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教科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教科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2课时,主题为“拱形的力量”。
本节课将围绕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32页至第34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掌握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拱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拱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如拱桥、拱门等,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结构要设计成拱形呢?”3. 例题讲解:以教材33页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拱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材34页的练习题,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2. 拱形的结构特点3. 拱形的应用4. 例题解析5.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例如,拱桥是利用拱形的结构特点,将桥的重量均匀分布到桥墩上,从而增强桥的承重能力。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拱形结构,并说明其优点。
答案:例如,设计一个拱形屋顶,其优点是结构稳定,承受力强,节省材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如何?在哪个环节学生参与度最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尝试运用拱形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拱形的设计与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受力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并进行简单的拱形设计。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拱形设计与计算。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实例,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的共同特点。
2. 知识讲解(1)讲解拱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结构的定义。
(2)通过拱形模型,演示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3. 例题讲解(1)分析一个具体的拱形结构实例,讲解其受力情况。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拱形设计与计算。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一个拱形结构,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2)指导学生进行拱形设计与计算,并相互交流心得。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基本概念2. 拱形结构的特点3. 拱形受力分析4. 拱形设计与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拱形结构,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2)计算一个给定跨度的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
2. 答案:(1)见附图。
(2)根据拱形结构的特点和受力原理,列出受力方程,求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受力原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设计与计算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类型的拱形结构,如悬索桥、斜拉桥等。
(2)研究拱形结构在建筑、桥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3)探讨拱形结构在自然灾害中的防护作用。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如何计算拱形所承受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概念,掌握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
2.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实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会采用拱形设计?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结合实例分析。
(3)引导学生探讨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桥梁等领域。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拱形结构计算压力的例题,步骤如下:(1)给出一个具体的拱形实例,如拱桥。
(2)分析拱桥所承受的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求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出拱形的结构示意图。
(2)计算给定拱形的承受压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2)如何提高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稳定性原理。
2.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3. 拱形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采用拱形结构的实例。
(2)计算给定拱形结构的承受压力。
2. 答案:(1)实例: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2)计算公式:P = 4R/3,其中P为承受压力,R为拱形的半径。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详细内容为第二章第三节“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拱形的概念、分类、受力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使其认识到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判断。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拱形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赵州桥、悉尼歌剧院等著名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介绍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其受力特点。
(2)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结构受力分析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 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拱形结构受力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下列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赵州桥、悉尼歌剧院。
2. 答案:(1)拱形是指由两个曲率相等的圆弧组成的结构。
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赵州桥:采用圆拱结构,受力均匀,稳定性好;悉尼歌剧院:采用抛物线拱结构,外观独特,受力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拱形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重要性的认识。
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彩教案优质版1
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彩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一节“拱形的结构与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的结构分类、拱形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2. 能够分析并解释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难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直尺、圆规等。
学具:铅笔、橡皮、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教堂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拱形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分类和主要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5.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制作拱形模型,观察并记录拱形结构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结构分类、主要特点。
2.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制作拱形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分类。
(2)举例说明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拱形结构的特点,并解释其优势。
2. 答案:(1)拱形是一种曲面结构,其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教堂等。
(3)拱形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跨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得其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教案(1)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6课《拱形的力量》。
本节课将围绕拱形的特征、力量优势和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主要内容包括:1. 拱形的定义及分类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 拱形的受力分析4. 拱形结构的稳定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拱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拱形的力量优势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拱形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
难点: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桥梁模型、橡皮筋、直杆、弯杆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拱形桥梁模型、橡皮筋、直杆、弯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门洞、隧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结构采用拱形?2. 自主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拱形桥梁模型、橡皮筋、直杆、弯杆。
(2)学生利用教具进行实验,观察拱形、直杆和弯杆在受力时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展示拱形桥梁模型,分析其受力情况。
(2)讲解拱形结构稳定性的原理。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
(2)分析拱形结构在受力时的优势。
(2)强调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拱形的受力分析3. 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4.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和分类。
(2)分析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说明其优势。
