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小学教育古代文学试题答案
小学教育古代文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编纂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A5.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教育理念?A. 孔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1. 《论语》是记录________的言行和思想的一本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孔子2.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________的思想和言论。
答案:孟子3. 被誉为“文章之祖”的是古代文学作品《________》。
答案:尚书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________》一文。
答案:论语·雍也5.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传说是由________修订的。
答案:孔子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因材施教”,主张“教无类”,即不分贵贱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
他提倡“德才兼备”,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和才能的培养。
孔子还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2. 请介绍《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的语言朴实自然,贴近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次,《诗经》中的诗歌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最后,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思想情感。
3. 请谈谈《史记》的历史价值。
答:《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六艺”中,属于文学教育的是:A. 礼B. 乐C. 射D. 书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中,强调“教无类”的平等观念,这一思想体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式确立的时间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4.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教育贡献?A. 创立白鹿洞书院B. 注释《四书》C. 编写《资治通鉴》D. 提出“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5.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实行新式教育,下列哪所学校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A. 京师大学堂B. 南洋公学C. 复旦公学D. 交通大学6.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是在哪个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7. 1986年,中国颁布了哪部法律,标志着中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C. 普及高等教育D. 实现教育现代化9.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哪一项成就最为显著?A. 高校数量的增加B.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C.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 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素质教育B. 应试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赋、__________ 等。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
三、简答题: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
(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
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
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
(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
《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
(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
《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
中国教育史(真题)
1.3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一、选择题1.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A.庠B.序C.成均D.校〖答案〗C查看答案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界B.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本能〖答案〗C查看答案3.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A.庠B.序C.成均D.校〖答案〗A查看答案4.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
A.生产劳动的教育B.生活习俗的教育C.体格和军事训练D.六艺教育〖答案〗D查看答案5.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
关于该时期教育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B.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C.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D.男女教育还没有区别〖答案〗D查看答案6.氏族公社末期,()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A.礼乐之教B.军事教育C.劳动教育D.宗教教育〖答案〗B查看答案7.氏族公社末期,()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A.仁B.义C.孝D.信〖答案〗C查看答案二、辨析题原始社会末期,教育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答:此观点正确。
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氏族公社末期,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
这些显贵把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
(2)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存在,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劳心者成为可能。
从政治需要来看,伴随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培养劳心者成为官吏的需求与日俱增。
(3)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前者是教胄子,后者是教百姓。
两者都是施教,然而,一是专门教育,一是社会教育,教育的目的、内容都不相同。
对不同等级实施的教育,势必造成它们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早期分化,还使教育设施开始呈现出等级差别。
中国古代教育史习题
中国教育史1、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六艺”,是指----------、-------------、----------、----------、-----------、------------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称为六经。
3、“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4、——————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还早300年。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学记》关于————----教学原则的描述。
6、《学记》关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是对——————教学原则的总结。
7、“教育”一词来源于_______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学、校二字首次连用见于_______所说“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
8、孟子明确概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具体说来,就是“_______有亲,_______有义,有别,有序,_______ 有信”,后世称为“__ ”。
9、孟子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和夸大“”的作用。
10、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____________”,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1、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
12、“启发”一词源于《》中所讲的“,。
”13、《学记》开篇论述教育的社会作用为:“”和“”。
14.《》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15,公元前136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立。
前124年实行_______制,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太学的教师称为。
16.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 _______ ,标志科举制的创立。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复习思考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一、填空题1.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是(学在官府),其学校系统包括(国学)和(乡学)。
2.西周的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西周的国学分成(大学)和(小学)。
4.西周不论国学或是乡学,不论小学或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5.起源于夏代的六艺教育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6.孔子编撰册定的六种教材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7.孔子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
8.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
9.战国时期的诸多学派在教育方面颇有造诣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诸家。
1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历时约(150)年。
11.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历时约(150)年。
12.墨翟提出了(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13.墨家的(主动)、(创造)、(实践)、(量力)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
14.孟子教育理论的人性论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教育是扩充(本性)的过程。
15.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6.(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批评孟子的人性论,主张(性本恶)的人性观。
17.《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18.《大学》以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以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
