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01795235727a5e9856a617d.png)
得 不 到 及 时 有 效 的 诊 断 治 疗 ,后 期 极 有 可 能 导 致 关 节 畸 形 甚 至 功 能 丧 失 。 大 量 的 临 床 实 践 表 明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高 发 人 群 为 中 老 年 人 群 ,女 性 的 发 病 率 是 男 性 的 2-3 倍 。 从 中 医 的 角 度 来 看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属 于 “痹 证 ”的 范 畴 ,持 续 性 肿 胀 并 伴 有 晨 僵 。 中 医 辨 证 认 为 ,该 疾 病 主 要 是 风 、寒 、湿 等 邪 气 侵 袭 人 体 ,造 成 人 体 经 络 闭
关 键 词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7.282
【中 图 分 类 号 】R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671-8801(2016)07-0220-01
中 医 辨 证 施 治 的 方 法 ,并 配 合 中 汤 药 来 治 疗 。 对 照 组 在 西 药 治 疗 上 ,服 改 善 ,差 异 显 著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在 治 疗 后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1.2 方 法 。在 治 疗 方 法 上 ,对 照 组62 例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患 者 给 予 常 规 西 阻 ,关 节 留 滞 。 从 统 计 结 果 中 也 可 以 看 到 ,在 各 项 指 标 比 较 上 ,两
医 治 疗 ,观 察 组58例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患 者 在 常 规 西 医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联 合 组 患 者 在 治 疗 前 无 差 异 (P>0.05)。 两 组 患 者 与 治 疗 前 均 有 较 大
220
健 康 之 路 2016 年 7 月 第 15 卷 第 7 期 Health way July 2016 Volume 15 No.7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43c3e14a76e58fafab003cb.png)
浊 、 损 之 不 同 , 基 本 病 机 是 心 脉 瘀 阻 , 此 活 血 化 瘀 是 基 虚 但 因
本 治 法 。血 府 逐 瘀 胶 囊 由 桃 红 四 物 汤 和 四逆 散 加 桔 梗 、 牛
膝 而 成 。方 中桃 红 四物 汤 活 血 化瘀 、 气 和 血 , 梗 配 枳 壳 升 行 桔
胞 , 固斑 块 纤 维 帽 , 而 缓 解 或 终 止 动 脉 硬 化 的 病 程 , 定 加 从 稳
并 消退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 本 研 究 表 明 , 府 逐 瘀 胶 囊 联 合 血 辛 伐 他 汀 治 疗 A S疗 效 确 切 , 时 可 大 大 降 低 不 良反 应 发 生 C 同 率 。说 明 血 府 逐 瘀 胶 囊 联 合 辛 伐 他 汀 治 疗 A S具 有 协 同性 、 C
作 用 的 实验 研 究 [ ] J .浙 江 中 医学 院学 报 ,0 12 ( )4 20 ,5 2 :5—4 6 [ ] 邵 耕 , 大 一 .现 代 冠 心 病 [ .北 京 : 京 大 学 医 学 出版 社 , 7 胡 M] 北
2 0 :0 —8 6 0 6 82 2
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 炎 症 反 应 , 低 单 核 细 胞 与 内 皮 细 胞 降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中 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 2 S
1 9 4 —4 ; 7 9 3: 1 5 2 8
[ ] 赵 达 安 .血 府 逐 瘀 汤 的 运 用 [ ] 3 J .临床 荟 萃 ,9 6 1 ( ) 4 1 19 ,1 9 :1 [ 雷燕 , 可翼 , 中 文 , .血 府 逐 瘀 浓 缩 丸 抗 血 小 板 活化 的 临 4] 陈 李 等 床疗 效 与体 外 血清 药 理 作 用 的相 关 性 研 究 [ ] J .中 国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02,2 4 :7 20 2 ( ) 20 [] 楼兰花 , 5 丁志 山 , 承 贤 , .血 府 逐 瘀 汤 对 大 鼠 心 肌 缺 血 再 灌 高 等 注损 伤 的保 护 作 用 [ ] J .中 药 药理 与 临床 ,0 2,8 5 : 20 1 ( )6 [] 高承贤 , 6 丁志 山 , 兴 德 , .血 府 逐 瘀 汤 抗 心 肌 缺 血 及 耐 缺 氧 沃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ae4b2f5901020207409c7f.png)
活血汤药物组成 :青风藤1 5 g ,土茯苓2 0 g ,山慈菇2 0 g ,半边莲2 0 g ,
白花蛇 舌草2 0 g ,蜈蚣 2 条g ,僵 蚕 l O g ,全 蝎 l O g ,牛膝2 0 g ,骨碎补 1 5 g ,土虫 1 0 g ,水蛭 5 g ,红花2 0 g 。辨证 加减 :气 虚者加用黄 芪、党 参各 2 0 g ;血 虚者加用 当归 、鸡 血藤 、何 首乌各2 0 g ,阴虚者 加用山茱 萸 、熟地各 2 0 g ;阳虚者 加用 肉桂2 0 g 、制 附子 l O g ;有痰者加 用 白芥 子l O g 、清半 夏1 5 g 。每 日1 N ,水 煎取汁2 0 0 mL ,早晚餐后 1 2 1 服。 1 个 月为 1 个疗程。 2 结 果 2 . 1疗 效判定标准 ] ①有效 ;晨僵 消失 或基本消失 ,关节肿胀 、疼痛 明显减 轻 ,血沉
可以更快的控制病情。现将笔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 中药治疗R A 的经
验报道 如下 。
1资料 与方 法 1 . 1诊 断标准 类风湿 关节炎 的诊断标准参 照 1 9 8 7 年美 国风 湿病学会颁 布的诊 断 标准 [ 1 】 制定 :①晨僵 时间 l h 或 以上 ,持续6 周 。 ②指掌关节 、近端指
风 湿 关节炎 标 本兼顾 ,疗 效 显著 ,值得 进一 步推 广 。
<0 . O 5 ) 。结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类
【 关键 词 】 类风 湿性 关 节炎 ;活动 性 ; 中西 医结 合 ;祛 湿毒 、活血 汤加 减
中 图分类 号 :R 2 7 4
文献标 识 8 1 9 4( 2 0 1 3 )1 1 - 0 7 0 1 — 0 2
恢复正常或略偏高,类风湿因子转阴,D A S 2 8 显著下降,②无效:临 床症状未见缓解甚至加重,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无改善,D A S 2 8 未降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https://img.taocdn.com/s3/m/3a4c0f1c14791711cc79176d.png)
2 治疗 方法
