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合集下载

清教主义名词解释

清教主义名词解释

清教主义名词解释
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

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

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清教思想:美国清教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精神运动,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还是一种极端民主与共和的理论。

清教徒在自己的祖国遭受迫害,对英国严酷的社会现实不满而移民到美国。

他们希冀按自己的意欲信仰上帝。

于是,他们致力于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重视伦理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模式。

他们崇尚真正的自由——这种真正的自由涵盖了广泛的道德的含义。

他们把一切破坏和蔑视这种自由信念的行为一概斥责为对权威的亵渎。

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是一群称之为美国人的新人,命定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为人类建造一座“山上的光辉的城市”。

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清教主义是一种起源于16世纪英国的基督教宗派,其信仰强调个人责任感、劳动奉献、纯洁生活等价值观。

清教主义的传入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塑
造了现代美国社会。

1. 对政治的影响
清教徒在美国建国的早期时期是政治领袖,他们的信仰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
和责任感,这些品质让他们成为美国独立战争中最早支持独立的团体之一。

他们认为神是
所有事情的中心,美国应该受到神的指引。

这种思想在美国宪法的制定中占有很大比例,
分权制度、司法独立性等制度体系都反映了固有的道德原则。

清教徒普遍信仰“马克思原理”,强调个人劳动并确立了“劳动应得报酬”的观念。

这种价值观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励美国人们把劳动看成神圣的一般活动,并
且有了高度道德性质。

此外,他们也坚持较简洁的财产观,强调生活依据节制,也就是说,享乐主义被视为一种罪恶的形式。

这个思想也在巩固企业家的价值,并通过教育、工
作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强调人的财富应该来自于他们的努力。

清教徒强调读经,着重于教义的学习和思考,这是一个强调个体自由、知识的独立和
解释、冒险和创造力的文化。

清教徒因此在美国文化中建立了教学和学术的领袖地位,这
也使得美国成为文化和教育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清教徒还促进了宗教多元化和信
仰自由的传统,这在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深刻的影响。

总之,清教主义建立了美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贯穿于美国现代化过程当中,成为了美国人的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支柱。

美国清教主义:掠夺自然肇始者

美国清教主义:掠夺自然肇始者

美国清教主义:掠夺自然的肇始者摘要:清教主义首先促使来到新大陆的早期移民与其故土最终决裂,继而又激发了定居者为获取物质积累和建构自我身份的热情。

在巨大物质利益的驱逐下,这些移民对彼处大片沃土进行了无情地开发和掠夺,他们榨取了数不尽的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循环。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清教主义该被视为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而受到谴责。

g1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2引言世纪初,随着国内宗教和政治矛盾的加剧,不列颠集中涌现出一批强烈反对国教圣公会强加给教徒的僵化教义与繁文缛节并最终不堪其宗教迫害而移居国外的人—清教徒。

他们认为,人生而有罪,对原罪的救赎只能通过后天的不懈劳作实现,不懈劳作是责无旁贷的宗教义务。

踏上北美大陆的早期欧洲移民便是秉承上述清教主义的一批狂热分子。

不懈的劳作使他们驯服了新大陆的大片荒地,并在彼处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美利坚。

此后的两百多年,清教思想又驱使他们向西推进,淘金挖矿,垦殖放养,所到之处,自然宝藏皆被洗劫一空。

几百年来,清教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它并激励着他们不断扩张与占领。

在宗教意义上,这样的扩张被冠名为取得普世救赎的神圣手段。

在实际生活中,清教思想也因其鼓吹的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自我约束和持续的主动与活力而为人称颂,尤其被有不断崛起需求的美利坚所推崇。

事实上,频繁扩张逐渐表现为美国的帝国主义掠夺行径,直接导致了其他国家经济上的匮乏和对美国的依赖。

与此同时,清教主义驱使下的美国扩张模式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与破坏。

一定意义上,清教思想启动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与征服,把人类逐步引向生态灾难。

1.清教思想源起及其教义和教义。

1.1 清教主义发端于十六世纪早期。

其时,日益升级的欧洲宗教斗争最终引爆了新教改革,结果是分化了的教派,其中一支信奉加尔文主义,其教徒被称为清教徒。

清教主义与美国社会

清教主义与美国社会

【摘要】在美国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其影响涵盖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们在研究美国社会时,清教主义思想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本文就试图从教育、民主、使命感和政教分离等几个方面来解读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造成的种种影响。

【关键词】清教主义教育政教分离使命感清教徒是16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国教内部分离出来的宗教派别。

16世纪上半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英王为首领的国教会(圣公会),但是还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

60年代,许多人主张清洗圣公会内部的天主教残余影响,因此这些人得名清教徒。

他们接受加尔文教教义,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提倡勤俭节省,反对奢华纵欲。

17世纪上半叶因宗教不满和经济压力,大批清教徒移居北美。

在最早的13个殖民地,80%的教会都具有清教倾向。

清教徒在美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人们说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国的清教徒。

清教徒在美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清教主义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据记载,早期移民到马萨诸塞州的人当中,有超过一百个牛津、剑桥的毕业生,一位历史学者称那时的麻州为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社区。

