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水处理工艺简介——混凝
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强化——强化混凝

投加量过高时会引起胶粒 重新稳定,污泥处理困难
• (3)pH的影响
无机盐水解过程中,产生氢离子,使pH下降。要使pH保持 在最佳范围,水中要有足够的碱性物质来中和。(原水碱 度或者另加药剂)
硫酸铝
三价铁盐
硫酸亚铁
有机高分子 混凝剂
除浊 6.5~7.5
6.H影响 较小
除色 4.5~5.0
与氯同用 6.0~8.5
• (4)浊度
浊度低时,颗粒浓度 低将会影响碰撞速率 (碰撞机率小)
浊度高时,颗粒浓度 过高,需要大量的混 凝剂来中和颗粒的表 面电荷。
优点
投资省、无需建造新构筑物以及运行费用低
缺点
①大剂量投加混凝剂使水处理系统产生的 污泥量增加;
两性型 效果不如无机混凝剂
非离子型
• 无机混凝剂中,铁盐去除TOC效果比铝盐好:
三氯化铁使胶粒脱稳同时还促进腐殖酸和富里 酸聚合物的形成
三氯化铁混凝消耗的碱度比硫酸铝大2倍,导致 pH较低
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絮体其各自比表面积、表 面电荷数量以及最具吸附活性部位的区域也不 一样
• (2)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②总药耗有所增加;
③对杂质微粒及病原体的去除不利,对提 高溶解性有机物、CODMn的去除能力有限, 对氨氮、矿物油等的去除没有促进作用;
④针对某特定的原水特性所选择的混凝条 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原水水质。
谢谢
强化混凝 想方设法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二、强化混凝的作用
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①胶体NOM的电 中和作用
②腐殖酸和富里 酸聚合体的沉淀
作用
③吸附于金属氢 氧化物表面上的
共沉作用
• (1)混凝剂种类的影响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混凝沉淀工艺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颜色和浊度等。
下面是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一些优缺点:优点:1. 混凝沉淀工艺对多种污染物有效: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色度、浊度等多种污染物,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2. 工艺简单可靠:混凝沉淀工艺相对简单,设备和操作成本较低,易于实施和管理。
对于一些简单的水处理需求,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3. 适应性强:混凝沉淀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和水质条件。
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特定的水处理要求。
4. 结果可预测性高:经过适当的试验和调整,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提供可预测的水处理效果,使操作者能够控制和调整处理过程。
缺点:1. 能耗相对较高:混凝沉淀工艺需要投入一定的能量用于混凝剂的制备和混凝过程。
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2. 处理速度较慢:相比一些其他高级水处理技术,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处理大量水或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设备或其他处理方法。
3. 产生污泥和废物:混凝沉淀过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泥和废物物质。
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可能需要额外的资源和环境管理措施。
4. 对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混凝沉淀工艺对于一些特1/ 2定的污染物,如溶解性物质和微量有机物等,可能效果有限。
对于这些污染物,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水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处理。
综合考虑,混凝沉淀工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综合评估其优缺点,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综合水处理。
2/ 2。
地表水厂处理工艺

过滤等后续处理影响很大。因此,应根据原水水质,选用好 的凝聚剂和最佳投量,则是保证良好混凝效果的关键。
三、混凝工艺简介
2、混凝剂和助凝剂 (1)混凝剂
应用于水质净化中的混凝剂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混凝效果良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货源
充足;价格低廉。
曝气法去除; 因藻类繁殖而产生的臭和味,可在水中投加硫酸铜除藻;
因溶解盐类所产生的臭和味可采用适当的除盐措施等。
二、给水处理工艺
2.除铁、除锰 最常用的除铁、锰方法是: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
氧化法通常设置曝气装置、氧化反应池和砂滤池; 接触氧化法通常设置曝气装置和接触氧化滤池。
工艺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是否单纯除铁还是同时除铁除锰、
三、混凝工艺简介
2. 斜板斜管沉淀池
在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沉淀面积,可使去除率提高。
斜板沉淀池实际上是把多层沉淀池底板做成一定倾斜度,以利排泥。斜板
与水平面成 600角,放置于沉淀池中,水从下向上流动 (或从上向下、或水平
一、概述
4.海水
海水含盐量高,而且所含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基本一 定,这是与其它天然水源所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
海水一般需经淡化处理才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
一、概述
