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详解
中学心理健康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中学心理健康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a4d457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c.png)
第一步:把白纸横放,在白纸上端中 央写上“某某的理想未来”。
第二步:在白纸的中央从左到右画一条直线,可以画长一些, 然后在直线的最右端画上箭头,使它成为一条有方向的线。
第三步:这条直线左端代表你的现在,在此处写出你现在 的状况:学习情况、性格、兴趣等;这条直线的右端代表你实 现了理想自我之后的理想未来,在此处写出你理想中的未来生 活。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老师说:“大风吹”; 同学们齐问:“吹什么”; 老师说:“吹……的人”; 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就马上站起来。
张笑的 故事
1.是什么原因让张笑备受困扰?
2.如果让你给她些建议,你想 对她说些什么?
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
自己今天是什么样的人
(张笑:身材较胖、英语中等、 成绩中等偏下、自卑)
两者有差距
修正理想自我中不切实际的、过高的目标, 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
如何实现理想 自我和现实自
我的统一
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健身、科学饮食
较胖
优雅、苗条
自卑
自信训练
从容、自信
主动与同学交流, 多参加集体活动
不善交际
交际达人
多读课文、多背单
பைடு நூலகம்
词、多口语交流
英语中等
精通外语
现实自我:笑起来难看、配音专业 理想自我:成为一名优质偶像演员
第四步:请根据你的理想未来,在直线上方标出 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例如考上理想学校、 职业规划、继继续学习等;在直线下方标出实现过 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例如人际关系、阅读、旅游、 口才等。
努力改善现实自我 修正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
时间 当时的自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的实现情况 当时的心情 现在我觉得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作文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aa7d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5.png)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作文咱每个人心里头啊,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还有一个现实中的自己。
这俩“自己”有时候挺合拍,有时候又像是冤家,老对着干。
就拿我减肥这事儿来说吧。
我理想中的自己,那可是身材苗条,穿啥衣服都好看,走在街上回头率超高。
我想象着自己能轻松地穿上那些修身的牛仔裤,展现出修长的美腿;或者套上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像个优雅的小仙女。
我会每天早起去跑步,迎着朝阳,微风拂过脸颊,那感觉,棒极了!跑完步回来,还能给自己做一份营养又美味的早餐,什么全麦面包、水煮蛋、新鲜水果,统统安排上。
可现实中的我呢?每天早上闹钟响了好几遍,我都还在被窝里挣扎,心里想着:“再睡五分钟,就五分钟。
”结果一睁眼,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跑步?早没戏了!早餐也是随便在路边摊买点油条、包子,匆匆忙忙就去上班了。
晚上下班回到家,累得像条狗,往沙发上一瘫,动都不想动。
想着要做运动,可身体就是不听使唤,心里还安慰自己:“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开始吧。
”然后呢,就开始抱着零食,一边吃一边追剧,那叫一个“爽”。
等到称体重的时候,看着数字蹭蹭往上涨,心里那个懊悔呀,暗暗发誓明天一定要开始减肥,可这“明天”,永远都在未来。
还有学习这方面,理想中的我,那是知识渊博,出口成章。
我计划着每天晚上读一个小时的书,什么文学名著、历史传记、科学杂志,都不在话下。
我想象着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和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的修养。
我还打算报各种培训班,学英语、学画画、学摄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但现实呢?书倒是买了一堆,可很多都还没拆封,上面落了一层灰。
晚上吃完饭,本来想看书的,可朋友一个电话打来,叫出去吃烧烤喝啤酒,我这腿就不听使唤了,屁颠屁颠就去了。
培训班也是报名的时候兴致勃勃,上了几节课就开始找各种借口不去,不是说工作忙,就是说身体不舒服。
结果呢,钱花了不少,啥也没学到。
再说说社交吧,理想中的我,那是社交达人,朋友满天下。
我想象着自己在各种聚会中谈笑风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真实自我 理想自我
![真实自我 理想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4e99154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a.png)
真实自我理想自我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确实有些不满。
梦想中的我,理应是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更加是在辩论会里,我能随意说几句,就使大家鸦雀无声、无言以对。
让大家不得不佩服我的口才!
