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一、引言1. 课程背景解释成本管理会计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成本计算和分析的方法。
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二、成本概念与分类1. 成本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的定义,强调成本与费用、损失的区别。
阐述成本与价值的关系,说明成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 成本的分类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析其在决策中的运用。
介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讲解其计算方法和区别。
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成本,并分析其在实际运营中的作用。
三、成本计算1. 成本计算方法讲解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原理及应用。
探讨作业成本法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的优缺点。
2. 成本计算流程详细介绍成本计算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3.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决策能力。
四、成本控制与分析1. 成本控制原理讲解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强调成本控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2. 成本控制方法介绍标准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等方法,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3. 成本分析阐述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
4. 案例分析提供案例,让学生运用成本控制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成本管理与决策1.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讨论成本管理如何支持企业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2. 成本优势与竞争策略分析成本优势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探讨如何实现成本领先。
3. 成本管理与决策案例提供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企业提供成本管理的建议。
六、成本计算的高级应用介绍活动基础成本计算(ABC)系统的概念和实施步骤。
分析ABC系统在提高成本透明度和决策支持方面的优势。
2. 供应链成本计算探讨供应链成本计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成本计算来优化供应链管理。
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教学设计 (2)

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成本与管理会计二、教学目标1.了解成本概念和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2.理解成本在决策中的作用。
3.掌握成本与价格、销售量、营销及生产计划之间的关系。
4.熟悉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会计和管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成本管理基本概念1.成本管理基本概念2.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第二章成本行为1.成本的分类和特点2.成本与价格、销售量的关系3.成本与生产计划、经营决策的关系第三章成本体系与成本计算1.成本单、成本簿、成本账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3.全面成本与边际成本第四章经济利润分析1.经济利润的概念及计算2.土地、资本、劳动三要素收益率的计算3.经济增加值分析第五章预算成本控制1.预算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其实现过程2.预算会计的原理和制度第六章管理会计1.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鉴别标准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第七章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定义和演化2.企业战略、计划、控制和决策的信息需求3.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3.课堂案例分析4.课外阅读与写作五、教材选用《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六、考核方式1.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考试形式为闭卷。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互动等。
七、参考资料1.马克奈克(Mark W. Martin),基尼(Dirk J. Van den Berghe).现代成本管理:基于战略的方法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克莱斯特.管理会计[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格雷(William N.G.),莱萨克(Charles T.Horngren),哈里森Gary. 管理会计:策略与控制. 北京:华丰出版社, 2016.以上是针对《成本与管理会计(第二版)》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学生掌握基本成本管理知识和工具,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专题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专题设计一、《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由于《成本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数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等理论,其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内容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其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更在于对学生系统使用成本管理会计等相关信息,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基于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这些性质和特点,探索和建立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质疑及研究探索能力、进而深度阐释和解决现实经济管理问题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该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我院《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三、《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的主要研讨专题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强调“理论讲授、小组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理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统一,理论授课以教师团队合作精讲为主,教师扮演“导学、督学”的角色,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成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小组,就成本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案例展开课后的研究性讨论,开展课堂学术辩论,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性问题和案例分析。
所以每次的研讨专题的设计尤为重要。
1、“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讨专题其研讨目的是使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该研讨专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阐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该研讨部分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对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等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阐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和阐述我国当前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由各小组推荐同学代表发言,同时可进行提问和辩论。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号: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学院: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学生姓名:梁洁枝、罗玉娇、毛杨柳潘慧舟、潘玉梅学号: 11005802141100580219110058022011005802211100580222 指导教师:梁玉梅2013 年 12 月 18目录案例一关于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算 (5)案例二关于AS公司制定产品价格决策分析 (9)案例三太平洋渔业公司成本变化与所得税效应案例分析 (12)案例四政府医疗健康服务的成本性态 (14)案例五本量利分析 (16)案例六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目标成本法 (20)案例一 关于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算 1 理论依据1.1论述该案例涉及的是Manchester 公司生产X 、Y 、X 三种电路板的成本核算,现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来将成本分配到三种电路板中。
