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版苏少版七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2、自然界中的植物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苏教版上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山水画教案

苏教版上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山水画教案
学具: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板 书
设 计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二课时)
1.感受花鸟画的艺术美 2。作品欣赏:《墨竹图》
比较 工笔 《墨葡萄》
写意 《游鱼》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欣赏一组图片,(工笔和写意花鸟图片)把学生带进中国花鸟画的天地。(可适当配上古典音乐,音画结合,更能入境。)
⑴ 表达内容
⑵ 艺术特点:风格疏放,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
⑶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提款是亮点,让学生仔细体会)教师及时小结讲解徐渭生平,墨葡萄正如徐渭的泪!《游鱼》(中国画) 清代 朱耷(学生分组讨论)
●《游鱼》(中国画) 清代 朱耷(学生分组讨论)
2.从中国花鸟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3.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难点
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知和分析
教具
与课件
教具: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殷仕军 核校人: 备课时间:2015 年 9月5 日
七年级美术 第1课(章) 第1节(单元) 第2课时 授课时间:2015 年 9月 7 日
课 题
第2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二课时)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腊八粥》的内容,掌握相关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阅读《腊八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生字词学习: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3. 背景知识介绍:介绍腊八粥的起源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腊八粥》的内容,掌握相关的生字词。

2.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深层次含义,如对家庭、亲情、传统文化的描绘和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课文阅读材料。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腊八粥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腊八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4. 背景知识介绍:教师介绍腊八粥的起源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5. 深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如对家庭、亲情、传统文化的描绘和表达。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对《腊八粥》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1. 《腊八粥》2. 关键词:腊八粥,家庭,亲情,传统文化3. 主要内容和结构: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如背景介绍,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腊八粥》的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传统节日的短文,表达对家庭、亲情的感受。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和文章。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腊八粥的起源和意义,还深入理解了文章中对家庭、亲情、传统文化的描绘和表达。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

《熟悉的物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熟悉的物品》,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熟悉的物品》是选自苏少版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熟悉的物品》这一课它归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既承接了上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进而更深一步的对绘画进行感知、学习与领悟,了解一些简单物品的造型表现手段,同时又为下一课《情感记录》更高要求的造型表现做了铺垫。

在教材中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与中学的转换期,在身理和心理上既存在孩子的天真烂漫,又存在少许青少年的理性和大胆,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好奇,在对美术课程的掌握程度上还不是很系统,对一些简单的素描绘画手法也不是很了解,在造型结构上也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由简到繁,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渐渐启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对本课的自我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目标的理解,我明确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静物画的用笔和能够通过用笔的轻重疏密表现简单物品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教师示范的教学方法学习体会知识点,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精神。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表现身边物品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对熟悉物品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绘画积极创造,从而树立学生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解决一些素描绘画的技巧,了解简单的绘画用笔。

难点:是如何运用不同的单色线条表现物品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五、教法学法教法:通过实物展示法,激发学生兴趣,实践指导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自主学习探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问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冲击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多维度的接受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通过描绘“熟悉的物品”提升绘画基本功。

2. 学会观察物品的形状、结构、纹理等特征,并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出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 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设计能力,能通过作品表达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主题以“熟悉的物品”为主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文具、书籍、装饰品等任何一种物体。

作业步骤1. 观察物品:学生选择一件熟悉的物品,仔细观察其形状、结构、纹理和色彩等特征。

2. 构图设计: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品的基本轮廓和大致比例。

3. 素描基础练习:学生运用基本的素描技巧(如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等)描绘物品的轮廓和细节。

4. 阴影处理:学生学会运用阴影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物品看起来更加生动。

5. 创意表达:在完成基础素描后,鼓励学生加入个人创意和情感元素,使作品更具个性。

作业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三、作业要求1. 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观察细致,能够准确捕捉物品的特征。

3. 素描技巧运用得当,线条流畅,阴影处理自然。

4. 创意表达有新意,能够体现个人对物品的理解和情感。

5. 作品保持整洁,不出现污渍和折痕。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学习他人优点,改进自身不足。