年; 关节功能分级 : 级 1 I 0例, Ⅱ级 1 例, 5 Ⅲ级 1 例。 1 两组在性别、 年龄 、 程 、 病 关节功 能分析方 面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具 尸O 5, 0 可 比性。 断依据 美国风湿 病学会 18 诊 97年提 出的类风 湿关节 炎修 订 标准 : 晨 僵 至少 1 时 ( 周 )② 3 或 3 以上 关 节肿 胀 ① 小 ≥6 ; 个 个 ( 周) ≥6 ; 、 、 近端指 间关节 肿胀 ( 6 )④ 对称性关 节 ③腕 掌 指或 > I 周 ; 肿 胀 ( 6 )⑤手 部有 典 型的类 风 湿性 关节 炎 的放射 学 改变 ; > t 周 ; ⑥ 皮下有风湿结节 ;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 滴定度> :2。具备以上四 13 ) 项者, 可诊断 为典 型类 风湿性 关节炎 列入 临床观察 病例 。
改善 < 0 3 %。 4 结 果
症、 渗液、 组织增殖 、 肉芽肿形成 、 软骨及骨组织破坏 , 导致关节强 直疼痛 , 功能丧失 。 本病类似祖国医学“ 痹症”“ 、骨痹” 范畴,诸病 《 源候 诊 ・ 肢拘 挛 不得 屈 伸 候 》 “ 由体 虚 , 理开 , 邪在 于 筋 四 :此 腠 风 故 也 。 为痹 为 筋痹 则筋 屈 。 春 邪客 关机 , 筋挛 。 则使 邪客 于足太 阳 之络 , 人 肩背 拘 急也 …… ”《 令 ;内经 ・ 问》 云 “ 之 所凑 , 气 素 亦 邪 其 必虚 ” 。若 素体 虚弱 , 后无 天 养 , 病 , 劳倦 过度 , 或 或久 或 致正气 亏 虚 , 外不 固 , 寒湿 热 邪气 合 而杂 之 , 虚而入 , 滞经 络关 节 , 卫 风 乘 痹 流注 筋 骨血 脉 , 伏 痼结 , 深 缠绵 难 愈 , 复 发作 ; 因风 寒湿 邪 郁 反 又 久 必 而 化热 , 热 毒 内蕴 , 成 内毒 , 瘀交 结 , 而 时有关 节 肿 致 形 毒 故 痛、 畸形、 功能障碍。因而治当益气补血以固其本 , 祛风除湿以助 邪出, 散寒止痛以温寒凝 , 活血化瘀 以止痹痛 , 解毒除以利壅热消 散 。 中人 参甘 温 , 方 大补元 气 , 补脾肺 , 动气 血循环 ; 滋 推 熟地增 强 机体 免疫 力 ; 当归 、 血 藤 、 芍 、 芎补 血 活血 , 风 止痛 , 滋 鸡 赤 川 祛 具 养 骨节 , 通经 络 之 效 ; 草 、 乌 、 黄温 散 寒凝 , 痹止 痛 ; 疏 川 草 麻 通 海 风藤 、 寻骨 风祛 风 除 湿行 气 止 痛 , 达 四肢 经 络 , 外 内行 脏腑 胃肠 , 祛 风湿 , 筋骨 , 经 脉 行 瘀滞 , 疼 痛 ; 利 通 止 威灵 仙 、 五加 皮 祛风 除 湿 , 络止 痛 , 散 而 通 , 急 善 走 , 通 辛 性 通行 十二 经 脉 , 性走 而 不 其 守 , 风 除湿 , 经活 络 , 壅 导滞 , 能祛 通 宣 散寒 止 痛 ; 香 、 药 活血 乳 没 止 痛 , 利骨 ; 茯苓 、 酱草 除 湿解 毒 ; 草调 和诸 。 舒筋 土 败 甘 全方 共奏 益 气补 血 强 筋 、 风散 除 湿 、 血 通 络 止 痛 、 湿 解毒 散 结 的功 祛 活 除 效, 正切类风湿性关节炎之病机。 外蒸熏洗使药物直达病所 , 既活 血 通络 , 祛 风寒 湿 , 利 关 节 , 而 改善 关节 周 围 的微 循 环 , 又 通 从 促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eb84db80eb6294dc886c07.png)
11 诊 断标准 : . 符合 美 国风 湿病 协会 ( C 18 A R)9 7年修 订 的R A诊断 标准 。活动 性 R A标 准 : 1 关 节 肿胀 ≥3个 ; () () 2 关节压痛 t6个 ; 3 晨 僵持 续 ≥3 i ;4 红 细胞沉 > () 0m n ( )
例, Ⅱ级 1 8例 , Ⅲ级 7例 , 级 1例 。对 照组 3 Ⅳ 0例 , 6 男
我院风湿免疫科 的门诊 或住 院患 者 , 均符 合活 动性 R A诊 断标准 。随机分 为两组 。治 疗组 3 0例 , 7例 , 2 男 女 3例 ; 平均年龄 ( 6 7±1 . ) ; 4. 12 岁 病程 ( 13 5 5 ) ; 4 .2± . 1 月 X线分 期 : Ⅱ期 2 I 7例 , ~Ⅳ期 3例 ; Ⅲ 关节 功 能 分级 I级 4
p o t lo o o i e t se n me i i e o h u ti rh i s Meh d : 0 p t n sc mp yn i r mo e b o d f w c mb n d wi we t r d c n n r e ma od a t r i. l h t t o s 6 ai t o l i g w t e h
作者简介 : 李俊松 (9 1 ) 女 , 主任医师 , 庆油 田总 医院 17 一 , 副 大
( 大庆 13 0 ); 6 0 1 张艳秋 、 防 , 位同第一作者 。 潘 单
例, 2 女 4例 ; 均 年 龄 ( 5 3±1. 岁 ; 程 ( 2 7 - 平 4. 26) 病 4 .2 4
比较均无显著性 差异 ( 0 0 ) P> . 5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后 值 ) 治 疗前 值 ×10 / 0 %。握 力 的改 善 百 分 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8b62d976eeaeaad1f33085.png)
71 助更 衣 : 童衣 物要 选 择 宽松 舒 适 的棉 制 品 , 少蕾 丝 柳 钉 2 0 , 8 7 )6 . .协 儿 减 0 2 1 ( 0 :8 拉 链等 装饰 物 , 衣 时力 度适 宜 , 免外 伤 。 更 避 『] 苏 君 . 础 护 理 一 护 理 专 业 的 内涵 . 3刘 基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5 4 2 O ,O 7 . 趾 甲护 理 : 择 儿 童 专 用 指 甲剪 在 沐 浴 后 修 剪 , 患 儿 不 (] 2 . 2指, 选 如 2: 2 1
5 排泄 护理
15 4
儿 童 患者 多使 用一 次性 纸 尿 裤 , 然 方便 有 效但 也 增 加 了尿 虽 布疹 的发生 率 , 理 人 员需 经 常 帮 助 患儿 更 换 干 净 的 尿裤 , 洗 护 清 臀 部皮 肤 , 时使 用氧 化 锌 制 剂保 护 皮 肤 。两岁 以上 的儿 童 鼓 必要
励其 自己表达排尿排便的需求 , 或定时协助其排尿 , 以养成 良好
的习惯 。 儿童 在使 用抗 生 素治 疗 时 , 易发 生肠 道 菌 群失 调 , 护士 要 注 意 观察患 儿 的大便 颜 色 、 性状 、 量及 排 便 的次 数 , 现 异 常及 时 发
处理。 6 协 助擦 浴 、 沐浴 、 洗头
类 风 湿 性 关 节炎 的 中西 医结合 护理
韩 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 键 词 : 风 湿关 节炎 ; 类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4 3 1 7. 1 5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0 7 ( 0 0 1— 1 5 O 10 — 9 9 2 1 )6 0 4 一 1
类 风湿 关节 炎 的病 因至今 并 不 十分 明 了 , 目前 大多 认 为其 是 现关 节畸 形 的病人 , 尽 可 能发 挥 健康 肢体 功 能 。此外 还可 行物 要 人 体 自身免 疫 性疾 病 , 可 视 为 一 种 慢 性 的综 合 征 , 现 为 外 周 理疗 法及 推拿 按摩 方 法及 体 育疗 法 。这 些 疗法 可增 强 肌力 , 亦 表 减轻 关 节 的非特 异性 炎 症 。 时患 病关 节 及 其周 围组织 呈现 进 行性 破 或 预 防肌 肉萎 缩 和 骨 质疏 松 , 少 和 防 止关 节 粘连 , 助于 增进 此 减 有 坏, 滑膜 炎 持久 反复 发作 , 可导 致 关节 内软 骨 和 骨 的破 坏 , 关节 功 或保 持关 节功 能 。 任何 一 种 活动 进行 2 小 时 内若 出现关节 疼痛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7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72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9a39d876a20029bd642d20.png)
可耐受 。 从 临 床 实 践 中 笔 者 体 会 到 R 的 治 A
口苦 , 舌质红 , 薄 白或 黄 , 苔 或少 苔 , 滑 脉
