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古风中国京剧文化介绍宣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idu Nhomakorabea
净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 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 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 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 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 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 净)。
丑
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 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 (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 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 丑(又称开口跳)等。各个行当 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 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02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起源
起源期
石牌是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 “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 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千艘。在石牌的弹丸之 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 位开一代风气的色艺最优!”“无石(牌) 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
京剧的起源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 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 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 统京城舞台。
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
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
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
孕
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
名。
京剧的起源
起 源 期 四徽班进京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 ,又有四 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 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 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 徽班进京”。
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 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 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 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 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 国京剧史的序幕。
京剧文化概述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 体,以二簧、西皮为主 要声腔。
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 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
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艺术 表现程式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 净、丑、杂、武、流等行 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
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 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京剧文化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的表现手法
唱
念
做
打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 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 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的行当分类
生
旦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 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 青衣(正旦)、花旦、闺 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 门旦、刀马旦、武旦、彩 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 旦。 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 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 穷生、武小生)。
育
徽汉合流
期
京剧的起源
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 间(1840-1860),经徽 戏、秦腔、汉调的合流, 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 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
01 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
为主;
02 行当大体完备
03 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03 脸谱的由来
脸谱的由来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 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 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 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 服务。
京剧脸谱,是一 种具有中国文化 特色的特殊化妆 方法。
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 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 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 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脸谱的由来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 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 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1、借鉴生活中血统遗传 的原理。
2、依据剧中人物姓名, 附会色调,确定脸谱。
3、以讹传讹;一些剧中人物 的脸谱来源于“讹传”(音 讹、义讹),加以附舍。
脸谱的分类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 表草莽英雄;
红脸含有褒义,代 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 猛智;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 表凶诈凶恶;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 表神妖
脸谱的画法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 脸、抹脸、勾脸。
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 瓦脸、十字门脸、碎花脸、歪脸、白粉脸、 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
中国国粹系列
中国京剧文化
Beijing opera
01 02 03 04
京
京
脸
脸
目剧
剧
谱
谱
录
文 化
的 起
的 由
的 图
概
源
来
案
述
01 京剧文化概述
京剧文化概述
中国戏剧艺术-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 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流 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 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 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国民 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 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 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 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 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 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 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
苏唱街,是老扬州惟一保存下 来的与戏班直接有关的街道。 当年盐商徐尚志从苏州招徕昆 腔艺人办起的扬州第一个昆腔 班“老徐班”,就在这条街上。
04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 “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 程长庚、“探花”余三胜。
京剧的起源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 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 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 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这 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 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 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 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 人称为“武生鼻祖”。
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 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 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 “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 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 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四大流 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 主的格局。
京剧的起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
净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 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 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 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 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 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 净)。
丑
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 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 (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 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 丑(又称开口跳)等。各个行当 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 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02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起源
起源期
石牌是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 “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 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千艘。在石牌的弹丸之 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 位开一代风气的色艺最优!”“无石(牌) 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
京剧的起源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 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 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 统京城舞台。
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
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
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
孕
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
名。
京剧的起源
起 源 期 四徽班进京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 ,又有四 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 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 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 徽班进京”。
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 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 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 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 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 国京剧史的序幕。
京剧文化概述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 体,以二簧、西皮为主 要声腔。
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 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
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艺术 表现程式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 净、丑、杂、武、流等行 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
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 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京剧文化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的表现手法
唱
念
做
打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 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 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的行当分类
生
旦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 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 青衣(正旦)、花旦、闺 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 门旦、刀马旦、武旦、彩 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 旦。 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 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 穷生、武小生)。
育
徽汉合流
期
京剧的起源
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 间(1840-1860),经徽 戏、秦腔、汉调的合流, 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 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
01 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
为主;
02 行当大体完备
03 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03 脸谱的由来
脸谱的由来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 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 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 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 服务。
京剧脸谱,是一 种具有中国文化 特色的特殊化妆 方法。
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 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 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 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脸谱的由来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 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 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1、借鉴生活中血统遗传 的原理。
2、依据剧中人物姓名, 附会色调,确定脸谱。
3、以讹传讹;一些剧中人物 的脸谱来源于“讹传”(音 讹、义讹),加以附舍。
脸谱的分类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 表草莽英雄;
红脸含有褒义,代 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 猛智;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 表凶诈凶恶;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 表神妖
脸谱的画法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 脸、抹脸、勾脸。
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 瓦脸、十字门脸、碎花脸、歪脸、白粉脸、 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
中国国粹系列
中国京剧文化
Beijing opera
01 02 03 04
京
京
脸
脸
目剧
剧
谱
谱
录
文 化
的 起
的 由
的 图
概
源
来
案
述
01 京剧文化概述
京剧文化概述
中国戏剧艺术-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 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流 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 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 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国民 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 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 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 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 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 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 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
苏唱街,是老扬州惟一保存下 来的与戏班直接有关的街道。 当年盐商徐尚志从苏州招徕昆 腔艺人办起的扬州第一个昆腔 班“老徐班”,就在这条街上。
04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 “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 程长庚、“探花”余三胜。
京剧的起源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 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 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 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这 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 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 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 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 人称为“武生鼻祖”。
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 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 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 “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 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 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四大流 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 主的格局。
京剧的起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