3. 综合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果,给予学生作品综合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作品,反思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家长反馈:家长了解孩子的作品及教师评价后,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熟悉的物品”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构图、素描和创意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提高绘画基本功和审美情趣。

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第2课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本课通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等基本造型要素,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关注,并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去记录身边的物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欲望。

理解用不同的工具表现不同的物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本课把熟悉的物品当作有生命的物质来对待,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书籍、瓶花、水果、书包等物品为主,教育学生于平凡之中见神奇,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线造型为主。

在教法设计上,以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结合实物图片欣赏等直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方式去观察、探究与表现。

二、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

②初步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初步表达自己的情感。

③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及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提高艺术即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四、教学难点在静物造型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开学初,我们共同欣赏了《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大师笔下的动物植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给人以深刻的美妙感受,这节课我们把目光从古代收过来,回到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上来。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八页。

我们共同学习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板书课题)(二)欣赏与发现:1、静物概念:出示现代静物(水粉画)和舞蹈纹盆图片学生比较二者外形,质地,纹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前者形状简洁,质感粗糙,纹饰原始,后者造型丰富,质感细腻柔滑,纹饰华丽。

物品的变化表明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三、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水果、文具等四、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2.体验阶段:(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

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

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3.总结归纳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4.实践阶段:(1)每班分组是,可分成4-6人一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由选择地表现对象。

5.展示评价(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一等奖课件)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一等奖课件)

碳条,它是素描工具之一。
A.柳条
B.铅丝
C.黏土
D.水泥
(判断题)
1.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多色完成
的画作。
( ×)
2.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
便于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情感。
(√ )
3.在进行静物构图时,要注意物品之间的大与小、前
与后、多与少、聚与散等方面的关系。
(√)Leabharlann 构图的基本形式散点式 (有受边框约束, 自由可向外发展)
1917年 乔安·米罗
思 考——构图形式
1919年 亚历山大·卡诺德
1932年 莫兰迪
思 考——构图形式
1872年 卡米耶·毕沙罗
古代静物画(壁画) 公元1世纪
这几幅画中 的物品摆放的位 置是否合适?
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 一,一般只用单色完成画 作。
【投影】:即投射光照物体之后产生的影子。
作业要求
构图合理,协调完整,有形式美感, 用线造型、明暗三大面表现均可。
1.画出轮廓 2.完善形体 3.表现三大调、五调子 4.处理细节
1.生活中的(A )被当做绘画时,我们通常称它为
“静物”。
A.物品
B.动物
C.人物
D.景物
2.将( A )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经适当的燃烧即制成
凡·高 钢笔静物
毕加索 铅笔静物
明暗变化——三大面
首先,让我们分析理解【黑、白、灰】的明暗关系。
关键性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光。有光,才会有明 暗关系。如果没有光就谈不上明暗关系了,只有一片漆 黑。
【白】:离光最近的一面
【灰】:离光仅次于白面
【黑】:照不到光的一面

《第2课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第2课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观察、描绘、创作熟悉物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

3. 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与描绘:每位同学选择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如:文具、玩具、生活用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描绘。

作业要求:(1)用铅笔或彩色笔,画出物品的轮廓和主要特征;(2)注意光线和角度对物品色彩和质感的影响;(3)在描绘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如明暗、线条、色彩等。

2. 创作:在描绘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物品进行再创作。

作业要求:(1)创作内容应与所选物品相关,体现自己的创意;(2)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拼贴、泥塑等;(3)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创作思路。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按时提交;2. 作业应注重细节,尽可能表现出物品的真实感;3. 创作作品应体现自己的独特想法,避免抄袭;4. 保持画面的整洁,字迹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与描绘作业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创作作品则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创意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评分;3.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同学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及时进行批改,并针对同学们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2.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3. 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建议学校组织展览或参加相关比赛;4. 同学可对作业评价结果提出异议,教师将进行解释和调整。

通过本次作业,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熟悉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也将根据同学们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美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二课时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二课时