三、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指用户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指标。 水质标准随着“饮用水与健康”科学研究的深入,工业工艺过程的发展 所引起的水质新要求,以及水质检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修改。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
矾花。这些细小矾花还需要通过絮凝池进一步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粗大而密实 的矾花,以便在沉淀池中去除。
水处理实验报告-混凝实验

降低或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胶粒,一般形成絮凝体。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利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花的过程叫混凝。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水质是千变万化的,最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
2.确定最佳PH值实验步骤
(1)用6只1000ml烧杯,分别取1000ml原水,将盛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搅拌机平台上。
(2)调节原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1号2号3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1.5ml,1.2ml的10% HCL、在向4号5号6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加入0.2 ml,0.7ml,1.2ml的10% NaOH,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均匀,依次用精密PH仪测各水样PH值,记录在表中。
(5)、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一分半钟,转速为500r/min 1min,中速搅拌5min,转速约250r/min;慢速搅拌5min,转速约为100r/min。上述搅拌速度可进行适当调整;
(6)、关闭搅拌机,静置沉淀5min,用50mL注射管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3次约100mL)放入200mL烧杯内,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2次),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纪录。
实验
名称
混凝实验
姓名
同组者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会求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实验原理:
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水中较大颗粒悬浮物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胶体颗粒不能靠自然沉降得以去除。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水化膜中的水分子与胶粒有固定联系,具有弹性较高的粘度,把这些水分子排挤出去需克服特殊的阻力,这种阻力阻碍胶粒直接接触。有些水化膜的存在决定于双电层状态。若投加混凝结降低ζ电位,有可能是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作用。即使ζ电位没有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水处理是指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胶体、泥沙等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筛选、沉淀、气浮等。
筛选是通过过滤器将较大的杂质去除,沉淀是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将悬浮物颗粒沉淀到底部,气浮则是运用气泡将悬浮物浮起,再进行去除。
接下来是混凝沉淀阶段。
混凝是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沉淀是指将混凝后的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来,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砂池等。
然后是过滤阶段。
过滤是指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陶瓷等。
过滤设备可以是压力过滤器、真空过滤器等。
过滤后的水质更为清澈,悬浮物和胶体基本被去除。
最后是消毒阶段。
消毒是指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确保水的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利用氯化物将游离氯释放出来,臭氧消毒则是利用臭氧氧化杀灭微生物,紫外线消毒则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
消毒后的水可安全饮用或用于生产。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杂质,使水达到安全、清洁的标准。
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处理,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水处理工艺将会更加高效、环保,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
浅述水处理的混凝法

浅述水处理的混凝法作者:閤春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10期摘要: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
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含油废水、染色废水、洗毛废水等,该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一般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等。
