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综述

合集下载

综述全面剖析埃博拉

综述全面剖析埃博拉

综述全面剖析埃博拉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致命性、人畜共患丝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病毒性出血热疾病的一种,以前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其致病病毒分为 5 个亚种,分别是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和雷斯顿型。

2014 年爆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的罪魁祸首就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病毒通过与感染者体液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 5-9 天,95% 或以上患者平均在感染后 1-21 天之内发病,感染初期往往不易被察觉,直到出现症状才意识到有可能发生感染。

由于患者早期表现不具特异性,故使得临床早期诊断困难重重。

人类感染该病毒后死亡率的高低,取决于所感染病毒株亚型以及可获得的对症支持治疗保障如何。

2014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是自 1976 年首次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为严重的一次,给西非乃至世界都带来了一场浩劫。

在抗击疫情的一年多时间里,人们已逐渐探索出埃博拉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和防范措施。

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热带医学院高级讲师 Beeching 等为此对埃博拉病毒病相关信息作一综述,就该传染病发病原因、致病机制、诊治预防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防治该病和控制疫情提供帮助。

该综述发表在BMJ 上。

1. 病因及传播途径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最初是由暴露于感染动物(如蝙蝠和非人类哺乳动物)的体液或组织获得感染的。

然而,现在尚未确定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传染给人类的传播模式。

实验室检测病毒宿主模型时显示,蝙蝠和啮齿类动物有可能感染上该病毒,而植物或节肢动物无法获得感染。

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类,可能是通过捕猎动物并食用病毒宿主或受感染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导致的。

此外,其他感染途径还包括屠宰、生吃肉类,或误食蝙蝠粪便污染的食品(现已确定三种树栖蝙蝠可充当病毒宿主)。

人际间病毒传播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体液造成的。

在疫情早期阶段,重复使用非无菌注射器具是医疗相关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

然而,尽管明知接触感染者风险极大,仍有多数病例是因为密切身体接触或接触患者体液(如汗液、血液、粪便、呕吐物、唾液、生殖器分泌物、尿液和乳汁)发生感染的。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引言:伊波拉病毒,也称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由伊波拉病毒科内博病毒属(ebolavirus genus)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该病毒在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引起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度致命性。

伊波拉病毒感染通常导致严重的出血症状,如内出血、外出血,甚至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本文将对伊波拉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毒学:伊波拉病毒属于负链RNA病毒家族,属单链直链RNA病毒。

该病毒由七个已知亚型组成,分别为苏丹亚型、扎伊尔亚型、象牙海岸亚型、卡萨伊亚亚型、利伯里亚亚型、阿拉伯亚型和“Bundibugyo”亚型。

其中,苏丹亚型和扎伊尔亚型是最具致命性的亚型,死亡率可达到90%。

二、流行病学:伊波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南部扎伊尔河流域的伊波拉河发现,由此得名。

该病毒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流行。

近年来,伊波拉病毒也在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被发现。

人类感染伊波拉病毒往往源于与感染了病毒的动物接触,如食用野生动物的肉类、接触其体液或摄入污染的水源。

三、病理生理学:伊波拉病毒感染后,暴露期通常为2-21天,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症状。

然后进入急性病期,感染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嗜睡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和内外出血症状。

该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四、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伊波拉病毒感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成为关键。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对伊波拉病毒的监测和早期诊断能力,及时隔离和处理疑似病例;2.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伊波拉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3.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卫生环境的清洁;4.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动物和人体液体,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手套和口罩;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伊波拉病毒的威胁。

埃博拉PPT综述

埃博拉PPT综述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 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 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3.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
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3.病毒分离: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
毒分离培养,一般发病1周内血标本病毒分离率高。
诚 信
仁 爱
敬 业
创 新
诚 信 (二)血清学检测

