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第一手稿工资资本的利润资本资本的利润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地租异化劳动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私有财产的关系第三手稿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原文是德文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序言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
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
因此,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
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逻辑学》以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第一手稿工资资本的利润资本资本的利润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地租异化劳动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私有财产的关系第三手稿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原文是德文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序言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
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
因此,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
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逻辑学》以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0 年5月第 3版自然主义P4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土地P44土地仿佛是它的领主的无机的身体。
劳动产品的异化P52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异化的程度P52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
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
甚至连劳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有通过最大努力的和极不规则的中断才能加以占有的对象。
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下,这还并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生产条件的日益丧失,劳动的副产品――污染对人(所有人)的统治的日益严重。
产品的异化P52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中: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自然界作为生产的条件 P53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异化与工人P53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 ]是工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1《马恩文集》第一卷桑延海总结一、工资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
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
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
所以,工人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因此,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只有对工人来说才是必然的、本质的、有害的分离。
资本和地产无须停留于这种分离,而工人的劳动则不能摆脱这种分离。
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活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
115在分工大大发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己的劳动转用于其它方面是极为困难的。
当市场价格倾向于自然价格时,工人遭到的损失是最大的而且是绝对的。
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变动,对地租的影响少于对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分的影响;而对利润的影响又少于对对工资的影响。
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有利可得,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
劳动价格要远比生活资料的价格稳定。
116在劳动时,个人活动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会表现出来,因而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因而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
工人不仅要为物质的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必须为谋求工作,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可能性、手段而斗争。
没有一个阶级像工人阶级那样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
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
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在挣钱的欲望的驱使下从事奴隶劳动。
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
119社会在什么时候才处于财富日益增长的状态呢?那是在一个国家的资本和收入增加的时候。
但是,这只有由于下述情况才可能:(a)大量劳动累积起来,因为资本是累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拿走,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积聚在资本家手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还未能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达到用生产力、生产关系这对范畴分析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
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指出
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所诞生的过程并且试图以异化劳动来说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从而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
试图以此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
论证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认为以往的经济学所表述的并非劳动的规律
而是异化劳动的规律
第一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产品
作为异己的东西〖ZZ)〗
作为不依赖〖ZZ)〗于生产者的〖ZZ(〗力量〖ZZ)〗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已有成就
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收入: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
在最后部分
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概念
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
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
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
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
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
来证明其共产主义理论的
他认为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ZZ)〗即人的自我异化〖ZZ)〗的积极的〖ZZ)〗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ZZ)〗本质的真正占有〖ZZ)〗;因此
其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中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基本阶级关系
第二讲(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4)《手稿》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 用,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初次涉及生产劳动过程 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 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