可现实生活中的我,说话总是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更加是在朗诵课文的时候,我就像被什么坎坷住似的,读得不太通顺流畅,与催眠曲没什么两样的。
和不太熟谙的挚友交流,我慌张之余,说话就咿咿呀呀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让对方不知问了多少次“什么”。
梦想中的我,理应是活泼心爱,多动多看,满怀着奇怪心。
可现实生活中的我,却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全日沉浸在学习中,吞噬在题海里。
睡觉前,我照旧把书放到枕头下,外出游玩时,我手中照旧捧着书,不管何时,我心照旧藏着学习。
妈妈警告我的话,我只是把它当成“耳边风”,一吹过,什么都消散了。
梦想中的我,脾气要随和,能沉得住气。
可现实生活中的我并非如此,我总爱发小姐脾气,只要遇到小小委屈,我就会向妈妈撒娇,哭哭啼啼的。
我总是为一点鸡毛蒜皮而气得脖子都红通通的,脸蛋都火辣辣的,眼睛都睁得圆圆的。
虽然我的脾气很烦躁,但人缘还是不错的。
梦想中的我就是如此,但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和恒心变更自己,把现实成为梦想。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作文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ba62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8.png)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作文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这个自己,或许拥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勇气,或许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又或许具备着各种令人赞叹的品质和能力。
然而,当我们从幻想的云端回到现实的地面,却往往会发现,那个理想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理想中的自己,那可是个超级自律的人。
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升起,我就已经精神抖擞地从床上蹦起来,穿上运动装备,出门去跑个几公里,回来冲个凉水澡,然后神清气爽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
学习的时候,那效率简直高得吓人,各种知识就像流水一样顺畅地流进我的大脑,我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和掌握那些复杂的概念和难题。
工作的时候,我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各种绝妙的点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让同事和领导对我刮目相看。
而且,理想中的我,那可是个社交达人。
在各种聚会和活动中,我总是能谈笑风生,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大家笑声不断,我能轻松地和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成为好朋友,拥有一个超级庞大且真挚的朋友圈。
回到现实呢,那可真是惨不忍睹。
每天早上,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我就像被床封印了一样,死活起不来。
好不容易挣扎着起来了,也是迷迷糊糊,别说去跑步了,能按时洗漱出门都算不错了。
学习的时候,经常是看着书没一会儿,心思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一会儿想刷刷手机,一会儿又想吃点零食,一天下来,真正学到的东西少得可怜。
工作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难题,有时候还会因为紧张或者粗心犯一些低级错误,别说让领导刮目相看了,不挨批评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社交方面,那就更别提了。
参加聚会的时候,我总是那个躲在角落里默默吃东西的人,别人谈笑风生,我却连插话都不知道怎么插,有时候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了句话,结果还冷了场,别提多尴尬了。
别说和陌生人成为朋友了,就连和熟悉的人相处,有时候都会觉得有些吃力。
为啥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差距这么大呢?我也仔细琢磨过这个问题。
我发现,理想中的自己,往往是我们在心里给自己描绘的一幅完美的画卷,没有任何的瑕疵和困难。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d7962d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5.png)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心理学中有重要意义的概念,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最好方式。
理想自我是我们对未来,对期望自己可以做到或者想要实现的对象抽象概念,它代表着我
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也表达了期望达到的自己的形象以及我们希望未来的样子。
即使有
可能的偏差,这一概念也象征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渴望,并且知
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实现。
因此,理想自我可以成为人们衡量行动的一个依据,激发人们
实现目标的动力,当我们太重视完美时也是一种谨慎行事的做法。
相反,现实自我是我们真实存在的自我,我们实际人生中所拥有和所表达的。
它反映
出我们实际行为及其有关因素,包括我们常规的理性行为表现,以及主观感受。
它表达了
我们遭遇社会重压时坚忍,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投入社会的经历,这种实际的表现可以更好
地反映我们的内在真实状态。
在现实自我的影响下,我们需要及时的批判性的思考,把握
现实自我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让我们及时行动,也是一个有用的防范最坏情况的工具。
虽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有各自的特色,但它们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在理想自我的引导下,当我们把握到现实状态时,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也能
够更加正确和正确地指向我们渴望实现的努力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思维与行
为走向一致。
巧妙的将梦想的形式融入到现实中,可以更多地提高人们实现梦想的效率,
促进梦想的实现。
因此,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结合,是心理健康、生活满足与实现
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64c691c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d.png)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从实际存在或是观念存在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它是自我状况和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1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应,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的反应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应,但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
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或者是非理性认识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消极心理倾向。
这些心理倾向如果用于指导现实生活或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迷惑和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病。
1[美]霍妮著,《自我的挣扎》,108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差了什么?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差了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14517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c.png)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差了什么?展开全文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差了什么?理想自我,是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现实自我,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从现实自我发展成理想自我,这是我们的夙愿。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每个人思想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但是大部分大多数人发现自己跟理想的自我不匹配。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越接近,我们的情商就越高。
这就意味着,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在于情商的高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差了情商的引导。
理想自我,其实是最大程度的发挥潜能的现实自我。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内置的动力,随时都可以最大程度的挖掘潜能,他把这个称为自我实现趋势。
