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静力学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详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561e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b.png)
工程力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它是工程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结构物体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因此,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静力学、动力学和固体力学为主要内容,详细总结了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静力学1.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根据力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力分为接触力和场力。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的静止接触面传递的力,包括摩擦力、正压力和剪切力等;场力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包括重力、电磁力和引力等。
2.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受力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物体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确定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受力状态。
在受力分析中,可以应用力矩平衡、受力图和自由体图等方法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将若干个力按照一定规律合成为一个合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的方法。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简化受力分析的过程,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4.平衡条件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平衡的要求,可以得出物体的平衡条件,包括受力平衡和力矩平衡。
在分析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可以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矩平衡等方法进行求解。
5.杆件受力分析杆件受力分析是研究杆件受力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杆件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确定杆件的受力状态。
在杆件受力分析中,可以应用正压力、拉力和剪力等概念进行求解。
6.梁的受力分析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受到外部加载作用时会产生弯曲变形。
梁的受力分析是研究梁受力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梁受到的弯矩和剪力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梁的受力状态。
在梁的受力分析中,可以应用梁的静力平衡和弯矩方程等方法进行求解。
7.静力学原理静力学原理是研究物体力学特性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分解定理等。
工程力学知识点
![工程力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329d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b.png)
工程力学知识点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它在工程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工程力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各种结构和机械系统,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关键的工程力学知识点。
一、静力学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首先是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这个法则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平衡力系是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所受的力系能够使物体保持静止,那么这个力系就称为平衡力系。
在平衡力系中,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此外,还有约束和约束力的知识。
约束是限制物体运动的条件,而约束力则是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
常见的约束类型有光滑接触面约束、柔索约束、铰链约束等,每种约束产生的约束力都有其特定的规律。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关注的是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首先是拉伸与压缩,当杆件受到沿轴线方向的拉力或压力时,会发生伸长或缩短。
通过胡克定律可以计算出杆件的变形量,其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剪切与挤压也是常见的受力形式。
在连接件中,如铆钉、螺栓等,会受到剪切力和挤压力的作用。
我们需要计算这些力的大小,以确保连接件的强度足够。
扭转是指杆件受到绕轴线的外力偶作用时发生的变形。
对于圆轴扭转,其切应力分布规律和扭转角的计算是重要内容。
弯曲则是工程中常见的受力情况,梁在受到垂直于轴线的载荷时会发生弯曲变形。
我们需要掌握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方法,以及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分布规律,从而进行梁的强度和刚度设计。
三、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考虑其受力情况。
点的运动可以用直角坐标法、自然法等方法来描述。
例如,用直角坐标法可以表示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刚体的运动包括平移、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
平移时,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相同,速度和加速度也相同;定轴转动时,刚体上各点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相同;平面运动可以分解为随基点的平移和绕基点的转动。
工程力学课程总结
![工程力学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b609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2.png)
工程力学课程总结工程力学作为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工程力学课程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课程核心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课程概述工程力学课程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三个部分。
静力学研究在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受力情况,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与受力之间的关系,而材料力学则关注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
二、核心知识点1.静力学(1)力的分解与合成:掌握力的分解与合成方法,能够解决复杂受力问题。
(2)受力分析: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受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平衡方程:了解平衡方程的推导过程,熟练运用平衡方程解决静力学问题。
2.动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运动方程:了解运动方程的建立过程,能够求解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理解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应用于碰撞、爆炸等实际问题。