在到达新大陆仅仅六年之后,虽然清教徒们还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奋斗,但是他们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了哈佛学院。

清教徒期望教会的传道人有高等的学历。

他们的妇女虽没有接受学院的教育,却都识字而且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们的小孩从一开始学习字母,就有一套福音abc读本。

清教徒们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早期的清教徒生活是严格按照《圣经》的标准生活的。

而和上帝直接交流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圣经》,然后根据阅读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他们不需要神父,直接向上帝祈祷,一切都在单个个体和上帝之间直接进行。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英本二班2012410010224魏宇婷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

16世纪出现于英国。

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

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故名。

后又分为长老派与独立派。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

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

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一、清教起源与发展清教产生于英国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支——加尔文派。

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

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洁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

他们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

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庇的真教会。

清教是一个广泛、不确定的名称,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

16世纪末,清教各集团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长老派(presbyterian)和独立派(Independents)。

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隶属于国家的长老制教会组织。

;后者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认为每个教区应独立自主,反对国家教会的原则。

16世纪末清教运动受到镇压转入低潮,但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再次兴起。

清教徒不仅在宗教会议和教会活动中批判主教制政府,还在议会内外积极进行反对专制王权的宣传鼓动工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清教的发展史

清教的发展史

清教的发展史一、引言清教是指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其发展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争议的过程。

本文将从清教的起源、发展、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清教的起源2.1 宗教改革前夜宗教改革的前夜,欧洲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尤其是英格兰,国王与天主教教会权力的对立加深了民众对教会的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教运动崛起。

2.2 清教运动的领袖清教运动的领袖约翰·卡尔文、威廉·泰勒等人对宗教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强调信仰的个人体验和对救赎的承诺,这吸引了大量信徒。

三、清教的发展3.1 英国清教运动英国清教运动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达到巅峰,这是清教发展的重要阶段。

清教派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改革。

3.2 清教徒的迁徙由于英国国教对清教派的迫害,许多清教徒选择离开英国,前往北美建立新的殖民地。

这一过程被称为清教徒的迁徙,对北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新英格兰殖民地新英格兰殖民地是清教徒迁徙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清教徒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和政府,实施了清教的教规。

他们的信仰对殖民地的发展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4 清教与政治权力清教徒对政治权力的追求也是其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们在英国内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四、清教文化的影响4.1 宗教意识形态清教信仰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清教徒强调劳动和全体主义,这塑造了他们的道德观念,促进了社会的秩序和进步。

4.2 教育改革清教徒非常重视教育,并在殖民地建立了许多学校和大学。

他们的教育改革对后来的美国教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4.3 家庭生活与社区精神清教徒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他们倡导忠诚、诚实和劳动。

这样的价值观促进了家庭生活的稳定和社区精神的形成。

4.4 文学和艺术清教徒的文化传统对美国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徒的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影响了许多作家和艺术家。

清教主义及其对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主义及其对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主义puritanism及其对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牛震一、清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说到清教主义,不能不提及十六世纪影响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在十六世纪之前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罗马天主教的单一神权统治下。

教皇独霸神权,教会日益腐化堕落,这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基督教中的又一大分支:新教(protestant)。

新教的宗教思想主要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的神学观点构成。

清教主义就发源于宗教改革之后的加尔文教派。

基本教义是主张人的“原罪论”和“命定论”,即人生是罪恶的,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出生时就被上帝决定。

上帝预定大部分人死后要下地狱,而一些人通过自己的诚心诚意和积极努力获得心灵的“救赎”,从而成为上帝的“选民”。

这些“选民”的心灵要经历从罪恶到神圣的转化。

清教思想主张自律(self-discipline)和内省(introspection),虔诚的信徒只要阅读《圣经》,就可以通过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获得灵魂的救赎。

教会和教皇不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信徒们不必通过教皇取得和上帝的联系。

宗教改革运动甫一发生,便在英国击败了天主教,获得了教会的统治权。

当时的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2)因为与罗马教皇在政治观点以及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产生分裂,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把新教作为英国国教。

这一变革虽然在政治上脱离了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摆脱了教皇对于英国内政的干涉,但在教义及宗教仪式上却没有任何变动。

这引起了一部分信仰加尔文教义的宗教改革激进派的不满。

他们提出“净化”(purify)和改革英国国教。

这些人的宗教思想被称为清教主义(Puritanism),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

清教徒们主张取消宗教等级差别,从国王任命的主教手中把权力转移到某种形式的委员会手中,强烈反对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度(episcopacy)。

清教主义与英国国教不仅有神学观点的不同,甚至后来发展到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清教与美国文学

清教与美国文学

李慧兰英本二班2012410010215清教与美国文学清教的历史产生清教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支——加尔文派。

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

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洁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

他们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

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庇的真教会。

基本教义基本教义是主张人的“原罪论”和“命定论”,即人生是罪恶的,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出生时就被上帝决定。

上帝预定大部分人死后要下地狱,而一些人通过自己的诚心诚意和积极努力获得心灵的“救赎”,从而成为上帝的“选民”。

这些“选民”的心灵要经历从罪恶到神圣的转化。

清教思想主张自律(self-discipline)和内省(introspection),虔诚的信徒只要阅读《圣经》,就可以通过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获得灵魂的救赎。