仁 爱
敬 业
创 新
据文献报道,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 IgM抗体可维持数月。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 G抗体,Ig G抗体可维持数年。 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始终未能检出抗体。间隔 1周及以上的两份血标本IgM抗体阳转或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诊断 意义。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
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
酚类等消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脂溶剂敏感。
诚 信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仁 爱
敬 业
创 新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
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 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现。 •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 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 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埃博拉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简介
3、马尔堡病毒。这是又一种致命性病毒。25% 的感染者死亡。
4、西尼罗河病毒。病初起时像是得了流感, 之后可能出现脑膜炎、其它脑疾病和阵发性疾病。 有1/10的感染者终身无法痊愈。
5、登革热病毒。这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地方病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50%的感染者死亡。
6、马秋波病毒。该病毒由老鼠携带。染病 初期表现为发烧,然后鼻子和牙龈开始出血, 胃肠内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259657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五十六分。
❖ 这场埃博拉大流行始于几内亚南部,靠近塞拉利昂和利比 里亚边境的一个村庄。2013年12月2日,一位两岁男孩发 烧、拉黑便、呕吐,四天后死亡。男孩死亡一周后,他母 亲去世,12月29日,他3岁的姐姐去世,1月1日,他的祖 母去世。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五十六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五十六分。
埃博拉出血热
➢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
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 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五十六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五十六分。
No. EBV cases reported weekly: Jan-Sept 14
o Outbreak spread to 5 countries
o Liberia: highest number of cumulative cases
o Half of infections occurring within the most recent month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五十六分。

埃博拉简介及其防治

埃博拉简介及其防治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

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50% ~90% 。

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1.埃博拉病毒病原学及致病机制:埃博拉病毒有五种亚型,其中三种亚型对人类危害极大。

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3 种亚型均曾引起人类EHF 疫情暴发,且致死率极高。

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杀死,在室温及4℃存放1 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 h。

2 埃博拉病毒流行病学特点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EHF 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法查出患者从何处感染,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

接触传播是本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EHF 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

患者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载量,医院内传播是导致EHF 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3 临床诊断与治疗EHF 潜伏期为2 ~21 d,一般为5 ~12 d,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末次暴露之日起21 d。

发现EHF 可疑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收治在负压隔离病房。

目前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不能抑制埃博拉病毒,EHF 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没有治疗作用。

目前无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最有前景的一个疫苗( VSV-based vaccines) 目前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该疫苗将感染牲畜的病原体水疱性口炎病毒中的一个基因被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所替换,对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具有完全的保护作用。

结论:EBOV致病力强,致死率高,传播性广,但随着科学家们不断努力,随着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持续发展和进步,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走出这种微生物带给人类的阴影。

看法:EBOV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是大自然的产物,不易察觉,感染性强。

危害性极高,作为未被感染的人类,我们应该加强防范,严查严防,注意自身卫生情况,避免接触感染源,以免意外,对于已被感染的同胞,我们应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研制药物,共同对抗EBOV这个恶魔。

《了解埃博拉病毒》课件

《了解埃博拉病毒》课件

03
埃博拉病毒的预防与 控制
埃博拉病毒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隔离感染者
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埃博拉病 毒的患者,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埃 博拉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个人防护措施
建议公众在特定场合采取必要 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
、勤洗手等。
疫苗接种
针对高风险人群,推广接种埃 博拉疫苗,提高免疫水平。
晚期症状
内出血、外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等。
特殊症状
关节痛、眼红、胸痛等。
埃博拉病毒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对免疫系统的破坏
埃博拉病毒会破坏人体的 免疫系统,使人体容易感 染其他疾病。
对器官的损伤
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各个器 官,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对血液的影响
会引起内外出血,导致休 克甚至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
致死率较高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通常在50%到 90%之间,根据感染病毒的种类和病 情严重程度而定。
高风险人群
预防和治疗
目前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 物和疫苗,但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方法 来预防和治疗。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 更容易感染埃博拉病毒,且病情可能 更加严重。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 液。
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表面或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而传播。
在医疗机构中,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医疗操作、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传播。
02
埃博拉病毒的症状与 影响
埃博拉病毒的症状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一、病毒概述埃博拉(Ebola virus),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1.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和咽喉痛,稍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和肝肾功能损伤。

这些症状可能很难与疟疾、伤寒症或霍乱区分。

埃博拉感染者只有在后期会出现内部和外部出血症状,外部出血通常在口鼻处。

2.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不经过空气传播,只有接触到感染者的体液才可能被感染。

体液包括血液、汗、呕吐物、粪便、尿、唾液或精液,因此偶然在公开场合的接触不大可能感染。

3.潜伏期病毒潜伏期为2至21天4.预防与治疗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关键。

现阶段,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以治疗埃博拉出血热,一旦被感染,患者应接受隔离并由穿着防护服的医疗人员照料,治疗方法包括输液,保持患者氧气、血压稳定等。