3.材料力学(1)应力与应变:掌握应力与应变的概念,了解其计算方法。
(2)弹性力学: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能够求解弹性体的受力与变形问题。
(3)强度理论与破坏准则:了解材料的强度理论和破坏准则,能够预测材料的破坏行为。
三、课程总结通过学习工程力学课程,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能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解决静力学问题。
2.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方程解决动力学问题。
3.能够求解弹性体的受力与变形问题,预测材料的破坏行为。
4.提高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分析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89e9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2.png)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分析在工程领域中,静力学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为设计安全可靠的结构和机械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静力学主要关注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情况,通过对力的平衡条件的分析,我们能够预测物体的稳定性、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机械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力、力偶、力矩等。
力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它可以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
力偶则是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力组成,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转动效果。
力矩是力对某一点的转动效应,等于力乘以力臂。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进行静力学分析的第一步。
在实际工程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这意味着要确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
主动力是已知的、能够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例如重力、驱动力等。
约束力则是由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限制了物体的运动,常见的约束力有支持力、摩擦力等。
为了清晰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我们通常绘制受力图,将物体从其所处的系统中隔离出来,画出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力的平衡条件是静力学分析的核心。
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必须为零,同时对任意一点的力矩之和也必须为零。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F = 0 和∑M = 0。
通过建立和求解这些平衡方程,我们可以确定未知的力或力偶的大小和方向。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悬臂梁结构中,已知梁的长度、所承受的集中载荷以及支座的类型,我们就可以通过静力学分析计算出支座对梁的约束力。
假设梁的长度为 L,集中载荷为 P 作用在距离支座为 a 的位置,支座为固定端。
首先,对整个梁进行受力分析,受到向下的集中载荷 P,支座处有向上的约束力 R 和一个力矩 M。
然后,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所以合力为零;在垂直方向上,R P = 0,可得 R = P。
再根据对支座处的力矩平衡,M P × a = 0,可得 M = P × a 。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32fdb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d.png)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工程力学那可真是一门超级有趣又很有用的学科呢!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归纳总结一下它的基础知识点。
一、静力学。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1. 力的概念。
力啊,它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你想啊,就像你推桌子,你给桌子一个力,桌子呢,也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
这个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少了哪个都不行哦。
比如说,你用10牛的力去推桌子的角,和用5牛的力推桌子的中间,那效果肯定不一样呀。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这就像是把几个小伙伴的力量合起来,或者把一个大力量分成几个小力量。
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个很厉害的方法呢。
比如说有两个力,像两个小伙伴拉一个东西,我们就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把它们合成一个合力。
反过来,一个力也可以分解成不同方向的分力,就像把一个人的力量分成不同方向去做不同的事。
3. 刚体的概念。
刚体就是那种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的物体。
这有点像超级坚固的钢铁侠,不管怎么受力,都不会变形。
在静力学里研究刚体的平衡可重要啦。
4. 平衡方程。
物体平衡的时候,它受到的力要满足一定的方程。
比如说在平面汇交力系中,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都得是零呢。
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拔河,两边的力量要是不平衡,那绳子就会动起来,只有两边力量相等了,绳子才会静止,这就是平衡的状态。
二、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就开始研究材料在力的作用下的性能啦。
1. 拉伸和压缩。
材料在受到拉力或者压力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
像橡皮筋,你拉它的时候,它就会变长,这就是拉伸。
而像柱子,承受上面的重量,就是受到压缩。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应力。
应力就像是材料内部每个小部分承受的压力或者拉力的平均情况。
2. 剪切。
剪切力就像是剪刀剪东西时的力。
想象一下你剪一张纸,纸的两边受到相反方向的力,这就是剪切力啦。
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也有它自己的特性,比如说它能承受多大的剪切力才会被剪断。
3. 扭转。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总结报告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da80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4.png)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总结报告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涉及到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总结报告中,我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角度对该课程进行全面总结。