教会和教皇不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信徒们不必通过教皇取得和上帝的联系。

清教在北美的发展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承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对清教徒大施压力,要求他们臣服国王。

结果,斯克鲁比小镇的清教徒分离派信徒(Separatists)在1608年逃亡到荷兰,因为在那里他们能享有宗教自由。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荷兰对宗教宽容、不太要求道德的态度,令这群分离派信徒大感不安,于是他们决定离开欧洲,迁往北美洲开创新生活。

这些分离派信徒,获准到英国在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维吉尼亚州定居。

1620年7月,荷兰莱登的分离派信徒转道英国,最后于9月搭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

当时船上有大约100个成人及儿童,他们在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航行了两个月才抵达鳕鱼角,这里距离维吉尼亚州的北部还有几百公里。

在这里,于11月21日他们订立了“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载明他们愿意在新大陆建立社区,服从其法律。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摘要:部分英国清教徒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定居以来,清教思想就一直是美洲殖民地以及美国的主流思想。

对照《圣经》,我们就会发现清教主义严重偏离了耶稣的思想。

他们残杀印第安人、奴役黑人、发明核武器威胁人类、以及在国外发动战争等,这都来源于清教主义的理论支持。

因此,清教徒应认真反思历史错误和邪恶,要真正以耶稣基督为师、根据耶稣的本质思想去修学。

这样才能拯救自己、拯救世界 !关键词:耶稣;清教徒;以耶稣为师;拯救自己清教思想的形成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它来源于许多国际宗教形势和世俗形势的强大影响。

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本来都是一回事,信仰的都是《旧约》和《新约》,信仰天主和耶稣基督,但是主教们、信徒们对于经书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于是就产生了不可弥合的分裂,后来更是产生了许多的改良宗教。

清教原来是英国一个饱受迫害的小教派,最后由于美国的因素就演变成为世界上势力最大的一个新教派。

一清教主义的出现耶稣在公元元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城东南方向的伯利恒。

由于传播了不同于传统犹太教的思想,他就被自己的学生犹太人出卖给了仇恨耶稣的犹太长老。

长老们向罗马总督彼拉多告发了耶稣,并迫使彼拉多钉死了自己的思想对手。

其信徒被迫离开家乡,西去罗马秘密传教。

可是罗马人极端仇视,给予信徒的迫害颇为残忍严酷、惨不忍睹。

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被砖块砸死、或者被抓去放在竞技场中在几万人的目睹欣赏中被饥饿的雄狮吃掉。

但是地下教会依然继续发展壮大,最后迫使罗马帝国在公元 313年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基督教于是迅速传播到了欧洲各地。

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到了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强悍的日耳曼人灭亡之后,教会便成了西欧中世纪时期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牧师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也都是教会人士。

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拉丁语。

于是,西欧便开始渐渐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和迫害异己的时代,史称“黑暗的中世纪”。

清教主义对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1]

清教主义对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1]

1.清教主义源流詹姆斯·布赖斯曾说过:“英格兰有过清教革命,去没有创建清教社会;美国没有经历过清教革命,却创建了清教社会。

”(James Bryce, 1891,p599)。

对美国来说,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教义,更是一种文化氛围,对铸造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因此,我们想要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精神,首先要了解它们与清教思想的渊源。

清教主义的产生最早发端于欧洲的宗教改革。

在要求对英国国教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清教对英国和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英国,清教最终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而流传到北美的清教主义则构成了美国思想文化的源泉。

清教徒是16世纪中叶英国国教教会中出现的改革派。

其激进派提倡共和政体,坚持政教分离,由于他们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受到政府的迫害,所以不得不向外移民,寻求宗教自由,当然,这不是他们移民的唯一理由。

这批最初的移民于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远离欧洲大陆,在新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喜忧参半地开始了殖民拓荒。

清教主义,它源于“清教徒”,是对清教徒思想和行为的概括。

而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

2.清教主义对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2.1北美殖民地时期学院创建概况殖民地的第一所大学是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

1636年,马萨诸萨决定拨款400英镑建立一所学院。

因参与创办的100个人中有70人为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故将该校命名为剑桥学院,以继承剑桥大学的传统。

1638年,传教士、学院的创办人之一的约翰·哈佛(John Harvard,1607-1638)病逝,临终前立下遗嘱将财产的半数约850英镑和全部藏书400册捐给成立不久的学院。

为纪念他,马萨诸塞议会于1639年将该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后在1780年又改称哈佛大学,以感谢她的第一位巨资捐助人。

哈佛学院的建立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开端。

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

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

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美国作为一个以自由、民主与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国家,其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清教主义的影响。

清教主义是早期英国改革运动的一部分,于17世纪初传入美洲,成为美国殖民地最重要的宗教信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清教主义深深嵌入了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塑造美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主义最早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当时的英格兰国教会受到罗马天主教会积弊的影响,清教徒们希望通过改革使教会回归到早期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去除一切不合圣经教导的教义和仪式。