2. 答案:(1)拱形是由曲线组成的结构,分为单拱、双拱、多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自主探究、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拱形的定义、分类、受力特点和稳定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精品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在生活中应用,了解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建筑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增强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拱形结构的特点及优势。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的定义、特点,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拱形结构。
3. 应用实例: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让学生认识到拱形结构的重要性。
4. 设计与计算:讲解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美学价值:介绍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欣赏经典拱形建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拱形结构的设计与计算(4)拱形建筑的美学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并分析其受力特点。
(2)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悉尼歌剧院等。
(2)简单拱形结构设计及计算: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计算。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拱形受力分析以及拱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拱形受力进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拱形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
2. 知识讲解(1)拱形的定义:介绍拱形的几何特征,如曲率、跨度等。
(2)拱形的特点与优势:分析拱形在受力、节省材料等方面的优点。
(3)拱形受力分析:讲解拱形在受力时的压力、张力分布,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的拱形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拱形结构的特点、受力分析等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
2. 板书右侧:拱形受力分析、拱形设计原则。
3. 中间部分:例题解答步骤、随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
(2)分析生活中一个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3)设计一个简单的拱形结构,并计算其受力。
2. 答案:(1)拱形是曲率大于180度的曲线结构,具有受力均匀、节省材料等优点。
(2)例如:一座拱桥的受力分析,设计原理是利用拱形的受力特点,将重力转化为压力传递至桥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与优势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物理》第五册第四章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拱形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重点分析圆弧拱和尖拱两种常见拱形,并对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理解其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及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结构的特点、应用以及承受力优势。
难点:圆弧拱和尖拱的受力分析,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著名拱桥图片,引出拱形结构,激发学生对拱形力量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阐述其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3. 知识讲解:(1)圆弧拱:分析圆弧拱的受力特点,结合实例讲解其应用。
(2)尖拱:分析尖拱的受力特点,结合实例讲解其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拱形结构受力分析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与拱形结构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座拱桥,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2. 圆弧拱、尖拱受力分析3. 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受力图见附件。
1)承受能力强,节省材料。
2)跨度大,适应性强。
3)美观、实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研究性学习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拱形结构在古今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教科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教科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章节为“拱形的力”。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掌握拱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拱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难点:拱形结构稳定性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力量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拱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 拱形的应用3. 拱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中的拱形现象,分析其结构稳定性的原因。
2. 答案示例:拱形桥的结构稳定性受拱脚间距、拱顶半径、材料强度等因素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掌握较好,但在分析拱形结构稳定性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建筑,了解其设计原理和优缺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拱形,了解拱形的特点和优势;探究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拱形结构在承受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了解拱形的优点,能够运用拱形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特点和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拱形结构在承受力的作用,拱形稳定性和强度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拱形模型、实验材料等。
学生准备:学习单、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建筑要设计成拱形的呢?”3.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拱形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拱形在承受力时的表现。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形状的拱形在承受力时的稳定性。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拱形受力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拱形知识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特点、优势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 拱形受力分析4. 拱形稳定性和强度探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拱形桥梁,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2. 答案:学生设计的拱形桥梁,能体现出拱形的优点,如承受力强、稳定性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建筑,了解其设计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教科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教科版1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拱形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拱形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拱形的结构特点,理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中拱形的应用,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难点: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观察和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实验器材、图片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拱形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兴趣,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拱形的建筑或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的力。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拱形模型的承重能力,记录实验结果。
4. 观察:学生观察生活中拱形的应用,如桥梁、拱门等,记录观察到的拱形特点和应用场景。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观察到的拱形实例,讨论拱形的特点和优势。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拱形的结构特点:1. 拱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力。
2. 拱形结构具有稳定性。
拱形的应用:1. 桥梁:提高承重能力,节省材料。
2. 拱门:美观、坚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2. 举例说明生活中拱形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
答案:1. 拱形的结构特点: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具有稳定性。
2. 举例:桥梁的拱形结构可以提高承重能力,节省材料;拱门的美观、坚固等优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以及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2)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受力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拱形受力情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及力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拱形受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1)介绍拱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结构。
(2)分析拱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
3. 实践操作:(1)分发拱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搭建。
4. 理论讲解:(1)讲解拱形受力原理。
(2)通过例题,分析拱形在建筑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2. 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受力分析(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及特点。