1.2作业成本法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库来归集,汇总费用,再以各种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将费用分摊到成本中,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制度。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如图1所示。
图1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分配图2 计算过程与分析2.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计算步骤1、确认作业,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奖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
2、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奖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制造制造费制造费作业作业成作业成各有关产直接材按作按作2.2作业层次与成本动因作业成本计算中的作业可以看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业务活动。
而成本动因,则作为驱动一种业务活动活动成本因素。
作业成本计算中的作业再企业生产经营中可区分为“单位”、“批”、“产品”、“综合能力维持”四个层次。
1、单位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成因。
2、批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动因。
3、产品层次的作业及其成本动因。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课程背景管理会计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进行预算、控制、评估,支持决策的会计分支。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与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管理会计成为了企业内部决策的重要工具。
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成本与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会计领域的重要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管理会计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引入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概括管理会计师的角色和职责。
2. 成本控制系统介绍成本控制系统的框架和结构,以及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实施。
3. 成本行为和成本标准了解成本行为与成本标准的基本概念,包括各种成本的分类和利润点的计算方法等。
4. 决策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决策分析的重要性,如何根据成本体系、收益预测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做出最优决策。
5. 预算管理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衡量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对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
6. 绩效评估与奖励探讨如何根据员工绩效对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如何通过绩效奖励措施来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评估方法本课程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占总成绩的30%,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平时表现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状况、完成作业的质量与数量、参与课堂讨论等方面。
结语《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不仅仅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技巧。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成本与管理会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成本与管理会计在企业和个人决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需要理解并能够运用成本分类、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预算编制、差异分析和管理决策的相关知识。
最后,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成本与管理会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成本估算、成本优化和成本管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了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成本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其次,讲解了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接着,阐述了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预算控制、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最后,探讨了成本与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如产品定价、生产计划和投资决策。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此外,还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本课程的主要资源,我们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成本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一、背景及意义成本管理是管理学和财务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补充,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成本的识别、测算、分析、控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投资决策、经营控制、成本优化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并深入挖掘增长点,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 理解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 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分析方法和控制方法; - 熟悉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和实践经验; - 培养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能力,为企业成本效益以及自身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 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成本与费用的区别•成本计算的方法和依据•成本与价值的关系2. 成本管理会计体系•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成本管理会计的组成要素•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模式3. 成本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成本、费用、利润关系的分析•成本构成要素的分析•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区分4. 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成本控制的实践案例•成本优化的方法和策略5. 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在经营控制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在降本增效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主要介绍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成本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对某一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考试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察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论文写作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察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以及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会计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会分析并归类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3. 