他们主张注重个体与神的直接联系,反对灵魂的中介,强调内心的信仰体验,推崇信徒的责任和个人的道德行为。

这些观念在美洲的殖民地中不断发展,形成了清教主义。

清教徒们在寻求宗教自由和实践信仰自由的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了新大陆。

他们希望在新世界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社会,可以在其中按照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生活。

在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到达美洲,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这次迁徙标志着清教徒在美洲的开始,也为美国的建国奠定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徒们将他们的信仰视为上帝赐予的使命,相信他们通过在新大陆上建立道德、纯洁的社区,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建立一支光辉的城市。

他们的信仰体系强调个人责任和道德观念,对于他们来说,个体的道德行为是获得救赎的表现,也是构建一个神圣社会的重要因素。

清教徒们积极追寻个人敬虔和社区公共生活之间的平衡点,他们注重个人的宗教体验,教导信徒诚实、廉洁和奉献的价值观。

清教主义对美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徒们对个体的重视和自由信仰的追求催生了美国的宪政传统。

美国国父们在起草宪法过程中,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他们坚信个体的信仰自由和人权应该受到保护,这就体现在《宪法修正案》中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平等权利的重视。

此外,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影响的研究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影响的研究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影响的研究清教主义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是一个多样化且复杂的主题。

尽管美国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主题,但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清教主义是指在17世纪初移民美国的清教徒的信仰和价值观。

他们带来了对宗教自由和个人责任的强烈信仰,以及一种严格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要求。

这些信仰和价值观在他们的文学和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作品中反映了清教徒的信仰和道德观念。

清教徒的文学作品经常探索信仰、原罪和神的意愿等主题。

约翰·維斯洛普的《致清教徒的小册子》(A Treatise to the Puritans) 和约翰·卡色尔的《天国门》(The Gates of Paradise) 都是清教徒的经典著作,其中反映了他们对神的信仰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清教主义塑造了美国文学中的道德主义和伦理意识。

清教徒强调个人的责任和道德义务,这些观念在美国文学中也得到了反映。

作家们常常探讨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责任,并使用故事来传达道德教诲。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描写一个被社会谴责的女性的故事,探讨了道德和罪恶的问题。

清教主义还对美国文学中的真实主义和简约风格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注重简单、直接和真实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这种简约风格体现在了美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中,例如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Walden) ,他在书中描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并强调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清教主义还对美国文学中的审查和道德约束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对文学作品进行审查,限制那些被认为与他们的信仰和道德观念不一致的作品的出版和传播。

这种审查制度一直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才逐渐减弱。

清教主义的价值观也塑造了美国文学中的个人目标和成功的追求。

清教徒强调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以实现自己在社会和宗教中的地位。

浅谈清教主义及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清教主义及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清教主义及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摘要】清教主义的传播和渗入伴随着早期的移民拓荒、定居北美的整个过程。

作为一种教义,清教主义不再具有原有的意义,但它对新英格兰乃至整个美国由来已久的影响,却在美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清教主义的基础知识—起源和教义;第二部分为清教主义影响下的美国的文化氛围;最后浅谈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清教主义,教义,文化氛围,美国文学通过自学(考试)和上课听老师讲我自认为对美国文学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自从接触美国文学以来便不断听到这个词—“美国清教主义”(“American Puritanism”)。

它像是一篇小说的线索贯穿着我所学过的整个美国文学知识体系,因此,在这门课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想整理一下思路,简要谈谈我对美国的清教主义及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的认识。

由于本人知识范围有限,只能借助所查资料表达自己的浅显见解。

作为美国文明与文化的主要源头,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持久而深刻。

正如佩里.米勒所说:“如果我们不理解清教,可以说就不能理解美国。

”美国清教主义虽然来自英国,但在北美这块特殊的地域,其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国民精神的铸造方面来说,其影响远远超过了英国清教。

从文学的角度考虑,清教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力量,影响作品本身的生产,又是一种伦理规范,制约着社会与作家的道德生产,同时,清教主义也是一种情感的力量,塑造着美国独特的文学精神。

自身也不断变化发展,因而在文学上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时代特征。

一、清教主义起源及教义(清教徒)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

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

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

16世纪出现于英国。

清教主义

清教主义

《清教主义》(2006-04-28 17:33:17)转载分类:科学文化清教主义总说明Puritans 是名字被给在16 世纪更加极端的Protestants 在认为英国之内的教会英国改革没有进来足够在改革教会的教条和结构; 他们想净化他们的全国教会由消灭宽容影响每块细片。

在17 世纪许多Puritans 移居了对新世界, 在哪里他们寻找了对发现了圣洁联邦在新英格兰。

清教主义依然是统治文化力量在那个区域入19 世纪。

相信700 个宗教主题我们的名单电子邮件英国清教主义完全联系没有唯一教会的神学或定义(虽然许多是Calvinists), 英国Puritans 知道起初为他们的极端重要态度关于宗教妥协被做在伊丽莎白一世期间王朝。

大多数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 并且他们成为了Anglican 教士做变动在他们的地方教会。