2. 答案:(1)拱形是由曲面的直线段组成的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跨度大、重量轻等特点。
(2)赵州桥:拱形结构使桥梁跨度增大,减轻了桥梁自重,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悉尼歌剧院:拱形屋顶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拱形概念及受力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质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质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对应章节为《结构与力学》中的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与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以及拱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拱形结构的能力,了解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拱形结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特点、应用及力学原理。
难点:拱形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特点和应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拱形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拱形结构。
5.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进行拱形结构的设计与搭建。
6.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应用2.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3. 拱形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要求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拱形知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了解其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拱形结构力学原理讲解;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拱形结构的能力;3. 教学难点,即拱形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动手实践环节;5. 作业设计,特别是作业题目的答案部分;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其稳定性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稳定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画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结构都采用拱形设计?2. 新课导入(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实验和例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拱形桥梁的设计:计算拱形桥梁的受力情况,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拱形屋顶的搭建:分析拱形屋顶的稳定性,设计合适的搭建方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与特点(2)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3)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分析其结构特点。
(2)计算一个拱形桥梁的受力情况,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答案:(1)生活中的拱形建筑:赵州桥、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等。
(2)拱形桥梁受力情况的计算: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稳定性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需加强数学知识的运用。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结构,如框架结构、网架结构等。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力量》公开课精品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第五册第7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第2课时《拱形力量》。
我们将深入学习拱形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着重探讨拱形对力承受和分散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拱形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力学优势。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增强对生活中科学现象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对力分散和承受能力理解。
2. 教学重点:拱形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桥梁模型、图片、教学PPT等。
2. 学具:手工制作拱形小模型、纸张、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拱形建筑,如拱桥、拱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特点和优势。
2. 基本概念:介绍拱形定义,引导学生观察拱形结构特点,如曲线、承重等。
3. 探究活动:a. 小组讨论:探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应用,分析其优势。
b.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制作拱形小模型,并测试其承受力。
c.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拱形结构对力分散和承受能力。
d.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力量》2. 主要内容:a. 拱形定义b. 拱形特点c.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d. 拱形结构力学优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三个生活中拱形结构,并分析其优势。
b. 制作一个拱形小模型,并测试其承受力,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a. 例子:赵州桥、拱形门、拱形桥梁。
分析:拱形结构具有承重能力强、节省材料、美观等特点。
b. 实验结果记录:见学生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拱形基本概念和力学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拱形结构在生活中应用。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结构与力学》中的《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探究拱形的定义及其特点;第二章,学习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带、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拱形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利用白纸、剪刀、胶带等材料制作拱形模型。
4.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结构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承受力原理(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拱形桥梁,并说明其优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承受力原理有了深入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制作拱形模型时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建筑,思考其设计原理和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
3. 作业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拱形桥梁。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
3.拱形的力量【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的《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三课内容。
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宽度和形状会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
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
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精心设计了两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我们可以根据新版教材的设计思路进行重新解读。
问题聚焦:通过生活中拱形类建筑的观察以及结合学生之前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认识,把问题聚焦到“研究纸拱的抗弯曲能力”上来。
探索板块,通过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和不断想办法控制拱变形的问题,使纸拱不断承载更大的重压,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承重的特点。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拱形承载压力的特点,并认识到拱形承重能力与抵住拱足的关系。
拓展部分,通过搭一个瓜皮拱或者其他材料(泡沫、木头等)的拱,从丰富具体的体验活动中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点。
纸拱是很比较容易搭建的拱,做一个瓜皮拱(或其他材料的拱)不但有趣,而且当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很滑的、小块的瓜皮搭成一个拱,看到这个拱并未垮掉甚至还能承重时,他们对拱形承重的特点会感受很深,会惊叹拱形的“力量”大。
与前面实验相比,前者是更理性的探究,后者是更感性的制作,相辅相成。
【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了解改变纸的宽度、厚度或者形状会改变纸的抵抗弯曲的能力。
同时对这类探究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习得了基本的探究此类问题的方法。
在这这些前提下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也基本形成了探究的思路,但对于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具体步骤仍然需要加强。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其优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2. 能够运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受力原理及其优势。
难点:拱形结构受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拱形桥梁、拱形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拱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拱形结构的优势;(3)如何设计一个稳定的拱形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说明其受力原理;(3)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略;(3)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更多关于拱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如拱形隧道、拱形屋顶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计算题。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几何图形与设计》中的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的受力分析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68页至第70页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的基本特征。