19.被朱熹合称为“四书”的著作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0.《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中国教育史时,习题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最早的教育形式是:答案:家庭教育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答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教育制度是:答案:郡县制4. 唐代的国子监是:答案:最高学府5.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颁布的《史书考证法》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内容是:答案:强调史书的考证和研究方法二、判断题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唐代开始出现的。
答案:错误2.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的弟子编撰的。
答案:正确3. 清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诗词。
答案:正确4.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主要面向富有人家的子弟。
答案:正确5.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朝,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诗词,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答案: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运动包括了废科举、兴学堂、创办新式学校、推行新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改革举措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国学试题答案
国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倡的道德理念?A. 仁爱B. 礼义C. 法治D. 中庸答案:C. 法治2. 下列哪位古代文学家与其代表作对应错误?A. 杜甫——《春望》B.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C. 李白——《将进酒》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五经”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诗经》B. 《尚书》C. 《周易》D. 《左传》答案:D. 《左传》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指日可待B. 一暴十寒C. 老马识途D. 望洋兴叹答案:B. 一暴十寒5. “诗仙”是指哪位古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陶渊明答案:B. 李白二、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开头的三个字是“__________”。
答案:人之初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接下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__________。
答案:孙武4.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__”这一篇章,讲述了屈原的生平和爱国情怀。
答案:屈原贾生列传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无题》。
答案:李商隐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理念。
答:《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和认识,达到真知灼见的境地。
这一过程强调了实践与认知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去研究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规律,进而达到知识的提升和道德的修养。
2. 阐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答:“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政治理念之一,由老子提出。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A.礼B.乐C.数D.易8.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A.礼B.仁C.孝D.德9.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A.持志养气B.立志乐道C.克己内省D.改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子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提出的。
()A.墨翟素丝说B.韩愈性三品C.荀子素丝说D.韩非性三品2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
()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9.以下教育论着不属于《礼记》的是()A.《大学》B.《四书》C.《学记》D.《乐记》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教育史复习题(答案仅为参考用)一、填空、选择:30分1)商代开始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
2)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是典型的“学术官守”。
3)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4)孔子的理想人格/教育目的:君子。
5)在人性论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
6)墨子的理想人格:兼士,贤士。
7)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8)太学的设立是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9)太学设立于公元前124年。
10)在人性论上,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而法家则主张绝对的性恶论。
11)《大学》里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
八条目则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13)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14)秦代设立“学室”作为教育机构以培养刀笔小吏。
15)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
16)汉代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17)重视师法、家法是汉朝经学教育,特别是今文经学传授的特点之一。
18)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了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国子学。
这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19)曹魏时期,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是律学的创办。
20)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颜氏家训》,作者是颜之推。
21)在隋朝,国子寺和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了。
22)隋朝大业二年(606年),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
23)唐代时,在地方设置医学,这在教育史上是一大创新。
24)韩愈认为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25)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26)王安石编注的《三经新义》颁于学校,作为太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是太学的重要改革。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
中国教育史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教育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朝2. 下列哪一项揭示了古代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a) 孔子的教育思想b) 科举制度的实施c) 扶贫救灾政策的推行d)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群众运动3. 唐朝时期,出现了哪种教育形式?a) 儒学教育b) 寺庙学校教育c) 民间传统教育d) 私塾教育4. 宋朝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 儒家经典的诵读和解释b) 科学知识的传授c) 文学艺术的培养d) 体育和军事训练5. 儒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a) 人性本恶b) 人性本善c) 地主阶级统治d) 等级制度二、填空题1. 秦朝时期由谁颁布了《曲阳法》?答案:李斯2. 南北朝时期,官府创办的学校称为______。
答案:国子监3. 唐朝时期的进士考试是基于______制度。
答案:科举4. 宋朝时期,私塾的教授称为______。
答案:儒生5. 中国古代的乡村学校称为______。
答案:私塾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考试。
科举制度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推广,塑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形象。
2. 宋朝时期的教育与唐朝时期有何不同?答:宋朝时期,教育的核心从唐朝时期的经义转变为文学。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更多文学才华的官员,同时推崇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传承。
在这个时期,私塾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再局限于教授儒家经典,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才华。
3. 山东泰安的孔庙和孔府是什么意义?答:山东泰安的孔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孔庙建筑群,是供奉孔子的地方。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孔庙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孔府是孔子的后裔居住的地方,展示了当时士人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四、论述题请结合中国教育史,谈谈儒家教育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答:形成于夏代。
历史性变化:(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礼乐射御书数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
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
“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的答案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 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 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 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 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 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 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 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退回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监生历事: 2、卧碑: 问答:
3、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 在
4、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回首页
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 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 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 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 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 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 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 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退回