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成本计算和分配;4. 了解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成本会计方法对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改进措施;2.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熟练运用成本会计相关表格和软件;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共同完成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责任感,树立成本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2. 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对成本会计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成本会计分析与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成本会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成本的定义、分类及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成本分类与归集:学习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概念,掌握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成本核算程序与方法:学习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的核算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成本控制与分析:介绍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学习成本分析的技术,如量本利分析、差异分析等,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成本决策:探讨成本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包括成本估算、成本效益分析等,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和进行课堂展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成本管理会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3. 帮助学生认识到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但对成本管理会计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成本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 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
3. 成本控制与决策:成本性态分析、成本预算、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决策等。
4. 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产品成本核算、部门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等。
5.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导入课程,介绍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第二周:成本计算方法,学习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计算方法。
第三周:成本控制与决策,探讨成本性态分析、成本预算、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决策等。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学设计 (2)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学设计1. 前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企业经营中,通过对成本的分析、计算、核算、控制和优化,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绩效的目的。
成本管理会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同学们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需要掌握的成本管理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
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同学们全面了解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同学们的成本管理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教学内容3.1 成本管理导论•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成本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3.2 成本核算•成本分类和表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部门成本法、生产成本法的应用;•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区分。
3.3 成本控制•成本预算和成本标准;•各种成本的控制方法;•成本控制的实施过程;•成本动态计算和跟踪分析。
3.4 成本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利润贡献分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析;•段差分析、多元收益分析、综合报告分析。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演示、模拟等,以培养同学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4.1 授课方式•器材演示: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同学们展示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课堂讲解:讲师侧重解读课本内容,引导同学理解;•课堂讨论: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思考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辅导:老师及时指导同学们遇到的问题。
4.2 学习方式•课堂作业:为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而布置的作业;•课外自学:学习和掌握课本内容和相关资料。
4.3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平时的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同学们对成本管理会计学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5. 教学资源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配备以下教学资源:•电子版教材:成本管理会计学的电子教材;•成本管理软件:CMA-OXM、EasyMIS等;•成本管理案例: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批发零售企业、酒店企业等。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学导论1.1 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1.3 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1.4 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第二章:成本计算与成本分类2.1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2.2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与成本计算期的划分2.3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计算2.4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分与计算第三章:成本核算与成本报表3.1 成本核算程序与方法3.2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3.3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3.4 制造费用核算3.5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四章:标准成本与差异分析4.1 标准成本的概念与制定4.2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4.3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4.4 制造费用差异分析4.5 成本差异的调查与处理第五章:成本控制与成本降低5.1 成本控制的意义与方法5.2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5.3 目标成本控制与分析5.4 成本降低的途径与措施5.5 