2. 理解拱形在受力时的优势,学会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几何图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拱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拱形模型、直尺、圆规、三角板。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座桥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介绍拱形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展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隧道、体育馆等。
3. 例题讲解(1)分析拱形在受力时的优势。
(2)讲解如何利用拱形进行优化设计。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用圆规和直尺画出拱形。
(2)分析生活中拱形的应用,并说明其优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及特征(2)拱形的受力优势(3)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拱形,并标注其特征。
(2)举例说明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2)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对拱形的定义及特征掌握情况。
(2)学生对拱形受力分析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拱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拱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艺术等。
(2)鼓励学生利用拱形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形的力量》说课稿学情分析:《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
说教材: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
教材设计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
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
第二项活动是让学生探究怎样让纸拱承受更多的力,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拱的受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是:拱形承重的秘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科学概念: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强。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纸拱的承受能力的活动,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说教法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一:自主操作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
二:合作-研讨法。
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说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使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和结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我将从西瓜瓤来导入本课引出拱形,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这种形状的学问吗?(板书:拱形的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创设了问题情境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我将会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吧。
活动一:教学生做纸拱(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放在桌面上观察,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在哪里?特别要注意:这个拱形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在拱下部)我会说:对,在拱与桌面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
好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纸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有变化吗?学生会回答:有,“纸拱”向两边伸展。
接下来我提问:哪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拱顶)请大家再在上面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是不是有新的变化,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拱形的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纸拱就平了。
我将追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纸拱”为什么会向两边伸展开去?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件演示:垫圈的重量压在了拱上,拱的全部重力传到两个拱足,这个力向下,向两边传去,使拱足在垫板上向外滑动,拱就伸展开了。
活动二: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我会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能承受更大压力?学生可能会回答:用东西(书本)抵住拱足。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下,(对记录表讲解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当拱顶上的垫圈不断增加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还是要塌,向左右偏)纸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后,师进行一定的评价活动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我提问:我们怎么做能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你打算怎么做?先将自己的方案写下来,再汇报。
学生汇报。
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对自己的方案可能有修改,让学生改进设想,完善方案。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温馨提示:1、进行实验时,做好数据记录。
2、每个实验,“拱桥”的拱足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3、如果纸条被压坏或有明显折痕,应该换上新的纸条。
)对记录表讲解下②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
我会说:通过不断改进实验,大家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跟原来的相比,拱的承受力都大了很多。
仔细观察,你们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在拱形的两边放书本,把拱足抵住。
)现在你能还解释一下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④请学生试着解释。
(演示课件说明: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硬币,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而且培养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我虚心接受。
2017年4月24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和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
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又叫推理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本单元前两课主要探究条形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学生已经知道改变纸的宽度、厚度或者改变纸的形状都可以改变纸的抗弯曲能力)。
这一课主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希望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到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并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能把受到的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所以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对得到数据的梳理,推想拱形承重时的受力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体验创造拱桥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实验活动中能分析拱形承重的受力情况,认识到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
【教学难点】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它的受力特点。
【教学准备】盒子、A4纸、垫圈;做拱形的纸、塑料板、垫圈、记录纸1;橡皮、记录纸2;塑料拱、钩码。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今天我用这两个盒子做桥墩,用这张纸做桥面,我来造一座桥。
诶,发生了什么现象?2、谁来帮我一个忙,只用这张纸做桥面,让它不塌下去。
说说你成功的秘诀,好吗?3、那它还能不能承受其他的重量呢,我用这个垫圈来试一试。
4、看来,简单地改变形状的确能够明显地增强它的承受能力。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1、我们再来研究刚才的第二种形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拱形。
(板书课题)2、首先,我们来看一段拱形的自我介绍。
(师板书拱形,并张贴各名称。
)3、下面我们来造一个拱,只用这张纸和这块跨度板,请你造一个跨度为15厘米的拱形。
造好后也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并且把它的形状变化画下来。
4、你造的拱承受了几个垫圈,它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拱足的变化,我们怎样把它表现出来呢?(学生上台画)(师板书贴纸:外推力)(课件出示拱形的受力情况。
)5、假如要使我们的拱能承受更多的压力,可以怎么办呢?6、我给大家准备了橡皮,实验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实验操作(课件)。
听了他的实验介绍,你有哪些方面想提醒大家的?7、小结:为什么抵住拱足,拱的承受力就变大了呢?(课件出示资料)(板书:抵住外推力,拱形承受压力更大。
)三、搭一个塑料拱。
1、我这里有一袋塑料块,你能把它搭成一个拱吗?2、这座塑料块造的拱,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呢?我用钩码来测试,一个钩码50克,1个,2个,3个,放不下了,还能承受更多的重量吗?我请一位同学用手来压一压。
3、用了这么大的力量,它都没有塌下去,为什么它这么坚固呢?4、其实,在很久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用这一点,把桥建成拱形。
那么在我们中国,最著名的拱桥是哪一座?谁能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赵州桥在这么多年来能承受暴雨、洪水的袭击,为什么它这么坚固呢?5、课件展示各拱形建筑。
6、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拱形形状的物体,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找一找,当然还可以找一找生活中与拱形相似的形状,继续研究它们受力的特点。
【板书设计】拱形的力量抵住外推力拱形承受压力更大外推力 外推力“拱形的变化”观察记录第 小组画一画:请你简单地画出拱形承受压力前后的形状。
受压前受压后想一想:比较这两种形状,我们发现了什么?“抵住拱足拱形承受压力”记录表比较观测结果,我们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