他们鼓励了直接个人宗教经验, 恳切的道德品行, 和简单的崇拜服务。

崇拜是Puritans 设法最改变事的区域在; 他们的努力在那个方向由强烈的神学信念和确定期望关于怎样承受了基督教应该严重被采取作为人的存在焦点。

1603 年在詹姆斯我成为了英国的国王之后, Puritan 领导要求他赠与几项改革。

在Hampton 法院会议(1604), 然而, 他拒绝了大多他们的提案, 包括主教的废止。

清教主义, 由理查·巴克斯特, 获得的普遍的支持最好表达由威廉Ames 和以后及早在17 世纪。

政府和教会阶层, 然而, 特别是在大主教威廉赞美之下, 变得越来越压抑, 造成许多Puritans 移居。

那些保留了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元素在击败了查尔斯i 在英国内战中的议会党之内。

在战争以后Puritans 依然是统治在英国直到1660 年, 但他们比老阶层争吵了在他们自己之中(Presbyterian 优势让路了对独立, 或集合, 控制在Oliver Cromwell 之下) 并且证明了更加不宽容。

浅谈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浅谈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3. 清教主义对美国人内在价值观的影响 在美国殖民时代 清教徒是移民主体 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 教理念 扮演了殖民时代政治理论的角色 清教主义中蕴含的个 人主义 理性原则 自治精神 为美国自由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精 神性的因素 清教徒早期的地方自治实践也有助于发展自由民主 政治 清教主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国的政治文化的影响都 是深远的 它将继续成为美国民主政治的支撑 清教主义的传播 和渗入伴随着早期的移民拓荒 定居北美的整个过程 作为一种 教义 清教主义不再具有原有的意义 但它对新英格兰乃至整个 美国由来已久的影响 在美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不仅 对美国文学的发晨和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与美国人性格中的个人 主义有联系 美国所谓的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丹尼尔 贝尔认为美国人的心 灵有两方面 他们代表的不是两极 而是两种方向 这两种方向
韦伯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但也存在 缺陷 首先 韦伯否认阶级对立 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叫 先定说 的观点 其实这个观点也是加尔文教的主张之一 其意思是说 一个人在死后能否得到解脱 上帝在他出生之前便已经确定 因 此 教徒不能依靠教会得救 而要靠内心保持纯洁的情操 过勤 俭节欲的生活 勤勉于世俗职业 现实自我确证 才最终会使灵 魂得救 通俗的说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 你在现世的一切活动 都是上帝早已经安排好的 所以你除了安于本分 多做善行 勤 劳节俭的生活外 做什么都是徒劳的 它的潜在意思就是 大家 都承认了资本主义精神 资产阶级是在努力追求正当利润 无产 阶级也应该安于现状 因为大家都是在为上帝服务 从而也就抹 杀了阶级对立 其次 马克思主义主张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即暴力手段推翻旧 的制度 重新建立起来的新制度模式必将会得到全社会的合法性 认同 而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 很明显采用了温和的改良手段 吸引大家信仰新教 信奉资本主义精神 从内心自省中去抵制欲 望的贪婪 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能永远存在下去 但是他忽略了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冲击性影响 仅仅只能是个理想主义 者 最后 我相信读过此书的中国读者不难发现 韦伯极力推崇 和赞扬资本主义精神或经济伦理的优越性 独特性 掩盖了其本

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清教徒是16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国教内部分离出来的宗教派别。

16世纪上半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英王为首领的国教会(圣公会),但是还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

60年代,许多人主张清洗圣公会内部的天主教残余影响,因此这些人得名清教徒。

他们接受加尔文教教义,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提倡勤俭节省,反对奢华纵欲。

17世纪上半叶因宗教不满和经济压力,大批清教徒移居北美。

在最早的13个殖民地,80%的教会都具有清教倾向。

清教徒在美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人们说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国的清教徒。

清教徒在美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清教主义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据记载,早期移民到马萨诸塞州的人当中,有超过一百个牛津、剑桥的毕业生,一位历史学者称那时的麻州为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社区。

在到达新大陆仅仅六年之后,虽然清教徒们还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奋斗,但是他们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了哈佛学院。

清教徒期望教会的传道人有高等的学历。

他们的妇女虽没有接受学院的教育,却都识字而且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们的小孩从一开始学习字母,就有一套福音ABC读本。

清教徒们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早期的清教徒生活是严格按照《圣经》的标准生活的。

而和上帝直接交流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圣经》,然后根据阅读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他们不需要神父,直接向上帝祈祷,一切都在单个个体和上帝之间直接进行。