(5)《手稿》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 短暂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深化了阶级斗争和 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唯物史观的表述: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 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 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 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 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 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 们产生的过程。‛
抽象。‛经济学的观念、范畴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的。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更准确地阐述了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不仅界定了生产力的内涵、要素
和生产关系的内涵,还说明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中的基 础地位和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
系,从而使唯物史观这一根本原理的表述达到了理论内
容与表达形式的科学统一。另外,马克思还利用‚社会 机体‛这一概念阐述了对社会形态的理解,得到了对社
第二讲 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公开系统阐述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唯物史观的发现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 述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系统阐 述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历程
起 点
发 展
创 立
意 义
1.起点
《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创立过程的起点。 《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
【教案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教案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打印本文
【教案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75
同时,也正是在这一年,费尔巴哈出版了他的几本最有影响的著作,即《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以及《未来哲学原理》。在这些著作中,费尔巴哈进一步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唯心主义,把神学归结为人类学,并系统阐述了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原理。此外,也正是在这一年,赫斯撰写了《金钱的本质》一文,并将其提交到了由马克思和卢格担任主编的《德法年鉴》编辑部。在这篇文章中,赫斯已表述出这一核心观点:生产和交往规定了人的本质,而金钱不外乎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和赫斯的新著的问世,无疑给马克思以很大的启迪和推动力,促使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详细论证自己的观点。它们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著作以及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一起,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创作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4)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资本的积累就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资本的天然使命就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积累。
C.地租
在这部分内容中,马克思论述了下列一些重要的问题:
(1)地租的本质和地租量。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地租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决定的。
(3)劳动的目的性。劳动本身,不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和造孽的。
(4)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待工人的态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
B.资本的利润
一、基本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手稿》所初步论证的实践范畴,特别是动物活动与人的劳动的根本区别;掌握《手稿》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异化所进行的分析和批判,对人性、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人的解放及其途径等问题的探究;理解《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的独特意义。
第二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 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比工人没 有资本家活得长久。资本家的联合是常见的和有 效的,工人的联合则遭到禁止并会给他们招来恶 果。此外,土地所有者和货币资本家还可以把产 业收益加到自己的收入里去,而劳动者则除了劳 动所得以外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所以,劳 动者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从而,资本、地产和 劳动三者的分离,只有对劳动者说来才是必然的、 本质的、有害的分离。资本和地产可以不必安于 这种分离,而劳动者的劳动则不能摆脱这种分 离。”
第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对当代世界的批判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 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现实问题。
二、发表过程
二十世纪早期,前苏联专家梁赞诺夫在阅读马克思 《巴黎笔记》手稿的照像版文本中,发现了其中三个 笔记本的独立价值,这就是《1844年手稿》。
1927年,这一文本济学哲学手稿》 选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 是马克思流亡巴黎时于1844年5月至8月写成的。
《手稿》自1932年首次发表以来,至今已近八十年了。 在这段时间内,它经历了具有传奇色彩的遭遇,也承 担了不少重大的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马克 思主义文献中最难解读、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
“因此,对劳动者说来,资本、地租和劳动三者的分 离是致命的。”
“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劳动者在他劳动期 间的生活费用加上为使劳动种族不致死绝而额外给他 的聊足赡养家族的费用。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 资是适合于‘光杆的人’、亦即适合于畜类生活水平 的最低工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
(1)、经济上的异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三农”问题历史的逻辑的起点,是中国“三农”在经济上异化的根源,也是中国“三农”异化的根本。建国以来,农村一直都处在城市化的边缘,加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指导,造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仍然位于社会边缘,默默地为城市的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住房、福利保障等方方面面贡献力量,以满足城市日益攀升的发展需求。
(4)
从人际方面看,人与人的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就同他人相对立”【P59】而实际上,人同类的异化也只有通过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但是私有制使得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和自身对立的产品,而且生产出有权支配自己的人(资本家),“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别的名字——对这个劳动的关系。”【P61】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和资本家在利益上是直接冲突的,资本家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而是一种物——人格化的资本。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作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4]