蝶呤( 海正 药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0 1mg加 入 0 9氯化钠注射 液 20 l . 5 m 静滴 , 每周 1
次。同时根 据中 医辨 证分 为湿 热型 和风 寒型给予 中药治疗 , 湿热型方药为 : 芪、 黄 白术、 当归 、 土茯苓 、 鸡血藤 、 黄柏 、 活、 羌
用 补 气 扶 正 药 物 对 巩 固病 情 , 少 复 发 起 减
岁; 病程 0 5~1 . 3年 , 平均 7 1年 。关 节 . x线 检查 无破 坏性改 变 3 4例 , 质疏 松 骨
的 x线证据 2 2例 , 度软骨 破坏 l 。 轻 6例 临床表现有晨僵 、 关节肿胀 、 关节疼痛 、 类
资料 与方 法 20 2 0 年 观 察 7 0 2— 06 2例 符 合 类 风
湿 性 关节 炎 ( A) 断 的 早 中 期 病 例 , R 诊 男
2 例, 5 l 女 1例 ; 年龄 1 6—6 6岁 , 均 4 平 2
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 ①应重视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优势互补 , 取长补短 , 才能取得更为 满意的疗效 , 且能 减轻药 物的不 良反应 ; ②在 中医辨证用药基础上 , 应重视补气扶 正药物 的应 用 , 中医学 有 “ 久病 必 虚” 的 观点 , 根据现 代药 理学 观点 , 气药有 较 补 好 的调 整免 疫 等作 用 J 临床 合 理 的应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87bb01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8.png)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而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我们可以采取中医学治疗的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虽疗效好,但治疗时间比较长,见效比较慢,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纯中医或纯西医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效果比较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少。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抑制性疾病以及系统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存在对称性,且为多关节发病的特征,关节肿、僵、痛而出现的关节疆直扭曲变形为主的表现,慢性关节炎因治疗的难度比较大,病程比较长,见效比较慢,被称之为顽疾,中医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服中药外熏,外用熏蒸以及针灸三种治疗方式。
1.内服中药,1.1.1中医上常用三种药物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雷公藤多苷,青风藤碱和白芍总苷1.1.1.1雷公藤多苷: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雷公藤多苷在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减少溶酶体来保护软骨组织,病减轻滑膜的伤害。
而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对于雷公藤但研究也越来越多,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但作用,成为了治疗但首选用药。
在临床上,我们一般用雷公藤主要治疗急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它可以对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抗菌消炎的作用。
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患者的病情作用,蛋白骨头有一定的副作用,这种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同时,对患者的生殖系统有较大的损伤,导致患者的生殖器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1.1.1.2青风藤碱:经研究证明,清风藤碱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关节炎患者的增加,我们对于清风横解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现这种药物有抗菌消炎,控制疫力,止痛、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物作用,而在治疗患者但类风湿性关节炎过程当中,这种药物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因此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粘连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粘连](https://img.taocdn.com/s3/m/c12da844e518964bcf847cdc.png)
中西 医结合治 疗 类风 湿 关 节 炎 肩 关节 粘 连
触及弹跳感 , 可 闻及关节 内崩裂声 , 忌过快施 加暴力 , 并 切 以 免 造 成 骨 折 及 肌 腱 断 裂 。直 至 阻 力 消 失 , 后 的 操 作 便 可 畅 随 通无阻 , 上举 可 超 过 10 , 一 步 外 展 、 收 肩 关 节 , 法 缓 5 。进 内 手 慢、 轻柔 , 以免 造 成 臂 丛 神 经 损 伤 , 后 运 用旋 转摇 晃 手 法 , 最 恢 复 关 节 内外 旋 功 能 : 肩 关 节 于 中立 位 , 肘 9 。一 手 握 前 臂 置 屈 0, 中部 , 手 握 上 臂 中部 , 慢 内外旋 肩关 节 , 意 外旋 超 过 6 。 一 缓 注 O 即可 , 能强 行 扳 至 9 。 以 免 造 成 关 节 囊 撕 裂 。 在 完 成 上 述 不 0, 手法治疗后 , 常规 予关 节腔 内注 射 利 多 卡 因 5 、 炎 舒 松 0mg确 4 及 透 明质 酸 钠 2 。手 法 治 疗 后 每 周 注 射 透 明 质 酸 0mg 0mg 钠 1 , 5次 。 次 共
朱修 桥 ( 东省 兖 州 市 人 民 医 院 , 东 兖 州 2 2 0 ) 山 山 7 1 0
[ 要 ] 目的 探 讨 手 法治 疗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肩 关 节 粘 连 的 疗 效 。方 法 将 2 0例 类 风 湿 关 节 炎肩 关 节 粘 连 患 者 摘 6 分 为 A、 B2组 , 进 行 常 规 治 疗 , 均 B组加 用推 拿理 筋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3个 月 后 B组 AS S评 分优 于 A 组 , 比较 有 E 2组 显著性差异( P<0 0 ) .5 。结论 类 风 湿 关 节 炎肩 关节 粘连 的 中 医手 法治 疗 效 果 明 显 优 于单 纯局 部 用 药 。 [ 键 词 ]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 关 节粘 连 ; 法 治 疗 ; 关 肩 手 中西 医结 合 疗 法 [ 图 分 类 号 ] R 9 .2 中 5 32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4 (0 9 0 —1 1 —0 文 0 8 8 9 20 )9 0 6 2 幅度 逐 渐 加 大 , 患肩 较 为 松弛 后 , 摇 肩 关 节边 对 肩 关 节 进 待 边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20fef7f705cc17552709fc.png)
