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轼测试卷

合集下载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轼的字是什么?A. 东坡B. 子瞻C. 子美D. 子由答案:B2. 苏轼是以下哪个朝代的文学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下一句是什么?A. 千古风流人物B. 千古江山如画C. 千古英雄人物D. 千古江山如梦答案:A4.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是什么?A. 千里共婵娟B. 千里共明月C. 千里共婵娟D. 千里共赏月答案:A5.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思量,自难忘B.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C.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D. 此恨绵绵无绝期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其中“美人”指的是______。

答案:理想中的美人2. 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向往。

答案:美好事物3.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这句诗中的“黄”和“苍”分别指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黄犬;苍鹰4.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其中“蜉蝣”指的是______。

答案:短暂的生命5.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句诗中的“华发”指的是______。

答案:白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宋史·苏轼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南平市质检题)

《宋史·苏轼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南平市质检题)

《宋史·苏轼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南平市质检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 分)(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③。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④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 泥沼雨水。

②侪(chái) :辈,类;吾侪:我们这些人。

③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④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 [诣] A.轼诣武卫营( )B.诣太守,说如此( ) (《桃花源记》(2) [属] A.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3分)(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 分)9.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3 分)答案:(二) (16 分)6. (4分) (1) A.到B.拜访(2) A.相连,连接B.同“嘱”,嘱咐,嘱托7. (3分) B8. (6分) (1) (3分) (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都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 ( “皆”和“吾谁与”的句式译对各1分,句意1分) (2) (3分)河水将要危害(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苏东坡知识试题试题库

苏东坡知识试题试题库

苏东坡知识试题试题库苏东坡知识竞赛题库一、填空题(74题)1、苏轼卷入“乌台诗案”,“谤讪朝廷"被贬哪里?答案:黄州与司马光旧党政见不合,被贬哪里? 答案:杭州新党执政后,再次被贬哪里? 答案:惠州、儋州她在诗中自评“问汝平生功业,_____________”答案:黄州惠州儋州2、________之后,苏轼被下狱,坐牢103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答案:“乌台诗案"。

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__________________,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答案: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4、相传唐元与14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人们称之为__________。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___________。

答案:“前三游”“后三游”5、北宋时期被称为书法“四大家"得就是苏轼、黄庭坚、米芾与谁?答案:蔡襄6、作家_________说:“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答案:方方7、苏轼就是北宋______家、_____家。

字子瞻,号_________,四川眉山人。

父____弟____并称_____,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答案: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苏洵苏辙“三苏”8、苏轼得词与辛弃疾齐名,世称_____,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诗歌与黄庭坚并称______,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________, 在文艺理论中提出写文章要如_______得文艺观。

答案:“苏辛”“欧苏”“苏黄" “北宋四大家" “行云流水”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得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得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

苏东坡传练习题

苏东坡传练习题

苏东坡传练习题一、选择题1.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字是什么?A. 子瞻B. 子美C. 子安D. 子由2. 苏东坡的《赤壁赋》是在哪次历史事件之后创作的?A. 黄巢之乱B. 靖康之变C. 赤壁之战D. 安史之乱3.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一句,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A. 长江的壮观B. 历史的变迁C. 个人命运的无常D. 英雄的豪迈4.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把酒问青天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举杯邀明月5. 苏东坡在黄州期间,曾因何事被贬?A. 诗词讽刺B. 政治斗争C. 经济问题D. 个人行为二、填空题6. 苏东坡,字______,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7. 苏东坡的《赤壁赋》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遗址,表达了对历史的______。

8.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大江东去”一句,展现了他对______的深刻感悟。

9.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通过“明月几时有”一句,表达了他对______的向往。

10. 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因______被贬,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简答题11. 简述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苏东坡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艺术表现上有何异同?13. 苏东坡在黄州期间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他的诗词作品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14. 论述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15. 分析苏东坡的诗词创作特点,并举例说明其诗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五、翻译题16. 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翻译成英文。

六、创作题17. 假设你是苏东坡的一位朋友,写一封信给苏东坡,表达你对他贬谪黄州的关心和慰问。

七、综合题18. 结合苏东坡的生平和作品,分析他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字是什么?A. 子瞻B. 子美C. 子由D. 子厚答案:A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2. 苏轼的诗作中,以下哪一首是描写西湖美景的?A. 《赤壁赋》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饮湖上初晴后雨》D. 《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C解析: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美景的著名诗作,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尤为著名。