因此当时的人们需要读懂《圣经》,读懂《圣经》就必须要读书识字,因此学校就建立起来,教育也随之得到长远的发展。

今天的美国人毫无疑问地坚持了清教祖先的优良传统,非常地重视教育。

在今天的美国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美国的教育在当今世界上也是领先的。

清教对美国的影响

清教对美国的影响

四、清教主义塑造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
加尔文主张:“上帝对人的获救有绝对自由权,但人可以通过在尘世职业上的成就以获得受到上帝恩宠的确证。”{15}清教徒普遍接受了这种以职业劳动为唯一内容的天职观,相信努力工作便能取悦上帝,勤劳致富是获得再生的唯一手段。清教徒们都自觉的努力工作,把工作视为快乐,这种观念促使他们不断开拓边疆,征服自然,养成了敢于冒险,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种性格使美国人获得了物质上的成功。在很短时间内把一个荒野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清教主义与使命意识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新教为主的国家。移民始祖在移居北美大陆的过程中,在英国新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国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最突出的体现之一就是在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中所逐渐形成的宗教使命感”⑧。17世纪初,大批英国清教徒为摆脱宗教压迫,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大陆。“他们把北美大陆视为复兴基督教的理想之国,是建立未来基督教世界的楷模,在这些清教徒看来,他们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⑨。随着北美殖民地的发展,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这些盎格鲁—萨克逊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优秀选民”⑩。美国人坚信,他们的使命是以身作则地向全世界传播自由和社会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引导到人间新的耶路撒冷”{11}。这种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神话根深蒂固于美国文化中,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清教徒认为他们有救赎世界的使命,决心“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的生活,并把基督带到这个遥远的世界”{12}。
今天的美国人无疑秉承了清教先祖重教的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在今天的美国社会,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各州都有义务教育的法规,全国的文盲比例极低,约为1%。现在,全美大约有6000万人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上学,另有900万人上职业学校,还有1300万人通过各种形式接受教育,全美有3500多所大学,已经从大众高等发展为普及高等教育。

关于美国民主的清教渊源

关于美国民主的清教渊源

关于美国民主的清教渊源张孟媛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新英格兰殖民地的一些原始档案,通过考察新英格兰清教政体创立和运作的宗教理念以及立法、实践诸情况,论证新英格兰清教蕴含现代美国民主的某些理念和形式,具体体现为限权政府思想和地方教会自治原则,并且清教徒在现实生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某些“民主”权利。

不过,这些“民主”倾向尚未完全跳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藩篱,,因此,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不可与现代美国民主观念相互混谈,更不可等同。

虽然如此,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新英格兰殖民地现实生活的演进,清教不可避免地日益世俗化,最终成为现代美国民主的来源之一。

关键词 新英格兰殖民地 清教 民主新英格兰殖民地的清教统治性质及其与美国民主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也是国内外史学家颇为关注、争议频仍的问题之一。

围绕该问题,美国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史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论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而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也存在相左之见。

鉴于此问题不仅对于新英格兰史研究乃至整个早期美国历史研究,而且对于探究美国民主政治的渊源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特做进一步的考察,期以一得之见就教于方家并引起更深层面的讨论。

一国内外史学界对新英格兰殖民地的清教统治性质及其与美国民主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歧见纷呈。

就美国史学界而言,随着美国国内外社会思潮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国际学术界清教研究的深入,美国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史家做出了观点各异的解释。

19世纪是美国民族主义情绪继独立战争之后再度高涨时期,以乔治・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2 croft)等人为代表的美国浪漫主义史学家深受鼓舞,他们饱含爱国主义激情,在作品中大力讴歌美国的民主自由精神。

在这些史家看来,17世纪新英格兰的“清教先祖”正是美国民主自由传统的奠立者。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社会的大转型,美国学术界的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转变,各派史家与作家从各方面贬抑欧洲传统对美国社会和制度的影响,发轫于英国的美国清教“首当其冲”。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英本二班2012410010224魏宇婷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

16世纪出现于英国。

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

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故名。

后又分为长老派与独立派。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

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

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一、清教起源与发展清教产生于英国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支——加尔文派。

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

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洁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

他们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

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庇的真教会。

清教是一个广泛、不确定的名称,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

16世纪末,清教各集团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长老派(presbyterian)和独立派(Independents)。

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隶属于国家的长老制教会组织。

;后者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认为每个教区应独立自主,反对国家教会的原则。

16世纪末清教运动受到镇压转入低潮,但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再次兴起。

清教徒不仅在宗教会议和教会活动中批判主教制政府,还在议会内外积极进行反对专制王权的宣传鼓动工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罗长斌
【期刊名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3)003
【摘要】部分英国清教徒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定居以来,清教思想就一直是美洲殖民地以及美国的主流思想.对照《圣经》,我们就会发现清教主义严重偏离了耶稣的思想.他们残杀印第安人、奴役黑人、发明核武器威胁人类、以及在国外发动战争等,这都来源于清教主义的理论支持.因此,清教徒应认真反思历史错误和罪恶,要真正以耶稣基督为师、根据耶稣的本质思想去修学.这样才能拯救自己、拯救世界!
【总页数】5页(P83-86,102)
【作者】罗长斌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1
【相关文献】
1.美国清教徒与美国清教主义 [J], 赵刚松
2.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J], 徐健翔
3.清教主义与美国精神——从《黛西·米勒》看清教主义对美国国民性格和价值观的影响 [J], 刘淑贞
4.美国梦根植于清教主义 [J], 姚若彤;
5.清教主义到消费文化:从《嘉莉妹妹》看美国道德传统的式微 [J], 王任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摘要:部分英国清教徒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定居以来,清教思想就一直是美洲殖民地以及美国的主流思想。