首先,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工程力学课程通常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静力学部分包括受力分析、力的平衡、结构的稳定等内容,而动力学部分则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能量和动量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设置,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学内容方面,工程力学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复杂,涵盖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受力分析、平衡条件、摩擦力、惯性力、动能、动量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这些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再者,教学方法方面,工程力学课程通常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演示和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仿真和工程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最后,从教学效果方面来看,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总结报告应该全面总结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客观地评价教学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第三版工程力学(大连理工出版社)知识点1,2章总结
![第三版工程力学(大连理工出版社)知识点1,2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6487c331b765ce0408142a.png)
第三版工程力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教材主编:邹建奇、李妍、周显波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平衡:二力平衡、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3.约束与约束力:(1)光滑接触面约束:(2)柔体约束:(3)光滑铰链约束:①固定铰链;②可动铰链。
(4)链杆约束:(5)轴承约束:①向心轴承;②止推轴承。
4.画受力图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将其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并画出其简图,称为画分离体图。
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由几个物体组成,但必须将它们的约束全部解除。
(2)画出全部的主动力和约束力。
主动力一般是已知的,故必须画出,不能遗漏,约束力一般是未知的,要从解除约束处分析,不能凭空捏造。
(3)不画内力,只画外力。
内力是研究对象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运动效应没有影响,因此不画。
但外力必须画出,一个也不能少,外力是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它包括作用在研究对象上全部的主动力和约束力。
(4)要正确地分析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作用力的方向一经假定,反作用力的方向必须与之相反。
当研究对象由几个物体组成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也不必画,若想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将其分离出来,单独画受力图,内力就变成了外力。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章节复习框架平面力系1.平面汇交力系(1)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依据了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如图示例所示)。
推广到由n个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可得如下结论: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是将力系中各力矢量依次首尾相连得折线,并将折线由起点向终点作有向线段,该有向线段(封闭边)表示该力系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且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表达式为:iRFF∑=(2)解析法:①在力F所在的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Oxy,x与y轴的单位矢量为i、j,有力的投影定义可得。
⎪⎩⎪⎨⎧=⋅==⋅=),cos(),cos(jFFjFFiFFjFFyx力F的解析式为:jFiFFyx+=。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5d3f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7.png)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它对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工程力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一、静力学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平衡问题。
1、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也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3、约束与约束力约束是限制物体运动的条件,约束力是约束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常见的约束有柔索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铰链约束等。
4、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问题的关键步骤。
要明确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
5、平衡方程对于平面力系,有∑Fx = 0、∑Fy = 0、∑Mo(F) = 0 三个平衡方程;对于空间力系,则有六个平衡方程。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1、内力与应力内力是杆件内部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分为正应力和切应力。
2、应变应变是杆件变形量与原始尺寸的比值,分为线应变和切应变。
3、拉伸与压缩杆件在受到轴向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轴向变形和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4、剪切与挤压在剪切面上会产生切应力,在挤压面上会产生挤压应力。
5、扭转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会产生切应力,其分布规律与扭矩有关。
6、弯曲梁在弯曲时,会产生弯矩和剪力,横截面上会有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布。
7、强度理论用于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发生破坏,常见的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三、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不考虑引起运动的力。
1、点的运动描述点的运动可以用直角坐标法、自然法和极坐标法。
2、刚体的平动和转动平动时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相同,速度和加速度也相同;转动时刚体绕某一固定轴旋转。
3、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于描述刚体转动的快慢和变化率。
4、点的合成运动包括牵连运动、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通过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来分析。
工程力学中的物体静力学分析
![工程力学中的物体静力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c08e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4.png)
工程力学中的物体静力学分析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力的平衡的一门学科,其中物体静力学分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体静力学分析主要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在工程实践中,物体静力学分析是设计、优化和评估各种结构和机械系统的重要工具。
一、力的基本原理物体静力学分析的基础是力的基本原理。
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大小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