部分患者会在一段时间的医疗照料后康复。

二、疫区据英国《金融时报》3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导致826人死亡,比上次报告时的729人足足多了近百人。

报道称,最新数据似乎表明疫情正在失控,从7月28日至7月30日3天内就有超过50人因感染这种病毒而死亡,病毒的蔓延速度超过了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遏制疫情的速度。

根据几内亚东卡医院的报告统计,1976年至2013年间西非地区确诊近1100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约800人死亡,此次西非疫情中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过去37年的总和。

近70%的病例出现在几内亚、利比里亚与塞拉利昂边境交界区域,3国将增加疫区医务人员数量,派出武装力量合作隔离3国交界处的重点疫区。

尼日利亚目前仅拉各斯报告有1例输入型埃博拉病例。

菲律宾卫生部发言人林登·徐昨日说,7名从塞拉利昂返回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正接受隔离观察。

世界最致命的病毒埃——博拉病毒

世界最致命的病毒埃——博拉病毒
仍 未分 离 到 埃 博 拉 病 毒 。病 毒 传 播 给 人类 最 有 可 能 是 通 过接 触 蝙 蝠 的 排 泄 物 或 分 泌 物 ,或 接 触 其 他 终端 宿 主 ,如 巨猿 。 由 于 雷 斯 顿 埃 博 拉 病 毒 在 菲 律 宾 群 岛 的 猪 中发 现 ,埃 博 拉 病 毒 可 能 是 通 过 中 间宿 主 传 播 的 。 这 就 需 要 进 一 步 阐 明 埃 博 拉 病 毒 生 态 学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传 播 可 引 起 暴 发 ,这 往 往 是 由野 生 动 物 库 传 播 到 另 一 个 终 末 宿 主 开 始 ,病 毒 变 种 的遗 传 基 因 几 乎 相 同 , 与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毒 力
各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的致死率以及它们在动物模型 中的毒力特征迄今未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因此 ,
新 西 非 变 种 的毒 力 与 扎 伊 尔 埃 博 拉 病 毒相 似 ,约 有 7 0 % 的病 死 率 。 所 有 已知 的非 洲埃 博 拉 病 毒 都 可 以感 染 人 类并 导 致 类 似 的 症 状 。但 他 们 所 致 疾 病 的 进 展 和 病 毒 的毒 力 各 不 相 同。 本 迪 布 焦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致 死 率 不  ̄ j 1 4 0 % ,扎 伊 尔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致 死 率 约 为5 0 % 。苏 丹 埃 博 拉 病 毒 的 致 死 率 为7 0 % ~9 0 % 。 塔 伊 森 林 埃 博 拉病 毒 的 毒 力难 以 评 估 , 因为 只 出 现 了 1 例感染病例 。 目 前 唯一 确 定 的 亚 洲病 毒 种 为 雷 斯 顿 埃 博 拉 病 毒 ,但 感 染 人 类 后 似 乎 不 会 导 致 症 状 的 出现 。 埃 博 拉 病 毒 感 染 病 人的 最 初 症 状 为非 特 异 - 陛 ,如 发 烧 、 呕 吐 和严 重腹 泻 ,不 到 一 半 的 病 人 会 发 生 出 血 。 埃 博拉 病 毒 感 染 者 的 治疗 和尸 检 过 程 都 应 注 意 生 物 安 全 ,在 疾 病 暴 发 期 间应 注 意 对 病 人 的 隔离 。

埃博拉综述

埃博拉综述

埃博拉综述埃博拉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1、病毒发现“埃博拉”是刚果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事隔3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