观 察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 的关 节疼 痛指数 、 关节肿 胀指 数 、 关 节功 能 障碍 指 数 、 僵 时 间 及 双 手 握 力 等 。 实 验 室 指 标 : 晨 血 沉 、 风 湿 因子 滴度 。不 良反 应 : 要观 察 白细胞 和 转 氨 类 主
酶变 化 。 1 统 计 学 处 理 . 4
c o d o a c ma: a i lg c l n h n rsro r d o o ia d MRIc a a t rsis w t itp t 00 i a a h r ce itc ih h s。 a h 1g c l
cr l i [ .S e t a i ,0 2 3 () 8 9 . or a o J e t n ] k l a R do 2 0 , 12: - 5 el l 8
放射 学实 践 ,08 2 1 : 26 2 0 ,3( ) 6— 5 ( 收稿 1期 :2 1- 9 2 3 0 10 —2)
软组 织 的显示 明显优 于传统 的 x线成像 , 本组 2 从 3例 骨 肉瘤
患者 的诊 断情 况显示 , R准 确率 达 9 . %, D 56 5 大大 高于传 统 X
优于对照组 ( P< 00 。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 中药治疗类风 湿性关节炎方面效果 显著 , .5) 作用快 , 副作用少 , 患者满 意度高 。
【 关键词 】 氟米特 ; 来 类风湿性关 节炎 ; 中药 ; 效果分析
【 图分 类 号 ] 5 32 中 R 9 .2 【 献标识码 】 文 B [ 文章 编 号 】 0 5 0 1 ( 0 1) 2 1 6 0 29— 66 2 1 2 —0 — 1
类 风湿性关节炎 ( A) R 是一种 累及周围关节为 主的多 系统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f148ca89eb172ded63b7ec.png)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例)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本病 ,以期 获得 良效 ,现将 结果 报告如 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 料 :纳 入标 准 :①年 龄 3 O ~6 5 岁 ;② 符 合美 国风湿
节 功 能 分 级 : n级 或 Ⅲ级 ;⑦ 患 者 均 知 情 同 意 。排 除 标 准 : ① 有 慢 性躯 体 及 精神 疾 患 者 ;② 2 周 内 已服用 抗 R A 药 物 ;③ 孕
妇 、哺 乳 期 和 2 年 内 计 划 生 育 者 。 根 据 上 述 标 准 , 自2 0 1 0 年
3 月~ 2 0 1 2 年3 月共 将 收治 的 7 8 例R A 患 者 纳入 研究 。男 1 9 例 ,女 5 9 例 ;年 龄3 5— 6 5 岁 ,平 均4 2 . 1 岁 ;病 程2 . 5 —1 8 年 ,平 均7 . 3 年。
按 照临 床研究 的前 瞻性 原则 ,将 所有 患者 随机 分为 两组 ,即 :中
6 2 78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1 0 月 第3 4 卷第3 0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西 医结合治 疗类风 湿性关 节炎 的疗效 探析
卞小芳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 1 3 1 6 1)
【 摘 要】 目 的: 观察 中 药独活寄生汤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疗效。方法 : 7 8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与对 照组 ,每组 3 9 例 ,观 察组 予 以独活 寄生 汤结 合来 氟米 特 片治疗 ,对 照组 仅单 纯采 用 来氟 米特 片 , 以6 个月 为 1 个疗程 ,结 束后 观 察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疗 效及 症状 改善情 况 。结果 :观 察组 总有效 率 为8 7 . 1 8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的 总有效 率 ( 7 1 . 7 9 %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在 关 节 疼 痛 数 、关 节 压 痛 积 分 、关 节 肿 胀 积 分 上 比较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比较 降 低 明 显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O . 0 5 );在晨 僵 时间 、2 0m步行 时 间上 比较 ,观察 组 与对 照组 比较增 加 明显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P< O . 0 5) 。结 论 :独活 寄 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f894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研究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一、研究背景与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机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方法1. 研究类型:实验研究2. 研究对象: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3. 研究组成员:- 患者组:收集具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 对照组:收集具有相似年龄和性别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对象。
4. 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估等指标;- 通过临床检验收集血液、关节液等样本,分析相关生物标志物; - 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等,观察关节的结构变化;- 选择合适的中医评估方法,如中医辨证施治量表,评估患者的中医辨证情况。
5. 实验设计:- 随机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传统西医组,对照组只接受传统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针灸、中药、理疗等;- 传统西医组: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对照治疗。
6.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等方法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 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因素;- 运用图表、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研究结果。