3. 苏轼的书法被誉为“苏黄米蔡”中的“苏”,这里的“黄”指的是哪位书法家?A. 黄庭坚B. 黄公望C. 黄道周D. 黄慎答案:A解析: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其中“黄”指的是黄庭坚。

4. 苏轼的词作中,以下哪一首是抒发对兄弟之情的?A.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念奴娇·赤壁怀古》D. 《临江仙·夜归临皋》答案:A解析: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抒发对兄弟苏辙之情的词作,其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句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

5. 苏轼的散文中,以下哪一篇是记述他被贬黄州期间的生活?A. 《赤壁赋》B. 《石钟山记》C. 《黄州快哉亭记》D. 《后赤壁赋》答案:C解析:苏轼的《黄州快哉亭记》是记述他被贬黄州期间的生活的散文,其中描述了他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二、多项选择题1.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诗歌B. 词C. 散文D. 书法答案:ABCD解析: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词、散文和书法等方面,他的作品在这些领域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苏轼的以下哪些作品是描写赤壁的?A. 《赤壁赋》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后赤壁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ABC解析: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后赤壁赋》都是描写赤壁的作品,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描写中秋月夜的词作。

苏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字号是:A. 子瞻B. 子美C. 子安D. 子由答案:A2.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东坡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 念奴娇B. 江城子C. 水调歌头D. 永遇乐答案:B3. 苏东坡的《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位于今天的:A. 河南省B. 湖北省C. 江苏省D. 山东省答案:B4.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下哪一句不是出自此词?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答案:C5.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A. 把酒问青天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举杯邀明月答案:A6. 苏东坡的《赤壁赋》中,以下哪一句不是出自此文?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D.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A7.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提到的“羽扇纶巾”是指:A. 一种古代的头饰B. 一种古代的扇子C. 一种古代的帽子D. 一种古代的服饰答案:D8.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海而唱”的下一句是:A. 把酒问青天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举杯邀明月答案:A9. 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下一句是:A. 左牵黄,右擎苍B. 举头望明月C. 把酒问青天D. 江水流春去欲尽答案:A10.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是:A. 千里共婵娟B. 把酒问青天C. 举头望明月D. 江水流春去欲尽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一句“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完整版)苏轼测试卷

(完整版)苏轼测试卷

苏东坡传》测试题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悼念的是()A. 王弗B. 王闰之C. 王朝云D. 苏小妹2.东坡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

《诗》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

' 和爷和娘,恰是九个!” 请问苏轼讥讽的谁的字源学说()A.司马光B.黄庭坚C.王安石D.苏辙3.苏轼66 岁在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

暴病,止於常州。

这一首自题诗,道尽自己坎坷一生,但是仍然表达出自己豪放的性格,他觉得自己在政治生涯里,引以为自豪做出政绩的地方是黄州、儋州和()A. 密州B. 杭州C. 湖州D. 惠州4、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引起的。

A、《湖州谢上表》B、《方山子传》C、《赤壁赋》D、《游沙湖》5.下列不是苏轼的言论的是()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C、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D、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苏轼的文学观点和()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A.韩愈B.欧阳修C.柳宗元D.王安石7.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都曾得到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

A.范仲淹B.辛弃疾C. 张耒D.晏殊8.《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的是()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轼的字是什么?A. 子美B. 子瞻C. 子固D. 子由答案:B2. 苏轼的号是什么?A. 东坡居士B. 青莲居士C. 香山居士D. 六一居士答案:A3. 苏轼的《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是指哪个地方?A. 湖北黄州B. 江西南昌C. 江苏扬州D. 湖南岳阳答案:A4.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把酒问青天B. 但愿人长久C. 千里共婵娟D. 起舞弄清影答案:A5.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哪一句诗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A.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B.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下一句是“不思量,自难忘”。