18
升格提优——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③我越看越爱不释手。 于是,在得到妈妈的 同意后,我就带着小 黑在小区里转转。
③我越看越爱不释手。于 ③与自行车 是,在得到妈妈的同意后,我 的故事不够 就骑着小黑在小区里转转。小 丰富,要详 黑的踏板很轻,很容易就能骑, 细写出与自 我的双脚一踩,一转,“嗖” 己与自行车 地,小黑快速向前。它的刹车 的互动,并 也不错,我一按刹把,呦,一 注意融入情感 。下子就刹住了。嘿,真听我指
这就是我最心爱的自行车。
15
升格提优——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16
升格提优——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我的心爱之物 ①前段时间,妈妈带着我,去
给我买新车。我们东逛西看,一连 看了好几家,没有我十分钟意的车。 最后,来到了一家车行,我一下子 就看中了款式新颖的永久牌黑色自 行车当我的坐骑。妈妈一看牌子, 感叹:“小贝,我的第一辆自行车 是永久的,你爸爸的第一辆自行车 也是永久的,你的也是永久的。永 久,还真是和我们有缘哪!”我一 听就更喜欢它了。
挥!我骑着它,心情格外舒畅, 不禁哼起了歌:“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19
升格提优——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④骑回来了后,我拿
出了锁,给它装上,并
④骑车回来后,我拿出了
把它送回了“家”——车库。 ④结尾过于 锁,给它装上,并把它送回了
临走时,还不忘亲一下, “我一会儿再来,等着噢 !”我特别喜欢小黑,以
25
范文赏析
我的文具盒
文具盒共有两层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层很窄,只 能放几只铅笔,盒底是乘法口诀表;第 二层很宽,能放下的东西很多,里面能 放下钢笔、铅笔、尺子和橡皮……这个 文具盒给我带来了许多方便。

六上语文 第2课《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大单元教学 同步备课

六上语文 第2课《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大单元教学 同步备课

清雅
谦虚
隐逸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你喜欢的一种花, 发挥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示例: 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唯独菊花竞相开放,在寒 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陈毅爷爷曾这 样写诗赞美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我看到了一朵菊花,它远离那菊花群,仿佛不愿与它 们为伍,确实它是鹤立鸡群,虽一枝独秀,但让人感到了 一种个体所独有风姿,墨绿色的叶子层叠叠,如众星捧月 般衬托着洁白的花,更让它显得宁静高远,神圣脱俗, 它能在这样的逆境里求生存。令我钦佩!
人生思考
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寄寓——既然人生 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 决问题,并把它看作是一种人生的味道。如:遇到学习 上的压力,在考试中失利,与同学争吵等生活中不顺利 的事情,虽然让人不愉快,但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 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第二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统编版
回顾课文,由所读内容想开去
作者观赏了哪些地方的丁香花?
城里街旁宅院里 城外校园图书馆 我家屋外窗前
外形
颜色
气味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 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 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 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 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 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 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 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 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 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 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初中熟悉的物品教案

初中熟悉的物品教案

初中熟悉的物品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运用英语表达熟悉的日常物品。

2.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3. 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

2. 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和描述熟悉的物品。

3.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物品,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物品。

例如:pen, pencil, eraser, ruler等。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用品,如:牙膏,牙刷,毛巾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物品。

2. 学习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如:big, small, tall, short, expensive, cheap等。

三、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用英语描述这个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其他组的学生听描述,猜测是什么物品。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上一节课的物品,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物品。

二、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购物场景,运用所学的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角色扮演。

三、模拟购物(1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商品,如:玩具、书籍、衣物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购物,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 教师可以通过听写、口语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描述物品的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课件-第2课 熟悉的物品2-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课件-第2课 熟悉的物品2-苏少版