三、预期结果1. 对照组与传统西医组的疗效比较,评估传统西医治疗的效果;2. 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西医治疗进行比较;3.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并对治疗机制进行解释;4. 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四、创新与发展1.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传统西医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2.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持;3. 在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a25e8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9.png)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是一篇全面、系统地阐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的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通过病证结合的方式,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诊疗指南,以期提高RA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RA的诊疗进行全面介绍,包括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等。
在病因病机方面,我们将深入探讨RA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为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我们将详细介绍RA的常见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帮助医生准确诊断RA。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我们将介绍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在治疗策略方面,本文将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治疗RA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将系统总结中医治疗RA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本文还将介绍西医治疗RA的常用药物和方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优势和实践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诊疗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认识、诊断和治疗RA,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认识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范畴,是一种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的疾病。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湿邪、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痹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同时,过度劳累和情志失调也会耗伤气血,使正气不足,进一步加重痹症的病情。
在中医理论中,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施治是关键。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43e0b22b4daa58da0114a2f.png)
程缠绵难愈 , 致 残率 高 。笔者 采用 中西 医结合 方法对 4 8例 R A进行 了治疗 , 取得 了较好疗效 , 先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4 8例患 者 中, 均为 我科门诊患 者 , 其
1 . 4 结 果
中男 1 7例 , 女 3 1例 ; 年龄 2 3 ~7 6岁 , 平均年龄 ( 4 5 . 5 4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 治疗类 风湿性 关节炎 ( RA ) 的疗效 。方法: 采用西药苏榕和 中药基本方治疗本病 4 8 例, 结果 : 治疗 总有 效率 高 , 复发率 明显减少 。结论 :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 活血逐淤 、 祛痹通络止痛 的功效 。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西 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 R5 9 3 . 2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O 0 1 — 7 5 8 5 ( 2 O 1 3 ) O 4 一 O 4 8 2 — 0 2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 以关 节病 变为 主的慢性 全身 性 的 自 身免疫性疾病 , 多见 于中年女 性 , 经常 反复发作 , 最终 出现关
节畸形 、 功能障碍 , 本病属 于中医历节 、 顽痹 、 骨痹 范畴 , 且 病
减: 刺痛难忍者加乳香 、 没药 ; 关节肿胀 者加川木瓜 、 薏苡仁 ; 关 节畸形者 加 全蝎 、 蜈蚣等; 关 节屈 伸不 利者 加伸 筋 草等 。 每 日 1剂 , 分 2次服 , 1 0 d 为 1 个疗程 。由本院制剂室煎制 。 1 . 3 . 2 西药治疗 : 苏榕( 西药称 : 尼美舒利 分散片 , 0 . 1 g / 片) 0 . 1 g , 2 次/ d , 口服 。以 1 个月为 1 个疗程。连续服 用 2个疗 程 。已用激 素者视病 情按激素减量原则逐渐减量 至维持量 。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ppt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8f52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0.png)
日常保健
01
02
03
04
减轻关节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关 节负重,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 、轮椅等来减轻关节的负担。
保持关节活动度
定期进行关节活动,以保持关 节的正常活动度,防止关节僵
硬和肌肉萎缩。
正确姿势
在坐、站、卧时,应保持正确 的姿势,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热敷或冷敷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适当的 热敷或冷敷来缓解关节疼痛和
西药治疗
非甾体消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主要用于缓 解关节疼痛和肿胀,但长期使用可能 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