2. 苏轼的《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下一句是“何妨吟啸且徐行”。

3. 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起舞弄清影”的上一句是“我欲乘风归去”。

4. 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中,“人生如逆旅”的下一句是“我亦是行人”。

5.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上一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词、散文等方面,其作品以豪放、奔放、清新、自然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苏轼的《赤壁赋》中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答案:《赤壁赋》中体现了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他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四、论述题(20分)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作品,分析苏轼的文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考练题:5苏轼+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考练题:5苏轼+Word版含答案

5.苏轼词两首班次姓名组别说明:本试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B.一蓑烟雨任平生C.一时多少豪杰..拍岸..D.惊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乘:趁着。

C.樯.橹灰飞烟灭樯:一种摇船的桨D.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4.对《定风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联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苏东坡传》测试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测试题及答案

《苏东坡传》测试题及答案《苏东坡传》测试题出题:周志磊网络测试设计:刘霞1.《苏东坡传》的作者是?A.林语堂B.余秋雨C.老舍2.本书大约多少万字?A.5万B.10万C.26万3.《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说的是谁?A.苏轼B.苏辙C.苏洵4.书中: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之时才可以下断语。

这句话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A.盖棺论定B.翩翩起舞C.日落西山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睡不着,去找哪位好友?A.张怀民B.欧阳修C.白居易5.苏轼字子瞻,号。

A.东坡贤人B.东坡居士6.苏轼去世后,谥号:“文忠”,“谥”这个字读音为。

A. shìB. yìC. jié7.《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指的是?A.西施B.昭君C.貂蝉8.苏洵赶考,铩羽而归,“铩”字读音为?A. shāB. shé9.苏洵铩羽而归,名落孙山,孙山是一个人,孙山当时考中了没有?A.没考上B.考上了10.欧阳修对“王安石的变法”的态度是?A.反对B.拥护11.有一年中秋节,苏轼喝醉怀念弟弟子由,写过一首词,是。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怀子由》1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流放。

乌台指。

A.御史台B.乌鲁木齐13.苏轼被流放黄州,黄州是现在的。

A.海南B.湖北黄冈14. 苏轼与友人游赤壁,写了。

A.《赤壁诗》B.《赤壁赋》15.书中“拗相公”指谁?A.王安礼B.王安石16.下列哪首诗不是苏轼写的?A.《泊船瓜洲》B.《题西林壁》17.《赤壁赋》里,诵明月之诗,后一句是?。

A.歌窈窕之章B.话太阳之诗18. 杭州有一道景观为“苏堤春晓”,名字由何而来?A.苏轼主持疏浚了西湖,挖出淤泥修筑了堤岸。

B.苏州的河堤19.用一个词语概括书中王安石的性格?(一个四字词语即可)20.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用2个四四词语概括)?说明:19、20题,只要回答都算正确。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测试卷(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测试卷(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测试卷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浮玉:喻指金山。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润州甘露寺弹筝》一诗首句写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试作简要分析。

3.赏析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红蕖:荷花②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③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4.“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运用了和的写景手法。

苏轼诗画测试题答案

苏轼诗画测试题答案

苏轼诗画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______朝代的文学家、书画家。

2. 苏轼的《赤壁赋》中,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______之战。

3. 苏轼的书法以______体最为世人所称道。

4.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对该历史事件中英雄人物的感慨。

5. 苏轼的绘画作品《木石图》以其独特的______风格著称。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轼的《前赤壁赋》写于哪一年?A. 1082年B. 1084年C. 1086年D. 1088年2. 下列哪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赤壁图记》3. 苏轼在《赤壁图记》中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关羽4.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中提到的“寒食”是哪种节日?A. 清明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5. 苏轼的《石钟山记》中,石钟山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江西B. 湖南C. 湖北D. 江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苏轼的绘画艺术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20分)苏轼的诗歌创作中,常常融入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请选择一首苏轼的诗作,分析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对现代人生活的启示。

五、综合题(30分)苏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

请结合苏轼的生平、文学创作和书画艺术,论述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苏东坡传选择题

苏东坡传选择题

苏东坡传1.苏东坡任职地区依次为 ( )A. 湖州、杭州、黄州、密州C.密州、黄州、杭州、湖州B.D.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杭州、湖州、密州、徐州答案【 B】解析:苏东坡在熙宁四年任杭州通判,在熙宁七年任密州太守,在熙宁十年任徐州太守,在元丰二年任湖州太守,后被捕入狱。