力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需受到结果力的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二、物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物体静力学分析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物体静力学原理至关重要:1.力矩: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能力,它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力到转轴的距离)。
2.支持反力:在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况下,支持反力是指支持物体的支撑力或约束力,根据约束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支持、压力和拉力。
3.自重: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力,它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4.静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与其接触的物体表面会对其施加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三、物体静力学的平衡条件物体静力学分析的核心是研究物体在受力平衡的条件下的行为。
物体在静力学平衡的条件下,有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合力为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等于零,即ΣF=0。
2.力矩为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对于任意点的力矩之和等于零,即ΣM=0。
通过满足以上两个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分析和计算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况,进而评估其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物体静力学的应用物体静力学分析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分析:通过物体静力学原理,可以对各种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如建筑物、桥梁、塔吊等。
工程力学知识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e267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a.png)
工程力学知识总结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力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下面我将就几个关键点进行总结。
一、静力学静力学是工程力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的情况。
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是力的平衡和向量的分解。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物体受力平衡的问题,例如悬臂梁的计算、弹簧的力学特性等。
了解静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物体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决策。
二、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下运动情况的学科。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学参数,来评估物体的运动特性和受力情况。
同时,动力学也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例如汽车的制动距离计算、电梯的速度限制等都需要基于动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在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例如,钢材的强度、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塑料的形变特性等都属于材料力学的范畴。
了解材料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构件之间力学相互作用和受力特性的学科。
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需要设计各种强度合适、刚度满足要求的结构,而结构力学能够提供必要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例如,房屋结构、桥梁设计、机械零部件等都需要依靠结构力学原理进行计算和分析。
了解结构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化。
五、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受力规律的学科。
在工程领域中,流体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都属于流体力学的范畴。
在设计水利、空调、风力发电等工程时,我们需要对流体的流动特性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熟悉流体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流体的运动,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工程力学的基础和核心。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e71c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3.png)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静力学: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的简化的方法等。
例如,二力平衡公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表明,在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此外,还有平行四边形法则等。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部分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或失效)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例如,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发生意外断裂、显著塑性变形、过大变形或失稳。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方法和试验方法。
在对事物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力学模型,形成概念。
例如,在研究物体受外力作用而平衡时,可以采用刚体模型;但要分析物体内部的受力状态,必须考虑到物体的变形,建立弹性体的模型。
总的来说,工程力学涵盖了原有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要经典内容,不仅与力学密切相关,而且紧密联系于广泛的工程实际。
如需更详细的知识点总结,建议查阅力学相关书籍或咨询力学专业人士。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与结构平衡问题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与结构平衡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755e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f.png)
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与结构平衡问题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下受力和变形的学科。
而静力学平衡和结构平衡问题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静力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平衡的相关概念。
一、静力学平衡问题静力学平衡问题是指研究物体在不发生运动的情况下的受力平衡情况。
在静力学平衡问题中,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对物体的作用点位矢量之和为零,即∑F = 0。
这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合力为零。