以下将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水处理;混凝法;强化混凝0 引言混凝法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是一种很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
这种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各种污染指标去除率高。
为了取得更好的去除效果,可以调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因此产生了强化混凝的方法。
1 混凝法的概念和原理混凝是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传统意义上,在混凝阶段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是颗粒物,主要的评价指标是浊度。
混凝是混凝剂、水体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及水体基质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快速反应的过程,其中包括混凝剂水解、聚合,与污染物电中和、粘结架桥形成絮体,污染物的包裹、吸附、沉降等过程,对几乎所有的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正因为如此,混凝成为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中几乎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在全面降低水体污染物水平、控制水污染、实现水质净化、再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面降低水体污染物水平、控制水污染、实现水质净化、再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凝聚的作用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失去稳定性而形成微小颗粒,而后这些均匀分散的微小颗粒再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这个过程称为凝聚。
凝聚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压缩双电层与电荷的中和作用。
加入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形成的双电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形成凝聚;或者加入电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吸引而彼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
2)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
高分子絮凝剂的碳碳单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旋转的,再加上聚合度较大,即主链较长,在水介质中主链是弯曲的。
在主链的各个部位吸附了很多固体颗粒,就象是为固体颗粒架了许多桥梁,让这些固体颗粒相对地聚集起来形成大的颗粒。
水处理混凝工艺原理

水处理混凝工艺原理1、混凝的定义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通过胶粒间以及其他微粒的互相碰撞和聚焦,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絮状物质的过程,称为混凝。
混凝是去除天然水中浊度的最主要的方法。
水中浊度是由细微悬浮物所造成的,分散度处于胶体状态时将产生最大的光散射,因而胶体物质是形成浊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也是去除天然色度的重要方法。
水中天然色度来源于腐败的有机植物,主要是土壤中所含的腐殖质。
腐殖质是成分十分复杂的物质,分子量从几百到数万。
有一部分天然色度属于高分子真溶液,但投加混凝剂可以使天然色度分子与铝或铁形成难溶的络合物,或者是通过混凝剂带的正电荷的水解产物与色度分子的负电荷中和而形成凝絮。
混凝对某些无机物和某些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水中的铁、硅可以以有机物、亚铁盐的形式,也可以胶体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当以胶体形式存在时,可以用混凝的方法去除。
如上海黄浦江原水总硅量约16.8毫克/升,溶解性硅为5.6毫克/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总硅量可降到6.7毫克/升。
如果用加强混凝的方法,胶体硅可下降到0.2-0.4毫克/升。
生活饮用水中规定的十种无机物和重金属污染,除了硝酸盐和氟化物外,混凝对常见八种重金属污染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2、混凝过程混凝常见分为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
胶体颗粒具有十分巨大的比表面积,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吸收相反的离子,形成内外两个电离层。
胶体核心外是扩散层和吸附层,当同号电荷颗粒接近到扩散层时同电荷会产生斥力,这是胶体颗粒不会聚集的主要原因。
当原水投加混凝剂时,随着采用混凝剂的品种、投加量、胶体颗粒的性质以及介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发生以下变化:⑴压缩扩散层。
当向水中投加电解质盐类时,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厚度减少。
⑵吸附和电荷中和。
当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随着pH 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水解产物。
当pH较低时,带正电荷。
与多数为负电荷的胶体(胶核)颗粒起中和作用,从而导致颗粒相互聚集。
水处理的混凝工艺原理

水处理混凝原理1、混凝定义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通过胶粒间以及其他微粒疸的互相碰撞和聚焦,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絮状物质的过程,称为混凝。
混凝是去除天然水中浊度的最主要的方法。
水中浊度是由细微悬浮物所造成的,分散度处于胶体状态时将产生最大的光散射,因而胶体物质是形成浊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也是去除天然色度的重要方法。
水中天然色度来源于腐败的有机植物,主要是土壤中所含的腐殖质。
