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将质量为2kg的煤油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解:Q=cm△t=2.1×103J/(kg·℃)×2kg×(70℃- 20℃)=2.1×105J答:需要吸收2.1×105J的热量二、关于热值的计算:让学生回忆在热值的计算中需要哪些物理量?Q =qm其中: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符号是Jq——燃料的热值,单位:焦耳/千克,符号是J/kgm——燃料的质量,单位:千克,符号是kg注: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前者是所有物质都可以吸收或放出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有关;后者只限于燃料才能放出热量,其它不能燃烧的物质是不能放出的,它只与燃料的质量、热值有关,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中考力学、电学计算题复习教案
中考力学、电学计算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熟记力学、电学、热学中的计算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求解物理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完成例题,并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2)使学生养成细心、严谨分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解题技巧的训练。
教学难点:养成规范答题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复习课教学【专题解读】【考点典例剖析】考点1 力学计算题型1:速度、重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相结合如图所示,叉车在10 s 内将质量为2 t 的大理石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1 m,发动机所做的功是5×104 J。
(g 取10 N/kg)求:(1)大理石在10 s 内被提升的平均速度。
(2)叉车的支持力对大理石做的功。
(3)叉车提升大理石的功率。
(4)叉车提升大理石的机械效率。
题型2:密度、压强和浮力相结合如图甲所示,将一个质量为5.4 kg,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块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块长0.2 m,宽0.1 m,高0.1 m。
(g 取10 N/kg)求:(1)物块的密度。
(2)图甲中,物块水平放置时对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把物块竖直放置于足够大的容器内,然后倒入水,直至水深0.3 m,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力学计算题解题的思维方法:1.正向思维法:由已知条件入手。
2.逆向推理法:由待研究量入手。
3.双向交叉法: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涉及知识点多的复杂题目需由已知条件入手看能推出什么新条件,同时由待定研究量入手向前推理,看需要哪些相关量,使前后能联系到一起。
【考点典例剖析】考点2 电学计算题型1:欧姆定律有关的计算如图甲所示,在2022 年某工厂要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的承受的撞击力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由静止自由释放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随压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的电压为24 V,定值电阻R0=10 Ω.求:(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多少?(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多少?题型2:电功、电功率有关的计算如图3-13 甲是某款电热水龙头.即开即热、冷热兼用.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图,R1、R2为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 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实现冷水、温水和热水之间切换.有关参数如表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值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开关与1、2接触时,水龙头放出的水是_____( 填“温”或“热”)水,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2)水龙头放热水时,正常工作50 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R2的电阻值多大?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1、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电学试题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明显给出,而是隐藏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而这些隐含条件可从物理现象、关键用语等已知条件中挖掘。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人教版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 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图像信息问题解题攻略》教学设计二、考査功能: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等。
一、考査重点和热点:图像信息类试题是以图像、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图像、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这类题目的图像信息量大,较为隐蔽.它的取材范围较广,内容可能源自教材,也有的涉及高新技术或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三、考查难点:在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挖掘图像所含的信息,并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合成、提取、加工,最终求得问题的解答。
四、题型分析:题型1:图像分析与计算【例1】(xx·上海中考)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
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思路点拨】由于甲运动6s通过的路程为6m,可判断出图线a为甲的运动图像;甲比乙先运动2s,所以此时乙的运动时间为4s,在图上另外两条图线4s是的路程分别是6m、8m,根据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可知乙的s-t图线可能是c,故选D。
【完全解答】D【例2】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1:2B.2:1C.4:1D.8:1【思路点拨】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0.5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故选D。
【完全解答】D【方法技巧】所谓图像信息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图像,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和处理。
2019年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全)
初三物理教案一 运动的世界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3、长度单位换算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4、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
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5、平均速度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v s =s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应用练习]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019-2020年中考物理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考点聚焦】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4.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呈现形式】本部分的考点主要以填空题、选择、计算和实验题型出现,其中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应用可以用实验题型出现。
在计算题中,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常常紧密联系,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浮力的基本概念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因此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作用力的作用,所以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两个力的大小关系:(1)当F浮>G时,上浮,最终结果漂浮。
(2)当F浮<G时,下沉,最终结果沉底。
(3)当F浮=G时,悬浮,即物体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ρ液gV排4.浮力的应用应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若保持浮力不变而减小自身重力,或保持重力不变而增大排水体积。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其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2)潜水艇:是靠改变水舱中水的多少,即靠改变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3)气球和飞艇是通过充气、放气调整气囊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对应训练】1.利用空气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A.人造卫星 B.飞机 C.风筝 D.氢气球2.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空心小球,用手将其置于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浸没于水(如图6所示),放手后水球运动状态是 [ ]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都有可能图63.浸没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A.浮力增大,压强减小B.浮力减小,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4.含有杂质的蜡块悬浮在水中,要使该蜡块漂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纯酒精B.加水C. 加食盐D. 加汽油5.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感,可用漂浮疗法减轻。
2019中考物理 计算题专题复习教案
学习资料专题计算题专题教学目标:对于各章节中涉及的公式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重难点:压强,浮力的计算考点级考试要求:教学内容物理公式汇总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考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五部分组成.我们每次考试计算题部分得分率很低.因此,今天的专题是计算公式的应用.二,为做好计算题回归学过的全部公式,减轻学生对‘公式多,怎么记住’的压力。
按教材分写的话,公式不多。