而能够促进自我实现的介质,就是情商。
《情商》一书中,罗杰斯指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和具有情商的人,有以下的核心价值:开阔的接纳自己的经历活在当下相信自己有效的运用自由有创造力它们被认为是,能够实现理想自我的要素,也就是说,我们要完成自我实现,就要把握好以上要素。
可现实自我往往是背离以上要素的,我们往往不相信自己,又无法接纳自己的经历,沉浸于过去,或者忧虑于未来,渴望自由,却不知道如何实现自由,不了解自己,以至于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我们就是如此,不能很好的接纳自己。
导致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康永哥说,情商高,才能舒服痛快地做自己,这也就需要辨认和开阔的接纳自身的情感,才不会陷于自我矛盾,影响自己的发挥和潜力的发掘。
01 若想辨认和开阔的接纳自身的情感,我们就要改善自己的情感认知情感的自我认知指的是,持续的关注自己内心思想状态,这是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的缘由,辨别引起心烦和“情感劫持”的事件起因。
我们会发现,人往往会关注想看到的和想听到的,而忽视,所看到和听到的。
这就是我们情感认知的盲点,一方面我们我们对自己的情感认识片面,不知道情感背后的意义,以及缘由,另一方面,我们往往会因为情感所困,而连累到自己以及潜能的发挥。
现实的我理想的我5百字
![现实的我理想的我5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c571d0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c.png)
现实的我理想的我5百字以现实的我理想的我现实的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匆匆洗漱完毕,赶着去公司。
我在工作中勤勉努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手头的任务。
虽然工作不算轻松,但我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下班后的我,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我坚持每天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锻炼不仅仅是为了保持好身材,更是为了增强体魄,提高抵抗力。
我喜欢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理想的我,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家。
我有自己的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
我们共同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的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盈利的机构,更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
我们致力于环保事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理想的我,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眼界。
我爱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理想的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我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物,对待他人友善和尊重。
我乐于助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我明白,只有心存感恩,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实现理想的我,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我会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追求卓越。
我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我会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探索和创新。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理想的我一定会实现。
总结起来,现实的我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上班族,理想的我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家。
现实的我注重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提升,理想的我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眼界。
我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物,懂得感恩与他人友善相处。
实现理想的我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我会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理想的我一定会实现。
理想我和现实我心理课
![理想我和现实我心理课](https://img.taocdn.com/s3/m/b27015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b.png)
理想我和现实我心理课一、引言理想我和现实我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的两个自我,理想我是我们向往的、追求的,而现实我则是我们面对现实时所展现出的真实自我。
在心理学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情感和思维等方面。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差距。
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定义1. 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期望成为的形象或者状态。
它通常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对于未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者期望,包括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社交关系等方面。
理想自我的形成通常源于个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以及个体内部对于需求和欲望的认知。
2. 现实自我现实自我的概念指代了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状态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
它通常受到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实自我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形象。
三、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1.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当个体的理想自我无法与现实相匹配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和不满。
这种矛盾和不满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协调为了更好地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差距。
首先,我们需要对于理想自我的期望进行适当调整,让其更加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我们个体所处的生活状态。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积极行动去实现我们对于理想自我的追求,让其逐渐与现实相接近。
四、影响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因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环境会对个体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2. 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是影响个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e918bc2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1.png)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艾尔伯特·斯密斯(Albert Ellis)提出来的概念。
他用这两个概念区分了一个人的希望以及现实之间的差异。
理想自我是指一个人内心里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希望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而现实自我指的是一个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从外表上看,也可以称为自我表现出来的样子。
理想自我的影响其实非常深远。
一个人的内心,有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
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理想,就会激励自己去追求它,比如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交易员,就会激发自己去拼命学习,做出艰苦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理想;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理想,就会消极地树立自我形象,对他自己不满,对他所处的环境抱怨不断。