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

2、结构形态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

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

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

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

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

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传染病学笔记 总结5:埃博拉病毒病

传染病学笔记 总结5:埃博拉病毒病

05 埃博拉病毒病【定义】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预后不佳,病死率极高自然宿主可能是非洲果蝠人畜共患【病原学】一、埃博拉病毒·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包膜、囊膜二、埃博拉病毒稳定性1 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 1h,100℃ 5min 才能灭活2 对紫外线敏感:2min灭活3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福尔马林、次氯酸钠三、埃博拉病毒分型1 扎伊尔型:最强2 苏丹型:其次3 本迪布焦型:更次4 塔伊森林型:黑猩猩致病性强5 赖斯顿型:无症状【流行病学】一、传染源1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动物2 自然宿主可能是非洲果蝠3 终末宿主主要包括人类和灵长类动物4 媒介动物可能还有非洲羚羊、豪猪二、传播途径1 接触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尸体和其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性接触·母乳喂养2 飞沫传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经眼、鼻、口腔黏膜活破损皮肤引起感染3 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医务人员;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人【病理变化】1 皮肤、粘膜、脏器出血2 多器官可见灶性坏死,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3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临床表现】潜伏期2-21天,通常8-10天(一)早期临床表现1 发热2 腹痛、腹泻3 恶心、咽痛4 乏力、疲倦(二)晚期临床表现1 腹泻(可有血便)、呕吐(可呕血)等2 内部或外部出血体征(鼻出血、呕血、咯血、便血、牙龈出血、结膜出血、尿血)3 呼吸窘迫4 休克【自然史】【实验室检查】(一)常规检查1 血常规:早期WBC减少,NE升高,可出现异淋2 尿常规:早期有蛋白尿3 生化:ALT、AST升高,电解质紊乱4 凝血功能异常(二)免疫学检查1 血清特异性IgM:发病后2天即可升高,用于快速诊断2 血清特异性IgG:发病7~10天可检测出,可维持数年,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三)病毒学检查1 病毒分离:血清标本2 病毒核酸:RT-PCR检测病毒RNA3 病毒抗原:ELISAEBOV高度危险,相关实验必须在BLS-4实验室进行【诊断标准】1 疑似病例有接触史,并且出现发热或EVD的任何症状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如RT-PCR检测核酸阳性【鉴别诊断】1 病毒性出血热2 伤寒3 恶性疟疾【治疗】一、原则:无特效治疗措施1 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2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3 通过输血等手段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4 同时治疗其他并发病5 加强心理支持和基础护理6 中医药二、治疗方法(一)对症治疗1 发热:对乙酰氨基酚2 疼痛: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吗啡缓释片3 消化道症状:奥美拉唑等4 低血糖:口服或静注葡萄糖5 出血:止血药物(二)补液治疗1 轻症患者口服ORS补液盐2 重症患者静脉补足液体(三)抗病毒治疗(四)其它治疗1 康复者抗体2 中医中药。

艾博拉病毒

艾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英语: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该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该国以前称为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命名,该病毒与1976年首次爆发的部落接近。

刚果仍然是最近四次爆发的地点,其中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款。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

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患者的体液,例如血液,汗液,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

没有飞沫感染的迹象。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艰苦的研究,但该组织尚未发现任何能够幸免于疾病暴发的动物。

目前据信果蝠可能是该病毒的原始库。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致死性以及尚未证明有效的疫苗这一事实,埃博拉病毒被列为第四级生物危害病毒,也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传染方式:体液感染。

尽管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仍有一些人幸存下来。

必须经常检查它们,以确保其体液中不含病毒。

据报道,男性患者在恢复40天后可以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该病毒通过与受感染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接触而传播。

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最容易受到感染。

埃博拉病毒资料

埃博拉病毒资料

埃博拉病毒资料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症状: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

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途径:
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尿、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就有可能被埃博拉病毒感染。

埃博拉病毒在死亡病人的尸体里仍可以存活数日,接触死亡病人的尸体和血液也可以被感染。

2.注射传播:1976年,当时的扎伊尔医院每天早晨只给门诊部发5个注射器,使用后只是经过简单冲洗就给下一个患者使用。

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期间,249例患者中有80多人因在医院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被感染。

3.性传播: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精液中可以检测到埃博拉病毒。

即使一些患者恢复健康,有报道在恢复后2~3个月精液中仍检测到埃博拉病毒。

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中,一例患者的多名性伙伴被感染。

ebola埃博拉病毒简介

ebola埃博拉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蛋白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正在西非引起高致死率埃博拉出血热的真凶。

埃博拉病毒表面包裹着一层来自宿主细胞的膜,上面嵌有埃博拉糖蛋白。

一层基质蛋白在膜内支持着膜与中心柱状的核衣壳。

埃博拉病毒通过糖蛋白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锚定细胞,将基因组注入细胞内。

埃博拉糖蛋白与流感病毒、HIV的外壳蛋白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它们从细胞表面延伸出来,表面覆盖着糖链,以此来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