腐殖质是成分十分复杂的物质,分子量从几百到数万。
有一部分天然色度属于高分子真溶液,但投加混凝剂可以使天然色度分子与铝或铁形成难溶的络合物,或者是通过混凝剂带的正电荷的水解产物与色度分子的负电荷中和而形成凝絮。
混凝对某些无机物和某些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水中的铁、硅可以以有机物、亚铁盐的形式,也可以胶体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当以胶体形式存在时,可以用混凝的方法去除。
如上海黄浦江原水总硅量约16.8毫克/升,溶解性硅为5.6毫克/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总硅量可降到6.7毫克/升。
如果用加强混凝的方法,胶体硅可下降到0.2-0.4毫克/升。
生活饮用水中规定的十种无机物和重金属污染,除了硝酸盐和氟化物外,混凝对常见八种重金属污染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2、混凝过程混凝常见分为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
胶体颗粒具有十分巨大的比表面积,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吸收相反的离子,形成内外两个电离层。
胶体核心外是扩散层和吸附层,当同号电荷颗粒接近到扩散层时同电荷会产生斥力,这是胶体颗粒不会聚集的主要原因。
当原水投加混凝剂时,随着采用混凝剂的品种、投加量、胶体颗粒的性质以及介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发生以下变化:⑴压缩扩散层。
当向水中投加电解质盐类时,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扩散层厚度减少。
⑵吸附和电荷中和。
当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随着PH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水解产物。
当pH较低时,带正电荷。
与多数为负电荷的胶体(胶核)颗粒起中和作用,从而导致颗粒相互聚集。
混凝剂

混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颗粒中较大的粗粒悬浮物可以利用自然沉淀去除,但是更微小的悬浮物,甚至是某些有害的化学离子,特别是胶体粒子沉降得很慢,甚至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而不能自然下沉,难以用自然沉淀的方法从水中分离除去。
混凝剂的原理是破坏这些细小颗粒的稳定性,使其互相接触而凝聚在一起,形成絮状物,并下沉分离。
利用混凝剂治理污水综合了混合、反应、凝聚、絮凝等九个过程。
由于混凝剂投入水中,大多可以提供大量的正离子。
正离子能把胶体颗粒表面所带的负电中和掉,使其颗粒间排斥力减小,从而容易想和靠近并凝聚程絮状细粒,实现了使水中细小胶体颗粒脱稳并凝聚成微小细粒的过程。
微小的细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架桥形成更大的絮体沉淀下来,达到了可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目的。
污水治理中常用的混凝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有机混凝剂、无机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
有机混凝剂有阴阳离子型之分;无机混凝剂有无机类、碱类、固体细粉类等区别;高分子混凝剂根据聚合度的不同可分为高聚合度混凝剂和低聚合度混凝剂,不同聚合度下又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也有有机与无机类之分。
选用混凝剂的品种、数量应根据处理对象,即不同的废水的试验资料和条件而定,必须从价廉、易得、投用量少、处理效率高且生成的絮状物容易沉淀分离等方面考虑。
当投加单个混凝剂处理效果不理想时,还可以投加助凝剂或者可以考虑两种混凝剂按比例混合投加。
一、混凝剂种类按无机和有机类可分成以下几种:1、硫酸铝硫酸铝含有不同数量的结晶水,Al2(SO4)3·18H2O,其中n=6、10、14、16,18和27,常用的是Al2(SO4)3·18H2O其分子量为666.41,比重1.61,外观为白色,光泽结晶。
硫酸铝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室温时溶解度大致是50%,pH值在2.5以下。
沸水中溶解度提高至90%以上。
硫酸铝使用便利,混凝效果较好,不会给处理后的水质带来不良影响。
水质处理混凝ppt课件

影响混凝的因素
2.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1)水温会影响无机盐类的水解。水温低,水解反 应慢。 (2)水的粘度增大,布朗运动减弱,混凝效果下降 。 (3)水温也影响反应后的沉降过程。
影响混凝的因素
3.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水力条件对混凝剂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的控制 指标为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 混合阶段,要求混凝剂于废水迅速均匀混合,搅 拌时间t 应在10-30s,至多不超过2min。 反应阶段,一般反应池采用的流速,从进口 0.6m/s逐渐减少到出口的0.2m/s。 为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需要进行混凝模拟实 验。(烧杯实验)
胶体的结构
胶体的双电层理论:
· ●在粒子的中心是胶核,它由数百乃至数千个分
散相固体物质分子组成。胶核表面吸附了某种离子而 带有电荷。由于静电吸引力的作用,势必吸引溶液中 的异号离子(反离子)到微粒周围—反离子层。 ●电位离子层与反离子层组成了胶体粒子的双电 层结构 ●胶核与溶液主体间由于表面电荷的存在所产生 的电位称为φ电位,而胶粒与溶液主体间由于胶粒剩 余电荷的存在所产生的电位称为ζ电位。
影响混凝的因素
4.水中杂质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1)有利成分: 可促进混凝过程。 除硫、磷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无机金属盐,均能压 缩胶体粒子的扩散层厚度,促进胶体凝聚,且浓度越高 ,促进能力越强。 (2)不利成分: 不利于混凝过程的进行。 磷酸离子、亚硫酸离子、高级有机酸离子影响高分子 絮凝作用。 氯、螯合物、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物质不利 于混凝。
影响混凝的因素
1.pH和碱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pH影响着混凝剂在水中的存在状态,不同的pH ,混凝剂水解产物不同,所起的混凝作用各异 。 混凝剂投入原水后,由于水解作用,水中氢离子 的数量增加,提高了水的酸度,pH值随之降低 。这种现象阻碍了水解的进行,因此必须有一 定量的碱度来中和水解产生的酸度。