对照《圣经》,我们就会发现清教主义严重偏离了耶稣的思想。

他们残杀印第安人、奴役黑人、发明核武器威胁人类、以及在国外发动战争等,这都来源于清教主义的理论支持。

因此,清教徒应认真反思历史错误和邪恶,要真正以耶稣基督为师、根据耶稣的本质思想去修学。

这样才能拯救自己、拯救世界 !关键词:耶稣;清教徒;以耶稣为师;拯救自己清教思想的形成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它来源于许多国际宗教形势和世俗形势的强大影响。

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本来都是一回事,信仰的都是《旧约》和《新约》,信仰天主和耶稣基督,但是主教们、信徒们对于经书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于是就产生了不可弥合的分裂,后来更是产生了许多的改良宗教。

清教原来是英国一个饱受迫害的小教派,最后由于美国的因素就演变成为世界上势力最大的一个新教派。

一清教主义的出现耶稣在公元元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城东南方向的伯利恒。

由于传播了不同于传统犹太教的思想,他就被自己的学生犹太人出卖给了仇恨耶稣的犹太长老。

长老们向罗马总督彼拉多告发了耶稣,并迫使彼拉多钉死了自己的思想对手。

其信徒被迫离开家乡,西去罗马秘密传教。

可是罗马人极端仇视,给予信徒的迫害颇为残忍严酷、惨不忍睹。

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被砖块砸死、或者被抓去放在竞技场中在几万人的目睹欣赏中被饥饿的雄狮吃掉。

但是地下教会依然继续发展壮大,最后迫使罗马帝国在公元 313年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基督教于是迅速传播到了欧洲各地。

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到了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强悍的日耳曼人灭亡之后,教会便成了西欧中世纪时期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牧师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也都是教会人士。

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拉丁语。

于是,西欧便开始渐渐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和迫害异己的时代,史称“黑暗的中世纪”。

黑暗主要是出自于教会所设立的宗教裁判所,最严重的罪名就是“异教徒”、“异端邪说”,然后被当众烧死。

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俄国的)东正教。

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成为封建制的国家,在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

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1491—1547)因害怕英王权利旁落到对手西班牙王室的手中,就在英国发起了宗教改革,命令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会,并把自己封为教会的最高领导人。

这样,英国就不受罗马教廷所节制了。

它基本沿用旧教的教义、礼仪和主教制,但也是一个新教派。

于是,英王就成为了唯一一个执掌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两大权利于一身的国王,这是政教合一的政权,但它不符合基督教世界的两王(国王和教皇)统一的传统。

l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在英国国教内部又继续发生改革运动,分裂出来一批人。

他们认为英国国教的改革并不彻底,不应该保留很多天主教的色彩尤其是礼仪方面。

所以他们希望把天主教色彩从国教中清除出去,并彻底清除非《圣经》的成分,实现完全的政教分离等等。

这话听起来还是不错的,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只是他们的借口而已,他们自己的非《圣经》的成分还要多得多。

1559 年,他们脱离国教组成了清教派,也称纯洁教派,来自于单词 pure(纯洁的 );于是他们在英国遭受到了一些迫害。

著名的清教徒文学家就有弥尔顿 (1608—1674)和班扬 (1628—1688)。

该教派又分为两派:长老制清教徒和独立派清教徒。

清教和国教冲突不断,导致贫穷的独立派清教徒决定远离故土,千里迢迢移民到美洲去建立殖民地,以谋生和实践自己的新教。

终于在1607年,第一批清教徒乘船来到了现在的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

而十三年之后(1620年 )才有第二批清教徒来临,他们到达了更北的地方,现在叫做马塞诸塞州波士顿附近。

随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英国清教徒、欧洲人来到北美,直至建立了十三个直属于英国的殖民地。

于是这个地方,就是以英国人为多数,并以清教思想为其主流思想的独立王国。

遗憾的是,他们重复母国的迫害行为,把那些不同于清教思想的人逐出殖民地或处死。

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大量的独立派清教徒被迫离开英国迁至美州,并和美洲印第安人发生了严重的、长时期的流血冲突,最终夺得了北美的统治权。

随着美国的独立建国和日益强大,清教主义在全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广泛。

二、对清教思想的法理剖析加尔文教、路德教、圣公会教并称为新教三大主流教派。

加尔文教是l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的产物,由法国人加尔文于 1541年创立于日内瓦。

该教是以加尔文神学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团体的总称,后来它广泛流传于荷兰、苏格兰和英格兰等地,这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清教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7世纪以后,该教派随着欧洲人转向美洲的移民活动传播至北美等地。

早期的清教徒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美洲清教84 徒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即工作 );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 )。

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

每个人要人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

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

”[I】清教徒们认为,人们开创产业就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

他们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并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不欺骗顾客。

