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文革期间我校科研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在具体展开分析之前,我想先简单交代一下文革时期的背景,特别是文革时期针对大学所采用的科研政策。这对接下来的分析是必要的,因为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就更能体会母校在那个时期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所取得骄人成绩是多么的不易和令我们自豪。
文革的时代背景
文化大革命的初衷其实正如列宁口中所说的“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但是却被一些人抓住这个机会加之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经验不足,走上了“左”的道路,而在这种“极左”的大政策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具体说来,主要受两方面的错误的指导,使得我国的科研走上了艰辛的道路。其一,走“突出政治功效”的科研路线——坚持一个“两方向”(科研要与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个“三结合”(工农群众、革命领导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三结合;科研、生产和使用三结合),反对“三脱离”(脱离政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修正主义路线)。在这样的领导下,并且随着“斗、批、改”阶段的展开,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被迫离开实验室,走向乡下、工厂,这样原本应该致力于科研事业的脑力劳动者就沦为了体力劳动者,极大地削弱了当时的科研力量。各级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特别是一些学术上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均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有的被迫害致残、致死。教育事业也受到严重破坏,不仅耽误了一代人,而且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其二,“教育革命”,即学制要缩短,教育要改革。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全国对现有大学实行了撤、并、迁、改政策。有研究数据表明:当时的全国高等学校仅保存了309所,合并43所,撤销45所。并且学校的教育场所和设备被极大的破坏。高等学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为1971年的328所,减少106所。其中原有政法院校6所被全部撤销,原有财经院校18所被撤销16所。被撤销、裁并、搬迁的院校都遭到严重损失。在十年动乱中,高等学校有四年停止招生(1966~1969);1970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年只招4.2万人。后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招收的学生大多数只有相当初中甚至不到初中文化水平。学制由“文革”前的4~6年缩短为2~3年。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任务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开门办学,上阶级斗争这门“主课”,所以也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名为大学毕业,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大学本科、专科的水平。
文革时期我校所面临的困难
正如上面所说的,我校当时的科研事业也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一方面是政策方面的影响,使得科研队伍的数量和力量下降,另一方面我们科研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我们与国外科研队伍的交流严重受阻,科研事业受到打击。
具体表现为:(1)"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自1966年到1969年,华东师范大学连续4年没有招生,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但规模很小(2)1972年5月,学校被迫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文革时期我校科研取得成绩及其原因
成绩
1970年,华东师范大学"671"科研组,在国际上首先从海水中提取到30克铀,得到了
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1971年,光学组建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管道气体传输模拟实验室;河口海岸研究组为金山石化总厂一期工程的油码头选址提供了方案,等等。
以上证明了我校虽然处在及其恶劣的科研背景之下,仍然取得了优异的骄人的科研成就。
原因
这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党中央新的领导班子实行了新的科研政策,使得在文化大革命的末期,迎来了科研方面的“春天”。具体说来,“文革”发展到1971年下半年出现了转机。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周恩来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以丰富的斗争经验,抓住每一个时机,关心、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校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革时期的艰难情况以及我校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们身上所具有的科研精神和职业操守,这让我们在感受到极大的自豪和鼓舞的基础上,给了我们以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处在如此和平——适合科研的时代,我们普通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地遵守我校的理念,勤勤恳恳,戒骄戒躁,在今后的职业道路和科研事业上都能够发挥我们师大学子的优良品质,为我们的学校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