自来水净化技术

自来水净化技术研究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 第一代自来水净化工艺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主要是由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等工序组成,如图1所示,其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粘土胶体微粒和致病细菌为主要去除对象的基础上,该工艺被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水厂所采用。
图1 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流程图“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可称为第一代工艺,也称为常规工艺。
常规工艺去除对象是引起水浑浊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
混凝、沉淀和过滤在去除浊度的同时,对色度、细菌和病毒等也有一定去除作用。
通过向水中投加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杀灭滤后水中致病微生物,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
2 第二代自来水净化工艺20世纪70年代,在城市饮用水中发现了种类众多的对人体有毒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而第一代工艺不能对其有效去除和控制,某些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能使人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物)。
在这个背景下研发出第二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即在第一代工艺后面增加了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碳等深度处理工艺。
第二代工艺能比较有效地去除和控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使水的化学安全性得到提高。
2.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深度处理技术,不仅是最成熟有效的方法,而且是具有潜力的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内部具有发达的空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空隙分为大孔、过渡孔和微孔,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甚微,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通道,而微孔则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区域,微孔构成的比面积占总面积的95%,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受有机物特性的影响,主要是有机物的极性和分子大小的影响,同样大小的有机物,溶解度愈大,亲水性愈强,活性炭对其吸附性愈差。
实验结果表明[4],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3000的有机物有明显的去处效果,去除率一般为70%~87%.2.2 生物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最为有效,同时,还可去除一些有机物和铁、锰。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水处理是指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
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工艺,并给出相关的计算公式。
1.混凝沉淀工艺:混凝沉淀是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之一,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团块,并利用重力或浮力作用使其沉降。
混凝沉淀的效果与混凝剂的添加量、混凝时间和混凝剂的性质有关。
-混凝时间计算公式:混凝时间=R/VR为基质半径,V为流速-混凝剂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剂用量=C*V*TC为混凝剂浓度,V为流速,T为混凝时间2.活性炭吸附工艺: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于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工艺,通过活性炭固定有机物分子或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表面,将其从水中去除。
活性炭吸附的效果与活性炭的种类、吸附剂的负荷量和接触时间有关。
-活性炭用量计算公式:活性炭用量=V*C/FV为流量,C为待处理水中的目标物浓度,F为吸附剂的饱和负荷量-吸附剂负荷量计算公式:F=W/AW为活性炭质量,A为活性炭的表面积3.膜分离工艺:膜分离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分离水中溶解物或悬浮物的工艺。
常用的膜分离工艺有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
膜分离的效果与膜的孔径、膜厚度和膜面积有关。
-渗透通量计算公式:通量=水通量/膜面积水通量=(V2-V1)/tV1为初始体积,V2为终止体积,t为时间-透过率计算公式:透过率=透过物质浓度/进料物质浓度以上是水处理中常见的几种工艺计算公式,不同的工艺和设备有不同的计算指标和公式,具体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为参考,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混凝工艺

胶粒 高分子 胶粒 排斥 胶粒
高分子 排斥
高分子
图 6-5 架桥模型示意
图 6-6 胶体保护示意
3.网捕或卷扫
金属氢氧化物在形成过程中对胶粒的网捕与卷扫。 所需混凝剂量与原水杂质含量成反比,即当原水胶体含 量少时,所需混凝剂多,反之亦然。
混凝剂和助凝剂