八上---速度,质量八下---重力,压强(2种),浮力(4种),功,功率,机械效率.九年级---吸收热量,放出热量,热值,热机效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电能,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波速三,计算题答题规范要求:整个答题过程:在“解”的后面写出公式及代入数据,算出结果,最后“答”.1.写公式时,可以写原始公式的变形式、推导式.①物理量符号书写要规范.不能像解数学一样,用X、Y等字母代替.②尊重题目里原有的符号,题目中已给出的符号不能更改.③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物理量,同类物理量用一个字母加角标来区分.2.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语言简练、准确.3. 计算过程中代入的数据必须带单位,不能出现除号,而是用分数线代替.4. 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单位,题目最后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如果除不尽,有规定的,就要严格按要求取,多取少取都不行;没规定的,保留一至两位小数;百分数则在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如83.3%;题目中间过程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四,公示的应用实例:1.如图8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F=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3)拉力做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解:(1)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v= s/t=5 m/5 s=1 m/s(2)拉力F移动的距离:s1=2L=2×5 m=10 m(3)拉力做的功:W总=Fs1=50 N×10 m=500 J拉力的功率:P=W总t=500 J/5 s=100 W(4)有用功:W有=Gh=100 N×3 m=300 J拉力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300 J/500 J=60%2. (2016·吉林)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7×105Pa以内.一辆在水平路面行驶的货车,车与货物总质量是 1.3×104kg,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是0.13m2.求:(1)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2)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取10N/kg))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取10N/kg)。
2019年中考初中物理复习教案
一、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物理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中考物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知识掌握水平。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做到知识与方法的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未来学科选择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记忆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原理。
2. 掌握物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复杂题目的解析和解决思路。
教学准备:1. 教科书、复习资料、中考真题等教学资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提及中考物理占比及重要性。
并进行一道简单而具有代表性的物理题目的启发式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二、知识点复习(30分钟)1. 按照中考物理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对于每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和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以图示、实验演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和原理。
三、解题方法讲解(15分钟)1. 将常见的中考物理题目进行分类,介绍每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针对不同题型,通过示范演示和分析解题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要点和技巧。
四、中考真题训练(30分钟)1.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难度适中的中考物理真题进行训练。
2. 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题目,并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量的作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下节课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系统的复习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了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
通过解题方法的讲解和中考真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9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攻略一 估测、估算类专题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专题复习攻略一估测、估算类专题估算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算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算题,估算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题型。
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新颖,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
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生活经验进行估算很多的估算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据紧密联系,这要求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算一些常温、常速、物体质量和长度等。
比如,中学生身高在160 cm左右,质量在50 kg左右,步行速度约1.1 m/s,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层楼的高度为3 m 左右,家用白炽灯的功率一般为20~100 W,电饭锅功率在1 000 W左右。
这些数据对解答某些估算题是十分有用的。
(二)利用物理常量进行估算在一些貌似缺少条件的估算中经常用到一些物理常量,要求我们必须记住。
比如: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Pa,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水的密度是,水的比热容是 J/(kg·℃),光的速度是 m/s,g取9.8 N/kg等。
(三)利用物理公式进行估算从估算熟悉的物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所不熟悉的物理量,或者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要对物理量的计算关系熟悉,如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与质量关系式、压强定义式、功率定义式等。
(四)要有构建物理模型、简化物理过程的初步能力,如将组成复杂的物体简化成均匀物体,将形状复杂的物体简化成柱体,这将大大方便我们的估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专题
教学目标:
对于各章节中涉及的公式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压强,浮力的计算
考点级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物理公式汇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考试卷分为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等五部分组成. 我们
每次考试计算题部分得分率很低. 因此 , 今天的专题是计算公式的应用.
二,为做好计算题回归学过的全部公式,减轻学生对‘公式多,怎么记住’的压力。
按教
材分写的话,公式不多。
八上 ---速度,质量
八下 ---重力,压强(2种),浮力(4种),功,功率,机械效率.
九年级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 热值 , 热机效率, 欧姆定律 ,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 电压 ,
电阻的规律, 电能 , 电功 , 电功率 , 焦耳定律,波速
三,计算题答题规范要求:
整个答题过程:在“解” 的后面写出公式及代入数据,算出结果,最后“答”.
1. 写公式时,可以写原始公式的变形式、推导式.
①物理量符号书写要规范. 不能像解数学一样,用X、 Y 等字母代替.
②尊重题目里原有的符号,题目中已给出的符号不能更改.
③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物理量,同类物理量用一个字母加角标来区分.
2.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语言简练、准确.
3. 计算过程中代入的数据必须带单位,不能出现除号,而是用分数线代替.
4.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单位,题目最后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如果除不尽,
有规定的,就要严格按要求取,多取少取都不行;没规定的,保留一至两位小数;
百分数则在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如83.3%;题目中间过程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四,公示的应用实例:
1. 如图8 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 3m,绳端拉力为F=50N. 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
重为100N 的物体在5s 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在此过程中:
(1 )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2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 )拉力做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
(4 )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
解:( 1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v= s/ t=5 m/5 s=1 m/s ( 2 )拉力 F 移动的距离:s 1 =2L=2 × 5 m=10 m
(3 )拉力做的功: W总=Fs 1=50 N × 10 m=500 J
拉力的功率:P=W总 t=500 J/5 s=100W
(4 )有用功: W有 =Gh=100 N × 3 m=300 J
拉力的机械效率:η =W有 /W 总 =300 J/500 J=60%
2. ( 2016·吉林)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
5
一7× 10 Pa 以内.
1.3 × 10 4
辆在水平路面行驶的货车,车与货物总质量是kg ,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2
是 0.13m .求:
( 1 )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
( 2 )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取10N/kg))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 取 10N/kg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