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第六章:本量利分析与应用6.1 本量利关系的原理与图形表示6.2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与分析6.3 目标利润与销售量的计算6.4 价格、成本与销售量的敏感性分析6.5 本量利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第七章:成本-效益分析与决策7.1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7.2 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7.3 成本-效益分析在产品决策中的应用7.4 成本-效益分析在设备投资决策中的应用7.5 成本-效益分析在其他决策中的应用第八章:作业成本管理与控制8.1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8.2 作业成本计算与分析8.3 作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8.4 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8.5 作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九章:成本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9.1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9.2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9.3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管理9.4 现代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的应用9.5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十章: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10.1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10.2 成本管理会计在战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10.3 成本管理会计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0.4 成本管理会计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0.5 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应用案例分析11.1 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与方法11.2 产品成本计算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11.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的案例11.4 成本控制与成本降低项目的案例分析11.5 成本管理会计在其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二章:环境与管理会计12.1 环境保护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关系12.2 环境成本的概念与分类12.3 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报告12.4 环境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策略12.5 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国际成本管理会计13.1 国际成本管理会计的背景与挑战13.2 国际成本计算方法与制度的比较13.3 国际转移定价与成本管理13.4 跨国公司的成本管理与控制13.5 国际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财务报表分析与成本管理14.1 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与方法14.2 成本信息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14.3 成本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整合14.4 财务报表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案例14.5 财务报表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五章:成本管理会计的未来展望15.1 成本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5.2 成本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方向15.3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的应用15.4 与成本管理会计的结合15.5 成本管理会计在未来的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成本管理会计学》的教学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案例一AS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其有关间接费用的预算如下:电子车间测试车间辅助部门变动间接成本(千元)1200 600 700固定间接成本(千元)2000 500 800预算人工工时(千小时)800 600在分派辅助部门间接成本时,变动间接成本是根据各车间的人工工时分配,而辅助部门的固定间接成本以电子车间和测试车间的最大实际生产能力为基础分配。
两个车间的最大实际生产能力相等。
AS公司的产品价格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完全生产成本的25%至30%的比例加成的。
AS公司正在开发某个新产品,已处于最后阶段。
AS企业希望它的性能超过竞争者的同类产品,竞争者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在60元至70元之间。
产品开发工程主任确定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每件7元,电子车间需耗人工工时每件4小时,测试车间3小时。
两个车间的小时工资率分别为2.5元和2.0元。
管理人员预测与该产品有关的固定成本为:每年管理人员工资13000元,最近购置设备的折旧100000元,广告费37000元。
这些固定成本已包括在上述预算中。
另外注意,上述预算包括很多产品,企业不会因一个产品的原因修改这个预算。
市场研究表明,AS公司对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0%,按乐观的估计可达到15%。
该产品的市场总需求量为20000件。
要求:1、编制一份概括性的信息资料以帮助决策者制定产品价格。
这些资料应包括分派了辅助部门间接成本后的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信息。
2、详细解释如何根据上述信息制定产品价格。
解答过程:1.相关数据计算(1其中:电子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800/(800+600)=400(千克)测试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600/(800+600)=300(千克)(2(3)产品成本资料元/件直接材料7元(4其中:专属固定成本=13000+100000+37000=150000(元)该企业产销量=市场总需求*该公司市场占有率=200000*10%=20000(件)2.(1)按完全成本加成法定价52 ×(1+25%)= 65(元)52 ×(1+30%)=67.6(元)52 ×(1+35%)=70.2(元)按完全成本法制定的售价中包括分配来的固定间接制造成本。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学概述1.1 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解释成本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1.2 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如成本效益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等讲解成本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如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等1.3 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任务阐述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如成本计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列举成本管理会计的任务,如制定成本计划、监控成本执行、改进成本管理等第二章: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2.1 成本分类介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及区分讲解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和区别2.2 成本计算方法详细介绍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步骤分析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2.3 成本核算和成本报告解释成本核算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介绍成本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第三章: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3.1 成本控制阐述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讲解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3.2 