混凝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混凝效果好; ②对人体无危害; ③使用方便; ④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目前混凝剂的种类有不少于200-300 种,分为无机与有机两大系列,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工艺
1.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对于去除水中各类杂质和污染物质,有多种方法可供 在给水处理中使用、选择与组合。
(1) (2) (3) (4) (5)
去除颗粒物(包括胶体颗粒和悬浮颗粒)的处理方法 去除、调整水中溶解(无机)离子、溶解气体的处理方法 去除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消毒方法 冷却方法
与硫酸铝相比,三氯化铁具有以下优点: ①适用的pH值范围较宽; ②形成的絮凝体比铝盐絮凝体密实; ③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优于硫酸铝; ④但三氯化铁腐蚀性较强。 硫酸亚铁一般与氧化剂如氯气同时使用,以便 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助凝剂
助凝剂: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的化学药剂可称 为助凝剂。助凝剂可以参加混凝,也可不参加混凝。广 义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酸碱类:调整水的pH,如石灰、硫酸等; ②加大矾花的粒度和结实性:如活化硅酸(SiO2 nH2O)、骨胶、高分子絮凝剂; ③氧化剂类:破坏干扰混凝的物质,如有机物。如投加 Cl2、O3等。
0
4 2 3 = n d G 3
Δu G= Δz
在被搅动的水流中,考虑一个瞬间受剪切而扭转的隔 离体,Δ x • Δ y • Δ z 见图。设在时间Δ t 内,隔离体扭转了 θ 角度,于是Δω 角速度为: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水处理是指对水质进行改善和净化的过程,常用于饮用水、锅炉水、循环水、工业用水等方面。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水处理工艺流程图:1.原水进水:原水来源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河水等,进入水处理厂的原水进水口。
2.格栅过滤:通过格栅过滤将进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如树枝、叶子等过滤掉,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3.混凝剂投加:将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等投加到进水中,混凝剂能够使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沉淀物。
4.混凝:通过搅拌或机械装置将混凝剂和进水彻底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使颗粒物质发生聚集,形成较大的絮凝物。
5.絮凝剂投加:投加絮凝剂如聚合硫酸铁等,使聚集成的絮凝物形成更大的块状物质。
6.沉淀:将絮凝物与水分离,使絮凝物沉入水底形成污泥,借助沉淀器等设备来实现。
7.过滤:将沉淀后的水通过滤料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提高水质。
8.活性炭吸附:通过投加活性炭等吸附剂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杂质和异味物质。
9.消毒:为了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可使用消毒剂如氯气、次氯酸钠等进行消毒操作。
10.调整水质:根据需要,对水质进行调整,如调节水的酸碱度、硬度、余氯含量等。
11.清洗和消毒设备:对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处理水的卫生和安全。
12.出水:经过上述处理后,水质得到改善和净化,成为可用于饮用、工业用水等的处理水。
以上是一个常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不同的水处理厂根据水质的不同和处理需求,可能会有所差异。
水处理过程中的设备包括格栅过滤器、混凝槽、沉淀器、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消毒装置等。
通过逐步的处理工艺,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提高水质,确保安全用水。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水处理工艺成为了保障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了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首先,水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除沙、除泥、除氯等步骤,以减少后续处理中的影响。
然后,水需要进行混凝,即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团聚成大颗粒沉降。
接着是沉淀步骤,通过沉淀剂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沉淀下来。
之后是过滤,过滤掉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质。
最后是消毒,通过加入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在工业水处理中,还会加入一些特殊的工艺流程,如软化、脱盐等步骤,以满足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
而在农业灌溉水处理中,还需要考虑土壤的适宜性和水的营养成分等因素。
总的来说,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为了确保水质安全、清洁,从而满足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处理工艺流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努力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

给水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技术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周勤 肖锦 摘要 综述了混凝剂和混凝技术在给水原水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给水,混凝,聚合氯化铝 混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既经济又简单的水处理技术,在给水的净化处理中获得普遍的应用。
