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教案

合集下载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2.知道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

3.掌握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

4.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2.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

3.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

2.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1.通过讨论、演示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到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起点和归宿。

2.鼓励孩子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家庭。

2. 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分享自己与家人沟通的经验和困难,并总结出有效沟通的技巧。

2.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培养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以及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1.通过故事、示范等形式,引导孩子了解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重要性。

2.利用图片、互动教具等,让孩子们模拟场景,学习如何理智地处理“家人”之间、家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4. 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1.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乐趣。

2.引导孩子们了解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总结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孩子在家庭中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道德、文明的行为与习惯。

本教案通过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及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等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家庭观念、培养健康家庭关系及养成好习惯。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家庭中有更加美好、和谐的成长。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教材为部编三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针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生活法制教育。

本篇教案所要讲授的《家庭的记忆》是该教材的第八单元,共包括两个课时。

2.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以家庭为主题,讲述家庭的组成、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家庭中的规矩等内容。

其中,本篇教案所要讲授的《家庭的记忆》主要是针对家庭中过去的一些事情所进行的回忆和记录。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家庭的历史、家族文化等。

3. 教材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知道家庭在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习家庭中应该遵守的规矩;•通过回忆和记录家庭历史,增强家庭意识和家族凝聚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家族文化和家庭历史的重要性;•能够通过口述和书写的方式进行家庭历史的回忆和记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和家族凝聚力。

3.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对家庭的尊重和感恩之情;•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家庭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组织。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回忆家庭历史;•记录家庭历史。

2. 教学方法•听讲和讨论;•个人写作;•课堂展示。

四、教学计划1. 教学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1个课时,共45分钟。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家庭历史,询问学生他们都知道自己家族的哪些故事和传说,激发学生回忆家庭历史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15分钟)在家庭历史回忆之前,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历史和家族文化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通过汇报自己家族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讲述一些有趣的家庭故事,来形成正面的榜样效应,让学生体会到家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步骤三:回忆和记录(15分钟)学生可以回忆家族的一些传统、习俗、节日等等,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并进行记录。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示范,指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体现每个家庭的独特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感恩家庭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3.激发学生保护家庭成员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职责,并了解如何照顾家庭的成员;2.掌握如何感恩家庭,懂得珍惜家庭。

难点1.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培养其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如何让学生理解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的重要性,激励其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5分钟)1.通过问题到让学生思考:在家里,谁最了解你?在家里,谁对你最好?为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

3.引导学生反思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2. 学习(30分钟)1.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并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幼儿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有哪些?•在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3.当然,在展示并讲解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或者例子。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3. 拓展(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小事或者有趣的小细节,并分享给大家。

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家庭中常见的小事和小细节。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体现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4. 评价(15分钟)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珍惜家庭成员;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该如何珍惜和维护家庭?•我们应该怎样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四、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一些小细节和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2 家庭的记忆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2 家庭的记忆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2 家庭的记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是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所组成的小团体,了解家庭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2.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一个家庭中诞生和成长的,理解父母的辛苦与付出,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珍惜和尊敬父母。

3.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像心灵的桥梁一样将家庭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是什么?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家庭的定义与组成,家庭的作用与重要性。

教学活动:1.向学生问:家庭是什么?家庭有哪些成员?你认为家庭对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分组讨论,让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姓名,并描述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

3.通过家庭照片、小故事等素材,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温馨、爱和责任等。

2. 家庭的教育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所做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体谅及感激父母的辛劳。

教学活动:1.学生分组登记学生家庭成员的职业,负责人讲解职业的特点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家庭中该如何感恩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如何尊敬和爱护父母,并列出每名家庭成员的特别之处。

3.学生分享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比较家庭成员对不同方法的反应。

3. 家庭成员的亲情交流通过情感体验和亲情交流,让学生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懂得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

教学活动:1.给学生展示一些简短但感人的评论或小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情故事,并和家庭成员一起分享。

2.引导学生在家庭成员中找一个聆听者,并让学生练习倾听对方感受的技巧。

3.在班级内部开展家庭成员联系的小活动,推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家庭照片、讲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精编教案《家庭的记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精编教案《家庭的记忆》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我们要对我们的家庭更加了解,就要了解家庭的历史,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性,爱我们的家。

板书设计第三节家庭的记忆一、家庭称呼抢答赛二、“家史”小调查三、传统节日中的“家”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学反思: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在前两节内容对亲子关系的基础上,本节以家庭关系为核心。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激发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也帮助学生积极培养和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关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让学生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询问学生家里有几口人,长得像谁。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让学生抢答家庭成员的称呼。