在解决静力学平衡问题时,常使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以及受力分析的方法。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可以确定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
静力学平衡问题的应用很广泛,比如在建筑工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各个构件所受的力和力矩,可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是否平衡,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二、结构平衡问题结构平衡问题是指研究物体内部各个构件的受力平衡情况。
在解决结构平衡问题时,需要考虑物体内部的各个节点和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结构平衡问题可以通过静力学平衡的原理来解决。
对于一个构件而言,其受力平衡要求总力合为零。
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的帮助下,可以确定每个节点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到整个结构的受力平衡状况。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平衡问题是保证建筑物和桥梁等工程结构稳定性的重要问题。
通过分析结构的受力平衡情况,可以确定结构的合理设计,并且预测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变形情况,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三、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与结构平衡问题,我们举一个简单的桥梁的实例。
考虑一座桥梁,桥上有一辆汽车在通过。
我们需要确保桥梁的结构平衡以保证安全。
首先,我们可以将桥梁简化为若干个构件,比如桥墩、桥面等。
通过静力学平衡原理,我们可以分析每个构件所受的受力情况。
以桥墩为例,桥墩受到来自桥面和汽车的作用力。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我们可以确定桥墩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类似地,我们可以对桥面和其他构件进行受力分析。
工程力学重点总结
![工程力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65c3006c85ec3a87c2c567.png)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受力图一、刚体P2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形变的物体。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二、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仍作用于改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确定。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来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1)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该刚体内的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并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 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如假想将其刚化为刚体,则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三、约束和约束反力P7 约束:1柔索约束:柔索只能承受拉力,只能阻碍物体沿着柔索伸长的方向运动,故约束反力通过柔索与物体的连接点,方位沿柔索本身,指向背离物体;2光滑面约束:约束反力通过接触点,沿接触面在接触点的公法线,并指向物体,即约束反力为压力;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①圆柱、②固定铰链、③向心轴承:通过圆孔中心或轴心,方向不定的力,可正交分解为两个方向、大小不定的力;④辊轴支座:垂直于支撑面,通过圆孔中心,方向不定;4链杆约束(二力杆):工程中将仅在两端通过光滑铰链与其他物体连接,中间又不受力作用的直杆或曲杆称为连杆或二力杆,当连杆仅受两铰链的约束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这两个约束反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作用,具体指向待定。
(完整版)工程力学知识点
![(完整版)工程力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7ef0ba67ec102de2bd89b7.png)
工程力学知识点静力学分析1、静力学公理a,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
(适用于刚体)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适用于刚体)c,平行四边形法则:使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理的大小和方向是以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适用于任何物体)d,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指向相反,并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适用于任何物体)e,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二力相等,反向,共线,二者的区别在于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汇交力系a,平面汇交力系:力的作用线共面且汇交与一点的平面力系。
b,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若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平面汇交力系是平衡力系。
c,空间汇交力系: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空间力系。
d,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则该空间力系平衡。
3、力系的简化结果a,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外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但绝不可能是一个力偶。
b,平面力偶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偶②合力偶为零的平衡力系c,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偶③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处于平衡。
d,平面平行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偶③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处于平衡。
e,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①力系的主矢为零②力系对于任意一点的主矩为零。
4、力偶的性质a,由于力偶只能产生转动效应,不产生移动效应,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即力偶无合力,也就是说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b,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任意一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但平移后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于新作用点之矩,这就是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5f81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6.png)
工程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静力平衡的一门学科。
它是工程学的基础课,通过研究物体的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为设计和建造工程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在工程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1. 基本力学概念在工程力学中,有几个基本的力学概念需要掌握。
首先是质点的概念,质点是指具有质量但没有尺寸的物体。