成本分析介绍成本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讲解成本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列举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如成本结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3.3 成本改进和成本降低解释成本改进的概念和意义讲解成本改进的方法和步骤强调成本改进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第四章: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4.1 产品成本计算讲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实例和应用4.2 产品成本控制阐述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讲解产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如标准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控制等4.3 产品成本分析和成本改进介绍产品成本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讲解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列举产品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如成本结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强调产品成本改进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第五章: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5.1 作业成本管理解释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义讲解作业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方法5.2 作业成本计算讲解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作业成本计算的实例和应用5.3 作业成本分析和作业成本控制介绍作业成本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讲解作业成本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列举作业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如作业预算控制、作业标准成本控制等第六章: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6.1 预算编制解释预算编制的概念和目的讲解预算编制的方法和程序,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等6.2 预算控制阐述预算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预算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如差异分析、预算调整等6.3 预算分析和预算改进介绍预算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讲解预算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列举预算改进的主要内容,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第七章: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益管理7.1 成本效益分析解释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讲解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程序7.2 成本效益管理阐述成本效益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讲解成本效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如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优化等7.3 成本效益改进和成本效益提高介绍成本效益改进的概念和意义讲解成本效益改进的方法和步骤强调成本效益改进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在决策中的应用8.1 投资决策解释成本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讲解成本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8.2 定价决策阐述成本管理会计在定价决策中的作用讲解成本管理会计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如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等8.3 产品组合决策介绍成本管理会计在产品组合决策中的作用讲解成本管理会计在产品组合决策中的应用,如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盈利能力分析等第九章:成本管理会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9.1 绩效评价指标解释绩效评价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如成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9.2 绩效评价方法阐述绩效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如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等9.3 绩效改进和绩效提高介绍绩效改进的概念和意义讲解绩效改进的方法和步骤强调绩效改进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第十章:成本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0.1 成本管理会计的现状分析当前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10.2 成本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成本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强调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需要重点关注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理解其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学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成本管理会计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结构1.2 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别1.3 成本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解释成本信息的功能,包括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讨论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2.1 直接成本计算法解释直接成本计算法的原理和步骤举例说明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2.2 间接成本计算法解释间接成本计算法的原理和步骤举例说明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2.3 作业成本计算法解释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和步骤讨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第三章:成本控制与降低3.1 成本控制的概念和方法解释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介绍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如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和variance analysis 3.2 成本降低的策略和技巧讨论成本降低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成本降低的策略和技巧,如产品设计优化、供应商选择和生产过程改进3.3 成本控制与成本降低的综合案例分析分析一个综合案例,展示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的实际应用第四章:成本管理与决策4.1 成本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成本管理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和重要性讨论成本管理的挑战和机遇4.2 成本管理与决策的方法介绍常用的成本管理与决策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风险分析和target cost management4.3 成本管理与决策的综合案例分析分析一个综合案例,展示成本管理与决策的实际应用第五章: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5.1 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趋势和挑战讨论现代成本管理会计面临的新趋势和挑战,如数字化、大数据和5.2 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技术介绍现代成本管理会计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挖掘、云计算和机器学习5.3 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个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展示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第六章:成本预算与预算控制6.1 