2.苏东坡个性复杂,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A. 精通哲理B.重情重义C.热爱自然答案【 D】D.处事圆滑解析:苏东坡精通哲理,重情重义,热爱自然,为人豪放大气,不拘小节,从其诗词中就可看出。

假设是他处事圆滑,便不会有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了。

3.苏东坡在密州时怀着安祥平和的心境,越发爱好A. 杜甫B.李白C.答案【 D】( )的诗。

孟浩然 D.陶渊明解析:苏东坡的诗词在这段期间到达了成熟期,只留下满心安详与顺时知命。

他的?西斋?诗简直和陶潜一模一样。

这首诗中有真正的安详与满足,也有对自然的声音色彩平静的喜悦。

4.苏东坡的朋友 ( ) ,事先知道了苏东坡被弹劾的消息,先派人去通知了子由。

A. 王诜B.张方平C.黄庭坚D.佛印答案【 A】解析:东坡的好友王诜驸马曾亲自出版苏诗,他一听到消息,连忙派信差到南京找东坡的弟弟子由,子由又派信差通知东坡。

5. 苏东坡的案子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最后仍然获释的缘故是( )A. 苏东坡朋友的请求B.老百姓的请求C. 皇上被苏东坡的诀别诗感动D.苏东坡的申诉答案【 C】解析:东坡误以为事态转恶,难逃一死,写了两首辞别诗给弟弟,交代后事,并说愿意生生世世和子由做兄弟,感谢皇帝以往的恩情,一切怪自己。

两首诗偶然到皇帝手中,大受感动,这也是获释原因之一。

皇帝看了6.苏东坡诗中拿 ( ) 开玩笑,“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A. 徐大受B.答案【 B】陈慥 C.马梦得 D.朱寿昌解析:陈慥字季常,是东坡随时可以开玩笑的朋友,在一首诗中,苏东坡用“狮子吼〞来戏谑他惧内,于是他惧内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季常癖〞仍是惧内的代称。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轼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2. 苏轼的字是什么?A. 子瞻B. 子美C. 子安D. 子建答案:A3. 苏轼的号是什么?A. 东坡居士B. 醉翁C. 香山居士D. 六一居士答案:A4. 下列哪首诗是苏轼的作品?A. 《将进酒》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念奴娇·赤壁怀古》D. 《滕王阁序》答案:B二、填空题1.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诗、词、散文2.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________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________。

答案:骈文;感慨三、简答题1. 请简述苏轼的文学地位。

答案: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词和散文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词作豪放洒脱,散文则以议论见长,被誉为“文坛巨匠”。

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哪些著名的诗句?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著名诗句包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四、论述题1. 论述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苏轼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

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

在词作方面,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其词作气势磅礴,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散文则以议论见长,善于运用比喻和典故,语言精炼,逻辑严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翻译题1. 请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翻译成英文。

答案: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 I raise my cup to ask the blue sky.六、分析题1. 分析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历史观。

东坡试题及答案

东坡试题及答案

东坡试题及答案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请列举苏轼的三项主要成就。

答案:苏轼的三项主要成就包括:(1) 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方面,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2) 书法艺术,其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3) 政治改革,他在任官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把酒问青天。

3.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大江东去,浪淘尽”来形容什么?答案:形容历史的长河和英雄的事迹。

4.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请简述诗中“十年生死两茫茫”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5. 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描述了一次与友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请列举出文中提到的三种自然景物。

答案:文中提到的三种自然景物包括:(1) 江水;(2) 明月;(3) 清风。

6.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物是人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答案:通过“物是人非”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7.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何妨吟啸且徐行。

8. 苏轼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用“夜饮东坡醒复醉”来形容自己的什么状态?答案:形容自己夜饮后既清醒又沉醉的状态。

9.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请简述诗中“遥想公瑾当年”所指的历史人物。

答案:诗中“遥想公瑾当年”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周瑜。

10.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老夫聊发少年狂”来形容自己的什么心情?答案:形容自己虽年老但依然保持少年般豪放的心情。