教师让学生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称谓歌》,并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讲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而“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教师让学生做一个“家史”小调查,了解自己家庭的发展变化和重要事件,让学生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

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让学生讨论“年夜饭”的由来,并讲解相关知识。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年夜饭”情况和心情,并引导学生思考“年夜饭”与家庭美好生活的关联。

最后,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并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打开电子教材的P82页,阅读“回”老家“过春节”。

你们知道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吗?现在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在我们国家,除了春节以外,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

你们知道吗?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

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成员和角色,进一步了解家庭的重要性;2.掌握家庭常见的礼仪和规矩,规范自己的行为;3.培养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和家庭角色介绍家庭成员和家庭角色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2. 家庭礼仪和家庭规矩介绍常见的家庭礼仪和规矩,如尊重长者、讲究卫生、不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礼仪和规矩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遵守这些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2.引导学生遵守家庭规矩和礼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讨论交流3.绘本阅读4.故事讲解5.观察实践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他们看来,家庭成员有谁?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是什么?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

2. 讲解家庭礼仪和规矩老师介绍家庭常见的礼仪和规矩,例如:尊重长者、劳动爱卫、整洁卫生、文明用语、不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礼仪和规矩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遵守这些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绘本阅读教师准备一些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的绘本,让学生通过绘本了解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4. 故事讲解老师让学生听一些家庭情感故事,例如:《野猪嘟嘟》、《明明家的小妹妹》等,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

5.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家中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制定自我改进计划。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家庭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本单元共三课,分别是《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

《家庭的记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对家庭传统、家庭历史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教材以“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三个板块展开教学内容。

“家庭称呼抢答赛”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明确家庭关系;“家史小调查”鼓励学生了解家庭的过去,感受家庭的传承;“传统节日中的‘家’”则通过介绍传统节日中家庭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明确家庭关系。

2.知道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感受家庭的传承。

3.了解传统节日中家庭的活动,体会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家庭历史和传统的认同感。

3.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明确家庭关系。

2.知道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感受家庭的传承。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对家庭历史和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家庭成员称呼卡片、家史调查表、传统节日图片等。

2.学生准备: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称呼、询问长辈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收集传统节日中家庭活动的资料。

六、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家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家庭成员和“家史”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以及儿歌《家庭称呼歌》。

2.学生填写《“家史”小调查》的表格。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一)上节课最后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关爱后有什么反应?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一)家庭关系示意图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3.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差了四辈,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家庭”这个主题的基本词汇和概念,理解家庭的概念和意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它。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讲、互动交流等形式,感知家庭的温馨与幸福,理解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性,表述对家庭的爱与感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提高家庭责任感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家庭”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家庭内部成员的角色和关系,表达对家庭的爱与感悟。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归属,激发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带领学生在观察中慢慢地了解家庭这个主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家庭”两个字,让学生认真思考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

2.逐段抛砖引玉小组合作,大声朗读课文中关于家庭的片段,每段读完后教师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述。

3.集体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亲情羁绊、家庭传承、爱与成长等话题,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人情味。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自己的家庭经历和体验,运用创意表达方式,利用图画、剪贴等形式,展现自己眼中的家庭。

每个小组展示完成后,由大家享受人生的温馨时光。

5.课堂总结教师对今日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认真回忆课堂所学所感所想,并引导其提炼出今天的主要领悟。

四、教学后记以上是本老师的一个初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在家庭这个概念很抽象的情况下,要让学生靠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感受,去思考。

此外,教师不光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要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认识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尽量多发现、接纳、鼓励同学们的思考和想法,让他们知道底线是什么,有自己的看法和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我之间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也表现出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三、教学难点1.提供适合学生描述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的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其主动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PPT。

3.素材:学生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简单描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方法:通过展示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家庭成员的描述,引出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时间:15分钟•方法:–Step 1: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第12课《家庭的记忆》。

鼓励学生自己下意识地找出文本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描述和信息,并师生一起讨论这些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Step 2: 教师通过PPT呈现家庭成员的描述范例,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表达。

–Step 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描述。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3. 拓展与练习•时间:25分钟•方法:–Step 1: 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庭树,并写下与每个家庭成员相关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写的语句要简洁明了,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Step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树和重要记忆。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努力成为家庭的骄傲。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理解家庭的意义,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们对于家庭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珍惜家庭生活,努力成为家庭的骄傲。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的意义,提高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关爱家庭成员,培养家庭责任感。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视频: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感人视频,用于课堂导入和情感激发。