瓶花(素描)1907 毕加索(西班牙)
静物(素描)1941 马蒂斯(法国)
马蒂斯画了他喜爱的波斯风格的瓶子及蔬菜、水果。 每件物品都画得十分饱满、圆润,线条间的疏密组合,使 得物体前后秩序分明。我们不仅看到了有节奏的欢快画面, 也看到了画家洒脱的作画状态。
堆满野草莓的柳条篮子(油画)1760~1761 让·巴皮提斯特·西蒙·夏尔丹(法国)
苞菜(素描)学生作品
逐渐练习多物品组合的写生
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 会使同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布置好的静物组合
角度选择之一
角度选择之二
角度选择之三
鞋(素描)学生作品 这幅作品刻意加强了铅笔的表现力,着重描绘了物体的不同质地。
1.选择身边的物品,摆放一组静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寻 找试以线为主的表达方法。
谢谢
熟悉的物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生活中的器物也更加多姿多彩。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 到精致。当回望这些身边的物品时,我们会看到人类科 技、文化、艺术发展的足迹。静物画便是对这些物品的 艺术性描绘。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用画笔来描绘身边的物品
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能够让我们 体验到美的愉悦。
不同的画笔
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 触,便于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情感你不妨选择最 适合自己的那种笔试一试。
橱柜(素描)1973 费尔南多·博嘉罗(哥伦比亚)
描绘静物的方法有许多,可 以用简洁的方法,也可用复杂的 方法。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物 品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 够增强物品的体积感。只要你用 心去做,你的情感自然会流露在 作品中。
选择熟悉的物品入画
书籍、帽子、茶杯……这些熟悉的物品应该进行怎样 的组合,它们从哪个角度走进你的画面会更好看,或许同 学们各有高见。我们不妨多做些尝试。

第2课 熟悉的物品-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 熟悉的物品-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熟悉的物品-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画的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素描的基本绘制方法和技巧。

3.培养观察、分析、表现艺术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物的构成要素1.1 空间形态: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形态变化,包括物体大小、形状、姿态等。

1.2 空间关系:指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包括空间远近、上下左右等。

1.3 光影变化:指由于光照的不同而产生的亮度和明暗变化,包括主光源、副光源、强光区、弱光区等。

1.4 质感表现:指物体的色彩、质地、纹理等特征,包括笔触用法、色彩运用等。

2. 素描的基本绘制方法和技巧2.1 建立基础线条:包括轴线、框架线和比例线等,用于确定物体的大小、位置和姿态等。

2.2 表现轮廓线条:包括直线、曲线等,用于描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

2.3 掌握明暗关系:包括阴影和高光,用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2.4 运用素描技巧:包括梯度、交叉、修剪等,用于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3. 素描实践3.1 观察实物:让学生观察生活周围的物品,了解物品的形态、特征和质感。

3.2 素描实践:让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素描,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表现物品的形态和质感。

三、教学重点1.熟悉静物画的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素描基本绘制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理论讲解与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个别辅导与群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为学生介绍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

2.分步讲解静物画的构成要素及素描的基本绘制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进行素描实践,授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和进行素描实践,促进学生对静物画的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绘制方法和技巧。

但是,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缺乏耐心和细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素描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素描水平。

《熟悉的物品》教案 (1)

《熟悉的物品》教案 (1)

《熟悉的物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静物画有一定的了解,学会赏析静物画。

2、掌握构图的元素及构图的基本形式。

3、让学生尝试用三角形构图进行静物组合摆放及写生。

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现式等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1、从各个角度对静物素描画进行欣赏。

2、对构图的元素以及基本形式的掌握。

3、学生对画面效果的控制。

教学准备: 老师: ppt及多媒体设备纸笔静物。

学生:纸笔文具二、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了许多古代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

这节课让我们回到现代,看一看我们周围熟悉的物品入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1.新授(1)静物及素描的定义看这三张图,同学们知道图上分别画的是哪些东西吗?第一张是植物,第二张上有花瓶,水果,酒杯。

第三张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书本。

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被我们当做绘画对象时,我们通常称它为静物。

画了这些静物的画,也叫作静物画。

这三张作品都是油画,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类型的静物画呢?第一张是采用色粉,色粉是一种类似粉笔的绘画材料,容易上色颜色鲜艳,这张色粉画画出了花朵的娇嫩和鲜活。

