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阿杰营养师整理作品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

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

一水湿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一外伤 二诸虫 三药邪 四医过 五先天病因
1
第一节发病
第二节基本病 2

3 第三节内生五

4 第四节脏腑病

5 第五节疾病的
传变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发病类型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精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一内风 二内寒 三内湿 四内燥 五内火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三神的功能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五脏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六腑
第四节奇恒 之腑
第五节脏腑 之间的关系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的理论体系
谢谢观看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愈后防复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调理气血 五调和脏腑 六三因制宜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理论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传承特色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脑 二女子胞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四节经别、经筋、 皮部、别络
第五节经络 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经别的循行与基本功能 二别络的循行与基本功能 三经筋的循行与基本功能 四皮部的循行与基本功能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第二节体质的形成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 用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特点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因素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治疗影响
一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饮食不节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一过劳 二过逸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一毒邪 二外伤 三诸虫 四药害 五医过 六先天因素
第二节病机
第一节发病
第三节疾病传变
一发病原理 二发病类型
一基本病机 二内生五邪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
第一节经络学 说概述
2
第二节十二经 脉
3
第三节奇经八 脉
4 第四节经别、
别络、经筋、 皮部
5
第五节经络的 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中医学及其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一取象比类 二司外揣内 三归纳演绎 四试探反证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节阴阳学 说

《中医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参考书目1、《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2、《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3、《国语》.左丘明4、《黄帝内经素问》5、《黄帝内经灵枢》6、《难经》7、《伤寒论》.东汉·张机8、《金匮要略》.东汉·张机9、《肘后备急方》.晋·葛洪.10、《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11、《千金要方》.唐·孙思邈12、《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13、《圣济总录》.宋·赵信敕编14、《济生方》.宋·严用和1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16、《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17、《扁鹊心书》.宋·窦材18、《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19、《儒门事亲》.金·张从正20、《脾胃论》.元·李杲21、《格致余论》.元·朱震亨22、《医学正传》.明·虞抟23、《慎斋遗书.》明·周之干24、《图书编》.明·章潢25、《医学入门》.明·李梴26、《薛氏医案》.明·薛己27、《证治准绳》.明·王肯堂28、《类经》.明·张介宾29、《景岳全书》明·张介宾30、《医贯》明·赵献可31、《理虚元鉴》明·汪绮石32、《寿世保元》明·龚廷贤33、《医旨绪余》明·孙一奎34、《温疫论》明·吴有性35、《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36、《医门法律》清·喻昌37、《寓意草》清·喻昌38、《张氏医通》清·张璐39、《证治汇补》清·李用粹40、《锦囊秘录》清·冯兆张41、《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42、《温热论》清·叶桂43、《温病条辨》清·吴瑭45、《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46、《医学正传》清·高士宗47、《医碥》清·何梦瑶48、《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49、《医林改错》清·王清任50、《类证治裁》清·林佩琴51、《吴医汇讲》清·唐大烈辑52、《医醇賸义》清·费伯雄53、《医原》清·石寿棠54、《读医随笔》清·周学海55、《血证论》清·唐宗海56、《中医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57、《医学求是》清·吴达58、《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59、《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辑60、印会河.五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61、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教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2、吴敦序.六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6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64、孙广仁.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8月6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与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7、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8、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0、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72、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73、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74、王新华执笔.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675、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76、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7、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78、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80、张登本.《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1、周学胜编著.中医基础理论图标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2版82、汤希孟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精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学术的总纲。

2. 《伤寒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于研究中医证候有重要意义。

3. 《本草纲目》:是中药学的启蒙读物,对于中药的分类、性味、功效等方面有全面的介绍。

4. 《针灸大成》:是中医学中的针灸学经典,对于学习针灸有重要意义。

5. 《生命的智慧——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入门级教材,适合初学者阅读。

6.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是一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内容丰富、系统,适合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人阅读学习。

7.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是一本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及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教材,适合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的人阅读。

8. 《中医保健学概论》:是一本介绍中医保健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教材,适合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人阅读。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注意事项
环境要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医生态 度要和蔼,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手法 要轻柔、准确,避免过度用力或时间 过长;要结合望闻问诊,全面分析判 断。
2024/2/2
27
06
防治原则与策略
2024/2/2
28
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思想贯彻
强调养生保健
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 情志等方式,提高人体正气,预
望色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以及皮肤、 黏膜、舌苔、排泄物等颜色,以了解 脏腑气血盛衰和病邪性质。
2024/2/2
望形态
观察病人形体强弱、胖瘦及活动姿态 等,以诊察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 盛衰。
注意事项
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避免有色光源 干扰;要全面观察,不可片面;注意 病人情绪变化对望诊的影响。
24
综合化
中医正在与西医相互融合,形成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为
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7
02
阴阳五行理论
2024/2/2
8
阴阳概念及其关系
阴阳定义
阴指事物的阴暗、寒冷、 静止、内敛等属性;阳指 事物的明亮、温暖、活动、 外放等属性。
2024/2/2
阴阳关系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变 化的根本动力。
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是事物正常发展 变化的基础,阴阳失调则 会导致事物出现异常变化。
9
五行概念及其生克关系
五行定义
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 能量状态,代表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相 互关系。
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之间相乘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 克制,相侮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向克 制。
五行生克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1. 前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几千年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的重要基础。

本教材旨在系统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与理论体系。

2. 中医基本理论概述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学说”、“脏腑学说”等核心概念。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能够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过程和各种疾病的发展机制。