3.图片:收集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家庭的记忆》,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他们是怎样成为家庭的骄傲的?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以及如何关爱家庭成员。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能够描述家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2.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3.学具:学生作品集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环境营造:教室布置温馨的家庭氛围,摆放家庭的图片或物品。

2.师生互动:教师询问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家庭的认识。

学习(25分钟)1.听故事:播放录音或讲解故事《家庭的记忆》,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家庭的作用与意义,并记录下来。

3.分享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班级共享讨论。

拓展(25分钟)1.观察家庭: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家庭,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文字或画成图片。

2.课堂展示:学生将观察到的家庭内容进行展示,并描述自己的观察感受。

3.学生作品集: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形成一个班级作品集,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观察所得进行总结,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的态度是否有改变,并表达出来。

3.结束语:教师用简洁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的品质和参与度。

2.学生观察家庭并展示个人作品的质量。

3.学生对家庭的态度是否有改变,并能够表达出来的能力。

五、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采访家长、祖父母等亲属,了解更多关于家庭的故事和经历。

2.学生可以进行家庭作业,写下自己对家庭的思考和感受,形成一篇小作文。

以上是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的内容。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作用与意义,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家庭的概念,了解家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知道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清晰地描述家庭的生活和活动场景,并对家庭成员和家庭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训,通过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家庭成员,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的家庭观念和家庭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家庭的概念和作用。

•家庭成员的角色、职责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家庭成员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风家训。

三、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策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家庭和家庭成员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任务,主动探究家庭的概念和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导入引导学生反思“家庭”的概念和更深层次的涵义,让学生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问:“什么是家庭?你们对家庭的看法是什么?”学生反馈对家庭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家庭的期望和对家庭成员的感悟。

第二环节:情境导入1.让学生描述家庭生活中的场景,如家庭聚餐、父母制作节日礼品。

2.让学生从中体会家庭成员角色和职责。

第三环节:知识讲解1.教师简单阐述家庭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词汇速记。

2.教师利用课件,通过图片和短片的形式,讲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和职责的作用。

第四环节:活动设计1.分组讨论设计家庭角色扮演活动。

2.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了解家庭成员职责和角色。

第五环节:总结反思让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提高对家庭的认识和家庭成员角色的理解。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家庭是什么?家庭的作用是什么?•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都有哪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对家庭的态度。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其对家庭和家庭成员的表述和理解,进行评价。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课程背景《家庭的记忆》是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的一篇教材文章。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这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家庭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团结集体,同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并加强学生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掌握关键词汇和核心句型。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意义。

•能够通过自身经历和理解,展示对家庭的思考和感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家庭的记忆》教材文章•PPT演示文稿•彩色笔、绘画纸、彩色贴纸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自由谈话和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和分享一些他们在家庭中的愉快时光和美好记忆。

2. 预习导入老师出示《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照片,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例如:“你们对家庭的记忆有哪些?”“你们觉得家庭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并请学生简单讨论。

3. 文章阅读及理解•让学生轮流朗读文章,每个学生读一段,其他学生跟读。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文章中提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怎样的关系?”“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

4. 情感培养•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制作一张家庭的海报。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绘画纸和彩色贴纸来制作。

要求学生用图片、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海报,并在展示过程中进行简单的介绍。

5. 反思与总结•整理学生的家庭海报,挂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部编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12家庭的记忆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书面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2.感受家庭的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多维度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和教育,学会建立良好的家庭观。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书面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师:孩子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没关系,不管你认不认识?从今天这节课过后,咱们就认识了。

我姓孙,你们应该叫我(陈老师)。

真是聪明的孩子,老师,最喜欢和聪明的孩子做朋友了,那咱们今天就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能不能和我做成朋友?待会儿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争夺今天的学习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夺得大奖杯,有没有信心?好样的,那我们首先就来听一首儿歌吧。

(播放:我有一个家)家庭记忆相册(联系老师准备几幅本班相片)师:一首《我有一个家》让老师想起了自己的家,(出示家庭合照)想认识我的家人吗?那老师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家人吧!能找到哪个是陈老师吗?这是我的爸爸、妈妈、弟弟......这是我在......时照的合照,多么美好的回忆呀!跟他们在一起,老师觉得非常幸福、愉快。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谁愿意告诉你家里有几口人吗?他们分别是哪些人呢?(生交流)活动二:家庭称呼大讨论(一)教师: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刚才同学说的这个家,是我们天天生活着的小家庭,家庭里有我、爸爸、妈妈,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家庭里除了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外,我们还有许多亲戚。