苏东坡试题及答案

苏东坡试题及答案

苏东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苏东坡的字是什么?A. 子瞻B. 子美C. 子厚D. 子由答案:A2. 苏东坡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苏东坡的代表作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岳阳楼记》D. 《醉翁亭记》答案:D4. 苏东坡的书法作品以哪种字体最为著名?A. 楷书B. 行书C. 草书D. 隶书答案:B5. 苏东坡的诗作《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什么?A. 远近高低各不同B. 只缘身在此山中C. 一览众山小D. 会当凌绝顶答案:B6. 苏东坡的《赤壁赋》中,描述了哪种自然现象?A. 潮汐B. 日食C. 月食D. 雪景答案:A7. 苏东坡曾被贬至哪个地方?A. 黄州B. 惠州C. 儋州D. 杭州答案:A8. 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A. 豪放词B. 婉约词C. 叙事词D. 抒情词答案:D9. 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石钟山位于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湖南省C. 江西省D. 湖北省答案:C10.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中,他与谁一同泛舟?A. 黄庭坚B. 王安石C. 王羲之D. 王安国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诗B. 词C. 散文D. 小说答案:ABC2. 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被后世誉为“苏体”,其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笔力雄健B. 结构严谨C. 笔法流畅D. 章法自然答案:ABCD3.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下列哪些诗句是出自该词?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C.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案:AB4.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答案:ACD5. 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下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A.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B.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C.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D.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的“十年”指的是苏东坡与妻子______的十年生死相隔。

《定风波》测试

《定风波》测试

《定风波》测试《定风波》测试苏轼一、回顾作者苏轼(1037~1101年),字,号,谥号。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且苏轼与唐代的、和宋代的、、、、合称“唐宋八大家”。

并与、、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

二、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词人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三、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上阙、下阙)上阙主要写的内容下阙主要写的内容四、品读与探讨(一)重点字词1、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字有何含义?(二)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下面的几句话,你认为在词中有什么深刻含义?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3、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形象?(四)艺术手法五、总结作者在本词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八、拓展练习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高考语文试卷_苏轼的诗歌

高考语文试卷_苏轼的诗歌

1. 下列关于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词作于公元1084年,当时苏轼刚刚调离黄州B. 词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C. 上片写静美,从听觉入手,下片写动态,从视觉入手D. 词牌名为“阮郎归”,又称为“醉桃源”、“碧桃春”2. 下列关于苏轼的《墨妙亭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记叙了苏轼在吴兴为官期间的故事B. 描写了吴兴的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C. 表达了苏轼对功名文章的看法D. 记叙了苏轼为官期间的政绩3. 下列关于苏轼的《红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诗中通过红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B. 首联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红梅的心理状态C. 颔联描绘了红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D. 尾联批评了石曼卿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最本质的特征二、简答题1. 简述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的词牌名及其特点。

答:词牌名为“阮郎归”,又称为“醉桃源”、“碧桃春”。

此调为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特点为:结构严谨,音律和谐,意象鲜明。

2. 简述苏轼的《墨妙亭记》的主题思想。

答:主题思想为:赞颂吴兴的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表达对功名文章的看法,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3. 简述苏轼的《红梅》的艺术特色。

答:艺术特色为: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红梅的心理状态;描绘了红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红梅的独特魅力。

三、作文阅读苏轼的《赤壁赋》,结合自己的感受,以“千古风流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 中心明确,立意深刻;2.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 语言流畅,富有文采;4. 结合自身实际,体现时代精神。

【作文示例】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文人,他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不体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才华。

在《赤壁赋》中,他描绘了壮丽的赤壁之战,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千古风流人物,如苏轼者,堪称典范。

高三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测试题doc

高三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测试题doc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宋)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

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1)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手法。

(2)下阙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比喻;反衬(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2)①下阙首三句写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

②“古今”三句,由古时联系到现今,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③最后两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将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

④这种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显示了词人内心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怀疑和迷惘,表现了他对宇宙、人生以及整个社会进程的忧患情绪。

【解析】【分析】(1)做此题要熟知各种技巧术语,仔细品味语言,得出答案。

“明月如霜为比喻”,“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动景衬托了月夜的寂静。

(2)由“天涯倦客”、“故园心眼”读出漂泊思乡之情;后两句楼空人去,物是人非,人生如梦,知是梦而梦未觉,极尽无奈感伤;尾句虚写,想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从而解脱。