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通过调节免 疫系统减轻关节炎症状,但需严格控 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引起感染和 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01
02
03
针灸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 PPT课件
目录
•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 中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与保健 • 类风湿关节炎的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 疫性疾病,以关节炎症和滑膜增 生为特征,导致关节疼痛、肿胀 和僵硬。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 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推拿治疗
运用手法对关节进行推拿 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其他疗法
如拔罐、艾灸、刮痧等中 医特色疗法,可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以综 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04
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8096127e2bd960590c677ea.png)
补肾 , 以扶正气 。中医认 为 , 气行则 血行 ,
气 滞则 血瘀 , 不通 则 痛 , 通则 不痛 。人体 正气 的强弱 , 对类风湿关 节炎的演变和预 后起着 重要作 用 , 采用 急则 治标 , 则治 缓 本, 标本兼 顾 的治疗 原则 。予滋 阴补 肾 , 益气健 脾之法 同用 , 以固护正气。川乌具 有温经通络 、 寒止痛之功效 , 散 佐桂 枝 、 甘 草能松弛肌 肉痉挛 , 对关节具有消炎镇痛 作用。蜈蚣有祛风镇惊之功效 , 地龙清热 熄风、 利尿 , 主要 药理 作 用为 抗炎 、 痛 、 镇 抗 栓塞 。生地具有养 阴清热作用 , 现代药 理分析有双 向调 节免疫 功 能 的作用 。总 之 , 风湿 1号组 方 , 以个 人临 床经验 类 是 为主 , 并结 合中药药理研究成果来提高 疗 效 。对西 医没 有治 疗方法 的某些 临床 表 现, 如多汗 、 乏力 、 手足冷 、 风恶寒等 , 畏 用 中药探索性治疗 , 用中药处理西药的不 良 反应 , 如甲氨蝶呤 、 氮磺 吡啶对肝 、 柳 肾功 能影响及 白细胞减少等不 良反应 , 配合 可 四物汤 、 六味地黄汤补 肾养血 以减少 其不
及 C反 应 蛋 白 有 改 善 或 无 改 善 ; 无 效 : ④
节炎 中 , 至少 有一个 关 节肿胀 , 程持 续 病 6周 以上 ,4例患者 有关 节变 形 , 3 x线 表
现6 0例 患 者 均 有 手 和 腕 骨 质 侵 蚀 或 受 累
主要症状 、 体征整体改善率 <3 % 。血 沉 0
验 法 , 反 应 蛋 白 ( R 、 疫 球 蛋 白 C C P) 免
善组织 的缺血 、 缺氧状态 , 促进组织修 复 ,
临床资料 : 有 患者 均符 合 18 所 9 7年
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8412e7027284b73f2425070.png)
MA J i a n h u i , L E I Xu e f e n g , L V J i a n
Hn g l i a n g Mu n i c i p a l i t y P e o pl e S Ho s pi t a l , P i n g l i a n g 7 4 4 0 0 0 ,C h i n a
a n d 1 V we r e r e d u c e d . T o t a l e fe c t i v e r a t e s o f b o t h ro g u p s we r e 9 6 . 6 7 % a n d 8 8 . 3 3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c o mp a r i s o n s o f
[ 关 键 词] 类风 湿 关 节 炎 ; 中西 医 结合 ; 手 法 [ 中图 分 类 号] R 5 9 3 . 2 2 [ 文 献 标 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 6 8 5 2 ( 2 0 1 3 ) 0 1 — 0 0 9 7 - 0 3
I n t e g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a n d Ma n i p u l a t i o n i n t he Tr e a t me n t f o r 6 0 Ca s e s o f Rh e u ma t o i d Ar t h r i t i s
中西医结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475780179563c1ec5da71dc.png)
现 代 中 西 医 结台 杂 志 2 0 年 第 1 卷 第 4期 2月 号 02 1
经 验交 流
・3 5・ 2
13 治疗 方 法 :① 患 者 治 疗 前 化 验 白带 清 洁 度 ( 、 . 一)
宫 颈 刮 片 巴 氏 染 色 I~ I级 ,排 除 宫 颈 恶 性 肿 瘤 。② 月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幼 年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2 0例 体 会
江 苏 省 连 云 港 市 中 医院 儿 科 (2 0 4 刘 成 铎 22 0 ) 幼 年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R 是 小 儿 时 期 的 常 见 结 缔 组 J A) 织 病 ,它 在 临 床 表 现 、诊 断 、治 疗 上 与 成 人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有 显 著 不 同 。笔 者 总 结 我 院 1 9 0年 1月 ~ 1 9 9 9 9年 1 2
异 (J 0 0 ) ,< . 5 。见 表 1,
目的 ,对正 常组 织损伤 小 。术后 1周 为渗 出期 有 水样捧
出物 , 术后 2 3周 坏 死 组 织 脱 落 , 下 次 月 经 后 大 部 分 ~ 在 组 织 已恢 复 .长 出 新 生 上 皮 ,术 后 5周 可 见 宫 颈 光 滑 有
1 4 疗 效评 定 标准 。 有 效 : 烂 面 缩小 、变浅 , . ① 糜 症状
消失; ②治 愈 :糜烂面 消失 ,宫颈光 滑 ; 无效 :自觉症 ③
状 与 体 征 无 改 变 2 结 果 分 析
时 间 内促 使病 变 组 织蛋 白质 固化 , 产 生一 系 列 变性反 并
应 ,促 进 新 生 的鳞 状 上 皮 细 胞 恢 复 刨 面 , 而 达 到 治 愈 从
月收治 的 2 0倒 体 会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因关节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结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均高,病势缠绵,且病因病机尚不清楚,迄今尚无根治的办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3~4,3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0.36%。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但历代又有“历节病”“痛风”“鹤膝风”“鼓槌风”“骨痹”“顽痹”等称谓,表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于一般痹证,在病因病机上有其特殊性。