比如我家的亲戚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等,那你知道你有哪些亲戚吗?生交流师:看来我们的家庭成员还有很多,刚才孩子们说的这些家庭成员的称呼有些是我们本地口语中的称呼,那我们今天就试着以书面称呼对我们的家庭成员进行梳理梳理,寻找一下家庭里温暖回忆。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庭,增强家庭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功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家庭的结构与功能,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庭,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作用,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图片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家庭角色扮演卡等。

3.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歌曲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让学生对家庭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

4.巩固(5分钟)讨论:家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珍惜家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家庭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对家庭成员的付出视而不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家庭成员的辛苦,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生活的港湾。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增进亲情。

4.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懂得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2.重点: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庭温暖。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记录感悟。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谈谈对家庭的印象,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场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的辛苦,培养家庭责任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庭观念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增进亲情?如何让家庭更和谐?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培养家庭观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家庭成员、关爱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3.学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PPT、黑板、笔2.学生:笔、笔记本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家庭的记忆和感受。

2.教师提问:“你认为一个家庭应该由哪些人组成?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步骤三:展示与讲解(15分钟)1.教师利用课件或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角色,并对各角色做简要说明。

2.教师提问:“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

”学生依次进行回答。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进行讨论。

2.学生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并讨论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贡献。

步骤五:展示与总结(15分钟)1.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并进行简要总结。

2.教师提问:“你从小组讨论中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家庭有什么新的理解?”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步骤六: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绘制一个家庭成员角色的思维导图。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绘制,可以标注各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贡献。

步骤七: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请学生展示绘制的思维导图,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比较。

2.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并鼓励学生要尊重家庭成员、关爱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家庭的记忆
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书面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2.感受家庭的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
多维度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和教育,学会建立良好的家庭观。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书面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没关系,不管你认不认识?从今天这节课过后,咱们就认识了。

我姓孙,你们应该叫我(陈老师)。

真是聪明的孩子,老师,最喜欢和聪明的孩子做朋友了,那咱们今天就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能不能和我做成朋友?待会儿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争夺今天的学习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夺得大奖杯,有没有信心?好样的,那我们首先就来听一首儿歌吧。

(播放:我有一个家)
家庭记忆相册(联系老师准备几幅本班相片)
师:一首《我有一个家》让老师想起了自己的家,(出示家庭合照)想认识我的家人吗?那老师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家人吧!能找到哪个是陈老师吗?
这是我的爸爸、妈妈、弟弟......这是我在......时照的合照,多么美好的回忆呀!跟他们在一起,老师觉得非常幸福、愉快。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谁愿意告诉你家里有几口人吗?他们分别是哪些人呢?
(生交流)
活动二:家庭称呼大讨论
(一)教师: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刚才同学说的这个家,是我们天天生活着的小家庭,家庭里有我、爸爸、妈妈,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家庭里除了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外,我们还有许多亲戚。

比如我家的亲戚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等,那你知道你有哪些亲戚吗?
生交流
师:看来我们的家庭成员还有很多,刚才孩子们说的这些家庭成员的称呼有些是我们本地口语中的称呼,那我们今天就试着以书面称呼对我们的家庭成员进行梳理梳理,寻找一下家庭里温暖回忆。

(板书课题:家庭的记忆)师:这是一张家庭关系示意图,我们小朋友大都是独生子女,但我们的爸爸妈妈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还有兄弟姐妹,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

那我们就先试着来理一理爸爸这方的亲戚好吗?老师这里初步理出了这样一些成员称呼(出示示意图和卡片:爷爷、奶奶、伯父、叔叔、伯母、婶娘、姑姑、姑父)他们和“我”怎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开始我们的大讨论吧!准备好玩了吗?
课件提示: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为(爷爷)
师:他是爸爸长辈,所以我们应该把爷爷放在......(贴出爷爷)
2.(出示:爸爸的妈妈我称呼她为(奶奶)),她应该放在哪里?(贴出:奶奶)
3.师:爸爸的姐妹你知道我们应该叫什么吗?(出示: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为(姑姑)),姑姑丈夫我们叫(姑父)(贴出:姑姑、姑父)
4.师:爸爸除了姐妹,他的兄弟我们又该怎么称呼呢?你能说说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为什么吗?出示: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为(伯父)伯父的妻子,我们叫(伯母)(贴出:伯父、伯母)
5.师:抢答爸爸的弟弟我叫他(叔叔)
出示: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为()
叔叔的妻子我称呼她为(婶娘)(贴出:叔叔、婶娘)
师:刚才我们从爸爸的父母、姐妹、兄弟几个方面梳理我该怎么称呼,下面请自由的再说说。