眼前景,古今情,时空跳跃,宇宙人生。

由此梳理出复杂情感。

故答案为:⑴比喻反衬(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⑵①下阙首三句写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

②“古今”三句,由古时联系到现今,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眉山东坡考试题及答案

眉山东坡考试题及答案

眉山东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出生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2. 苏轼的《赤壁赋》是在哪次战役后所作?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D. 夷陵之战答案:B3.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述的是以下哪条河流?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B4. 苏轼的书法被誉为“苏黄米蔡”之一,其中“苏”指的是?A. 苏轼C. 苏洵D. 苏秦答案:A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思乡之情B. 友情C. 爱情D. 亲情答案:D6.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老夫”指的是?A. 苏轼自己B. 苏轼的父亲C. 苏轼的朋友D. 苏轼的学生答案:A7. 苏轼的《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诸葛亮B. 周瑜C. 曹操D. 刘备答案:B8. 苏轼的《赤壁赋》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中的“公瑾”指的是?B. 周瑜C. 曹操D. 刘备答案:B9.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左牵黄,右擎苍”描述的是哪种活动?A. 打猎B. 钓鱼C. 赛马D. 射箭答案:A10.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A. 悲观B. 乐观C. 消极D. 积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形容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场面。

答案:樯橹灰飞烟灭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大江东去,浪淘尽3.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形容了作者的豪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传》测试题
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悼念的是()
A.王弗
B. 王闰之
C. 王朝云
D. 苏小妹
2. 东坡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

《诗》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

’和爷和娘,恰是九个!”请问苏轼讥讽的谁的字源学说()
A.司马光
B.黄庭坚
C.王安石
D.苏辙
3. 苏轼66岁在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

暴病,止於常州。

这一首自题诗,道尽自己坎坷一生,但是仍然表达出自己豪放的性格,他觉得自己在政治生涯里,引以为自豪做出政绩的地方是黄州、儋州和()
A. 密州
B. 杭州
C. 湖州
D. 惠州
4、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引起的。

A、《湖州谢上表》
B、《方山子传》
C、《赤壁赋》
D、《游沙湖》
5.下列不是苏轼的言论的是()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C、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D、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苏轼的文学观点和()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A. 韩愈
B. 欧阳修
C. 柳宗元
D. 王安石
7.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都曾得到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A. 范仲淹
B. 辛弃疾
C. 张耒
D. 晏殊
8.《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的是()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A. 洞庭湖
B. 鄱阳湖
C. 太湖
D. 西湖
9.苏轼是中国第一位提出“”的先师。

他敢于创新,追求自然之美,不拘于形的“枯木、竹石”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鼓励。

A.文人画
B. 诗人风
C. 诗入画
D. 画融诗
10.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这一语段选自苏轼的《》。

A. 《赤壁赋》
B.《留侯论》
C. 《方山子传》
D. 《后赤壁赋》
11苏轼一生经历过北宋的()位皇帝的。

A.6
B. 4
C.5
D.2
12.和苏轼没有关联的是那一项
A.苏堤
B.东坡肉
C. 刑赏忠厚之至论
D. 嘉佑集
13.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A.欧阳修
B.黄庭坚
C.秦观
D.张耒
14.下面哪首作品不是苏轼创作的()。

A.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B. 《题西林壁》
C.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选自()
A.《赤壁赋》
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C.《游沙湖》
D.《记承天寺夜游》
16、下列哪项不是苏轼在黄州的作品()
A《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B《游沙湖》C 《喜雨亭记》D《记承天寺夜游》
17、“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轼的()词作的上阕。

A《虞美人》B《水调歌头》C《定风波》D《蝶恋花》
18、苏轼诗词上下句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A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B拣尽寒枝不肯栖,缥缈孤鸿影
C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D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9、下列哪一位不是苏轼的朋友的是()
A柳永B佛印C张怀民D黄庭坚
20、年过花甲的苏轼被贬海南时家人有谁陪同前往?()
A侍妾朝云B苏迈C苏迨D苏过
答案1A 2C 3D 4A 5D 6B 7C 8D 9A 10D 11C 12D 13 B 14C 15B 16C 17D
18B 19A 20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