【病因病理】1. 西医病因病理现代医学认为,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局部关节的表现,近40年来随着内分泌学、酶学、组织化学,特别是免疫病理学的进展,虽为进一步探讨本病原因和发病机理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但至今病因仍然不明确。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RA的发病可能是一种受抗原驱动的“激发-链锁反应”的过程,为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致;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是RA发病和病情迁延的中心环节,而内分泌、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则增加了RA的易感性,且免疫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这一环路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为病因而论,与以下几方面可能有关: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细胞因子或其他因素(寒冷、潮湿、疲劳、外伤、吸烟、精神刺激等)。
归纳起来,RA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即分子模拟学说和模糊识别学说。
从病理角度来看,RA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可以认为关节滑膜炎是该病的原发病变,而滑液、软骨、软骨下骨、关节囊、韧带和肌腱的病变都是其继发病变,是类风湿肉芽肿由关节内向关节周围蔓延腐蚀的结果。
病变早期滑膜充血和水肿,滑膜细胞与毛细血管增生,血管周围CD4+T细胞及B 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进而滑膜增生,肉芽肿侵袭关节囊,囊腔肿胀,囊壁松弛,关节易发生病理性半脱位或脱位;随后肉芽组织逐渐被纤维结缔组织和瘢痕替代,使关节囊挛缩,又造成关节畸形改变。
其后类风湿肉芽肿布满整个关节面,形成血管翳,干扰关节软骨摄取来自滑液的营养,同时肉芽肿自关节边缘侵入软骨下骨,使关节软骨面失去依托和血运,从而加速软骨基质中的蛋白聚糖和胶原的降解,破坏关节软骨,逐渐形成关节纤维性强直,甚至骨性强直。
在病变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关节附近的骨骼由于失用而出现骨质疏松,肌腱、韧带、腱鞘也发生类似的肉芽组织侵袭破坏,可更进一步造成关节挛缩,使关节功能丧失。
重症患者,也常出现关节以外的病理改变,如贫血,皮下结节,心脏、肺脏、肾脏和眼部等脏器病变,以及血管炎,神经组织病变。
2. 中医病因病机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其病因是:“营气不足,卫外之阳不固,皮毛宣疏,腠理不充,冒雨冲寒,露卧当风,则寒邪袭之而成。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证》描述本病后期出现“在骨则重不能举,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的严重畸形与功能障碍。
其病因病机是:内因多为脾胃肝肾气血阴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以肾虚为本;外因为风寒湿热邪气侵袭关节、肌肉、筋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骱,而致关节肿胀、畸变。
故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机特点,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具有引起本病发生的各种诱因,如精神刺激、受风寒潮湿刺激、产后、外伤、劳损等。
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70%的患者隐渐发病,从短暂、轻微的少数受累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
RA的关节受累特点为滑膜受累,呈对称性多关节炎(常≥5个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肘、肩、膝和足指关节最为多见,其次为踝、颈椎、颞颌关节等,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疼痛、压痛和活动受限,并伴有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
晚期可并发关节畸形,常见的关节畸形包括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与掌侧半脱位、天鹅颈样畸形和钮孔花样畸形,以及腕关节尺偏畸形、肘关节强直等。
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而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表现及内脏损害,如贫血、皮下类风湿结节、淋巴结肿大、血管炎、外周神经病变、眼部病变及心、肺、肾脏等病变。
RA早期的全身表现可有低热、倦怠、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纳呆、消瘦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X线改变。
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是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提出的RA诊断标准。
有下述7条中的4条者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为RA:1. 晨僵至少1小时(≥6周);2. 3个或3个以上区域关节肿胀(≥6周);3. 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4. 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5. 存在类风湿结节;6. 类风湿因子阳性(任何方法检测均可,但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应<5%);7. 放射性改变(手和腕关节有骨质侵蚀或关节周围骨质疏松)。
此标准特异度为89.3%,敏感度为91.2%。
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某些不典型、早期RA,常被误诊或漏诊,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务必全面检查、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判断RA病情活动的项目包括疲劳的严重性、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关节压痛和肿胀的数目、关节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急性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小板)等。
实验室检查:多数活动期患者可见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血沉(ESR)≥30mm/h,C-反应蛋白(CRP)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约70%的病例可出现类风湿因子为阳性,滴度在1∶20以上。