费尔巴哈直接否定了黑格尔对象化和异化中的唯心主义颠倒,认为物质不是绝对理念的道具,并认为对象化不是异化,对象化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指出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都是人的感性类本质的异化,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类本质,所以他肯定对象化而反对异化。因此马克思认为在当时的德国,对宗教的批判已由费尔巴哈完成了,进一步的批判必须从对天国的批判转向对现实的批判,即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就是在吸收了费尔巴哈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现实生活中的异化的一种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哎呀,说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可是一本相当深奥的书啊!不过,咱们就尽量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话来说说它吧。
这本书是马克思的大作,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会压榨工人,让工人过得非常辛苦。
而工人呢,他们也是被迫接受这种剥削的,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是所谓的“剥削”。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把资本家的东西拿过来,变成大家共同的财富,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点像“共同富裕”,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哦!咱们再来看看这本书里的一些有趣的观点。
比如说,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交换媒介”,它本身并没有价值。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钱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好像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钱本身并不值钱,但是它却能换来很多东西。
还有一点,马克思觉得,人们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钱,我们就可以一直买东西,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可是问题是,钱是有限的,而且还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求。
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啦,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和理论,比如剩余价值、劳动力等等。
但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
所以说嘛,虽然这本书可能有点难懂,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一定能够从中受益匪浅。
就像咱们常说的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只要我们肯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END
(3)提出了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 配作用的思想。 物质生产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 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 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 律的支配。”
局限性
没有脱离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 “自由自觉的活动”仍然带有抽象的、理想化的 性质。
2.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本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但劳动外化了。 产品异化的根源不在于分配,而在于生产活动本 身的异化,这是劳动者的自我异化。 这说明,无产者的解放绝非单纯的物的再分配问 题,而是劳动向人的回归,即劳动重新成为人的 第一需要的问题。
“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 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 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
总之,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 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 的关系。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 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什么别的名字— —对这个劳动的关系。
思考
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它和私有制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认为,起先是外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 后来就变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 “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 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最高的阶段,它的 这个秘密才重新暴露出来,就是说,私有财产一 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 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
异化劳动理论
制作:八中队 一班 演讲:张起超
异化
异化劳动
对象化劳动
《1844年我国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第一手稿工资资本的利润资本资本的利润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地租异化劳动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私有财产的关系第三手稿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原文是德文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序言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
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
因此,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着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
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逻辑学》以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耿梦圆理论探讨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做了早期阐述,这是马克思在历经思想转变后,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在对以往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成果。
在此书中,马克思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为切入点,说明共产主义就是要积极地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促进人的本质的复归,从而实现人的解放。
这种共产主义观点对马克思后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它为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指明了合理走向,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异化劳动;人的解放中图分类号:A8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1)05-0089-0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源头,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转折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手稿》初步显露了青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深刻洞见,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进行探索和论证的过程中也滋生出了新世界观的萌芽。
马克思认为,使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主体是人,实现途径是通过保存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对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共产主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而不是终极目标。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的个人思考与特定时代社会历史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探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对我们理解其丰富性和深刻性大有裨益。