埃博拉糖蛋白是多变的,当它接触到宿主细胞表面,它会改变构象使得病毒与细胞足够靠近,以此进行膜融合。

下图是埃博拉病毒的模式图:
埃博拉病毒的基质蛋白称为VP40,支持着病毒并在出芽过程中起作用。

结构显示,VP40是一个六聚体,在每一条链的末端是一个柔性且多变的linker。

在病毒的中心,核衣壳保护着基因组,埃博拉核蛋白包裹着RNA,形成螺旋复合物。

核蛋白亚基之间的作用力并不像烟草花叶病毒那样稳定,所以埃博拉病毒常常呈现一个波浪形的结构。

当核衣壳蛋白进入细胞后,会作为一个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进行病毒基因组
的复制。

艾博拉病毒

艾博拉病毒

艾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英语: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于1976年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证据。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每个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

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capping)。

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

基因顺序是:3'端一NP—VP35-VP40-GP-VP30一VP24一L一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

如果缺少相应的蛋白,单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 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

其所编译的蛋白中,NP是核衣壳蛋白,VP30和VP35是病毒结构蛋白,VP35具有抗I型干扰素作用,GP是跨膜糖蛋白,与病毒的入侵过程及细胞毒性有关,VP24和VP40与病毒的成熟释放有关,前者是小型膜蛋白,后者是病毒基质蛋白。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病毒历史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BG
3
BG
4
BG
5
结构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
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
链RNA病毒,有18,959
个碱基,有包膜,病毒颗
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
100nm×(300~1500)
nm ,有分支形、U形、
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
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
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
为“世界上最可怕的病
毒”。是“世界上最神秘
的六种病毒之首”。
BG
2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 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 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 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 (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 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
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
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
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
BG
22
埃博拉病毒 感染者尸体 部分残骸
BG
23
控制病毒传播及治疗的措施都是极其有限的!
主要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防护:
BG
20
BG
21
病毒特征
埃博拉病毒是“活死人”现象的原因之一,除了骨头和骨 骼的肌肉外,埃博拉病毒对人体任何其他组织后器官都一视 同仁地加以侵蚀。
病毒
血细胞 复制
血细胞 死亡凝结
感染器官 出现死片
胶原成 浆状物

埃博拉病毒病概述

埃博拉病毒病概述

《埃博拉病毒病》一书,由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学者撰写,深入 浅出地探讨了这种疾病的起源、传播、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这本书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埃博拉病毒病的详细科学信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 和应对这种疾病的新视角。
埃博拉病毒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6年的非洲,当时在苏丹和扎伊尔暴发了 严重的出血热疫情。疫情迅速扩散,病死率高达50% ~ 90%,造成了巨大的生命 和财产损失。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 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因此,目前的治疗仍以支持治疗为主,旨在帮助患者度过病程并提高生存率。 对于医护人员和治疗机构来说,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减少感染 风险并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参考内容
在当今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埃博拉病毒病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议题。这种 出血热疾病的暴发,不仅给非洲带来严重的影响,也引起了全球的。因此,一本 关于埃博拉病毒病的书籍的,无疑是对这一重要议题的及时探讨。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二
自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以来,全球科研人员一直在不断努力,以 了解这种致命病毒的行为和传播方式,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将探讨近年来埃博拉病毒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埃博拉病毒的基本特性。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 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它以其高传染性和致命性而闻名,可导致严重的出血热和 多器官功能障碍。埃博拉病毒有几种不同的亚型,其中最著名的是扎伊尔埃博拉 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和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四、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采 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建议:

埃博拉病毒介绍

埃博拉病毒介绍

埃博拉病毒介绍埃博拉杀人血淋淋埃博拉是民主刚果北部的一条河流,1976年一场烈性传染病首次肆虐那里,造成沿河55个村庄280人命丧黄泉。

由于这种病病因不明,便称为埃博拉病。

3年后,埃博拉病又在苏丹出现,也造成数百人死亡。

此后,这种不明病因的疾病每隔几年或10余年就要兴风作浪一次,或大打,或小闹,弄得全世界人心惶惶。

比如,1995年埃博拉在民主刚果爆发,夺去245人的生命,2000年又出现在乌干达,导致近百人丧生。

埃博拉的凶险不仅在于其传染途径,而且在于其发病后致死病人的惨状和病人极度痛苦的样子。

埃博拉可以通过任何液体,包括血液、唾液、汗液、精液和任何分泌物传播,经过4—16天的潜伏期后,病毒在患者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侵袭各种器官组织。