自1884年美国开发使用硫酸铝(AS)以来,铝盐在水处理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到本世纪60年代,聚合氯化铝(PAC)以其优越的净水性能被广泛应用。
迄今为止,铝盐在饮用水处理中使用最广泛,产量最大。
日本有八个生产PAC 厂家,年产量近50万t。
我国硫酸铝的生产能力近100万t, PAC的主要生产厂超过50家。
据日本水协报导,PA C与AS 相比,浓度与投加量相等情况下需碱量后者比前者约多1倍,且PAC除浊、除菌的效果均优于AS。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铝盐正处于研制、应用和推广中:杭州自来水公司以聚硫氯化铝(PACS)和硫酸铝在原水中进行混凝实验的比较,发现前者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可提高10%左右〔1〕。
另有报导,聚合硫酸铝和含镁聚合铝的混凝作用均比硫酸铝好,而且对pH值的影响较小〔2〕。
1989年汉迪化学品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碱式多羟基硅酸铝(PASS),据报导成本约为明矾的2倍,但它含有更多的活性铝,能生成高密度的絮状物,沉降速度快,用量少,温度范围广,处理后残余铝低,十分适宜用于饮用原水处理。
目前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均有生产,已得到全美科学财团(NSF)饮用水处理的认可〔3〕。
另一种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PSAA)也被认为对低温低浊度水具有良好的混凝性能。
1995年南京自来水公司上元门水厂扩建10万m3/d 工程,应用引入高分子助凝剂的CF复合聚氯化铝作为混凝剂,经过三年的比较发现其使用比单一PAC便宜,出水水质达标。
据称这种CF复合聚氯化铝经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检测为食品级,无毒无害,可用于饮用原水处理〔5〕。
水处理工艺说明模板

水处理工艺说明模板一、工艺简介二、基本原理XYZ公司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是生物法处理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微生物群体,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对进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油脂等。
2.生物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水进入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降解作用,降解有机物质。
3.混凝沉淀:将生物反应器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然后沉降。
4.二沉池:将混凝沉淀后的水进入二沉池,通过重力作用将剩余的悬浮物和污泥与水分离。
5.消毒:对二沉池出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6.除磷处理:如有需要,可在工艺中添加除磷工艺,以去除水中的磷。
7.排放或再利用: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可以直接排放入水体或用于灌溉、工业再生水等用途。
三、处理流程本工艺的处理流程如下:1.进水预处理:进水经过机械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较大颗粒悬浮物、泥沙等。
2.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预处理后的水进入生物反应器中,与活性污泥接触、降解有机物质。
3.混凝沉淀:生物反应器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在投加混凝剂的条件下,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聚集成较大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实现固液分离。
4.二沉池:混凝沉淀后的水进入二沉池,在重力的作用下,剩余的悬浮物和污泥沉降,上清液作为处理后的水。
5.消毒:二沉池出水经过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被杀灭。
6.除磷处理:根据需要,可以在处理流程中添加除磷工艺,以去除水中的磷。
7.出水处理及排放或再利用:杀灭病原微生物后的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用于灌溉、工业再生水等用途。
四、关键设备1.机械格栅:用于去除进水中的较大颗粒悬浮物。
2.沉砂池:通过重力作用,对进水中的沙砾进行沉降,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冲刷影响。
3.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群体的作用,降解有机物质。
自来水净化

自来水的处理方法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
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
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
市自来水总公司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
(1)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原水+ 水处理剂→混合→反应→矾花水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
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
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
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Al3+ + 3H2O ←→Al(OH)3 + 3H+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
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2)沉淀处理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过程。