(一)理论前提:青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1836年开始在柏林大学读书,大学期间,他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当时的他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评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
该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其后续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基础性意义。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手稿》的写作背景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的异化、物的异化、人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四个方面。
随后,文章将详细阐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观点,即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如何成为一种压迫人的力量,导致人的自我异化和全面异化。
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入评析,本文旨在揭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以及他对于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追求。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从哲学转向经济学的关键性著作。
这部作品写于1844年夏天,马克思当时正身处巴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并试图通过哲学的方式去理解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是他早期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其后续哲学和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
《手稿》开篇,马克思便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他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认为它仅仅从物质生产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认为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异化了,变成了与劳动者自身相对立的力量。
这种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分离,还表现在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的分离,以及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分离。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构建的一个全新哲学体系的基础。
通过这个理论,马克思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矛盾,以及这种制度如何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全面压迫。
他进一步指出,要消除这种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日】广涉松: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三个先验预设 1、人未异化的本真存在; 2、异化了的非本真存在; 3、通过对异化的扬弃而恢复人的本真存在;
马克思就是从上述劳动异化理论的预设出发, 对现实的劳动的非人状况进行哲学—伦理学的批 判。
二、关于《手稿》的创作时间、由来、结构、出版 及其影响。
人”所必须的部分。 矛盾二,理论上一切东西都可以用劳动购买,实际上工人什么也不能买
,还要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性。 矛盾三,理论上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东西,实际上
工人惟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的命是从。 矛盾四,理论上劳动是不变的物价,实际上劳动价格波动最大。 矛盾五,理论上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对立,实际上社会却总
义”解读);《手稿》在80年代中国的反响(讨论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
与人道主义理论的第一次热潮)
5、影响:西方——“新的福音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 “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
亨·德曼:“新发现的马克思”。 赖特·米尔斯、弗洛姆、胡克、海尔布隆纳
5
三、《手稿》中的话语及架构
第二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
一、《手稿》写作的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时期马克思以异化劳动来探索私有制的起源,与后来从生产力发展 、分工和交换的思路来分析私有制的产生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不太成 熟的。然而,通过异化劳动来探索私有制的起源也有其价值,即私有 制不是永恒的,而是有起源的,从而打破了古典经济学关于私有制永 恒论的形而上学观点,揭示了它的历史暂时性。 从私有财产的历史暂时性出发,马克思进一步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追溯到 生产的运动,得出了共产主义是生产运动必然结果的结论。“私有财 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的表现”,而资本主义的 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的表现”,而资本主义的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 为人的解放作准备”。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科学和工业的 发展,孕育着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7
3、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性研究
西方近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与自由主义国民经济学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考察 首先,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意义,同时洞察到它 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其次,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根本矛盾的批判,从中剥离出了劳动范畴,说明了要解决 这一矛盾,关键在于对劳动范畴的正确理解。
15
再次,马克思在《手稿》 再次,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 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 (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 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 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 、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 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如何理解这段话?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说明 共产主义并不取消私有财产运动和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共产主义扬弃异化劳动,并不否定对象化的劳动,而是对劳动的对 象即对象世界的真正占有。扬弃的是劳动方式,而不是劳动本身。对 象世界是人的本质(即劳动)的对象化,是人们在迄今为止的劳动过 程中创造出来的,因此重新占有对象世界不过是恢复人们一度失去了 的本质。
8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异化观和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一方面,马克思用物质生产劳动取代了黑格尔的精神劳动,指出 了黑格尔对劳动的唯心主义理解的实质在于把它仅仅看作“自我意识 的外化”,即设定物性,视之为精神的一个环节。在黑格尔那里,“ 物性因此对自我意识来说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的东西,而只是纯 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 克思通过把“自由自觉的活动”置于感性的基础上,使劳动的主体由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变成“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 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另一方面,马克思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创造商品、资本和 私有财产的劳动并不是抽象的“一般劳动”,而是异化劳动,从而开 始超越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 劳动就是有悖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异化劳动。