病人首先表现高烧、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继而出现呕吐、腹泻、内出血,半数病人在发病后第5天出现皮疹,大多数在第5-7天七窍流血而死亡。

最为恐惧的是,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

当无数病人都这样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产生广泛的内出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无异于一场异常残酷激烈的战役结束后,在战场上留下尸横遍野的血腥场面,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样,与SARS一样,埃博拉最易受感染的是医护人员。

1995年,埃博拉在民主刚果流行时,第一例被发现的病人就是医院的36岁的化验师金夫姆,因为他的工作是采集血样,因而最易受到感染。

刚开始医生诊断他时还以为他是痢疾,因为他的症状是发烧和腹泻。

但几天后金夫姆的病情就迅速恶化,出现流血、吐血,在发病后第4天金夫姆便死亡。

随后,参与医护金夫姆的5名医护人员也染病,且全部病死。

这种现代社会的烈性传染病震惊了国际社会,世界卫生组织(WHO)因此把埃博拉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第四级病毒”。

埃博拉的庐山真面目如此凶险的疾病,如此猖獗的病毒,那么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什么?非常遗憾,从1976年发现这种病毒和疾病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完全弄清埃博拉的真相,目前只知道它是一种丝状病毒,其共同的特征是体积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仅由一个核酸核心和一个蛋白质外壳组成。

关于埃博拉的研究报告

关于埃博拉的研究报告

关于埃博拉的研究报告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病原体,属于菌株Zaire ebolavirus,该病毒首次在非洲的刚果河以及喀麦隆河流域被发现。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会导致出血热症状,如发热、出血以及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情况下死亡率可达90%。

目前,关于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病毒结构与基因组、传播途径与传播机制、疫苗的开发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

首先,研究人员对埃博拉病毒的结构与基因组进行了深入探究。

病毒的基因组由负链RNA组成,包括七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通过研究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科学家可以了解到病毒的感染机制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其次,科学家也关注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机制。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分泌物。

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以及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也是研究重点。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和机制,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

除了对病毒本身的研究,科学家们也致力于寻找疫苗和药物来对抗埃博拉病毒。

目前,已经有一些埃博拉病毒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疫苗主要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定的抗体来保护人体免受病毒的侵害。

此外,一些抗病毒药物也正在研究中,旨在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尽管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病毒的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这使得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变得困难。

其次,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复杂,防控工作需要多方合作。

此外,由于埃博拉病毒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科研资源相对有限,这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

总的来说,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包括病毒结构与基因组、传播途径与传播机制、疫苗开发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

尽管研究进展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持续的科学努力有望为防治埃博拉疫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疾病学”课程论文埃博拉病毒综述******学号:********院系:动物医学专业:公共卫生埃博拉病毒概述: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Ebora (Ebola virus) and translated Ebola virus. Is a very rare virus, in 1976 in southern Sultan and Congo (gold) (formerly Zaire) in the Ebora River region to find its existence after the lead。

From the medical community's wid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Ebola" from the name. Is a generic term used to refer to a group of viruse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of the virus of the family of the virus. Is a can cause human and primate animals have a potent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nfectious diseases, high mortality, in between 50% to 90%, the cause of death mainly for strok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ypovolemic shock or multiple organ failure.1 病原学研究进展1.1 病毒结构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

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

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

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

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

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

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1.2 病毒基因结构每个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

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 (capping)。

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

基因顺序是:3'端一NP—VP35-VP40-GP-VP30一VP24一L一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

因为缺少相应的蛋白,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

1.3 病毒类型埃博拉毒根据发现地和抗原特性将其分为以下五个亚型:埃博拉-扎伊尔型(Zaire EBOV)、埃博拉-苏丹型(Sudan EBOV )、埃博拉-科特迪瓦型(Ivory Coted EBOV)、埃博拉-莱斯顿型(Reston EBOV)、埃博拉-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V)。

不同亚型对人的致病能力各不相同,依次为ZEBOV >SEBOV >BEBOV >CEBOV >REBOV,其中REBOV仅感染除人以外的灵长类动物,但人类有可能称为该种病毒的无症状携带者。