预算编制的基本概念解释预算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预算的类型,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财务预算6.2 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解释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步骤举例说明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6.3 预算控制与分析解释预算控制的意义和目的介绍预算控制的方法,如固定预算控制和弹性预算控制第七章: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分析7.1 标准成本的概念与计算解释标准成本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步骤7.2 成本差异的类型与分析解释成本差异的定义和类型介绍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和步骤7.3 成本差异的调节与控制讨论成本差异的调节和控制方法分析成本差异对企业和部门的经营影响第八章:产品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计算8.1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解释不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介绍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8.2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解释作业成本计算的定义和原理介绍作业成本计算的步骤和实施要点8.3 案例分析:作业成本计算的应用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展示作业成本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效果第九章:成本管理与战略决策9.1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解释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讨论成本管理如何支持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9.2 成本优势与差异化战略解释成本优势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成本管理实现差异化战略9.3 成本管理与战略决策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展示成本管理与战略决策的结合和应用第十章:成本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10.1 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讨论成本管理会计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介绍新技术和新理念对成本管理会计的影响10.2 成本管理会计的创新实践介绍成本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如智能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等10.3 成本管理会计的未来展望讨论成本管理会计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成本管理会计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成本的概念和分类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是理解成本管理会计学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基本概念。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学导论1.1 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3 成本管理会计的历史与发展1.4 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1.5 成本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第二章:成本的概念与分类2.1 成本的基本概念2.2 成本的分类2.3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2.4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2.5 历史成本与未来成本第三章:成本计算方法3.1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3.2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3.3 作业成本计算3.4 目标成本计算3.5 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第四章: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4.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作用4.2 标准成本控制4.3 实际成本控制4.4 成本差异分析4.5 成本效益分析第五章:成本管理与决策5.1 成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5.2 成本决策的原则与方法5.3 成本效益分析法5.4 目标成本法5.5 价值工程法第六章:成本计算的详细分析6.1 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6.2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6.3 制造费用的计算6.4 生产损失的计算6.5 成本计算的案例分析第七章:标准成本系统7.1 标准成本系统的概念与作用7.2 标准成本的制定7.3 标准成本的控制与分析7.4 标准成本系统的优点与局限性7.5 标准成本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八章:作业成本管理8.1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8.2 作业成本计算的步骤与方法8.3 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与实施8.4 作业成本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8.5 作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第九章:成本预算与控制9.1 成本预算的概念与作用9.2 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9.3 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技巧9.4 成本控制与成本削减的区别9.5 成本预算与控制的案例分析第十章: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10.1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10.2 成本优势与差异化战略10.3 成本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10.4 成本管理在产品开发与创新中的作用10.5 成本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成本管理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其定义和作用是理解整个学科的基础。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版教学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成本理念,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
具体目标有:1.理解成本的概念、分类及成本估算方法;2.熟悉成本记录、核算和分析的方法;3.掌握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的策略;4.熟练运用常用的成本管理工具,如成本统计表、成本体系图等;5.能够分析企业专项成本管理,如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6.能够运用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成本风险评估和应对。
二、教学内容1.成本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概述2.成本的分类及成本核算方法3.成本记录与分析4.成本控制方法及其实现5.成本统计表与成本体系图及其应用6.专项成本管理理论及应用7.成本风险评估与应对三、教学方法本教学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PPT 展示、现场探讨等。
1.讲授:讲解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相关案例;2.案例分析:选取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PPT展示:以具体的形式展示成本管理方法及其应用;5.现场探讨:深入企业进行考察,针对性模拟实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
四、教学进度本教学共分为15个课时,具体进度如下:课时内容1 成本管理会计的概述介绍及其作用2 成本分类及核算方法介绍3 成本记录与分析方式介绍4 成本控制方法介绍5 成本优化方法介绍课时内容6 成本统计表及其应用介绍7 成本体系图及其应用介绍8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介绍9 专项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应用介绍10 差异分析与管理决策介绍11 在成本控制中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12 企业采取环保措施的成本分析方法13 质量成本管理介绍14 成本风险评估及应对15 毕业论文指导五、教学评估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讲述和PPT展示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和毕业论文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其中,课堂表现及作业占80%的成绩,毕业论文占20%。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编号: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目录案例1:成本变效应及所得税效应 (3)案例2:政府医疗健康服务的成本形态 (6)案例4:多种成本分配基础下的成本计量 (7)案例8:相关成本分析 (10)案例11: (11)案例13:有关间接费用的预算 (12)案例1:成本变效应及所得税效应一、本量利分析概念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VCP分析)。