现实自我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实自我可能就是一个人自身的实际实力,表明一个人最真实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实自我可以帮助我们去激励自己,一个人如果认清自己的现实能力,并不断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学习,就可以让自己更加强大,也能不断改善自我,甚至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人类心理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它们相辅相成,是融为一体的,只有在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中,人类才可以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应该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一个人生活成功的基石,也是一个人道路上攀登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心理学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a49965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心理学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理学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代表了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所期望成为的自己与实际上展现出来的自己之间的差距。
理想自我是一个人心中关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期望和愿望。
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价值观、目标、梦想和理念等。
理想自我通常是被社会和文化因素所塑造的,例如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社交圈子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对于成功、幸福和满意度的期待。
相比之下,现实自我是一个人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自己。
它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经历来形成的。
现实自我通常受制于外部环境的限制,例如工作压力、社会期望和个人能力等。
与理想自我相比,现实自我可能存在差距和矛盾。
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较大时,可能会产生一种称为“自我不一致”的心理压力。
这种不一致会导致焦虑、失落感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然而,这种差距也可以成为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努力和改变,一个人可以逐渐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一致性。
为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一致性,个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自我反思和认识:了解自己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和影响。
2. 设定合理目标:制定可行和具体的目标,并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这样可以逐渐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
3. 寻求支持和指导: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想和困惑,寻求他人的支持和指导。
他人的建议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理想自我。
4. 接受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现实自我所处的局限性。
这样可以减少对理想自我的过度追求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总之,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与个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通过认识自己、设定合理目标和接受自我,我们可以逐渐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分析报告800字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分析报告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da7c4c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0.png)
分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分析报告800字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二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现实自我决定我个体如何选择理想自我,而理想自我又给现实自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
现实自我说的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真实情况,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
理想自我就是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即在个体的自我概念中定位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通俗的话讲,就是我希望、期待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定位的标准、目标。
它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其实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这个社会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它之所以是这样也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的行为造成的,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它。
只能去适应它。
因此,不如先反省自己身上的一些不适应环境的东西,改变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因素,去适应这个社会。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
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当今大学生烦恼的重要根源。
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干好高整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
一个人既然有梦想,就要为梦想而奋斗。
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再以实际的行动,将白己的梦想变得更实在一点! 在对两个自我进行比对是就应该本着认真、谨慎的态度。
明确自己的日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只有选取了适合自己的明确方向,才能让自己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样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
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
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学分析
![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c1b2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内心的奥秘和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真实自我指的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真实性格和行为,而理想自我则是个体对自己理想中所应该具备的性格和行为的追求和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了人的内心冲突和心理困扰。
本文将对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概念进行解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定义真实自我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真实性格和行为,是个体内在的、真实的个性特征。
它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体现了个体的真实想法、情感和行为方式。
理想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理想的自我形象的构建和追求,它是个体对于自身性格、社会地位以及他人期待的一种心理期望。
二、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产生原因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源于多种原因。
首先,社会角色对个体的影响是造成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时,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环境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和行为。
然而,这种根据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行为差异可能会与个体内心的真实自我不一致。