12
(二)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
1、回顾在《手稿》之前对共产主义的探索。 、回顾在《手稿》 《莱茵报》时期、《德法年鉴》时期 莱茵报》时期、《德法年鉴》 2、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 首先,论证私有制的历史暂时性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异化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是以资本主义私
1、创作时间:1844年4月到8月。不是为了发表而写作的。 、创作时间:1844年 月到8 2、由来:梁赞诺夫——马克思《巴黎笔记》照相版手稿——10个笔记本 、由来:梁赞诺夫——马克思《巴黎笔记》照相版手稿——10个笔记本 中有3 中有3个是相对对立的理论文本。 3、出版:1927年。中文版:1957年。 、出版:1927年。中文版:1957年。 4、传奇遭遇:最难解读、引用最多的解读;近期的2次重大解读(前苏 、传奇遭遇:最难解读、引用最多的解读;近期的2
联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解读、中国理论界“类哲学”和“实践人道主 义”解读);《手稿》在80年代中国的反响(讨论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 手稿》 80年代中国的反响( 与人道主义理论的第一次热潮)
5、影响:西方——“新的福音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 西方——“新的福音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 “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 亨德曼:“新发现的马克思”。 赖特 赖特米尔斯、弗洛姆、胡克、海尔布隆纳
第二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
一、《手稿》写作的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手稿》
(一)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总体线索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在哲学上是青年黑格尔派,在政治上是民主 主义者。这种思想架构在《莱茵报》 主义者。这种思想架构在《莱茵报》时期接触现实问题时即已发生动 摇。在1843年 克罗茨纳赫笔记》 摇。在1843年《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研究中,他彻底否定了黑格 尔的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实现 了第一次重大思想转变。 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哪些思想呢? 1、自然决定的描述逻辑; 2、人的类本质异化与复归的批判逻辑;这是青年马克思思想中隐 性的支配性思想。
5
三、《手稿》中的话语及架构
(一)《手稿》中的语境复杂,有三种不同的话语 1、处在被告席上的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及其国民经济学 2、对蒲鲁东——青年恩格斯的审判; 3、超越国民经济学范围的哲学人本主义批判; (二)架构 1、用社会主义观点在国民经济学范围内批判经济现象 2、从哲学人本主义的异化史观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 经济学进行批判,即教材的异化理论部分。
2
(二)写作手稿时的思想背景
马克思是哲学专业出身,之所以研究经济学,是因为受了恩格斯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赫斯、蒲鲁东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手稿》是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哲学出发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所作的批判 手稿》 。其中的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三)《手稿》 (三)《手稿》中的两条线索
9
4、 《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阐述 手稿》
1)在《工资》部分阐述国民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六对矛盾: 矛盾一,理论上劳动的全部产品属于工人,实际上工人只得到“繁衍工 人”所必须的部分。 矛盾二,理论上一切东西都可以用劳动购买,实际上工人什么也不能买 ,还要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性。 矛盾三,理论上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东西,实际上 工人惟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的命是从。 矛盾四,理论上劳动是不变的物价,实际上劳动价格波动最大。 矛盾五,理论上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对立,实际上社会却总 是同工人的利益对立。 矛盾六,理论上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受到的扣除,实际上工资是土地 和资本让工人得到的一种扣除。
有制为前提的,是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分离的结果。同时,私有制又是劳 动凝结物,是异化劳动的积累。因此,从静态来看,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是同 时并存、共同发展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从动态来讲,异 化劳动是更为根本的东西,是异化劳动产生私有制而不是相反。因此,马克 思指出:“我们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 、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诚然,我们 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这一 概念。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位外化劳动的根据 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 因,而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日】广涉松: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三个先验预设 1、人未异化的本真存在; 2、异化了的非本真存在; 3、通过对异化的扬弃而恢复 恢复人的本真存在; 恢复 马克思就是从上述劳动异化理论的预设出发, 对现实的劳动的非人状况进行哲学—伦理学的批 判。
二、关于《手稿》 二、关于《手稿》的创作时间、由来、结构、出版 及其影响。
11
马克思《手稿》时期的“异化”概念与《资本论》 马克思《手稿》时期的“异化”概念与《资本论》时期的“ 异化”概念的区别。
在《手稿》中马克思讲的异化概念依赖于类本质的抽象概念。即假定 手稿》 了人有一种抽象的“类本质”,异化的消除就是人的类本质的恢复。 但后来马克思放弃了以类本质作为异化理论的基石,转向以市场销售 、交换自己的所有来讨论异化,即指出在迫于生存压力的销售和交换 中,工人丧失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和自主性、丰富性的人格。马克思从 交换角度,分析现代人的生存离不开越来越复杂和密集的社会交换, 在交换中,某种形成了内在逻辑和法则的系统左右了交换者,使他们 丧失了自主性,不得不不由自主地不停地交换自己。1844年手稿特别 丧失了自主性,不得不不由自主地不停地交换自己。1844年手稿特别 是第一手稿中不重视交换,甚至有理想化劳动就是不用交换的艺术创 作之说,而资本论中高度重视社会交换。这个萌芽在44年手稿的第二 作之说,而资本论中高度重视社会交换。这个萌芽在44年手稿的第二 、三手稿中已经有所显露,资本论时期是更放大了而已。这是两条马 克思分析异化的两条思路。即前者与类本质丧失相关,后者与为了生 存不得不进行的出售、交换相关。
10
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 异化与对象化的区别: 其一、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指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 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能够创造产品,而劳动产 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 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二、异化劳动则 是劳动的否定方面。这是因为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虽然是劳动的 对象化,但由于这一产品不仅不归劳动者所有,反而成为压迫、奴役 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因而它是私有制下的一种特有的劳动形式。其 三、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包含对象化劳动。也就 是说,对象化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发生异化,而把对象化和异化联 系起来的是私有制。 异化劳动的四个层面(详细内容见《手稿》):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 本质相异化、劳动者同其他人(人与人)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