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
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
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二、什么是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方案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方案设计——以“变动成本法”课堂教学为例一、设计理念:本堂课程教学依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编制的财务利润表数据 不同、运用场合不同为主要线索,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课程 知识体系架构以及较完善的课程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了适合本节课特点的“导学、 精讲、自学、实践、多维互动”教学方式。
本堂课思政映射点:引导学生知晓国家政策“去库存”中蕴含了管理会计思 维,从两种成本法税前利润差异原因解释国家“去库存”,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 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中国“智造”水平,全面提升产业技术 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深远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2)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完全成本法下利润表与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表的编制; (4)深层理解变动成本法在企业实务决策中具体应用。
(5)了解我国制造业全面提升、创新的意义所在。
三、课堂组织实施: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导学材料,课中精心设计工作任务及 实施步骤,课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漏补缺。
具体教学课堂组织设计如图1:图1案例引导、理实一体“六步”教学法范Step 5理论精讲1、变动成本法 概念2、变动成本法 单位成本与生 产成本概念 (与完全成本 法对比讲解)3、两种方法编 制报表的差异 及原因课堂讨论 1、案例中总 经理的数据计 算依据2、案例中财 务经理的数据 计算依据3、董事长如 何有效运用两 组数据4、教师总结 重点、难点课 堂 探 究动Step 2案例导入讨论董事长 拿到的总经 理与财务经 理各自提供 的数据不同 的财务利润 表,提出董 事长应该如 何准确判断 企业的经营 业绩?Step 1预习计划 1、复习完全成 本法概念2、阅读资料, 线上练习企业 对外报送利润 表的编制3、观看微课, 简单了解变动 成本基础知识实践训练通过仿真模 拟软件完成变动成本法 与完全成本利润表的编 制,比较产 生差异的原 因,明确运 用的场合Step 6强化提升 线上作业 线上讨论线上实训操作 线上答疑记 恨 学课后巩固课前自学Step 4Step 3表1课程整体设计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单位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存货计价的区别;(2)贡献式利润表与职能式利润表编制的区别。
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引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通过对企业各项成本的分析、核算、控制和调整,为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成本管理会计则是负责指导、规范和管理成本管理过程的一种会计学分支。
本课程是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版,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熟悉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能够运用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4.加强对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大纲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成本的概念、类型、分类和核算方法,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目标等。
2.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包括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配合与关系。
3.成本分析与决策包括成本分析与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费用的弹性和成本效益分析等。
4.生产成本管理包括生产成本经济批量、生产效率、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等。
5.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成本管理中的会计信息系统、成本核算流程和精益成本管理等。
6.企业绩效评估包括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评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等。
其中,理论讲授主要讲授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情景分析,展现成本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则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理解。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课堂出勤:10%2.课堂表现:20%3.个人作业:20%4.课程论文:30%5.期末考试:20%六、参考书目1.《成本会计学(第二版)》史振濂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2.《管理会计基础(第三版)》刘暖、冯伟领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3.《企业成本管理与精益生产》许承运、杨万斌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七、总结成本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必备的工具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报告案例一AS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其有关间接费用的预算如下:电子车间测试车间辅助部门变动间接成本(千元)1200 600 700固定间接成本(千元)2000 500 800预算人工工时(千小时)800 600在分派辅助部门间接成本时,变动间接成本是根据各车间的人工工时分配,而辅助部门的固定间接成本以电子车间和测试车间的最大实际生产能力为基础分配。
两个车间的最大实际生产能力相等。
AS公司的产品价格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完全生产成本的25%至30%的比例加成的。
AS公司正在开发某个新产品,已处于最后阶段。
AS企业希望它的性能超过竞争者的同类产品,竞争者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在60元至70元之间。
产品开发工程主任确定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每件7元,电子车间需耗人工工时每件4小时,测试车间3小时。
两个车间的小时工资率分别为2.5元和2.0元。
管理人员预测与该产品有关的固定成本为:每年管理人员工资13000元,最近购置设备的折旧100000元,广告费37000元。
这些固定成本已包括在上述预算中。
另外注意,上述预算包括很多产品,企业不会因一个产品的原因修改这个预算。
市场研究表明,AS公司对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0%,按乐观的估计可达到15%。
该产品的市场总需求量为20000件。
要求:1、编制一份概括性的信息资料以帮助决策者制定产品价格。
这些资料应包括分派了辅助部门间接成本后的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信息。
2、详细解释如何根据上述信息制定产品价格。
解答过程:1.相关数据计算(1其中:电子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800/(800+600)=400(千克)测试车间分配间接成本=700*600/(800+600)=300(千克)(2(3)产品成本资料元/件直接材料7元(4其中:专属固定成本=13000+100000+37000=150000(元)该企业产销量=市场总需求*该公司市场占有率=200000*10%=20000(件)2.(1)按完全成本加成法定价52 ×(1+25%)= 65(元)52 ×(1+30%)=67.6(元)52 ×(1+35%)=70.2(元)按完全成本法制定的售价中包括分配来的固定间接制造成本。
从完全成本法角度考虑,最低安全价格为52元,按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售价在65至70元之间。
而竞争者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在60至70元之间,这表明该公司的成本和竞争者大致相同。