其他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自身抗体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仅在30%左右。
关节滑液较混浊,黏稠度降低,黏蛋白凝力差,滑液的含糖量降低。
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及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进展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期,双腕关节和手部的X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表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线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随后出现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改变,继之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侵蚀破坏并呈半脱位或脱位,甚至出现关节面融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等。
对RA进展的分期,主要以X线改变为主分为4期,即早期、中期、严重期和末期。
因类风湿关节炎常以多种形式出现,故在诊断过程中需与之鉴别的疾病也甚多,应特别注意的疾患是以下几种:①骨性关节炎:该病是一种多发于40岁以上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累及膝、髋、脊柱等负重关节,痛处固定,活动时加重,关节活动受限,时伴关节肿胀、积液。
而手指骨关节病常被误诊为RA,尤其是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出现Bouchard结节时。
骨关节病患者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摄片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赘形成。
②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外周关节多以下肢不对称关节受累为主,常有肌腱端炎;发病高峰年龄为16~31岁,青年男性多见;90%~95%的患者HLA-B27为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骶髂关节及脊柱的X 线改变对诊断极有帮助;活动期以骶髂部疼痛和僵硬为主要表现。
③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呈反复发作,好发部位为单侧第1跖趾关节,也可侵犯其他关节,发病时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水平增高,缓解时则诸症消失,不留畸形,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者可在关节和耳郭等部位出现结节样痛风石。
④牛皮癣性关节炎:患者多见于35~40岁,男性较多,常于牛皮癣发病数年后出现关节炎,以手指或足趾远端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关节畸形,强硬不展,但RF为阴性。
⑤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关节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有相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检测项目,且部分患者RF为阳性,但随病程发展常有关节症状。
【治疗】1. 治疗原则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特效药物。
缓解疼痛,消炎退肿,保持肌力及保留或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及纠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最高目标。
总的治疗原则是早期积极治疗,中期控制发展,后期改善症状,因此治疗时机非常重要。
RA患者一经诊断明确,就需视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身体状况,而制订科学合理、综合论治的整体方案,强调中西医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因药物治疗是主要治法且多种多样,故在药物的选择上要符合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原则,同时要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不良心理负担,医患合作,共御疾患。
2.中药治疗(1)辨证论治①风寒湿阻证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
治宜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方用蠲痹汤或麻桂温经汤加减。
②风湿热郁证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晨僵,活动受限;兼有恶风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便干尿赤。
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桂枝汤(知母10克甘草(炙)6克石膏15克粳米10克桂枝(去皮)10克)或当归拈痛汤加减(羌活半两,防风3钱,升麻1钱,葛根2钱,白术1钱,苍术3钱,当归身3钱,人参2钱,甘草5钱,苦参(酒浸)2钱,黄芩1钱(炒),知母3钱(酒洗),茵陈5钱(酒炒),猪芩3钱,泽泻3钱。
)。
③痰瘀互结证关节漫肿日久,僵硬变形,屈伸受限,疼痛固定,痛如锥刺,昼轻夜重,口干不欲饮。
舌质紫暗,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或细滑。
治宜祛瘀化痰,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白芍、川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各三钱(各9克),红花二钱(6克)半夏8g、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5g。
或用桃红饮加穿山甲、地龙、土鳖虫、白芥子、胆南星、乌梢蛇等。
④肾虚寒凝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不利;兼有畏寒怕冷,神倦懒动,腰背酸痛,俯仰不利,天气寒冷加重。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治宜温补肾阳,散寒通络,方用右归丸加减。
⑤肝肾阴虚证病久关节肿胀畸形,局部关节灼热疼痛,屈伸不利,形体消瘦,腰痛酸软;伴有头晕耳鸣,盗汗,失眠。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补肝益肾,通络止痛,方用六味地黄丸合健步虎潜丸加减。
⑥气血亏虚证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不仁,行动艰难;伴有面色淡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补益气血,通痹止痛,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
(2)专病专方可选用雷公藤多苷片、正清风痛宁片、白芍总苷胶囊、益肾蠲痹丸等中成药。
3. 针灸治疗以循经取穴为主,按病取经,远近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