其次是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推动或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另外,还有向量的概念,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
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物体的平衡状态和运动规律。
3. 平衡条件在工程力学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平衡可以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静力平衡要求物体所受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而动力平衡要求物体所受合力和合力矩的矢量和等于零。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确定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静力平衡问题的学科。
它包括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等内容。
静力学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工程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力学能等内容。
通过动力学的研究,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所受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6. 弹簧力学弹簧力学是研究弹性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弹簧力学主要涉及胡克定律、弹性势能、弹性系数等内容。
在工程力学中,弹簧力学是研究结构变形和力学性能的重要工具。
7. 梁的受力分析梁的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物体所受的内力、外力和弯矩等。
梁的受力分析可以通过挠曲方程和受力平衡方程来进行。
根据梁的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梁的强度和刚度,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总结与应用
![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总结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1305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7.png)
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总结与应用引言: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
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体的受力情况,从而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工程结构。
本文将总结和应用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一、静力学的受力分析方法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的学科。
在静力学中,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平衡方程法和力的分解法。
1. 平衡方程法平衡方程法是通过分析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平衡方程法中,我们可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来建立平衡方程,进而求解物体的受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平面结构和简单的立体结构。
2. 力的分解法力的分解法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通过将力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力的分解法在分析斜面、倾斜物体等情况时非常有用。
二、应力分析方法应力分析是研究物体内部受力状态的学科。
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应力分析方法包括受力图法和应力分布分析法。
1. 受力图法受力图法是通过绘制物体的受力图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受力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受力图法适用于分析桁架、梁、柱等结构。
2. 应力分布分析法应力分布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来判断物体的受力状态。
通过计算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受力的均匀性和集中性。
应力分布分析法在分析复杂结构和非均匀材料时非常有用。
三、变形分析方法变形分析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形状和尺寸变化的学科。
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变形分析方法包括位移法和应变分析法。
1. 位移法位移法是通过分析物体各点的位移情况来判断物体的变形状态。
通过计算物体各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整体变形情况。
位移法适用于分析弹性体的变形。
2. 应变分析法应变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物体各点的应变情况来判断物体的变形状态。
工程力学静力学总结
![工程力学静力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1cf0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5.png)
工程力学静力学总结工程力学静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和稳定性能。
静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力的分析、力的平衡、以及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和位移等。
下面是对工程力学静力学的总结。
1.基本概念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力、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静力学的基础。
2.静力学公理静力学中有几个公理是用来描述力的基本性质和关系的,包括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效替代法则、作用与反作用法则等。
这些公理是静力学的基础,也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基本原理。
3.力的分类和计算在静力学中,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等,根据力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力、垂直力、斜向力等。
同时,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计算和测量。
4.力的平衡在静力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需要满足一定的平衡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的平衡条件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和测量得出,包括合力大小、合力方向等。
5.物体变形和位移在静力学中,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后会发生变形和位移,这些变化的大小和方向也需要进行计算和测量。
同时,物体的刚度和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重心和稳定性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作用线的交点,对物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重心位置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出,而在工程实践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物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增加支撑面、降低重心等。
7.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以及物体内部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弹性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广泛,如材料科学、结构工程等领域。