生自由说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理理妈妈这方的亲戚吗?(出示:家庭关系示意图)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探讨。

(出示:突出要求)
请看要求:
1.结合整理爸爸那方称呼亲戚的方法,整理妈妈这方的亲戚关系。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小组完成交流后,请以端正坐姿并举手示意。

师:哪个小组的孩子愿意来分享你的收获?
学生交流汇报。

1.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为()妈妈的爸爸我叫他()
2.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为()舅舅的妻子我称呼她为()
3.妈妈的姐妹我称呼她为()姨妈的丈夫我叫()
师:看,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庭关系图又进一步完善了,现在同桌的孩子互相说说妈妈这边的亲戚称呼吧!
师:叔伯、姑姑、舅舅、阿姨的孩子们和“我”是同辈,下面我们就集体交流整理我与他们的关系吧。

我们有的孩子可能是独生子女,我们或许有的有哥哥、姐姐,有的有弟弟、妹妹,他们是与我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人。

而伯伯、叔叔他们的孩子呢,我们在书面上称呼为堂兄妹,哥哥我们叫......
师:能干的孩子们把这个表补充完整了,请看大屏幕,你知道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是这种关系?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是这种关系?你啊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我们当地家庭中的称呼和图中相同吗?
师:在我们当地家庭中的称呼和图中有可能不相同,从这些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同样的人物关系,但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称呼却不同。

但这份亲情却不会因任何原因而改变,
师:孩子们知道家庭里的人员关系和称呼了,下面我们来玩个抢答赛,敢玩吗?准备好了吗?开始:(出示)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姨妈的()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
师:有没有同学想来考考大家的(抽生、互抽)
师: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学们轻松一下,把手拍起来,我们一起来唱《家族称谓歌》吧。

(出示)
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教师:(出示知识窗)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

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三:“家史”小调查
教师:(出示)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从出生到现在,父母给我们买衣服,我们进步了,父母给我们鼓励等等,在你的记忆中肯定有许多快乐的事情。

老师课前让你们进行了一个“乐事”小调查,请你选取家里的一些快乐的事,简单的说说当时的情景或你的心情。

先说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好吗?
师:谁来说说你记忆中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家庭故事?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要是学生说不出来:师:可能孩子们觉得这是自己的秘密不愿在众人面前透露,老师尊重你们的,那来看看老师做的调查好吗?(出示我准备的调查单))
教师:刚才不少同学提到了父母给自己过生日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你们知道父亲、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问父母、爷爷奶奶、询问亲人)
师: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家庭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其实我们还可以看看我们家庭中的档案——家谱。

(出示:家谱)
配乐讲解:家谱是家庭中的档案,它记录了一个家庭中祖辈是谁,祖籍在什么地方,家族中的字辈以及家规和家训等。

它是一个家庭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可以让家庭中一代又一代的后代了解家族中的人和家庭发生的变化。

师:如果没有父母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就不会有可爱的你。

家中不是每天都有喜事,有些日子也充满悲伤,比如:长辈去世的日子。

每到这个日子,我们都要祭拜和怀念这些过世的长辈。

教师:聊了这么多关于家庭的事,下面我们就和父母进行一场童年大PK吧(出示:我和父母的童年大PK)。

聊聊父母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一样。

老师昨天布置了你们去采访你们的父母,哪些同学愿意来分享分享?老师也陪我的孩子做了个小调查,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愿意来体验一下父母们爱玩的游戏吗?(体验捡石子游戏)
师:爸爸妈妈的童年和我们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很大的改变.....那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能给我们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更好了。

老师希望不管时代怎么进步,我们家庭的勤劳,团结等美德要继续传承发扬。

师: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有趣的事,这两张表承载着我们对“家庭的记忆”美好回忆,有温馨的、甜蜜的、有激动的、兴奋的,也有忧愁的、悲伤的,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要细细品味和永远珍藏的。

家庭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下节课接着去探索交流。

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