3、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 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 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 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 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 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 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 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中国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2.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2分),其内涵是指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教育的普及(2分)。
4.《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1分),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2分),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分)。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7.稷下学官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因设在齐国稷下而名。
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对我国文化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8.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上)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和群体的需要,起源于人类的需要。
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生活需要相应的,教育的基本方式为与,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3.原始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教育。
4.的产生,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
5.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有多种传说,如五帝传说时期的,有虞氏之学等。
6.夏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主管教化。
7.夏代王都所在地有这种学校,但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8.夏代据说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有学校,据《孟子》,这种地方学校就是。
9.从有或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10.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时代的历史特征就是“”。
11.西周时期的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包括和教育两个阶段。
12.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
13.六艺教育起源于,又有发展,在继承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14.“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15.春秋时期200多年,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而已,一是鲁僖公修,一是郑国的子产不毁。
16.私学的出现,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17.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
18.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
19.孔子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的学科,并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新的学科。
孔子进行研究并编成的教材包括六种,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A.礼B.乐C.数D.易8.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A.礼B.仁C.孝D.德9.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A.持志养气B.立志乐道C.克己内省D.改过迁善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
()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16.第一个提出“化性起伪”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7.荀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A.大丈夫B.仕人C.鸿儒D.大儒18.荀子将“六艺”改为“五经”,去掉了“六艺”中的()A.《诗》B.《书》C.《易》D.《春秋》19.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的是()A.荀子B.墨子C.庄子D.孟子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提出的。
()A.墨翟素丝说B.韩愈性三品C.荀子素丝说D.韩非性三品2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
()A.教学的三种方法B.判断言谈的三条标准C.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要求D.一种数学方法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9.以下教育论着不属于《礼记》的是()A.《大学》B.《四书》C.《学记》D.《乐记》30.“藏息相辅”是中的教育教学原则。
()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二、辨析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
三、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
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4.孟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
四、分析论述题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1.“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2.汉代着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5.以下哪一个不是太学的法定教材()A.《诗》B.《礼》C.《乐》D.《易》6.我国读书做官的教育模式是在形成的。
()A.西周B.唐代C.秦朝D.汉代7.察举制是时期得以确立的。
()A.西周B.唐太宗C.汉文帝D.汉武帝8.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A.四门学B.太学C.鸿都门学D.国子监9.董仲舒流传下来的代表作是()A.《师说》B.《劝学》C.《春秋繁露》D.《聊斋志异》10.董仲舒的人性论属于()A.性三品B.性善论C.性恶论D.素丝说11.以下教学方法不是由董仲舒提出的是()A.强免学问B.节博合宜C.兼程中衡D.专一虚静12.《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A.王充B.王阳明C.韩愈D.董仲舒13.王充的思想中,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不包括()A.天道自然B.性有善恶C.万物自生、万物一元D.人死神灭14.以下几位,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与其他几位区别最大的是()A.韩愈B.董仲舒C.王充D.孟子15.王充把人才分为四等,其中最理想的一类人是()A.鸿儒B.文人C.通人D.儒生16.王充所提倡的教育内容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博通百家17.在处理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上,王充提出的观点是()A.师云亦云B.问难与距师C.师道尊严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二、简答题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
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选择题1.“重振儒术,兼融佛、道”是什么时期的文教政策?()A.汉代B.隋唐C.宋代D.魏晋2.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国子监B.太学C.教育部D.文部省3.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是始于()A.西周B.汉代C.隋唐D.北宋4.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太学B.广文馆C.律学D.医学5.唐朝府学的性质是()A.中央官学B.儒学C.私学D.地方官学6.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A.弘文馆B.崇文馆C.广文馆D.国子学7.唐朝五月份放的长假称为()A.旬假B.田假C.授衣假D.月假8.隋朝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9.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乡贡B.举人C.进士D.生徒10.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12.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3.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考试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4.以下哪一向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15.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A.中日B.中朝C.中突D.中印16.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A.留学生B.学问僧C.遣唐使D.观光客17.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A.柳宗元B.韩愈C.王安石D.王充18.韩愈在人性论上主张()A.性善轮B.性恶论C.素丝说D.性三品19.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A.上品之人B.中品之人C.下品之人D.都不可教20.韩愈的代表作是()A.《劝学》B.《师说》C.《论衡》D.《春秋繁露》二、简答题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
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选择题1.宋朝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的表现不包括()A.罢察举,重科举B.取士名额增加C.增加恩科D.增加考试方法2.宋朝科举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A.策问B.经义C.口试D.殿试3.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A.庆历兴学B.崇宁兴学C.熙宁兴学D.庚款兴学4.熙宁兴学是由主持的。
()A.范仲淹B.蔡京C.王安石D.胡瑗5.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A.苏湖教学法B.三舍法C.朱子读书法D.实学教学法6.“三舍法”是北宋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方法。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7.崇宁兴学时期的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
()A.书学B.美学C.画学D.国学8.《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A.诗、书、乐B.礼、乐、易C.诗、乐、春秋D.诗、书、礼9.“三舍法”是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
()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胡瑗10.在太学中,初入学者为()A.外舍生B.内舍生C.上舍生D.下舍生11.苏湖教学法实质是一种()A.升舍考核制度B.科举制C.分斋教学制D.选拔制12.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A.王安石B.范仲淹C.蔡京D.胡瑗13.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14.朱熹担任洞主,亲自掌教的书院是()A.东林书院B.白鹿洞书院C.嵩山书院D.岳麓书院15.创立的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