所以其价值观也可以简单归纳为“努力工作、节俭、孝敬和持重。

”【2】在个人主义思想中,他们强调对于个人的尊重和积极创业的重要性。

它积极的一面就是后来导致了杰佛逊在《独立宣言》中倡导了“人人生而平等”的伟大思想。

而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所描述的,也是这种积极奋斗的世俗人生。

清教徒把自己和加尔文的思想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大大地发展了清教思想的内涵。

他们的发展轨迹就是把加尔文的理念用行动表现了出来,比如他们更重视工作、挣钱和经济发展。

实际上,这样的行动是非常世俗性的,它把严肃艰苦的宗教修行彻底转变成了世俗社会中对于名利的强烈追求和欣赏,并不惜滥用武力从印第安人手中抢夺地盘。

所以,它虽然最终导致了美国庞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发展,但这完全是有别于上帝希望看到的修行活动。

或者也算作是上帝的安排,但远远不是修行的行为,而是上帝在把美国当成世界警察在培养。

这是极低级的培养,不是上天国式的培养,所以其宗教理论是很低层次的,根本不值得炫耀 ! 早期清教徒奉行了过分格的戒条,从而伤及无辜人士。

比如在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塞勒姆,有 19名妇女的做法和众人不同,于是就被诬陷为女巫而被法官们审判、监禁或绞死。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1692年 2月至 1693年 5月。

著名小说家霍桑 (1804—1864)的祖父就是其中的一位法官。

霍桑为祖父的罪恶感到羞愧而改动了自己的姓氏,并在《红字》等作品中为妇女们鸣冤,赞扬女性,以表达对祖父的不满。

颇为奇怪的是,清教徒们在母国受到了迫害,来到美洲掌握了大权,就开始重复母国的迫害弱第 3期罗长斌:美国清教主义的形成和危害 2013铱者的行为。

那么他们积极地向迫害者学习,他们统治美洲的正义在哪里呢?其实,这都是世俗世界里的以强欺弱式的争斗,可他们却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干的却是严重违背上帝旨意的行动:这是典型的知 (天 )法犯 (天 )法。

女巫审判只是该教派众多违法犯罪的案例之。

在那个事件之后的岁月里,美国人民和政府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我们迄今没有看到美国人民的忏悔改错之意,尤其是对于印第安人的迫害残杀成了美国人民不容许别人批评的国家心病。

但是德国人民是唯一做到认真忏悔的民族。

美国人民解放了德国人民,把“民主自由”思想带给了德国,但是还有比“民主自由”更好的思想:就是“忏悔”的思想。

美国人停止不前了,不愿忏悔了。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美国清教徒们的内心被清教思想培养得很傲慢、很趾高气扬了。

他们睁大眼睛看着别人的罪恶,却对自己的罪恶视而不见。

而这完全不是耶稣的“人子”以及“称义”的思想,也不是上帝批评惩罚该隐、教导亚伯的思想。

然而,他们那偏离耶稣思想的头脑里所形成的错误理论,却支持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他们的命中注定的使命,因而是最正确的,从而缺乏反思的心态和精神。

在奉行大力发展生产的信念之时,他们毫无善意。

他们以优势武力大肆杀害印第安人,抢夺其土地资源,从而导致许多印第安部落灭绝了。

小说家库珀(1789—1851)在《最后的莫希干人》中就描写了这一惨状,莫希干部落就被灭绝了。

笔者估计,可能有一二百万的印第安人被屠杀,屠杀持续的时间长达二百多年。

美国人的持枪传统就来源于此:因为这样户主就可以方便杀伤、击退、杀死印第安人。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就写道:“弗吉尼亚人就实行一种种族灭绝的政策,……1637年,……约翰·梅森率领一支军队,夜间奇袭佩科特人的主要村庄,放火焚烧村庄,开枪打死从火中逃出的男人、妇女和儿童。

”【3]最后,残留下来的少量印第安部落被迫住在被政府划定的贫瘠山区(22处 ) 里生活,那样的区域叫做“保留地 (Reservation)”,本质意思就是“集中营”。

更有甚者,他们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认蓄养黑奴的合法性。

被贩卖和蓄养的黑奴只是主人的财物,可以任意地被主人鞭打、强奸和致残。

被蓄养的黑奴是白人强者在三角贸易中从非洲海岸边强力抢走的。

有统计数字说,1680年有黑人 700 人,1730年为 9万人,1800年为 100万人。

而在海上运送的过程中,有人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黑人病死在了拥挤的船舱而被扔到了海里。

因为英国的棉花贸易问题,蓄奴的时间是从 1630年开始的;到 1862年林肯总统在国家法律上废止这个制度,时间长达 232年。

可是,黑人真正和白人享受同样的自由还要等到1970年代才能实现。

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从国家的法律上解放了黑人,可它导致了南北双方共有70万自人战死沙场。

这未尝不是白人蓄奴行为所应该得到的恶报!因此,表面上的语言描述是没有用的,要看行动,行动也在说话。

那么,这样长时间的屠杀印第安人和蓄养黑奴两件巨大的犯罪行动,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的、长时间的国家犯罪。

不能不说,这种犯罪就是在清教思想的指引下、支持下或默认下发生的,屠夫就是清教徒。

所以,清教徒怀着的一种所谓的使命感、神圣感在北美创业,把美洲称为是上帝承诺给他们的人间天堂(Promised Land)。

他们在美州开拓疆土、扩大产业、增加财富,将自己的一切活动都神圣化,并为美国人奠定了强大的产业和基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