其次,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塑造也会影响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为了适应社会规范,个体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和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导致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此外,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评价和反馈也会影响理想自我的形成。
人们常常会根据他人的评价和期待来调整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方式,但这种调整并不一定符合个体真实的自我需求。
三、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差距过大可能会导致个体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当个体发现自己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较大时,可能会感到自卑和不安,产生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怀疑。
其次,差距过大还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增加。
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
![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bdb87e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是可望而不可及。
犹如大海一样广阔无边,犹如苍穹一样遥无尽头,还是只在一线之间,唾手可得。
犹如花蕾绽放成花朵,江河汇聚成海洋,如落红化春泥,叶落归根般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理想,现实;现实,理想。
我们徘徊其中,乐也有,忧也有。
把快乐和悲伤,希望和梦想演绎成了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曲动听的歌谣。
理想的我是多么的理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冷静的处理,总能把每一件处理得非常完美。
而现实中的我做事总是不经过大脑,处理事情总是很冲动,有些事情不明所以的就往自己身上揽,到最后又感到后悔。
理想的我总是能很好的面对每一件事,遇事总是能理性的分析,这样既能帮助别人,也能帮助自己。
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是别人的事,自己还可以理性的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而一旦牵扯到自己的事的时候时,自己就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了,做事也很容易冲动,最终的结果就是事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案,还有可能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面对生活时,理想的我总是能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比如说每个月的生活费刚来时,自己在心中就一个大概的分配方案,各个方面都能照顾得到,从而使得不会出现生活费透支的情况。
然而现实中的我却与理想中的我总是相背而行,每个月的生活费来时,刚得到钱就大用特用,根本就想不到自己还要生活一个月;然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钱就用完了,使得后半个月总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每一元钱用出去的时候都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怕把钱用出去了而没什么用,最后造成了浪费的现象。
在学习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也是大不一样的。
理想的我能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每天该看什么书,做什么作业,心中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而在现实中,自己却非常的懒,什么都不想做,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想做,只要老师说不交的作业就很少做,就算是要交的作业,也是每天快要交作业时才在赶作业;有时候总是规定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读一本书,然而把书拿起时,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看一点,然而时间一长就不想看了,有时还会觉得很烦,然后就不看了,到最后来什么都学不到。
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他人自我
![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他人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a14f5a7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c.png)
理想⾃我、现实⾃我、他⼈⾃我理想⾃我是指希望⾃⼰成为怎样的⼈,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品质,对将来或者想像的⾃我的认识。
其中涉及的根本问题是“我想成为怎样的⼀个⼈”,“我应该是怎样的⼀个⼈”。
现实⾃我是指我认为⾃⼰实际上现在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
他⼈⾃我是指⾃⼰在与别⼈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别⼈认为我是怎样的⼀个⼈,对我有怎样的评价。
请根据⾃我的这种划分⽅法,回顾⼀下在上⾯的20个⾃我描述中分别有哪些属于理想、现实、他⼈⾃我。
具体⼜表明了⾃⼰在这些⽅⾯的什么特点。
在进⾏以上分析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些疑惑,怎么上⾯被归为⽣理、社会、⼼理⾃我的⼀些特征,⼜被归在这⾥了呢?因为这两种对⾃我的分类并不是相互排斥不兼容的,⽽是相互交错的。
即⽣理⾃我中可能包括了理想、现实和他⼈⾃我的某些内容,如关于我的⾝材,我觉得⾃⼰⾝材不够好,如果再瘦⼀点就⽐较满意了(理想的⽣理⾃我),与多数同学相⽐其实我已经算偏瘦了(现实的⽣理⾃我),其他同学说我⾝材不错(他⼈眼中的⽣理⾃我)。
我的理想⾃我中也包括了对⽣理、社会、⼼理⾃我等多⽅⾯的评价。
⾃我效能感、⾃尊、⾃卑⾃我效能是⼀种相信⾃⼰在某种情景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是由著名⼼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
例如对⼤学中的社会⼯作,有的同学对⾃⼰⽐较有信⼼,认为⾃⼰能够做得好,即使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也不打退堂⿎,⽽是想⽅设法坚持把⼯作做好。
⽽有的同学则对⾃⼰没有太多的信⼼,⼀旦出现问题或困难,就认为是⾃⼰缺乏这⽅⾯的能⼒,不适合做这⽅⾯的事情,很轻易地就放弃了。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这两种同学在社会⼯作成果上的区别,很⼤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的⾃我效能感的差别造成的。
很多时候,真正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我效能预期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对⾃⼰在某⽅⾯的能⼒信⼼会有很⼤差别呢?⼼理学研究发现,⾃我效能⽔平受到⼏⽅⾯因素的影响:过去的经验。
如果以前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并且效果很好,那么就会提升⾃⼰的效能感,反之则会降低。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281806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4.png)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人什么时候会改变?
人只有在感受到内心的不一致,特别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不一致时,才会想要改变。
比如,你想让老公多做一些家务。
可是老公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高度统一,就是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看电视,那纯粹靠你的外力推动,是很难达成持久的改变的。
改变的过程,就是你感到二者的冲突,想要开始改变,其实就是促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
如果需要改变的是现实自我,那可能只需要多给自己一些力量(比如打打鸡血),也有可能促成改变。
但是,对于“理想自我”不够现实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不切实际地想要改变现实自我,从而更容易陷入焦虑中。
比如完美主义者,他们潜意识中的“理想自我”,往往是一次就能成事的超高能力者,这对任何人来说(哪怕真的是超人)都是不现实的。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0ba93352a26925c52cc5bf43.png)
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二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现实自我决定我个体如何选择理想自我,而理想自我又给现实自我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
现实自我说的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真实情况,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