(4)滤后消毒处理水经过滤后,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亦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保护或依附,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条件。
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
虽然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细菌繁殖且预防污染。
混凝沉淀处理效率 环评报告

混凝沉淀处理效率环评报告一、简介混凝沉淀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工艺,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和溶解物,提高水质。
该工艺通过将水与凝聚剂混合,使悬浮物和溶解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降使其与水分离。
混凝沉淀处理效率是衡量该工艺效果的关键指标。
二、影响混凝沉淀处理效率的因素1. 混凝剂的选择:不同的混凝剂对不同的水质有不同的适应性。
在选择混凝剂时,需要根据水质特点和目标处理效果进行合理选择。
2. 混凝剂投加量:投加量过多会造成浪费,投加量过少则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需要根据水质特点和混凝剂的性质进行合理控制。
3. 混合方式:混合方式直接影响混凝剂与水中杂质的接触程度。
一般采用搅拌或气浮等方式进行混合,以提高混凝效果。
4.pH值的调节:pH值是影响混凝剂与水中杂质结合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节pH值,可以改善混凝剂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提高处理效果。
5.水温的影响: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混凝剂反应的速率和水中杂质的性质,进而影响混凝沉淀的处理效率。
三、混凝沉淀处理效率的评价方法1. 凝聚指数(Coagulation Index):凝聚指数是衡量混凝效果的指标之一,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剂的性能。
凝聚指数越高,表示混凝剂对水中杂质的凝聚能力越强。
2. 混凝效率:混凝效率是指混凝沉淀处理后水中杂质的去除率。
混凝效率越高,表示混凝沉淀工艺对水质的净化效果越好。
3. 沉降速度:沉降速度是衡量混凝沉淀处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沉降速度越快,表示混凝沉淀处理效果越好。
四、改进措施1. 优化混凝剂的选择:根据水质特点和目标处理效果,选择适合的混凝剂,提高混凝剂的凝聚能力和适应性。
2. 确定合理的混凝剂投加量:通过实验和实测数据,确定合理的混凝剂投加量,避免浪费和投加量不足的问题。
3. 改善混合方式:优化混合方式,提高混凝剂与水中杂质的接触程度,提高混凝效果。
4. 精确调节pH值:根据水质特点和混凝剂的性质,精确调节pH值,提高混凝剂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用: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淀粉、果胶等
• (3)微生物絮凝剂 • 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 • 优点:在废水脱色和食品工业废水的再生利用等方面具有独特
的效果,无毒,无污染环境问题
• (4)凝聚剂的配制与投加
• (5)助凝剂
• 作用:改善絮凝体结构,促使细小而松散的絮粒变得粗大而
密实;
• 机理: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
• 常用助凝剂:骨胶、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等。
• 2.1.3 混合和絮凝过程
• 混合的作用:使凝聚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在原水中,以创造
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条件;
• 操作要求:快速剧烈混合,10~30s内,最多不超过2min
• 絮凝的作用: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粗大而密实的矾花; • 操作要求:流速由大到小,避免矾花破碎
常规水处理工艺简介
混凝
• 混凝的概念 • 水中胶体颗粒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凝聚) • 微粒变成絮粒并由小变大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絮凝) • 混凝剂 • 凝聚剂:能使水中胶体颗粒或微小颗粒脱稳的药剂 • 絮凝剂:使脱稳后颗粒之间产生架桥作用以及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卷
扫作用的药剂
统称:混凝剂
• 分类
况下处理效果较差。
• ②碱式氯化铝[A12(OH)nCl6-n]m(聚氯化铝): • 适用范围广,对低温、低浊度或高浊度的原水处理效果较好。
• ③三氯化铁[FeCl3•6H2O]: • 适用于pH值为6.0~8.4,色度较低、含铁量较低、浊度较
高的原水;
• 优点:不受温度的影响,易溶解,易混合; • 缺点:易潮、腐蚀性较强。
• ④硫酸亚铁[FeSO4•7H2O](绿矾): • 适用条件同三氯化铁,但使用时pH值在8.1~9.6为宜。
• (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优点:用量省、pH值适应范围广,受盐类及环境影响小,
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
• 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缺点:残留单体毒性 •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优点: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
无机 • 铁盐 混凝剂 • 铝盐
混凝剂
有机 混凝剂
• 合成有机高分子 • 天然有机高分子
选择原则:
微生物 混凝剂
①因地制宜选用能生成大、重、强的矾花 ②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有害影响 ③价格低廉,货源充足
• (1)无机混凝剂 • ①硫酸铝[Al2(SO4)3•18H2O)]: • 适用于pH值为6.5~7.5、水温为20~40℃的原水。水温低的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