如果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产量可超过20000件,成本还可以降低,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产品开发工程主任过于乐观。
(2)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最低售价可定位35.5元,售价大于35.5元的部分是贡献边际,用于弥补固定成本。
但题中无论什么价格都足以弥补专属固定成本。
根据保守估计,若销售量达到20000件,则最低售价应为43元。
如果销售价格定位65元,则每件产品可获得29.5元(65-35.5)的贡献边际,作为风险指标,弥补专属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为:150000/(65-35.5)= 5085(件)成本信息是有用的决策参考依据,但现行市价对决策更重要。
该公司应在60元至70元之间选择一个价格。
定价时还应考虑产品有多少新意才能吸引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推出的新产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优点。
如果能在各种价格下预测出产品需求量那将是很有用的,价格弹性有助于决策。
但已知资料中只考虑到产品的制造成本,没有考虑到期间费用的影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题中没有相关信息。
按完全成本加成法定价52 ×(1+25%)= 65(元)52 ×(1+30%)=67.6(元)52 ×(1+35%)=70.2(元)按完全成本法制定的售价中包括分配来的固定间接制造成本。
从完全成本法角度考虑,最低安全价格为52元,按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售价在65至70元之间。
而竞争者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在60至70元之间,这表明该公司的成本和竞争者大致相同。
如果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产量可超过20000件,成本还可以降低,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产品开发工程主任过于乐观。
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按变动成本加成法定价,最低售价可定位35.5元,售价大于35.5元的部分是贡献边际,用于弥补固定成本。
但题中无论什么价格都足以弥补专属固定成本。
根据保守估计,若销售量达到20000件,则最低售价应为43元。
如果销售价格定位65元,则每件产品可获得29.5元(65-35.5)的贡献边际,作为风险指标,弥补专属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为:150000/(65-35.5)= 5085(件)成本信息是有用的决策参考依据,但现行市价对决策更重要。
该公司应在60元至70元之间选择一个价格。
定价时还应考虑产品有多少新意才能吸引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推出的新产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优点。
如果能在各种价格下预测出产品需求量那将是很有用的,价格弹性有助于决策。
但已知资料中只考虑到产品的制造成本,没有考虑到期间费用的影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题中没有相关信息。
案例二在一系列公司中运用分布成本核算法分布成本核算法是通过衡量总生产成本并将它们平均到一段时间内(通常为一产品的总产品上去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得出的平均成本再被用于决定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让我们来看一些公司,看一下它们有没有可能使用分布成本核算法。
1.点击Lands’End公司的主页。
点击页面底部的“关于我们的按钮”。
判断Lands’End属于什么类型的公司?它们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你认为该公司可能使用分布成本核算法吗?为什么?2.点击La-Z-Boy公司的主页。
点击“La-Z-Boy”的按钮。
Boy属于什么类型的公司?它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你认为该公司可能使用分布成本核算法吗?为什么?解答过程nds’End是服装生产型企业,它的主要业务是生产男士、女士以及儿童服饰。
不适用成本分步法,适用分类法。
分类法特点是: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类产品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其适用范围:分类法与生产的类型无直接关系,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就通用,即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以彩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Z-Boy是家具生产类型的企业。
主要业务是家具生产。
适用分布成本核算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各步骤分别计算半成品成本,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产品的企业案例三张先生和王先生最近成立了一家顾问咨询公司,并向你请教有关成本和收费的问题。
在开业的第一年,两人都希望各自收取42000元的工资。
他们购买了两部汽车,每部100000元,预计使用4年,4年后每部汽车估计可卖得40000元,公司采用直线折旧法。
两人估计的工作时间为每人每天8小时,每周5天,每年45周,他们将其称之为“可供使用时间”。
可供使用时间中的25%是用于公司的行政事务,估计第一年的可供使用时间中平均有22.5%的时间为闲置时间。
剩余的可供使用时间将是可向客户收费的时间。
两人达成一致,确定他们的收费标准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1)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每小时收费;(2)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交通时间的每小时收费;(3)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车程每公里收费。
他们估计交通时间将是可收取时间的25%,预计总行驶30000公里。
他们确定交通时间的费用按每小时服务收费的1/3收取。
要求:1.请把所有的成本分为专业服务成本和汽车成本两大类。
2.请按上述成本和资料,计算公司的下列保本金额:(1)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每小时收费;(2)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交通时间的每小时收费;(3)来往客户办公地点的车程每公里收费;3.请解释两人可用来监控当年收入和成本的方法,从而评估是否能达到其预定目标;4.请解释两人应该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以确保他们每一位客户收取的费用都是正确无误的。
解答过程:专业服务成本:汽车成本:直接工资42000+2=84000汽车折旧=(100000-40000)/4=150002.每年可使用时间:(8*5*45)*2=36003600*(1-25%-22.5%)=1890交通时间:1890*0.25=472.5服务时间:1890-472.5-1417.5交通时间按1/3计算,收益交通时间也有价值设每小时收益为x1417.5x+472.5(1/3x)=13380得x=84.95同理,交通时间每小时收费28.32元车程每小时51300/30000=1.713.这个公司只有两人,属于小企业,账务较少,可以用明细的方法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编制预算,每月分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变化,还可以设置一个出勤记录表,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时间,休闲时间,交通时间,这样就可以对本月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也可以采用相互监督的运作方法,实行工作记录交换记录制,这样就可以保障成本与预算数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4.采取项目明细成本法。
把成本归类,每类成本设置一个代码,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所对应得代码,在月底时结合出勤表就可以计算出当月的各项成本,是因为此公司规模及业务量小,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内部结算。
案例四1、太平洋渔业公司是鲑鱼的批发商,它向芝加哥各地区的杂货店批发鲑鱼。
在过去的几年里,鲑鱼价格的不断提高使太平洋渔业公司的销售额稳步上升;如今它在规划下一个财务年度的计划,以下列示的数据预测本年度税后利润为138 000美元。
由于人工费用的增加,太平洋渔业公司声明要在下一年将其产品价格平均提高15%,同时太平洋渔业公司希望其他所有成本都能维持在今年统一比率或水平上。
要求:1. 太平洋渔业公司今年鲑鱼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是多少?2.太平洋渔业公司销售单价至少应定为多少,才能弥补鲑鱼成本15%的上升,并能保持今年的边际贡献率?3. 如果单价保持每磅5美元,鲑鱼成本上升15%,太平洋渔业公司在明年必须实现多少销售额才能保持与今年相同的预期税后净利润?4. 为保持今年预计的税后净利润,太平洋渔业公司需运用什么战略?解答过程:(1) P=p*x-(a+b*x)保本点为:p*x-(a+b*x)=05x-(550,000+3x)=0解的x=275,000(2)本年的边际贡献率=Tcm/P=(1950,000-3*390,000)/1950,000=40%有题意得:[ p-3(1+15%)]/p=40%解的p=5.75美元(3)有题意得,设销售额为U,则:U-550,000-3(1+15%)*U/5=138,000/(1-40%)得U=567,742磅(4)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战略,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进行预防性、前馈性的事前控制,并开展日常成本控制活动,最后进行成本分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即事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