各亚型病毒之间存在血清交叉反应。

2 致病原理2.1 病毒通过媒介突破宿主防线,入侵宿主当易感宿主通过呼吸,饮食或者蚊虫叮咬等方式接触到病毒时,病毒便突破皮肤,呼吸道等防线进入宿主。

而进入宿主后,病毒通常在离侵入部位较近的地方开始初次复制。

而要想导致全身性感染,那么病毒必须能够穿过粘膜屏障并通过血流、淋巴或神经等途径播散到宿主的其他部位。

以埃病毒(EBOV)为例,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它污染物)而感染。

最新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还有可能通过空气介导穿过皮肤呼吸道,眼结膜等进入人体,随后在侵入部位复制后播散到局部淋巴结,并经淋巴管进入血流。

2.2 病毒通过与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侵入细胞病毒的表面具有病毒吸附蛋白(VAP),根据不同病毒可分为糖蛋白、衣壳蛋白、复合蛋白等。

由于相应的宿主细胞膜表面具有特异性病毒受体,可被VAP特异性识别并与之结合,使病毒外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完成病毒的吸附。

包膜病毒的包膜同细胞膜融合是病毒穿入细胞必要条件,病毒融合蛋白的改变可影响包膜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细胞亲嗜性。

埃博拉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MPS),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等。

一些感染的MPS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

埃博拉病毒之所以可以感染那些细胞,是因为其包膜含有GP膜蛋白,EBOV—GP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在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对细胞的毒性、下调宿主细胞表面蛋白质表达和增加病毒装配和出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蛋白还是一种天然的反干扰素诱导蛋白因子,它可以克服一系列干扰素诱导蛋白对感染细胞释放病毒的限制,从而进入细胞。

2.3 病毒脱去外壳,将基因组释放至细胞内,装配子代病毒病毒本身缺乏生物复制及合成所必需的某些酶类及相关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其复制必须通过借助宿主细胞才能实现。

病毒进入细胞后经脱壳释放出病毒基因组。

不同的病毒,如RNA和DNA、单股和双股、节段和非节段病毒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在细胞内不同部位进行核酸复制、转录、翻译及病毒蛋白合成。

最后装配成完整的子代病毒,经出芽或细胞裂解的方式释放出来。

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后,低pH依赖型细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L和B)将大量糖基化的GP 裂解成较小的中间体进而催化病毒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GP 亚基被胞内蛋白酶切除糖基化,暴露氨基末端结构域作为胆固醇转运蛋白配体,调节GP 的膜融合作用。

完全进入宿主细胞后,埃博拉病毒通过一系列机制组装,最终释放。

3 临床症状症状因人而异,会突然出现。

最初的症状包括:发高烧 (最少摄氏38.8度或华氏101度)、严重头痛、肌肉、关节或腹部疼痛、严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咙痛、作呕和头晕。

怀疑疫症爆发前,早期症状会被错误诊断为疟疾、伤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细菌感染,这些病都较常见。

埃博拉病毒进而引致腹泻、深色或带血的粪便、咖啡样吐血、因血管胀大而眼睛变红、因皮下出血而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紫斑和内出血。

身体任何孔都会出血,包括鼻、口、肛门、生殖器官或针孔。

其他症状包括低血压 (低于90毫米汞)、低血容量、心悸、体内器官严重受损 (尤其是肾、脾和肝) 并引致弥散性全身坏死, 及蛋白尿。

由病发开始到死亡 (通常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脏器衰竭) 通常为7至14日。

染病后第二个星期,病人一是退烧,一是出现多个器官衰竭。

4 流行病学特点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于 1976 年首次分离。

目前公认的有 5 种亚型的埃博拉病毒,其中 4 种可以对人类致病。

莱斯顿亚型(Reston)只感染灵长类动物。

最致命的是扎伊尔(Zaire)亚型,其天然宿主是果蝠。

该病毒也曾在在豪猪,灵长类动物,和野生羚羊中分离到。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

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天内出现症状。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1. ) 突然发热,经常为高达 103º- 105ºF(39.4-40.5℃);2. ) 极度虚弱,喉咙痛,头痛;3. )大量呕吐和腹泻(上述症状发生 1-2 天后)。

4.)更严重的症状,如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

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

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着明显的体液流失。

患者通常在发病后 8-9 天内死亡。

存活超过 2 周的患者,生存预后较好。

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染性没有麻疹或流感那么强。

麻疹或流感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可以传播病毒,埃博拉病毒与此相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只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

此外,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

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

相反,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的,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

其他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患者的皮肤伤口或愈合伤口接触,或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触摸患者的眼睛,鼻子,嘴巴。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

5 诊断与检测方法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成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