8.静力学的应用静力学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结构分析、桥梁设计、机械设计等。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分析,以便得到符合实际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节点判断杆件的内力 特殊节点判断杆件的内力 判断杆件
两杆节点无载荷、 ① 两杆节点无载荷、且两杆不在一条 直线上时( ),该两杆是零杆 该两杆是零杆。 直线上时(L型),该两杆是零杆。
S1 = S 2 = 0
三杆节点无载荷、 ② 三杆节点无载荷、其中两杆在一条直 线上时( ),另一杆必为零杆 另一杆必为零杆。 线上时(T型),另一杆必为零杆。
柔索受拉连中线, 柔索受拉连中线 光滑接触垂切面; 光滑接触垂切面 铰链约束有五定: 铰链约束有五定 (可动铰 二力构件 可动铰;二力构件 可动铰 二力构件; 三力平衡汇交;平行 三力平衡汇交 平行 力系;力偶系 力偶系.) 力系 力偶系 否则反力分两边。 否则反力分两边。
2.平面力系 平面力系
截面单杆: 用截面切开后,通过一个方程可求出内力的杆. 截面单杆: 用截面切开后,通过一个方程可求出内力的杆
①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 杆件只有三个,三杆均为单杆 三杆均为单杆. 杆件只有三个 三杆均为单杆
②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 杆件除一个外交于一点,该杆 杆件除一个外交于一点 该杆 为单杆. 为单杆
S1
S3
S2
S4
截面法: 2. 截面法: 截取桁架的某一局部作为隔离体求内力的方法。 截取桁架的某一局部作为隔离体求内力的方法。
• 研究整体,求支反力。 研究整体,求支反力。 • 截取桁架的某一局部为研究对象,求杆件内力。 截取桁架的某一局部为研究对象,求杆件内力。 •所选局部的未知力数目不大于3,用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求解。 所选局部的未知力数目不大于3 用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求解。 所选局部的未知力数目不大于 若所选局部桁架的未知力数目大于3,但除要求的一个未知 若所选局部桁架的未知力数目大于 但除要求的一个未知 力外,其余各未知力都汇交于一点或相互平行 其余各未知力都汇交于一点或相互平行, 力外 其余各未知力都汇交于一点或相互平行,可保证求解时 一个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 一个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
Fmax f s FN = fs = tan ϕ f = FN FN
摩擦锥( 摩擦锥(角) 0 ≤ ϕ ≤ ϕ f
⑵ 自锁现象
当主动力的合力与法向的夹角在摩擦锥内时,无论主 当主动力的合力与法向的夹角在摩擦锥内时 无论主 动力多大,物体都会平衡 即有自锁条件: 物体都会平衡.即有自锁条件 动力多大 物体都会平衡 即有自锁条件 θ≤ ϕ f
S 3 =0,且 S 1 = S 2
S3 S2
四杆节点无载荷、且两两共线时( ③ 四杆节点无载荷、且两两共线时(X型), 共线两杆内力等值反号。 共线两杆内力等值反号。
S 1 = S 2 ,且 S 3 = S 4
S1 S4
④ 四杆节点无载荷、其中两杆共线,另两杆在此直 四杆节点无载荷、其中两杆共线, 线同侧且交角相等时( ),非共线两杆内力 线同侧且交角相等时(K型),非共线两杆内力 等值反号。 等值反号。 S 1 = S 2 ,且 S 3 = − S 4
一次静不定
二次静不定
1、判断是否静定; 、判断是否静定 静 2、选取研究对象 、选取研究对象; 定 分 先看整体: 先看整体 整,分; 分,整; 整 ,分 分,分. 从已知力作用构件入手; 从已知力作用构件入手 从受力简单的构件入手; 从受力简单的构件入手 尽量少拆. 尽量少拆 3、画研究对象受力图 、画研究对象受力图; 4、列平衡方程 、列平衡方程. 以未知力交点为矩心列矩方程
节点法: 1. 节点法:
取一个结点作为隔离体求内力的方法 • 研究整体,求支反力。 研究整体,求支反力。 • 逐个取各节点为研究对象,求杆件内力。 逐个取各节点为研究对象,求杆件内力。 •所选节点的未知力数目不大于2,用汇交力系平衡方程求解。 所选节点的未知力数目不大于2 用汇交力系平衡方程求解。 所选节点的未知力数目不大于 若与组成顺序相反依次截取结点,可保证求 对于简单桁架,若与组成顺序相反依次截取结点 对于简单桁架,若与组成顺序相反依次截取结点,可保证求 解过程中一个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 解过程中一个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 简单平面桁架如图所示。 例 :简单平面桁架如图所示。 已知: 已知: P 1,P 2 各杆内力。 求:各杆内力。
∑Fx = 0 ∑Fy = 0 M =0 ∑ A
∑Fx = 0 ∑MA = 0 ∑M = 0 B
A, B两个取矩点连线,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两个取矩点连线,
三矩式
∑MA = 0 ∑MB = 0 ∑M = 0 C
A, B,C 三个取矩点,不得共线 三个取矩点,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主矢 主矩 最后结果
合力 合力 合力偶 平衡
说明
合力作用线过简化中心
合力作用线距简化中心MO
′ FR ≠ 0 ′ FR = 0
MO = 0 MO ≠ 0
′ FR
MO ≠ 0
MO = 0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三、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 二矩式
∑Fy = 0 ∑MA = 0 ∑MA = 0 ∑MB = 0
各力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A, B 两点连线不得与各力平行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程
∑Fx =0 ∑Fy =0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Mi = 0
四、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物体系的平衡 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静不定次数=未知量数 独立平衡方程数 静不定次数 未知量数-独立平衡方程数 未知量数
③截面上被切断的未知轴力的 杆件除一个均平行, 杆件除一个均平行 该杆为单 杆.
五、摩擦
1、滑动摩擦 、
∑ Fx = 0 FT − Fs = 0
F s = FT
⑴静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①方向:沿接触处的公切线, 方向:沿接触处的公切线, 与相对滑动趋势反向; 与相对滑动趋势反向;
0 ②大小: ≤ F s ≤ Fmax 大小:
工程力学总结
第一篇 静力学
工程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受力分析 一. 工程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 受力分析 1、具有光滑接触面(线、点)的约束(光滑接触约束) 、具有光滑接触面( 的约束(光滑接触约束) 2、由柔软的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 、由柔软的绳索、 3、光滑铰链约束 、 (1) 、光滑圆柱铰链 ) (2) 、固定铰链支座 )、滚动支座 (3)、滚动支座 )、 (4 ) 、球铰链 4、轴承 、 (1) 、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 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止推轴承 (2)、止推轴承 )、 5、固定端约束 、
③Fmax = f s FN(库仑摩擦定律) 库仑摩擦定律) ⑵动滑动摩擦的特点 方向:沿接触处的公切线,与相对滑动趋势反向; ① 方向:沿接触处的公切线,与相对滑动趋势反向;
F 大小: ② 大小:d = f d F N
2、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
⑴ 摩擦角
r F RA
全反力
摩擦角 — 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 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 全反力和法线间的夹角。 全反力和法线间的夹角。
关于平面桁架的几点假设: 关于平面桁架的几点假设: 1、各杆件为直杆, 各杆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各杆件为直杆, 各杆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2、杆件与杆件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 、杆件与杆件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 且位于桁架几何平面内; 且位于桁架几何平面内; 3、载荷作用在节点上, 、载荷作用在节点上, 4、各杆件自重不计或均分布在节点上。 、各杆件自重不计或均分布在节点上。 在上述假设下,桁架中每根杆件均为二力杆。 在上述假设下,桁架中每根杆件均为二力杆。 节点法与截面法 1、节点法 、 2、截面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