第二张是水彩,是采用水彩颜料加水在水彩纸上进行绘制,流动性很强,画出的画也十分生动逼真。

第三张是素描,用单色完成的画作一般被称为素描。

这张画是由黑色构成的。

那最后一张画是素描画吗?它是用蓝色构成的,所以也是素描画。

(2)赏析静物素描,引入构图概念(小组讨论)现在我们来看两张静物素描,一张是毕加索的铅笔静物,一张是门采尔的静物素描。

同学们更喜欢哪一张画呢?尝试从线条,对比和画面角度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两分钟。

讨论结束进行回答并总结学生发言。

毕加索的素描线条轻松自由,黑白,疏密对比强烈。

门采尔的素描线条有序,明暗效果好,画面更加的真实。

我们再来看另一张图片马蒂斯的静物,这是一张由线条组成的静物。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第2课熟悉的物品(共21张PPT)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第2课熟悉的物品(共21张PPT)

三大面: 亮面(白)——受光面; 中间面(灰)——侧面受一部分光; 暗面(黑)——背光面。







线
投影
亮部(高光)
反光
五调子:亮部——是物体受到光线直射的地方,调子淡; 半明部——又叫中间调子,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调子
变化复杂而微妙; 明暗交界线——是明部和暗部的分水岭,调子最深; 反光部——它是侧面环境光影的结果; 投影——它是由物体阻挡了正面光源而产生。
(4)调整统一,突出重点, 果柄、明暗交界处、投影与 物体交界前端、半明部衔接 自然。局部刻画要服从整体。
画苹果时5的注意处:
运用三大面五调子的
明暗造型规律画一个熟 悉的物品。
想一想:
这些作品描绘的对 象是什么?
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我 们通常称它为“静物”。
色彩和素描是绘画的最基本表现形式。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说说这些静物画的魅力何在
逼真 有立体感 厚重感 色彩丰富
Hale Waihona Puke 《 瓶线面结合花

对比强烈
西


轻松欢快
毕 加 索


线条疏密有变化


饱满、圆润


画面比较欢快
结构素描:
就是不上黑白灰, 用单线表现一个在二 维的纸上表现三维立 体空间的物体。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关系。
三大面: 在画典型的几何体立方体的时候,它有着三大面(黑
-白-灰) 。
三大面: 亮面(白)——受光面; 中间面(灰)——侧面受一部分光; 暗面(暗)——背光面。
引申到其它的复杂物体,都应把它们总结成三大面来画。在 观察和表现形体时,可以用几何体概括任何形体的外部结构特 征和内部的结构特征。包括整体的组合结构和局部结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第二课时(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落、荒、笛”等9个生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荒野、阵雨、润泽”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并背诵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花孩子的活泼、可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课文语言的优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花的想象和赞美。

3. 语言表达: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2.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学习:-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 课文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语言表达: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3. 巩固练习:通过PPT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花的学校》2. 重点词语:生字词、课文内容、语言表达3. 板书内容:课文结构、关键词语、练习题作业设计1. 必做题: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2. 选做题: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创作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花的学校》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第2课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

《熟悉的物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了解熟悉物品的形状、色彩和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对物品进行美术创作和表达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美术基本技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以“熟悉的物品”为主题,学生需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创作对象,如文具、餐具、玩具等。

具体要求如下: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对所选物品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其形状、色彩、材质等基本特征,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和光线下观察,发现物品的立体感和光影变化。

2. 创意构思:结合对物品的观察记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一个创作主题或想法,将所选物品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验相结合。

3. 创作准备:设计绘画或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清单,如画笔、颜料、纸张、布料等,以及必要的制作工具和步骤。

4. 实际操作:根据构思和准备的材料清单,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美术基本要素的运用。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避免意外伤害。

2. 创意性:作品应体现学生的创意和个性,避免抄袭和模仿。

3. 艺术性:作品应符合美术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合理、构图均衡等。

4. 完整性:作品应完整呈现构思和创作过程,不得遗漏重要环节。

5. 时间安排: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观察、构思、准备和创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创意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或等级。

2. 评价方式: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3. 反馈与指导:教师将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之处,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三、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水果.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2.体验阶段:
(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

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

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3.总结归纳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4.实践阶段:
(1)每班分组是,可分成4-6人一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由选择地表现对象。

5.展示评价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4)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

6.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