理想自我就是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即在个体的自我概念中定位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通俗的话讲,就是我希望、期待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定位的标准、目标。
它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其实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这个社会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它之所以是这样也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的行为造成的,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它,只能去适应它。
因此,不如先反省自己身上的一些不适应环境的东西,改变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因素,去适应这个社会。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
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当今大学生烦恼的重要根源。
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
一个人既然有梦想,就要为梦想而奋斗。
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再以实际的行动,将自己的梦想变得更实在一点!在对两个自我进行比对是就应该本着认真、谨慎的态度。
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只有选取了适合自己的明确方向,才能让自己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
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800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800](https://img.taocdn.com/s3/m/bd0532d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2.png)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800一、大学生的信念和理想的特点理想信念是人们所追求、所向往的目标, 是人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 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激发人们的热情, 振奋人们的精神, 鼓舞人们的斗志, 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活力和潜力的一个群体,又会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呢?每一位大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受到了大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熏陶,这种思想的灌输使得我们所树立的人生理想会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顶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之名的我们,也学会把责任扛起在自己的肩膀上,理想之中闪现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大学生学习、生活、择业都有极大的自主性,所以理想信念的形成也带着很明显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我们在怠于自己决定的时候会依赖开放环境、信息社会、多样多变的发展来引导自己。
理想信念形成的曲折而反复。
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社会竞争一方面推进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使社会呈现复杂多变状况。
一些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完全确立,在自主比较、选择过程中往往犹豫不决,显得迷茫困惑。
理想信念具体性与功利性突出。
由于社会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眼前轻长远的价值倾向,许多大学生受到这种阻抗使理想信念形成处于具体、功利层面而难以升华。
二、实现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既然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有着这样烙印深刻的特点,我们就应该有的放矢,突破自身的局限,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认清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历史责任,才能明确自己活着为什么,应该做什么,科学合理地安排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把握生的整个过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制定周详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要落实到每天, 每时,每分,每秒。 早自习· · · 午休· · · 晚自习· · ·
4、多利用空余时间 比如早读之前的时间,中午午休前的时间, 下午上课前的时间,如果我们坚持,利用我们 的空余时间,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猎豹和羚羊的故事
•
在非洲大草原,有两只动物,一只是食草的 羚羊,另一只是猎豹。 当曙光刚刚划破夜空,羚羊就会从睡梦中 猛然惊醒,它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赶快跑,因 为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猎豹吃掉! 于是,食草的羚羊一到早上就向着太阳飞 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猎豹也惊醒了。 猎豹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赶快跑,因为如果慢 了,就可能抓不住食物,要挨饿一天。 于是,猎豹一到早上也向着太阳奔去。
我们都希望长成理想中 的自己,但由于外在环境和 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 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当我们的坚持始终没有收获时,当我们的理 想与现实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文学大师鲁迅的行动告诉我们:虽然我们 不可以削足适履以适应时代的期许、社会的需 求,但也要适当地调整自己,从自身出发,从 我们身处的时代,立足的社会出发,更好地发 挥出自己正能量,长成理想中的自己!
理想中的自己与 现实中的自己
——初一(7)班主题班会
庄子曰:“人 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过隙, 忽然而已。”
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状态呢?
拼尽全力, 让自己成为开高的一员
那么, 现实中的自己又是什么状态呢?
成功没有捷径
唯有依赖奋斗
•奋斗的过程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
心中有理想,然后努力经营自己,不管 别人说什么,你都永不放弃。你要坚信: 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被保证,只有我们能 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实现!
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速度能达到每 小时110多公里,它喜欢捕食的猎物----羚羊,速度 是每小时90公里左右.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猎豹 却经常追不上羚羊。
猎豹说:我已经尽力了!
羚羊说:我必须全力以赴!
你呢?……
理想中的自己,在不远 的将来能够达到,必定源 于全力以赴。
当理想和现实冲突时
结语
没有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一、减少无效劳动 (1)人家在自习、看书,你在那说笑 话、说大话、说课外的话等. 闲话 (2)把课余的时间消磨在聊天上, 上课时无所事事、呼呼大睡… 闲事
(3)正听着课,思路不知不觉地想着学习上 不顺心的事情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结果越想烦 越深,越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失误的原因。 闲思
从现在开始我们每天可以也必须问自己: 1、今天我尽力了吗?尽了多少力? 2、今天我思考和掌握了多少东西?又
有哪些知识我没有弄明白?怎么处理?
3、明天我准备做什么?怎么安排?
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 献身革命志向。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 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 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 块大洋,而他三分之一就花在定报纸上。 他与同学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 事,不谈他人是非。他认为:改造世界对 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 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 情上。请问这位少年是谁?
二、增大单位时间内劳动量的方法 1、减少犹豫的时间,明确任务 治疗犹豫的措施:在自己支配的时间里, 首先想清楚这段时间的任务总共几项,哪个 重要,哪个较为次要,然后做好标记,任务 明确了,马上开始。 2、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的事,做 的多了,便形成习惯。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不由 自主的去做,想停止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