在本章中,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应用。

2.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根本理论之一,描述了宇宙万物由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规律。

阴阳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生命的健康与疾病的发生。

本节将介绍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阴阳的特性与相互转化规律。

2.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体系,描述了宇宙万物以及人体的各个方面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与五个脏腑、五种气味、五种颜色等相应。

本节将介绍五行的基本原理、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五行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3 气血学说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对人体生理过程的一种描述,强调气血的相互关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气血的充足与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

本节将介绍气血的形成与循环、气血失衡所引起的疾病以及调节气血的方法。

2.4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的重要理论。

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等器官,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相应的疾病特点。

本节将介绍各个脏腑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3.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本章将详细介绍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种疾病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

同时,还将介绍辅助方法如脉诊和舌诊在诊断中的应用。

4.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草药治疗等多种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医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独特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学的核心理念。

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指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是研究和认识中医学的根本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辩证论治、经络穴位、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内容,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个方面。

内容1.中医基本理论–《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五脏六腑2.辩证论治–辩证分类–辨证施治3.经络穴位–经络系统–主要穴位及作用4.阴阳五行–阴阳学说–五行生克5.气血津液–气血的作用–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 -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统一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 强调预防:中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升诊断治疗水平。

结语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造福人类身体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书籍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书籍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书籍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医的人,一本好的中医基础知识入门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中医基础知识入门书籍,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是中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全书内容系统全面,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脏象理论等内容。

书中融合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

2. 《中医养生常识精编》这本书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编写,旨在为广大读者普及中医养生的基本知识。

书中内容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涵盖了中医养生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调养、穴位按摩、气功调理等。

从生活角度出发,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医养生知识。

3.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这本书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编写的教材,适合于有一定中医基础的读者。

书中内容结构严谨,分为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两大部分,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技能的指导。

对于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知识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4. 《中医养生入门》这本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本中医养生入门读物,由中医师刘青石编著。

书中内容简洁明了,注重实用性,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

对于想要修养身心、保持健康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指南书。

5. 《中医基础知识解读》这本书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编写的一本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读物。

书中以问答的形式解读了中医基础知识,如中医的历史渊源、中医的基本理论等。

语言简练,易于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材料。

以上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本中医基础知识入门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读者,相信这些书籍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七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七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七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中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可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读书,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涵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医药学对该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外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住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存能力以及意识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述说疑点,既认知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员的要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基本概念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准许。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哲学思想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性。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述。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针灸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经方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三)现代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分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会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芳胺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本原理课程的主要中医学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 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文本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9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以下是几本常见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1. 《中医基础理论》:由教育部中医药司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

2.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与方法》: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编的教材,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特点和难点,提供了学习指导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基础理论与操作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结合中医临床实践,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关系,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中医基础理论与实践》: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教材,通过系统地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并结合
典型的中医临床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这些教材均可通过图书馆、书店或在线购买渠道获得。


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版本和著作。

此外,还可
以参考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以便加深对中医基础理
论的理解和掌握。

【精品】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108讲)

【精品】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108讲)

舌诊
问诊
舌头可以反映身体的状态。 中 医师甚至会问患者的饮食谈吐 等情形,这也有助于确立诊断。
问诊是中医理解患者病情的重 要步骤。中医师会问很多细节, 例如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 症状的情况。
中医的病因病机学
1 病因
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形成和许多因素有关,例如气候,饮食,生活方 式等。
2 病机
中医将病因和疾病的形成毛有关系,即所谓的“病机”,可以通过辨证 来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 108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从整体的观念到各种具体疾病 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课程将为您呈现中医基础理论的全局认识。
中医四大基本理论
1 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强调的是整体性看待人体疾病,理解五脏 六腑之间的关联。
2 整体观念
中医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对每个系统的疾病都会考虑到其他系统对其的影 响。
膳食疗法
食物与中草药在中医理论中 并列着。根据患者的身体需 求,选择特定的食物可以帮 助提高身体健康。
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辨证
辨证是中医术语,是指通过综合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论治
论治是中医术语,是指根据病人的辨证结果,选择特定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诊断学
脉诊
在中医中,脉搏被认为是身体 状况的反映。通过脉诊,中医 师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这有 助于诊断。
3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许多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基础医学中 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4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另一个起源于中国哲学的理论。它和阴阳学说一样,在中医学习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五脏六腑理论
五脏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精选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精选

2024/2/2
21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辅助诊断方法
听声音
包括语言、呼吸、咳嗽、呕吐等声 音,可判断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
嗅气味
包括口气、汗气、痰涕之气等,可 辅助判断脏腑病变和病邪性质。
2024/2/2
22
问诊: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表现
询问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小柴胡汤
3
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七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是治疗少阳 病的基础方剂。
2024/2/2
31
方剂加减变化规律探讨
2024/2/2
药物加减原则
01
根据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进行
药物加减。
常用加减药物
02
如气虚加黄芪、党参;血虚加当归、白芍;阴虚加麦冬、五味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精 选2024
2024/2/2
1
目 录
2024/2/2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阴阳五行学说 • 脏腑经络理论 • 病因病机理论 • 诊断方法与技巧 • 防治原则与养生方法 • 经典方剂介绍及运用 • 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前景展望
2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2024/2/2
3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2024/2/2
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宜 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29
07
经典方剂介绍及运用
2024/2/2
30
常见经典方剂组成及功效分析
1
四君子汤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益 气健脾的功效,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剂。
2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
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5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6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7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8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9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2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5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6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7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8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0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5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6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7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8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9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0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4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6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7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8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9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0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